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玄都玉女图
武当博物馆藏唐代珍贵玉雕

武当博物馆藏唐代珍贵玉雕
#世界遗产在身边#第一张照片是武当博物馆藏唐代珍贵玉雕真武青年形象,内着圆领内衣,外罩直领长衫,满头披发丝丝清晰,双手置于丹田掐节,盘腿而坐,脸部神情凝重。
整个玉雕形态传神,雕琢技法娴熟、精湛,极致精品。
还有太子悟道、斗姆神、关天君造像、乌鸦神、龙神、九天玄女、火神、五显灵官、灵官…各种价值连城的文物雕像,目不暇接。
最具震撼力的当属九曜星君,9尊星君通体鎏金,塑造的体态、神情、衣甲、姿势各异,个个传神,尊尊威武,是明皇室敕喻铸造安奉武当山宫观而遗存的艺术造像精品,全都是震撼眼界的稀世文物。
#风物之旅##九月秋日游#。
道教神像(明代篇)——道教美术

道教神像(明代篇)——道教美术
道教神仙体系庞大无边,除了常见的壁画外,其余常见的不多,清末刊刻的一些演义小说中有的绘有插图,多少使我们能了解到一些道教美术的外延部分。
道教壁画部分,除了少数主尊有榜题外,多用“众”字带过。
嘉靖年壬寅年沈贵妃施绘制的工笔重彩王灵官像,由于任务比较突出典型,易识别,所以难度不大。
但其画风却很能彰显明代宫廷道教美术的特点。
此次收集到的部分作品为明代弘治年张皇后施绘的局部,人物众多,画工精细,尤为难得的是,每个神仙人物都有名号,这对我们这些外行来说,实在是绝好的学习资料。
个人揣度,由于是皇后施绘,所以,作品中突出了不少玉女的比重。
总之,如此众多仙家在列,顶礼。
明威籙中官将——上元唐将军
明威籙中官将——中元葛将军
明威籙中官将——下元周将军
明威籙中官将——扶天广运赵天君
真武籙中官将——丁卯司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丁丑赵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丁亥张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丁酉石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丁未臧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丁巳崔玉女
真武籙中官将——甲子王将军
真武籙中官将——甲戌展将军
真武籙中官将——甲申扈将军
真武籙中官将——甲午卫将军
真武籙中官将——甲辰孟将军
真武籙中官将——甲寅胡将军
三官籙中官将——定爵增品傅天丁
三官籙中官将——定命增禄胡天丁
三官籙中官将——储福衍庆李天丁。
湖南中武当森林园之澧洲八景

湖南中武当森林园之澧洲八景————————————————————————————————作者:————————————————————————————————日期:津市中武当森林公园澧州城外八景之关山烟树至关山,拾级而上,山谷空寂,路断人稀。
这时天空又飞起了小雨,近处,古树翠绿,苍松挺拔,远处云雾飘渺,亦真亦幻,置身云雾之中,仿佛走进了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中。
难怪宋代澧州诗人苏痒叹曰:“叠嶂晓烟雨,忽作飞花无数。
整整复斜斜,来伴南枝清苦。
日暮,日暮,何许云林烟树”。
武当道观,山门轻掩,右立一碑,记道观修茸旧事。
观内古树掩映,篱笆环绕,一垄菜地,青翠可人,道观显得十分冷清,我疑惑了,这是武当道观吗?武当旧观为三进庭院式建筑,一为灵宫殿,二为祖师殿,三为皇经楼。
两侧为厢房、膳房,四周围墙。
山北有“千步阶梯”,拾级而上可登关山之巅,道观古松环抱,从水次远睇道观,皆作飞动之势。
道观门楣上有石刻匾额“中武当”三字,门墙上饰以浮雕,彩绘图案,门上那幅:““利锁名缰笼络多少好汉,晨钟暮鼓唤起无数痴人”的对联,为华阳王亲笔所题。
进入前殿,左右两厢置钟鼓楼,穿过前殿,中央竖石碑一块,上刻“廉洁”二字,铁画银钩,飘洒俊逸,传系宋理学家朱熹手迹。
殿中供真武祖师神像,金身铜铸,重250公斤,另有金童玉女,四值功曹分列两旁,威武雄壮。
神坛上一石,黄质而黑,谓之落星石,清郭青在《孟姜山志》中注“史記秦始皇三十六年,有墜星下东郡,至地为石”。
柏森森的大殿墙壁上,涂满了历代迁客骚人留下的笔墨。
观旁种有名茶,四季云雾缭绕,枝繁叶嫰,清香可人。
一关山,在历代史书和地方志上均有记载,如《新唐书》载:“澧州澧阳郡,县四:澧阳,(望,关山)”,《明史》中有“澧州,元元贞末徙治新城。
洪武五年复旧治。
东有关山。
”《澧州续图经》有“州宅有彭阜耸其西,萧山列其东”,明《岳州府志》载:“关山,州东十五里水口关,盘据十余里,高八十余丈。
”又“大同,州东二十五里。
永乐宫壁画丨举世无双的朝元图(200个高清细节)

永乐宫壁画丨举世无双的朝元图(200个高清细节)永乐三清铁画钩,曹衣吴带兼刚柔;唐宋遗风满壁是,堪称天下第一流。
