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

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时安排高一上学期化学必修1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序言1课时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课时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3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2课时离子反应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3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3课时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2课时硫酸、硝酸和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1:自主知识建构4课时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1~4章综合运用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课程安排如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3课时元素周期律3课时化学键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能与热能2课时化学能与电能2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3课时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课时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2课时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模块2: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综合练及测评2课时期末检测:模块2(1~4章)联系模块1(1~4章)的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4课程安排如下:序言:2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课时自主知识建构1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1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课时化学平衡5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自主知识建构3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3课时)第三节盐类的水解(2课时)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课时)本章自主知识建构(2课时)单元测评(1课时)在本章中,我们将研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课件(共21张PPT)

知识小结:溶液稀释的PH计算有关规律
1、强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一个单位。
2、弱酸(碱)每稀释10倍,pH值向7靠拢 不到一个单位 3、 pH=6或8时,不可忽略水的电离,只能 接近7; 酸碱溶液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7:酸不 能等于或大于 7;碱不能等于或小于7。 4.酸(碱)溶液稀释时,OH-(H+)的物 质的量浓度将增大。
方法二:用pH计测定
三、pH的计算 酸性溶液,直接求pH 碱性溶液,先求pOH(或c(H+)),再求pH 混合溶液,先判断酸碱性, 再根据以上方法求 无限稀释接近7
➢pH计算1—— 强酸的稀释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100倍,pH 值等于多少?
解: [H+]=
=1.0 ×10-5mol/L
➢pH计算4—— 强酸与强酸混合
例题:在25℃时,pH值等于1的盐酸溶液和pH值等于4 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pH值等于多少?
解:pH=-lg[H+] =-lg(1×10—1+1×10—4)/(1+1) =-lg5×10—2 =2-lg5 =1.3
关键:抓住氢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5—— 强碱与强碱混合
关键:碱过量抓住氢氧根离子进行计算!
pH计算8 弱酸强碱或强酸弱碱混合
(1)PH为12 的NaOH溶液和PH为2的醋酸溶液等体积相 混合,则混合液呈__酸___性
(2)PH为12的氨水和PH为2的盐酸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呈 __碱____性
(3)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某碱等体积相混合,则混 合液PH_大__于__等__于__7
√ 6、pH值相同的强酸和弱酸中[H+] 物质的量的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

离子化
CH3COOH 分子化 CH3COO - + H+ 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pH变化
c(H+)
平衡移 对电离程度的
动方向
影响
加少量 增大 减小 向左 抑制
CH3COONa
固体
加少量 增大 减小 向右 促进
NaOH固体
结论: 加入能产生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抑 制电离 ——同离子效应; 加入能反应的物质 ——促进电离。
CH3COOH
离子化 分子化
CH3COO - + H+
如何研究浓度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A、浓度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CH3COOH
离子化 分子化
CH3COO - + H+
如何研究浓度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温馨提示:
1、体系中哪些微粒的浓度可以改变?
2、改变浓度的方法是什么?
3、改变浓度后平衡的移动方向如何判断?
你能否设计出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1、分别取1moL/L的醋酸溶液1mL于两支小试管中, 用玻璃棒蘸取其中一只试管中的醋酸溶液滴在pH试 纸上,待颜色不再变化后读出溶液的pH值; 2、向试管1中加入0.1克CH3COONa固体,震荡后测出 溶液的pH值; 3、向试管2中加入0.1克NaOH固体,震荡后测出溶液 的pH值。
B、温度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离子化
CH3COOH 分子化 CH3COO - + H+ 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H>0
pH变化
升高温度
减小
c(H+)
增大
平衡移 对电离程度的
动方向
影响
向右 促进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3章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3章第2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

