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策略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策略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然而,与此同时,本土化教育也在维护和弘扬本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策略,旨在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使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
一、教育内容的融合教育内容是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核心。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兼顾国际化教育与本土化教育的特色,集成各国的优势资源。
例如,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价值观。
同时,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促进本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在国际交流中,既要积极向外界推广本土文化与教育成果,也要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实现知识与经验的双向流动。
二、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教师是实施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策略的关键。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教师对于促进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至关重要。
一方面,本土教师需要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一方面,鼓励和引进来自其他国家的教育专家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
三、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教育管理是实现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制订出符合本国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
此外,要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效率。
通过建立国际化的学校评估和认证机制,促进各校的改革与发展,保证教育质量的国际化水平。
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策略离不开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教师互访和研讨活动等形式,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组织和合作项目,拓宽教育资源和渠道,提升学校的全球知名度。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策略及其实施方案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策略及其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发展趋势。
然而,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本土教育的特色和需求。
因此,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策略,并提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
一、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定义和重要性教育国际化是指教育环境中的跨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的过程,强调全球意识、跨文化背景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本土化则强调与当地文化、价值观和需求的契合,注重培养本土优势和特色。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旨在使学生能够既具备全球竞争力,又具备本土适应性。
二、融合策略1. 教师与课程的国际化:学校可以引进外籍教师,提供跨文化教学和学习经验。
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国际化的内容,使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2. 学生交流与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项目,组织学生互访和交流,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际能力。
3. 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学校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合作,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
4. 跨学科与综合实践的强化: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5. 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重和保护本土文化,鼓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使本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施方案1. 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学校制定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与国外优秀学校建立联系,组织学生赴外交流学习,并邀请国外教师到校讲学。
2. 本土文化教育项目:开设本土文化教育项目,重视本土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
3. 国际化课程模块设置:增设国际化课程模块,开设关于跨文化交流、国际经济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4. 教师培训与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教育研讨会、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方向中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化
教育方向中的全球视野与本土化在当今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对教育的思考不仅要立足于传统的本土经验,同时也必须具备全球视野。
全球视野与本土化的结合,构成了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
本土化不仅是指教育内容和方法与本地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更是推动全球视野在教育中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全球化带来了知识、文化和信息的广泛交流,各国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国际化教育的兴起,使得许多国家纷纷引入国际课程,如国际文凭(IB)、剑桥国际教育(CIE)等。
这些课程不仅重视学生的学术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超越国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往,增强对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然而,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未因此减弱。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本土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和挖掘本地文化的价值,培养与当地社区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全球视野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培养全球视野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宽广的思维,能够包容多元的意见,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文化。
这样的教育方式需要教师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丰富的国际视野,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资源短缺等,并倡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案。
对于学生而言,全球视野的培养应体现在综合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通过引入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导向的学习,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文化,从而在观念上更加开放,增强其全球意识。
在本土化的教育中,尊重本地文化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否定,而是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本地的语言、历史、文化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认同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去欣赏和包容其他文化。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
教育国际化是指将国际元素融入到教育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人才;而教育本土化则是强调根据本地文化和国情,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教育国际化可以为本土教育注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先进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本土化可以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传承和发展本地的文化传统。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都有体现。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国际化可以引入国际课程和教材,使学生接触到全球的知识和文化;而教育本土化则可以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教育国际化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而教育本土化则可以结合本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本地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也在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方面有所体现。
教育国际化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教师,使其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工作;而教育本土化则要求教师具有对本地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本地特点相符的教育服务。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学校管理和国际交流方面也有所体现。