“永乐宫”最为出名的当属其壁画艺术。
这里的壁画胜在精美、盛大而且完整,不但融合了“曹衣似水,吴道当风”的唐宋绘画遗风,还结合了元代自身的绘画特点,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
“永乐宫”的壁画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这四座元代建筑中。
其中,尤以三清殿内的《朝元图》,为重中之重。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殿堂,为永乐宫的主殿。
殿内壁画描绘的是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盛大场面,因此被称为"朝元图"。
气势恢弘,神韵流转,群神在行进中定格万千气象。
飞舞飘逸,满墻风动,历史在静默中诉说传奇过往。
下面一起来欣赏这绝世佳作吧。
把手机横过来看《朝元图》上都是谁?整个朝元图中,以八个高三米的主像为中心,各人物围绕主尊前后排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画中主像庄严肃穆,群像环立,形象丰满圆润,个个神采奕奕,天仙道人、三教九流,无一雷同,文臣稳健,武将勇猛,金童玉女眉目俏丽,主位神祗威严肃穆,或左顾右盼,或一脸正气,或若有所思,构建出严谨的道教系列仙班体系。
三清殿旧影在朝元图构图中扇面墙正面是云气图除飞天外没有其他人物,其余壁画构图中八位主尊各率神祗众,东半部分为:东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四御之一的后土皇地祇和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北墙壁一位,是四御之一的中宫北极紫微大帝;东扇面墙外侧一位,是四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
西半部分为:西墙壁由南向北两位,分别为白玉亀台九靈太真金母元君(西王母)和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北壁一位,为四御之一的勾陈星宫天皇大帝;西扇面墙外侧一位,是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
这八位主尊神祗,东西对称各有四尊,除东西扇面墙外侧的南极长生大帝和东极青华太乙救苦天尊为站立,其余六尊均坐在龙凤椅之上,他们率领大殿四壁诸位神祗构成“千官列雁行”的构图形式,各人物交糅杂错,相互掩映,人物多达二百九十二尊,其中男像二百六十三尊,女像二十七尊,飞天二尊,除去无法考证的人物和身份较低的人物之外,其他神祗分别有,青龙、白虎、玄元十子、三十二天帝君、二十八星宿、天蓬大元帅、天猷副元帅、翊圣德真君、北极真武大帝、雷公、电母、雨师、雷部诸神、天、地、水三官、日、月、金、木、水、火、土、紫炁、月孛、罗睺、计都、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左辅、右弼、天罡、三台、三元、五岳、四渎、扶桑大帝、丰都大帝、十二元神、太极、明星、九疑诸仙、传经法师、四目老人、仓颉、孔子、紫光夫人、文昌帝君、太乙诸神、八卦诸神、仙曹、仙官、天丁、力士、神王、神将、太乙、侍臣、香官、内官,金童、玉女等。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

考古所见道教简牍考述王育成【作者简介】王育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中国古代简牍是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后来随着纸张的出现与广泛使用,简牍一类相对厚重的材质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但笔者在研究有关考古资料和道教文献时,却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即当世俗社会普遍淘汰竹木简犊、使用纸张的时候,道教则在法术仪式活动中广为采用木质简牍,动辄十几、数十甚至上百件,而且还继承商周秦汉古风,在木简之外又发展出简牍形制的铅券、玉简、金简、银简、铜简及铁简等。
对此,道教文献多名其为“简”,有些又称其为“札”、“版”、“谒”、“刺”、“券”等等,常常把现今简牍研究者所说的简、牍、版、方混淆在一起。
故本文遵照“名从主人”的学术研究原则,在总其名为简牍的情况下,具体说证时则按考古实物自铭、材质及文献自称述之,举例力求翔实。
