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1.技术规程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实施。

2.试验目的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基桩在承受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荷载-沉降关系等参数,为桩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试验设备3.1 自平衡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自平衡装置、试验桩、控制系统等。

自平衡装置可采用液压自平衡仪、电磁自平衡仪等,试验桩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2 试载设备:包括荷载传感器、荷载施加装置等。

4.试验前准备4.1 试验桩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2 自平衡试验装置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4.3 试载设备的校准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5.试验步骤5.1 安装荷载传感器和荷载施加装置。

5.2 对试验桩进行承载预应力调整,使其趋于平衡状态。

5.3 施加初始荷载,记录试验桩的初始沉降量。

5.4 逐步增加荷载,记录荷载和相应沉降量。

5.5 达到设计荷载或试验结束时,记录试验桩的最终沉降量。

5.6 拆除荷载施加装置和荷载传感器。

6.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6.1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桩的沉降量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曲线。

6.2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桩的刚度与荷载之间的关系曲线。

6.3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桩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参数。

7.试验报告7.1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7.2 试验报告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并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以上是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具体实施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是对具体基桩进行试验以获取其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一种方法。

而自平衡法是常用的基桩静载试验方法之一。

自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基桩顶部施加一系列水平荷载,使基桩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自行平衡,从而得到基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垂直承载能力较大的基桩,如钢筋混凝土桩等。

具体的试验步骤如下:
1. 在基桩顶部设置一系列水平荷载(通常是通过液压缸施加),并记录施加的荷载大小。

2. 监测基桩顶部和底部的位移,可以通过应变计、水平闭路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3. 根据基桩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荷载-位移曲线确定基桩的
承载能力。

自平衡法具有操作简单、试验时间短、经济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只适用于垂直承载较大的基桩,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等。

因此,在进行基桩静载试验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桩基静载实验作业指导书 -

桩基静载实验作业指导书 -

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1《施工图设计文件》;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6《桥梁桩基计算和检测》赵明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7《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岩土工程学报》龚维明、蒋永生、翟晋;1.8《桩基静载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质量》季宜海、邓壮志;2试验项目2.1桩基承受外部荷载时的变形情况;2.2桩基的允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2.3计算划分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2.4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2.5分析判断桩身质量。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1调查研究与方案制定3.1.1通过甲方或设计人员了解试桩的基本情况(如长度、砼强度等级、施工时间、施工方式等),了解试桩处工程地质情况,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3.1.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甲方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祥细的试桩方案(含锚桩布置、桩头处理、承台制作等)。

3.2试验准备3.2.1试验前应将试验所用的千斤顶,油泵调试好,将所用的荷载传感器、应变仪等试验仪器在标准压力机下经过严格率定,并认真填写率定记录表。

3.2.2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遭损伤,以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准确无误。

3.2.3现场吊装安置加载设备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设备的安放位置正确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3.2.4反力架的安装和焊接要牢固可靠,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反力装置不能进行正式试验加载工作。

3.3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3.3.1试验现场必须搭起能防雨、遮阳的临时帐篷或设施,以保护仪器设备。

3.3.2试验用的应变仪、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安放,应变仪等精密仪器必须安放在工作桌(台)上。

3.3.3试验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禁止乱拉乱扯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技术规程》(DBJ/T15-103-2023)简介及相关问题探讨刘炳凯(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基桩自平衡法测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自平衡法相对于传统静载和抗拔的优缺陷,给出了自平衡法技术的定位;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技术规程》(DBJ/T15-103-2023)的重要内容;第三部分探讨了自平衡法在工程桩中应用时的一些常见问题。

关键词:基桩自平衡法荷载箱静载规程一、前言1.基桩自平衡法静载实验简介基桩自平衡法在国外称o-cell法,该方法运用桩土体系自身提供反力以拟定单桩承载力和桩周土层的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拔)桩实际工作状态的实验方法。

其原理是在桩身或桩端埋置荷载箱,抗压实验时,运用上部桩自重、上部桩桩侧摩阻力来代替堆载法中重物或锚桩法中锚桩以提供反力;在抗拔实验时,运用下部桩桩侧摩阻力及端承力来代替传统抗拔静载实验中的地基或锚桩以提供反力,从而达成实验基桩承载力的目的。

