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浅谈【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结合实际工作提供了几种供参考的特色做法,以期对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创新就业工作机制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就业工作机制;高职院校;毕业生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职生在校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而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原来计划分配的就业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求。
面对就业工作存在的压力和困难,必须创新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机制。
一、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业教育,那么就业指导就应是贯穿全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对应工作岗位的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并不能仅仅满足于上上就业指导课,开开就业指导讲座,讲讲招聘注意事项等泛泛的教育和指导,要注重就业工作的系统性,既要加强教育,又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并且服务很重要,讲求实效。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与企业提供的岗位之间有偏差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明显高于市场所提供的岗位,主要是薪酬待遇及晋升空间两方面,但也包括食宿情况、工作时长等。
这种偏差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市场,盲目的设定就业目标造成的;另一方面,当前的就业市场还存在“学历主义”,认为某些岗位就应该是本科或者更高学历的人所从事的,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问题。
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及第三方机构的持续跟踪调查反馈,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及高职学生就业预期的理性回归意识都有很大提高。
(三)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入学初的专业介绍,未来就业岗位介绍等已经渗透了就业工作,涵盖的主要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市场调研等;与就业工作主要内容关联密切的人员有职能处室及各分院的专兼职就业人员,专门从事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以及毕业生的家长等。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初探
一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其中包括 2学时的实践课 。第二部分在 大二下学期完成 , 总计 8 学时, 这 一 部 分 主要 提 升 大 学 生 的 就业能力 , 挖 掘大学生就业潜 力 , 培养学生认知 职业 的具 体 要求并据此提升技能 , 其 中实践课有 2学士 , 包括组织 大学 生到一些企业去参加相关 职业 培训 , 考取 相关 证书 ; 第三 部 分是 在大三学年及 大四上学期完 成 , 包括 l 8学 时 , 这 一 部 分主要帮助学生心里上转变对工作的意识 , 适 应社会环境 , 为在 社 会 上 立 足打 下 坚 实 基础 。
现 状
我 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从 上世 纪最后二十年从 各 大 高 校 开始 推 , 一 ,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 , 但 较 之 国 外 高 效 毕 业生就业指导 而言 , 我 国此项工作的发展还不成熟 , 存在诸 多 实 际 问题 有 待 解 决 , 仍 然 需 要 系 统 和 深 人 的研 究 。 酋 先, 高职 院校缺少专业 的教师 队伍对大学生讲 授职业发展与就 业 指 导 课 程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都 由班 主 任 或 辅 导 员 担 任 该 课 程教师 , 但是 , 专 业 和经 验 的缺 失 不 能对 大 学 生 起 列 针 对 性 的帮 助 ; 其次课程开设 缺乏连贯性 , 目前 , 多 数 高 职 院 校 仅 对 即将 毕 业 的大 学 生 开 设 职 业 发 展 与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针 对 性过于狭窄 , 不 能形 成 从 入 学 到毕 业 的 连 贯 性 教 学 体 系 ; 最 后, 理论重 于实践 , 在对大学生进 行就业指导 的过程 中 , 高 职院校往往采取集 中授课 ,或者专题讲座 的方式 向学生传 达理论性的知识 , 很 少 涉及 到社 会 实 践 部 分 , 而就业是要 L j 社 会 接 轨 ,没 有 密 切 与 ( 三) 课 程 教 法
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学生就业——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很 多高 职院 校职业 生 涯规 划教育 课 程仅 是选 修课 ,或 资源 管理部 门或 相关 专业 学生 的学 习 ,而用 于 高职 院校 学
仅在 大 三 年 级 才开 设 ,着 重 关 注 学 生 求 职 面 试 技 巧 的 指
个 性 和职业发 展需要 。
3 课 程 实施 的 效 果 不 理 想 、
第1卷 第9 2 期
ONI NG GHE VOCAT ONAL T HI R I ECHNI A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NSTl TUTE J URNAL V 12 N 0 o. l 1 o9
善
加强就业指 导 促进学生就业
— —
谈高职 院校职业生涯规 划与就业指 导课程 的建设
口 李照清
生 涯 规 划 与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课 程 内 容 涉 及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 提 高 就 业 能 力 及 就 业 指 导 等 诸 多 方 面 ,对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正
是在 毕业 前夕 得 到有限 的就 业指 导 的相 关 讲解 ,而 没有 进
行 有 效 的 专 业 课 程 设 计 ,也 没 有 专 业 的教 师 队伍 。
收稿 日期 :2 l一 0 —O OO 4 1 作者简介 :李照清 (9 1 ,女 ,辽宁锦州人 ,讲师 、硕士。 18 一) 基金项 目:辽 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 0  ̄2 1 0 9 0 0年度科研专项课题 ( Z C 9 8 ) G Z 005。
21 0 0年第 9期
■
l 尹高男学|_≯ 辽| 震
2学 许 多高 职院校 职业 生 涯规 划课还 是选 修 课 ,很 多没 有 3 时 ,或 在大三 上学期 开设 ,没有 认识 到职 业生 涯规划 选 该课 的学 生根 本没 上过 这 门课 。选 课 的 同学也 在 有限 的 时间 内只是 进行 了有 关职 业信 息 的一 些感 性 认识 ,或者 只 课 程 效 果 无 法 保 证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刍议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刍议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着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定位有待落实,师资力量差强人意,第二课堂建设明显滞后等问题。
为此,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确保就业指导课程的必修课地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
其中,就业指导课程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使毕业生完善未来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加以调整和改革。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具体的改革建议。
1 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起步时间较晚,虽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目前在课程定位、师资建设、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1 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定位有待落实从课程定位上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公共必修类课程,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设。
一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出台了专门的规范性文件。
如辽宁省教育厅于2013年颁布了《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标准(试行)》,规定:“全省各高职高专院校要将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将被列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范围。
