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

1.通读

读 策
2.标记

3.再读
快读一遍,弄清故事情节,有不懂 之处先跳过。 用“ ”画出精彩的句段。 用“ ”画出有疑问的句段。 用“ ”画出值得积累的词句。 再读一遍,难理解处慢读、品读, 简单处速读或跳读。
4.摘抄 在笔记本上摘抄书中值得积累的词
阅 读
句并尝试背诵。
策 5.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并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 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湖北襄阳。唐 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古诗大意】姓黄僧人的陵墓前,江 水缓缓地东流。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 人略感困乏,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映 入眼帘。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令 人喜欢呢?
洁—吉(吉利)
tínɡ
挺—廷(宫廷)
jiē
介—阶(台阶)
zhènɡ
正—政(政府)
xián
减—咸(咸菜)

预—予(赠予)
zhǐ
止—趾(脚趾)
liú
刘—浏(浏览)
我发现:前两排的汉字去掉偏旁就 变成另外一个字;后两排的汉字加上一 个偏旁也变成另一个字。增加或者去掉 偏旁,使汉字变异成其他字,这是汉字 构字的基本原理之一。我们平时也可以 通过这种加偏旁或减偏旁的方法来识记。
我发现: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 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用人 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 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 的特征也能够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增强说明的效果。
我会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 屋顶,有十二道钢制屋架,每一

一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科学上册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上)科学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由于刚入小学,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新鲜和好奇。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35-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真的很难。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从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来看,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由直觉行动到形象思维过渡阶段,注意力差,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还不具备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积累的活动经验,不能自己探索出新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不会解释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提高。

也有部分学生能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与自己的想法对比,具备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但是小组内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的能力欠佳,大多数学生不善表达,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与课标分析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书是低年级学段第一册,是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学习的起始阶段。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学段的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经验,作出简单的猜想,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能在教师指导下,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分享,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备课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备课
2.在校园里看一看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气味。
单元课时
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新授课
看一看
1
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识记、理解、应用)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摸一摸
1
1.科学知识:认识皮肤,能说出皮肤是感觉器官。(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2.科学探究:能通过摸的方法去辨别物体的薄与厚、粗糙与光滑、干与湿、冷与热等。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方法性知识;应用、分析、评价)
3.科学态度: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说出“摸”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价值观;应用、创新)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价值观;评价、创新)
听一听
1
1.知道耳朵使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可以辨别声音。(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观察认识耳朵的外部特征。(事实性知识;识记、理解)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对生活中的多种声音表现出探究兴趣。(价值观;应用、创新)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价值观;评价、创新)
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知识:识别眼、耳、舌、鼻、皮肤等器官;知道物体有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知道眼睛可以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知道皮肤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干与湿、冷与热、薄与厚、粗糙与光滑等。知道鼻子可以分辨多种气味。知道舌头可以尝出多种味道。了解观察方法不同,观察结果可能会不同。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6闻一闻 尝一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6闻一闻 尝一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6闻一闻尝一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6闻一闻尝一尝》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闻和尝的方法,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和味道。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气味和味道。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科学六三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中的一课。

教材主要通过闻和尝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和味道,并能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好奇心。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闻和尝的活动,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和味道,并能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物体的气味和味道,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重难点1.重点:通过闻和尝的活动,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和味道,并能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闻和尝的操作,如何评估观察结果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我们一起学科学》中的第六课一一《闻一闻尝一尝》。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和食物,它们都有各自独特的味道和气味。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闻和尝来了解这些物体的气味和味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闻和尝的方法。

(二)观察实践师:首先,请大家拿出课本,翻到课本中的图片部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1:这些图片都是关于物体的,它们都有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3 看一看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

