开展农村土地流转 真正实现规模效益——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方向探究
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问题探讨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第12期4“三 农” 论 坛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问题探讨杨淑芳(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白衣拉嘎乡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吉林松原 138000)摘要:开展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是中央、省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对于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巩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耕地;建设用地;确权;存在问题;对策杨淑芳. 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问题探讨[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35):4.近些年,吉林省松原市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工作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农村重点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程。
强化组织保障,落实工作措施,狠抓政策宣传,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督查调度,推动全市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工作扎实稳妥、有序有效开展。
一、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和建设用地确权问题1、吉林省农村集体耕地确权问题分析(1)多地问题主要是农民群众的实际耕种面积大于承包合同面积,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的,在二轮土地承包时,有的地方政府怕增加土地税负,将过多的土地隐藏起来。
还有就是在土地划分过程中测量不合理,存在打折发包的现象。
此外,还有不少农民群众开垦荒地得到了大量土地。
(2)无地和少地问题在第二轮土地承包过程中一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未获得承包地,或者获得了一少部分的土地,使得这部分群众心理落差较大,容易引发群众矛盾。
(3)干部占用土地现象[1]一些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多包地,多占地。
乡镇干部和一些公职人员在农村无偿占有土地,低价格承包土地,随意开垦荒地,和农民群众争地现象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此存在很大意见。
《2024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范文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趋势。
土地流转模式的优化与完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模式及存在问题,为未来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与意义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其所拥有的土地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等,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转移给他人经营的一种经济行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流转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实现土地集约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分析(一)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模式是指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家庭农场主,由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是指农民自愿组成合作社,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共同参与农业生产与经营。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集体力量,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风险共担。
(三)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指以土地为纽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农民通过入股参与合作社经营。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流转价格不合理、农民权益保障不足等。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政策法规不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因素。
五、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法规支持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明确土地流转的权益、价格、程序等,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交易、监管等环节的管理,提高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
(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为土地流转提供人才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措施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单位进行管理经营的行为。
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
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以粮食种植和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农民往往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经营,效益较低。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规模化的经营,进而提高产出效益,使农村经济更加多样化、现代化。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减少小农户对土地的分散管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足问题。
土地流转还可以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农村农民就业创业。
传统农村经济往往以农民自身务农为主,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而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租给农业企业或合作社,他们可以成为雇佣的农民工,或者参与农业企业的管理,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促进农村的农村城镇协调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和城镇之间的资源流动和产业配套,加强农村和城镇的经济联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流转土地还可以吸引城镇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农村,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政府可以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信息平台和交易机制,提高土地流转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减少流转中的摩擦和纠纷。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扶持措施。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健全土地产权制度和保障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政府可以加大对土地流转中的农户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取得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农户的座谈了解到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流转;问题;对策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吉林省吉林地区和白城地区的调研发现,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一)土地流转总面积小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起步、初始阶段,土地流转面积不大,总体上都不超过10%。
如吉林地区耕地流转面积3596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7%;白城地区耕地流转面积2.92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耕地面积1200万公顷),下属的各县、乡、镇就更低。
如通榆耕地流转面积只有20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
(二)土地流转期限短调查表明,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期绝大多数在1年和2—5年间,这种严重的短期流转行为极不利于集体经营和对土地的投入养护,造成地力下降,影响产出率。
如吉林地区,流转期限为1年的有15526户,面积为14940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41.5%;2—5年的有10919户,面积为10922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30.4%;6—10年的有4809户,面积为4353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12.1%;10年以上的有7249户,面积为5754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16.0%。
(三)土地流转不成规模从流转规模看,目前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绝大多数限于亲邻之间,土地流转的面积小,且分散,没有集中联片形成规模。