教育国际化要求学校与国际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教育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而教育本土化则要求学校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符合本地情况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是相辅相成的。
教育国际化可以为本土教育注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先进的教育资源;而教育本土化则可以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和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只有在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本土情感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体系也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挑战与机遇。
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互通互鉴,而本土化则强调对地方文化和需求的适应与融合。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教育国际化的意义首先,教育国际化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至关重要。
通过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家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提升自身的教育声誉。
比如,____(具体国家或地区)____吸引了大量留学生,这推动了国际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其次,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企业亟需能够跨文化沟通、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人才。
教育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经历,如_(具体项目或课程名称)_,让他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展开竞争。
二、教育本土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本土化同样不可忽视。
教育本土化强调将教育与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它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通过本土化,教育内容可以更符合当地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_(具体地区)_,学校注重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本土化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可能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通过强调本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多样性,从而在社会中促进和谐共处。
三、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目标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目标,教育机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1.课程设计: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国际化课程的设计,同时保留本土文化的元素。
在______(具体课程名称)______中,可以围绕全球议题进行讨论,同时引入本土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全球视野的同时,理解本土的现实问题。
2.师资建设:引进国际优秀教师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土教师的国际化视野。
通过国际培训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3.合作交流:鼓励学校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和教师交流。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策略近年来,全球化大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面对国际化时,国家和各高等教育机构仍需探索如何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发展。
一、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关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
在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国际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高等教育也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广泛的选择,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其次,它可以帮助学校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知名度,并且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学者,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最后,它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合作,并且拓宽了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平台,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本土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虽然国际化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完全国际化也有其弊端。
过度追求国际化,容易造成文化的失衡和传统的弱化,从而威胁着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土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土化可以意味着多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必要的。
其次,在本土化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地域、民族、生态等各方面环境的不同,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模式。
最后,本土化还可以促进国家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如何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国际化和本土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二者相结合,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高等教育机构要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规划。
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思考
教育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与机遇。
各国教育体系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探讨本土化的特色,形成符合自身国情的教育发展路径。
这种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不仅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公平,也深刻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全球化使得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迅速而广泛,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互动愈加频繁。
许多国家开始意识到,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国际化的教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强调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教育理念,以提升教育质量。
例如,许多国家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境外优秀高校等,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能力。
但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土化的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背景,本土化的教育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对教育价值观、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重新审视和构建。
以中国为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需要认真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但同时也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教育国际化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
通过与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教师与学生能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技术与教育理念,这种资源的共享为本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一些领域,通过与国际顶尖大学的合作研究,不仅推动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培养出了一批既懂国际规则又具备本土情怀的人才。
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通过国际化的进程,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案例式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方法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支持者。
这种转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
然而,国际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教育质量不受影响,如何正确评估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需求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探索
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探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探索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意义以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点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多种学科领域,涵盖文科、理科、工科等多个学科门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2. 教学语言国际化:国际化课程体系应该以国际通用语言为教学语言,如英语,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和需求。