一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知道 3 看一看课件 青岛版五四制

活动过程
三、观察七巧板,认识眼睛的本领
学生分小组观察并描述七巧板的形状和大小特征。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试着用画图、文字和语言等方式进行描述。
探究新知
三、观察七巧板,认识眼睛的本领
教师小结:我们眼睛的本领 (1)辨别物体的颜色:七巧板的颜色主要有红色、黄 色、绿色和蓝色等。 (2)辨别物体的形状:七巧板由三角形、正方形和平 行四边形组成。 (3)判断物体的大小等:七巧板由5块等腰直角三角 形(两块小三角形、1块中三角形和两块大三角形)、 1块正方形和1块平行四边形组成。(学生了解即可)
4.如图,小明、小红、小英和小兵站在同一座房子的四周 观察房子,请把他们看到的情景和他们的姓名连起来。
综合探究 5.把眼睛的结构和对应位置连一连。
拓展活动
海 豚
犀 牛 鱼
乌 龟
大 象
鳄羊 鸡 鱼




虾猫

老鼠 鹭
知识小结
3 看一看
(一)眼睛的构造 1.外部构造:眼眉、眼睫毛、瞳孔等。 2.内部结构: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 (二)眼睛的本领 1.辨别物体的颜色。 2.辨别物体的形状。 3.判断物体的大小等。
第二单 我们怎么知道
第二单 我们怎么知道
3 看一看
课题引入
一、新课引入:欣赏七巧板拼图。
请同学们观察多媒体屏幕,欣赏几幅利用七 巧板拼成的图案。
课题引入
读一读
kàn yi kàn
3看一看
活动过程
二、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小组活动: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相互观察眼睛的外形 特征,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记录在下表中。
(2)下列写字姿势正确的是( )
基础达标

初三年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之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初三年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之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初三年政治第二单元知识点之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了解祖国爱我中华必背知识点大全: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义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2、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3、由于国际国内因素影响,阶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

但这不是主要矛盾。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从根本上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形成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首要地位,兴国之要,根本要求。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1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1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民族亲缘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4、处理两岸关系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前提:一个中国。

15、对外开放,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16、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17、生态文明理念是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8、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9、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从利用感官认识物体入手的。

本单元是继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之后的一个方法单元,主要学习感官观察、工具观察、分类等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借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初步规范的科学探究,是本册教科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可以更好的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做准备。

本单元由“怎样认识物体”“给文具分类”“哪杯水热”“水温的变化”“哪杯水多”“有趣的不倒翁”六课组成,主要是利用科学学习中常用的科学方法,认识身边常见物体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正式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能运用语言、图标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的工具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并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意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够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敢于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并加以描述;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温度及液体体积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量筒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液体的体积;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4、怎样认识物体课标要求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并加以描述;利用感官辨认物体的相同与不同。

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常见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使其意识到观察事物离不开感官,用感官观察、认识物体是进行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认识物体的方法,学生在平时都能用到,只是没有系统的意识到感官帮助我们认识物体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8潜望镜的秘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8潜望镜的秘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8潜望镜的秘密》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

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

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2022青岛版科学(2017)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青岛版科学(2017)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青岛版科学(2017)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学设计(附目录)第二单丞我他匪知道亨看一看听—5摸一摸6闻一闻尝一尝3看一看【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版一年级上册《我们怎么知道》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指导学生先观察眼睛的外部特征,再研究眼睛的本领,认识到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按不同的顺序观察能发现更多信息,最后意识到我们要保护眼睛。

教科书中也有一种结构决定功能的内蕴目标。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呈现镜子、七巧板等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提示学生在课前可以借助镜子观察人体的视觉器官一一眼睛。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看一看我们的眼睛,了解眼睛的外部特征;通过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知道眼睛的本领;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松树和花生,了解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呈现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书姿势,让学生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指导学生寻找隐藏在“大象”中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本课通过设计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中发现眼睛的本领,在对比观察中了解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在亲身实践中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这一技能。

【学生分析】一年级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一些抽象的词汇不感兴趣,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其实这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观念、体验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时期。

