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

合集下载

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

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

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相关推荐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与研究新方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比修辞学研究跨语言、跨文化写作的差异与相似之处,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对了解和认识跨语言、跨文化写作上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将继续影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语的写作教学与研究。

在简要讨论对比修辞学的理论基础与评述Kaplan的传统对比修辞学理论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讨论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及其新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提供一些启示与理论指导。

摘要对比修辞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的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

传统的对比修辞注重写作成果分析,过于强调二语写作修辞准则。

90年代以来,对比修辞研究的兴趣与重点都有了更新,开始注重写作过程研究,并将认知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纳入二语写作研究框架中。

近年来,对比修辞研究从跨文化修辞新视角探索社会文化等背景因素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本文在简要论述传统对比修辞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讨论了(国外)对比修辞学的发展及其最新研究发展方向,旨在为对比修辞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对比修辞跨文化修辞二语写作中图分类号: 0 H5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Since it was set up in the 1960s,contrastive rhetoric (CR) has been constantly modifying and revising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s,extending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framework to a multifaceted linguistic,cognitive and social-cultural framework.The earlier contrastive rhetorical studies tended to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written products and laid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rhetorical conven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Since 1990s,both the research interest and focus of CR have been renewed , having shifted to the study of writing process and taken cognitive factors and sociocultura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Lately a new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Rhetoric (IR)has been adopted to include dynamic models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thus better encompassing the essence of CR and making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Keywords Contrastive rhetoric;Intercultural rhetoric;Second language writing引言“对比修辞”理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修辞方式对第二语言写作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语篇规约和修辞模式的对比研究来启示第二语言写作实践”(王燕萍,2011)。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

- 194 -校园英语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刘晓亚【摘要】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理论是他的两个重要理论。

文章综述了1986年到2015年间关于伯克新修辞学的研究,发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而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这也启示大家伯克新修辞学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肯尼斯伯克 新修辞学 研究综述 戏剧五位一体一、引言肯尼斯•伯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修辞学家,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

伯克的新修辞学理论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伯克将修辞放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重新加以认识,并且提出了应该将“认同”确立为当代修辞的中心概念,而不是传统修辞学所关注的“说服”(刘亚猛,2008)。

他提出了修辞学方面的两个重要理论:“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策略理论。

二、理论介绍1.戏剧五位一体(Dramatic Pentad)。

伯克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五位一体(pentad)”和“关系比(ratio)”。

“五位一体”就是戏剧中的五要素,即:行为(act)、场景(scene)、人物(agent)、手段(agency)和目的(purpose)。

行为指任何在思想或行动中所发生的,即发生了什么。

场景是行为的背景和行为发生时的情景,主要指时间和地点。

人物指什么人或哪种类型的人进行了这种行为,即是谁做的。

手段即人物发出行为时用了什么方法或工具,即他是怎样做的。

目的即为什么该人物在这样的场景用如此手段发出这样的行为。

伯克提出“五位一体”的真正意图在于揭示动机是在五大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复杂动态关系网络内产生的。

这一网络包含由五个要素中的任何两个组合而形成的20个“关系比(ratio)”,如“场景—行为”、“场景—人物”、“场景—手段”、“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人物”、“行为—手段”、“人物—目的”、“人物—方法”和“方法—目的”等。

西方修辞学研究历史概况及最新动态

西方修辞学研究历史概况及最新动态
长春工程学院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年 第 1 4卷 第 1期 J . C h a n g c h t m I n s t . T e c h . ( S o c . S c i . E d i . ) , 2 0 1 3 , V o 1 . 1 4 , N o . 1
1 墅 ! Q

