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苯并二恶茂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任务书
苯并恶嗪合成方法与合成路线
综述:苯并噁嗪的合成方法与合成路线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命名为3,4-二氢-3-取代基-2H-1,3-苯并噁嗪(3,4-dihydro-3-substituted-2H-1,3-benzoxazine)。
它是一种由酚类化合物、甲醛和伯胺经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OH+RNH2+2CH2ONOR'+2H2OR R在加热或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形成结构上类似于酚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NOR'R R OHR'OHR1.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概况苯并噁嗪化合物最早是在1944年,由Holly和cope意外发现的。
当时是以邻经基苯甲胺和甲醛为原料进行Mannich反应产物合成时,分离出的一种白色晶体。
测定其熔点为154一155℃,并用元素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测定。
1949年,美国人W.J.Burke等对苯并噁嗪的合成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采用对位取代酚、伯胺和甲醛(多聚甲醛)在二氧六环溶液中进行反应,合成出一系列噁嗪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对苯并噁嗪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反应物的配比将直接影响到产物的结构。
七十年代初,Schreibe申请了苯并噁嗪预聚物同环氧树脂热固化制造电器绝缘材料的专利,并研究了苯并噁嗪在粘合剂以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方面的应用。
自此,人们对苯并噁嗪研究的兴趣明显增强。
1985年,Higginbottom申请了两个关于聚苯并噁嗪涂料的专利,并且对苯并噁嗪预聚体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胺类化合物碱性对苯并嗓嗓预聚体固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粗略的研究。
此外,Grbarmik研究了苯并噁嗪在酚醛树脂固化剂方面的应用。
Riess等研究了单官能团苯并噁嗪的固化反应,结果发现,热固化产物平均分子量只有1000左右。
在链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单体的热分解反应,因而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线形聚合物。
1990年以来,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H.Ishida等以双酚A为酚源,合成出双官能团苯并噁嗪化合物,并对其固化机理、物理和力学性能、耐湿热性能、体积效应和热分解性质等进行了相当详尽的研究,将苯并噁嗪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苯并恶嗪酮系列的合成毕业论文
苯并恶嗪酮系列的合成Synthesis of Benzoxazine Ketones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第1章概述 (3)1.1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3)1.2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生态功能 (4)1.2.1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抗虫活性 (4)1.2.2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的毒性 (4)1.2.3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抗真菌、病毒活性 (5)1.2. 4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的化感作用 (6)1.3 2-甲基-4H-苯并[1,4]恶嗪-3-酮及其衍生物在农药中的研究进展 (6)第2章实验部分 (7)2.1 合成路线的确定 (7)2.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8)2.2.1 实验仪器设备 (8)2.2.2实验装置图 (8)2.4 实验步骤 (9)2.4.1 化合物2-(2-硝基-苯氧基)丙酸甲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9)2.4.2化合物2-甲基-4H-苯并[1,4]恶嗪-3 - 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3)总结 (17)致 (18)参考文献 (19)附图 (22)苯并恶嗪酮系列的合成摘要:氮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苯并恶嗪酮系列,他们是很多药物的中间体,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抗生素,植物的抗病抗菌和抗病虫害,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钾通道调制器,抗风湿药和降压药和一些酶的抑制剂等,是目前药物合成研究的热点,本文特别介绍了在它们在农药中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苯并恶嗪酮类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且合成了 2 - 甲基-4H-苯并[1,4]恶嗪-3 - 酮,6 - 甲氧基-2 - 甲基-4H-苯并[1,4]恶嗪-3 - 酮,6 - 氯-2 - 甲基-4H-苯并[1,4]恶嗪-3 - 酮,2,6 - 二甲基-4H-苯并[1,4]恶嗪-3 - 酮。
在实验的过程中,也运用了不同检测反应的手段,包括TLC点板,LCMS,NMR等,保证反应的合理性,正确性,可靠性。
苯并恶嗪文章ppt课件
苯并恶嗪的发展趋势
新应用领域的探索