但他们还没有建立观察的概念,对观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看”这一层面上。

他们的观察是随意的、无序的,描述也是杂乱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

2024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2024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2024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分校初中二年级(1)、(2)、(3)、(4)四个班的思想品德课,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年的新教材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密切的心理品质知识和一些法律常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二、教学内容分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有“爱在屋檐下”和“我与父母教朋友”两课组成,本册书把学会交往作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教学重点,第一单元以与父母交往作为开篇,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有“同侪携手共进”和“老师伴我成长”两组成,这一单元是要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是上一单元的深化。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有“多元化地球村”和“网络交往新空间”组成,这一单元是前两个单元的扩展,讲的是世界范围以及网络世界的交往,属于面向未来的教育。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有“友好交往礼为先”、“竞争合作求双赢”、“心有他人天地宽”、和“诚信做人到永远”四课组成,教育学生如何有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懂竞争,知合作,能宽让,讲平等,善体谅,诚实守信的人。

难点:对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

如何处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克服逆反心理。

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掌握交往的艺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练习法。

五、具体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做到授课“胸中有书,脑中有纲,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把握每节课学生互动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3稿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3稿

【篇1】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听一听教学目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一、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二、听声辩音比赛(1)请学生聆听几种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配合幼儿回答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回忆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让学生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辨别几种乐器的声音教师:这边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师演示乐器,这边的学生当评委。

(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二轮轮换进行,让学生辨认乐器的声音)教师:老师请出一个小朋友来演奏乐器,让戴着眼罩的小朋友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三、评估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延伸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盲人摸物”的游戏。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轮流来体验闭着眼睛摸东西的感觉。

【篇2】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教案范文:摸一摸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培养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学准备: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动手触摸的兴趣。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

)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看一看》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3.看一看》教学设计与分析

方法指导课《3.看一看》教学设计及分析一、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观察方法学习中的起始课。

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以视觉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本课通过观察眼睛外部特征、探究眼睛的功能、用不同方法观察、保护眼睛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用眼睛看物品的颜色、形状就是在观察,观察要按照一定顺序。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眼睛是视觉器官,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2.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并能用语言或者画一画的方式描述。

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并能用语言描述。

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形象思维为主。

一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一个重点。

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

大多学生在幼儿园没有接触科学学习,观察力还需要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观察的兴趣容易激发,但认真细致、能持久进行观察、记录的科学品质需要进一步培养。

能如实讲述事实,但是当与他人意见出现分歧时,容易主观判断,坚持己见。

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倾听上需加强。

四、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前准备:小镜子、七巧板、带壳花生。

提醒学生,携带镜子注意安全。

(一)激趣导入:通过“我们来找茬”小游戏,导入新课。

2分钟时间,看谁找到的不同多。

这些不同,你是用哪个器官怎么找到的?生交流。

用眼睛看到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眼睛的本领。

板书课题:《3.看一看》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探究眼睛和观察的兴趣,暗示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二)探究活动:活动1.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听一听》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听一听》教学设计与分析

方法指导课《4.听一听》教学设计与分析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分析(1)教材教法分析《听一听》是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的第2节,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看一看”这种观察方法之后继续研究另一种方法“听一听”,“听一听”是认识物体的一种重要方法,为学生后面继续学习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观察方法奠定了基础,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感官有初步的了解,但还不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感官得到的信息。

有了前1节课的铺垫,学生能够自主说出看一看的感觉器官是眼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看一看方法观察说出它们的特点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科学知识目标:本节课涉及物质科学(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生命科学(听听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声音)两个方面。

本节课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耳朵是听觉器官,耳郭和外耳道组成外耳。

是并能通过看一看、听一听的方法知道各自的特点;耳朵可以辨别出声音大小、材料不同、颗粒大小,听出方向远近。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知道观察是一种探究技能。

3.科学态度:围绕观察耳朵以及耳朵的功能这两个主题,尝试多种体验游戏、描述耳朵的功能。

4.科学与生命健康: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课前准备:让孩子去听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模仿一下。