C N 2 2 . 1 3 2 2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8 9 7 6 . 2 0 1 3 . 0 1 . 0 3 3
西方修辞学研究历史概况及最新动态
刘 静, 吉哲 民
( 中北 大学 人 文社科 学 院 , 太原 0 3 0 0 5 1 )
腊时期 , 当 时的修 辞 术是 为 演说 术 服 务 的。亚 里 士
多德是此时期 的重要学者之一, 他对修辞的研究可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8—1 1
作者简介: 刘静 ( 1 9 9 0 一) , 女( 汉), 山西临汾 , 硕 士 主要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跨文化交际 。
出版 社 , 2 0 1 2 : 1 4 2—1 4 3 .
误盲 目 地归结到任何一方都不可取, 把国家和解 的 责 任推 给任何一 方亦是 极不理 智的 。该 书并 没有提 出这一 点 , 主要 原 因是本 书 的出发 点 就是 为 了解决 原土著 人 的问题 , 这 一 局 限性 却恰 恰 照 应 了该 书 的 宗 旨。一本好 书不 在 于它 的 涵 盖范 围何 其 广 泛 , 而 在 于书 中所 涵 盖 的均 是精 髓 。虽 鱼 和 熊 掌 不 能 兼
西方 最早 的修辞研 究产 生于 2 5 0 0多 年前古 希

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看国内修辞学

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看国内修辞学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看国内修辞学山东科技大学/郭玫【摘要】西方哲学家的修辞学转向使当代修辞学从传统的束缚中走 了出来,不再局限于对劝说和论辩的修辞术和修辞法结构的研究,而是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

在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辞学与哲学传统上的分离得到了修复,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

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东方以中国的孔子为代表,西方则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

两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本文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出发,研究国内修辞学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 修辞学 国内 发展当代西方修辞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修辞学研究领域的扩展、修辞实践规模的壮大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上面,主要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当代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本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恢复修辞学的地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当代修辞学发展的一股动力;其二,哲学家、修辞学家努力地修补自柏拉图以来修辞学与哲学的分离,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其三,重新认识了修辞的作用,把目光投向社会,力图从修辞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使人类摆脱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扰。

修辞学理论的更新和深化扩大了修辞学的视野,为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这门已经衰落了100多年的古老学科重新出现生机,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

一、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柏拉图就被认为是修辞学的大敌。

尽管当代修辞学已经证明,柏拉图当初之所以排斥修辞学,是因为他鄙视修辞学的实践性,以示他捍卫“理想修辞学”的纯洁性,但诡辩论的紧箍咒从此就一直套在修辞学的头上。

亚里士多德为了挽救“好”的修辞学免受糟蹋而建立起来的古典修辞学体系,在其后绵延2000多年的历史中,在学术领域占有不容置疑的地位。

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把修辞活动当作是劝说与诱导的艺术,用于说服他人,使他人的信仰与行为服从于自己的意志。

美国新修辞学的演变

美国新修辞学的演变

美国新修辞学的演变
美国新修辞学的演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在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中,一些重大的变化和发现对文体学、文学分析和研究有重大影响。

新修辞学在起源上追溯到1952年,这是由英国学者马克斯·萨默斯发起的研究运动,旨在通过“新的语言学”的原则尽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这一思想后来又受到柏拉图论述性、伦理性和形象性的启发,并且在自萨默斯和他的学生们的努力下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领域。

这一新兴学科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他们抢占了学界的议程,为新修辞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例如,布莱克特斯认为,语言现象应受到深入研究,通过语言及其分析,可以对说话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描述。

此外,马来斯唐森和普雷斯也使用媒体分析的理论,聚焦于探究媒体传播中文本的功能和范式,深入探究文本背后的各种文化因素。

他们都深入研究了文本的历史和元素,并借此研究文本传达的信息和行为动机。

总而言之,美国新修辞学是以萨默斯为首席搅动者,并不断受到英国、美国和欧洲文化研究者的贡献,从而使新修辞学得以全面发展的一个现象。

它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是一种有用的学术手段,在语言、文体学、文学分析和研究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从修辞学定义管窥西方新修辞学的特点和发展动态(精)

从修辞学定义管窥西方新修辞学的特点和发展动态(精)

