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与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
背景:某中学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问题:该校英语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不够积极,并且在课下的英语交流机会有限。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行动研究过程:1. 第一阶段(计划):教师组织一个小组,由几位英语教师和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了以下计划:1.1 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时间。
1.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
1.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
2. 第二阶段(实施):2.1 增加英语口语练习时间:学校安排每周一次的口语课,每节课持续30分钟。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2.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学校开设了一个英语角,每周一次,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和交流。
英语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演讲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英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第三阶段(评估):3.1 定期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使用自制的口语评估表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口语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口语课的学习体验的感受。
4. 第四阶段(反思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讨论,探讨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和策略。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初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学生对于口语课程和活动的反馈也是积极的,他们表示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交流技巧。
总结: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学校的英语教师发现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研究
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研究是一种通过实际教学操作和观察获得经验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教师们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性、其应用和实施以及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
一、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实践研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教师们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实践研究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还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实践研究的应用和实施教学实践研究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施方法:1.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教师通过反思和实践,提出教学问题并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和改进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2.课堂观察: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通过这种观察,教师可以获得关于学生学习困难和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
3.问卷调查:教师可以设计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对教学的反馈。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教师找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并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来促进互动和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情况,帮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
三、成功的实践案例1.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一位中学教师每周都会花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他会回顾上一周的课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通过这样的反思,他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式学习:一位小学教师在教授科学课程时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
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项目,鼓励学生们动手实践并自主探索。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教学实践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教师们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并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
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幼儿教育活动行动研究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成为了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等环节,不断改进实践效果。
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和特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行动研究的概念和特点(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通过实践、反思、调整等环节,不断改进实践效果。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提高实践效果,而不是为了获取理论知识。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1.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获取理论知识。
因此,行动研究的选题通常是来自于实践中的问题,研究的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
2. 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 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合作,研究者不仅要对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还要与实践者一起参与实践,共同解决问题。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
3. 强调实践、反思、调整的循环过程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反思、调整的循环过程,研究者通过实践来检验研究假设,通过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调整来改进实践效果。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的过程。
4. 强调研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提高实践效果,因此,行动研究的结果应该能够应用于实践,并得到推广。
因此,行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注重研究结果的应用和推广,将研究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一)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是目前行动研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行动研究与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集体智慧和经验 共享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引领教育创新
教师行动研究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有助于引领教育领 域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描述性统计、相关性 分析、回归分析等,以揭示教学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
内容分析
教师对文本类数据进行词频分析、主题建模等处理,以了解文本内容 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对比分析
教师将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班级的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教学改进计划 的效果。
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与改进
特点
教师行动研究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反思性和合作性。它以教师的实际教学环 境为研究场所,教师自主开展研究,通过反思和合作来促进教学实践的改进。
