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例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逐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关系。

4. 交流分享: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问题的关系2. 解决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例如,小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解答: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5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 教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8.5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 教案

第5节列方程解决问题(2课时)第1课时列方程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90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情境图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绪,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通过创设情境,思考第一题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一步思考方程的含义。

5.把每例题的方程列出来,并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6.这一步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查等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

【教具学具】教具:投影仪。

学具:教科书,练习本。

一、复习引入1.解下面的方程。

3.5x-6=1 3x+5x=4.8学生独立完成。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1。

让学生读题,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的速度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找出等量关系:每分钟手写的字数×3=每分钟打的字数。

(3)引导学生:如果用x表示王叔叔每分钟手写的字数,根据等量关系可以列出什么样的方程?学生讨论并列方程。

教师说明:列方程时,首先要写“解”字和设出未知数x,再列方程。

最后教师找学生示范:解:设王叔叔每分钟手写x个字。

3x=12021 x=12021x=40答:王叔叔每分钟手写40个字。

(4)鼓励学生试着解方程。

引导学生交流时说一说解方程的思考过程。

特别说一说x=12021这一步的想法,教师最后要板演解题步骤。

2.教学例2。

(1)出示幻灯片,教学例2。

读题,看情境图,说一说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教师提问:2倍少4本是什么意思?你能找到怎样的等量关系?小组展开讨论,可以全班议论,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方法的机会和时间。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一、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二、教学目标:1、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景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巩固解决题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会熟练掌握有步骤的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2、会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2、抢算:学生抢答3、解决问题(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

小利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

小鸣买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3)足球9元一个,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应找回多少钱?(二)课堂练习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

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

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

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6.图书馆有90本书。

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7.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8.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

一共能坐多少人?(三)思维训练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了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了2袋,应找回几元?(3)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议枝钢笔,应找回多少钱?2、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5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第5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将涵盖识别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实施解决方案以及回顾和反思问题解决过程的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并表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问题解决的步骤。

4. 学生能够回顾并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经验。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识别并表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 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解决问题。

3. 指导学生如何从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和提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挂图或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例。

2. 数学练习本、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3. 实际操作材料,如计数棒、小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并指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2. 问题识别:指导学生如何从图片或实际情境中识别出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 策略选择: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解决问题。

4. 实施解决: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过程和结果。

5. 回顾反思:学生分享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经验。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 课时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学生解决问题的实例展示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个实际问题解决的小任务,记录解决过程。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解决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解决的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同时,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为下一课时做好准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2)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内容。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2×4= 9÷3=
7×6= 16÷4=
2.()里最大能填几?
()×7<24 ()×5<26 ()×3<26 ()×4<15 ()×6<32 ()×8<63 新课讲授:
教学例6。

(1)用彩色卡片按照例题中的彩旗摆出,请学生观察,描述。

(2)给出问题: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3)想一想,除了画出来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每3面小旗可以为一组,用除法算出前面的组数,可以得到分组后剩余的旗子。

16÷3=5 (1)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昨天是8日,星期一,到31日是星期几?
课堂小结:
提问:学完本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时内容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1.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 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2. 解决问题的步骤3. 解决问题的策略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1)问题的提出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题,以及问题的来源。

(2)解决问题的步骤a.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b. 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c. 根据关键信息,确定解题方法d. 按照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或推理e. 检验结果,确认答案是否正确(3)解决问题的策略a. 画图法b. 列表法c. 猜测与尝试法d. 逆向思维法e. 类比法(4)实际问题的解决a.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 各小组选取一个问题,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进行解决c. 各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年级下第5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第5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年级下第 5 课时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第 5 课时的解决问题部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是培养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常见的问题类型。

比如,有关于物体数量的计算,像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 3 个,那小红有几个苹果?还有关于距离和时间的问题,比如小花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5 分钟,她每天早上 7 点 30 分出发,那么她几点能到学校?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小朋友们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有时候题目中的一些词语可能会让小朋友们感到困惑,所以要多读几遍,把关键的信息找出来。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商店里有 12 个篮球,卖出了 5 个,又进了 8 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篮球?”这道题里,“卖出”和“进了”就是两个关键的词语,小朋友们要明白卖出是数量减少,进了是数量增加。

那怎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先画 12 个圆圈代表 12 个篮球,然后划掉 5 个表示卖出的,再加上 8 个新的圆圈,这样就能很清楚地看出现在有多少个篮球了。