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探索苯并恶嗪在新 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为其 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绿色合成技术的研发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苯并恶嗪的绿 色合成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旨在降低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5
苯并恶嗪的展望
苯并恶嗪的未来研究方向
1 2
深入研究苯并恶嗪的合成方法
苯并恶嗪的物理性质
总结词
苯并恶嗪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高、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 剂等。
详细描述
苯并恶嗪的物理性质包括较高的熔点,一般在200℃以上。 此外,苯并恶嗪难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常见的有机溶剂, 如醇、醚、酮等。这些性质使得苯并恶嗪在制备高分子材料 和功能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苯并恶嗪的化学性质
苯并恶嗪可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合 成高分子材料,用于制造塑料、 纤维等。
化学合成
苯并恶嗪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重 要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其他有机 化合物。
04
苯并恶嗪的发展前景
苯并恶嗪的科研进展
苯并恶嗪的合成研究
近年来,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合成 方法,以提高苯并恶改进
利用苯并恶嗪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 性,开发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医疗器 械、生物工程等领域。
新能源领域
探索苯并恶嗪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苯并恶嗪的未来发展潜力
新材料领域的明星
苯并恶嗪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在未来新材料领域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环保可持续发展
苯并恶嗪的绿色合成方法和环保特 性,符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跨学科应用领域
苯并恶嗪的应用领域广泛,可涉及 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具 有跨学科的发展潜力。
HAl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1,3-苯并二恶茂烷合成的研究
Ke wor be o i xo e z o ie c n e a o c t l e; y h e i y ds nz d o l ; e lt ; o d ns t n; aae c o mew s4h nSO2nA 2 3=1. d r i c n io , o v r o a v r 56 a h lrat nt a , (i ) ( 1 ) 5 Un e s o dt n c n e in w so e . e i i / 0 h t i s 8 %
HAI MCM- 1Ze le 4 oi t
LI ANG, eZh n Xu — e g GAO, h n S a LI Ca— a U, iHu HE, i g Yu n M n — a YU , n Yu Xi—
YANG, in Gu 半 Ja — o
(h n hi e L b rtr f enC e s y n hmi l rcs, at hn om l nvri , S a g a K y a oaoyo Gre hmir a dC e c P oesE sC iaN r a U iesy t a t
醛 、苯 甲醛、二苯 甲酮等十余种醛( 的缩合反应. 酮) 考察 了反应时间、酚与醛( 的配 比、HA MC 4 酮) I M-1分子筛用量、 硅铝 比、催化剂重用次数等因素对邻苯二酚与醛( 反应的影 响.结果表 明,当邻苯二酚与醛( 物质 的量 比为 1: . 酮) 酮) 1, 4
催化剂用量 为 35 / l . gmo 邻苯二酚,反应 4h ,分子筛 nSO ) ( l 3为 1 (i 2nA 2 ) 5时, / 0 选择性一般在 9 . 9 %以上 , 4 转化率也一般
恶唑、苯并恶唑及1,3,4-恶二唑硫醚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b i e a oaoyo N vl hmi l e c r n re hmia c n lg, c o lf hmi l n ier ga d Hu e K y b rtr o e C e c a t dG enC e cl eh oo y Sh o e c gnei n L f aR oa T oC aE n P amay Wu a stt eh oo y W h n4 0 7 ) h r c , h nI tue fTcn lg , u a 3 0 3 ni o
嗯唑 、苯并嗯 唑及 1 , 嗯二唑类杂环化合物 结构 ,4 3一 上相似 , 均具有 广泛的生物活 性,如:1 , 嗯二唑 具有 ,4 3一 抗 炎、抗菌 、抗 惊厥 、抗 肿瘤等 多种 生物活性 [ ;苯 1 并嗯唑具有抗 炎、 菌、 抗 抗肿瘤等多种 生物活性[ ;嗯 6 唑对恶 性肿瘤 也具有抑 制活性 .据文献 报道 】 m,在具 有杂环化合物 的分子 中引入硫原子 ( 电原子) 以显著 供 可 增加受体与配体形成复 合物的亲和力,有利于提高 生物 活性.根据生物活性 基 团拼接 原理,本文设计合 成 了 7 个 既含有嗯 唑、苯并噫唑或 1 ,. 二唑环, 含有吡 , 4嗯 3 又
Absr c 1 tr c i u f re h r r e i n d a y h e i e y t e r a to f2 t i lo a ol , ta t 4 hee o ylc s lu t e swe e d sg e nd s nt sz d b e ci n o 一h o — x z es h
NO 1 , 4 2 1 3 .1 13  ̄ 47
碳基固体酸催化药物活性中间体苯并二恶茂烷的合成
21 0 2年 3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Vo . 2 N . 13 o 7
M a . 01 r2 2
J OURN HAOX N UNI R I Y AL OF S I G VE S T
碳 基 固体 酸 催 化 药 物 活 性 中 间体 苯 并 二 嗯 茂 烷 的合 成