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行动研究能够帮助教 师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对 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探究,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 学能力。
案例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行动研究
总结词
通过行动研究,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详细描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还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 果。
02 教师行动研究的核心概念
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教师需明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并将其转化为可研究的问题。
什么叫行动研究
什么叫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一种操作范式。
有以下几种特点:1、从研究目的看,为行动而研究;2、从研究对象看,对行动进行研究;3、从研究人员看,是教师进行研究;4、从研究范围看,是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5、从研究的方法看,学习、研究、反思、行动,四为一体。
6、从研究过程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7、从研究结果看,是高质量、高效率,看学生的发展。
第三点:怎样开展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程序。
1、做好划,定好方向;2、加强实施,进行反思;3、总结提高,改善行动。
其中重点是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环节,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合理性、有效性的追求,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怎样反思呢?(1)反思自身教学的有效性、成功率;(2)反思自己的真个教育事业以及生活环境。
二、行动研究的类别。
有三点:移植、教历和案例。
三、行动研究的重点。
应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科研兴课。
要解决课堂教学的十大形式,以及如何解决问题,这里不在一一罗列。
四、新动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一共有6个方面的关系:1、行动和研究的关系;2、理论导向和行动实践的关系;3、课题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4、个体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关系;5、体会性成果和概括性成果的关系;6、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
“以能为本,以勤为先,以研为导,以创为先。
”十六字是行动研究纲领。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一、行动研究法的起源“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考尔(John 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
那时,在一般科研工作者看来,“行动”与“研究”是由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后者指受到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专业探究活动,两者并不相干。
而考尔、勒温在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仅凭个人兴趣搞科研,仅仅是为“出书”作研究,那么其研究工作就不足以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而实际工作者如果不研究自己身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者的帮助,光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无法作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教师行动研究案例案例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背景:某小学三年级班级学生平均学习成绩较低,同时班级中存在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行动研究方案:1. 设计学习任务:教师设计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 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积极获取和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4. 知识分享和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通过小组或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5. 持续评估和反馈:教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改进和提高。
行动研究流程:1. 设立研究目标:明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目标。
2.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
3. 行动实施:根据行动研究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在班级中落实相应的教学活动。
4. 结果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改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5. 调整和改进:根据结果分析,适时调整行动研究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 行动展示:将行动研究的成果向同行和学校领导进行展示和分享,争取更多支持和反馈。
通过不断地实施行动研究方案,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行动研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发展和专业成长。
教育行动研究法及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法及案例一.定义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教育行动研究法的“行动”特征1.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行动研究打破了传统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进、实践的改进。
2.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行动研究是抓住行动中值得关注的对象作为研究的问题的。
3.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行动研究既不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更不是在图书馆里开展。
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工作于其中的实际环境。
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改进自身工作。
这把教育研究和教育行动结合起来。
4.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开展行动研究的人就是党校的教育行动者----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研究的结果以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把探索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
5.从研究范围看,是研究者行动所涉及的范围研究者不是去研究工作范围之外的对象。
他研究的是自己工作中涉及的具体人、事、物。
其研究结果----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限于自己特定的工作范围内有效,不一定能普遍应用。
6.从研究进程和方法看,是边行动边调整行动研究要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象的改变。
行动干预的进程和方法没有一个严格的程序,也无法预先完整地设定。
它具有弹性或动态性,由研究者根据情况边实践边修改。
7.从研究结果看,是行动的改进、发展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
一是学生行动的改进和发展:学习行为、品德行为、社会性行为;二是教师行动的改进和发展;教师获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三.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凯米斯的四环节:凯米斯(kemmis)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第十章 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以“共同合作”
以“教育实践”
01
为形式
03
为依托
05
合作性
情境性
实用性
可变性
综合性
以“解决问题”
以“最佳方案”
以“多种方法”
02
04
为目标
为导向
为手段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法
(三)教育行动研究法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育行动研究法的作用
教育行动研究法特别适用于中、小规 模课程研究以及对具体教育结构的整 体性考察与改进,还可用于改进教学 方法和程序、行为管理和控制、教育 组织行政工作效率、教师工作态度与 价值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师生总动员
This is a good space for a short subtitle
二、资料的收集 针对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研究者主要选用了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
观察法四种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法梳理了T 连锁幼儿园的办园历史、办园理念等,运用问卷法了解 幼儿园教职工、幼儿园和家长、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人际氛围…… 三、资料的分析
问题: 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领域运用时与学前教育实践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二者 分?相信通过本章的讲解和同学们的认真学习,能很好地将这两种研究方法区分开来,以 便于顺利地开展研究工作。