”该标准还要求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总学时不得少于38学时,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他年级适时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并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课时和学分数。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目前仍然有45%的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课开设为公共选修课,有25%的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课安排为讲座形式。
在学时方面,将相关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为20学时以下的高职院校占61%,30学时以下高达77%。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讨
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即当前高职院校面临招生、培养、就业的挑战,以及研究的意义。
在分别对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实施路径。
在强调了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更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施路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招生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面临着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压力。
在培养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面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专业化的培养要求。
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育教学内容,以培养更具竞争力的技能人才,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就业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更加密切地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积极推动就业信息公开透明,搭建更加便捷的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
探讨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对于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对这一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系,还可以为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浅析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250 ) 10 9
指 导 课 程 的 实 际 指 导 与 教 育 的 作 用 不 大 。 课 程 缺 乏 实 战 演练 内容 ,实 践 教 学 和 案 例 教 学 比例 偏 低 ,不 能 完 全 贴 近社 会需 求 、 近用 人 单 位 的实 际 情 况 。 生 需 要 的就 业 指 导 不 是 坐在 贴 学 课堂里“ 纸上 谈 兵 ” 而是 能 真正 到企 事 业 单 位 业 去 , 实 了解 , 切 他 们 需 要 什 么 样 的人 才 。 1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力 度 不 够 , 乏 稳 定 性 、 业性 、 - 3 缺 职 专
就 业 指 导 教 育 作 为 一 门 课 程 大 多 在 毕 业 班 开 设 ,教 师 配 备 多 为 兼 职 教 师 , 们 既 缺 乏 就 业 指 导 方 面 的 经 验 , 没 他 又 有 接 受 过 国 家 劳 动 部 正 规 的 就 业 指 导 培 训 ,很 少 有 人 获 得 就 业 指 导 资 格 证 书 。 由于 缺 乏 就 业 指 导 方 面 的 专 业 知 识 和 实 战 经 验 . 们 不 具 备 深 入 企 业 感 受 企 业 文 化 及 企 业 选 人 他 的 经 验 , 无 法 瞄 准 就 业 指 导 领 域 的 制 高 点 。 且 他 们 的 其 也 而 他 工 作 量 大 , 务 繁 重 . 难 给 予 毕 业 生 充 分 有 效 的 就 业 任 很
浅 析 高 职 院 校 应 加 强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的 建 设
邵 敏
( 州 卫 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基 础 部 , 苏 苏州 苏 江
摘 要 : 文 在 简要 分 析 高 职 院校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普 遍 现 本 状 的 基 础 上 .强 调 了 高职 院校 应 加 强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建 设 的 重
高职就业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论文
高职就业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组织制度、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等诸多因素。
健全的就业工作制度,有利于推动高职学生就业。
文中基于以”素质、能力和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制订系统的就业工作制度,建立协调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采取有效的就业工作考评办法,落实严格的就业工作奖惩制度。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工作;体系;机制中图分类号:g71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艰巨。
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应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就业。
一、构建人本化、全程化、立体型就业教育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基于以”素质、能力和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构建就业教育”四结合”体系。
(一)在就业教育目标上实行技术应用能力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在就业教育体系中,可增加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模块,即学生在完成专业基本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以选修课、各类科技比赛、企业实践等为载体,加强学生应用发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加强创意教育,利用校企合作资源,结合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支持他们进行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参加设计大赛和作品展。
对特长学生进行对接培养。
广泛开展特长生教育课题,如电子类产品研制、经济类专题研究、计算机类软件开发等,选题要切合特长生实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
(二)在就业教育计划上实行理论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教育模块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为实践教学模块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教学模块采用倒推法,即从专业就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分解为各项技术技能项目,包括实验实训课、课外专业实践、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达到”成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就业服务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愿望 、 校的培养 目 、 场的需求 相结合 。 内容体 系方 学 标 市 以
面来说 , 要根据学生成才 的规律 , 照年级不同教育内容也 按 不 同的原则 . 分别制订出就业指导计划 和实施方案 。 从而达
到不 同的培养 目标 。 4 . 建立有效 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就
业
高职院校“ 四位一体 ” 就业服务机制 的构建与实践
崔 永
( 州牧业 工程 高等专科 学校 郑
食品工程 系, 南 郑州 4 0 1 ) 河 5 0 1
-
・
摘 要: 构建有效的就业服务机制是高职院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 高职院校要建
立“ 围绕行业 办专业 、 市场育人 才” 围绕 的办学机 制、 员参与 的管理机 制、 全 发展 的职业 生涯教 育机制 、 有效的就业信 息反馈
机 制 , 断提 高工 作 水 平 , 而更 好 地 指 导 毕 业 生 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 不 从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就业服务 ; 机制 ; 构建 ; 实践
一
.
