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浅谈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因此 ,在 教学 中 ,我 们不 仅要 重视 知识 的传 授 ,更要 重视 学 习方 法 和学 习策略 的指 导 ,帮 助学 生掌握 有 效 的学法 。 《 历 首先 ,教师应具有 高度 的责任感 。其次 ,教师要改变传统 史 课 程 标 准 》倡 导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 在 多 样 化 、开 放 式 的 学 习 思想观念 。就 教育观而 言 ,应体现历 史教学功能性 ,承担提高 环境 中充 分发 挥学 生 的主 体性 、积 极性 与参 与性 ,培 养探 究 国民素质 的重要任 务。在教育 教学 中应该 关注全体学 生发展 , 历 史 问 题 的 能 力 和 实 事 求 是 的 科 学 态 度 ,提 高 创 新 意 识 和 实 关注学生个体 的全 面发展 ,为每一个学 生今后的发展 和从事终 践 能力 。同时 倡导 教师 指 导学 生掌 握不 同 的学 习方法 ,为 学 身 学 习 打 下 基 础 。 要 创 设 平 等 、人 道 、和谐 的 师 生 关 系 。 让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创造 必要 的前 提 。要 改变 课程 实施 过于 强调 接 生 在 和 谐 的 氛 同 中 快 乐 地 学 习 ,充 分 开 放 自己 的 心 度 ,凸 现 主 受 学 习 、死 记 硬背 、机 械训 练 的现状 ,倡 导学 生 主动参 与 、 体性 ,张扬个性 ,释放创造力 。教师所从 事的职业就是 开肩学 乐 于 探 究 、勤 于 动 手 , 培 养 学 生 搜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获
史 教 育 的灵 魂 贯 穿 于教 育 的 始 终 ,否 则 我 们 的专 业 教 育 很 难 成 的 知 识 是 方 法 的 知 识 ” 。 但 是 ,学 生 却 反 映 多 数 老 师 在 教 学 功 ,人 的教 育 也 就 只 能 成 为 一 件 虚 无 的 东 西 或 一 种 用 以 点 缀 的 中更 多是 关 注知识 的传 授 ,忽 视 了学 习方法 的指 导 ,使他 们 装饰品。 难 以有效 地掌 握知 识 ,导 致他 们对 历史 学科 “ 而远 之 ” 。 敬

历史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历史教育中人文教育论文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初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国内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

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1.人文教育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文教育的盛衰都与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都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

近代西方社会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发展,使教育中的商业主义与职业主义泛滥。

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而没有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

物质生活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为减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鉴于此,美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理应引以为戒,然而,从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前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水平提高,道德水平下降的事实。

从实际来看,我国的各类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由此而引起的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所有关心人文学科教育人士内心深处的一大忧虑。

2.人文教育的内涵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并不是否定科学教育的价值,人文教育应该是与科学教育并重的丰富的人类文化内蕴的博采。

首先,从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依靠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

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与科学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人们在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态度投身社会。

关注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

关注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

关注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多年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广大师生视为副课,处于被轻视的地位。

尽管它历年以来都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但因受到课时量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始终没能改变备受歧视的命运。

幸运的是,近年来在教学领域中开展过多次教改活动,历史学科也不甘落后地挤进这热烈的浪潮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形式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为历史学科注入的新鲜血液倍感兴奋,积极踊跃地参加到这些热烈的活动之中。

历史学科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给予学生和老师以强烈的历史感受和人文情怀。

这是不同与语文学科的主观性文化感受,是历史学科所独有的。

我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力求在学生的历史思维上给予学生有力的帮助。

历史是一个让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学科,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历史,有过多少风风雨雨,惊涛骇浪,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从来没有退缩过,永远都是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困难的挑战,这样的精神和气魄是有必要通过历史学科的系统学习有条理地给学生灌输的。

因此,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更能使学生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

回顾几年来的历史教学,变化确实不少,从教学目的看,从以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到现在的要求学生更深更广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进而感悟历史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而现在考试形式由闭卷改为开卷也正印证了这一教学目的。