除了画图,还可以用列式计算的方法。

就像刚才那道题,我们先算出卖出 5 个后还剩下:12 5 = 7(个),然后再加上新进的 8 个:7 +8 = 15(个),所以现在商店里有 15 个篮球。

再来看一个例子:“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 20 个人,到第一站下去了8 个人,又上来了 5 个人,到第二站又下去了 6 个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这道题比前面的稍微复杂一点,但只要小朋友们按照步骤来,也不难解决。

第一步,先算出到第一站后车上的人数:20 8 + 5 = 17(人)。

第二步,再算出到第二站后车上的人数:17 6 = 11(人)。

通过这样逐步计算,就能得出最后的答案啦。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设计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研究目标(一)研究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3页例4。

例4创设购物的实际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计算的策略。

(二)核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研究目标1.借助情境,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体会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并能运用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体会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各自实用的范围,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四)研究重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研究难点根据具体情形,选择合适的办理问题的战略。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解决问题》课时作业。

二、研究设计(一)课前设计1.填空。

(1)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约_______米。

(2)一本书269元,约________元。

(3)XXX学生共1526人,约_______人。

2.一件上衣298元,一条裤子156元,妈妈带了500元,买这件上衣和这条裤子够吗?(二)课堂设计1.情景引入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办理问题》名师教学设计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不出示问题)。

问题一: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探究研究提供素材。

】2.探究新知活动一: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或“爸爸一共付多少钱?”的问题让学生在练本上解答,计算时需要列出竖式。

拔取分歧的作品进行展示,然后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老师提出问题:XXX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问题二:仔细想想,在办理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甚么?问题三:“够”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如何估算?活动二:自己动手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观察不仔细、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清晰思考,准确表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准确地表达解题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清晰地思考问题,准确地表达解题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实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动物分食物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并用加减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解答。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实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与同学交流解题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清晰思考,准确表达。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变式的实例,让学生解决。

学生可以合作完成,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答:一共有43张,原来一共有80张桌子和椅子。Biblioteka 3、(1)孵小鸡要用多少天?
28-7=21(天) 答:孵小鸡要用21天。
(2)孵小鹅比孵小鸡多用9天, 孵小鹅要用多少天? 21+9=30(天)
答:孵小鹅要用30天。
今日挑战
小华今年12岁,爸爸比他大29岁,妈妈比爸 爸小4岁,爸爸今年多少岁?妈妈今年多少 岁? 29+12=41(岁) 41-4=37(岁)
答: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7岁。
三、知识运用
(三)综合练习
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 比第一天多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计划第三天再 看30页,丽丽能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28+5=33(页) 95-28-33=34(页) 34页>30页 答:丽丽第二天看了33页,第三天 不能把这本书都看完。
100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二)
例5 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4-5=9(人) 9+14=23(人)
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二、举一反三
知道了什么?要 解决什么问题?
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
多 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33+4=37(人)
33+37=70(人)
答:二班有37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70人参加。
三、课堂检测
1、小亮买了32块糖果,小丽比小亮多买了8块糖果。小丽买 了多少块糖果?两人一共买了多少块糖果? 32+8=40(块) 40+32=72(块) 答:小丽买了40块糖果,两人一共买了72块糖果。 2、搬走了26张椅子,还剩17张椅子,一共有多少张椅子?现 场还有桌子37张,原来一共有多少张桌子和椅子? 26+17=43(张) 43+37=80(张)

二年级上湖北适用第5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湖北适用第5课时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湖北适用第5课时解决问题《二年级上湖北适用第 5 课时解决问题》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第 5 课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

比如,小明去商店买铅笔,一支铅笔 2 元钱,他想买 5 支,需要多少钱?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乘法问题。

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这里一支铅笔 2 元,买 5 支,就是 5 个 2 相加,列式为 2×5 = 10(元)。

再比如,小红有 18 个苹果,她分给了小伙伴 5 个,自己还剩下多少个?这是一个减法问题。

用总数 18 个减去分出去的 5 个,列式为 18 5 = 13(个)。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让孩子们认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明白了题目说的是什么,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比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树上有 10 只鸟,飞走了 3 只,又飞来了 2 只,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有些孩子可能会直接用 10 3 + 2 来计算,但没有考虑清楚飞走和飞来的顺序,应该先算飞走 3 只后剩下的鸟的数量,即 10 3 = 7(只),再算飞来 2 只后的数量,7 + 2 = 9(只)。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画图也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比如,对于一些涉及到数量比较的问题,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

像“小明有8 个气球,小刚比小明多 3 个,小刚有几个气球?”我们可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明的 8 个气球,然后再画一条比它长一些的线段表示小刚的气球,长出来的那部分就是多的 3 个,这样就能很直观地看出小刚有 8 + 3 =11 个气球。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孩子们进行推理和判断。

