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页)

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 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 B.汉朝丞相 D.明朝内阁大学士
A.秦朝御史大夫 C.唐朝六部尚书
答案:D
抓关键:表明其地位不是法定的, 其权力来自皇帝的私授。
联知识
3.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
抓关键:这一现象也是皇 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 帝授权的结果,说明当时 倾 一 时 。 这 表 明 缺乏对皇权的制约。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根据以上史料指出中国古代的宰
相与内阁有什么不同?
史料二、三中划线信息均表明明 代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
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 宰相的权力和地位。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 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 到制约作用。
( )
答案:B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其职责是对奏章进行 “票拟”。
抓关键:其职责是协 助皇帝处理政事
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 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答案:B
(
)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
)
定时空:可知 为清朝。 军机处
抓关键:军机处起到了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辅助皇帝的作用,是 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
7.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 “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习目标]1.明确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影响。

2.了解明成祖设立内阁的原因及作用。

3.知道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及特点。

4.认识明清时期君主制度加强的影响。

_、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1.原因(1)历史: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

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现实:明初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②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1)明太祖设置一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这些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拥有票拟权。

(4)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1 •清朝初年(1)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人臣会议淀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时期: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大臣品级不高、钦定。

(3)职责: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①[点拨]宰相制度的废除不意味着相权消失(1)相权泛指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社会形态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增强,得票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大汗的内侍机构,手中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上手中。

二、清朝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易错扫描】1、明太祖朱元璋明宪宗废除宰相制度,使六这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彻底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也并使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2、雍正帝时设立的文渊阁“只供传述、缮拟,不能或过有赞划于其间”,其威望与职能比内阁更低,从而加强了皇权专制。

四、【对比分析】五、【轻巧识记】用“一、二、三”表述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内容:(1)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开始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

(2)两个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内部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愈发加强。

2018级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44张PPT)

2018级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44张PPT)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二)内阁的出现
时期 名称
设立殿阁大学士
职权
仅备侍从顾问 兼协理奏章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设立内阁
授予内阁票拟权 内阁首辅
参与机务
对奏章拟出处理 意见 内阁首辅权力膨胀 “部权尽归内阁”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 代 的 批 红
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辖。 地方最高级 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省
集中
布政司 按察司
都指挥司
民政、财政 监察、司法
军政
扩大
行省
中央
宰相
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胡惟庸…独相数岁,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 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 《明史·胡惟庸传》
明 内
Y(地位上升情况) “部权尽归内阁” 参与 机密 事务 决策

地 位 演 变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侍 从 顾 问
票 拟 权
X(时期) 明神宗
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中 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 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 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皇明大政记》 宰相与阁臣还有很大的不同,宰相具有执行权, 遇事都可奏而行之,甚至事毕之后方上奏明也是 常有的事;而阁臣则只有遵从皇帝的旨意,拟出 具体办法,待皇帝批准后方可颁行。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一、从秦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变
秦朝:三公九卿制
相权对皇权的双重影响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参与决策,程度制约皇权;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 设中书省, 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内阁的出现◆明成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入文渊阁,随侍皇帝,内阁出现◆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均由皇帝决定。

三.军机处的设立◆明初仿明设内阁,置六部。

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权力置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前言:明初,宰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恣意妄为,向皇权提出了极大挑战,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总结:明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明1368—1644 省—府—州—县清1636—1911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利: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弊: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权力旁落,造成太监乱政。

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二者对加强皇权有何作用?◆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内阁大臣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各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称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及其影响时间:清雍正帝时期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4)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教学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②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被告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易错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易错点】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秦朝(秦始皇——赢政)、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例题: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B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圧众臣。