己烷 ( R) A . 1 3 新型碳 基 固体 酸 的合成 ¨ . 与表征
将 5 聚乙烯醇 、. 羟乙基磺酸和 5 L去离子水置于 1 L eo 不锈钢反应釜 中, 10 g 35 g 0 m 0 m fn 0 Tl 在 8 ℃条 件下反应 4 后 , h 冷却到室温 ; 过滤, 水洗和 甲醇洗 , 最后在 10o干燥 4h即得黑色碳基 固体酸 2 5 . 0 C .g 首 先对 材料 的酸 值进行 了测量 , 量方法 如下 : 测 将碳 材料 (0m ) 2m lLN C 的水 溶液 ( L) 4 g 和 o a 1 / 4m 室 温搅拌 2 , 4h将固体过滤后水洗( 2 L . 4X )合并的滤液用 00 o L的 N O m .1 l m/ a H滴定 , 以酚酞做指示剂¨ 引. 测得固体酸的酸值为 24m o g对材料进行了红外分析 , . m l . / 结果见图 1在红外谱图中出现了 1 4 . 0和 90 0 4 c 的磺酸基吸收峰. m 同时, 还出现了羰基( )A — ( 0 0 m , 0g u s 1 0 ) 10 c 7 m ,r H 3 2 ) C一 op( c 4 c r 2 m 和 4 C=Cg us 1 O m ) r p( 4C 等吸 收峰 . o 6
二苯甲酮 等 1 O余种醛( ) 酮 的合成药物 活性 中间体 的反应 . 考察 了反应时 间、 酚与醛( ) 酮 的配 比、 催化 剂用量 等因素对酚 与
1_3_4_恶二唑类化合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新进展_宋庆宝
文章编号:1006-4184-(2009)08-0017-08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新进展宋庆宝,徐丽娟,马淳安(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光学活性而被广泛研究,该类化合物在农药、医药、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将1,3,4-噁二唑环引入不同的化合物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生成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及电致发光材料。
因此,1,3,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也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合成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微波辅助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对其在医药、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1,3,4-噁二唑;合成;生物活性;光学活性收稿日期:2009-01-16作者简介:宋庆宝(1959-),男,吉林磐石人,教授,博士。
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研究。
1,3,4-噁二唑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1]、农药[2-3]等领域,某些1,3,4-噁二唑衍生物还具有光敏性质,可用于生产荧光剂、闪烁剂等,尤其可作为感光高分子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仪器[4-6]。
由于该类化合物的用途广泛,化学工作者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合成方法和技术。
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合成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微波辅助合成法、固相合成法,对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及在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1合成方法1.1传统的合成方法2000年,Liras 等[7]在-10~25℃下,在二氯甲烷中用三氟乙酸酐处理二元酰肼,合成了不对称二取代1,3,4-噁二唑,产率达72%~95%(Eq.1)。
(1)2001年,Tandon 等[8]用BF 3·Et 2O 作催化剂,以乙酰氯和水合肼为原料,在二氧六环中回流2h 合成了对称的1,3,4-噁二唑,该法产率高、易处理(Eq.2)。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
展开剂的选择以及常用溶剂极性表选择适当的展开剂是首要任务.一般常用溶剂按照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大概为:石油迷<己烷<苯<乙醚Petroleumether/Ethylacetate,petroleumether/Acetone,Petroleumether/Ether, Petroleumether/CH2Cl2, ethylacetate/MeOH,CHCl3/ethylacetate展开剂的比例要靠尝试.一般根据文献中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用什么样的展开剂,就首先尝试使用该类展开剂,然后不断尝试比例,直到找到一个分离效果好的展开剂。
展开剂的选择条件: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②可使成分间分开;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一般来说,弱极性溶剂体系的基本两相由正己烷和水组成,再根据需要加入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来调节溶剂系统的极性,以达到好的分离效果,适合于生物碱、黄酮、萜类等的分离;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由氯仿和水基本两相组成,由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蒽醌、香豆素,以及一些极性较大的木脂素和萜类的分离;强极性溶剂,由正丁醇和水组成,也靠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来调节,适合于极性很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分离。