首先是语言理论;其次,这样的改动符合当代英语修辞学的研究范围被扩大到非言语范围的趋势,如服饰、建筑。

二、西方新修辞学的语言学科性质从古至今修辞学一直研究语言的有效使用。

但直到上世纪初,语言学的发展才把修辞学引向了纵深,并使其有了非常明显的语言学科性质。

索绪尔第一次区别了语言(语言系统本身)和言语(具体情景中的语言使用),他的学生Bali强调语言和言语都可以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修辞学的任务在于探讨各语言的修辞变体。

这不仅促进了语言修辞学的发展,而且使结合社会语言学、交际学、语用学等的言语修辞学(即强调修辞情境在修辞活动中的作用)得到繁荣。

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有限的,但他们,特别是后者,促进了新修辞学对修辞情景和修辞互动的研究。

言语修辞交际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修辞活动参与者、参与者的动机、修辞话语和修辞情景四个基本要素。

修辞情景之于修辞话语判断和阐释的重要作用是现代修辞学的一个主题。

Burke认为,语言是人的象征性行为,即人类通过象征建构现实。

“行为”的概念暗示了“选择的自由”,“没有自由的行为不成其为行为”,而选择的自由受制于修辞情景。

修辞话语的效果就在于其主体是否在语言系统中选择了与修辞情境相适应的组合模式。

所以修辞情景是意义建构和意义解构的关键。

现代修辞学修辞情景研究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是Libyd Bitzer和Kenneth Bulk。

Bitzcr强调修辞情景有三个重要成分:紧急状况、听众、限制因素。

紧急状况是一种不足、障碍、问题.但它只有被语言所修饰表达时才具有了修辞意义;而听众必须是可能受决定和行为影响的人,是言语在其身上能引发行为的媒介;限制因素包括影响演讲者和听众的信仰、态度、传统、形象等。

Bitzer的修辞情景强调了情景所预期和规范的合适回应,具有某种或简单或复杂、或多或少有序的结构。

这种历史情景的修辞观点遭到了Burk 的质疑。

他认为修辞情景存在于使用修辞语言可以诱发变化和行为的任何场合。

对比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对比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对比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发展Contrastive Rhetoric Research Revisited一、引言“对比修辞”(contrastive rhetoric,简称CR)这一术语,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于1966年首次提出的。

CR主要探讨人们的第一语言与文化对其运用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时所产生的问题。

Kaplan率先对母语的语篇结构和修辞方式在第二语言中的表现进行研究,指出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修辞方式,母语的语言与修辞传统会对第二语言写作产生干扰。

这一观点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22年后,Kaplan本人将CR诠释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对比”(1998:285)。

至今,对比修辞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对比修辞研究产生的背景和起源、对比修辞研究的发现、对比修辞研究的新发展等方面,对对比修辞研究作一介绍和探讨。

二、对比修辞研究产生的背景和起源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认为母语影响二语习得(Connor, 1996:12);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负影响。

研究者们先后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过渡语研究等不同角度对母语的迁移作用进行了探究。

到20世纪60年代,对比分析研究处于鼎盛时期。

研究者们认为母语是造成二语使用错误的原因,试图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及目标语来预测他们将会遇到的学习困难。

由于未能像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地预测目标语结构的不同困难,对比分析被错误分析所取代;错误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系统出现的错误,外语学习者的错误反映了其对外语规则习得的程度。

然而尽管错误分析可以找出一些与母语干扰无关的错误,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许余龙,2002:292),70年代初错误分析转向包括范围更广的过渡语研究。

过渡语被描述为“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标语”,“外语学习者过渡性的语言能力”(Connor, 1996:13),外语习得过程是一个假设验证过程,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母语知识对外语中的规则提出假设。

中西方修辞之比较研究

中西方修辞之比较研究

中西方修辞之比较研究作者:汪玲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5期摘要:中西方修辞学在古典时期有着相同的实用主义起因,都将修辞视为对语言的修饰以及传情达意的手段。

