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描写雨的古诗词《芙蓉楼送辛渐》阅读
王昌龄诗二首1
诗歌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 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 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 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 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 从侧面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 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 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一场激战,不 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 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 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 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 故事的。
返 回
学 海导航
近 体 诗 知 识 诗 歌 鉴 赏 指 要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 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
言绝句。韵律与律诗 相同,只是不一定 对仗。
返 回
学 海导航
近 体 诗 知 识 诗 歌 鉴 赏 指 要
返 回
1.基本要求
鉴 赏 诗 的 内 容 、 形 象 、 语言和表达技巧。
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
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
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 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 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 与“平起”两式(参课本P60“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 式”)。
学 海导航
近 体 诗 知 识 诗 歌 鉴 赏 指 要
古诗文《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古诗文《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唐朝: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及注释【译文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释义“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芙蓉楼送辛渐》课时作业(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fú róng luò yáng yù húdà yànyàn tái yè dùn yán sèqián kūn二、比一比,组词语。
孤塞城遥狐赛诚摇三、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在为辛渐送行时的情景。
诗作淡淡的孤独,淡淡的,透凉的雨水淋在作者冰洁的,有谁能解?(2)《塞下曲》第三首写将军的情景。
(3)《墨梅》这是一首。
诗人赞美墨梅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
四、单选题1.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平明/送客/楚山/孤B.欲将/轻/骑逐C.朵朵/花开/淡/墨痕D.一片/冰心/在/玉壶2.下面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B.《塞下曲》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战场的气氛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大雪满弓刀”中“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的肃杀之气。
C.“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D.《塞下曲》是宋代诗人卢纶的作品,是一首边塞诗。
五、根据《塞下曲》,将下列意思重新排列。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落下,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六、诗歌鉴赏(一)课内阅读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含译文)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含译文)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韵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直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注释】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写作背景】诗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
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赏析】“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王昌龄的诗词《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王昌龄的诗词《芙蓉楼送辛渐》赏析《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一片冰心在玉壶”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冰心”,形容心地光明磊落,如冰一样澄清透明。
“玉壶”指美玉制成的壶,晶莹剔透,陆机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这里用来代指诗人高洁的胸怀。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新奇而贴切,再结合诗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屹立在江天之中的楚山与置于玉壶之中的冰心,前后形成照应,是诗人孤高耿介、冰清玉洁形象的写照。
现可用来表达胸怀坦荡,心地纯洁,也可用来赞美心地耿直纯正的人。
扩展阅读:王昌龄的文学成就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
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诗歌鉴赏分类练习
诗歌鉴赏分类练习(一)诗歌形象的鉴赏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6分)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别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酒酣不识关西道,却望春江云尚浅。
⑴两首诗的首句都提到了“寒雨”,有什么作用?(2分)⑵试比较分析两首诗在主旨情感上的异同。
(4分)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分)(2)“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⑴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分)1⑵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5分)5.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
( 8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4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及诗词鉴赏-古诗-赏析王昌龄(?~约 756 )唐朝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 (今陕西西安 )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 " 二人数年同笔砚 "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 ,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 ,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路过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季被委任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
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 (今湖南黔阳 )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托深切的怜悯与。
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说明]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角。
辛渐:王昌龄的朋友。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去洛阳时所作。
“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说:昨夜下了一场秋雨,水涨江满;天亮时送你回洛阳,眺望你将行经的楚地,使我感觉孤单。
寒雨:秋雨。
连江:满江。
夜入吴:夜晚秋雨入镇江。
镇江属吴地,故说“夜入吴”。
平明:天刚亮。
客:指辛渐。
楚山:指辛渐将行经的楚地。
“洛阳” 二句的意思是说:假如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状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壶的冰那样洁白透明。
平明:清早。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因此称这一带为楚山。
冰心:比喻心的贞洁。