实验时,从桩顶通过输油管对荷载箱内腔施加压力,箱盖与箱底被推开,同时向上部桩及下部桩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促使桩周土的摩阻力与端阻力发挥作用,桩土体系破坏或满足工程的实际规定期停止实验。

自平衡试桩法试桩时的工作状态与桩实际工作时的状态有所不同,是接近于实际工作状态的一种近似方法。

自平衡法测桩示意图见图1,测试原理示意图见图2。

2.基桩自平衡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基桩自平衡法(o-cell法)最早由美国西北大学学者Osterberg于1985年-1987年间,在分析、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该测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并于1989年在桥梁刚桩中(水中试桩)成功进行了初次商业应用,后来逐渐被美国工程界广泛接受,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技术规程,至今已在美、英、日本、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及我国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静载作业指导书.doc

静载作业指导书.doc

作业指导书1.进入场地前确保“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和场地平整。

2.用吊机将钢垫板水平放置在桩帽上且尽量使钢垫板水平放置在桩帽上,尽量使钢垫板屮心与管桩中心重合,再将千斤顶正放在钢垫板上且中心尽量重合。

3.摆放支墩,支墩中间摆放主梁且主梁中心尽量与千斤顶中心重合, 再将次梁横放架在两边水平摆放的支墩上,并且次梁的摆放间距应尽量相同,以便于均匀受力。

4.摆放混凝土试块,尽量使试块摆放平整,受力均匀,提高作业的安全系数。

5.仪器接线:1)仪器接线前必须戴好安全帽。

2)若千斤顶与主梁间距较大应垫上钢垫块。

3)用锤子锤击基准桩使其固定,以根基准桩应尽量处于同一高度且相互平行,再将基准梁架放在基准桩上,分别用铁丝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处于简支状态,且两基准梁最好尽量处于同一高度且平行。

4)安装百分表前先固定磁性表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后,安装百分表,将百分表进行微调使其针头尽量垂直钢垫板,且百分表针头应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状态宜相同(针头下面最好有小玻璃片垫着)5)油泵及电缆线盘应摆放在试桩区域内以确保下雨时不被淋湿,测试人员将油泵流量控制器,静载测试仪放置在集装箱内。

6)各种接线的连接:先将四根(两根)位移传感线分别一端接百分表,另一端接传感线盘,在油泵正对表表座右上接口安装压力传感器,用荷载传感线一端接压力传感器,另一端接传感线缆盘;传感线缆盘应伸出足够长度,连接在室内荷载测试仪上;油泵上的接线应连接电机线缆盘,油泵未工作之前应处于空档状态且其电源上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双路油管的连接遵循“右下左上”的原则,即测试人员血向正对压力表油管一端接右上接口,则油管另一端必须接千斤顶下(进油)接口,另一油管接法则反之(切记不能接反); 油泵流量控制器与荷载测试仪用蓝色控载线连接,并且各自接通电源线。

6.仪器连接完后应重新检查一遍,以防接错或漏接现象而导致仪器运行异常甚至存有安全隐患。

7.确保仪器接线安装无误吋,安装警戒线防止他人靠近试桩区域,安装完即可进行测试操作。

基桩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检测作业指导书

基桩检测作业指导书(C7.5.4-1)1 作业内容本公司基桩检测项目作业内容包括: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复合地基检测和单桩静载试验。

2 质量标准2.1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并严格执行检测方案设计。

2.2 符合现行的规范、标准。

3 工作准备3.1 方案设计3.1.1 了解水源、电源、交通情况和场地平整情况。

3.1.2 收集工程及待检基桩的有关资料。

3.1.3 明确待检基桩的位置。

3.1.4 根据以上资料及相关规范,编制检测方案,确定人员,仪器。

3.2 按照检测方案要求,对桩头及桩头周围的土层进行处理。

3.3 人员就位,仪器设备进场,核实桩位。

4 现场试验程序4.1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4.1.1 进行激振方式和接收条件的选择试验,确定最佳激振方式和接收条件。