再者,土地承包时,地块好坏搭配,致使不少农户有多处小块田地,整体效能不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
如吉林地区,流转规模2—10公顷有4200户,面积12012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33.4%;11—50公顷有21户,面积306公顷,占耕地流转面积的0.85%。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农民纷纷将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给专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或者其他经营主体。
这种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点特点。
一、规模化经营的兴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规模化经营的兴起。
传统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需求,规模化经营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合并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农场或合作社,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二、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还促使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相对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农业,流转土地给了专业农业企业更多的机会来进行农业生产。
专业农业企业能够投资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设施和技术改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不仅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化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也不断完善,使得土地流转市场逐渐规范化。
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监管,并提供一定的扶持政策,以保护农民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
同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也促进了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市场的形成,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四、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
流转土地给了专业农业企业更多的机会来应用现代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农业机械化、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化经营的兴起、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规范化和科技与农业的结合等特点。
这些趋势为农村地区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支持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流转政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
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农民收入增长。
本文将探讨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并分析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一、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意义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推动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流转,大量散地可以整合为规模化耕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土地流转政策有利于引进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增值收益。
再者,土地流转政策可以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
总的来说,实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流转机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农民权益。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另一方面,政府完善了土地流转市场的法律、政策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流转条件。
由于这些政策的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发展方向尽管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和改进,制定更加有利于农民参与流转的政策措施。
将土地流转市场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2. 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率。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措施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措施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地区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他人进行经营或者出售给他人,这一现象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日渐普遍的。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发展措施进行探讨。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村土地流转使得农地能够由更专业的农业生产者来经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一块土地上进行规模化的种植和经营,能够减少耕地荒芜和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土地的产出。
2. 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农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将自己的小块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大面积的种植生产基地,提高了种植、养殖、捕捞等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
3. 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了发展空间,吸引了各种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进入农村经营。
各种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社和公司也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4. 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民增加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过土地流转,土地的收益能够更好地回报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土地资源的保护农村土地流转加速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但也带来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面临的重要问题。
2. 土地权属和流转权益土地流转中涉及到土地的权属和流转权益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矛盾。
3. 农民收益保障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土地收益来源发生了变化,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需要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
高产优质耐密植玉米新品种“天育108”选育报告
nong ji tui guang张野,张黎明,陈红伟,尹雪山,李振华,李继竹(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00)摘要:耐密植新品种“天育108”是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
在吉林省2015年~2016年高密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563.4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
2016年,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0.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
该品种具有耐密植、产量高、茎秆坚韧、抗倒伏、品质好、熟期适宜等特点。
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天育108”。
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种植,耐密植,公顷保苗6.5~7.0万株/公顷。
关键词:玉米;天育108;高产;耐密植;抗倒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7.15.004李竞雄[1](1990)指出,玉米栽培上最大的改革是种植密度加大和施肥水平提高,而优良耐密植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2]。
我国耐密植品种的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1987年“掖单2号”[3](掖107×黄早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标志着我国走上耐密植育种的探索之路;1996年,耐密植品种“郑单958”[4](郑58×昌7-2)的选育与推广使中国的育种水平提升了近20年;2004年耐密植“先玉335”(PH6WC ×PH4CV )在东北春玉米区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广适、优质、耐密植的美国杂交种逐渐成为我国育种工作者创制耐密植育种材料的遗传选系基础,加快了我国耐密植育种探索的进程[5-6]。