很多时候,展开剂的选择要靠自己不断变换展开剂的组成来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在实验中,为了实现一个配体与其他杂质有效分离,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溶剂组合,最后才找到石油醚—EtOAc—HCOOH(5.5:3.5:0.1)混合溶剂。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如果有分开的迹象,再调整比例(或者加入第三种溶剂),达到最佳效果;如果没有分开的迹象(斑点较“拖”),最好是换溶剂。
对于在硅胶中这种酸性物质上易分解的物质,在展开剂里往往加一点点三乙胺,氨水,吡啶等碱性物质来中和硅胶的酸性。
2,2-二对硝基苯氧基-1,3-苯并二氧嗯茂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研究 的深入 , 人们对其作用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 , 而且
通过氢键 和 1一 T相互作用 已经合成 出了大量 的具 T1 有新颖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o基于氢键和 1一T t ] . T 1 相互 作用在超分子 网络构筑中的广泛应用 [1 作者设计 13 1] -,
按照文献方法合成 22 ,一二氯 一 ,一苯并二氧口 13 恶 茂 ( C Z , D B) 如图 1 所示. 取新购买 的 13 苯并二 ,一
中图分类号 : 2 06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90 (0 80 — 1 1 0 17 — 1 22 0 )3 0 0 — 4
早在 1 世纪末 , 9 人们对 13 苯并二氧曝 茂及其 ,一
衍生物就有所认识【 随后有不少关于它们 的合成 、 1 ] , 结 构表征和应用 的报道啪 然而对 2 2 ,一对二取代 一 , 1
合成了 22 二 ( ,一 对硝基苯氧基 )13 苯并二氧口 茂 一 ,一 恶
(P Z , D B )并测定其在晶体中的堆积状态.
焦状产物 , 温度过低 , 反应不彻底 ) 下剧烈搅拌 , 反应
开始阶段较剧烈但很快趋于缓和, 出的氯化氢用碱 放
收稿 日期 :0 8 0 - 0 20—4 3
作者简介 国家自 基拿项早: 然科学基金资助 项目 2722, 421) ( 7082 70 ; 0 0 9 湖南省自 然科学 基金资 助项目 0 J 0 ) (6 2 2 J0
: 尹志清(93 )男 , 18一 , 湖南衡阻人 , 硕士生 ,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 通讯作者 .
1 01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3 3 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 年 9 Ju a o H nnU i rt o S i c 08 月 or l f ua n e i c ne&Tcnl yN ta Si c di ) n v syf e eho g( a r c neE i n o ul e t o
苯并恶嗪聚合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苯并噁嗪聚合机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苯并噁嗪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有机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可用于制备药物、光电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电池等领域。
苯并噁嗪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聚合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苯并噁嗪的聚合机理,包括反应条件、催化剂以及产物结构等方面。
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苯并噁嗪的聚合机理,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合成方法,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首先介绍苯并噁嗪的聚合机理及其反应条件,然后详细讨论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类型和作用机制,最后对聚合反应的优化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苯并噁嗪的聚合机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使用量,以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品质。
同时,对苯并噁嗪聚合机理的深入理解也为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和提高产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苯并噁嗪的聚合机理以及形成过程所需的反应条件。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在苯并噁嗪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情况。
最后,我们将总结目前对苯并噁嗪聚合机理的理解,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苯并噁嗪的聚合反应提供更深入的认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相信,随着对苯并噁嗪聚合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将可以开发出更高效、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并为实现苯并噁嗪材料的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苯并噁嗪聚合机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进一步说明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目的部分则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指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苯并噁嗪聚合机理简介和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两个方面的内容。
毕业论文__苯并三唑以及衍生物