4.1.2 激振点宜选择在桩头中心部位,传感器应稳固地安置在桩头上。

对于桩径大于500mm的桩可安置两个或多个传感器,并尽可能地均匀分布。

4.1.3 当随机干扰较大时,应采用信号增强措施,进行多次重复激振与接收。

必要时,可以采用横向激振和用水平速度传感器接收,辅助判定桩身浅部缺陷。

4.1.4 被检测的每根桩均应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测试,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干扰因素后再重新测试。

重复测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

4.1.5 室内资料整理a)对原始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对形成复杂波形时,应仔细甄别,并应结合工程地质资料、施工过程记录等进行综合判定,给出合理的评定;b)对确实不易判别的波形,应采取相应的其它手段进行补测,进行辅助判断,必要时进行基桩抽芯检验;c)综合分析各种资料,提交正式检测报告。

4.2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4.2.1 为监视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偏心锤击的影响,检测时应安装应变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各两只。

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a)传感器应安装在桩顶以下桩身两侧。

其垂直距离应低于桩头1~2m;b)安装传感器的桩身表面平整。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施工准备1.1目的(1)通过荷载试验,掌握箱梁结构的工作状况,判断箱梁的实际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处于正常受力状态。

(2)通过静载试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分析,对箱梁的使用承载能力及工作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3)静载试验结果还可为桥梁维护提供原始数据,指导桥梁的正确使用和养护、维修。

(4)检验成品梁的抗裂性能和静活载挠跨比。

1.2编制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龙凤制梁场,整孔箱梁的静载试验等作业。

1.3试验准备工作1.3.1人员准备总指挥1人,技术负责人1人,现场负责人2人,现场布置1人,内业准备1人,现场指挥2人,记录整理1人,挠度观测组6人,裂纹观测组2人,压力表监视10人,千斤顶监视2人,油泵车司机培训11人,后勤接待3人,电工2人,千斤顶及工具标定1人,上、下横梁及反力架安装8人,共50人。

备注:静载试验全过程中,各人坚守岗位,履行各自职责,不得离岗。

1.3.2物资设备准备200t千斤顶11台,配套油泵11台,压力表(0.25级)11只,百分表6只,磁性表座6个,机械秒表2只,20倍刻度放大镜2把,普通放大镜5只,30cm钢直尺2把。

1.3.3、技术工作准备(1)按设计要求安装好支座,要求抄平,对中,误差在允许范围内;(2)按设计要求,配合静载试验人员检查顶、泵、油表的对应性、安装位置及稳固情况;2、测试项目与方法本次静载的基本测试内容如下:(1)结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2)支点沉降与位移;(3)裂缝的出现与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情况。

上述测试项目的测试通过下列方法实现:(1)结构变形:采用百分表进行测试;(2)裂缝:采用刻度放大镜进行观测,同时布置抗裂应变测点。

3、试验过程及结论3.1试验过程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是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2017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2017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规程JGJ/T403-20171总则1.0.1为在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评价正确,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传统静载试验条件受限时的基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和评价。

1.0.3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自平衡静载试验 self-balancedstaticloadingtest在桩身中预埋荷载箱,利用桩身自重、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互相提供反力的试验方法。

2.1.2平衡点 balancedposition基桩上段桩桩身自重及极限桩侧摩阻力之和与下段桩极限桩侧摩阻力及极限桩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的位置。

2.1.3荷载箱 loadcell自平衡静载试验中用于施加荷载的加载装置。

2.1.4等效转换方法 equivalentconversionmethod将自平衡静载试验的荷载箱向上、向下的荷载-位移曲线等效转换为相应传统静载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的方法。