但由于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修辞学的发展道路有所不同,西方修辞学最终超越了传统的劝说的局限,成为一门跨学科研究,而中国修辞学依然被看成是语言学的附属学科。

关键词:修辞实用传情达意劝说跨学科[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217-02从古至今,中西方都重视修辞。

在古典时期两者有着相同的实用主义起因,都将修辞视为对语言的修饰以及传情达意的手段。

然而,发展到现代,中西方修辞学研究却由于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两者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在修辞的理念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

因此本文拟对中西方的修辞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一相同的实用主义起因公元5世纪西方修辞学产生于古希腊的遗嘱检验法庭之上,此后它一直在公共事务和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追根溯源,西方修辞学首先是一种劝说性演讲的艺术。

在当时的民事争端中,劝说在缺乏明显真理的情况下起着断定的关键作用,除此之外,劝说性演讲也能对君主进行废黜或授权,对公共利益准则进行决策,还能促使法令得到实施。

演讲与公共事务是分不开的。

因此,在最初阶段,修辞是劝说性演讲的实践,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

同样,中国修辞学也包含实用主义的初衷。

在中国,最早使用修辞艺术的是所谓的“士”,如孔子、墨翟、李斯、商鞅等等。

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游说,期望其政治主张能得到采纳。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修辞技巧被广泛使用于言语构建中,其实用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修辞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实用性。

二理论体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差异综观西方修辞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其理论研究的最基础的问题似乎在古典时期就已经规定过了,而且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研究重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相似性则构成了西方修辞学的连续性。

国外修辞学研究概况

国外修辞学研究概况

外修辞学研究概况1.英美现代修辞学概况本世纪以来,英美现代修辞学在批判地继承希腊古典修辞学础上,随着现代语言学、哲学、美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迅速崛起,已发展成为包括实践修辞学、论辩修辞学、小说修辞学、语体风格学、辞格理论等分支的一门庞大学科。

英美现代修辞学的三个主要流派是:(1)古典修辞学派。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亚历山大·德拉蒙特和埃佛雷特·等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说服听众接受论题并且付诸行动的各种论证和劝导技巧。

古典修辞学是一门关于演讲的艺术,强调演讲效果,以及听众的因素对于演内容与形式的制约作用。

(2)新修辞学派。

六十年代末被介绍到美国,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语义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艾弗·阿·理查兹,美国文艺理论家和哲学尼斯·柏克,以及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交际艺术教授埃德温·布莱克。

新修辞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克服了修辞学偏重于语言使用者的局限,把修研究的角度转移到接收者这方面来,为修辞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3)描写修辞学派。

主要指近二三十年来研究英语语体和风格的语言学家。

英语语体学的方向是客观的、科学的描绘各类英语的语体特征及其交际功能,风格学着重研究文学语言的特征、作家个人风格等。

2.法国现代修辞学概况:(1)表达学。

代表人物是索绪尔的学生巴利。

它把语言看成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象的手段,发掘语言体系中具有修辞价值的表达手段,对语言中意思基本相而效果或作用有差别的表达手段进行分析、归类,以建立其同义体系。

(2)发生修辞学。

实际上就是风格学。

它研究语言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及其与使用者之关系,从而为风格评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3)功能修辞学。

代表人物有吉罗、邦文尼斯特、巴尔特等。

功能修辞学从信息传递原理得到启示,从语能(交际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这一角度来进行修辞研究。

(4)结构修辞学。

代表人物是吉罗、米勒、凯诺和米肖等人。

修辞语用学思想与研究取向

修辞语用学思想与研究取向

修辞语用学思想与研究取向一、引言我们可以把修辞学派分为四大主要修辞派别:新亚里士多德派(the Neo Aristotelians)、实证主义派(the Positivists)、新柏拉图派(the Neo Platonists)和认识修辞派(the Epistemic Rhetoricians)。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也要研究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审美问题。