H++CH3COO-,加水稀释有
利于更多的醋酸分子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氢离 子浓度减小,必然会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 增大,因为 二者乘积是个定值,故 A、B、C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常数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B.电离常数不能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C.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 [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 中[H ]大 [H+][HCO- 3] D.H2CO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1= [H2CO3]
铁”和“0.1 mol· L-1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只能证明 氨水显碱性,不能说明氨水是弱碱;“铵盐受热易分解” 是说明铵盐不稳定,也不能说明氨水是弱碱。
●新课导入建议 1.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时反 应速率相同吗? pH 值相同吗?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 2. pH 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的反应时反应速 率相同吗?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1.掌握弱电解质的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电离平衡及影响因 的电离平衡。 素。(重点) 2.知道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2.理解电离平衡常 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数的概念及与弱酸、 3.通过介绍与电离平衡有关 弱碱的酸碱性强弱 的应用知识,体会电离平衡 之间的关系。(重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2.表达式 对于 AB
[A+][B-] A++ B-, K= [AB]
H++ CH3COO-, Ka=
(1)弱酸: CH3COOH
[H+][CH3COO-] [CH3COOH] 。
(2)弱碱: NH3· H2O 3.意义

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课件

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课件
变小
变大
c(H+)<c(OH-)
3.酸性溶液中是否有OH-存在?碱性溶液中是否有H+存 在?
注意:
只要是水溶液,不管是酸性、碱性或中性,一定存在水的电离,也或多或少的存在H+和OH- 。且水电离出的C(H+) 总等于水电离出的C(OH-) 。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和水的离子积都增大。如1000C时,KW =1 ×10-12。
知识延伸: 1、C(H+)=1×10-7mol/L,溶液一定呈中性吗? 说明:溶液或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溶液中 C(H+)=C(OH-) 2、纯水中溶液C(H +)、C(OH-)浓度的计算方法: C(H +)=C(OH-)=
④根据Kw=C(H+)×C(OH-) 在特定温度下为 定值,C(H+) 和C(OH-) 可以互求.
(5) 任何溶液中都存在Kw= c(H+ ) • c(OH-)且25℃ Kw=1×10-14
H2O + H2O H3O+ + OH-
H2O H+ + OH-
简写:
电解质在一定温度时的稀溶液里,C(H+)与C(OH-)的乘积仍是一个常数。
5.将0 .1mol·L-1的氨水稀释10倍,随着氨水浓度的降低,下列数据逐渐增大的是( ) A. C(H+) B. C(OH)- C. c(OH)- /c(NH3·H2O) D. C(NH4)+
2、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C(H+) ﹥ 1mol/L或C(OH-) ﹥ 1mol/L时,可直接用C(H+) 或C(O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一定温度下C(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C(O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酸性越弱。

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

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三章第2节第1课时
离很弱,
可忽略。
(2)稀释醋酸,向电离方向移动。但[H+]并不 始终增大,一般来说浓度小于0.1 mol· -1, L 溶液越稀,离子浓度越小。而电离常数只与温 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3)A项,加水会使[CH3COO-]减小。B项,加
热使电离正向移动[CH3COO-]增大。C项,加锌
自主学习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特点
可逆
相等 动态
保持恒定 会发生移动
2.影响因素
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1)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因条件:①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 电离 _____的方向移动,这是因为电离的方向是
zxxkw
吸热 吸热 _______方向,升温向_______方向移动。 大 ②浓度: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_____,电 大 离程度越____,向弱电解质溶液中加水时, 电离 平衡向______的方向移动。
A项,加0.1 mol/L HCl溶液,溶液中
[H+]增大,A错误。B项,加水后[HA]、[A-]、
[H+]均减小,则[OH-]增大,B错误。C项,加少
量NaA,[H + ]减小,故[OH - ]增大,C正确。D 项,加少量NaOH固体,[OH-]增大,[H+]减小,D 错误。 【答案】 C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与判断
2.改变下列条件,能使CH3COOH的电离平 衡常数增大的是( A.加入冰醋酸 液 C.加水稀释 D.升高温度 ) B . 加 入 少 量 NaOH 溶
解析:选D。电离平衡常数主要由弱电解质
本身的性质决定,当弱电解质一定时只受温
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电离是一个吸 热过程,升温,K值增大。
3.CH3COOH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题答案第1-3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题答案第1-3章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 C。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