比如,“有三个盒子,分别装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第一个盒子里不是红球,第二个盒子里是黄球,那么第三个盒子里是什么球?”这就需要孩子们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第一个盒子不是红球,那可能是黄球或者蓝球,又因为第二个盒子是黄球,所以第一个盒子只能是蓝球,那么第三个盒子就是红球。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优质课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解决问题(精算和估算)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4《解决问题》。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并且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方面,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复习巩固了学生的已学知识,又渗透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另一方面,教材主要提出两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法,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2.体会精算与估算的区别和联系,能合理选择估算或精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具体分析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1/ 72/ 7小结:估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但是要“往大估”生1:生2:生1:生2:生:是估算还是精确计算要根据实际问题而定。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想前一位进1。

生:在计算连加时,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这样更简便。

3/ 74/ 7(1)电冰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2)洗衣机①现价可能是多少?②出示现价858元,求实际降价。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小结:不仅要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

2.夏季,湖里要围出一块水域作为垂钓园,如图所示。

(1)大约要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2)围成后,网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提问:三个数相加满二十了,怎么办?小结:三个数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二十了,就向前一位进2。

5/ 73.小结:当计算的结果要求准确时要精确计算。

不要求准确,只要估一估就能比出大小,就用估算更方便。

1.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6/ 77/ 7。

第二单元第5课时问题解决(练习)

第二单元第5课时问题解决(练习)

第二单元第五课时问题解决(同步练习)1、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30米,宽18米。

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这块地菜地种白菜,每平方面能收9千克白菜。

这块菜地能收多少千克白菜?2、在一张长15cm,宽10cm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0cm15cm3、一根铁丝能够围成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

竹篱笆长18米,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一间教室的地面长8米,宽6米,用边长2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6、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长是16米,宽是10米,用这个花圃的种郁金香。

郁金香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王大伯要给花圃施肥,平均每平方米浇2千克营养水,这个花圃共需要多少千克营养水?7、一个新教室要安装窗户玻璃。

每块玻璃长50厘米,宽40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一共要装64块这样的玻璃,需要买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8、有一块玉米地长37米,宽25米。

菜地中间留了一条1米宽的小路,把菜地平均分成四份。

每一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30×18=540(平方米)9×540=4860(千克)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540平方米;这块菜地能收4680千克白菜。

2、15×(15-10)=75(cm²)答:剩下部分的面积是75平方厘米?解析:根据题意,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剩余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5-10)厘米,宽是10厘米。

据此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剩余部分的面积。

3、(8+4)×2=24(cm) 24÷4=6(cm) 6×6=36(cm²)答:它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解析:根据题意,正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再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分类与解决方法。

2. 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3. 解决问题的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1.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数学问题,并简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 解决问题(2课时)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5 解决问题(2课时)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5 解决问题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第1课时购物问题课时目标导航购物问题。

(教材第15页例8)1.经历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简便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重点:用估算解决问题。

难点: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一、情景引入1.比较大小:28.7×390 5.16×4.12040×0.8240提问:这几个算式需要算出来比较大小,还是通过估算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估算)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15页例8。

(1)提问:从情境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读题并汇报:从情境中知道,妈妈带了100元去购物,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 kg肉,每千克26.5元。

问题是求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或者还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2)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如下:(3)(方法一)2袋大米和0.8 kg肉的价钱:30.6×2+26.5×0.8=82.4(元)买一盒10元的鸡蛋的总价:82.4+10=92.4(元)100元>92.4元,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买一盒20元的鸡蛋的总价:82.4+20=102.4(元)100元<102.4元,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方法二)用估算来解决。

①取比已知数大的且最接近已知数的整数。

30.6≈31 26.5≈27 0.8≈131×2+27×1+10=99(元)99元<100元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②取比已知数小的且最接近已知数的整数。

为了计算方便,取值可根据情况适当调。

30.6≈30 26.5≈2530×2+25×0.8+20=100(元)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答: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4)回顾反思。

①把价钱估大些够,所以剩下的钱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五课时)《解决
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授如何解决一些涉及数学问题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2.课件:包含解决问题的示例及练习。

3.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1.开场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
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2.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分析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检验结
果。

3.示范解决一个简单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各自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并用解决问题
的方法进行讨论和解答。

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强化所学内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并用所学方法解决,并写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深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5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5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5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课后练习⼀.基础题 1.计算。