包括:1)言语的规律和特点,如语体、文风和风格的规律,修辞方法的规律,选择词语和句式的规律,组织话语的规律,以及语言体系中的修辞手段。

2)修辞现象,即消极修辞现象(交际修辞)和积极修辞现象(美学修辞)。

3)语言文学综合现象。

我国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把修辞现象划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种类型。

消极修辞以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为标准。

科学、法令等解说文所用的方法属于消极修辞。

积极修辞指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的呈现出具体形象、新鲜活泼的动人力量。

修辞学上的各种辞格,都是积极修辞的方法。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修辞学不断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与语篇、人际学、语用学等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修辞学与语用学的结合探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第一个发展了一种交流的修辞语用模式。

他认为,每一个句子都具有意义,但并非每个句子都是做出了陈述的句子,仅仅那些可为真或为假的句子才是陈述句。

……恳求是一种句子,但既不真也不假。

……对它们的思考属于修辞学或诗学的研究。

在修辞学界有两种颇具影响的修辞研究观,其一把修辞学看成是润饰文字的学问,因此着力研究辞格的分类与功用;其二把修辞学看成是对语言手段作艺术选择的学问,因此,着力研究语言手段与思想、语言手段与语境、词句与文体的关系。

第一种研究观在西方自中世纪以来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最终导致了传统修辞学由显学地位走向暮落。

第二种研究观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六七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得到了长足发展,吕叔湘(1985)、张志公(1985)、李维琦(1986)、王希杰(1983)等都持类似的观点,并在各自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2 修辞学的发展

2 修辞学的发展

谢 谢 观 看
HELLO JAPAN
第一章 修辞学概论
第二节 修辞学的发展
一、西方修辞学的发展
• 古典修辞学 • 中世纪修辞学 • 文艺复兴时期的修辞学 • 新古典修辞学 • 新修辞学
(一)古典修辞学
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
1.古希腊民主制度孕育修辞学
作为一门追求言 辞表达效果的学问, 修辞学早在古希腊时 期就已经产生并发展 为独立学科。
2.诡辩家的出现
苏格拉底的诡辩
苏格拉底的诡辩
苏格拉底的诡辩
3.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西方古典修辞学的鼻祖首 推亚里士多德。他集中了他 生活时代修辞学研究和教学 的大成,又开拓了修辞学研 究的新天地。
《修辞学》标志着这门学 科的成立。
“在任何问题上,使用有效 的说服方式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您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道 德就是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了一个 长期困惑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 了道德就是道德。”
精神助产术特点:善于提问,让对手先说,然后 对别人答案进行反问。
例:《古剑奇谭》 大师兄陵越劝说 百里屠苏别去复 仇。
普 罗 泰 戈 拉 和 ﹃ 半 费 之 讼 ﹄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儿子生病了, 却又不肯吃药,父亲骗儿子说,这不是药,而 是一种好吃的东西。请问这也不道德吗?”
“那是战争中无奈才这样做的,我们 日常生活中就不能这样。”
“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 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近代
陈望道《修辞学 发凡》标志这中国修段,主要为着意和 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 一种努力。

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目录分类索引

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目录分类索引

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目录分类索引为了方便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索引查询,专门列出24种外语类核心学术期刊所刊登的论文目录,并分为:语言学与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修辞学研究书刊评介六大类。

