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解决问题(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案第五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第15页例4 【课程标准描述】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情况图,交流讨论可以综合具体情况,以三位数为近整数几百或几百几十来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题的交流讨论,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体验估算的多样性。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情况下,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估计策略来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用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进行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1。
2.通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的正确率来评价目标2。
3.通过巩固练习来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数字智勇大闯关1.235和357的和能闯过500吗?2.465和436的和能闯过1000吗?你是怎样思考的?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2)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分析与解答。
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预设: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想一想,不通过具体计算,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
预设: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预设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预设2: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 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练习-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练习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列方程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练习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练习。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答分数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分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列方程解答分数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求解分数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情景: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苹果?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苹果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如何求两人一共有多少苹果?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苹果?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讲解方程的解法。
步骤1:设两人一共有x个苹果。
步骤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2/3x + 3/4x = x。
步骤3:解方程,求出x的值。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小华有1/5的糖果,小明有2/7的糖果,两人一共有多少糖果?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出示自主练习题:请你选取一个分数实际问题,列方程解答。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两人一共有多少苹果?板书解题步骤:步骤1:设两人一共有x个苹果。
步骤2:列出方程2/3x + 3/4x = x。
步骤3:解方程,求出x的值。
六、作业设计(1)小华有1/5的糖果,小明有2/7的糖果,两人一共有多少糖果?答案:14/35(2)小明的成绩是全班的2/5,小红的成绩是全班的3/8,小明比小红多几分之几?答案:1/24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列方程解答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但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分数的运算仍存在困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课时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1.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提出问题: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新课讲解1. 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 讲解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 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以及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小学同步练习册 数学 六年级上册(答案)
2 3
x
=
70
x =105
2. 180× 5 = 150(箱) 6
3. 解:设两岁儿童心脏平均每分钟跳动x次。
36 55
x
=
72
拓展园
x = 110
30÷( 5 - 1 )= 540(页) 92
第六课时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2)
基础园
1.(1)书法小组的人数×(1+
1 5
60(元)
否
第1单元综合练习
1.(1)求3个 2 的和是多少 求3的 2 是多少
9
9
(2)36 20
(3)3 1
(4)六(1)班男同学人数
(5)49
(6)= > > >
2.
5 18
15
10
3. (1)700×(1 - 1 )= 560(万元) 5
(2)140×
5 7
×
1 2
= 50(棵)
4. 180× 1 × 3 = 45(只) 34
1÷(
1 20
+
1 30
)=
12(套)
提升园
2. x = 20 x = 5 4
3.
20 9
9 2
150
350 6
27 5
提升园
x
=
2 15
1.
解:设男生有x人,那么女生有
2 3
x人。
x + 2 x = 45 x = 27 3
女生:45 - 27 = 18(人)
2. 解:设酥糖有x千克,那么水果糖有 3 x千克。 4
)= 美术小组的人数
(2)男生人数×(1 - 1 )= 女生人数 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解决涉及加法、减法的简单问题;•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算术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教师备课教案、学生课本、黑板、粉笔等;2.教具准备:计算器、小玩具、水果等生活实物;3.教学环境准备: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提出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第二步:讲解与演示(10分钟)•通过几个示例板书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整合合作(15分钟)•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讨论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让同学互相学习借鉴。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引导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学生进行互相分享,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步: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写下解题过程,并在下节课分享。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2. 解决问题的步骤3. 解决问题的策略4.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1)问题的提出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题,以及问题的来源。
(2)解决问题的步骤a. 阅读题目,理解题意b. 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c. 根据关键信息,确定解题方法d. 按照解题方法,进行计算或推理e. 检验结果,确认答案是否正确(3)解决问题的策略a. 画图法b. 列表法c. 猜测与尝试法d. 逆向思维法e. 类比法(4)实际问题的解决a. 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 各小组选取一个问题,按照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进行解决c. 各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强调。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1)-课件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10÷3 = 3(个)……1(元) 答:最多能买3个。
5元/个
3元/个
4元/个
(2)用这些钱能买多少个4元一个的
面包?
10÷4 = 2(个)……2(元)
答:最多能买2个,剩下的2元钱不够买一个。
3.对比教科书P65“做一做”第1、2题,你 发现了什么?
都是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第1题有余数, 需要用商加1,因为剩下的也要运1次;第二 题有余数,不需要加1,因为剩下的钱不够再 买一个3元的面包。
一、状状拿19元钱去购物。 1.状状想买3元一个的乒乓球,最多能买几个?
3元/个
4元/个
19 ÷ 3= 6(个)购物。 2.用这些钱最多能买几个毽子?
3元/个
4元/个
19 ÷ 4 = 4(个)······3 (元) 口答:用这些钱最多能买 4 个毽子。
用除法解答。
5 4 22
20
2
怎样解答? 解 法 二
22÷4 = 5(个)……2(块) 还多出2块,应该再准备1个 盒子,至少要准备6个盒子。
5 + 1 = 6(个)
解答正确吗?