该单位种子事业部研发部门以美国杂交种803×PH6WC为基础材料,经7代自交选育出YHT001,并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从PHB1M ×PH4CV 中选育出TCB01,形成了以YTH001和TCB01为骨干系的一批优良自交系,2013年组配耐密植杂交种,2016年,育成耐密植、高产、茎秆坚挺、抗倒伏、品质优等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天育108”。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引言农业在吉林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一、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1.1 农田面积和产量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田面积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吉林省的农田面积约为X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占到了XX%。
农田面积的增长为农产品产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农产品结构吉林省的农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水果和畜禽产品等。
其中,粮食作物占据了重要地位,如稻谷、玉米和大豆等。
此外,吉林省还以高质量的绿色蔬菜和水果闻名于世。
1.3 农业技术吉林省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具的普及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同时,吉林省还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种植和有机农业,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
二、吉林省农业发展趋势2.1 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吉林省农业将趋向现代化。
现代农业注重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在吉林省农业中得到应用,推动农业发展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吉林省将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等手段,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2.3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吉林省将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4 环保农业发展吉林省将加大环保农业的推广和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关于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 ) 民保 障不足 导致 了农 民不敢 随便 将土地 进 二 农 行流 转 。 长期 以来 , 民都是 以土地 作为生 存 和就业 的 农
( ) 二 土地 流转 的中介组 织不 够健 全 。大部分 地 区 保障 。近几 年 , 民对 土地 的依赖 程度 有所减 轻 , 些 农 有
尚未形成 统一规 范 的土地流 转 市场 ,流转 中介组 织较 地方 还 出 现过 土地 抛 荒 、 退包 、 包 现象 , 是 这并 不 弃 但 少, 信息 不灵 , 流转信 息传播 渠道 不畅 。往 往 出现农 户 表 明土地 已经不是农 民的 主要就业 渠道 了 。这几年 虽
同时 ,农村 土 地流转 还 有一
个 重要 前提 就是 必须 保 持农 基本 的生活保 障 , 农村 土地 制度完 善与 否 , 地流转 机 则 就有违 土地流转 的根本 目的。 土
土地是农 业发展 最基本 的生 产资料 ,也 是农 民最 业用 地性 质不变 , 流转 后的 土地必须 用 于农 业生 产 , 否
维普资讯
关 于吉林省农 村土地流转 存在 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梁 伟
吉林 长春 10 5 ) 3 0 1 ( 中国人 民银行 长春 中心支行
农 产 品缺乏 竞 争力 ,越 来越
难 以适 应 当前 农 业 市 场 化 、
国际化 的要 求 ,难 以体 现规
营权 中分 离 出来转 移 给其他
农户 或经 营者 ,其 实质 就 是
农 村 土地 使用 权 的流转 。农
村 土 地流转 的首要 前提 就是
要 明 晰所有 权 归属 ,明确 承
包 土地 的财 产权 ,界定 土地
使 用 主体 的权 利范 围 ,使 土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背景介绍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开放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农民土地经营困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现状分析1.农村土地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中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利用率均不高,农民的耕作方式还处于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缺乏规范化和集约化的管理。
这对于跨越式发展农业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带来很大挑战。
2.农民意识需要提升一些农民对土地共享观念认识欠缺,对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不足,认为“一亩三分地”对自己的生活利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许多农民对市场需求和商品价格并不敏感,不能根据需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计划。
3.制度性壁垒尚未消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土地资源抵押、农民财产权保障、外来投资者参与等问题,这些障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正规化和规模化发展。
三、发展趋势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规模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利用政策扶持和鼓励农村土地流转。
制定相关法规平缓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建立以数据等信息为基础的土地流转市场监管制度。
2.增加对农民经营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意识普及,提高农民对市场的敏感性和了解市场需求的能力,以更好地开展土地流转市场化经营。
引导农民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减少荒地和疏土等浪费现象。
3.推进政府、农民和企业三方互利共赢土地流转涉及到土地资源、农民权益和市场因素等多重利益关系,所以必须建立多方参与和沟通机制。
政府要制定合理政策,让土地流转的各方获得合理收益,促进企业和农民共同发展。
四、结论以“振兴乡村、规划城市”为目标,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逐渐向正规化、规模化发展。
在政府鼓励下,农民逐渐从单一的“卖地者”转变为“土地经营者”,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越来越多元化。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经过X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县经济社会获得全面发展,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但农村地区的发展依然相对滞后,现阶段最急迫、最关键的任务依然是千方百计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从农业领域看,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农业提效和农民增收的最便捷实现路径,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农业发展困境。
近年来,我县以“稳步流转、规模经营、增收增效”为目标,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同步发展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持续扩大规模经营面积、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基本情况全县耕地总面积XX万亩,农业户数XX万户、人口XX万人、劳动力XX万人,户均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
2021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XX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XX%。
按流转方式划分,转包XX万亩,入股X万亩,转让X万亩,出租XX万亩。
按经营主体划分,合作社XX个、经营面积XX万亩,家庭农场XX 个、经营面积XX万亩,种植大户XX个、经营面积XX万亩。
目前,规模经营面积达到XX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XX%。
二、主要做法一是提供服务解民困。
搭建了农村产权及土地流转平台,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络,为农户、经营主体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发布、法律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和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是打造典型树标杆。
积极向上申报各类规范合作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对涌现出的福稻家庭农场等典型进行大力宣传,特别是对上级给予的奖励进行公开公示、广泛宣传,引导更多农户成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
三是建立模式降风险。
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规模经营主体的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集中育苗育秧、灌溉排水、贮藏保鲜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为其提供强大后备力量和技术支持,降低种植风险,解决“种得好”问题。
为规模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创造合作洽谈机会,扩大订单式种植规模,为其提供良好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经营风险,解决“卖得好”问题。
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 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有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产权流转的关键阶段。