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木质简牍在道教法事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且自东汉以倾,至少延用到宋元。
从其形制与内容上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解除疾病鬼邪灾异的符咒简牍。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东汉五斗米道张修施用“请祷之法”,该法为:“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从行文称其作“三通”、还要“沉之水”以及东汉纸张并不普遍的情况分析,远乡僻壤的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当为木质简牍比较合适。
按史所言,张陵、张修(或张衡)、张鲁三世领导五斗米道,这种三官手书木简的用量当不在少数,可惜至今未见出土。
不过,在大致为太平道活动地区内,却发现两例道教简牍实物。
一为天津蓟县出土的汉魏道教简牍,最近《中国文物报》已有报道,但未公布简文具体内容。
另一例则是名气颇大的朱书符咒木简,出土于江苏省高邮县邵家沟汉代遗址。
该简长28、宽3.8厘米,朱符绘于木片上部偏右,左下为朱书咒文3行,其文为:乙巳日死者,鬼名为天光。
天帝神师已知汝名,疾去三千里。
武当山金殿塑像色彩刍议

美术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Art and Art99武当山金殿塑像色彩刍议石永松 陈刘建(汉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摘要:武当山道教神仙塑像保存了我国传统塑像的造型手法,造型的夸张与色彩的鲜明使武当山道教塑像艺术走上了世界的艺术舞台,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艺术呈现。
以武当山金顶大殿为例,从塑像造型、色彩、服饰等方面去研究、分析,领悟武当山金顶大殿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关键词:武当金顶大殿;塑像;色彩;研究 武当塑像造型色彩艺术是我国雕塑艺术造型色彩上的杰出之作,在武当山众多塑像中,武当主峰天柱峰顶的金顶大殿最能反映其本质和特点。
在塑像造型色彩艺术上通过了不同的动作、神态,其有着具象的、也有夸张的、变形的。
它们都和武当精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生活环境、科学思想、伦理道德等文化情况息息相关。
所以武当塑像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以往的风光具象,也给了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同时也成为研究古典道教塑像的宝贵资料,给当代艺术家及设计师为武当塑像造型研究留下了创新的想象与创作空间。
一、金殿真武像来历自武当山建设十余年以来,从而项目过程进展的十分顺利,依山而建的宫殿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了。
可当朱棣前去查看修匠的真武大帝塑像时却大发雷霆,称工匠胡乱瞎造,侮辱大帝,从而大开杀戒。
直到为真武大帝塑像的任务下到一位姬姓工匠师傅身上,姬师傅前去接受天子的召见。
朱棣只对姬师傅说了二字:“看我。
”就这样,又一座真武大帝塑像出现在了武当山金顶大殿里。
百官不仅觉得皇帝是一个真正的武神,而且人们也慢慢相信今天的皇帝是统治世界并祝福他们的真武帝的化身。
从此就有了“真武帝,朱棣像”。
二、材质与造型色彩特征位于武当山的真武大帝,代表着皇室权威的象征,它是保佑人间的大帝。
未曾接受《明会典》中洪武三年颁布的律令“僧道用房舍,并不许起早斗拱、彩画梁栋及臀用红色什物”等等的规定和约束。
这一件件铜铸仿木结构的金殿塑像历来深受朝廷重视,曾有如永乐十四年九月初九日《都督何俊》云“今命尔护送金殿船只至南京,沿途船只,务要小心谨慎。
武当故事之三: 瑞应图录蕴藏的玄机

武当故事之三:瑞应图录蕴藏的玄机2007-6-20 9:56:38xx-xx日报1998年在北京嘉德拍卖行一次春季拍卖会上,有一件展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这件展品没有标题,共有八十二幅彩图,每图各有文字册页一幅。
图约一尺见方,为工笔水彩画,人物及景物描绘颇佳。
图文内容为描述玄帝真武降生及感应祥瑞故事,每图讲述一事,共八十二事。
有学者认为,这个图册应该是《玄天上帝瑞应图》。
嘉德拍卖行把它拿到了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说这是武当山的东西。