(一)激趣导入【目标:通过动画引出新内容】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他有一个特殊技能我们一起来看看。

动画 (动耳神功)你们的耳朵能动吗?有的人耳朵动起来是通过面部肌肉牵动就可以实现。

知道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器官是什么了吧?(耳朵)板贴(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观察耳朵的样子到底耳朵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的。

怎么样来观察呢?我找一位同学跟我一起来示范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来做志愿者?其余同学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你们会观察吗?同位两个人相互来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同位耳朵什么样?总结梳理:我看到的是谁的耳朵,他的耳朵形状象什么东西,看到里面有什么样?小结:原来每个人的耳朵大小、形状不相同,实际上这些只是耳朵一部分称其为耳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怎样认识物体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玩具、铅笔、直尺。

教师准备:一盆盛开的花。

二、教学目标1、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初步了解“解暗箱”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学会搜集证据。

3、能用简单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并做简单记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就放在这个包里,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摸一摸,如果猜对了,老师就把它送给你们小组,好吗?生:好!(小组代表猜测。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猜测的。

(二)探究新知:师:刚才只是通过手的感觉来认识这些物体的,我们是怎样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课《怎样认识物体》。

(板书课题)1、初步探究辨认物体的方法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的特点。

提出问题:怎么辨认它们?各小组讨论、交流、实验。

小组代表依次说出本组同学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适时补充:(1)用眼睛看(视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大小、形态、颜色和方位。

(2)用鼻子闻(嗅觉):可以识别物体的气味(包括气味的浓淡与特征)。

(3)用舌尝(味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并能区别味道是复合的还是单一的,以及味道的浓度。

(4)用手摸(触觉):可以识别物体的冷热、大小、形状、光滑与粗糙、质感等。

(5)用耳听(听觉):可以识别物体发出的声音。

……2、教师引导,认识物体要有一定的顺序:(1)师生小结:“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人的感觉器官。

人的感觉器官能帮助人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

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运用感官可以对物体进行观察并能辨认物体,感官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在用感官认识物体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用眼看,二用鼻闻,三用耳听,四用手摸(皮肤感觉),最后用舌尝。

讨论:在闻和尝的时候出现了哪些问题?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参考: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用舌尖进行品尝。

3、交流活动4、教师引导:还有哪些辨别物体的方法。

(三)科学与生活1、老师这儿有五个杯子,里面分别是水、可乐、糖水、盐水、白酒,怎样按顺序把它们分开?(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想办法后,小组代表汇报。

)2、医生给我们看病时最常用的是什么?(听诊器)听诊器是听觉的延伸;显微镜是视觉的延伸——观察微小的物体;望远镜也是视觉的延伸——观察遥远的物体等。

这些仪器都是感觉器官的延伸,应用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小结: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的更仔细、更准确。

还有哪些科学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呢?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延伸感官的仪器,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学习,可以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找一找,也可以请教一下有经验的人,还可以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通过继续探究认识应用科学工具和科学技术对改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作用。

然后,写一份调查小报告,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交流、展示会。

(四)拓展探究我们都是小植物学家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带来的这些植物的特点(异同点),然后汇报给同学们听。

5、给文具分类一、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到商店或文具店调查各种文具的摆放;常用文具、玩具若干。

教师准备: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摆放情况资料(图片最佳)。

二、教学目标1、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商店物品(重点是文具)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逛过超市吧!里面的东西都是分类摆放的,非常整齐,使我们很容易就找到,看来分类确实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感知什么是分类,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分蔬菜、水果、米面类等;我们看的书有故事书、科技书、小说书、诗歌等等。

(二)探究新知1、交流:(1)文具店里的文具摆放情况。

(2)商店里的商品摆放情况。

2、讨论:为什么要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处有哪些)?3、分组活动:给自己的文具分类。