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合成作者姓名陈小飞指导教师王治国所在院系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应用化工技术(1)班完成时间2008 年 5 月16 日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合陈小飞(指导老师:王治国)摘要本文介绍了苯并三唑以及衍生物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在各个方面的用途苯并三唑的合成方法有许多种我门要根据国内及企业情况以而定。
详细介绍了在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方面的应用以及它的一些合成方法。
通过重氮化、偶合、还原反应成功地合成出目标化合物尤其对还原剂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还原剂二氧化硫脲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水介质中可以成功地将偶氮化合物还原成目标分子。
该还原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优点。
同时对还原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合成还原剂还原反应。
-1- 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 - 24 - dihydroxyphenyl -2 H-benzotriazole synthesis Chen Xiaofei(Tutor:Wang Zhiguo)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d derivative benzotriazole some of the basic nature and itsplace in all aspects of the use of synthetic benzotriazole ,There are severalways according to my door to the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he interestsoftheenterprises.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UV-absorbent and stability of theapplication. Through diazotization coupling the reductio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compounds. In particular the reductant was stud 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self-reducing agent sodium hydroxide thiourea dioxide in the ethanol. Water canbe successful in azo compound reduced to target molecules. The reduction processis simple short reaction time the advantages of a higher yield. At the sametime reducing the amount of the yield was also made by the impact of researchget a better process.Keywords:2 - 24 - dihydroxyphenyl -2 H-benzotriazole synthesis reducingagent reduction -2- 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1. 文献综述苯并三唑是一种宝贵的精细化工产品它的应用及为广泛作为金属防锈剂与缓蚀剂铜银等的防变色剂涂料添加剂、合成洗涤剂的防腐、抗凝剂、润滑油添加剂、染料中间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照相防雾剂与高分子稳定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等用量日益增多。
苯并恶嗪毕业论文设计
苯并恶嗪--毕业论文设计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摘要合成了两种含羧基苯并噁嗪单体, 即双酚A型苯并噁嗪(BBA)和酚酞型苯并噁嗪(PBB)。
通过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单体的结构。
由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BBA-双噁唑啉(1,3-PBO)树脂和PBB-双噁唑啉树脂的固化行为。
结果发现,两种含羧基苯并噁嗪单体/ 1,3-PBO体系均具有2个放热峰。
其中一个可能是由于BBA和PBB中的羧基基团和1,3-PBO之间的反应。
另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噁嗪环的开环聚合产生的酚羟基与1,3-PBO的反应。
通过与1,3-PBO共聚可以降低含羧基苯并噁嗪的固化温度。
热重分析表明酯-酰胺基对降低树脂固化物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有显著的影响。
SEM结果表明,1,3-PBO 可以增加BBA和PBB苯并噁恶嗪树脂的韧性。
固化树脂表现出两阶段聚合机理。
热重(TGA)分析表明,固化树脂有良好的耐热性。
单体上的羧基和1,3-PBO之间的交联反应增加了固化物的交联密度,延迟了固化树脂的热分解。
固化树脂具有低吸水率特性。
关键词:苯并噁嗪,双噁唑啉,羧基,热性能ABSTRACTTwo types of new benzoxazine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bisphenol A based benzoxazine (BBA) and the phenolphthalein based benzoxazine (PBB), were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nomer was supported by FTIR, 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curing behavior of BBA and PBB with phenylene bisoxazoline (1,3-PBO) and PBB-bisoxazoline (1,3-PBO) resins was monitored by FTIR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It was found that all BBA/1,3-PBO systems exhibited two exothermic peak. One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reaction between carboxyl groups of BBA and 1,3-PBO. And the other was attributed to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oxazine rings and the reaction between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generated by the ring opening of benzoxazine ring and 1,3-PBO.