该图册内容和《正统道藏》当中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及《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图录》基本相近,和永乐皇帝大修武当山有密切关系。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开始修建武当山道宫。
随着武当山工程营建规划设计、主体修建以及补充修建等各个阶段展开,各种“瑞应”事件纷至沓来。
■祥光xx与神光感应修建武当山道宫用的琉璃瓦,是先从西南、东南各省运到武昌,从武昌又通过拉纤运到襄阳。
据《襄阳府志》记载,永乐十年,负责运送琉璃瓦的船只航行到襄阳真武观下边之时,突然就有一片祥光照了过来。
船工们都看到了,说这是武当山玄天上帝显应。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武当山金殿在北京铸造,金殿运送到南京以后,再转运到武昌、汉口,从汉口沿汉水运到了现在的襄阳、均州。
据说在襄阳那个地方,金顶上的神光和这个金殿里面的神光,就有那种特殊的现象出现。
这也是在《襄阳府志》里面讲的。
■xxxx与xx感应永乐十年的六月份,朱棣派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率京官工匠到武当山。
一个多月后做好了各种开工准备。
同年九月兴工,为此,皇帝专门下了一道圣旨,在很大的一面墙上用金粉写着皇帝的口谕,这就是黄榜。
此后经常有祥云和霞光在黄榜上缭绕,因而被称为“黄榜荣辉”。
九月十七号正式动工修建玄天玉虚宫,这天晚上,一朵车轮大的黑云,从山的南边缓缓飘过来,在工地后面的华麓山上飘动,这个事被称为“黑云感应”。
■骞xx与榔梅呈xx永乐十一年春天,阳气始动,万物萌生。
朝元仙仗图卷

朝元仙仗图卷北宋武宗元传世作品。
绢本,墨笔,纵58厘米,横777.5厘米,人物形象端庄丰满,仪态万方,气象不凡,无款印,卷后有南宋乾道八年(1172)张子珉题跋,并有元代赵孟頫题识,定为武宗元真迹,现藏美国王已千先生怀云楼。
北宋、武宗元、绢本墨笔、纵44.3cm、横580cm 武宗元,武宗元(约980—1050),字总之,河南白坡(今河南孟津)人。
真宗景德年间,建玉清昭应宫,征全国画师,分二部,宗元为左部之长。
他家世业儒,以荫得太庙斋郎,官至虞部员外郎,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作大量壁画。
艺术价值《朝元仙仗图》一说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全部面积计403.3平方米,像一条彩带环绕整个大殿,而全殿只是这一幅画,绘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作者是武宗元,另有说是洛阳马君祥父子等人。
图中描绘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东华天帝君和南极天帝君与众仙官、侍从、仪杖、乐队等八十七个神仙同去朝谒元始天尊的情形。
在人物塑造上,帝君庄严、神将威武、而金童玉女的脸庞则天真无邪。
有的慈祥娇丽,有的恬淡自然,各极其态,富有神韵。
作者运用长垂流畅的线条,描写稠密而重叠的衣褶,人物安排参差有致,繁而不乱,神采飞动,深得唐代吴道子的遗韵。
中心是八个主神,帝后装束,四周围绕着290多个值日神,分四层排列。
人物神情各异,构图整齐而不呆板,组织繁复而不杂乱。
画面强调照应,又适当注意变化,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服饰大致相似的人群,通过微小的转侧和顾盼,得到相互之间的呼应。
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
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现,眉眼特别有神,皱眉肌的变化,以及眼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
整个画面色彩单纯明朗,以石青石绿为主,衣冠宝盖大量运用沥粉贴金,总体色调既灿烂又沉厚。
总之,这幅图气魄宏伟、人物生动,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白描技法的高度水平。
武宗元武宗元(公元?——一○五○年)北宋时代重要的宗教画家,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
武当山介绍