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 装20块。6盒肯定能装22块。 解答正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解决问题(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并应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能够准确分析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辨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提取问题的本质。
2.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理解问题:认真阅读问题,确定问题的要求。
2.分析问题:梳理问题中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3.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检验答案:检查解答的合理性,确保答案正确。
2. 具体问题解决训练例题一:小明买了一本58元的书籍,他付了一张100元的钞票,找了多少钱?例题二:有一辆汽车行驶了320千米,耗油20升,求汽车每行驶10千米的耗油量是多少?四、教学过程1. 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学生课上练习。
2. 具体问题解决训练1.分组进行例题一和例题二的解答练习。
2.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展开,通过基本步骤的讲解以及具体问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解问题要求和分析问题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课后组织更多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勇于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教案,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1课时》人教版
课程概述
•课时名称:解决问题第1课时
•适用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问题的解法与答案之间的关系。
2.发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2.学习使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3.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教师简要描述解决问题方面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第二步:讲解
•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分析、解决和验证的过程。
第三步:示范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示范,展示解题思路与方法,鼓励学生在解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第四步:练习
•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巩固所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总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作业布置
•布置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经典案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与准确性。
结语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五课时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237≈240,126≈130 240-130=110(页)
答:大约还有110页没看.
课堂检测
1、妈妈到商场购物,正好碰到商品大降价。
原价368元 现价259元
原价405元
现价386元 大约便宜 20 元
大约便宜 110 元
368≈370, 259≈260
405≈410, 386≈390 410-390=20(元)
370-260=110(元)
2、
这本书一共有 237页,大约还 有多少页没看?
你会读吗?
解决问题
1、一年级有318人,二年级有294人。两个年 级一共大约有多少人?
318≈320,294≈290 320+290=610(页) 答:两个年级一共大约有610人。
举一反三
北京到大连,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乘 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元?
147≈150
620-150=470(元) 答: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470元.
求408的近似数。
约等号
408的近似数是410。
408≈410
读作:408约等于410。 表示:408的近似数是4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08的近似数是400。
408≈400
读作:408约等于400。 表示:408的近似数是400。
把下面的数字估成几百几十的数。
143 ≈140
287 ≈290
399 ≈400 562 ≈56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
2. 速度、时间、路程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0米,经过10分钟,他们分别走了多远?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2)让学生尝试解决导入中的问题,总结解题方法。
(3)教师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速度、时间、路程相关的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和应用题,让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新知环节探究新知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八单元 方 程 单元知识考点梳理3(课件)-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单
解
读
第 5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1)
考 [解析] 点 清 单 解 [答案] 解:设一把椅子的售价是x元。 读
2x=98
x=98÷2
x=49
答:一把椅子的售价是49元。
第 5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1)
考 ■考点二 用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点 清
在用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 先认真读题,
第八单元 方 程 单元知识考点梳理3
第 5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1)
考 ■考点一 用形如ax=b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点 清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单 (1)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解
读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
(3)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2.用方程解应用题,要设未知数。解方程时不写“解”字
单 解
从关键词如“几倍多多少”或“少多少”中找到等量关系再
读 列方程。
第 5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1)
考 重难突破
点 清
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时应注意什么?
单 解 答:画线段图时,如果是两个不同的量相比较,要画两
读 条线段,以标准量(1倍量)为标准线段,另一个量是它的几
倍,画出的线段也应是标准线段的几倍。
第 6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2)
考 [答案] 方法一:解: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点
清
84×1.5+1.5x=198
单 解
126+1.5x=198
读
1.5x=198-126
1.5x=72
x=72÷1.5
x=48
第 6 课时 列方程解决问题(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第一单元问题解决第5课时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第一单元问题解决第5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从中得到启示;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问题解决”的概念和方法;2.实践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3.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否成功解决问题;–能否深入理解问题;–能否独立思考问题。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方法1.课前自学;2.师生互动式教学;3.问题解决式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问题解决”?2.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思考。
第二步:预习1.学生课前自学,预习第5课时的内容;2.学生思考:第五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步:讨论1.分组讨论,交流对第五课时的理解;2.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3.整理出讨论中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步:问题解决1.根据学生自己的感性认识和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探究问题;2.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通过实践解决问题。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解决式教学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的思考能力还不够,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测量(2)-第5课时 解决问题(习题课件)
可以安排5张圆桌,或3张圆桌和3张方桌, 或1张圆桌和6张方桌。
辨析:没有有序地列出各种方案,产生 遗漏;或安排上有空位,不符合题意。
提升点 解决装车问题
4. 某农副市场要给大宋酒店送货,用两辆载质量 为2吨的卡车运送,怎样装车能一次运完。
方案一:1000+900=1900(千克) 400+700+800=1900(千克) 2吨=2000千克 1900<2000 方案二:1000+800=1800(千克) 400+900+700=2000(千克) 2吨=2000千克 1800<2000 2000=2000 答:大米和蔬菜装一车,其余装一车或是大米 和饮料装一车,其余装一车可一次运完。
桥。
(3)240+160+500=900(千克) 900 千克<1 吨 故小马、小鹿和小牛可以一起
过桥。 (4)四个小动物中的任意两个可以一起过桥。
知识点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1.用载质量分别为5吨和3吨的两辆车运石子。如果 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18吨石 子?
