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案 反思-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主题和意境。
2.能够通过诵读和朗读古诗来感受古诗的韵味。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4.能够简单描述古诗的意境和格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古诗三首》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古诗。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古诗三首》课文。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录音机。
3.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看到题目《古诗三首》,询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谈一下自己对古诗的想法。
2. 学习新诗1.让学生单独阅读第一首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并朗读。
2.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情感以及意象等内容。
3.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3. 讲评1.教师对第一首古诗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核心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4. 学习第二首古诗1.让学生朗读第二首古诗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首古诗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3.让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朗读比赛,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5. 学习第三首古诗1.学生认真阅读第三首古诗,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2.学生群体讨论古诗的语言运用和诗意表达。
3.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首古诗,体验古典诗歌之美。
6. 教学反思1.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本堂课的感想和收获。
2.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
3.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古诗三首》,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课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在朗读古诗中感受语言之美和情感之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同时,教师在点评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表现,帮助每位学生在诗歌朗诵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部编五下1.古诗三首(教案和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按要求掌握生字。
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可根据课外掌握的或是课前搜集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3.师相机补充介绍范成大及其文学成就。
(课件出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指名说)明确:朗读诗歌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范读。
(课件出示划分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个人自由朗读。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耕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three 首古诗:《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长相思》。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作品,语言优美,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才华,领略古诗的魅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古诗可以独立理解,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但同时,由于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学生对于一些古诗的含义和背景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含义。
2.难点: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美。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古诗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古诗的译文、诗人的生平介绍等。
3.教学工具:准备好录音机、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题目,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三首古诗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含教学反思和课后作业设计)
1.古诗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昼.出耘田夜绩麻。
(zhòu zòu) 2.彩丝穿取当银钲.。
(zēng zhēng) 3.草满池塘水满陂.。
(bēi pō)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话出自( )代诗人( )所作的一首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 )、( )、( )、()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中的一个场景。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这句话出自()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晚》。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似被山含住的红红()以及放牛回家的()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和()之情。
三、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第九课,标题为《古诗三首》。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内容和作者;–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背诵并朗读《古诗三首》。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诗三首》的内容和作者;2.培养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0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音视频或小故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好奇。
二、学习《古诗三首》(30分钟)1.理解《将进酒》中的“大盘铺”、“盖厮陶”等词语的意义;2.分组合作分析《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表达的意境;3.朗读《滚滚长江东逝水》并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叹。
三、表演与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所学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激发思考(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感受和收获,展开思考和讨论。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写古诗感悟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导入引发兴趣、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还能培养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歌。
这三首诗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们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对于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可能对一些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和讨论,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然景物的美,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对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欣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古诗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组成。
该组教材是围绕〃童年往事〃这一主题编排的。
三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故事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初夏,人们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在家中把麻搓成线,村中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孩子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却也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种瓜。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抓住〃耘田绩麻〃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
抓住〃也傍桑阴学种瓜〃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孩子们种瓜的场景,体会孩子们的活泼可爱以及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
古诗写了儿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铳。
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
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脱〃〃穿〃〃敲〃〃碎地〃等词语将孩子们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时的得意、冰碎时的惋惜一一呈现,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牧童横坐牛背吹笛的夕阳下池塘边美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可以借助〃横〃〃信口〃等想象牧童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的情景,感受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借助插图,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有助于学生走进情境,理解诗词的意蕴。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春望》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作者的感慨。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化和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深层含义方面仍有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2.难点: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写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写作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回答,深入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美感。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9《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作品,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以及个人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他们在解读古诗中的意象、典故和文化背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魅力,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2.难点:解读古诗中的意象、典故和文化背景,感受古诗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典故和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教学环境。
2.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
3.作业本:准备相应的作业本,用于布置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春日》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这些古诗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韵味。
但是,对于古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古诗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诗中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翻译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教案(含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三首诗歌。
2. 读懂诗歌内容,了解三首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三首诗歌。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认识三位朋友,介绍范成大、杨万里、雷震。
了解完作者,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两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学习字词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
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昼夜耕耘供品幼稚涟漪教师过渡语:学习完本课生字,并读通顺课文后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强调:重点生字,词语着重学习。
拓展:易考词语:报晓、桑树、耕耘、昼夜三、第二次“先学后教”:翻译古诗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1.三首古诗词语解释师:时间到,停。
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生:1.耘田:在田间锄草。
2.绩麻:把麻搓成线。
3.供:从事。
4.傍:靠近。
5.阴:树荫。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好,放下)我们来看《稚子弄冰》中的词语。
生:1.稚子:幼小的孩子。
2.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3.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4.磬: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好,放下)我们来看《村晚》中出现的词语。