武当山介绍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一、武当山风景区景点列表1朝天宫2纯阳宫3飞升崖4古铜殿5皇经堂6黄龙洞7华阳崖8剑河桥9金殿10金顶11净乐宫12九道河景区13空中悬松14榔梅祠15老君岩16老营17雷神洞18凌虚崖诵经台19凌虚岩20灵应岩21龙头香22陆海奔潮23磨针井24南岩25南岩宫26清微宫27琼台观28太和宫29太子岩30天乙真庆宫31天柱晓晴32武当山森林公园33五龙宫34五龙宫景区35复真观36玄天上帝37玄岳门38隐仙岩39一柱十二梁40元和观41玉虚宫42玉虚岩43遇真宫44祖师映光45紫禁城46紫霄宫二、旅游路线设计武当山一日游线路特色:精华扫描,不走回头路路线设计:D1武当山门→琼台三观→太和宫→金殿→三道天门→朝天宫→榔梅祠→南岩宫→龙头香→紫霄宫→太子坡武当山二日游线路特色:经典线路线路设计:D1玉虚宫→玄岳门→武当山门→磨针井→太子坡→逍遥谷→紫霄宫→南岩宫D2南岩宫→龙头香→榔梅祠→朝天宫→三道天门→金殿→琼台三观武当山三日游线路特色:全面铺开不遗漏线路设计:D1玉虚宫→元和观→遇真宫→玄岳门→冲虚庵→老营镇D2玉虚宫→武当山门→磨针井→琼台三观→金殿→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D3南岩宫→龙头香→五龙三元→凌虚岩→五龙宫→仁威观三、景点详细介绍1、朝天宫朝天宫在一天门下,黄龙洞上,上拱天柱峰,下南岩宫,海拔1400.3米。
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玄帝殿宇、廊庑、山门、道房17间,并赐额“朝天宫”。
明、清时期有增建,废于清代末和民国初期。
至1990年,仅存玄帝殿三间,山门一座和部分残垣断基,占地面积10200平方米。
1991年省政府拨款维修庙房10间,建筑面积190平方米。
宫内尚存部分神像、供器;宫外保存部分碑碣、摩崖;宫下为黄龙洞亭,木结构,歇山顶,小青瓦屋面,下有16根圆柱支撑,正方形,回廊式,亭内上方悬挂六块木匾。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图文介绍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图文介绍女娲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
与伏羲为兄妹。
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女娲补天的记录见於《淮南子》:在洪荒时代,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故吵架而大打出手, 最后祝融打败了共工,水神共工因打输而羞愤的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 哪知那不周山是撑天的柱子,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於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
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
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
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封建社会时期道教神仙与玉

封建社会时期道教神仙与玉来源:上海成昊(微博)我国古代用玉的传统不仅体现在礼仪、祭祀、殡葬等国家大事中,更在细节处将国人爱玉的情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古人爱以玉喻人,以玉的纯净、崇高、温润比喻人的品德、行操的高尚,也因此古人取名字的时候喜欢用“玉”字或者带玉字旁的字,为的是将美好的愿望通过名字一生伴随左右。
古人究竟有多喜欢把和玉相关的字嵌入名字中呢?看一看道教中各路神仙的名字我们就能窥得一二。
道教自东汉创始以来一直都是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对我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两汉时期皇家贵族用玉成风,无论是礼仪、祭祀还是殡葬等国家大事都崇尚用玉,尤其以和田玉彰显帝王身份。
由东汉兴起的道教无疑也受到了这股用玉风尚的影响,因此我们如今能够常常在道教神仙名号中看到和玉有关的字。