3. 强调跨文化交流:国际化课程体系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增强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意识。
4. 融合本土特色:国际化课程体系在推行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本土文化和教育特色,将国际标准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模式。
二、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意义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实施的意义重大:1. 提升教育质量:国际化课程体系能够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2. 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培养人才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个国家对于具备国际背景和国际视野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
4. 提高学校声誉:通过推行国际化课程体系,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也会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和合作。
三、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挑战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面临一些挑战:1. 语言难题:国际化课程所采用的教学语言通常是英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正常学习。
因此,学校需要提供英语培训和支持,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师资力量:实施国际化课程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富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队伍。
招聘和培养这样的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教育也正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挑战。
国际化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本土化则要求高校与本地社会和文化相融合,满足本地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遍。
国际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广泛的机会。
通过与来自各国的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培养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国际化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多种教育方法和学术理念,拓宽学习的思路和方式。
跨国企业对于具有国际背景和经验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际化的高校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就业铺平道路。
然而,高校教育的本土化同样重要。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高校教育要与之相结合,满足本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本土化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在本土化的教育中,高校应该关注本地社会的需求,培养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本土化的高校教育也能够在文化交流中保护和传播本地文化,促进国家和社区的发展。
如何在实践中平衡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呢?首先,高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国际课程和项目,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互动,本地学生可以学习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本土课程的设置,为本地学生提供符合本地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可以与本地企业和社区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在本地社会中所需的职业能力。
此外,高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培养。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研究水平。
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与学校个性化
济 衰 退 的 强 烈 冲击 , 越 来 越 多 的 国 家认 识 到 , 经 使 在 济 国际 化 的时 代 里 , 养 “ 球 意 识 ” 人 才 , 使 本 培 全 的 是 国在 国 际 经 济 竞 争 中处 于优 势 的 战 略 措 施 。 因此 许
多 国 家 开 始 积 极 推 动 教 育 国 际 化 。例 如 在 美 国 , 要
国教 育 特别 是 高 等 教 育 的 交 流 与 合 作 日益 加 强 ; 相 互借 鉴 其 发 展 和 改 革 经 验 的 自觉 性 日益 提 高 ; 国 各 相互 承认 学 历 和 学 位 证 书 的 趋 势 在 加 强 , 由 此 带 并 来 各 国 之 间 注 意 将 其 学 历 、 位 教 育 的水 平 大 致 比 学 齐 和 衔 接 ; 国 都 十 分 注 意 培 养 能使 本 国经 济 、 技 各 科 与世 界 “ 轨 ” 接 的人 才 。
具 有 国际性 的特征 。教 育 的 最初发 展 是 为个人 和本 土( 区、 方 和 国家 ) 社 地 的发 展 服 务 的 , 国际化 是 以本 土 化 为基
础 的 , 土 化 是 国 际 化 的 内在 要 求 。 由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主 导 的知 识 经 济 的 到 来 , 推 动 教 育 的 国 际 化 和 本 土 化 , 要 本 既 又
第 1卷 第 3期
教 育 国 际化 、 土 化 与 学 校 个 性 化 本
蔡 克 勇
( 国家教 育部 教 育发 展 中心 , 北京 10 0 ) 0 00
摘
要 : 育 的 国际化 始 于 高等教 育 的 国际化 。 高等 教 育 的 学术 本质 , 教 决定 了凡 是 真 正 意 义上 的 高等 学校 都 国际 化 工 Nhomakorabea作 。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领域逐渐消除国界限制,吸收各国教育经验和资源,实现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然而,教育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本土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而是在吸收外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同时,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教育国际化可以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资源。
教育国际化使得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通过与外国教育机构、学校和教育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提升本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国际化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
在全球化时代,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更受欢迎和重视。
教育国际化使得学生从小就接触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这种跨文化能力对于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完全放弃本土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本土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强调对本国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
本土化教育通过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特色。
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融合”的概念来描述。
教育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引进外来教育理念和实践,而是在吸收外来教育的同时,将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
这种融合既要保持本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教育的成果,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实践中,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教育需求来确定。
在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国际化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学校普遍开设国际课程、国际交流项目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教育机会。
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尤为重要,高水平的人才型大学必然是国际化的人才型大学,杰出的人才必然是国际化的人才。
为社会服务首先要体现在为学校所在地服务,没有成功的本土化就不会有真正的国际化。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归根结底是“洋为中用”。
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培养本土化是指经过长期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之后,将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果全部转化成由我方办学机构掌握的资源,我方办学机构完全负责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选聘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等环节。
“本土化”意味着我国的教育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水准,我们能够摆脱对有限的国外合作机构的依赖,更加独立自主地利用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本土化”也意味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合外国先进文化。
中外合作办学人力资源培养国际化指随着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合作办学实施“走出去”战略,从教育输入大国转向教育输出大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我国的人力
资源强国战略培养大批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本土化在管理上意味着渗透和融入,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本土化研究是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点。
尊重并注重本土人文环境的研究;也就是说企业在营销活动,制度建设时都要考虑企业每位成员的情况。
注重对本土消费者、各市场所在地的研究。
我国地域广阔,市场的区域化特征比较突出,因此,本土化还要注意营销的地域化,注重人文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差异的地域研究。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系统面临着如何在全球教育理念与文化的影响中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挑战。