、
高职 院校构建就业服务机制的意义
系到社会 的稳定 。 要真 正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 就必须 全面
发动学校 的各个教学机构 和教学管理部门 , 切实“ 以就业为
环。
1 . “ 建立 围绕行业 办专 业 、 围绕市 场育人 才” 的办学机
制
高职教育 的发展必 须与经济社 会的发展相适 应 . 其专
业设置必须具有预见性 , 并瞄准市场需求 , 只有这样才能形
三、四位一体” “ 就业服务机制的运行与实践 1 . “ 坚持 一把 手” 负责的原 则 . 建立就业工作保 障机制
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思考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必须在构建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模式、打造全新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建议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转变成当前由“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
尤其是近年来,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转制、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原有接收毕业生的主渠道的接收能力降低,而新增长的就业点,如私营、民营企业、基层及欠发达地奁因相关政策尚不完善,接纳能力有限,就业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在新的就业机制下,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仅是表层意义上的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而是更深层意义上的职业辅导与服务。
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要注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还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提高学生求职择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短短10多年间,高职院校迅速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这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大多数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缺乏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
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多数未列入教学计划,缺少系统的教材和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等问题十分突出。
(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没有形成全程化教学模式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从新生入学到参加实习全过程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作者简 介:林松柏 ,山东莱西人 ,山东省 农业管理干部 学院院党委委 员、副院长 。
・
1 68 ・
第 四,盲 目求高 心理 。一些大 学生 单 向考 虑 自己的就 导课主要 以讲座 、 会议等形 式出现, 而此类 形式存在时 间短 、 业理想 , 要求 用人 单位 十全 十美 , 工资 、福利 、地理位 置 、 形式化、不 固定、过于零 散、不易掌握 ,学生不够重视等缺 工作环境无不 在其考虑之 中, 却忽视 了如此 完美的单位 能否 点 。 的学生上就业指 导课 甚至不带一张纸 、一支笔 ,听完 有 接纳 自身 。另一方 面很 多学 生不 愿 为积 累几年 工作 经验 、 了事 。一些就业指 导课 内容陈 旧,信息少 ,操作性不够 ,更 谋取更 大发展 而暂 时牺 牲眼 下的经济 收入 与部分利 益 ,眼 缺乏个性化指导 。 四是缺乏专业化 的师资队伍 。 国从 19 我 99 光 比较 短浅 ,这 种重 收入 、轻 投资 的择 业标准 再度 成为他 年开始推行职业指 导师职 业资格证 , 但是 , 目前各院校 的就 们择业 的拦路虎 。因此 陷入到 既不愿 接受收入 低 的岗位不 业指 导工作大多 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 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 导 断寻 找新工作 ,又 因为没有工 作经验 只能再 从事低 收入工 兼职 ,他们 虽然 长期从事此项 工作,有一 定的实践经验 , 但 作的择业 恶性循 环 圈中, 由起 点到终 点 ,又 由终点 回到 了 缺 乏系统的理论学 习和专 门培训 , 课程的设置 、规范、建 对 设,思考研究 不够 , 以保 障就业指导课 的效 果。就业指导 难 起 点 。 根据调查显示 ,3 %的毕业 生认为大学毕业 就该找一个 课存 在覆盖面小 ,内容更新缓慢 ,手段单一等 问题 ,而专业 9 工作环境 好 、待 遇高 、工作轻 松 的单 位和 岗位 ,3 %的毕 化师 资队伍的缺乏则是最 大的瓶颈 。 8 业 生认 为先就业 再择业 ,找到 工作后 要从基层 开始 ,踏 踏 三、加 强高职 院校就 业指导 课程建 设 的思考 实实 工 作 ,不 断积 累 经 验 ,作 为今 后 择业 的资本 ;还 有 是切 实加强领 导 ,建立保 障机制 。学校 党委和 行政 部分学 生找到工 作后迟 迟不肯 与用人 单位 签协 议 ,普遍 存 要 定期过 问就业指 导课程 建设情况 ,研究解 决就业 指导课 在着 等 待 的心 理 。 由于 就业 指 导不 力 ,导致 学 生缺 少 自 程 建设 中的有关 问题 。教 务部 门要将 就业指 导课程纳 入教 信 、缺乏 求 职 方法 、不善 于 推销 自己、不 了解相 应 的 就 学 计划 ,作 为必修 课 ,保 证 3 8学 时的授课 时数 。就业 指 业 政 策 ,这些 都不 同程 度地 影 响 了毕业 生 的就 业 。 导部 门要把就业指导贯穿 于学生接 受高等教育过程 的始终 。 二、 当前高职 院校就 业指导 课存在 的 问题 和不 足 通过 理论和 多种方式 的实 践指导 ,让 学生掌握 更多 的就 业 据有 关统计 ,我国 9 %以上 的高职 院校开设 了就 业指 导 技 能和 就 业 技 巧 。充分 调 动主 管 学 生工 作 的领 导 、辅 导 0 课 , 课程 内容涉 及 就业 政 策 、就 业 信 息 、就业 观 念 、就 员 、任 课教师 的积极 性 ,不 失时机 的对 学生进行 系统化 的 业技 巧 、就业心理 、就业 过程 中问题分析 等诸 多方 面 ,对 指 导,努力形 成全 员参与 、齐 抓共管 的就业指 导机制 。按 帮助 学 生 了解和 适应 “ 市场 导 向 ,政 府 调控 ,学校 推荐 , 照教 育部办 公厅 《 学生职业 发展与就 业指导 课程教学 要 大 学 生与用人 单位双 向选择 ”的大 中专毕业 生就业 制度 ,树 求 》 ,切实 保证 就业指 导课程 的机构 到位 、人 员到位 、经 立正 确的就 业观 ,掌握必要 的就业 技巧 ,起 到 了积 极 的促 费到位 。学校要 积极创造 条件 ,努力为就 业指 导课 程 的教 进作 用 。但 是,就业 指导仍 存在着 许多 的问题和不 足 :大 学提供 必要 的设备 ( 如职 业生 涯测评系 统 、计算机 化 的生 多 是 临阵 抱 佛脚 式 的就 业 形式 、就 业观 念 、就 业 技 巧之 涯辅 导工 具 ) ,争取社 会各 方面 的支 持 ,与用人 单位 建立 类 ,教 学 内容远 没 有形 成 系统 ,科 学化 程 度较 低 ,更 缺 广泛稳 定的联系 ,为 学生提供职 业实践 的环境 。还 应建立 乏 一支 专 业化 、职业 化 、高素 质 的 教师 队伍 ,管 理机 制 专 门的资料室 ,配备丰 富的教 学资料 ( 与职业 生涯发展 如 还没有 理顺 ,学校 的投入 力度 也相 对不足 。调查显 示 ,对 相 关 的 书 籍 、 报 刊 、 影 视 资 料 、 网络 资 料 、 测 评 工 具 学校就 业指 导工作 ,4 . %的同学表示 “ 08 不满 意 ” . % 等 ) 。 ,9 9 的 同学 “ 很不 满 意 ” . %的同学 则 “ ,1 3 7 没接 触过 ” ,在 ’ 二是 加 强 实 践环 节 ,突 出全 程 指 导 。据 《 国青 年 中 接触过 的同学 中 4 . %是从 “ 58 大三 上学期 ”开始 的。当被 报 》 的一 项 调 查 , 新 生存 在 的四 大 问题 是 : 目标 定 位 、 问及对 就业指 导产生 相应评价 的原 因时 ,同学认为其 往往 人 际 交往 、学 习 问题 、就 业压 力 。可 见 ,就 业 已成 为 新 只在面 临各种 招聘和面 试才开 系列讲座 ,或灌 输一些 就业 生思考 的重要 内容 ,因此 ,就业指 导课应从新 生开始 ,实 政策和 方法 ,以致毕业 生们无 法在短 暂的 时间里深刻 理解 现 教 学 的全 程化 、全 员化 ,面 向全 体学 生 ,贯 穿在 学 生 和 认 识 就业 。在就 业 指 导形 式 上 , 同学希 望 采 取 “ 专题 整个 大学 学习期 间。