从教学内容看,书本上的知识点浓缩了,但要求学生拓宽的知识多了,并且是灵活而宽泛。

从教学手段看,一改往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往日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如让学生讲历史故事,编历史剧,制作历史手抄报,开展回顾历史的访谈活动课等等,让被人轻视的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然而,让我感受更多的是历史学科从“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渗透着更深刻的人文教学。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些只是语文、思品这些学科分内的任务,但我从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深感人文教育在历史学科中闪闪发光,并且从教书育人的目的看,只有将历史学科中的人文情感、人文价值与历史知识、教学技能融为一体,这一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体现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于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历史教学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世纪以来,重视人文精神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

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盖着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人性等文化精神和生活准则,它以现实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历史学科本身既是一门人文学科又是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它强调对繁杂的历史事件进行思考、辨析、考察;新世纪的历史课教学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片面强调分数升学价值,注重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过多地侧重培养学生成“才”问题而忽视做“人”的问题,造成人文教育、人文思想的匮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注重人文主义教育。

下面我就中学如何进行人文主义历史教育谈几点认识和想法:一、转变观念,努力发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大力开展中学时期的人文主义历史教学过去,我们把学科凌驾于人之上,处于只见学科不见人的误区,而今的教育要走上以人为本,一切为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健康轨道。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天堂,更是人性教育的圣殿。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历史教育更是如此。

历史教材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教育素材,这正是我们对世界观尚未彻底形成的中学生加强人文主义教育的黄金阶段。

作为担负着为祖国未来培养全面新型人才,我们就必须抓住这一特有优势和机遇,运用现代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教师应尽可能发掘人文史料,联系现实,突破教材的思维定势,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古为今用的开展人文教育,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过程。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二、提倡和尊重人的个性个性,鼓励个人的自由与发展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它包含个人的知识、能力、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各种因素。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融入人文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人类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等的理解和尊重。

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学学科,提高学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和关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可以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中的伦理和价值观问题,通过思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在艺术教育中,可以将文学、音乐、舞蹈等学科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态度。

综上所述,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在历史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历史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关键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生动叙事【内容摘要】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在历史课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融入人文教育。

一、历史学科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

其核心就是人文教育。

这里所谓的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教育,其本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它引导青少年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

“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1〕。

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关注人格三者并重。

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其中更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人类经验”,是一门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学科。

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并内化为人文精神的过程。

让人文教育融入历史课教学中,可以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让人文教育融入历史课教学中,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还可以获得广博的人文知识的滋养、科学的思维训练、优秀文化的熏陶、深刻的人生实践感受,在良好的人文教育中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心灵得到不断的净化和洗涤,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必须重视当代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目前,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理想、自私自利、金钱至上、劳动观念淡薄、沉溺于玩乐、只想获得不愿付出、自立能力差等等。

这种状况将直接影响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虽然全社会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学生们忙于应付学习和考试,无暇顾及其他。

人文知识的学习欠缺,人文素质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一些教师重视教书、忽视育人。

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客观上限制了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