2.2符号2.2.1几何参数A——荷载箱的面积;hA——桩身截面面积;pL u——上段桩长度;L——荷载箱埋深;zu——桩身周长。

2.2.2作用与作用效应q——侧摩阻力;sQ——桩端的轴力;bQ——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uQ ——上段桩的极限加载值;uuQ ——中段桩的极限加载值;umQ ——下段桩的极限加载值;uds——桩顶位移;s——荷载箱向上位移;us——荷载箱向下位移。

d2.2.3其他E ——桩身弹性模量;W——荷载箱上部桩的自重与附加重量之和,附加重量包括设计桩顶以上超灌高度的重量、空桩段泥浆或回填砂、土自重;P——荷载箱有效面积比;Y 1——受检桩的抗压摩阻力转换系数;Y ——受检桩的抗拔摩阻力转换系数。

2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自平衡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基桩自平衡试验检测方案

基桩自平衡试验检测方案

基桩自平衡试验检测方案一、试验目的1.评估基桩在自平衡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2.确定基桩的稳定性和工作范围,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试验方法1.自平衡试验应在桩基完全被加载后进行。

2.使用同类型土壤填充桩周围空间,以实现自平衡状态。

3.自平衡状态下,连续监测基桩及周围土体的应力、变形和水平位移。

三、试验步骤1.前期准备(1)确定试验桩型号、布置方案和试验参数。

(2)清理试验场地,确保试验区域干净整洁。

(3)铺设水平标杆,测量标高和水平方向。

(4)安装监测设备,包括应力计、变形计和水平位移计。

2.基桩加载(1)根据设计要求,逐步增加加载荷载,记录每个加载阶段的荷载和变形数据。

(2)观察基桩和桩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侧向位移和土压力的变化。

(3)达到预设的荷载值后,保持荷载不变,观察一段时间,记录稳定平衡时的变形和应力。

3.数据分析与结果(1)对获取的变形和应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荷载-沉降曲线、变形特征曲线和土压力分布曲线。

(2)根据试验结果,评估基桩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安全措施1.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需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2.加载过程中,应控制荷载的增减速度,防止产生过大的应力差和变形。

3.如发现试验中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以上是一个基桩自平衡试验的检测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和试验要求,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试验设计和现场条件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数据采集,并注意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和观察情况,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资源配备 (2)五、试验参与人员 (2)六、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3)6.1试验台座 (3)6.2下横梁、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 (4)6.3千斤顶安装及试运行 (5)6.4加力架主体(钢结构箱梁及上横梁)安装 (6)6.5梁体挠度测量装置安装 (6)七、静载试验 (7)7.1 加载设置原则 (7)7.2 静载试验加载要求 (7)7.3 加载图示 (7)八、挠度测量、计算及试验结果评定 (10)8.1挠度测量及计算 (10)8.2试验结果评定 (10)九、试验结束仪器拆卸 (11)十、安全防护措施 (11)沪昆铁路预制梁工程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对富源制梁`场预应力简支箱梁的静载试验作业进行控制,监测预制箱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受力变形情况,检验预制箱梁抗裂性能、挠度和梁体刚度,且保证静载试验正常、安全的进行。

二、适用范围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富源制梁场担任沪昆铁路客运专线TJ-1标段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263孔的施工任务,其中32m梁233孔,24m梁30孔。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沪昆客运专线铁路TJ1标云南段富源制梁场预应力简支箱梁静载试验作业。

三、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6、设计相关文件。

四、资源配备五、试验参与人员六、预制箱梁静载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为尽可能的减少试验过程中的粗大误差、人为因素,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静载试验过程流畅,特此强调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

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写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持有人:生效日期:受控状态:总页数:(包括此页)发放编号:桩基静载荷检测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试验项目:1)桩基承受外部荷载时的变形情况;2)桩基的允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3)计算划分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4)实测桩身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对研究性试验); 5)分析判断桩身质量。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1调查研究与方案制定1.1.1通过甲方或设计人员了解试桩的基本情况(如长度、砼强度等级、施工时间、施工方式等),了解试桩处工程地质情况,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1.1.2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甲方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出比较祥细的试桩方案(含锚桩布置、桩头处理、承台制作等)。

1.2试验准备1.2.1试验前应将试验所用的千斤顶,油泵调试好,将所用的荷载传感器、应变仪等试验仪器在标准压力机下经过严格率定,并认真填写率定记录表。

1.2.2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遭损伤,以保证现场试验数据的准确无误。

1.2.3现场吊装安置加载设备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设备的安放位置正确和人员设备的安全。