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1课时)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C )
A、溶液的导电能力 B、同条件下导电能力 C、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 D、溶解性 E、化学键类型
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强电解质的电离: 中间用等号 HCl=H++Cl– Ba(OH)2= Ba2++2 OH– 弱电解质的电离:
CH3COOH H2CO3 HCO3–
CH3COO –+H+ H++HCO3பைடு நூலகம் H++CO32–
②浓度:浓度增大,电离程度减小 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同弱电解质电离所 产生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电离平衡向逆 方向移动。 ④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 生的离子反应的物质时,使电离平衡向 电离方向移动。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讨论完成表格: CH3COOH
改变条件C 平衡移动方向 C(H+)
0.1mol/LHCl 0.1mol/LCH3COOH
与镁条反应现象
溶液的pH值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如: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如:醋酸铅)、水。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哪些为弱电解质? A、MgCl2 B、H2S C、Fe(OH)3 D、HCl E、Ca(OH)2 F、HClO G、KHCO3 H、CaCO3 讨论: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有无关系?
练习题: 往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对醋酸的电 离平衡有何影响? 加Zn粉 向电离方向移动 盐酸 向生成醋酸方向移动 NaOH溶液 电离方向 CH3COONa(s) 醋酸方向 NaCl(s)不移动 Na2CO3 (s)电离方向

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2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 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2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 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 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1课时)教案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与本单元有关的要求如下:(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2)认识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为苏教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电离、水解及沉淀溶解等其它平衡体系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

《教学参考书》中建议本单元分3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仅针对此单元第1课时即“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此教学侧重点在于:(1)引出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得出浓度变化使化学平衡移动的相关结论并加以应用;(3)更深层次地理解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程度,为总结归纳勒夏特列原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及能力罗列如下:1.《化学必修2》中学生已经知道“当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一段时间后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个概念呼之欲出。

2.《化学反应原理》中学生已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结论,能够用v-t图表示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建立过程,用c-t图表示建立平衡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为从速率和浓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打下了基础。

3.作为高二选修化学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简单化学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等能力。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相结合,并运用图像及化学符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高中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化学的语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描述实验现象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体会透过现象(化学平衡移动)抓住本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的思维过程。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3.2-第一课时-水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一课时 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 2OH ++OH -。

2.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c (H +)·c (OH -)×10-14。

3.K W 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温度不变,K W 不变。

4.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H 2O +H 2O H 3O ++OH -,简写为H 2OH ++OH -,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c (H +)·c (OH -)c (H 2O )。

2.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改变条件 水的电离 平衡 溶液中 c (H +) 溶液中 c (OH -) 升高温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减小 加入碱 左移 减小 增大 加入活泼 金属(如Na)右移减小 增大1.[双选题]下列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 ) A .HSO -4 B .C 2H 5OH C .Na D .[ O H]-解析:A 项HSO -4电离出H +使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 项C 2H 5OH 是非电解质,对H 2O 的电离无影响;C 项金属钠使H 2O 电离平衡向右移动;D 项为OH -,抑制水的电离。

答案:AD水的离子积常数[自学教材·填要点]1.推导由精确的实验可知,25℃时,1 L纯水( mol)只有1×10-7 mol H2O电离,则c(H2O)几乎不变,可视为常数,又因为K电离为常数,所以c(H+)·c(OH-)=K电离·c(H2O)为一常数,记为K W。

2.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4。

3.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K 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K W增大。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

选修四-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实质:H++OH-=H2O酸、碱有强弱之分,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不变。

反应中,起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概念:_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烧杯、滴定管夹、锥形瓶、铁架台。

酸式滴定管可盛装___________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标准浓度的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指示剂。

3、滴定前准备(1)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2)玻璃仪器洗涤:①水洗②用标准液润洗装标准液的滴定管③用待测液润洗装待测液的滴定管(3)向用标准液润洗过的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液。

调整液面到0 刻度或0刻度以下(注意O刻度在上方),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记下刻度读数。

(4)往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般为20.00mL)的待测液【注意】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一定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结果会偏高,锥形瓶取液时要用滴定管(或用相应体积规格的移液管),不能用量筒。

(5)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

【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且在滴定终点由浅色变深色,即: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过程中一般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注意:指示剂用量不能过多,因指示剂本身也具有弱酸性或弱碱性,会使滴定中耗标准液量增大或减小,造成滴定误差。

4、滴定操作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意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到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为止,记下刻度读数。