解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

解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


基 础
当今 的教 学 改 革 倡 导 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的思 想 。 为 了 让 学生除 了能 掌握 书本 知识 外 也能 具 备人 文 精神 和 道德 素 养, 师生间互相 尊 重 、 态度 友 好就 成 为 了人 文关 怀 教育 的 基础 。 1 . 体现学生 的主体 地位 , 发 挥教 师 的引导 作用 。如在
教 育 的 重 点
尊重学生 的人格 , 注意学生的个体 差异 , 加强 区别 对待 。其
次, 一旦出现对立和 冲突 , 教师 一定 要冷 静沉着 , 从 而 严 格 要求 自己, 用 自己的 良好情绪 来感染学 生 , 不要 讽刺挖 苦学 生, 尽量避免矛盾 的激化 , 对一 时解 决不 了 的矛盾 , 可 以 采 取“ 冷处理 ” 的方法 , 以后 慢慢处 理 。这样 不仅 构建 了和谐 的师生关系 , 还实现了人文关怀教育 。 二、 以 关 注 学 生 的 个 性 发 展 和 需 求 为 人 文 关 怀 教 育 的 途 径 虽然高 中历史 需要 学生记 住 的知识 点 比较 多 , 但 也不 是单靠死记硬背 就能获 取高分 , 教 学 中 要 能 体 会 到 历 史 学 科所蕴含 的人文精 神 , 比如康有 为 , 梁启 超 , 林 则 徐等 爱 国 人士 的行 为, 对学生而言都 是精神 的洗 礼 , 所以教师需 要根 据学生 的不 同需求进行教育 。 1 . 在教学过程 中要关心 和留意学 习成绩好 的学生 。很 多 教 师 只注 重 成 绩 优 秀 的学 生 , 不关 心成绩差 的学生 , 认 为 他们成绩差是不努力造成 的, 跟 自身 的教学 观念 没有关 系。 其实不然 , 如果教师多关心和鼓励成绩 不好 的学生 , 询问他 们落后 的原 因, 并由此根据学生 的内心想法来 教学 , 就能很 好地实践人文关怀教育 的理念 。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的知 识 有 深 刻 的 了解 很 重 要 。
三、 用历史认识加深对 当今社会现象的认识 历史 与现实问题 一直是 学生 热衷 于学 习和讨 论 的 话题 。中学生具有较强 的独立 思考能力 和辨别力 , 能够 根据历史研究现代 和当代 的一些 问题 , 用 自己的视 角探 求未 知的世界 。尤其是对 时事政 治和 国际关系 , 更 喜欢 提 出问题 、 探索 问题 、 解决 问题 , 从 而掌握 基本 的专业 知 识 和基本技 能。例如我们在学 习必修一专 题二“ 南 京大 屠杀” 时, 既要 分 析 这一 事 件发 生 的 内外 原 因 、 严 重 恶 果, 还应联系现实指 出近几年 日本 国内右倾 军 国主 义幽
中学 教 学 参 考
学科 视点
浅 谈 高 中历 史 课 堂渗 透 人 文教 育 的策 略
江 苏海 头高级 中学( 2 2 2 1 1 1 ) 闫武 伦
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 中 占有重 要 的位 置 , 教师 关注 人文教 育 , 学 生才 能受 到真正 的人文 教育 , 才 能 真 台湾 的视频 、 乌 兰布通 之 战的视频 介绍 ) 、 历史 文献 ( 中
己 的 人 生路 。

整合教材 , 使 每 堂 历 史 课 有 鲜 明 的立 意 和 主 题
好 的课 堂一定会有鲜 明的立意 和主题 , 能 使师生 产
生共 鸣 , 尤其是历史学科 , 由于讲解 的是 以前 的历史 , 如 何从古代历史 中挖掘有利 于现代发 展的观 点和创新 , 如 何使 学生 对历史 感兴趣 , 同时能够 积极思 考 , 并对 所 学
问题 , 对青年学生理解党 的方针 政策 和形 成全球 视野会
有 好 处 。如 果 学 生 在 学 习 和 生 活 过 程 中 遇 到 困难 和 挫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例说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例说

无论在 国外还是 国内,人文教育 的盛衰都与社会 的大背景息息 工作 是必不 可 少 的。 第 一 ,改革 历史 教 学 内容 。 目前 历史 课 教学 内容 的 主 旨在 于说 相关 ,都 与一 个社 会 的物 质生 产与 精神 生产 的不 均衡 发 展有 关 。近 代西方社会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发展 ,使教育 中的商业 主义与职业主 明 历史 发 展 的 “ 规律 ” ,而 “ 规 律 ”本 身 归 属 科 学 性 的 范畴 。其 义泛滥。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 ,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 ,而 实 ,对 于人类 生存 具有 永 恒意 义 ,体现 着超 越 时代 、 民族和 阶级 的 没有 重视 教 育 的人文 价值 ,在 实 现 了物质 生活 富裕 之后 ,人 们反 而 绝对 价值 的精 神 、人 物和 事件 也应 该纳 入历 史 教学 的 内容 ,甚 至成
Ⅲ Ⅲ 川 l

誊 i ‘ 查
教育教学探讨 《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例说
周立琼
( 湖南省衡 山县第 四中学,湖南 衡 山 4 2 1 3 4 1 )