玉皇大帝像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诸神的最高神灵领袖为“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其实“三清”的说法早在六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三清”是指“三清境”: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神仙居住。
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神宝君、天宝君、灵宝君”三位神仙的名字中均带有“宝”字,“宝”常与玉联系在一起,且“宝”字本身就含有一个“玉”字。
可见古人喜欢将玉与神明联系在一起,以玉来彰显神明的崇高。
玉在古代几乎为帝王专享,道教多以“玉”来命名神仙,也是旨在神化君主,表达帝王为“天子”的真谛。
“三清”中的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因此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
道教将“玉”字赋予诸神的之首的神仙,皆因玉石在古代地位的崇高,也是因为从上古时代开始人们就认为玉石有通天通神的神秘力量。
相传,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也因此才有了天界诸神,世间万物。
与元始天尊相配的是太元玉女,作为世间万物的“生母”,太元玉女的名号也被赋予了崇高的“玉”字。
永乐宫壁画服装图案的文化内涵——评《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

永乐宫壁画服装图案的文化内涵——评《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董博芳(晋中学院美术系,山西晋中030600)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
最早的壁画出现于两万年以前,大部分为洞窟壁画,我国从汉武帝时期有了壁画这一艺术形式。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壁画具有颜色沉稳、造型稳重、整体画面整齐等特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进程和人文内涵。
永乐宫壁画就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代表之一,它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伟大杰作,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永乐宫是位于我国山西芮城内一座著名的道观建筑,兴建于元朝时期,传说是为了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筑,元代时期是非常知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永乐宫壁画分布在永乐宫内部的四所大殿之中,总体面积有960平方米左右,整体看上去气势宏伟、颜色鲜艳,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无论是画中的人物和装饰,还是整体的服装设计风格和所采用的服装绘画技巧,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永乐宫壁画继承了唐代和宋代的服装图案风格,结合了元代突出的艺术特点,造就了永乐宫壁画独一无二的风格和特色,为我国的服装艺术增加了华美的一页。
而在气势磅礴的永乐宫壁画之中,描绘的人物多达286人之多,且没有重复的人物形象。
诸位人物姿态迥异,所穿着的服装和衣冠也各有特色,复杂精美,曲线流畅。
在整幅永乐宫壁画之中,服装设计占有很大的部分,成为研究元代、宋代和唐代时期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样本,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一书,虽然成书较早,但作为研究永乐宫壁画的文献,现今看来仍有一定学术价值,尤其其中所阐述的有关永乐宫壁画的形象特点和艺术价值,有助于为相关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学术上的参考,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永乐宫壁画的文化内涵。