1.2.4反力架的安装和焊接要牢固可靠,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反力装置不能进行正式试验加载工作。

1.3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1.3.1试验现场必须搭起能防雨、遮阳的临时帐篷或设施,以保护仪器设备。

1.3.2试验用的应变仪、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安放,应变仪等精密仪器必须安放在工作桌(台)上。

1.3.3试验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禁止乱拉乱扯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1.3.4百分表的安装调试符合静载试验要求,百分表应安装固定在支承于相对不动基础上的基准梁上,百分表的安装应使表轴线平行于被测位移的方向,不得倾斜。

1.3.5荷载传感器与电阻应变仪接通后应进行调试,检查其工作状态和性能,调试完毕后应记下所用仪器仪表的型号规格及其初始读数值。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方案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方案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方案目录1、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试验目的 (1)1.3总体方案 (2)1.4 试验依据 (2)2、地质情况 (2)2.1地质条件 (2)2.2桩基设计参数 (6)2.3试桩地质参考柱状和剖面图 (7)2.4承载力计算 (7)3、测试方法 (9)3.1 方法起源 (9)3.2 试验原理 (10)3.3 测试仪器设备 (10)3.4 试桩施工配合要求 (13)3.5 试桩试验准备 (17)3.6 试验程序 (19)3.7 试验数据的分析、整理 (20)3.8 荷载箱及钢筋计位置布置图 (21)4、进度安排与报告提供的内容 (22)4.1 进度安排 (22)4.2 报告提供的内容 (23)5、项目组试验人员组成、简历及分工与研究成果 (23)5.1 项目组试验人员组成 (23)5.2 人员职责 (23)5.3 项目组成果 (25)6、工程桩试验后的注浆措施 (25)7、试桩流程 (25)8、质保、工期及安全体系 (27)8.1 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27)8.2 质量管理保证措施预案 (27)8.3 安全措施 (28)8.4 文明施工制度 (28)8.5 检测工期保证措施 (29)9、公司近三年桥桩业绩 (29)1、概述1.1 工程概况拟建的XX大桥位于XX,线路XX,桥址处河面宽约840m,线路走向与水流方向基本垂直。

拟建桥梁的中心里程桩号为XX,桥长约860m,桥跨组合为57.5+172.5+400+172.5 +57.5m。

桥址区上部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的厚度较大,土质较为软弱,力学性能差;桥址区下卧基岩为岩性变化复杂,呈软硬岩石互层状,拟建桥梁的基础建议采用桩基础。

勘察揭露桥址区西端(小桩号端)的主墩、辅助墩以及过渡墩下伏基岩以泥质岩为主,属于软质岩,岩石的强度较低,遇水易软化,完整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

同时由于岩石的完整性较差,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孔壁坍塌现象。

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方案(自平衡、声、低)

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方案(自平衡、声、低)

XXX工程基桩检测方案编写:审核:批准: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单位地址:联系人:编制日期:目录1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 (3)2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 (3)2.1方案编制依据 (3)2.2检测目的 (3)3工程概况 (3)4检测方法及抽检数量 (4)4.1自平衡静载试验 (4)4.2桩身完整性检测 (5)5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 (6)5.1载荷载箱图示 (6)5.2检测原理、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7)5.3测试后注浆的要求 (9)5.4安装事项 (9)5.5检测阶段 (10)6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 (11)6.1低应变法 (11)6.2声波透射法 (12)7检测工期估算 (14)7.1自平衡法抗压静载试验 (14)7.2低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 (14)7.3编写报告 (14)8保证本工程检测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14)9拟投入检测人员 (15)10拟配备的检测设备 (16)检测方案会签栏 (17)1 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承诺严格遵守检验工作程序,执行国家、行业和地区有关检验的标准、规范,为委托单位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可靠、优质高效的服务,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确保实现以下承诺:质量承诺: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如因检测工作不到位或检测成果资料错误,造成委托方工程损失的,按国家或广西区现行建筑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以上段落可以修改或删除)2 方案编制依据及检测目的2.1方案编制依据2.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1.2本工程图纸;2.1.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报告;2.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2.1.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技术规程》(DB45/T564—2016);2.1.6《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JGJ/T403-2017);2.1.7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