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benzoxazine containing carboxyl groups could be lowered by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1,3-PBO.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ester-amide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creasing thermal stability and char yield of the cured resin. SEM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3-PBO could toughen BBA benzoxazine resin. PBB-bisoxazoline resins exhibited two-stag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The thermogravimetric (TGA) analysis showed that PBB-bisoxazoline resins had good heat resistance dueto the rigidity of PBB polymer chains and the high crosslinking density of copolymer. Furthermore, it seemed that the reaction between PBB and 1,3-PBO also led to an additional crosslinking, which increased the crosslinking density and delays the decomposition. The cured resin had low water absorption.Keywords:Benzoxazine, bisoxazoline, carboxylic, thermal properti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 苯并噁嗪简述 (1)1.2 苯并噁嗪国内外研究进展 (2)1.3 苯并噁嗪的合成方法及比较 (3)溶剂法 (4)熔融法 (4)悬浮法 (4)1.4 固化机理及固化收缩率 (5)1.5 苯并噁嗪的改性 (6)基团改性苯并噁嗪 (6)无机纳米改性 (6)1.5.3共混或共聚改性 (6)1.6 噁唑啉简述 (7)噁唑啉的应用 (8)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9)第二章含羧基的双酚A型苯并噁嗪与双噁唑啉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0)2.1 实验 (10)物料 (10)结构表征及性能测定 (10)含羧基双酚A型苯并噁嗪(BBA)的合成 (11)混合样品的制备 (11)2.2 结果与讨论 (12)的制备与表征 (12)的固化行为和BBA/双噁唑啉共固化行为 (14)双噁唑啉树脂固化物热性能的影响 (17)双噁唑啉树脂固化物的其他性能 (18)第三章含羧基的酚酞型苯并噁嗪与双噁唑啉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3.1 实验 (19)物料 (19)含羧基的酚酞型苯并噁嗪(PBB)的合成 (20)双噁唑啉共聚物的制备 (21)3.2 结果与讨论 (21)合成与表征 (21)固化反应 (22)双噁唑啉固化树脂的热性能 (25)双噁唑啉固化树脂其他性能 (27)第四章结论与展望 (28)4.1 结论 (28)4.2 展望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恶类化合物概要
▪ 在人类由于职业接触或意外事故观察到的症状主要有:氯唑 疮,肝损害,仆啉血症,感觉障碍,精神障碍,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且接触人群肿瘤发病率升高 。
三、内分泌干扰物的毒作用机制
致畸、致癌作用
一些环境激素作用于细胞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 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携带遗传信息的某些基因, 使一些组织、细胞的生长失控,产生肿瘤,如发生在 生殖细胞,则可能造成流产、畸胎或遗传性疾病;胎 儿出生后,体内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易引起肿瘤。
环境激素对初生动物的毒性比成年动物高。
拟雌内酯、芒柄花黄素等。
毒性最大的环境激素:二噁英,也是一种人类致癌物。
一、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
1、空气
垃圾焚烧(二噁英、PBC)、汽车尾气、烹饪油烟、喷施农药、 化工生产过程等。
2、水
农药、化肥、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机废水随 意排放、自来水加氯消毒副产物(三氯代甲烷、氯代乙酸)
二恶英的来源极为广泛,氯碱工业的电解废渣、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 纸浆漂白的废水、有机氯生产及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
•含氯化学品的杂质、城市垃圾的燃烧; •医疗废弃物、下水污泥的燃烧; •造纸和纸张漂白; •汽车尾气的排放; •烟草的燃烧; •灭螺用的五氯酚钠含有痕量二恶英; •炼铁、炼钢; • ……
体内试验
1、动物喂养实验
将环境激素注入妊娠鼠的皮下,观察其对子代的影响,如 雄性后代不育情况,成年后解剖,观察睾丸发育情况及生殖 腺损害情况。