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实现土地、林地和水域等资源的有序流转和集约利用,将分散的农村资源整合起来,提高土地、水源等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农村多是小农经济,农民个体经营能力较弱,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
而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实现农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转变。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进入农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通过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将农民的土地资产变现,实现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这样,农民可以直接参与到经营活动中,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实现收入的增加。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引入农业保险、风险补偿等制度,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促进乡村一体化发展。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和协同发展。
通过吸纳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人口城镇化等方式,实现城乡人口的有序流动,促进乡村一体化发展。
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确权登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健康有序进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在背景介绍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研究目的是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意义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论文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此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解决对策、不足、总结、展望、建议、政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土地资源丰富。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他人或组织使用,以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虽然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土地空置、荒废的现象日益严重;土地资源过度集中化、碎片化问题凸显;土地承包期满后无法有效续约、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亟待解决。
深入研究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解决对策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全面了解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探讨其规模、方式、主要参与主体等情况;二是深入分析影响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规、农民意识、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三是研究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土地流转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四是提出解决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政策调整、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措施;五是剖析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探究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探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准确评估土地的价值和收益,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评估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农村土地流转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一、目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1. 基于土地农业生产功能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土地的耕作适宜性、肥力状况、水土保持能力等指标。
通过评估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进而确定土地的价值。
2. 基于土地市场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土地市场参考价格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通过考察土地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水平,确定土地的流转价值。
这种方法相对简便快捷,但受市场供需关系和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
3. 基于土地产出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评估土地的产出效益来确定其价值。
主要通过考察土地的规模效益、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产出来评估土地的价值。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评估指标单一目前的土地评估方法往往只考虑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或市场价格等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评估土地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土地的农业生产潜力、产出效益以及市场参考价格等多个指标,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2. 数据获取困难土地评估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和经济数据支持,但在农村地区,数据获取常常面临困难。
政府、农村合作社等可以通过建立土地评估数据库,并积极获取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和经济数据,为评估提供依据。
3. 评估方法的标准化目前土地评估方法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和制定统一的土地评估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土地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分析海量的土地数据和经济数据,建立智能评估模型,实现对土地价值的精准评估。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土地流转与收益分配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土地流转与收益分配问题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民土地流转和收益分配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土地流转与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土地流转对乡村发展的意义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而土地流转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重要一环。
乡村土地流转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提高种植效率等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同时,土地流转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就业,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促进乡村经济繁荣。
二、土地流转面临的挑战土地流转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土地利用权和承包期限的不确定性,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持谨慎态度。
此外,土地流转还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不足、资金不足以及农村土地市场的不健全等问题。
三、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包括农民、土地经营者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获得租金收入,在经济上得到实惠。
土地经营者通过流转土地可以获得经营收益,实现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整个农村社会经济也将因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问题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确立公平和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
可采取土地租赁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培训农民等,以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同时,农民应该通过参与土地经营或成立合作社等方式,直接分享流转土地的经营收益。
五、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了推动土地流转,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非常重要。
政府应加强监管和引导,制定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同时,应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共享,提供流转土地的产权验证和交易服务,确保流转过程的公平和透明。
六、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能力和市场意识,加强农民职业培训非常重要。
可以在乡村建设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供农业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农民更好地参与土地流转和经营活动,实现持续增收。