这一课题关乎教育的质量、文化传承与创新,也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国际化的含义教育国际化是指教育系统实现跨国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全球竞争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化的教育形态也逐渐丰富,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留学与交换生项目: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国门,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增广见闻。
2.国际合作办学:一些高校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办双学位或联合培养项目,促进了两国教育资源的共享。
3.全球课程标准:有些学科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课程标准,以保证学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与国际化相对应的是教育的本土化。
教育本土化是强调遵循和融入当地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和地方特色。
教育本土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通过本土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
2.社会适应:本土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3.个性化发展:每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历史、文化背景各不相同,教育本土化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不是对立的,而应当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追求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融合模式:一些教育机构探索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既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融入本土文化。
2.多元化视角:教育内容应具备多元化的视角,让学生能够在理解全球化的同时,也能认同自身的文化身份。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本土化的平衡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与本土化的平衡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同时,如何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保持本土化的特色与价值,实现两者的平衡,成为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教育国际化意味着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共享,学生和教师能够跨越国界进行交流与合作,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相互借鉴与融合。
这种趋势为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
首先,教育国际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和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全球意识。
他们不再局限于本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能够以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其次,教育国际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可以分享优质的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也能够迅速传播。
这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国际化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再者,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
他们可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项目,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然而,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本土化的重要性。
本土化是指在教育中充分考虑本国的文化、社会、历史和价值观等因素,使教育能够适应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需求。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这些是构成国家和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石。
教育如果忽视了本土化,就可能导致学生对本国文化的陌生和疏离,甚至丧失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土化还体现在教育要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适应本国发展的各类人才。
例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可能更为重要,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能是教育的重点。
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
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土化教育目的指的是根据本地文化背景、社会需求和特殊情境,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目标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政策。
而全球化教育则是指将国际化的视野和意识融入教育体系,培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本文将探讨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并分析其意义和挑战。
一、教育目的的本土化本土化教育目的强调以本地文化、社会需求和特殊情境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目标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政策。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学生的需求,培养符合本地社会需求的人才。
在本土化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本地文化、社会和环境。
本土化教育目的的对接要求教育机构和教师深入了解本地社会的特点和需求,根据本地文化和价值观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同时,本土化教育目的也需要与全球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二、全球化教育的意义全球化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全球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全球化教育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全球化教育的对接要求教育机构和教师将全球化的视野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
通过引入国际化的教材、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三、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土化教育目的和全球化教育都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但侧重点和出发点有所不同。
教育目的的本土化与全球化教育的对接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本土化教育目的不能脱离当地社会和文化,要考虑学生的特殊需求和文化背景。
同时,教育机构和教师也需要关注全球化教育的趋势和要求,以确保学生具备国际竞争力。
其次,对接本土化教育目的和全球化教育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育政策。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初探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初探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机构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
在地国际化的概念体现了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旨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全球视野的拓展。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在地国际化”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应用。
在地国际化的理念明确了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本土化,也不是简单的国际化,而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1.强调本土化。
在地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而是要将国际资源与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本土教育资源的作用。
要坚持以本土文化和教育实践为基础,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强调国际化。
在地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本土化层面,而是要充分吸收国际教育资源和理念,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化的人才。
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3.强调产出价值。
在地国际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国际化的象征和标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实际教育效果和价值的提升。
要把握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本质,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二、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应当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
学校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学校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1.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中,学校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课程的国际化,注重国际合作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竞争力。
教育内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