❖世界各国科学家们通过对动物的暴露实验一致认为: 二恶英类化合物有很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和生殖毒性, 已被列入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类物质。
苯并恶嗪合成方法与合成路线
综述:苯并噁嗪的合成方法与合成路线苯并噁嗪化合物,其命名为3,4-二氢-3-取代基-2H-1,3-苯并噁嗪(3,4-dihydro-3-substituted-2H-1,3-benzoxazine)。
它是一种由酚类化合物、甲醛和伯胺经缩合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OH+RNH2+2CH2ONOR'+2H2OR R在加热或路易斯酸的作用下发生开环聚合,形成结构上类似于酚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NOR'R R OHNR'OHR1.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概况苯并噁嗪化合物最早是在1944年,由Holly和cope意外发现的。
当时是以邻经基苯甲胺和甲醛为原料进行Mannich反应产物合成时,分离出的一种白色晶体。
测定其熔点为154一155℃,并用元素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测定。
1949年,美国人W.J.Burke等对苯并噁嗪的合成反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采用对位取代酚、伯胺和甲醛(多聚甲醛)在二氧六环溶液中进行反应,合成出一系列噁嗪化合物,并在此基础上对苯并噁嗪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反应物的配比将直接影响到产物的结构。
七十年代初,Schreibe申请了苯并噁嗪预聚物同环氧树脂热固化制造电器绝缘材料的专利,并研究了苯并噁嗪在粘合剂以及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方面的应用。
自此,人们对苯并噁嗪研究的兴趣明显增强。
1985年,Higginbottom申请了两个关于聚苯并噁嗪涂料的专利,并且对苯并噁嗪预聚体合成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胺类化合物碱性对苯并嗓嗓预聚体固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粗略的研究。
此外,Grbarmik研究了苯并噁嗪在酚醛树脂固化剂方面的应用。
Riess等研究了单官能团苯并噁嗪的固化反应,结果发现,热固化产物平均分子量只有1000左右。
在链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单体的热分解反应,因而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线形聚合物。
1990年以来,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H.Ishida等以双酚A为酚源,合成出双官能团苯并噁嗪化合物,并对其固化机理、物理和力学性能、耐湿热性能、体积效应和热分解性质等进行了相当详尽的研究,将苯并噁嗪的研究和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2,2-二甲基-4-羟基-1,3-苯并二恶茂的合成
并 二嗯茂的二环结 构的方法 , 主要 只有两种 , 第一 种 是利用苯 环的邻 二羟基 与酮进 行缩 酮化反 应 [, 6 第 1
备 的具有高效杀 虫活性与药物 活性 的新化合物【1 l. ' 22 , 一二 甲基 一 一羟基 一 , 4 1 一苯并二嗯茂 是焦性没食 3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3期
邵阳学院学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un lo h o a gU i ri (N trl c n e E i n) o ra f a y n nv s y aua S i c d i S e t e t o
a o n o e n ( %) r e o i te y e a e o p ae t f c o e e c o . - e oy rp n f u d ob e f c m u tf ct e 4 a o 0 o t ln h s m h v p rn e t nt a t n 2 M t xp o e tf n e h f — m h s t na e hr i h e W.o t t ee S
A s a t I tippr, l fxh nig ec o e en2 - i t xpoa e D ) n yoal ee tde, d bt c: n hs ae r e o ec ag at nbt e , dme oyrp (MP a d rgl l r s i a r us nr i w 2 h n p ow u d n
度 、 应 配 比 等 反 应 条 件 . 实 验 发 现 22 二 甲 氧 基 丙 烷 中 混 入 少 量 的 甲 醇 或 丙 酮 对 反 应 的 影 响 不 大 , 应 馏 出 反 ,- 反
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办法综述
第一章: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综述1.引言:含有两个杂原子且其中一个杂原子为N的五元环体系叫唑,数目很多。
根据杂原子在环中位置不同,有可分为1,2-唑和1,3-唑。
五元环中杂原子为N、0的化合物是恶唑类化合物,其种类较多,有恶唑(1)、恶唑啉(2)、恶唑烷(3)、恶唑酮、苯并恶唑(4)等。
恶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一些具有恶唑环的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⑴。
例如2- 氨基恶唑具有杀真菌、抗菌、抗病毒作用[2]。
同时它们在中间体、药物合成中也具有广泛的用途[3,4, 5]。
分子结构中含有恶唑环的聚苯并恶唑(5)是耐高温的高聚物⑹。
恶唑(1)是1, 3位含有O N原子的五元环,为有像吡啶一样气味且易溶于水的液体,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它在热的强酸中很稳定,不发生自身氧化反应,不参与任何的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
其二氢和四氢杂环化合物叫做恶唑啉或4,5 —二氢唑啉(2)和恶唑烷或四氢恶唑啉(3)。
虽然恶唑环这个名称还是Hantzsch在188尹年确定的,但一向没有人作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因为这个环系不常见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制备也相当困难。
直到青霉素的出现,才推动了恶唑的研究。
青霉素本身虽没有恶唑环,但它最初是疑为是属于这个环系的。