人文教育的科学 内涵
1 . 人 文教 育提 出的 国际 国内 背景
史 考试 和对 教 师 的历史 教学 进行 评估 的惟 一标 准 和 主要 内容 。如何 才能使 历史 教 育真 正实 现人 文 教育 的 目的呢 ?笔 者 以为 ,以下 几 项
文科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崇 尚科学的教育 、科学精神的 “ 历 史 的”评 价 与 “ 道 德 的”评 价 结果 常常 是不 一致 的 ,真 正科 学 培养 成为 人文 教育 的重要 内容 。 的态 度应该 两者 同时并举 ,而不要 仓猝 草率 地予 以 “ 定性 ” 。

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浅谈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摘要:人类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识。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形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要完成这些新的教育任务,实现新的教育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

下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七年级历史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教育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人文主义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综合构建起来的涵括人的价值、尊严、情趣、意志、道德、态度、人性等的一种文化生活准则,它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

而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最终形成关注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二、人文教育的历史根源人文教育提出的历史根源人文主义的提出始于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它倡导对“人”的价值的发现、肯定和赞美,反对封建神学统治对人性的扼杀,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追求“人”的幸福、解放、自由和尊严。

但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生产力的进步,却产生对人性和科学的异化,人们陶醉于自然科学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人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人是机器”的观念泯灭人的个性,否定人的情感和精神。

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2次世界大战、核战争的威胁、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贫富的悬殊、人际关系的冷漠更加让人产生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冲突。

甚至西方一些思想家进行反思后写下《西方的没落》等非常尖锐化、悲观化的论断。

为什么在实现了物质富有之后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和心灵的空虚,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而接踵而来:道德水准下降、个人主义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大为减退,等等?鉴于此,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许多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
家庭、社会 的教育 、实践 ,逐渐理解怎样面对现 实世界:第二个是知识世界,数、理 、化、语文
有 了,我们又高忱无忧 了。我们 的思想教育一直
停 留在 急功 近 利 式 的 ,缺 少 长 效 机 制 的 ,是 目光
短浅的,是治标不治本的教育。长期以来 ,基础
收稿 日期:2 0 一O —1 09 9 8
反 思过去 ,我们发现 以往 的德育渗透于历史
课 ,虽 然 取 得 了一 定 成 效 ,但 政 治 倾 向太 强 。急
风暴雨 式的一 阵风教育 ,表面上看针对性很强, 似 乎成效很大 ,一旦突发性 闯题学生 事件没
严 ,是今天人文精神 的主旋律 。今天,一个学生 的成长面对着三个世界 ,一个是生活世界,通过
中图分类号 :G6 3 1 3.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4 6(0 9O —0 8 —0 6 3 5 42O )5 0 6 3
中学历 史教育 ,在本质上就是要 以活生生的 历史事实的再现为依托 , 通过科学地诠释和分析 ,
教育 中的中学历史教学是围绕 以下三大任务展开 的,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思想教育 。思想教 育 的重心是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断
要通过人文 学科 的学习与熏陶 ,通过启发把它唤 醒起来 ,而不是靠 技术的训练所能完成 的。人文
精神是人不 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从基本层面看 ,
文精神培养 的主要方法 。让学 生不拘泥于教材的 材料和观点 ,在研读史料 的基础上 ,畅谈 自己的
看法 。通过创设开放性 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通过
职守;有敬业 、合 作精神 ,人 际关 系和谐等等。 课堂教学是素 质教育的主 阵地 ,也是人 文精 神培养 的主阵地 ,以问题教学 为主 的课堂教学是 培养人文精神的一个主要途径 。问题教学法是人

