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
又如国家对西部已投资了大约1万亿元的资金,然而这 些资金的大部分通过购买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又回到了东 部。
前苏联:为了应对“冷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国防 工业、航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这时的国防工业、航 空航天业等尖端行业,就表现为一的“奇异点”,并 形成“黑洞”效应,吸噬其他产业领域创造产值的能 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三次产业的结构与国家财力、 人力、物力的分布,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和社会各个 群体的利益分配,都受制于应对“冷战”的需要。由 于一个明确的经济增长指向,不遗余力地朝这个指向 发展,这个指向的发展越迅猛,为了满足这个无底的 “黑洞”,原本是支撑这一发展的基础产业不仅没有 同时被带动起来,反而因高端产业的发展而削弱,导 致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的比值和结构出现严重失调, 这就是经济增长中的“黑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中 能够吞噬增长成效的深渊。
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且 (GI+G2)/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域内有两个 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 的经济核心,而其他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则明显偏小。福 建、广东、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和浙江六省区属于这 种类型。 半双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 (GI+G2)/G值小于0.20。其特点是:省域内虽然有 两个地位突出、规模相当的大城市,但是其核心性不强。 广西、河北和河南三省区属于这种类型。 多核型经济空间结构:G2/G1值大于0.60,G3 /G1值大于0.50,以/GI值大于0.40,且 (GI+G2+G3+G4)/G值大于0.25。其特点是:省 域内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地位突出、经济规模相当的 大城市共同组成该省域的经济核心。江苏和山东两省属 于这种类型。
经济地理学第四章知识总结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泰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形成的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是怎样的规律”这⼀课题。
(三)主要贡献1、提出聚落分布呈三⻆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2、分析了中⼼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的关系;3、建⽴了在“三原则”基础上的中⼼地空间系统模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地:是周围区域的中⼼,是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货物或服务的地点;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货物与服务)。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性概念:中⼼性是指中⼼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C=B1-B2式中:C——中⼼地的中⼼性;B1——中⼼地供给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身的中⼼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三)货物的供给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
◆货物供给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极限,即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货物供给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
⻔槛⼈⼝:指某种中⼼职能在中⼼地布局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限度的⼈⼝。
(四)中⼼商品与中⼼地职能的等级1、根据货物的供给范围的⼤⼩可分为◆⾼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低级中⼼商品——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的中⼼商品。
2、供给⾼级中⼼商品的中⼼地职能为⾼级中⼼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地职能(五)中⼼地的等级•中⼼地等级划分及特征⾼级中⼼地(具有⾼级中⼼地职能):数量少、服务范围⼴,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档次⾼,种类多。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是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以及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对于了解经济发展趋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规律。
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分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条件、交通和通讯条件、人力资源、政治环境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的作用程度和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特征。
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则关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随时间的演变与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活动可能经历从集中到分散的变化过程,或从一些地区向其他地区的转移。
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预测未来趋势,并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基本定义和背景知识,包括经济活动的概念和地理空间的相关概念。
接着,将详细分析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特征。
然后,将引入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的相关定义和背景知识,探讨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随时间推移的主要趋势和驱动力。
最后,通过总结经济地理空间分布规律和归纳经济地理空间变化规律,以期为实践和政策提供相关建议和参考。
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经济地理空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探讨:1. 引言部分将对经济地理空间分布及空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无环网的连接图。 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 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 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 都受到相反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线为 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 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点点型韦伯结构
3.以城镇为中心的环状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以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利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 出郊区以土地作为最主要生产资料产业的各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进而得出经营地带的 划分。 4.最佳规模问题。 以农业区位论和集聚效果理论为基础,认为空间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 大而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诸如出行距离增大、交通费用增加、 公共设施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集聚不经济现象,因此,集聚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企业、 居民点乃至城市的最佳规模。 5.空间互动研究
3、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 1)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2)促使邻近区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增加了空间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如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利于彼此开展合理的分工联系 等)。
(3)造成了邻近区各种经济活动的激烈竞争,减弱了空间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空间结构优化界定
2.轴线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经济地理学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主题。
它涉及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问题,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来探讨一下区域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区域发展是指不同地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它包括了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城乡差距、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等多个方面。
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不同,是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与区域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地域内部各种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和相互联系。
它体现了地域内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分散、集聚、扩散和相互作用关系。
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等差异,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异。
而在经济地理学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着关于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研究热点和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地区间的差异可以调动地区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进整个地域的发展。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加大,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转移等手段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地区间协调发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过程,其中包含了经济、政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