青霉素实际含有一个噻唑环,而恶唑是噻唑的氧的类似物。
因为青霉素是一个很重要的药品,研究的范围也由噻唑推广到了恶唑。
下面我们就将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
2.合成方法恶唑类化合物可由提供N, 0原子的化合物来合成。
2.1.Cornforth法合成恶唑环1947年由Cornforth等人首次合成第一个含有恶唑环的化合物⑺。
其过程如下:据此设计合成恶唑-4-羧酸乙酯的路线如下⑺。
2.2.碱催化酰氨基磺酰烯关环合成法用3-酰氨基-2-碘-1-苯磺酰烯在碱催化下关环可得到恶唑化合物⑹。
2.3.由西佛碱氧化法合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用二醋酸碘苯作氧化剂可以以良好产率将西佛碱氧化生成2-芳基-5-甲氧基恶唑化合物[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部分实验条件影响(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
根据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用Excel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确定优化条件;
最优条件重复实验。
完成情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第14周至第16周工作内容:
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撰写毕业论文和小论文;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第4周至第8周工作内容:
H-β、H-Y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进行探索性实验合成1,3-苯并二恶茂烷类化合物并对各种催化剂活性比较;
考察部分实验条件影响(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
建立分析方法,确定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完成情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
1.完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及外文文献翻译工作,文献翻译超过3000字,并撰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2.制备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确定合适催化剂;
3.采用单因素多水平方法进行1,3-苯并二恶茂烷的催化合成条件优化实验(主要包括催化剂种类、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影响);
4.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产物纯度、以产物摩尔产率作为指标考察反应条件;
题目:
1,3-苯并二恶茂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一、题目来源(教师科研、实际生产、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等):
教师科研课题
二、设计(论文)主要条件及技术参数:
主要条件:
针对1,3-苯并二恶茂烷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催化剂研究课题进行前期调研及文献检索工作,有催化剂研究和选择催化还原反应研究的基础;具备催化剂制备实验仪器条件和有机合成反应装置,能够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6]晁自胜,林海强,陈国周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9):1353~1358.
[7]梁学正,高珊,杨建国,刘彩华,于心玉,何鸣元.HY分子筛催化1,3-苯并二噁茂烷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J].化学通报.2006,69(6):410~414.
[8]梁学正,高珊,于心玉,刘彩华,杨建国.HMCM_22分子筛催化1,3-苯并二噁茂烷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J].分子催化.2006,20(16):520~524.
论文修改和审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论文答辩;
进行毕业答辩。
完成情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技术参数:
采用分子筛催化剂催化邻苯二酚和环己酮反应,以邻苯二酚为基准计算转化率大于70%,产物选择性大于99%;
气相色谱-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对产物定量分析。
三、个人重点(同一大题目下有个人侧重部分时填写):
分子筛催化剂制备,1,3-苯并二恶茂烷的催化合成研究。
四、设计(论文)内容及工作量:
六、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中心)主任(签字):
教学院主管院长(签字):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
毕业设计(论文)第1周至第3周工作内容:
分子筛催化剂知识文献及1,3-苯并二恶茂烷类化合物的合成相关国内外文献检索;
英文文献翻译;
撰写开题报告;
实验准备工作(实验仪器和药品)。
完成情况:
指导教师签字:
[3] T S Li,L-J LiB Lu et al.J.Chem. Soc. Perkin Trans.1998,(21):3561~3564.
[4] T S Jin,S-L Zhang,X- F Wang et al.J.Chem.Res.Synop..2001,7:89~91.
[5] GMajetich,mun.1993,23 16 :2331~2235.
5.产品进行GC-MS确定结构;
6.按照学院规范撰写毕业论文和论文集论文,完成毕业答辩,提供完整资料一套。
五、参考资料及参考文献目录:
[1] Ynishida,M Abe,H Ohrui et al.Tetrahedron :Asymmetry.1993,4 (7): 1431~1434
[2] R R Bikbulatov,T V Timofeeva,L N Zorina et al.O.G.Safiev[J]Zh. Obshch. Khim..1996 ,66 (11) :1854~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