也谈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也谈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320 ) 6 3 0
的缺 失 都 将 带 来 严 重 的 问 题 , 到 一 个 人 , 到 一 个 国 家 、 小 大 民 族 , 是 十分 危 险 的 。 一 个 物 欲横 流 的 时代 , 都 在 我们 十分 担 忧 , 缺 失 精 神 文 明 的 物 质 文 明 能 够 维 系 多久 . 够 走 多 远 , 能 一个 国 家 、 个 民族 如果 不 能 高 瞻 远 瞩 , 安 思 危 , “ 有 远 虑 , 一 居 则 没 必 有近忧” 。在 一 个 缺 乏 信 仰 的时 代 , 文 教 育 显得 特 别 迫 切 和 人 重 要 。重 视 人 文 教育 , 者认 为应 做 到 如 下 几 点 。 笔 强化 教 师 的人 文 教 育 意 识 国家 的 竞 争 , 民族 的生 存 , 决 于人 的 素 质 , 为 教 师 , 取 作 特 别 是 历 史 教 师 , 们 应 该 有 高 度 的历 史 责 任 感 和 社 会 责 任 感 . 我 义 不 容 辞 , 无 旁 贷 , 自己 的 绵 薄 之 力 , 守 人 文 教 育 的 阵 责 尽 坚 地 , 人 师表 . 书 育 人 , 愧 于 “ 类 灵 魂 的工 程 师 ” 光 荣 为 教 无 人 的 称号 。“ 国家 兴 亡 , 夫 有 责 ” 历 史 教 师 应 认 识 到 人 文 教 育 的 匹 , 重 要 性 。认 识 到 人 文 教 育 对 一 个 人 甚 至 一 个 国 家 一 个 民族 发 展 的重 要 意 义 , 识 到 人 文 教 育 的紧 迫 性 和 艰 巨性 , 认 自觉 地 提 高人 文 教 育 意 识 . 高 自身 的人 文 素 养 , 体 力 行 , 提 身 为人 师表 . 持 之 以恒 、 而不 舍 , 扬 愚 公 移 山 精 神 , 过 一 代 人 、 代 人 锲 发 经 几 的努 力 ,为 把 我 国建 设 成 物 质 文 明 和 精 神 文 明 高 度 发 达 的 社 会 主义 强 国贡 献 力量 。 然 在教 师 自主提 高 人 文 意 识 的 同 时 , 当 教 育行 政 部 门 、教 育 业 务 主 管 部 门应 该 对 教 师 在 教 学 中三 维 目标 特 别 是 情 感 、 度 、 值 观 的实 现 进 行 督 促 和 评 价 . 而 态 价 从 使 人文 教 育 得 以落 实 。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和历史教育 人文教育是“ 以人 为本 ” 的教育 , 视人格完善为教 育

尊重世界各 国 、 各地 区、 民族的文化传统 , 成学 习汲 各 形 取人类创造的优 秀文 明成果 的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
4塑造 人 格 意 识 .
人 格是一个人兴趣 、 性格 、 价值观 、 情感等趋势 的总 和。 历史教学 中进行人格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 情操 , 匡正人格心灵 , 提高精神境 界。 人格完 善应被视为 人文教育 的最终 目的。
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人文教育 , 在素质教育 中起着
人格养成和文化熏 陶的基础性 作用 , 历史教 育最终 要解 决的是人 的发展问题 。 知识的传授就是围绕着这一基本 功能来进行 的。历史教学以历史事实 的再现为依托 , 通
过科学的诠释和分析 , 成历史认识 , 形 由此拓 展受教育
者的精神世界 , 从历史的角度 去认识人与人 、 人与社会 、 人 与 自然 的关系 , 从中吸取智慧 , 提高人文素质 , 形成正 确 的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 人文教育的基本 内容 历史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内容包括 民族精神 、 民 公
■ —■—■ 新 "窗 :—■●■—l初B: ■■ ■■ 扭 I■—■ ■_ l I 队 团
浅 谈 历 史 教 学 与 人 文 教 育
江苏赣 榆县 青 口第四 中学(2 10 许 国翠 220 )
《 普通高 中历史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普通高 中历史
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 , 在提高现代公 民的人文 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如何使高 中历史教学 中的人文 教育落到实处 , 笔者进行 了探讨 。使学生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 性 , 理解 和
意识 、 世界意识 、 人格意识 。 1 . 弘扬 民族精神 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教育 , 可以使学生形 成对祖 国历史与文化 的 自豪感 , 初步树 立对 国家 、 民族

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文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理想追求、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首先,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备的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哲学思想和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增强对人类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从而培养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文情怀。

其次,人文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类尊严的尊重、对智慧的崇敬、对美好的追求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有宽容、包容、理解和关爱他人的精神,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热爱。

此外,人文教育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历史事件的分析、哲学思想的引导和艺术作品的鉴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总之,人文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品德、有创造力的社会栋梁。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刻的人文滋养。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创新历史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国家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发展。