《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将永乐宫内部的壁画以及相关的服饰和图案划分为五十一个部分,对其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书中包括三清殿壁画群中的群神铠甲图案,即金地龟背镜花图案;三清殿主像壁画中的女神手中所持有的琵琶的包袱装饰图案,即赭石地的长青藤和花草图案;三清殿群像壁画中的女神所穿衣领和衣袖侧边的花纹装饰,即蓝地四入团的连环图案等。
2023十堰武当山导游词

2023十堰武当山导游词2023十堰武当山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红领巾小导游田坤林,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参观武当山。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虽然我没游览过黄山,但武当山的景色肯定能比得上黄山。
今天就由我带大家游览一番。
武当山风景秀丽,危峰兀立,它有逍遥谷、太子坡、黄岩等十几个大景区组成。
传说很久以前一条蛇和一个乌龟一起打斗,后来一颗飞星把蛇与乌龟和为一体,就形成了现在的武当山。
从飞机上来观看武当山,正是一个乌龟上面伏着一条大蛇。
我们已经到了第一个景区太子坡,大家随我下车来游览太子坡游赏一番。
太子坡有一个大殿,十三掾柱屋、二十三座小殿。
最奇特的是在太子坡的红墙壁上有传音功能。
大家下山,再走几里地就到了逍遥谷。
逍遥谷里有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树林,树林中有很多小猴子,如果您喂给它食物,它便会去树上摘美味的果子给您,就会出现人兽同乐的真情场面。
大家还可以去清澈见底的小溪观赏,洗一把脸休息一会儿再前进。
再走上几里路就到黄岩山下了。
黄岩石上有一块飞来石上有两个大手印。
传说从前有一块石头飞到这山上,如果不撑一下石头,石头将会把这座山压塌,这时候武当山的道长来到这里双手发力才不让这石头压塌整座山,后来就留下了这掌印。
在山上还有一种茶喝后只要不吃东西嘴里就一直保持很久甜味,喝矿泉水也是甜的,而且免费品尝,大家可以去品尝。
今天的导游就到这里,请大家再来,大家再见。
武当山真是风景到处是美丽。
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2023十堰武当山导游词2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您此次武当山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朱。
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
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李师傅。
李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武当山呢,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武当拳的发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铁松网
喜爱。较为系统、完整地承传了太乙铁松一脉博大精深的武学 与修持体系,包括了许多至今尚未公开于世的修持内密刘铁 成先生曾修习及传承的功法包括: 1 基础功:六步初功,小炼形等 2 内功专修:寒山七式,太乙混元球等 3 桩功心法:太乙十三桩,玉环桩,蟾功八桩,天罡三十 六桩,盘古桩等 4 掌法:太乙门户掌,玉镜掌,金龙八掌,太乙六合掌,千 秋掌,飞鹰掌等 5 拳法:八法神锤,金刚伏虎拳,玄空点穴拳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武当铁松网
《玄都玉女图》将会填补宗教历史、民族舞蹈与 敦煌艺术的多项空白,同时也为现代女性“修身、 养生”展示出了一块绚丽的天地。 由于本门历来一脉单传,并且传入俗家的年份非 常有限,世人所知甚少,因前辈师祖相继离我们而 去,为不使列代先辈的智慧结晶失传,对于它的承 传、发展和普及我们做为一代传人有着不可推卸的 责任和义务,从而让它造福于世人,并且为弘扬中 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华夏子孙应有的贡献。
武当铁松网
本功法造型,可在敦煌造像中找到影子,其舞姿柔 美、舒展大方,意境高妙,内含丹道修持,对于女 子“修身、养生”是一条极其完美的捷径。 这套《玄都玉女图》曾多次在武当功理功法研讨 会上演练,赢得了与会大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其 简介收入《武当》特刊《武当真宗丹脉》及《武当 武术精华》中,并作为稀有拳种收录在《中华武 藏》。