24×(1- 68 ) 57 ×4 6×1112 48×(512 - 16 ) 2.判断。

(1)1⽶28 和2⽶的18 ⼀样长。

()(2)把30⽶先增加15 后再减少15 ,还是30⽶。

()(3)29 ×8与8×29 的意义不同,但计算⽅法和结果相同。

( ) 3.某单位上个⽉计划⽤⽔43.5吨,实际节约了110 ,实际⽤⽔多少吨? 4. 把()看作单位“l ”,⽤去的占总数的( ),还剩总数的( ),求还剩多少千克,列式是( )。

⼆.提⾼题(1)桃树棵数是杏树的34 ,桃树棵数⽐杏树少( )。

(2)甲数⽐⼄数少15 ,甲数是⼄数的( )。

(3)10⽶减少110 是( )⽶。

6.⼀根铁丝,第⼀次⽤去全长的12 ,第⼆次⽤去余下的12 ,还剩下全长的多少?7.某校六年级学⽣120⼈,五年级的⼈数⽐六年级少18 ,五年级有多少⼈?8.⼩汽车有400辆,⼤客车⽐⼩汽车少15 ,⼤客车有多少辆?三.拓展题9.⼩明倒⼀杯⽜奶,先喝了12 ,接着加满⽔,⼜喝了13 ,再加满变,最后全部喝下,那么⼩明是喝的⽜奶多还是⽔多?为什么?10.打字员打⼀份稿件,计划8⼩时打完,实际⽤的时间⽐计划提前了14 ,实际⽤了⼏⼩时打完?11.李叔叔骑车从甲地到⼄地,⾏了32千⽶,⾏的路正好⽐全程的38 少4千⽶,甲、⼄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练习⼀⼀.⼊门题(1)⼀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降价19 ,现在这台电视机售价多少元? 。

这道题中,“降价19 ”是指()价格⽐()价格降低的钱数占( )的19 。

解答这道题有两种思路:第⼀种思路,我们可以先求( ),再求( ),列式为( );第⼆种思路,可以先求( ),再求( )。

列式为( )。

(2)今年的产量⽐去年多110 ,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 。

(3)⼩明的⾝⾼相当于⼩刚的89 ,⼩明⽐⼩刚矮( ) ( )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能够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找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估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导语:今年的菠萝丰收了,农民伯伯要把菠萝装在纸箱里,一共有18个纸箱,装得下吗?(课件出示教材27页例8)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活动1了解信息,明确题意导学提纲: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预设生1:已知条件是一共收了128个菠萝,每箱装6个。

生2:所求问题是“一共有18个纸箱,装得下吗?”生3:可以列式为128÷6。

生4:也可以列式为18×6。

过渡: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活动2合作探究,明确算法学法指导:1.128÷6怎样估算?2.18×6怎样估算?3.小组讨论、交流,每组选代表汇报分享。

预设生1:我们小组这样估算:128≈120,128÷6>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

是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

生2:我们小组这样估算:18≈20,20×6=120(个),20个纸箱只能装1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

是把纸箱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乘每箱装的菠萝个数,最后与菠萝总数进行比较。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可以先把被除数看作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再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考过程。
达标评:
1、填空:
一种国产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现在每台多少元?
1)、应把看作单位“1”。
2)、2700×求的是。
3)、1-求的是。
4)、2700 ×求的是。
2、我能辩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是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1”。()
第二单元第5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辨认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会分析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某工厂原有男工18人,女工22人,又调来女工人数的,则现在有职工51人。()
3)、A是B的,B是C的,C是36,A是27。()
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不为0,则甲大于乙。()
5)、3千克的与4千克的同样重。()
6)、1米长的绳子,用去,还剩米。()
3、列式计算
1)、甲数是120,乙数比甲数少,乙数是多少?
2)、25的与15个的差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新课标第一网
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10千米,提速后比原来快,火车提速后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在有5升水,结冰后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课外作业
一、我最棒
1.一本数学书已经学习了90%,把()看作单位“1”量,90%对应的量是(),还有()%没有学习。
2、光明小学买来5400块瓷砖,装修用去了,还剩多少块瓷砖没用?
【自我提高】:
某工厂去年用煤4800吨,今年比去年节约,节约了多少吨煤?今年用煤多少吨?
4)、王杨期末数学成绩是96分,孙月的成绩比王杨低,王华的成绩是王杨和孙月总分的。王华得多少分?
五、反思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在方面仍需努力
()×90%=()
()×(1-90%)=()
2.今年稻谷产量比去年增长了二成,把()看作单位“1”量,20%对应的量是(),今年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20%=()
()×(1+20%)=()
二、生活总的数学
1、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的泥沙沉积在河道中,其余被带到入海口。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到入海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