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如何处理和引导这种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相信经济地理学领域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和理论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并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是经济地理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到地域内部的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多个方面。
在不同地域内部,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差异,区域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区域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区域: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
的地域单元。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等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它主要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涉及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对现实区域上出现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应用性学科。
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具有哪些特征?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
3、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第二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第三部分:区际关系、第四部分:区域经济政策。
策。
4、简述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历程:现代区域经济学是在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讲是在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因此,探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史,首先应该从区位理论开始。
二、趋势: 5、简述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发展理论: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区域产业结构3.区域产业布局;4.区域空间结构;5.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6.区域开发. (二)、关系理论:1. 区域生产要素流动;2. 区域分工;3. 区域贸易;4. 区域竞争与合作;5.区域经济差距;6.区域经济传播. (三)、政策理论:1.区域经济制度;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3.区域投资环境;4.区域地方政府;5.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哲学层面(科学哲学(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小平理论)2、基础理论层面(系统科学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经济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经济地域分工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3、基本理论层面(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区域应用工具)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新经济地理学派(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二)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三)区域管理学派(将管理学融入区域经济学的结果)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2、人力资源: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1、基地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廖什结构或廖什景观
生产最佳配置点是一系列分散点,而多个市场区相互作用会形成六 边形市场网络的最有效形态,因此,不同的市场网相互叠合,最终形成多 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合生产点竞争配置的区域空间经济网络结构。大流域 Nhomakorabea济区结构
许多大江大河流域范围所确定的经济区具有内在的有机经济联系。因 为域内及域际的经济竞争与分工,流域内始终存在着经济结构同构化和劳 动地域分工两种相反的作用力的对比。其结果就是形成生产分区明显,生 产齐全,市场多层重合,对外表现为区域整体的空间结构类型区。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
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①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 无环网的连接图。②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 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 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分割开,两侧的生产区和生 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都受到相反 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 线为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 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基本框架
一 • 空间结构概述 二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 • 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划分 四 •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五 •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一、空间结构概述
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
一、空间结构概述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空间结构”的含义 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经济地理
一、名词解释1、区位: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
2、区域: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3、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需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4、等级扩张:等级扩散是指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从最大的市场区开始进入,然后一级级向下扩展。
5、接触性扩张:接触扩散即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性扩张是最常见的企业空间扩张形式,呈现出由公司所在地向外的扩展。
6、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
7、关联产业: 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8、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9、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
10、中心商品:中心商品(包括服务)是在少数地点生产和供应、而在多数地点消费的商品;如一个商店可以为很多人提供商品,一个电影院可以为很多人提供服务。
11、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重要性,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C=B1-B2 即中心地供给的中心商品总量减去其自身的购买量;也就是为周围地区的服务量。
12、范围经济:指由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13、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14、技术: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使用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知识、经验,具体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等所谓的硬技术,以及生产技能、管理方法与经验等软技术。
15、经济梯度: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差异。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2.3.1宏观的“核心 一外围”结构
1、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 这位学者认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核心与外围两个空间 子系统所组成。在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改变, 并且使空间关系重新组合。这种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完全 的全国空间经济一体化。现实世界的资源、市场和环境,客观上存在着空间 差异。这种差异使得某些地方的人口和资源利用优先形成空间集聚态势。随 着空间集聚的累积性发展,这类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会比其外围地 区强大而带有竞争优势,即构成一定地域经济空间上的“制高点”或中心。 由于 中心的存在,外围地区的集聚发展受到了抑制,其发展相对滞后而不得不依 赖于它的中心。中心之间的空间竞争的存在又形成了外围腹地的空间划分。 核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就是这样形成的。这种核心外围结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 最显著。由于某种外部力量,使得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一个或两个地区集 中发展,而余下的国土空间则成为区位上不发育的边缘。因此,整个空间经 济受唯一的城市区支配,企业家、知识分子和资金等大规模流向核心地域。 这就打上了二元结构的印记。即一个“核心”地区急速集约型地发展,其它 “外 围”地区与核心地区存在不十分完善的关系,而且不是停滞就是走向衰退。
由一系列市场区和竞争点环绕一个大城市而形成的空间 经济景观——生产和消费均在市场区进行,其生产域和 市场域并不一定重合,可能沿不同方向发展。
面
型
勒施结构 (或“勒施景观” )
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框架 )中国—
货物贸易关税的减让,分正常类和敏感类。 第早期收获。 逐步取消非关税壁垒(措施),简化和协调关税秩序,但仍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 易保护政策。 实施有效的贸易便捷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海关程序和制定相互认证安排。 逐步实现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国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及灵活性。 建立中国—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除了货物贸易自由化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扩大到 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 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及次区域开发等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亚地区经济合作