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廉洁正直。
[ 译诗 ]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吴地江天,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单的楚山。
洛阳的亲友挚友假如咨询我的现况,请告诉他们我依旧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首句从昨夜秋雨写起,为送别设置了凄清的氛围。
二句中的“平明”点明送客的时间;“楚山孤”,既写出了友人的去处,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时的心情。
三、四句,写的是自己,仍与送别之意相符合。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注解、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解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楚山:古时吴、楚两地相接,镇江一带也称楚地,故其附近的山也可叫楚山。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拓展: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词鉴赏“寒雨连江夜人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连”字和“人”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扛面上,进人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扛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词阅读及答案】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芙蓉楼送辛渐王长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的亲友们像是在互相询问,玉壶里有一颗冰心。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⑴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答:第一句写的是秋天下雨,晚上河水倒下?清晰的风景衬托出分离的感觉;第二句是关于清晨雾中的远山,这似乎特别孤独。
楚山的与世隔绝象征着作者的离去。
⑵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作者不因流亡而改变理想,始终保持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3)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
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答:冷漠而干净,也就是说对名利冷漠而干净。
(4)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作者用晶莹剔透的冰心和玉壶来描述自己,这表明他没有追求名利的欲望,坚持玉的纯洁和完整。
(5)赏析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比喻修辞的运用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坚守高尚而天真品格的雄心。
注释芙蓉大厦:原名西北大厦,位于润州(现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部。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秋雨寒冷。
连江:满江。
吴:一个古代国家的名字,通常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江苏镇江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国。
平明:天亮的时候。
嘉宾:指作者的好朋友辛健。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孤独。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玉壶里有一颗冰心:我的心就像玉壶里储存的晶莹剔透的冰。
诚实和正直的隐喻。
冰心是纯洁心灵的隐喻。
韵译雾雨整夜笼罩着乌江;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们,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我;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翻译来到镇江,正是一个满江寒雨的夜晚,黎明送别好友,更显得楚山影孤形单。
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起我,他们会说我心地纯洁,像玉罐里的冰。
赏析:《荷花楼送别新建》是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的思想很新颖。
写下朋友的离别之情,改写自己的完整,是一件轻松的事。
浩瀚的江雨和孤寂的楚山的前两句话,在送别你的时候,衬托了孤独;最后两句将自己比作冰壶,以表达他们愉快的心情和坚强的性格。
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都在这!含原文、翻译及赏析!快来收藏吧!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原文】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注释】⑴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⑵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赠友送别类
古代诗歌阅读:赠友送别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甲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甲、乙两首诗的体裁均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的标题都出现了地点,点明送别的地方。
B.两首诗都有离别时的景物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C.两首诗语言都比较平实,简单易懂、明白如话。
D.两首诗都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以真情感染读者。
3.任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情感内容等)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然后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字数在150字左右。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释: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清弋江村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4.这首诗中韵脚有几个字()A.4B.5C.6D.75.下列杜牧的作品是()A.《六国论》B.《鸿门宴》C.《阿房宫赋》D.《烛之武退秦师》6.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巧妙地交代送别的时节,渲染送别的氛围。
B.颈联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友人即将别离的惆怅之情。
C.尾联“寂寥”一词间接地抒发作者惜别之情,照应题目。
D.诗中明快之景与惆怅之情构成“乐景衬哀情”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唐]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1】。
岂无安边书,诸将【2】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3】,归来独闭门。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唐]岑参醉后未能别,醒时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注释:【1】翻:反覆,指反叛。
【2】诸将:指安禄山及其部将。
【3】孙吴事:指用兵之事。
孙指春秋时的孙武,吴指战国时的吴起。
7.出版社欲为两首诗编集,以下作品集不适合...收录这两首诗的一项是()A.格律精粹B.盛唐印象C.边塞回响D.唐人百首8.以下对高适《蓟中作》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策马”句慷慨豪迈,表现了诗人对建功立业凯旋受赏的渴望。
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渐芙蓉楼送⾟渐唐·王昌龄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试译寒冷的⾬洒落⼤地,雾⽓迷蒙,笼罩着吴地江天;我在这样的夜晚来到吴地。
天刚亮时送⾛了好友,只留下楚⼭孤影。
洛阳的亲⼈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依然像珍藏在⽟壶中的冰⼀般晶莹纯洁。
注解1.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下临长江。
2.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3.平明:天刚亮。
4.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5.冰⼼:像冰⼀样晶莹纯洁的⼼。
赏析《芙蓉楼送⾟渐》是唐代著名边塞诗⼈王昌龄写的⼀⾸赠别诗。
"寒⾬连江夜⼊吴",⾸句中的"寒⾬连江"点明诗⼈是在秋冬时节送别⾟渐的。
"连"是指⾬⽔与江⽔连在⼀起,表现了⾬势之⼤。
"平明送客楚⼭孤",次句中的"孤"字寓情于景,既写出了诗⼈眼前看到的楚⼭的孤耸,⼜表明了诗⼈因朋友离去⽽产⽣的孤独之感。
⼀⼆两句描写了这样的画⾯: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洒落⼤地,迷蒙的烟⾬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朋友的时候,看到⾬中孤耸的楚⼭,⼼中感到⼀阵凄凉和孤寂。
诗⼈以凄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
"洛阳亲友如相问",第三句中"相问",问我。
相,代"我",指诗⼈⾃⼰。
不是互相或者相互。
洛阳亲友会向⾟渐问起王昌龄的什么情况呢?由于诗⼈当时被贬江宁,所以"洛阳亲友"最有可能问的是:"他因为什么事被贬?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或者犯什么罪了?" "⼀⽚冰⼼在⽟壶",结句运⽤了⽐喻的修辞⼿法。