武当铁松网
功夫。其锻炼方法从内到外都体现出一种柔和,恬 静,超凡脱俗的“仙气”。这套《玄都玉女图》则 是其中的典范代表。它从“玉女临凡”的道教神仙 传说入手,把传说与修炼完美的融为一体。 外在的 动作, 表现为缠绵曲折,柔和贞静的东方女性的柔 和美。内功修为则由简而繁,又由繁而简而至大定, 符合古人“由动入静,顺理成章”之说。而最大的 特点为“掐诀导脉.秘音演法” ,体现出鲜明的道 家特色。
武当铁松网
武当太乙门铁松派第14代传人 刘铁成 广清先生之弟子演练 武当玄都玉女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刘铁成 广清先生
刘铁成先生,道号广清,武当太乙铁松别派第十四代传 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曾任武当拳功理功法研究会特邀顾 问,大连市武当拳协会副会长等职。现在为武当太乙铁松武 道文化研究会会长,武当山武当拳功理功法研究会吉林分会 会长。其所传承之《铁松遗真》大型内家武学系列丛书、 《武当太乙混元球》、《武当如意太极》、《武当玄都玉女 图》等四项于2008年成功获得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于2011年6月又获通过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申报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当铁松网
武当玄都玉女图
武当铁松网
《玄都玉女图》是武当太乙门铁松派门内流传的 坤道(女性)内功修炼法,来源于古老的“武当真 宗丹脉”,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漫长的 岁月里,由于门规的限制,加之对练习者的素质要 求,故仅少数人能对它进行身体力行地探索。《玄 都玉女图》包含了完整二十四个典范动作造型,传 统术语称为“原桩”,通过这二十四式的演练, 即 可演化出千变万化的行功。 《玄都玉女图》,是道家女性修身,养生的特殊
武当铁松网
6 对练:对练小架,跌扑术,擒拿法等 7 器械:长兵雪山飞龙铲、妃环杖,短兵齐眉棍、抹眉刀,双 兵双龙剑、罗汉拐,软兵五行棍,游龙飞胆以及奇兵三十六 品等. 由于刘铁成先生入门较早,精诚向道,除得到李兆生先 生的悉心传授外,更有幸得以亲近太乙铁松十二代的三位祖 师徐公殿明,阎公政昌及李哲师祖,得到了他们的传授与点 播,故其传承之理法完备,功夫纯正,更能以身显法,完整 地体现了武当内家之宗风,是铁松十四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武当铁松网
价值,同时这样的锻炼方法也为了民族舞蹈打开了 另外一扇“灵性文化”的大门,具有相当高的艺术 参考价值。 3.养生价值: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套传统道家女性 锻炼身心的方法,她可以从内在的本质上改变女性 的体质,更加可以增加女性“内在美”的气质,通 过这种锻炼方法,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好独 特的功效,与现在流行的印度瑜伽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外在形体的柔和与优美的程度上,甚至有过之而 无不及。
武当铁松网
1.文化价值:从《玄都玉女图》的24个典范造型动 作,可以考证出道家的神仙传说的沿革,道家文化 与敦煌文化的互相影响,她就象一部活的道教文化 史,众多的道教传说都可以从中找到影子。 2.艺术价值:《玄都玉女图》是武术,也是“舞 术”,与后天造作的编排不同,这是从先天的灵性 之光中闪现的动作,所以每一个动作都优美,大方, 充满了音乐感与流动感,充满了“仙气”,非常具 有欣赏
武当铁松网
2000年被中国世纪专家专略编委会授予“中国世纪专家”称 号。其著作及事迹被《中国当代武术家辞典》、《当代 武林名流风彩》、《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录》、《武当武术精 华》等收录,并著有《太乙混元球》、《武当真宗丹脉》 《铁松遗真》(书稿)、《武当如意太极》(书稿)、《美 丽心经》(书稿)等著作。曾多次登上《武当》杂志封面。 刘铁成先生自幼体弱多病,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拜武 当太乙铁松别派十三代掌门李兆生先生为师,开始了习武练 功的生涯,由于天资颖悟,用功勤苦,深得师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