(1)成立背景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 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并 在次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在次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 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 吉尔吉斯共和国 · 俄罗斯 联邦 ·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 (2)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的发展 加强相互信任,解决历史 遗留问题 携手合作,共同致力于打击地区恶势力 (3)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 从反恐领域扩展到能源领域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盟自由贸易区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 的自由贸易区。 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 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2010年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 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 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 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经济意义-模式与演变-发展机制)
➢ 区位指向
含义
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
类型 自然条件和资源指向(农业、矿业);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 能源动力指向(火力发电、冶金);劳动力指向(廉价劳动力、高素质劳动力) 市场指向(服务业、食品饮料业);运输指向(物流、鲜活产品、精密仪器等)
• 工业化在优势地区聚集 • 形成城市增长极和农村
的腹地 • 经济不平衡加剧
扩散、三元结构 形成阶段
• 城市向周边扩散 • 形成城乡边缘区 • 从而形成核心——城
乡 边 缘 区 —— 外 围 三 元经济结构
区域空间一体化
• 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基 本消失
• 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 心和骨架,实现地域 结构的均衡一体化
目录
CONTENTS
区域空间结构
01 基本要素 02 经济意义 03 模式及演变 04 发展机制
什么是区域空间结构
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研究区域空间结构
• 实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组合 • 最大限度克服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
➢ 集聚与扩散机制
集聚: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集聚过程一旦开始,就极易形成循环因果式的促进集聚的力量,加速集聚进程
扩散: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
集聚的主要方式
扩散的主要方式
集聚机制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 经济活动对聚集经济的追求
• 高水平稳定平衡
两种重要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
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
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指在一特定的空间范围或区域内,自然和社会各要素,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诸要素的组合关系或耦合关系,同时,它还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资源配套关系(如阳光、土壤与水资源的配套等)、环境的配套(如深水港、地形等)和社会经济的配套(如人口素质与基础设施等)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即组成结构和地域结构。
具有最优化结构的地区或系统,一定具有最强的地理空间功能,具有最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强。
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最佳的地理空间结构,因此具有最强的地理空间结构功能。
江汉平原与黄淮海平原具有中等的地理空间结构,因此具有中等的地理空间结构功能,西戴阿里地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具有较差的地理空间结构,因此具有较差的地理空间结构功能。
但塔里木盆地要比阿里地区要好一些,因为塔里木盆地有石油资源。
四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 ②下过渡区: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 下发展状态。这类区域可能曾经有中小城市发展 的水平,其向下衰落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 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种成长机 制的传递,放弃原有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 系不紧密。
• (2)资源前沿区/资源边疆区:一般地处边远, 但拥有丰富的资源,有开发的条件。此区域有资 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有发展的潜力,可能出现 新的增长势头,同时在这里有新聚落,新城镇形 成的可能。资源前沿区可能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 心区域
• 2、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 步率
• 创新能力强,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具有比 较强的竞争能力。
•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 成。(例子。P227)
•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 品市场却十分宽广。
•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使用劳动力多、 利税大、带动性强
• 根据佩鲁克思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 动型产业,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 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 献。
第一节 增长极理论
• 一、概念 • 1.由来 •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
鲁克斯提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区,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 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 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 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城 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确切的地理位置。增 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第三节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开发理论 • 1.据点开发理论是地域极化理论的一种。该
理论认为,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建设 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 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建 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经济地理学课件NO4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五、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back
图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back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ahead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back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 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
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
的中心地系统。
back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 心 商 品 ( 含 服 务 ) —— 在 少 数 的 地 点 (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 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 能)的布局场所。
back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 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 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 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 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ahead
图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back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 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 P,G,B,K,A,M)。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 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 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 地间距离的31/2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1详解
增长级的空间影响方式
极化方式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极化方式涉及: 极化波及的范围,单、多极吸引方式,极化现象的地 域空间形态等内容。其中,后者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 心内容。可分为三种形式:
(a)向心式极化
①向心式极化。即周围区域向极化中心的极化 过程; ②等级式极化。即基层小节点,向区域次级 增长极极化;而次级增长极又向首级增长极 极化; ③波状圈层式极化。即极化现象是围绕极化 中心向外做波状圈层式展开。
(a)均匀分布状态
(b)点轴形成
B A E B C A D B F C A D F
E
点轴 渐 进 扩 散 示 意 图
(c)轴线形成
(d)轴线形成
d.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发展成不同等级 城镇和发展轴线的“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
如何在规划中运用该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轴开发模式认为,区域内各城镇是成等级系 统的;而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是可分若干等级的,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 有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区域规划时重在分析和确定“点”和“轴” 的位置与等级。具体的步骤是:
• 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 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如何解释该理论模式?