生:1.陂:池塘。
2.漪:水中的波纹。
3.腔:曲调。
4.信口:随口。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教案 反思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三首》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能识记并背诵《古诗三首》。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意义。
2.背诵《古诗三首》,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
3.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将《古诗三首》中的意象与情感联系起来。
2.如何让学生透彻理解并抒发《古诗三首》中的真情实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古诗的意义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预先调动学生的情感。
2. 学习与理解《古诗三首》1.逐句理解《古诗三首》中的意象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2.分小组讨论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意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背诵《古诗三首》,通过朗读的方式感悟诗歌的美感和情感。
3. 情感表达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表达的情感。
2.给学生一些写作题目,让他们根据《古诗三首》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小作文,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 总结与反思1.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作文,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古诗三首》的特点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古诗的世界。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和背诵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1 古诗三教学反思3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熟读深思,层层深入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诗题及作者,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
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诗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最后又为学生补充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
二、抓住字眼,品味意境
在教学《稚子弄冰》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鼓励学生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三、以画激趣,读中感悟
在《村晚》这首诗的教学中,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从插图激趣、读中自悟、延伸阅读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画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引言《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内容涉及三首不同朝代的古诗,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反思教学的方式和效果,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之美,提高语文素养。
一、教学内容分析《古诗三首》是分别选自唐代、宋代和元代的三首诗歌,内容包含了不同的主题和意境。
第一首《静夜思》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第二首《青玉案》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女子的美丽容颜;第三首《临江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这三首不同风格的古诗,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意趣。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古诗三首》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例如: - 创设情境:通过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朗诵赏析:让学生朗读古诗并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与古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效果评估对于《古诗三首》的教学效果评估,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考量: -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古诗理解的深度。
- 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朗诵表现和情感表达,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体验到古诗情感。
-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作文、诗歌创作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古诗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古诗三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并及时改进。
一些可能需要改进的方面包括: - 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可以增加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互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 评价方式单一: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现、书面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 情感引导不足: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中的情感。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名师教案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P2~3 内容。
【教学目标】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昼、耘、桑、晓”这 4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并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语文,离不开古诗词,听说咱们学校的学生不光现代文知识掌握得好,古诗词积累得更是好。
今天,我们先来对对诗,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句都是描写什么地方的生活的?像这种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我们叫作田园诗。
今天,我们再来积累一首古诗,它就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 课,学习古诗三首的第一首,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正音兴xìng,兴致的意思,还有另一个音读xīng,兴旺、兴盛。
二、知人解题1. 对于范成大,你了解他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事情?范成大,南宋诗人,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为官34 年后因病辞官。
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写下了六十首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2. 释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园:农村生活;杂兴:各种兴致。
)三、读出诗味1. 初读,正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一生读,正音:当、供、种。
2. 再读,读出节奏。
试着给诗划出节奏,并按划出的节奏读给大家听。
指名一生读后全班齐读!3. 三读,读出诗韵。
我们都知道,古诗要押韵,你知道本诗中押的是哪个韵吗?(a), 哪几个字押韵呢?怎么才能读出这种韵味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
3.能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重难点)一、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
2.指名读三首古诗的诗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理解“四时”“杂兴”的意思。
(“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②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③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事?请在读古诗的时候找一找答案。
(2)引导学生理解《稚子弄冰》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让学生说说“弄冰”的意思。
②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稚”字。
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可以组词“幼稚”“稚嫩”帮助学生识记。
③组织学生交流:诗题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小孩子玩冰的事)(3)引导学生交流《村晚》这一题目的意思:你从诗题知道了什么?(诗的背景是夜晚的村庄)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读三首古诗,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边读边思考: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学生反复练习,读准字音。
教师相机点拨:“昼”“稚”都是翘舌音;“耘”可以结合形声字规律识记。
(2)学生自主交流要写好本课的字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相机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供”。
统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4.能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难点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与同桌交流。
2.(出示7个会认的字)(1)学生齐读,注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
(2)认读多音字“供”。
3.(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
4.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书诗题)2.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这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
“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的感想。
(2)学生齐读诗题。
3.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理解词语: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内容,包括《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示儿》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都是经典的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感悟古诗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领会古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大意。
2.难点: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件,设计教学活动。
3.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古诗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标题、作者、注释等,了解古诗的基本信息。
3.朗读与背诵(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教师适时提示重点字词的读音,确保学生正确朗读。
之后,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巩固记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掌握《古诗三首》的韵律和格律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古诗三首》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
•《古诗三首》的诵读和赏析
3. 教学方法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讲授法:向学生解析《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朗读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古诗三首》的朗读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三首》的诗意和情感
4. 教学流程
•第一节:《古诗三首》的背景介绍
–学生自主预习《古诗三首》的背景知识
–教师简要介绍《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节:《古诗三首》的文学特点
–讲解《古诗三首》的文学风格和诗歌特点
–学生分析《古诗三首》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古诗三首》的诵读与赏析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三首》
–学生赏析《古诗三首》的典故和寓意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朗读效果和赏析能力来评估教学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古诗三首》的掌握情况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学生对于古诗文中隐含寓意的把握
3. 教学改进
•加强对古诗文中生僻词汇和典故的讲解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4. 教学体会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品味和审美能力
•学生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以上是对《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您备课和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 5 个生字,会写“昼、耘、桑、晓”这 4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并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习语文,离不开古诗词,听说咱们学校的学生不光现代文知识掌握得好,古诗词积累得更是好。
今天,我们先来对对诗,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
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
惊不应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对的诗句都是描写什么地方的生活的?