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侍从咨询为主
直接由皇帝意 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无制约
3、如何理解“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发展到 顶峰”?
秦朝 君 建立
汉至元 主 发展
专 明朝 制 强化
清朝
顶峰
雍 正 帝
内阁
军机处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封建政治发展 的总趋势。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 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和中 央集权也因此发展到顶峰。
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
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 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 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三、纵横联系 拓展探究
课外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至19世纪中国和欧 美各国政治发展方向的不同之处及其影响。
探究参考:明清君主专制的影响
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 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中 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 方国家。
4.综合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有何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 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 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 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 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
温故知新
秦代(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八股取士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布政司(行政)、 都指挥司(军 政)、按察司 (监察)
明太祖
特务机构 锦衣卫(明太祖)
东厂(明成祖) 西厂(明宪宗)
中央
废宰相, 权分六部
(创设情境)
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 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 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 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 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 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明 代: 废除丞相制度 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清初政治状况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 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 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朝坐中左门外 会议,如坐朝仪。 ——昭裢《啸亭杂录》卷4《议政大臣》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任免
对皇权影 响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内阁的创立
(3)特点:
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 机构; 没有决策权; 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不是事实上的宰相。
皇帝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亲中自书掌省管
归入
归入
内阁
明成祖:位高权重






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2)创立经过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
设殿阁 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兼 品秩较低,不
协理章奏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预习评价】 1.(判断)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 × ) 2.(判断)清代军机大臣参与国家大事,等同于丞相。 ( × ) 3.(判断)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
度的巩固。
( × )
4.(思考)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倘使我们说,中 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政 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得以加强。
自主学习
基础认知
史料实证
主题探究
教材答疑
名师指津
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皇权 的高度集 (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________
中,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 ________ 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_ 议政王大臣会议 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
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措施:在宫内设________ 南书房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
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________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明朝内阁、清 1.掌握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设军机处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提示]
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军机处的特点及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1.特点 (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2)保密性好: 受皇帝直接控制, 限制与外官接触, 办公地点地处皇宫内, 不易受外界干扰。 (3)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至多三 四十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1)明初在中央设立 中书省,由 左右丞相 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 丞相权势过重,妨碍 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 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以六部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 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
3.影响 (1) 秦 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 P17“学思之窗”,思考: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 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提示】 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 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 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皇 权又具有制约作用。 利弊: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 相制度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 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收归中央。

(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成员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增大,但始终没有法定地位,也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3)影响:明朝内阁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2.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背景:清朝初期,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较大,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

(2)目的: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特点: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4)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重点知识1.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分散到六部,以便更好地掌控政权。

2. 明朝设内阁: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3.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 清朝乾隆帝时期加强军机处职能:乾隆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军机处的职能,使其成为皇帝控制政权的重要工具。

5. 清朝嘉庆帝整顿吏治:清朝嘉庆帝时期,整顿吏治,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

6. 清朝道光帝整顿漕运:清朝道光帝时期,整顿漕运,改善了漕运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7.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唐亡, 朱温 建后 梁, 五代 开始
陈桥兵 变,赵 匡胤建 北宋, 都东京
辽宋夏金元时期
1127 金灭 北宋, 赵构 称帝, 后都 临安, 南宋 开始 1271 1279 1368
忽必 西夏( 1038-1227 ) 烈改 蒙古 金( 1115-1234 ) 国号 南宋( 1127- 1279) 为元
内容 实质 影响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皇权兼并相权,君相与相权 矛盾在名义上消失 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皇帝
大都督府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御史台
明 初
皇帝
胡惟庸案后
五军都督府 吏户礼兵刑工 都察院
五军都督府 明代五军都督府,创设于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年),起初为大都督府,至洪武十三年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 事不留于壅蔽。”[1] 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 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明末时期的 大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 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 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都察院
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 (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 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 给事中并入。乾隆十三年(1748),废左佥都御史。 清代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机关,既审核死刑案件,另 外参加秋审与热审,还监督百官。 作为明清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者,都察院在维 护封建统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平稳运转 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中央:君主专制的加强
废除丞相制度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内阁的出现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 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13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 历了怎样的过程?
(二)内阁制的形成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的工作量空前巨大。
内阁大堂
2、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பைடு நூலகம்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
权)
——全盛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清 代 的 批 红
明 内 Y(地位上升情况)


参与
位侍
机密
票 拟 权

从 顾
事务 决策


“部权尽归内阁” X(时期)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10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 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 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16
军机处
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的刘罗锅相当于宰相?
军机大臣不是宰相。军机处职责为“跪受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决策权。