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或两次。

(定量分析的基本要求)终点的判断方法: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注意:滴定终点不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但是由于在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前后,少加一点标准液或多加一滴标准液,会使pH发生很大的变化,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对于结果影响不大。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上大附中何小龙一、盐类水解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3、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4、水解平衡常数○1对于强碱弱酸盐: =/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对于强酸弱碱盐: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5、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

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

使得平衡向右移。

(2)双水解反应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

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

【习题一】(2018春•宾阳县校级月考)下列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A.B.C.D.【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弱酸或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反应方程式用可逆符号表示,以此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A、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且不能使用沉淀符号,故A错误;B、溴离子是强酸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故B错误;C、CH3COOH+H2O⇌CH3COO-+H3O+,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D、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书写氢离子为水和氢离子得到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NH3•H2O+H3O+,故D正确。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目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详细版)必修一引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必修二引言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一(化学与生活)引言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二(化学与技术)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结束语迎接化学的黄金时代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开放性作业(如图)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元素的字母次序排列)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后记元素周期表选修六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附录I 化学实验规则附录II 化学实验种的一些常用仪器附录III 部分盐、氧化物、碱融解性表附录IV 常见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附录V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配制方法附录VI 一些酸、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密度附录VII 几种仪器分析方法简介后记元素周期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检测区
第1课时
解析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K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电离
· 2O)。一定温度下 K c(H
电离
和 c(H2O)都是不变的常数,所以 Kw 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水 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 Kw=c(H+)· c(OH-),但是只要温度 一定,Kw 就是不变的常数。溶液中 H 的浓度变大,OH 的 浓度就变小,反之亦然。
自我·检测区
第1课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B )
+ -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 +OH B.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在 NaOH 溶液中没有 H+
D.在 HCl 溶液中没有 OH- 解析 水是极弱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应用“”
表示,故A错;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
c(OH-)减小,c(H+)增大,C 项不正确;
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 )、c(OH )均增大, Kw 增大,pH 减小,但仍呈中性,D 项不正确。
+ -
++-+源自答案B学习·检测区
探究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第1课时
1. 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溶液中 c(H+)与 c(OH-)的相对大小决定 的。请填写下表:
在 NaOH 溶液中 c(OH )>c(H ),在 HCl 溶液中 c(OH )< c(H+),在酸、碱溶液中都存在 H+和 OH-,所以 C、D 项 错误。
- + -
自我·检测区
第1课时
2.下列微粒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 pH 减小 的是
1.0×10-7 mol· -; L 1 若某酸溶液中 c(H+)=1.0×10-4 mol· -1, 是 L
则溶液中 c(OH )为 1.0×10

-10
mol· L
-1

学习·检测区
+ -
第1课时
2.分析下列条件的改变对水的电离平衡 H2O H +OH 的影响, 并填写下表: 改变条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
答案
C
学习·检测区
第1课时
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 )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 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 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 低 D.将水加热,Kw 增大,pH 不变
电离 平衡
溶液中 c(H )

溶液中 c(OH )