像这种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我们叫作田园诗。
今天,我们再来积
累一首古诗,它就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 课,学习古诗三首的第一首,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正音兴xìng,兴致的意思,还有另一个音读xīng,兴旺、兴盛。
二、知人解题
1. 对于范成大,你了解他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事情?
范成大,南宋诗人,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为官34 年后因病辞官。
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写下了六十首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2. 释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四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田园:农村生活;杂兴:各种兴致。
)
三、读出诗味
1. 初读,正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一生读,正音:当、供、种。
2. 再读,读出节奏。
试着给诗划出节奏,并按划出的节奏读给大家听。
指名一生读后全班齐读!
3. 三读,读出诗韵。
我们都知道,古诗要押韵,你知道本诗中押的是哪个韵吗?
(a), 哪几个字押韵呢?怎么才能读出这种韵味呢?谁来试着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试着读一读。
四、读懂诗意
1. 学习古诗,光会读还不行,还要明白诗句的含义。
谁知道我们理解古诗文的方法都有哪些?(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别人,查字典,看插图。
)
2. 现在就让我们用上这些方法,和同桌两个人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吧!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举手问老师。
也可以做上记号,一会儿一块交流。
学生自学,师巡视。
3. 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桌两人同时汇报,一人两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在田地里除草,夜里还在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担当起家庭的责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不懂得耕田织布的方法,也在桑树的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五、读出诗境。
思考:当我们理解了诗句含义后,老师想考考大家了,要用诗中的词语来说。
1.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儿女,童孙。
)什么年龄的人才可以称成年的男人和女人为儿女,称小孩子为孙子?(上了年纪的老翁。
)正是如此,写这首诗的范成大已经六十多了,确实是一位老翁了。
那诗中的人物真是范成大的儿女子孙吗?他这样称呼,可以看出一种什么感情来?(亲切、赞扬、称赞。
)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遍诗句。
2. 诗中的“儿女”在干什么?(耘田绩麻。
)什么时候耘田?什么时候绩麻?农村生活,不仅是耘田织布,还有很多的活计,请你结合生活中看到的,电视上看到的,书中读到的,想象一下,他们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施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插图,这些儿女的表情是怎样的?这么辛苦的生活,为什么一天还乐呵呵的呢?(为家庭付出很值得,很幸福。
)真好,孩子们,你们是真正理解了“各当家”的内涵了!那么,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这两句诗。
3. 童孙——在哪里?在干什么?(桑阴种瓜。
)从“桑阴”一词,你知道是哪个季节吗?诗中有一个字,写出了幼童的可爱。
你知道是哪个字吗?你从这个字中,还读出了什么?(像爸爸妈妈一样是一个勤劳的孩子;孩子想为父母减轻劳动的负担,很心疼父母。
)如果这个孩子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对这位儿童的喜爱。
将这份喜爱带入诗句中,再次齐读最后两句吧!
人常说:文字是人情感的外在流露。
那么从这首诗中,你知道范成大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写这首诗的吗?(赞扬,表扬,赞颂,热爱。
)六、熟读背诵
看来同学们已经将这首诗完全理解了。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么好的诗,赶紧试着背诵下来吧,一会儿老师要让男女生比赛呢,看看是男生的记性好,还是女生有智慧!
七、布置作业
开课之初,老师就曾说《四时田园杂兴》有六十首,那么,其余的五十九首写的又是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找其中的两首进行了解和积累。
回去以后,将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默写给爸爸妈妈看,同时别忘了给他们讲讲古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儿女——耘田绩麻辛劳
赞扬
童孙——桑阴种瓜可爱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的你们,正经历着人生最美好的季节。
那么,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 了解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南宋著名诗人。
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2. 诗歌分段。
(生尝试,师总结)
三、领悟诗意
1.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取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锣来敲。
2.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四、诗歌小结
这首诗写孩子们在冬天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玻璃碎裂的声音。
诗歌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
五、拓展阅读
1. 交流已经背诵下来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 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一首自己喜
欢的诗背诵下来。
六、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 默写《稚子弄冰》。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稚子/ 金盆/ 脱晓冰,彩丝/ 穿取/ 当银钲。
敲成/ 玉磬/ 穿林响,忽作/ 玻璃/ 碎地声。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 今天我们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
(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
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 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指名读)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点评朗读情况。
3. 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师:好,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二、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 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 集体交流。
3. 谁能说说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三、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 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 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吹”读得清晰、响亮。
3. 学生自由练读。
4.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议。
5. 寓情于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四、拓展延伸,善加积累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夏末初秋傍晚时的乡村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1. 选取你们组喜欢的一首乡村景色的诗,并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美景?再完成表格。
2. 尝试着吟诵好这首诗。
(如果学生来不及做,就将它留作课外作业)【板书设计】
村晚
青草池塘宁静优美
乡村傍晚山落日
牛牧童调皮天真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古诗教学以读为主。
从读入手让学生正音,再让学生读出诗味、读出诗韵、读懂诗意、读出诗境,最后让学生熟读成诵。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读熟读通,也能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