知识目标:
理解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的含义与特点。
掌握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的实施步骤。
一、个案研究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所谓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谓 的“单一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既可以具有特殊 性(个案本身所具有的某个独特的特点),也可以具有典型性(个案对某类总体的代 表性)。如对某个情绪障碍儿童的语言问题与早期干预的研究,或某个优秀的幼儿教 师教育能力形成过程的个案分析,对某个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等。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CHAPTER
研究不足与展望
方法论的局限性
过去的教育教学研究往往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提供一定的见解,但可能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
缺乏实证研究
许多教育教学理论缺乏实际的实证研究,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缺乏对多元化背景的考虑
现有的教育教学研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02
CHAPTER
研究目的和方法
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优化学习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文献综述
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
教师访谈
01
02
03
04
查阅和分析关于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进展。
设计问卷,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关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学习需求的意见和建议。
官方统计们对教育教学实践和效果的看法和感受。
调查问卷
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有关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相关信息,如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参与度等。
观察记录
随机抽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目标学校或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代表性样本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或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
03
考虑多元化背景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应更加关注不同背景的学生,探究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01
引入新的研究方法
未来可以尝试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教育教学现象。
02
加强实证研究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来检验教育教学理论,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的推出,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中的生存状态,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主探究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思考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从而加深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语文思维能力。
同时,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提出学生的研究方式转变,实行自主探究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探讨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在21世纪的中国,教育已经进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如何提高学生的研究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深化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包括电脑动画识字、故事联想识字和部件构字识字。
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识字,通过形象、有趣的方式来加深对字的理解,同时调动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如编顺口溜和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教学“碧”字:“XXX,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此外,学生也喜欢通过看图、绘画、演示、比较等方法来识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汉字。
我们还可以与家长合作,建立课外识字档案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识字,如通过认识路标、车站牌、包装袋等进行识字。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不断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并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我们作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新课程理论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它比语文能力的提高更为宽泛。
语文素养的目标是养成阅读书籍的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协作文字的技能。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
教师行动研究报告案例引言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根据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方式。
本文以我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为例,介绍了我进行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问题描述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他们往往会把加法视为一种简单的“合并”操作,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数学本质。
因此,我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的本质和运算过程?研究过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目标我希望通过教学实践来改善学生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设计实施方案根据研究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等。
在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将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第三步:实施教学活动我将上述设计的教学活动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一个传输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个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导师。
第四步:观察和记录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录相关数据来了解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思考和解决策略。
第五步:分析和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我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比较和总结,我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发现。
结果和讨论通过教师行动研究的实践,我发现以下一些结果和讨论:- 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操作物品和绘制图形等方式深入理解了加法的本质。
他们不再简单地将加法视为一种“合并”操作,而是通过具象化操作抽象概念,建立起了对加法的深入认识。
- 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及个别辅导等方式,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于学生们对于加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的应用比较一、本文概述在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被广泛应用,用以深入探究特定现象、解决问题或推动实践发展。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本文旨在系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探讨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比较,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本文将分别介绍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和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步骤。