陆大道认为,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是在大量的地区发展经验 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普遍规律。该种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a.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产 力是均匀分布的; b.工业化初期,资源丰富、区位 优越的地方首先出现工矿居民点 和城镇,且建设了交通线,以满 足社经联系的需要;同时集聚效 益使地方中心城镇有更多的经济 企业和社会团体;连接城镇的交 通沿线变成了交通线、能源供应 线、通讯线、供气、供水等线状 基础设施束。 C.在沿线及城镇周围,必然出现 新的集聚点;而那些发展好的城 市会成为更大的集聚点,其之间 的线状基础设施也更完善,新集 聚点变成次级经济中心,并延伸 出次级发展轴,构成中心和轴线 系统。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現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
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
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 14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
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
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地理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塔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论⽂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地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这⼀对地理学尤其是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影响的中⼼地理论。
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业的聚集点。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地:供给中⼼商品职能(中⼼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性中⼼性是指就中⼼地的周围地区⽽⾔,中⼼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中⼼性⼀般可⽤下式表⽰:C=B1-B2式中: C中⼼地的中⼼性; B1中⼼地供给中⼼商品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的中⼼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性即中⼼地供给⾃⾝中⼼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地区域)以中⼼地为中⼼的区域称为中⼼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地区域。
具体说,是中⼼地的周围从中⼼地接受中⼼商品供给的区域。
在中⼼地,中⼼商品有剩余,⽽在中⼼地的周围区域中⼼商品不⾜。
中⼼地中⼼商品的剩余部分便⽤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不⾜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三)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
•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 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 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 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工业增 比重 加值(亿元) (%)
增加值 (亿元)
比重 (%)
5.05
48.6
5.50
45.0
6.03 高 39.7
7.91
32.4
2.18
20.9
3.12
25.6
4.73 低 31.2
9.57
39.2
2.10 3.00 4.24 6.9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数(人) 比重(%)
绝对数(人) 比重(%)
绝对数(人) 比重(%)
224626 226083 228680 212051 187771 215884 220978 220430 220039 226302 223339 224003 213622 217938 211142 211840 212614
30.5
29.4
29.1
大 28.4 体 27.3 不 27.4 变 24.5 略 24.1 有 23.3 上 23.9 升 25.6
26.4
27.1
29.4
34.4
36.7
36.7
表2 某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表
项目 年份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标、城乡统筹发展。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区域的含义
区域(经济区域):指具有明确的地理界线的经 济活动空间范围。区域内性质稳定均衡,区间 差异大。
特征:
• “空间” 性 • 区域有大小之分、层次或等级,进而组合成区域系
统或等级体 ;
• 区域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 • 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
13.8
81.91
49.5
77.88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0.2 24.6 27.9 28.3
33.9 39.2 43.6 50.1 52.8 51.6 50.5 51.2 51.5 49.2 45.4 45.6 47.1
3.18 3.59 4.43 6.94
9.07 11.82 13.03 14.39 15.96 18.01 20.81 23.94 26.53 32.06 43.82 53.36 60.72
• 劳动力转移原因:各产业之间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
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理论分析的特征:
• 以三次产业为研究框架 • 以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切入点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库茨涅兹”法则 •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以三次产业为研究框架 • 以劳动力比重和国民收入比重为研究切入点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各产业相对国民收入 各产业国民收入比重 各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表1 某地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表——请分析下列两表中反映了某地三次产业演变中的问题?
产业 年份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 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升,但是, 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 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 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 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劳动力转移原因:各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差异 理论分析特点:
69.3 66.8
高 62.9
61.4 52.1 52.9 57.1
55.7 52.7 53.5 52.1 50.7
低 48.7
第四章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演变规律
本章重点:
• 产业结构概念及三种分类方法,配第克拉克定
理、库茨涅兹法则、霍夫曼定理。
• 空间结构概念及其三种模式的含义,弗里德曼
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 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和空间近邻效应的含义、
形成原因及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城市的特征、城市职能、城市化含义及度量指
10.25 11.48 13.84 13.19 14.42
30.9 26.7 26.0 22.1 21.0
13.88
41.8
19.77
45.9
26.33
49.5
32.17 16.89 23.21 29.94 36.20
16.46
21.9
40.75
54.2
38.81
组成的生命周期,演变过程大致相同。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
•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内经济各类产业之间内
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 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 • 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
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第四章经济地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二)产业结构分类:
• 1、三次产业分类:
•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 • 第二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包括煤气、
电力、供水)
• 第三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运输业服务业其
它(科教文卫公务等)
• 2、产业功能分类:潜导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
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
• 3、要素密集度产业分类: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
17.38
21.4
43.07
53.0
41.00
18.16
20.1
18.83 低 19.2
20.90
19.2
48.38
53.5
52.66 低 53.7
56.08
51.4
46.28 50.46 53.67
22.85
17.8
60.94
47.8
57.96
22.34
15.4
69.55
47.9
66.25
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