根据不 同阶段 ,就业指 导 内容各 有侧 讲座 ”的形 式 占 39.8%,“ 课 讲座 ”和 “ 家 指 导 ” 重 ,如 ,一 、二 年 级帮 助 学生 树立 就 业观 念 , 增强 就 业 开 专 分别 为 3 . % 5 2 ,相 差并不是很大 ;在就业指导 内容 意识 ,强化竞争意识 ,培养创业精神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 6 5 、3 . % 通过就业指 导课进 一步明确学 习 上 ,同学们对 “ 求职技 巧”表现 出最多关注 ( 图2 。大 学 培养职业 能力和职业素养 , 见 ) 生在 实力既定 的条件 下, 求职 是影响就业 的关键 因素,如果 目的,加强学 习的主动 性,加 强综合 能力的训练 。 年级着 三 在就 业指导课 中加 强指 引并在相关方 面多落实配套支持 , 就 重就业政 策的学习 , 业形势的分析 ,就业信息的搜集 ,求 就 业指 导的短线可操作性将大 大增强 。 职准备 、择业技巧 、自主创业 、 理调适等具体 问题 的指 导 心 图 2 2 1 届毕业生就业指 导课 内容的选择意 向 0l 和训练 。将就业指 导课 从临时性、季节 性转向稳定性、常规 性, 并具有连续性和 针对 性 。 将零 星的、分散的、 座式的、 讲 动员式 的 “ 指导 ”作为一 门课程 固定 下来,以必修课或选 修 课的形式开设 ,依据年级设立相应 学分。 三是改进教学 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就业指导课是一 门 实践性、实用性 、参与性很 强的课程 ,因此 ,教师不仅要有 广博的理论知识 , 而且还应 具备丰富的信息和 实践 经验 , 否 则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 留在 口头说教 , 纸上谈兵 , 起不到理 想效果 。 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 堂教学规律 的前提下 ,引入 资 是随 意性 和临时性 。 一些学校就业指 导课 未列入教学 料 分析法 、 参观 讨论法、案例 引导法、场景模拟 法及 模拟招 计划 ,缺乏 明确 的指导思想 ,学校 开与不开、怎样开 ,学生 聘会 等活动 ,形式新颖 、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 ,有效激发学 学与不学 、怎样学 ,没有统一规范 的要 求。课程 开设的随意 生 的学 习热 情 、 主动 性 和 参与 性 ,提 高 教 学效 果 。 性较大 ,有的就业指 导课 安排在晚上 、双休 日,不易引起 学 四是突破发展瓶颈 ,加强队伍建设 。 就业指导课 的课 在 生的重视 ,一些 学生有 由于学业重 、事 务忙 、不 重视,甚 至 程建 设中, 重中之重 、 当务之 急是建 设一支高素质 、 专业化 , 没时间上就业指 导课。 由于对就业指 导课 的设置研究不够 , 相对稳 定,专兼结合 的师 资队伍 。 就业指导工作 人员的素质 课 程体系、教学 内容不完 善,多数 学校就业指导课仅仅针 对 是就业指 导工作开展好坏 的关键 。 就业指导 教师 应该具有更 毕业生 , 而对低年级学 生考虑不够 , 缺乏对低年级 学生及 早 高 的综合 素质 , 不仅分工 明确而且具有相 当的专业化知识与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设计 的有力指导 。 二是课程 内容缺 乏系统 技巧:应具有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 高 尚的职业道德 ,否 性 。首先 ,多数学校 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 毕业生 , 程体系 则就无法 履行 “ 课 生涯设计指导者 ”的职责;应具有 一定的社 没有做到全程性 。 其次 , 课程 内容偏重 单一的择业技 巧, 商 会 阅历和 生活经验 ;应具有 获取信 息和处理 运用信 息的能 业 性的指导 多, 教育 性的指导少 , 就业指导课变成 了应试指 力;应 具有健康的心理;应具有较 高的学历要求 。此外 ,就 教育学 、 心理学 、 咨询学 、 人才 学、 导和应付面试 的指 导, 过分 强调择业技巧会误 导学生过于看 业指 导是一 门集社会学 、 重应聘面试 、求职包装 ,甚至采取欺骗 的手段 ,而忽视了在 信 息学等专业知识相结合 的综合性学科 , 教师没有广博 的知 校 学 习期 间职 业素质的培养 。 三是课程 形式不规范 。 就业指 识面 是不行的 。 编辑 :张小玫
试论高职院校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和解决 , 如何 有效 、 理地 开 展 职业规 划 的就 业 指 论 、 合 择业 观 念 、 就业 技 巧 、 心理 健 康 、 业 与 职业 、 专
从来 自各方 面 的资 料表 明 ,无 论是 重 点大 学 的还 形式 实施 , 不仅 是 完全 可 以做 到 的 , 而且 是推 动就
素,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 广 泛 的 、 系统 的 就业教 育 , 帮助 其找 到适 合 自己发 许 多新 问题 。特别 是在 金 融风 暴袭 卷 全球 的大背 展 的职 业之 路 ,使 大 学生 获得 选 择 职业 的技 能 及 景 下 ,强化 高 职生 的就 业 教育 工作 显得 尤 为 必要 应对 职场 变化 的能力 。开 设就业 指 导课程 , 不失 为
随着 我 国高等教 育 由精 英 教育 向大众 化 教 育 课程 体系建 设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人事制度发生重
生 的 择 业 就 业 问 题 成 为 社 会各 界 广 泛 关 注 的 热
二 、 设职 业 规 划及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化 体 系并 建 当前 , “ 业 为导 向 , 以 就 能力 为 本位 ” 的职 业教
20 0 9年第 l O期 第2 4卷 总第 21 2 期
江 苏技 术 师 范 学 院学 报 ( 教 通 讯 ) 职
J u n l f i n s e c e sUn v r i f e h oo y o r a a g u T a h r i est o c n lg oJ y T
指 导 中心 ,涌 现 出 了一批 具有 丰 富实 践 经验 的队
通 过 明确 教学 计 划来 有 效地 确保 就 业 指导 课
伍 , 多 在理论 上 也颇 有建 树 。第 四 , 许 相关 的研究 程 的 学分 和学 时 ,让 学生 全 程性 地 全面 接受 就业 单 位 和高 校管 理部 门也 有 一批 研究 队伍 。这 些研 指导课程体系的指导。 究 的基 本力 量 和 主力军 ,为职 业规 划 及就 业指 导 参 照 20 06年 湖 北 省 高 等 学 校 省 级 教 学研 究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初探
1 建立 职业发 展与 就业 指 导课程 体系 必要 性 . 2
近年 来 随着 高等 教育 大 众化 不 断推 进及 就业 形 势 的不 断严 峻 , 高校 学生 的职 业指 导工 作 也 日趋 受 到关 注 。在 新形 势下 大 学生 不再 是“ 一考 定 专业 ”“ 次专 业定 职 业” “ 次 职业 定终 身” 职 业指 导绝 不 能仅 仅 、一 、一 ,
指 导应具 有 阶段性和 连续 性 , 以促 进个 体可 持续 发展 。部 分欧洲 国家也 从大 学二 年级 开始 , 靠 基于 网络 的 依
自我评价 、 人的就 业技 能训 练 以及学 生和 指导 老师 的会 谈活动 等 途径 , 个 着手 对 学生进 行就业 指 导 。一些 学
校 还 开设 个人 和社 会 技 能 发展 项 目或 在 学科 教 学之 中渗透 指 导 , 由受 过职 业 指 导 的教学 助 理协 助 进 行 。【 ” 目前 , 在理 论研 究方 面 , 方 国家正 在积 极寻求 将 职业 指导 与学 习指 导 、 西 生活 指导 以及其 它心理 咨询 相 结合 ,
生 总 量 出现 高峰 并 在 今 后 几 年 呈 现 “ 高原 ” 象 。2 0 年 , 业 生 达 到 1 5 人 , 现 02 毕 4万 总量 比上 年 增 加 了 3 0万
人 。2 0 年 , 招后 的首 届 毕业 生涌入 就 业市场 , 03 扩 总量达 到 2 2 , 1 万 以后 更 是逐年 递 增 。与此 同时 , 大学 生 的
第9 第3 卷 期 21 年 9 00 月