然后,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这三种方法在实际研究或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它们如何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践改进或促进理论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比较这三种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用。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随着社会科学和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方法将如何继续演变和适应新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行动研究法的应用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实践者的积极参与和反思,达到改善实践和提高理论认识的目的。
在教育、企业管理、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行动研究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法被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们通过观察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和调整。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于是她运用行动研究法,对阅读教学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企业管理领域,行动研究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关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进行了一项教育教学行动研究。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决定开展此次行动研究。
二、研究目标1、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3、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研究对象与时间研究对象为我校具体年级具体班级的学生。
研究时间从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
四、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行为表现和参与度,发现存在的问题。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看法和需求,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期望。
3、访谈法与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和学习困惑,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4、测试法定期进行学业测试,对比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五、研究过程1、问题诊断阶段通过观察、问卷、访谈和测试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认为教学枯燥乏味。
(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但教学未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方案制定阶段针对诊断出的问题,制定以下改进方案:(1)优化教学设计,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3)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
3、行动实施阶段(1)按照改进方案进行教学实践。
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范文
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范文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它能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那我就来分享一下我写过的一份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报告吧。
在开始写这个报告之前,我得确定研究的问题。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定下来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总是很模糊,这可不行啊!我就想,这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才能让他们把数学概念理解得透彻呢?从我的经验来看,这个研究问题得具体一点,不能太宽泛,不然研究起来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然后呢,我就开始去查找相关的理论依据。
这可真是个大海捞针的过程!我还是找到了一些很有用的理论。
比如说,有个教育学家提到过,通过实际案例来讲解概念会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
我当时就想,这是不是就是解决我问题的关键呢?我认为这种理论依据对研究来说就像是灯塔,给你指明方向。
接着,我就制定了我的行动计划。
我计划在课堂上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来讲解概念。
像讲函数的时候,我就用了水电费计算的例子。
我想,这样学生们就能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了,应该会好理解很多吧。
但是呢,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不太能跟上。
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就想,是不是我的案例还不够简单易懂呢?这时候啊,我就又调整了我的计划。
我把案例简化了一些,还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自己来分析案例中的数学关系。
哇,效果真的不一样了!学生们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了,而且对概念的理解也更准确了。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在教育教学行动研究中,不断调整计划是多么的重要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还收集了各种数据。
有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情况,有课后的小测试成绩,还有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这些数据就像是一面镜子,能让我清楚地看到我的计划实施得怎么样。
我觉得收集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一点,不能只看成绩,学生的反馈也很重要呢。
我就根据这些数据和整个研究过程来写我的结论。
我的结论就是,通过引入生活案例并且简化案例、增加互动环节,确实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案例与教学策略
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案例与教学策略引言: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和策略,以期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案例一:儿童故事教学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三只小猪》教学方法:1.引入:老师利用手偶或图片引入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2.阐释:老师通过讲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核心,并引导幼儿参与讨论。
3.角色扮演:老师组织幼儿角色扮演故事中的小猪,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4.艺术创作:老师引导幼儿绘制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力。
5.小结:老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引导幼儿从中获得启示。
案例二:探索性学习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观察昆虫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老师将昆虫标本或活体昆虫带入课堂,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形态、习性等。
2.问题导向: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鼓励幼儿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和回答,激发幼儿的兴趣。
3.实践探索:老师组织幼儿到操场或花园等自然环境中,通过捕捉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等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
4.学习反思:老师带领幼儿回到教室,与他们分享观察到的有趣事物,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和表达。
案例三:游戏化学习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内容:数字认知教学方法:1.游戏引入:老师设计数字认知游戏,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培养他们的兴趣。
2.合作交流: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通过互相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游戏化评价:老师鼓励幼儿根据游戏的结果,对自己和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4.延伸拓展:老师将数字认知游戏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结语:幼儿园老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策略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创造的体现。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观察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完整版)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
其实施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
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