"冰⼼"指像 "⼀⽚冰⼼在⽟壶",结句运⽤了⽐喻的修辞⼿法。
"冰⼼"指像冰⼀样晶莹纯洁的⼼。
"⽟壶"是⽟⽯制成的壶,⽐喻⾼洁清⽩的品格。
"冰⼼在⽟壶"表明诗⼈的品性从未受到世俗的污染,依然冰清⽟洁,同时,更突显出诗⼈坚守⾼洁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这⾸送别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的⾼风亮节。
⾸两句苍茫的江⾬和孤峙的楚⼭,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冰壶,表达⾃⼰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
王昌龄的诗词《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导语】王昌龄此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的⾼风亮节。
下⾯就给⼤家介绍下王昌龄的诗词《芙蓉楼送⾟渐》,欢迎阅读! 《芙蓉楼送⾟渐》 唐•王昌龄 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冰⼼在⽟壶。
【赏析】 ⾸两句写景,⽤苍茫的江⾬和孤峙的楚⼭,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以晶莹透明的冰⼼⽟壶⾃喻,与前⾯屹⽴在江天之中的孤⼭之间形成⼀种有意⽆意的照应,令⼈⾃然联想到诗⼈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澄澈的品格。
全诗即景⽣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穷。
“⼀⽚冰⼼在⽟壶”句,细致精密,给⼈以冰清⽟洁之感。
“冰⼼”,形容⼼地光明磊落,如冰⼀样澄清透明。
“⽟壶”指美⽟制成的壶,晶莹剔透,陆机有“⼼若怀冰”句,⽐喻⼼地纯洁;鲍照曾⽤“清如⽟壶冰”来⽐喻⾼洁清⽩的品格,这⾥⽤来代指诗⼈⾼洁的胸怀。
诗⼈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壶⾃喻,新奇⽽贴切,再结合诗的前两句“寒⾬连江夜⼊吴,平明送客楚⼭孤”,屹⽴在江天之中的楚⼭与置于⽟壶之中的冰⼼,前后形成照应,是诗⼈孤⾼耿介、冰清⽟洁形象的写照。
现可⽤来表达胸怀坦荡,⼼地纯洁,也可⽤来赞美⼼地耿直纯正的⼈。
扩展阅读:王昌龄的⽂学成就 王昌龄存诗181⾸,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杜甫和⾼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
边塞诗可并⾼适、岑参⽽三,四杰以后,诗坛⼏乎没有边塞诗作。
唐⽞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
开元⼗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活体验,创作了⼤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适还没有开始边塞⽣活,后⼈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
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细腻的内⼼世界。
李商隐《夜雨寄北》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词比较阅读
李商隐《夜雨寄北》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词比较阅读
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
【甲】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甲诗中的“雨”的特点是:____,乙诗中的“雨”的特点是:____。
2.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
【答案】
1.甲:雨多(时间长);乙:寒冷
2.都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理解诗歌内容,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甲诗由“巴山夜雨涨秋池”可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说明雨下的时间比较长,雨水多。
乙诗由“寒雨连江夜入吴”一句可知,雨是透着寒意的。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对比。
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进行分析。
《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诗人期盼团圆,共叙旧情的美好心愿。
《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对朋友的劝勉,以及对自己处境的隐约描述和对自己前途的激励。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古诗大全】芙蓉楼送辛渐 古诗
【古诗大全】芙蓉楼送辛渐古诗【古诗大全】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派新剑去芙蓉大厦唐【王昌龄】[体裁]:七字绝句【格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寒冷多雨的河流在夜间进入吴国,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的亲友们互相询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们,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我;只要说我还是冰心玉壶,坚持我的信仰!注释芙蓉大厦:原名西北大厦,位于润州(现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部。
你可以俯瞰长江和江北。
据《元和县志》第26卷《江南路·润州》中的丹阳所述:“晋王公为刺客,西南楼改名万岁楼,西北楼改名芙蓉楼。
”丹阳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东北部,斜穿大运河。
它属于镇江市。
辛俭:诗人的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黎明时分。
嘉宾:指作者的好朋友辛健。
楚山:楚国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周边地区。
因为吴楚在古代先后统治这里,所以吴楚可以合称。
孤独,孤独。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是纯洁心灵的隐喻。
“玉壶”是道家的一个概念,是苗真道家的学说,具体指的是自然无为和虚无的心。
赏析“寒冷的雨天在夜间席卷了吴国,雾雨笼罩着吴国的河空(今天的南京地区,三国孙吴的故乡),编织成一张无边的忧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天,但也带来了离别的阴郁气氛。
寒意不仅存在于河上的烟雨中,也存在于两位离别朋友的心中。
“连”和“如”“描写绵绵绵绵的细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江雨的动态,诗人可以想象因爱情缠绵而彻夜未眠的情景。
然而,这幅乌江夜雨的画面,水天相连,浩瀚而迷茫,却展现出一种极其崇高而壮丽的色彩领域唐朝中后期和宋朝婉约的诗歌经常在窗户上写雨,如梧桐、屋檐、铁马、王长岭等。
但王长岭并没有写如何感知秋雨的细节。
他只是把自己的听觉、视觉和想象力总结成吴江的雨。
以浩瀚的气魄,衬托出“平原孤山送客”的宽广意境。
描写雨的优美古诗词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
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9、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乡村四月》。
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
部编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______,盛唐时期著名的______诗人。
[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昌龄送的人是______。
2.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鹤楼》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黄鹤楼》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滕王阁》首联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滕王李元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
D.《滕王阁》颔联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和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2]两首诗都是诗人登楼有感所作。
试结合诗歌分析诗人传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理解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首句中___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在__________。
[2]请说说第二句中“孤”字好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品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
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
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
[2]诗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
这首诗歌由鸟儿的巢联想到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
[3]在“心中的风雨来了”时向亲人倾诉,寻求慰藉,这样的经历你一定也有过,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先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__________________,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状态。