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私人田园经济: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一、引言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或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农业企业或政府机构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有效手段。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通过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转给专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使土地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同时,这也有助于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耕地占用。
2.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农村,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农民可以将自己转变为土地使用者或农产品销售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 解决农村劳动力空心化问题。
随着乡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吸引外来劳动力进入农村,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乡村振兴。
三、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挑战尽管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全面的法律保障。
这使得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权益不清晰、纠纷难以解决的问题。
2. 农民观念转变困难。
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自耕自种的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流转持保守态度。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让农民接受土地流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教育。
3. 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农民往往难以了解土地的真实价值和流转市场的行情。
这将导致流转价格的不公平以及流转方在交易中的强势地位。
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策略为了实现农民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下几个策略可以被采取:1. 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明确农民的权益保护和流转程序,为土地流转提供规范和有力的保障。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23•【字号】吉政办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产权管理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21〕2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全省互联互通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
(二)基本原则。
——公益性为主。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引导、规范和扶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充分发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转让不收取交易费用。
——公开公正。
坚持公开透明、自主交易、公平竞争,形成符合我省农村实际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特点的市场形式、交易规则、服务方式和监管办法。
——依法合规。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能改变土地用途,不能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能破坏农村生态功能,不能损害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吉发[2005]22号
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正文:---------------------------------------------------------------------------------------------------------------------------------------------------- 中共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意见(吉发[2005]22号2005年9月1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保证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更好地规范我省土地流转工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2001)18号)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7号令)等有关规定,现就全省土地流转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对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劳动力就业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出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趋势。
这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土地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初始阶段,主要以农民自发流转为主,规模较小,水平较低。
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土地流转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完善管理,促其健康发展。
二、土地流转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土地流转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数为6/6;2016年“天育108”在7个试验地点平均公顷产量为14446.3公斤,高密组对照“先玉335”平均公顷产量为13329.5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4%,增产地点数为7/7。
2015年~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563.4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5%。
2.2“天育108”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2016年“天育108”在吉林省生产试验中产量结论见表2。
由表2可知,2016年“天育108”在7个生产试验地点平均公顷产量为13080.5公斤,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7%,增产地点数为7/7。
3品种特性3.1熟期特性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30天。
3.2籽粒及果穗特征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4克,果穗锥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浅红色。
3.3植株特征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
植株半紧凑,成株302厘米,穗位111厘米,成株叶片21片,花丝浅紫色,化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3.4品质特性籽粒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9.9%,粗脂肪含量4.36%,粗淀粉含量74.62%,赖氨酸含量0.29%。
3.5抗病性鉴定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4栽培制种要点及适种范围4.1栽培制种要点在水肥充足的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5~7.0万株;施足农家肥,一般公顷施底肥玉米复合肥500~600公斤,追施尿素300~400公斤。
4.2适种区域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同时注意防治玉米螟。
参考文献[1]李竞雄.玉米育种研究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7.[2]王绍萍,刘文国,焦仁海.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Q].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3]李登海.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01):1-6.[4]李妍妍,丰光,王亮,等.郑单958和先玉335在不同区域的产量比较[J].中国种业,2009(08):36-37.[5]张世煌,彭泽斌,李新海,等.玉米杂种优势和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J].中国农业科学,2003,33(S1):34-39.[6]戴景瑞,鄂立柱.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玉米科学,2010(01):1-5.作者简介:张野,硕士,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遗传育种。
摘要:农村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已经实行多年,对我国解放农村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其次阐述了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阐明了吉林省农村土地规模的发展方向———以股份制为主,多种流转方式并存;最后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股份制;股份制经营模式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134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目名称:吉林省集体所有制土地规模化流转模式研究)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7.15.008刘玉军(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经系,吉林吉林132013)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1.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实现行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我国农村实行了多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农村土地集约规模发展,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配给每一个农民耕种,不利于发展大规模优势农业产业。