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案例2:a、b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
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
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育学行动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
在国外,教育学行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或项目,支持教 育工作者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国外的学术期刊和会议也 大量发表和讨论与行动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学行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广,未来其发展趋势 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跨学科合作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 术共同体,共同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02
01
03
行动研究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可以为教育改 革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
通过行动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教育改 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 建议。
03
典型教育实践案例解析
案例一: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背景介绍
某中学在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僵化、学生缺乏创新 能力习新教育模式的理念和方 法;同时,改造教室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合作学 习的空间。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跨学科综合性项 目,引导学生探究现实问题。
案例三: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 背景介绍:某初中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乏特色、师生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
• 建设目标:学校希望通过行动研究,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提高师生 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实施过程:学校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 和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师生对学校文化的期望和需求。然后,制定学校文化建 设方案,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策划、校园环境改造、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等方面。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贡献自己的力 量。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方式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方式一、引言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方式,以期给广大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教师的自主研究1.教学观察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观察可以包括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的思维过程等方面。
2.教学案例分析法教师可通过分析教学案例,了解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下的表现和问题,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差异。
三、专业交流与合作1.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学校或学科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交流心得体会。
这种方式可以拓宽视野,借鉴他人经验,促进自身教学的不断提升。
2.学术会议与研讨会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通过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与讨论,了解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四、行动研究1.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
包括研究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2.实施研究活动根据研究计划,教师可以进行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活动,搜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1.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教学参考资料,提高教学效果。
2.在线学习平台利用教师还可以通过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在线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六、反思与修正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过程中,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修正。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七、评估与分享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后,应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应将研究成果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推动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
教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研究是指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方案。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
首先,科学观察法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直接观察来获得数据和信息,包括教学环境、教师行为、学生反应等方面的观察。
通过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调查研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和看法,了解他们对教学的评价和期望。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为改进教学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再次,实验研究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研究某一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确定某一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实际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行动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实现教学的自我提升。
最后,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详细描述和分析教学实践的方法。
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观察和描述,以及对教学背景、教师行
为和学生反应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之,教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周 卫 研究员
2005年5月
一、为什么要研究教学案例
教师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
[加拿大] 迈克· 富兰:《变革的力量》
——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
● 教师专业与成熟专业相比,除了文本知识之外,更需 要实践的智慧,人文的精神
●
教师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 型:① 指导型的合作学习,校内专家、教研员、专 业理论工作者的指导;② 交流型的合作学习,公开 课、教学成果展示、读书汇报课等;③ 研究型的合 作学习,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
●
⒋教师的学习是基于实践的研究学习
20世纪60年代,英国斯腾豪斯(L.Stenhouse)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 研究课程教学的主人。他的学生埃里奥(J.Elliot) 和凯米斯(S.Kemmis)提出,教师只有实现了从检验课 程专家的假设到自己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转换,教 师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研究者。
三、教学案例的类型
(一)以对象划分
1、以课例为主:斯登博士等著、李忠如译:美匹兹堡大学 《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案例》,
上海教育 出版社 2001/11 2、以事件为主:汪履雄导读、曾美蕙著:《超越教学技巧》,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8 吕型伟主编:《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案 例:点评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6
行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教师在职培训的困惑
●以往培训听讲模式基于两个假设:① 以为教师 听了就能懂,② 懂了就会做。