()A.黄师塔前江水东B.春光懒困倚微风C.桃花一簇开无主D.可爱深红爱浅红[4]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桃花之美的____________之情,也流露出诗人______的心绪。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绝圣手”______,盛唐时期著名的______诗人。
[2]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写出三首(诗的题目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昌龄送的人是______。
2. 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诗人苏轼,他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_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 阅读理解。
是谁的脸被卡出了深深的印记?穿上战袍的他们,奋战在一线,那最亮的星是白衣天使的眼,璀璨而闪亮。
是谁的身影深夜仍旧屹立社区岗亭?手握体温枪,逢车必查,逢人必检,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他们被通知提早复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是谁将大街消毒了一遍又一遍?日常的工作已消耗大量体力,如今的工作又平添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但他们依然无悔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
是谁在这特殊时刻仍然选择接单?疫情之下,他们顶着危险,毅然选择跨上摩托,为那些不方便在外用餐的人们送来温暖。
是谁主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站出来?又是谁奔走在大街小巷燃烧着自己的力量?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他们在苦难来临时总是一往无前![1]下面这句诗的朗读怎样停顿比较合适?()A.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B.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2]诗歌最后一小节应该用()的语气朗读。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考题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____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首句中“_______”点明了诗人送别辛渐的季节是_______。
[3]“孤”字的意思是______,表达出诗人______的情感。
[4]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作喻,自唐宰相姚崇作《冰壶诚》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颗、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
王昌龄在此以“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怎样的心志与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
(1)催:_________(2)莫:__________[3]古诗的前两句中富有西域色彩的事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这首诗以豪迈的风格,写出了出征前战士们__________的情景,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济)在一起,重(蝶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差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象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用“√”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______)整齐——(______)静静——(______)[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________)(2)有秩序;有条理。
(________)4. 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练习。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昌龄描写雨的古诗词《芙蓉楼送辛渐》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登临能够俯瞰长江,遥望江北。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能够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
),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
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但弥漫在满江烟
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
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不过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
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个幅水天相连、浩
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体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
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
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仅仅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
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
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
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不过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
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
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不过王昌龄没有
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
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
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不过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
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
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
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
里澄澈的品格。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
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鉴赏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
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
的自誉。
所以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
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
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
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但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
之情,更体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
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
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
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新唐书》王昌龄本传称”其诗绪密而思清”。
他的绝句大都有
这个特点,此首也不例外,特别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细致精密,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
“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
其中”冰心”二字
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这
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
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示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
”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是高洁的象征。
此外,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姚崇《冰壶诫序》的”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
故内怀冰清,外涵
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都是”不牵于宦情”之意。
王昌龄
的这个名句不但包蕴了”冰心”、”玉壶”、”心若怀冰”、”玉壶
之德”等语意,而且深情而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品格和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