高一历史必修①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①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是君主专制强 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皇权的加强
自主探究
1,清初的中枢权力机构有哪些?其职责?
2,雍正年间又设置了什么机构? 3,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 发展的重要标志?(结合课本《清史稿》)
人员简单
军机处的 设立
c.特点:简、速、密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d.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阅读史料和课本第18页第一段大字: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 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 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 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皇帝……命那些大学士在每一个奏章或案件 上,签注意见,写出对该事的分析和应如何反应的 建议,甚至皇帝颁发命令的草稿,都一并拟好呈 上。——当时术语称为“票拟”和“条旨”。皇帝 即根据这些签注,加以批示。于是,不久之后,大 权遂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 义的宰相,内阁也成为没有中书省名义的中书省。 内阁大学士有数人之多,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 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深得皇帝信任的人, 此人即世人所称的“首相”——首席宰相。但大学 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 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 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 法定地位。 ----柏杨《中国人史纲》
矛 盾
皇权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2、归纳明清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

3、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视频、文字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视频欣赏、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客观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述法、史料研究法、比较法、探究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又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到了皇帝,在清朝达到了顶峰。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明清时期绝对君主专制是怎样出现的。

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1、废除宰相制度:(1)明初沿袭元朝的行政体制,中央设立中书省,下设六部,由左、右丞相主持工作。

废行省、设三司。

但是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1)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该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课前预习及准备比较积极认真,由于平时媒体的传播(如电视剧等),比较普遍地以明清时期为素材,因此,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发展有较大兴趣。

但学生在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与解释。

(2)教材内容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但君主专制通知却进一步加强。

本课从四个方面讲述了明清社会折椅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宰相制度的废除”阐明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国历史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的原因、经过和影响;第二部分“内阁的创立”则指明了内阁制产生的背景、内阁的性质和作用;第三部分“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则叙述了清朝中央权力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向军机处过渡的过程,从而突出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这一主题。

最后,本节课通过把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进行比较,说明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在教学中,要通过前后对照,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通过横向对比,阐明君主专制的加强,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时又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学生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内阁产生的背景、作用及实质;内阁、军机处的概念及其作用2 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不同。

3 知道中西君主制度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新课标)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维导图】【微试题】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答案:B2.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

此设置() ①强化了君主专制②提高了行政效率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3.下列关于明代内阁制和清代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朝设置军机处用来取代内阁制度B.内阁无权向六部发令,军机处则有权发令C.两者都无权向六部或各省发布命令D.内阁首辅等于宰相,军机处是临时性机构答案:C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

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

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

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材整理1 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1)明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1)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 17“学思之窗”,思考: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提示】 同意。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

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另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

利弊: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制度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

教材整理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2.过程
(1)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

但他们很少能参决政事。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深度点拨]明朝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的区别
①宰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而内阁不是法定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宰相被赋予行政或决策大权,地位十分稳固,而内阁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无决策权。

③宰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教材整理3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1)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负责奏章票拟。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3)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2.设立
(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设立: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3.职能
(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
(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探究点军机处的设立
(1)根据史料一,指出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

【提示】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2)根据史料二,指出清代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

军机处的设置对清代政治有何影响?
【提示】职责:传达皇帝旨意,不能决策,完全听命于皇帝。

影响:保证了政令的快速传达、执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史论拓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等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②内容详尽而全面。

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③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④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于稳定和重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消极影响:皇帝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
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
【解题模板】
1.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导学号:32700022】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诸侯封土变小,从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①正确;唐代边境要地设置军镇,从而导致节度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②错误;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故③④正确。

【答案】 D
2.(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它是中国历史上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后有西方传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废除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制度。

该朝代是()
A.汉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解析】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材料中“极度集权”和“废除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制度”是指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加强皇权,使君主专制得到强化,故选D项。

【答案】 D
3.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2700024】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D.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
【解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B、D三项错误,选C项。

【答案】 C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废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①③②D.③①②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清朝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答案】 A
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图二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明代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要仔细分析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图一中皇帝下面有丞相,而图二中则无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所致;第二小问要从废丞相的目的入手来回答。

第(2)问中“时间”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关于评价,要理解题中观点,此观点认为军机处实际就是政府,此观点错误,“原因”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分析。

第(3)问由废丞相到设军机处,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1)时间:明太祖时期。

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时间:清朝雍正帝时。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