溶液的 pH 酸碱性 Kw
件 升高温 度 加入酸 加入碱 加入活 泼金属 (如 Na)
右移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中性
酸性
增大 不变 不变
左移
左移
碱性
右移
减小
增大
增大
碱性
不变
学习·检测区
第1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归纳总结] 1.水的离子积常数 Kw=c(H+)· c(OH-) (1)K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w 增大 。 - (2)常温时,Kw =1.0×10 14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 于 酸碱的稀溶液 。 + - (3)不同溶液中,c(H )、c(OH )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 c(H+)与 c(OH-)总是 相等 的。 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1)因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会 促进 水的电 离,c(H+)、c(OH-)都 增大 ,水仍呈 中性 。 (2)外加酸(或碱), 水中 c(H+)或[c(OH-)] 增大 , 抑制 水 会 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 减小 ,Kw 不变 。 3.加入了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 H+ 直接发生置换 反应,产生 H2,使水的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
+ -
学习·检测区
解析
第1课时
A 项因 pH=-lgc(H+),所以 pH 越小,c(H+)越大,
酸性越强; 越大, +)越小, c(OH-)越大, pH c(H 则 碱性越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A 项正确; B项在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B项正确;
C项当c(H+)或c(OH-)小于1 mol·L-1时,使用pH表示其酸 碱性更为方便,故C项正确; D项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 中测pH,正确的做法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 皿上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所以D项错误。 答案 D
学习·检测区
2.溶液的 pH pH 是 c(H+)的负对数,其表达式是 pH=-lgc(H+)。
第1课时
(1)pH 大小能反映出 溶液中c(H+)的大小 ,即能表示溶液的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酸碱性强弱。 在 25 ℃时,pH>7,表示溶液呈 碱性 ,pH 越大,溶液的
碱性 越强,pH 每增加 1 个单位,c(OH-) 增大到原来的
学习·检测区
特别提示
第1课时
Kw 表达式的推导 + - c(H )· c(OH )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K 电离= ,则 c(H+)· c(OH-)= c(H2O)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K 电离· 2O)。从实验可知,在 25 ℃时 1 L 纯水中只有 1× c(H 10-7 mol H2O 电离,电离前后 H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因 此 c(H2O)可视为常数,K 电离也为一常数,所以 K 电离· 2O)必 c(H 然也为常数,用 Kw 表示,因此有 c(H+)· c(OH-)=Kw。 (4)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0×10-14,则纯水中 c(H+)
的电解质溶液,当 c(H )或 c(OH )≥ 表示溶液的酸碱
1 mol· -1 时,直接用 c(H+)或c (OH-) L
学习·检测区
3.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第1课时
(1)酸碱指示剂法(只能测定溶液的 pH 范围)。常见酸碱指 示剂的变色范围: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口诀记忆: 甲石酚要记清, 红黄红蓝无色红。 三点一四点四, 五八八十要分清。
学习·检测区
解析

第1课时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解答时要

先分析清楚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然后再讨论 c(H+)、 c(OH )或 Kw 的变化。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 )增大,平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衡逆向移动,c(H )减小,A 项不正确;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 NaHSO4: NaHSO4===Na +H +SO2 , 4 c(H )增大,但 Kw 不变,B 项正确; 向水中加入少量 CH3COOH 后,使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起来。
知识·回顾区
第1课时
2.醋酸是一种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 CH3COOH H++CH3COO, (1)醋酸的电离方程式是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c(H+)· c(CH3COO-) K= c(CH3COOH) 其电离常数表达式是 a 。
(2)若将少量盐酸加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左 移 动,溶液中 c(H+)变化是 增大 。 (3)若将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加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平 衡 向右 移动,溶液的 pH 变化是 增大 。 (4)将足量的醋酸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2CH3COOH+CO3 ===CO2↑+H2O+2CH3COO ,此 是 实验可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 强 。


学习·检测区
第1课时
4.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说法错误的是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
)
A.溶液 pH 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 当溶液中的 c(H )或 c(OH )较小时, pH 表示其酸碱 用 性更为方便 D.把 pH 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 pH
+ - - -
学习·检测区
[活学活用] 3.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pH=7 的溶液是中性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1课时
( C )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 c(H+)=1.0×10-7 mol· -1 L C.c(OH-)=c(H+)的溶液呈中性 D.在 100 ℃时,纯水的 pH<7,因此显酸性 解析 A 项中运用 pH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时,用到了水的离
10 倍;pH=7,溶液呈中性;pH<7,表示溶液呈 酸性 中 c(H+) 增大到原来的 10 倍。 (2)pH 的取值范围为 0~14,即只适用于 c(H )≤1 mol· L 或 c(OH )≤1 mol· L 性。
- -1 + - + -1

pH 越小,溶液酸性 越强 ,pH 每减小 1 个单位,溶液
子积常数,它与温度有关,但 A 项未给出温度,所以错误;
在中性溶液中 c(H )和 c(OH )一定相等,但并不一定
c(OH-)=c(H+)=1.0×10-7 mol· -1, L 所以 B 项错, 项正确; C
100 ℃的纯水中, 虽然 pH<7, c(H+)=c(OH-), 但 还是中性, 所以 D 错误。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c(H+)与 c(OH-) 相对大小
c(H+)的范围 (25 ℃)
中性溶液 c(OH-) = c(H+) c(H+) = 1.0×10-7 酸性溶液 c(OH ) < c(H ) c(H ) > 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