如在录入过程中出现错误,敬请大家谅解。

1.《当代语言学》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4.《四川外语学院子学报》5.《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6.《外语教学与研究》7.《外语与外语教学》8.《山东外语教学》9.《外语教学》10.《外语研究》11.《外语学刊》12.《外国语》13.《外语电化教学》14.《外语界》15.《中国科技翻译》16.《上海翻译》17.《修辞学习》18.《语言与翻译》19.《现代外语》20.《语言教学与研究》21.《外国文学研究》22.《外国文学评论》23.《国外外语教学》24.《语言科学》一、语言学与语言研究:1.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经学角度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李红兵:分布形态理论:一种新的句法形态接口理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3.吴显友:《尤利西斯》的语音修辞及其语言诗化倾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4.费建华:连用修饰成分“N+デ”的语议指向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5.朱鹏霄:存在词做谓语的日语双重主语句的成句条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6.李红:浅析日语日常用语中的文化内涵,《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7.崔卫:俄语口语句法模式化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8.蒋勇敏:俄语数量名词的功能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9.周瑞敏,诗义生成及其函数模式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10.赵建新,朝鲜词缀、词类和词尾范畴的相互渗透现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作者:刘晓亚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4期【摘要】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理论是他的两个重要理论。

文章综述了1986年到2015年间关于伯克新修辞学的研究,发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而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这也启示大家伯克新修辞学可为语篇分析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研究综述戏剧五位一体一、引言肯尼斯·伯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修辞学家,是新修辞学的领袖人物。

伯克的新修辞学理论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伯克将修辞放置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重新加以认识,并且提出了应该将“认同”确立为当代修辞的中心概念,而不是传统修辞学所关注的“说服”(刘亚猛,2008)。

他提出了修辞学方面的两个重要理论:“戏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策略理论。

二、理论介绍1.戏剧五位一体(Dramatic Pentad)。

伯克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五位一体(pentad)”和“关系比(ratio)”。

“五位一体”就是戏剧中的五要素,即:行为(act)、场景(scene)、人物(agent)、手段(agency)和目的(purpose)。

行为指任何在思想或行动中所发生的,即发生了什么。

场景是行为的背景和行为发生时的情景,主要指时间和地点。

人物指什么人或哪种类型的人进行了这种行为,即是谁做的。

手段即人物发出行为时用了什么方法或工具,即他是怎样做的。

目的即为什么该人物在这样的场景用如此手段发出这样的行为。

伯克提出“五位一体”的真正意图在于揭示动机是在五大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复杂动态关系网络内产生的。

这一网络包含由五个要素中的任何两个组合而形成的20个“关系比(ratio)”,如“场景—行为”、“场景—人物”、“场景—手段”、“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人物”、“行为—手段”、“人物—目的”、“人物—方法”和“方法—目的”等。

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修辞学研究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始关注修辞学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修辞学研究领域。

全球化趋势下,修辞学研究的范围和视野得到拓展。

传统上,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了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中。

例如,翻译中的修辞学、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修辞学等等。

此外,全球化也促进了相互交流和合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修辞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变得更加频繁和密切。

学术会议、研究项目、学术交流等活动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跨国合作和交流。

总之,全球化趋势下的修辞学研究不仅在范围和视野上得到了扩展,而且促进了跨国合作和交流,为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 1 -。

学术思想与研究路径新修辞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异与同

学术思想与研究路径新修辞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异与同
理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主要研究语言与 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之间的关系。
框架: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包括文本分析、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等,通过对文本、话语、语篇 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
研究方法:批评话语分析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文本、话语、语篇 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
关系
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的异同点
新修辞学:强调语言符号的修辞功能,注重语言符号的修辞效 果
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注重语 言符号的社会功能
研究路径:新修辞学注重语言符号的修辞效果,批评话语分析 注重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
理论框架:新修辞学强调语言符号的修辞功能,批评话语分析 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
新修辞学:研究对象为语言符号,目的在于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社 会、文化、心理等深层次含义。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对象为话语,目的在于揭示话语背后的权力、 意识形态、文化等深层次含义。
异同点:两者都关注语言符号和话语,但新修辞学更注重语言符号 的深层次含义,而批评话语分析更注重话语的深层次含义。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异同点
批评话语分析:对文本、话语、符号等进行批评性分 析,揭示其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价值观等
话语与权力:通过话语分析,揭示话语如何与 权力、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相互作用
话语建构:通过话语分析,揭示话语如何建构 社会、文化、政治等意义
话语与文化:通过话语分析,揭示话语如何与 文化、社会、政治等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异同点
新修辞学:主要采用定性研究 方法,如文本分析、案例研究 等
批评话语分析:注重社会文化 背景,强调话语与社会、政治、 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修辞学的研究趋势