桩基静载作业指导书

桩基静载作业指导书

桩基静载作业指导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ZDSXXX作业指导书XXX-ZDS-G3桩基竖向抗压静载检测2013-08-20 发布 2013-09-01 实施XXX 发布前言为保证进行桩基静载检测时依据技术标准,使本中心不同检测人员,不同时间所进行的检测过程保持一致,实现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正确性,特制定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编制遵照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等标准的规定和本中心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

本指导书由XXX负责起草。

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校核:本指导书批准人:本作业指导书2013年8月首次发布。

桩基静载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1.2 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3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1.4 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使用本指导书的人员应及时探讨采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修订时应按相关质量文件的维护程序规定进行。

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设备仪器及其安装3.1 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2 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3.2 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2 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3 应对锚桩抗拔力 (地基土、抗拔钢筋、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平衡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2006年2月1依据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规程》(DB32/T291-1999)。

2试验目的验证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能力;给出各土层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支承力的承载力;通过静载试验,为设计提供依据或施工工艺提供依据。

3适用范围自平衡试桩法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岩层中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沉管灌注桩等,特别适用于传统静载试桩相当困难的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等情况。

当埋设有桩身应力、应变测量元件时,尚可直接测定桩周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

4试验仪器设备1. 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2. 高压油泵站和荷载箱3. 荷载量测:油压传感器量测荷载4. 位移量测:位移传感器5. 应变量测:应变采集仪6. 基准梁、基准桩5、检测流程检测流程图见图1图1 检测流程图6、准备工作6.1 前期内业6.1.1资料准备、理论分析计算及方案编写1)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砼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极限承载力值。

2)在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和进度要求后,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根据地勘资料进行桩基极限承载力分析并按自平衡法试桩理论进行计算确定平衡点及试验荷载值、确定应变计位置等)。

6.1.2仪器、设备测试元件的鉴定及标定1)加载系统(电动油泵、高压油管、荷载箱等)2)测试仪器的标定6.2 荷载箱安装荷载箱安装前必须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留存交底记录。

具体技术交底内容如下:1、成孔时严防偏孔、斜孔;注意孔内水头,防止反串塌孔。

终孔时注意清孔,沉渣应小于50mm;2、荷载箱应立放在平整地上与钢筋笼焊接,位移棒套管与钢筋笼适当固定,位移棒应按要求与荷载箱牢靠连接。

荷载箱与钢筋笼焊接时,主筋与荷载箱焊接长度应大于35d(主筋直径)且不少于500mm。

保证荷载箱与桩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小于千分之三;3、埋荷载箱前检查油管及位移棒套管长度、位置;4、钢筋笼与荷载箱放入孔中后进行二次清孔;5、埋完荷载箱,保护油管及钢管封头;6、施工时,导管通过荷载箱到达桩端浇捣混凝土,当混凝土接近荷载箱时,拔导管速度应放慢,当荷载箱上部混凝土大于2.5m时导管底端方可拔过荷载箱,浇混凝土至设计桩顶;7油管与主筋绑扎。

8、测试期间应保证供电(380V、220 V两种电源),试桩周围10米内不得有较大的振动。

6.3 注浆当试验桩为工程桩时,必须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留存交底记录。

在试验完成立刻要求施工单位注浆。

具体技术交底内容如下:1、通过下位移管对荷载箱缝隙进行压水清洗,一管中压入清水,待另一管中流出的污水变成清水时,开始对荷载箱内的缝隙进行压浆;2、压入的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并掺入一定量微膨胀剂(配合比根据实验确定),确保浆体强度达到C40,无收缩。

3、压浆量以从一根声测管压入另一根声测管冒出新鲜水泥浆为准。

然后封闭管头采用压力注浆,压力大于2.0MPa,压浆水泥量约0.8~0.1吨。

4、以压浆压力、压浆量双重控制。

6.4 现场工作1 桩头处理,打开护管封头,进行超声波检测试验(由于荷载箱内设置连接件,探头可顺利通过,对桩身混凝土检测没有影响);2 检查荷载箱是否正常工作,仪器初调;3 布置平衡梁(基准梁)。