教育内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内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平衡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突显了不同地区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在教育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知识与教育资源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
然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外来文化影响,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强调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力求在融合中保留自身特色。
在讨论教育内容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时,首先需要了解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全球化教育内容通常指的是一些国际通用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比如科学技术、数理逻辑、英语等,这些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并普遍应用。
本土化教育内容则更多地强调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包括地方历史、民族语言、传统技艺等,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
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涉及政策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需要考虑如何在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全球范围内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只有通过这种平衡,教育才能既不失去其文化根基,又能顺应时代潮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对教育内容进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首要之一是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真正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全球通用知识的吸收,同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求与文化特点。
以科学教育为例,虽然物理法则与数学定理是普适的,但在教学中引入本地的科学实践与案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感。
这种结合使学生能够从本土视角理解全球共享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创新。
教师的角色在这一平衡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引导者。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教师应当具备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能够将国际教育理念融入本土教育实践中。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案例以及项目,帮助学生在了解国际视野的同时,深入理解自己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传承,更是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教育的模式和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本篇文章将探讨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与挑战。
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教育理念、课程、教学方式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融合。
国际化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国际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通过跨国教育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例如在线课程、国际交流项目等。
这种资源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2.文化交融学生在国际化教育环境中,不仅学习知识,还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种文化的交融能够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与包容心,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激励竞争国际化教育还增加了教育领域的竞争。
各国为了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这种竞争使得教育机构更加重视创新和实践,推动了教育的进步。
然而,教育的国际化也带来了不少挑战。
例如,过度强调国际化可能导致本土文化和传统的忽视,进而影响学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
教育的本土化与教育的国际化相对的是教育的本土化。
本土化强调根据本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来制定教育政策与课程。
这一过程对于保持国家文化和培养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1.文化认同本土化教育强调对本国文化和语言的继承与发扬。
通过学习本土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2.适应性强本土化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和需求,教育机构可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这种适应性能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地方社会发展本土化教育还与地方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培养适应本土市场和环境的人才,教育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然而,本土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浅谈际化与本土化
浅谈国际化与本土化浅谈国际化与本土化《人民法》中的定义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关,内容,欢迎阅读!浅谈国际化与本土化全如下近段时间我常在站和书上看到一些有方向的章。
比如全球十大营销传播世界伙伴的执行长说本土化的要比国际标准化的效果至少强30%。
因此他们从都和当地的行销传播平均持股,使命是增加本地商的力量,使之与全球传播集团的商抗衡。
屡获大奖的KE创意掌门人说不管他们给不给你奖都别在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于一个国家的化,有了不起的化,惟有从自己的化出发才会做出好,的应从自己的化和角度出发告诉世界其它角落的人什么是你所认为的好,而不是去一大堆西方人告诉你们应该怎么做.戛纳评委、电通的镜说亚洲人应该真诚地向西方世界呈现我们独一无二的观点,亚洲本土的创意存在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镜更身体力行在戛纳节上设立具有旗帜性的《亚洲创意》论坛。
汇丰银行的语说环球金融、地方智慧;我们向重视地方智慧。
当代艺术家倪再沁认为凡一切历史、化或时间、空间;只要阻碍国际市场运行者皆应被排除,艺术也不例外。
国际化这个名词,是从经济领域扩散出,进而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所有知识、作为都笼罩在全球化的今日,当代艺术自不能免。
正在国际艺坛上走红的华人艺术家蔡国强,他说当代艺术可以乱搞,西方认为好的那么就是好的。
2000年在瑞士达沃斯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被称为全球经济的奥林匹克共有40多位府首脑,300多位世界顶尖级经济专家,1000多位跨国总裁一致认为区域界限会被逐渐打破,逐渐被淘汰,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学博士,大学学院传播系主任,教授吴予敏说国际化是资本国际化的必然需求.对于上面艺人的一些陈述,我也想就此问题提一点自己的看法吧。
从事物的普遍性和联系性说一切事物都是普遍存在和相互联系的。
既是统一又是对立的。
就好像高楼大厦不能没有第一层;人的左手没有右手灵活就把左手砍下;认为府不好就要把它消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摘要:本文论述了课程本土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三个方面考察了课程国际化的涵义,指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课程国际化;课程本土化当前,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种实践,高校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都受到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
高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性。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多数院校无论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还是在具体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虽然也注重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但割裂了二者联系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既不符合高校课程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本土化有关“本土化”问题的研究及其话语的使用,在我国与“现代化”一词的由来一样长久,是起源于新文化对旧文化冲击的注意和思考。
只不过现代化相对于传统而言,本土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论。
从晚清到“五四”,当西方文化、苏俄文化在上世纪初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力倡中国走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也关注着如何借鉴、吸收西方文化,将其融汇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在如何协调“西潮”与“古学”之间的缝隙与张力时,则提出了“中国化”问题,也间或有“本土化”的提法。
[1]由此可见,本土化是外来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相互沟通、融合的过程;是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改变自己的初始形态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过程;也是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因此,本土化是传统文化结合外来文化而迈向现代化的中介与桥梁。
在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教育学领域进行了通过本土化研究而迈上学科现代化的探索之路,这些探索为今日课程本土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碰撞而导致的教育本土化研究可追溯到洋务运动与我国近代课程的萌芽时期。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清政府为了求强求富、抵御外患,产生了洋务派,出现了洋务运动。
在教育领域出现了洋务教育,洋务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封建旧式教育,在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外国语言文学)和西艺(西方一些科学知识)课程。