因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自己耕种,在实行初期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有的农民想进行城务工,却由于分配到了少量耕地而不得不耕种,于是土地分配制度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
1.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实现规模效益nong jing guan li(上接39页)———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方向探究经营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方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产业化迫切需要将农村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发展。
因此,要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模经营,就要清除这一制度障碍。
2土地规模流转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2.1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对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完善和改革在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的今天,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已很难适应现代的农业生产,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才能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畅通的途径。
2.2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可助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实行农业产业化随着农业国际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打开通道。
2.3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能解决农业规模过小,规模效益低下问题吉林省传统土地农户承包模式由于生产规模过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扫清障碍,真正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
2.4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才能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吉林省的综合实力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只有农业发展的步伐加快了、效益提高了,吉林省的综合实力才有能大力提高。
而传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难达到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因此,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才能为大力提高吉林省的综合实力提供发展的路径。
3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方向———以股份制为主,多种流转方式并存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农村经济,在我国农村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规模化流转是大势所趋。
农村土地流转已经逐渐成为农民从自发到自觉的行为,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坚持以股份制流转模式为主体,其他多种流转模式为辅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本着坚持民主自愿,规模效益的原则逐步开展。
3.1土地“折算入股”流转模式———股份制流转模式土地流转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大规模展开,然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将土地折算入股,实行股份制流转模式,才是土地流转最稳定和最长期的流转模式。
将农民土地折算入股既可以省去流转企业为流转土地向农民支付流转资金,又能获得土地的长期经营权和使用权,能使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为使农民安心流转土地,参与流转企业也可以用流转资金为参与流转的村民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以解除村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思想顾虑。
3.2“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流转模式以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基地为依托,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当地农户进行有方向性的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鼓励龙头企业以转包、租赁、参股等方式扩大规模,培育发展一批大中型龙头企业集群。
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农民联合,加大发展规模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3.3村民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进行土地集中耕种试验,将几户甚至几十户家庭承包的土地,由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形成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达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形成较高的规模效益。
3.4“大户承包”土地流转模式以大户或业主租赁承包经营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
农村土地流转实行“大户承包模式”带动土地流转,尤其是对撂荒闲置土地资源的利用,直接目的是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由单一的粮食种植向多种经济发展。
由政府引导、找好业主,将土地集中成片地承包过来。
4建议4.1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土地流转没有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就不能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因此吉林省应尽快制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利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引领作用,打造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产业品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4.2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尽快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自主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参与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建议吉林省相关部门,特别是国土、农业部门组建土地价值评估机构,科学合理的对农民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价估价,为土地流转提供科学合理规范的土地作价评估机制,为土地流转扫清价值度量障碍。
4.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思想顾虑长久以来,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缓慢,农民没有社保等社会保障,只能依赖土地生存,所以,对土地流转大都存在抵触情绪。
为了打消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思想顾虑,建议吉林省政府部门加大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力度,解除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后顾之忧,让农民大胆参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仲裁机构,为土地流转纠纷提供法律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集约经营,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吉林省应尽快建立健全土地仲裁机构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法律纠纷,国家也应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土地仲裁立法,制定出台土地流转纠纷仲裁的法律,为土地流转规范保驾护航,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1]李佳,袁艳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09):96-99.[2]李佳怡.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法律问题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4(03):136-142.[3]徐洪海,韩丽.浅析吉林市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03):46-78.[4]刘玉军.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17(04):56-58.作者简介:刘玉军,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证券投资学,土地流转改革。
nong jing gua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