南 通航 运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R ALO A T N O A I N L & T C I A HIPNGC L E E O N FN N O G V C T O A E HN C LS P I O L G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建设探析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就业指导 ; 课程建设 近年来 , 大部分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就业 生涯规划没计的有力指导 。 起来 的个别 咨询辅导而非集体号脉会诊。 长久以 2 .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2 2 首先 , 多数学校 来由于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的严 指导课程, 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对学生进行相应 的就业指导 ,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很 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 , 课程体系没有做到 重缺位 , 只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就 大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例如 , 全程性。 其次 , 课程内容偏重单一的择业技巧, 商 业技能的指导 ,才能避免一部分学生走错路、 入 就业指导课在一些学校逐渐成了冷 门, 即使列入 业性 的指导多 , 教育性的指导少 , 就业指导课变 错行 , 走上适合 自已的工作岗位。 过分强调择业 3 . 4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效果 考试科 目, 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 成 了应试指导和应付面试的指导 , 能走出当前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困境, 提高就业指 技巧会误导学生过于看重应聘面试 、 求职包装 , 就业 指导工作起源于西方国家 ,国外高校 导课的效果 , 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 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 而忽视了在校学 习期问职 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 在指导学生如何 1就业指导课 的 课程特点 业素质的培养。 最后 , 课程形式不规范 , 就业指导 认识 自己、 树立择业观 , 到确定单位 以及离开学 从课程的涵义而言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学 课主要 以讲座、 会议等形式 出现 , 而此类形式存 校后如何得到帮助等方面 , 形成了系统化辅导内 校根据社会发展 、 形势变化 、 政策导 向、 学生 需 在时间短、 形式化 、 固 、 不 定 过于零散、 不易掌握 、 容 。辅导形式新颖活泼 , 有贯穿学生就业全过程 求, 通过规范的课程开发确定 的一系列科学合理 学生不够重视等缺点。 的讲座 、 就业咨询、 提高学生竞争力 的培训课程 的教学内容, 采取有效 的方法和途径 , 帮助学生 3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建议 等。 获得有关就业知识、 技能以及经验 , 促进学生选 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 1 341 . 加强相关课程教学 , . 增加课程吸引力 。 择、 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 自己 职业的课程。 当前大学生的四大问题是 : 目标定位 、 际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人 必然要涉及 到哲 就业指导课因其时代性、 广泛性 、 变化性等 交往、 学习问题、 就业压力。可见, 已成为大 学 、 就业 经济学 、 学、 心理 社会学 、 公共关系学等相关 特点 , 使得该门课程不 同于高等数学 、 英语 、 力 学生思考 的重要内容, 因此 , 就业指导课应从新 学科 的知识 , 学过程 中应结合教学内容 的需 教 学 、建筑学等传统经典课程更 多地通过课堂讲 生开始 , 实现教学的全程化、 全员化 , 面向全体学 要 , 当地介绍一些相关学科 的知识 , 助学 适 以帮 授 ,它通过大量的隐性课程也可使学生获得信 生 , 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根据不同阶 生对教学 内容的理解。 息、 更新观念 、 确立正确 的价值观, 因此 , 隐性课 段 , 就业指导 内容各有侧重 , , 、 如 一 二年级帮助 3 .理论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充实案例指 .2 4 程在就业指导 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 也就是说 , 就 学生树立就业观念 , 增强就业 意识 , 强化竞争意 导。 教学中要选取典型的案例加强理论的论证效 业指导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是不够的。 高品位的校 识 , 培养创业精神,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 培养职业 果。单纯的理论说教往往是 比较抽象和空洞的, 园文化、 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会帮助学生在学校 能力和职业素养 , 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 若能结合理论教学 的需要辅之以必要的实例 , 往 期问得到 良 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改变 , 对他们 习 目的 , 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 加强综合能力的训 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塑造 良 的职业品德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 练。三年级着重就业政策的学习 , 好 就业形势的分 3 .加强校企沟通 , .3 4 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 。 以, 各校都十分注重“ 五育人”即教 书育人、 , 管理 析 , 就业信息 的搜集 , 求职准备、 择业技巧、 自主 不少企业人事主管认为 , 学校应对学生一进校门 育人 、 服务育人 、 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对学生职 创业、 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将就 就开始引导他们接触企业 , 思考就业问题 , 而不 业规殳 旧计 、 职业道德养成的促进作用 。 业指导课从临时性 、 季节性转 向稳定性、 常规 陛, 是到大四才开始“ 临阵磨枪”正确的做法是让高 , 2就业指导课的现状及问题 并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 。 将零星的、 分散的、 讲座 校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接触劳动力市场, 了解企 式的、 动员式的“ 指导” 作为一门课程 固定下来 , 业 的运行机制 , 2 当前就业指导课的现状 . 1 才不至于到了毕业才发现 自己都 我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 了就业指 以必修课或选修课 的形式开设 , 依据年级设立相 没 准备 好 。 导课 , 课程内容涉及就业政策 、 就业信息、 就业观 应学分 。同时, 充分发挥“ 两课”专业课、 、 入学教 3 .加强有 关求职技巧的模拟训练 。针对 .4 4 念、 就业技巧 、 就业心理 、 就业过程中问题分析等 育 、 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 , 将就业指 本课程实用性 、 性强 的特点 , 操作 教学过程中应 诸多方面, 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掌握 导的有关内容融入其它教学活动之 中, 构建学校 该结合教学 内容有针对地进行有关求职技 巧的 必要的就业技巧, 起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就业 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 模拟训练。实践证 明, 模拟训练作为联 系就业理 指导课的作用 日益显现, 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 点 , 该体系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 还应包括专题 论和择业实践的中间环节 , 在提高就业指导课的 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 , 一些学校将就业指导 讲座、 就业咨询、 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教学效果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课列人 了教学计划 中, 一些学校引进就业指导师 3 . 2改进 教学 方 法 总之 , 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 , 我 我 专门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 一些学校设立了就 就业指导课是一 门实践性、 实用性、 参与性 们应 当拓展思路 , 积极借鉴 国外成功经验 , 努力 业指导课教研室, 而选修就业指导课 的学生人数 很强的课程 , 因此 ,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 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 , 提高就业指导课 的教学 逐年增加。 