修辞学的研究趋势

修辞学的研究趋势
修辞学的研究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跨学科研究:修辞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许多不同学科领域,如文学、语言学、传媒学、心理学等。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会继续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深入探讨修辞现象的多方面影响和意义。

2. 数字修辞学: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修辞学正在崛起。

该领域研究修辞在数字媒体和网络上的应用和影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揭示数字时代修辞的新特点和趋势。

3. 跨文化修辞: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文化交流和交融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跨文化修辞研究关注不同文化中修辞的异同和交叉,探讨文化差异对修辞的影响,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沟通。

4. 社会应用:修辞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学术追求,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

例如,修辞学被应用于政治演讲、广告营销、舆论引导等领域,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会更加关注修辞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社会效益。

5. 环境修辞:环境修辞研究关注修辞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探讨修辞在环境议题传播、环境倡导和环境行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这一领域的研究
趋势可能会更加重视环境修辞对公众意识和行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总的来说,修辞学的研究趋势将更加关注修辞的跨学科性质、数字化特点、跨文化影响、社会应用和环境关怀等方面。

这些趋势将推动修辞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国外对比修辞研究最新发展概述

国外对比修辞研究最新发展概述

国外对比修辞研究最新发展概述
门超元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6)008
【摘要】近年来,受相关学科的影响,对比修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将认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纳入理论体系,呈现出跨学科性和综合性特点.本文在简要回顾对比修辞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修辞的新视角介绍国外对比修辞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门超元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国外对比修辞研究动向 [J], 赵国秀
2.国外对比修辞研究36年述评 [J], 马广惠
3.国外最新细胞生物学教材对比分析与思考 [J], 马西亚;赵轩;王晓明
4.基于CiteSpace的国外女性主义修辞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年) [J], 王志伟;李春姣;程璐
5.国外视觉修辞研究的动态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J], 祝欣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对比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比照修辞研究的历史与开展Contrastive Rhetoric Research Revisited一、引言“比照修辞〞〔contrastive rhetoric,简称CR〕这一术语,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于1966年首次提出的。

CR主要讨论人们的第一语言与文化对其运用第二语言进展写作时所产生的问题。

Kaplan率先对母语的语篇构造和修辞方式在第二语言中的表现进展研究,指出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修辞方式,母语的语言与修辞传统会对第二语言写作产生干扰。

这一观点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22年后,Kaplan本人将CR诠释为“跨语言、跨文化的比照〞〔1998:285〕。

至今,比照修辞已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开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比照修辞研究产生的背景和起源、比照修辞研究的发现、比照修辞研究的新开展等方面,比照照修辞研究作一介绍和讨论。

二、比照修辞研究产生的背景和起源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认为母语影响二语习得(Connor, 1996:12〕;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负影响。

研究者们先后从比照分析、错误分析和过渡语研究等不同角度对母语的迁移作用进展了探究。

到20世纪60年代,比照分析研究处于鼎盛时期。

研究者们认为母语是造成二语使用错误的原因,试图比照学习者的母语及目的语来预测他们将会遇到的学习困难。

由于未能像所期望的那样有效地预测目的语构造的不同困难,比照分析被错误分析所取代;错误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系统出现的错误,外语学习者的错误反映了其对外语规那么习得的程度。

然而尽管错误分析可以找出一些与母语干扰无关的错误,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问题〔许余龙,2002:292〕,70年代初错误分析转向包括范围更广的过渡语研究。