●“认知不协调理论”发现:人们总是回避不协 调因素,趋同协调因素。面对新理念有三种态度:排 斥、扭曲、重构。 ●“默会知识论”认为:教学是实践的智慧,教 师的学习是从原有经验出发的,基于案例的唤醒与反思, 实质上是在实践反思、理性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对原 有经验的重构。
四、如何进行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步骤
案例研究的步骤
精心选题
(明确研究问题)
建议采用的方法
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文献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现场搜集资料
补充调查
(含学生、教师、家长等)
现场观察技术,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录像带观察技术
座谈问卷、实作测量、深度访谈 文档(如学习笔记、作业本)调查 资料分析、数据分析 (注重质的研究方法)
●
教师的研究是实践的研究,在实践中鉴别理论 的真伪,在实践中迸发创造的火花,在实践中形成指 导改进自身教学的实践智慧和个人理论。
●
⒌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D.Schon) 在1987年美国教育研究学会召开的“21世纪教学管理 与教师教育”大会上做了题为《促进反思性教学》的 报告,最早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 1989年,心理学家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 = 实践 + 反思。 ● 教师的学习不是从理论出发的,而是从经验出发 的反思与重构。[美]布鲁克菲德说:“如果不进行批判 和反思,就会总是认为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应该按专 家说得算。于是,我们就永远只能从别人那里明白做任 何事的意义,于是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在实现别人的思 想。”(批判性反思型教师ABC》,轻工出版社2002年, P260)
四种学习方式:听中学,做中学, 听懂了说出来,会做的写出来。
教师学习的五个特点
⒈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
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Spiroet)在1991年提 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脱离经验的,以文字符号编码 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高级学习(复杂的、嵌于情 境的、结构不良的知识)。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 同的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 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
(1999、6 —— 2000、3)
●寻找中间地带:重视本土经验,扎根自身实践,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执其两端而取其中。 子曰:“赐 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乎?” 对曰:“然,非与? ”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舒而曼“研究的主题”—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 探究性学习、管理者探究性学习、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 。 ●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专业成长知识结 构的变化:一般原理知识 + 典型案例知识 + 恰当运用原 理于案例的策略。 ●重视案例研究:理论诠释是可以发展变化的,事 实是永存的,可以历史对比,可以跨文化比较,可以内 省反思,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研究(斯丁格勒 TIMMS
需要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知识的冰山模型 [美] 知识在线公司 荣·杨(Ron Yang)
明确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 知识
存于书本, 可编码(逻辑性)
可传递(共享性) 可反思(批判性)
智慧之果
默会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 本质是的理解 力和领悟
存在于个人经验(个体化) 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
“行动教育‛的基本模式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 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的 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 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 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 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 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行动教育”模式的意义和价 值 ●为先进理念向教学行为转移,提供了一种可资
●
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 教师的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教师擅长 的表达是运用案例的表达。以案例为载体的专题研 究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两张皮(只 有专题没有课例或只有课例没有专题)。
●
⒉教师的学习是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
英国人雷格· 列文(Reg Revans)在20世纪50 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概念。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概 括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 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
教师的学习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问题才有不 同意见的讨论,才能使概念不断明晰;校本教研就是 要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从 中提炼出研究课题;以差异推动进取,不断寻求理想 与现实的差距,个人与他人的差距,挑战能力边缘, 超越自我。
●
⒊教师的学习是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Vygotsky)20世 纪30年代初提出,人类的学习是在人与人之间交往 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 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 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研究教学案例的价值
一.分享教师实践的智慧 ●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案例来传递; ●全校同伴的经验,通过案例来分享; ●教师、专家“实践共同体”以案例为载体对话与交流。 二.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 ●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应对的策略、理 论联系实际的中介。 三.从案例研究中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 ●案例研究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正是从案 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智慧之根
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g(1956): “人们所 知道的远远胜过可言说的。” 亚太经合组织(0ECD)1996 年强调默会知识在新经济时代重要意义
重建知识与学习的概念
明确知识
① 言传 ③ 内化
明确知识
④
外显
默会知识
② 意会
默会知识
① 言传:讲授记忆 听讲为主 ②意会:实践感悟 在做中学 ③内化:实践反思 融会贯通 ④外显:深度访谈 逐步清晰
(2)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关注如何从形式探究 走向实质探究 (3)通过TIMSS项目东西方课例跨文化的比较, 寻找“中间地带”:“情境导入,问题驱动,探究本 源,超越技巧”。
对案例研究的质疑
⒈案例研究对可收集的数据做主观诠释,缺乏严谨性? 案例研究需要依据某种理论框架或假设去收集 数据,否则会视而不见;但又要保持开放灵活的态 度,根据事实调整原有框架。 ⒉案例研究不能为科学推论提供基础? • 案例研究与实验研究同样能推论到理论假设, 但它是分析性的,而不是统计性的,不能以偏盖全, 推及全体和一般。 ⒊案例研究耗时长,数据太多,难以处理? • 在复杂情景面前要求研究者紧紧地围绕着研究 目的和问题,收集数据,及时进行记录、分类和三 角互证,比较不同来源信息,能否相互证实。
案例研究的适用范围
案例研究是实证研究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⒈问题要与当前在课堂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有关(对历史事件可用历史法对教师专业成长史 做补充研究); ⒉我们对此类问题几乎不能控制(能控制的可采用实 验法); ⒊研究的是“怎样”和“为什么”等探究性的问题 (如涉及“多少”和“多大程度”等定量问题可 采用调查法、问卷法,为获得更多证据还可用访 谈法、观察法做补充)。 ——香港大学 徐碧美
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教师研修难题——先进理念如何向教学行为转移?
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侧重参与式讨论的案例教学
缺乏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行动教育”模式
以课例为载体的“三个阶段、 两次反思”,包含专业引领、伙 伴合作、行为跟进、合作反思。
同事间的伙伴合作
缺乏纵向理论、经验、方法 的专业引领
对优秀教师成长经验提炼
借鉴的研修模式,“行为跟进”克服了以往评课只停 留于评议;
●为专业人士深入学校,与教师一起观察、研究、 改进教学提供了合作平台,克服了理论与实践“两张 皮”的弊端; ●以学科课例为载体的研修,克服了以往培训中 (讲解式、习得式、通识培训)“学科缺失”的范式; ●强调先进理论、经验、方法的专业引领,克服 了伙伴互助、同级经验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