识, 而且还应具备丰富 的信息和实践经验 , 否则 效果, 使学生觉得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就业指导 2 . 2就业指导课的问题和不足 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留在 口 头说教 , 纸上谈兵 , 课 , 自 从而 觉和乐于接受就业指导甚至主动要求 2 .随意性 和临时性 。一些学校就业指导 起不到理想效果 。 .1 2 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 就业指导。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 课未列入教学计划,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 学校 律的前提下, 引入资料分析法 、 参观讨论法 、 案例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参考 文 献 开与不开、 怎样开 , 学生学与不学 、 怎样学 , 没有 引导法、 场景模拟法及模拟招聘会等活动 , 形式 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 ,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 …李兰兰. 统一规范的要求。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 , 有的 新颖、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Ⅲ. 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 、 双休 日, 不易引起学生 习热情 、 主动性和参与性 , 提高教学效果。 湖北大学成人教 育学院学报 ,0 74 20 ,. 的重视 , 一些学生由于学业重、 事务忙 , 不重视 、 33加强个性化指导 - f 仕强. 2 债 如何提 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 的��
以就业为导向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摘要: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文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应该从人才培养过程出发,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进行定点监控,通过多方位保障、多方位收集教学信息,把教、管、学都纳入保障体系。
关键词:就业医学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50-02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要求,我校全面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包括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对象系统、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研究与服务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
1 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目标是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教学质量目标设计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基础,考察指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质量、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和人才培养结果质量。
(1)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质量主要考察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发展规划等。
以我校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为例,其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以“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的设计理念。
临床医学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面向基层和社区的、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医学人才。
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等均突出面向就业、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人才服务。
(2)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控制主要考察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毕业综合实习质量等。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我校课程标准的制定依据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要求,注重研究和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考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力求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以“六化”机制系统构架高职就业工作
以“六化”机制系统构架高职就业工作【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系统地全面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前提。
就业“工作目标化、教育全程化、人才优质化、服务信息化、渠道多样化、援助常态化”的“六化”机制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就业;创建;机制;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系统地全面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前提。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出了“工作目标化、教育全程化、人才优质化、服务信息化、渠道多样化、援助常态化”的“六化”机制,推动就业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就业工作目标化 1.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组长,主管院长为副组长,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处及各系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系党总支书记、主任为双组长的系就业工作实施小组,设立专职就业干事,班级设立就业联络员,组建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基本形成了“领导挂帅,学院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院系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
形成了院、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学生自我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如图1所示。
就业工作组织网络图早在1990年,根据市场变化,果断开始开拓沿海企业市场,为赛格日立等多家沿海企业输送人才,并于1997年至2006年在广东专门设立办事处,开办“沿海班”,大力开发珠三角地区合作企业。
经过多年努力,学院与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了以成渝经济带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依托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了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开放型就业网络。
2.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河 北 工 程 技 术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R O NAL OFHE E NGI B I E NEE N AND T CHN CA 【 E RI G E I L 0L
Ji 2 0 t n. 01
N0 2 .