过渡语被描绘为“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外语学习者过渡性的语言才能〞〔Connor, 1996:13〕,外语习得过程是一个假设验证过程,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母语知识对外语中的规那么提出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_修 辞 学 ; 对 匕 二语 写 作 ; 化 差 异 ; 究 方 向 文 研
中图 分 类 号 : 0 H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8 l 20 )2— 15— 6 10 3 3 (0 5 0 0 0 0
Co r sie Rh t rc:IsDe eo m e ta d Ne Re e r h Die to s nta tv e o i t v l p n n w s a c r c i n
i n o rc u r . ng i u o nt y
Ke r s c n r sie r e o i ;E L wr i g ut r i e e c s e e r h d r ci n y wo d : o t t h t r a v c S i n ;c l a d f r n e ;r s a c i t s t ul f e o
i c o s lng g s a d c lurs I h s h d a p e i be i a to uru de sa i g o ut r ldfe e c s i ii g nga r s a ua e n u t e . t a a n a prc a l mp c n o n rtnd n fc lu a ifr n e n wrtn
L U ereoi, n f h o s bet i d y Sl g i i , x mi sd f e cs n i l ie r - b t c : o t si h t c o eo teh t u jc t a ’ i us c ea n ie n e ds a t s n w i r a v r sno n ts e fr a mi r i i t
维普资讯
20 0 6年 9月
四 , 外语 亏 f 搪 . 1 } 乏亏
J u n lo i h a n e n t n l t d e n v r i o r a fS c u n I tr ai a u i s U i e st o S y
1 引 言 . 对 比 修 辞 学 是 “当 今 语 言 学 研 究 的 热 门 领 域 之

语写 作 教学 与研 究提供 一 些启 示 与理论 指 导 。
2 .对 比 修 辞 学 的 理 论 基 础
a r s a g a e n ut r s a d i wi o t u a e al fe t n t e ta h n fE L a d E L wr ig h gp p r e c o s ln g sa d c l e , n t l c ni e t h v l efc h e c i g o S n F i n .T i a e - u u l n o o t b gl i r f i u so f h h o yo n u si r lt i ,te c r e so e o o t sie r eo i .T e p a ’ t d - is w t ab e s s i n o et e r f ig i c ea i t h o n rt n fc nr t h trc h n Ka l n S r i l h i d c t l t vy a v a t n o ta t e r eo i n h a s i r re y r ve e .F n l t i p p rfc s so ed v l p n f o t s i a c n rsi h tr a d t ef w n i ae b i e iw d ol v c l t l f i al h s a e u e n t e e o me t n r - y, o h oc a t e r eo c a d i e e e r h dr ci n ,amig a r vd n o h o ei a i l ai n o h e c i go S i i h t r n t n w r s ac i t s i n tp o ii g s met e r t l mp i t sf rte t a hn fE L wr - r i s e o c c o t
S p .,2 06 et 0 V0 . 2 No 5 12 .
第2 2卷
第 5期
国 外 对 比修 辞 学 的 发 展 与 研 究 新 方 向
刘 金 明
( 南 科 技 大 学 外 围 语学 院 , 南 湘 潭 湖 湖 41 01 2 ) 1
提 要 : 比 修 辞 学 研 究 跨 语 言 、 文 化写 作 的差 异 与 相 似之 处 , 当今 语 言 学 研 究 的 热 门领 域 之 一 , 了解 和 认 对 跨 是 对 识 跨 语 言 、 文 化 写 作 上 的 文 化 差 异 产 生 了极 大 的影 响 , 且 将 继 续 影 响 英 语 作 为 第 二 语 言 和 作 为 外 语 的 写 作 教 跨 斗 学 与研 究 。在 简 要 讨 论 对 比 修辞 学 的理 论 基础 与评 述 K pa 传 统 对 比修 辞 学理 论 及 其 缺 陷 的 基 础 上 , 要介 绍 aln的 主 讨 论 对 比 修辞 学 的发 展 及其 新 的 研 究 方 向 , 旨在 为我 国的 英 语 写 作 教 学 与研 究提 供 一 些 启 示 与 理 论 指 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