3
1
18
2
3
19
1
5
20
5. 一共有32人要乘船游玩。 (1)怎样租船能恰好把人装完?
可以租4只大船和2只小船,或2只大船和5 只小船,或8只小船能恰好把人装完。
(2)恰好把人装完的租船方案中,哪种方案最省钱?
方案③:6×4+5×2=34(元) 方案⑤:6×2+5×5=37(元) 方案⑦:6×0+5×8=40(元) 34<37<40 租4只大船和2只小船最省钱。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3 测量
妙解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3-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1)
水分占体重的 4 5
水分28kg 体重?kg
2、分析:小明身体中水分的重量与体重做比较:小明的
4
体重是单位“1”,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 5 。)
3、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
4 儿童的体重× 5 =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
4、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另一个等量关系式。
成人的体重×
2 3
=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
5、学生尝试解答,集体交流。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一、复习准备
说出数量关系式。
(1)已经行了全程的 3 。
5 已经行的路程=全程×
3 5
7 (2)一个长方形,宽是长的 8 。
长方形的宽=长×
7 8
10 (3)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11 。水 分含量约占体 重的 4∕5
预设1:
预设2:
解:设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x g钙质。
3 ÷3
3 x= 3 8 10
x= 3 ÷ 3
10 8 = 3 ×8
10 3
10 8 x= 3 × 8
= 4 (g) 5
10 3
x= 4 5
问题: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 写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2、填一填。
1 (1)梨的筐数比苹果的筐数少 5 ,应把
( 苹果的筐数 )看作单位“1”;苹果筐数的
4 5
正好和梨的筐数相等,应把(苹果的筐数 )
看作单位“1”。
3
(2)甲数是120,乙数是甲数的 8 ,乙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
问题解决(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例4,练习八第l ~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画图工具(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读一读下面的关键句,说说你的理解。
1 (1)白兔的只数占兔子总只数的13。
(2)新购图书数量的25
是童话书。
师:上面各题中的分数是相对于哪个量而言的?把谁看作单位“1’’?两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补充。
2.复习分数乘法问题。
如果兔子的总数是30只,新购图书的数量为lOO 本,会不会求出白兔的只数和童话书的本数?
学生先列式作答,再集体交流。
3.小结:这是我们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今天,我们要学习简单的用分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
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和问题。
(2)要求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你准备选取哪些已知条件?你的理由是什么?
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发现“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 ”是多余的条件。
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师:请大家独立思考,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表示出“儿童体内的水
分约占体重的45
并在线段图上标明哪一部分是“小明体内的水分”,即28 kg ;哪一部分是要求的“小明的体重”,然后写出等量关系式。
师:在画图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想的?画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先画儿童的体重,把它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水分的质量约占5份中的4份。
画图时,要先画单位“l ”的量,然后再画它的几分之几;还要标上各部分表示什么,数量是多少。
师:根据线段图所示,儿童体重和儿童体内的水分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小明的体重×4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因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分数乘法计算。
(2)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尝试列式计算,求出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可能有列方程解答的,也有用算术方法解答的。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水分占体重的54
生1: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 kg 。
45 x=28 45 x ÷45 =28÷45
x=28×54
x=35
生2:我是算术方法做的。
小明的体重×4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反过来,根据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45
=小明的体重。
所以列式为:28÷45 =28×54
=35(kg)。
(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
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
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第二种方法其实是第一种方法的逆运算,即根据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去理解,而第三种方法是用分数的意义一步一步进行推理计算。
第一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这样的数量关系和思考
方法与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是一致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1题和第3题。
先让学生自主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画图是有困难的,练习时可以提醒学生只需要画出草图就可以,不需要一份一份画得清清楚楚的。
如果学生能熟练地找到并写出数量关系式,可以逐步淡化画图环节。
从“准确画图”到“画草图”,再到“脑海想象”的过程,是学生分析能力逐步提高、思维逐步抽象的过程。
)
2.完成练习八第2题。
做完思考:“鲜牛奶250 ml”这个条件与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关系?
3.完成练习八第4题。
做完思考:本题有几个要求的问题?有几条相关的信息?你是怎样筛选信息的?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学习了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单位“l”未知的实际问题。
生2:学会了根据要求的问题筛选合适的信息。
师:看来大家都很会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遇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小明的体重×45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解法一: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 kg 解法二: 45 x=28 28÷45 =28×54 =35(kg)。
45 x ÷45 =28÷45
x=28×54
x=3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