(1)讨论:怎样分?(各小组分别确定自己的标准)(2)各小组根据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汇报自己的分类情况。

小结: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比如刚才同学们给文具进行的分类,可以说是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运用这种方法给自己的玩具进行合理分类,比一比哪一组分的种类最多。

(三)科学与生活1、今天我来做家务:家里的衣服非常多,怎样存放更方便、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2、小小图书管理员:如果让我们对班级内的图书角进行管理(方便存放和阅读),你将怎样做?以上首先分组讨论、汇报,然后再在班级内汇报、交流。

(四)拓展活动:家庭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分类?6 哪杯水更热教学目标: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人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认识各种温度计;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知道物体的温度?(一)学习新课:1、感官判断水温的高低。

教师出示两杯水,提出问题:“哪杯水更热?”学生根基自己已有经验,运用感官来进行判断。

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学生阅读资料卡,或观看投影观察相结合的方法,了解温度以及温度计的相关知识。

(1)温度的认识。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来表示。

(2)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测量水的温度。

在初步学会测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刚才的测量结果。

教师适时地通过温度计投影,结合释放使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并熟练掌握温度的读、写。

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读写训练。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个空杯子,提出问题:“利用它们,你能测量出几个不同的温度?”学生经过讨论,实验。

3、哪杯水更热?在学习了正确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测量活动,这次测量还是刚上课时用感官判断的两杯水,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测量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醒学生做好测量记录。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判断出哪杯水更热。

4、比较哪杯水温度更低。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使水的温度降得快?”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水的温度。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

在告一段落的时候,教师提问:“怎么知道哪杯水温度更低呢?提示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使用温度计测量后再进行比较。

学生自己控制时间,然后学生开始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教师进行指导。

测量结束时组织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测量的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新的认识。

5、自由活动: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你会使用温度计吗?你想测量哪些物体的温度?”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自由空间,由学生自由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测量,以使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温度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认识,为今后正确使用温度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打好基础。

活动结束,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或让学生自主对本课的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在教科书中规定的表格中标出表示自己探究水平的级别,进行评星活动。

如果认为自己本课测量活动认真、正确,可以标三星;如果认为自己本课测量记录及时、准确,也可以标三星;如果认为收获丰富的话同样可以标三星。

6、拓展活动:教师可以先激发学生在课外探究热水温度变化的欲望。

教师提出:“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经验发表意见。

学生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给予否定或肯定,只是对学生的预测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想出:应对一杯热水进行实际测量。

在学生实际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究的发现、体会。

7 水温的变化教学目标:1、能熟练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并作简单记录;初步学会运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测量记录;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水温的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烧杯、温度计、计时器、铁架台、筷子、扇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然后奖励给学生热水,从而导入新课。

二、实验探究(一)学生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1、小组讨论:研究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做实验?实验中用到什么仪器?2、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教师引导补充完善。

3、讨论: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每隔两分钟测一次温度,并及时记录。

2、小组汇报纪录的数据,思考:从中发现了什么?3、教师根据学生记录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绘制折线统计图。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水温变化的规律:先快后慢。

4、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折线是不是一直降下去呢?(三)降温比赛:1、提出问题:在同样的时间内,想办法让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迅速的降温。

2、小组比赛。

3、师生评价。

三、课后拓展思考并课后探究:一杯冰水放在教室里,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8 哪杯水多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2.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并初步学会估算液体的多少。

3.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培养自信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学会正确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测量比目测更准确。

课前准备:1.每组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装的水不一样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笔、一个抹布。

2.实验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小酒杯、量筒、烧杯、带梁的小桶、弹簧秤、6杯事先测量好的水。

3. 实验报告,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课前游戏:教师出示三支笔,以不同的展示方法让学生猜哪支笔最长,哪支笔最短?引起学生争论。

引出不论我们不管做什么比较都要有一个标准,而且要在统一的标准下才能进行比较。

(一)生活化的导入,激发探究师:能问大家一个问题吗?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