4 搭设防风蓬架,尽量减少外部环境(风、温度)的影响。

7试验规定和要求7.1开始试验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小于15d。

本工程试验开始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成桩后15d。

试验前应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7.2试验加载、卸载方式加载采用慢速维荷法,分级荷载为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每级为加载时分级加载量的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7.3位移测读方式位移观测采用电子位移传感器。

其测读方式如下:(1)每级荷载施加后第5、15、30、45、60分钟测度荷载箱顶底板位移量,以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

(2)桩沉降或上升稳定标准: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位移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计算值),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当位移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在施加下一级荷载。

(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小时,按第15、30、60分钟测读位移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小时,测度时间为第15、30分钟,以后每隔30分钟测读一次。

7.4基桩轴向应力测试为了测定桩身轴向力PZ 与钢筋应变计所受力Pi的关系,假定距荷载箱位置最近的断面为标准断面(标定断面),通过标定断面实测桩身应力—应变关系,便可计算其它量测断面的桩身轴向力PZ值。

由于标定断面距荷载箱位置较近,因此标定断面上的桩身轴向力近似等于荷载箱处荷载Q。

据此便可计算出标定断面处钢筋应力计所受的压应力gσ,同时通过应变采集仪也能实测到钢筋应力计在荷载作用下的压应力gσ。

7.5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已达到极限加载值;(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5倍;(3)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4)累计上拔量超过100mm;(5)位移达到荷载箱行程。

7.6 其它注意事项(1)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损伤,以保证现场测试数据的准确无误。

(2)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安全、方便、易操作的原则安放。

(3)测试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禁止乱接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4)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试验,保留现场,记录事故发生经过,配合调查人员调查。

8、试验资料的整理8.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位移随荷载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对于陡变型Q-S曲线取Q-S曲线发生明显陡变的起始点。

(2)对缓变形Q-S曲线,按位移值确定极限值,极限侧阻取对应于向上位移S上=40-60mm对应的荷载,或大直径桩的S下=(0.03-0.06)D(D为桩端直径,大桩径取低值,小桩径取高值)的对应荷载。

(3)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极限承载力,下段桩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上段桩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上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分别求得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QU上、QU下,然后考虑桩自重影响,得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为:Q U =(QU上-W)∕γ+ Q U下式中:W—荷载箱上部桩自重;对于粘性土、粉土γ=0.8;对于砂土γ=0.7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为Qu=Q u上(4)依据规范根据试桩位置、实际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等综合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8.2报告提供的内容(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应对成桩和试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作补充说明。

(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记录单(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荷载-沉降汇总表。

(4)绘制有关试验成果曲线:为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一般绘制Q~S曲线、S~lgt曲线,S~lgQ曲线,以及其它辅助分析所需曲线。

(5)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测定时,应整理出有关数据的记录表和绘制桩身轴力分布、摩阻力分布,桩底反力-荷载关系等曲线。

(6)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划分桩侧总极限摩阻力和总极限端承力,并由此求出桩侧平均极限摩阻力(当进行分层测试时,应求出各层土的极限摩阻力)和极限端承力。

9、试验项目组人员组成及分工10、质量保证体系1、在工程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检测计量的规范、规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标准,把整个检测过程视为一系统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

确保监测工作合格,争取优良的质量目标。

2、对检测过程的每个环节和质量要素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3、对检测报告和结论持谨慎态度,结论明确防止检测结果误判。

4、对于检测的全部仪器按《质量管理手册》规定进行检定、校验和检验。

5、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经济等因素影响。

11、安全及环境保护1、各种检测、操作人员须经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操作人员应配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劳保用品。

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2、检测中所用仪器、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

3、现场内各用电设施,尤其是电焊、电热、电动工具,其装设使用应适合规范标准,维修保管应有专人负责。

设备安装、调试时的照明,须用安全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