教 学手段 , 范的课 程 内容 , 规 科学 的评价标 准 以及 有效 的考核 办法 。 由于其具 有现实性 、 适时性 、 实用 性 , 必 还
须 有一套灵 活的管理 机制 , 保证 教学 内容 的与时俱 进 , 断更新 。 不
1 就 业指 导 课 的教 学 目标 与任 务
1 1 专 业 思 想教 育 .
功就业 。
1 4 综 合 能 力教 育 .
收稿 日期 : 0 O0 — 0 2 1 - 5 1
作者 简 介 : 丽 娜 (9 9)女 , 北 沧 州 市 人 . 州 医 学 高等 专 科 学 校 就 业 指 导 中 心 主 任 , 师 。 赵 17 一 , 河 沧 讲
第 2期
赵 丽 娜 等 : 建 高 职 高 专 院 校 就 业指 导 课 程 体 系 的思 考 构
富的信 息 和实 践经 验 。在遵循 课程 体 系和课 堂教 学 规律 的前提 下 , 用教 学与 训练 相结合 的方 式 , 采 引人资 料 分 析 法 、 观 讨论 法 、 例引 导法 、 景模 拟法 等 教学 方法 及模 拟招 聘会 等 活动 , 过形 式新 颖 、 活多 样 的 参 案 场 通 灵
8 7
对学 生 进行 礼仪 、 际关 系 、 队合 作 能力 、 应 能 力 、 织管 理 能力 以及创 新 能 力 等 方面 的教 育 和 培 人 团 适 组 养 。对 学生 进行 创 业指 导 , 使学 生 明确创 业 的意 义 , 了解创 业基 本素 质要求 , 养创业 能 力 , 培 掌握 创业方 法 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就业指导课设计理念应确保科学性 , 寻找理论
“ 十二 五 ” 间 就业 工作 面 临 的形 势 是 劳 动力 供 求 期
总量 压力 与结 构性 矛 盾依 然 十分 突 出 , 国就业 体 我 制 与就业 社会 化管 理 的要 求 不相 适 应 , 劳动 关 系矛 盾 凸显 , 调难 度 加 大 , 么 就 业 指 导 课 的 开设 能 协 那 不 能帮 助学 生 顺 利 就业 ? 高 职 院校 就 业 指 导课 程 开 展情 况究 竟 如何 ?下 一步 如 何 实 现可 持 续 发展 ?
是一 蹴 而就 的 。 ( ) 计理念 脱 离实际 , 法体 现 以人 为本 二 设 无
就 业专 职教 师 并 没 有 随 之 而增 加 。几 个 专 业 的就 业 指导课 往 往 是一 个 或 几 个 任 课 教 师 包揽 。 目前 来 看 , 职 院校就业 指 导 教师 队伍 主要 以思 政 干部 高 和就业 指导 中心 的行 政人 员 为 主 , 缺乏 专 职 教 师和 校 外专 家 , 乏 实 践 锻 炼 的机 会 , 们 的 就 业 指 导 缺 他 水 平 和专业 素质还 有待 提高 。
基金项 目:0 0安徽省 高等学校省级质量 工程——毕业生就业跟踪模 式研 究( 0 05 0 成果之一。 21 2 1 16 )
收 稿 日期 :0 1 o 2 2 1 一 6— 5
作者简介 : 王振 , ( 族 ) 安 徽 工 业 经 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招 生 就 业 处讲 师 , 士研 究 生 ; ,- 男 ( 女 汉 , 硕 黄 j  ̄, 汉族 ) 安 徽 工 业 经 济 职 业 - ,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支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就业支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者:段练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就业基地的创设,分析了高职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建设、创业促进建设的方法,最后提出了高职创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1.加强就业工作领导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业就业工作领导机制,由院校中的党政骨干人员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就业工作的領导担任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担任主要成员,切实落实学生就业工作。
2.科学成立就业指导团高职院校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或者其他优秀院校的思政教师、社科教师、社会上优秀的心理学家、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领导管理人员作为指导讲师团的主要成员。
二、高职就业基地的创设1.校内就业基地创建一方面,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基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趋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切实服务于地方行业的发展,创设相应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提高基地建设标准,优化基地合作协议,逐渐实现就业基地创建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合理化;另一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应当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寻找科学的切入点,创建出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加强产业群的建设。
2.校园就业基地的创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不断开拓就业渠道,挖掘人才的潜能和发展空间,深入调研市场行业,逐渐形成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三、高职创业就业信息服务建设1.创建科学高效的人才需求预测系统首先,高职院校应当基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需求预测预报制度;其次,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我国的人事系统管理搭建出预测预报网络系统;再次,教育部门应当整合周边优秀的就业基地,建立高效的预测基地;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才需求的综合调查,征集反馈相关信息制度,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化数据库。
《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怎样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就业机构不健全,职业指导开展不力。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组建了有关的就业指导队伍,但一般仅限于联系就业单位,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很少;二是就业教育不到位。
对学生的经常性就业教育少,造成了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和求职技巧,从而成为制约学生择业的瓶颈。
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课未列入教学培养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
三是硬件较差。
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缺少固定的场所和必备的工作条件,就业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缺乏广泛的交流,信息流通渠道不够畅通,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到位,数据处理效率较低等;四是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大多是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兼职,他们虽然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对课程的设置、规范与建设,思考研究得还不够,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效果。
由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不力,从而导致学生择业定位不准确,毕业生缺乏对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个人择业目标以及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导致了择业过程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从众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摘要: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更具有面向其对象特点的职业性,要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因此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合高职学校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本文主要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拟就这一机制的构建做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很多
问题,无法取得有效的成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本来就是一门涉及全面的应用性学科,其自身具有长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而高职的就业指导课更具有面向其对象特点的职业性,要切实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因此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合高职学校实际的、具有前瞻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本文主要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拟就这一机制的构建做一定的探索。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对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设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相比而言,整个广东省,还是比较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给予的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多,一共40个学时,分别安排在4个学期,各10个学时,以此来看,在课时的安排上似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
问题,但如果就实践来看,仍然存在其他问题。
因为目前学校还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课题组或者教研室,无法很好的综合各位上课教师的意见,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从而使得无法整体统筹各位教师的教学进度,不能整体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二)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能不高
就业指导课对我国高职院校,算是一门新的课改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
这门课程因为其专业性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不但需要了解基础的就业政策、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知识,还需要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