这样,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原有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外,增加了外国语和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
概括地说,也就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迈出了课程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
这种“中体西用”的课程设置,是我国学校课程近代化的第一个里程碑,对后来学校教育的课程极有影响。
[2]教育本土化研究与实施的第二个阶段便在维新运动与我国近代课程的雏形中确立。
维新运动在教育方面的主流便是废八股、变科举、改书院、兴学堂。
最终导致了近代教育(包括近代学制和近代课程)在我国的确立。
[3]维新派的主导思想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并倡导我国学堂的课程改革应效仿日、美的模式。
可见维新派在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上比洋务派更激进,更西化,但仍不可避免地要兼顾“中学”。
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教育领域里,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争,持续了几十年都没有真正地被解决。
作为本土化的过程必然伴随并顾及两种文化思想体系。
近代中国的西学(新学)课程是从西方搬来的,它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还缺少生根的土壤培植,因此也为后人对教育的本土化进一步的探究留下了艰巨的任务。
“五四”时期,教育领域里掀起了倡导实用、科学,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热潮。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教育思想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诸多教育活动的开展,实际又构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3]其主题和核心,即是科学和民主,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封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这一时期的教育,首先是教育与救国联系在一起,出现了较有影响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等等。
接着,中国国内一大批资产阶级教育家和爱国知识分子,从教育救国的立场出发,以西方的教育理论为武器,对教育的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种教育实验纷纷在农村出现。
以“五四”运动为先导,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改革与实验,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
如果说从晚清到“五四”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时期,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与探索又使中国教育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以“教育学”这门探究教育现象及规律的学科而言,“中国化”的历程从“苏联化”到“多元化”再到“中国化”的近半个世纪发展道路和剪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领域的新探索。
[4]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教育领域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从办学形式到教育内容,从课程目标到课程设置,都在中国特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着历史性创造工作。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虽然它已经开始启动,但它必将延续到未来,在这一个过程中,本土化的中介与桥梁作用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国际化课程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外语课程、国际区域研究课程的开发设置过程和“学科普遍化”的过程。
这是从具体一门学科课程的课程概念出发而言的。
如果从广义的课程概念出发,课程国际化还应包涵课程目标的国际性与课程体系的国际通行性。
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理解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涵义。
1. 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要求确立国际化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反映,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灵魂。
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了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的培养目标。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认为,“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要想生存下去,除了要牢固掌握日本文化外,还应该对各国文化和传统加深理解。
因此,要求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
”[5]为了推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进程,必须在高等学校课程目标中体现国际精神,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人才。
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开放的全球视野;②培养学生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方面得到全面训练;③具有处理自己所学专业的国际事务的能力;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能够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要求高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在课程目标下对大学开设的课程及结构、学分要求等一系列的规定。
美国高校在二战后非常重视课程的国际化,许多院校从教学管理制度上确立了国际课程的设置。
例如,斯坦福大学规定,每个学生可修习一门亚洲或非洲文明课程以代替西方文明课程。
密执安大学则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修习一门非西方的基础课程方能毕业。
在课程国际化中,外语课程和区域研究课程得到了广泛增加。
区域研究课程既是专攻国际关系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也是主修其它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国际区域课程并蒂相连的外语教学在战后也得到了重视,二战以前,大学低年级外语教学仅限于德、法、西班牙语等传统的西欧语种,战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增添了非西方语种。
1989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高校已将面向世界国际领域的课程,如世界历史和世界文化列入普通教育计划,一半的高校通过校际合作共同安排国际教育课程,也有半数二年制学院将某些国际领域课程列入普通教育计划。
从课程国际化视野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我国高校课程还需作出较多的调整。
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课程,以及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课程;②加强开设区域研究课程,如中东问题、非洲研究等;③注重外语课程的开设。
除了开设基础英语之外,应该开设专业外语,使大学四年的外语不断线;④在学分计算、修读要求方面与世界大多数国家通常要求的120学分左右相符,总学时也要下调;⑤在课程结构上,要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
3. 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要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
提到课程国际化,西方学者往往使用“国际学科”、“国际课程”、“跨文化课程”、“跨国课程”等词汇。
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曾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历史发展、从学科普遍化——学科的全球适应性的推广与验证过程,从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他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将全球眼界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
[6]一个学科如果只是体现本国经验,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就是欺骗学生,反映出一种愚蠢的沙文主义。
为了实现学科普遍化,教材编写者必须以“全球化的眼光”来编写教材。
所编写的教材必须“立足前沿”、“放眼全球”与“融会贯通”。
要站在学科的前沿,既精熟该学科的演进历史,又对其研究现状了然于胸;更能展望其发展前景,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及充实不同国家的案例。
在具体的课程编写中可以采用“注入法”,即给现存的课程增添跨文化的和国际领域的内容,采用外国的典范和案例充实课程。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辨证统一高校课程国际化是高校课程基于民族传统课程上,面向世界开放的一种趋势和过程;同时高校课程本土化要通过建构国际课程体系规范使自己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并进行平等沟通与对话作为理想目标。
所以说,高校课程国际化与高校课程本土化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
高校课程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未来高校课程远景:首先,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国高校课程质量经过一种“国际认证”被国际社会承认和尊重,达到了国际水平。
其次,高校课程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游戏规则”,体现了一种制度上的共通性。
国际上有通用的课程管理制度,例如,一位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可到清华大学修10个学分,再到麻省理工学院修10个学分,等等。
再次,建立与世界各高校联网的校园网,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最后,由于有了课程规范上的共通性,各国高校课程都可参与到世界课程体系当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对话,同时各国高校课程又保持了民族的特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长期以来便形成了“国际化=西方化=欧美化”这样一道错误的等式。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等同于或者说能代表“国际化”。
因此,我们要发挥本土化优势,发挥“民族性”在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具有国际性,正如日本喜多春和教授所言,国际化就是指本国文化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承认、接受并得到相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