而如今,担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思政部、学生处或者社科部的教师兼任的,缺乏必要的系统知识。
(三)教学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完整
高职是重视其专业实践的院校,而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这种实践性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灌输性教学上,理论性的知识教授太多,不能很好的结合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造成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内容空洞,缺乏实用性,从而不能引起对其的重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正因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不具备一定的市场化、信息化,使得课程的内容还仅仅围绕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指导等
方面,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体系。
从很多学校的探索和学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学生在学校的全部阶段,从刚入校就应该进行分阶段的、有重点的开设其职业生涯规范的辅导,以就业指导课为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与专业教育、职业测评等结合起来。
二、如何建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长效机制
(一)转变课程理念
要想建立课程的有效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更新课程教育理念,从上至下的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
一方面,是要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就业指导课是其成长、成才以及顺利进入社会的客观需要;对学校而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就业指导课程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就业是学生本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校应以高职人才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课为基础,进行就业知识的传授和就业技能的训练,提倡学生创新就业,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与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紧密结合,从学生入校即开始谋划人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对社会而言,更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以上认识的引导下,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要改变以前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观念,不能将其仅仅当做毕业生阶段的突击教育,不能仍然沿用现有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要切实从当今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入手。
就业指导课程的
设置和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关注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就业体制改革的进程。
另一方面,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的保障机制的构建,还需改变那种短期突击性,必须健全机构,以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确保课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我们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成立专门的教研室,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各院系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教师、以及相关的心理辅导、人力资源等学科的专职教师为组成成员,提高其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现在学校应该在重视课程时间安排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其课程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同时建立和完善一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试考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健全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健全,不仅仅只包括上述的纳入学科计划、增加教学评价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完善面向于学生本身的教育体系。
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设计了一套课程体系,课时相对固定,教材选择到位,教师数量得到保证,如此还存在的问题,我们就需要从课程内容本身来进行改善和提高。
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在这些课时中对于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进行灌输性讲解,使得
大一的新生对其没有太大感触,而毕业生又觉得其过于形式化,没有实际作用,从而使得教学没有效果。
目前的就业指导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应全程化,将全程化指导与链条分解法相结合,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进行。
一方面加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高其思想想意识,使其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
这主要面向于低年级学生,应对其详细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使其学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测评,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也帮助他们了解教师职业并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合理的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
另一方面,相对于高年级即将实习和面临毕业就业的学生来说,则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见习,让学生未出校门先有在岗位实际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增强感性认知,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职业。
同时,使学生通过见习,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目标、计划,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落实其实习保证效果,加强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进一步认识,规划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及阶段目标。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强个性化指导的力度,从而进一步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就业市场的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创新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将案例教学和理论指导联系在一起,组织一定的模拟式训练,使学生可以及
早感知就业形势,在实践中锻炼就业能力,深化其就业指导教育,使其达到最有效的结果。
还可以结合如今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召开一些校友交流会,或者邀请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士举办相关的讲座和沙龙等等,来激发学生自我感受和感悟的能力,教育学生更好的找准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增强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得到双重保证,由于课程的全程性、内容模块的多样性等原因,要求在就业指导教师的遴选上综合考虑,以构建立体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总体上包括三大部分的力量:
核心的就业指导力量。
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负责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各院系负责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及部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两课”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增进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辅助的就业指导力量。
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大多能够较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市场,能够从专业的角度给出相关的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而言也较为信服,可以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校外的就业指导力量。
许多企业的老总可以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给出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人力资源部经理可以提出对大学生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等。
因此,可聘请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及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为客座教
授或就业指导顾问,建立一支校外的就业指导队伍。
参考文献:
[1]王舜华.构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2).
[2]冯思.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3]李娌.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