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每个民族的精神财富,要想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神,需要通过历史教育来实现。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每个民族的瑰宝。

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体会到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

历史文化传承是指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使之成为后代继承先人智慧和财富的一部分。

历史教育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主渠道。

在历史教育中,如何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1. 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历史教育需要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每个地方的历史文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2. 强化历史文化的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是历史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讲解文化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繁衍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历史教育要强化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历史,传承文化精神。

3. 引导学生参与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传承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这也包括学生。

历史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通过观看文艺节目、参观文化名胜古迹、参加文化文艺交流等方式,了解本地区历史文化,参与传承文化精神。

二、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也是历史文化的核心。

人文精神是自古以来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个方面。

历史教育要注重传承和创新人文精神,才能让历史文化更加光彩照人。

1. 强化人文精神的升华历史教育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低层次的知识开展人文精神的讲解,引发人文精神的升华,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历史教育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素材和民族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进而实现人文精神的升华。

2. 加强人文精神的实践历史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强人文精神的感受。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

历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全面实行,经济生活发生根本变化,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产品的丰富,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世风日下,人情淡漠,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面临危机,有人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鄙弃道德,崇尚财富的“唯物”时代,有人感叹人文失落,人性沉沦,由此人们呼吁重振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

高中历史课程追求的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历史课程标准明读》。

一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历史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史、情相融,重视学生情感教育新教材提倡“有生命的历史”,如果失去了情感,历史教育就失去了生命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死水一潭,抹杀了学生的鲜明个性。

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澎湃激昂上网豪情,忧国忧民的责任。

为此,一方面需要历史教师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课程中内容丰富的情感鉴于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全身心的融入其中,以情动情,点燃激情。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讲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为了加强教学感染力,引用“若午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

“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最后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结束,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爱国情感的氛围中。

在教授《红军的战略转移》时,让学生充满豪情的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红军在艰难险阻面前的豪迈壮志,感受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慷慨悲壮,使学生激情飞扬,襟怀坦荡。

二、事、理结合,升华学生人格教育《历史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支出:“应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加之和意义,逐步形成正确得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我们不仅应当认识到知识掌握是能力形成和人格养成的基础,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精神的升华,人格的完善。

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 教育 中. 教师让学生 自己做主 . 根据 教师
f 一) 人文教育提 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在全世界范围内 . 由于社会发展 的需要 .
科 学精 神 的培养 .使他 们 自觉地 树立 起 科
不仅要求更多有能力的人才 .还需要越来 越 多的能力和品德都具备的人才 .这样才 能推
学 精神 来促 进对科 学知 识 的学 习 在科学 知识 的培养 中 . 学 生 能形成 对事 物正 确 、 客
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 系.人文则评价得 失成 败. 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 科学 强 调是非对错 . 人文注重好坏善恶 : 科学着 眼于 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 .而人文关心 的则是人
的普遍看法是 “ 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 而在人文教育 中.对文化的理解不是仅仅 指
的知识 .而是人在社会生活 中所创造 出来 的
发展的能力 总之 , 从教 师 、 学生 和家长 的观 念出发 . 把 人文教育放在教育 的首 位.为了提高 学生
定 的相 同点 .不 同的是传统教育对提 高学
生的历史能力不重视 .只是对学 生成绩 的高 低进行评价 在人文教育除 了要让 学生 掌握 丰富 的历史知识 .还要让他们对知识能熟 练
的科学 知识 . 并不 代 表他就 具备 科学 精神 在 人文 教育 中 .教 师通 过让 学生 进行 科 学
知识 的学 习Biblioteka .在 学习过 程 中会 向学生 渗 透
知识 的了解 和深入是他们对历史 的兴趣 引导

人文教育的科学 内涵
的 而传统教学 中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灌输把
学生变成一个个相 同的知识容 纳器 . 他 们的 思维处 于一成不变 的状态 . 能力 的强弱 只是 在记忆知识 的多少上有差别 在 面对需要把 历史 问题 中吸取 的经验运用到现 实中的问题 时. 就会不知如何解决 死板的教育方式 教育 出来 的学生是对知识生搬硬套 的“ 人 才” 在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

国人 素 质 , 建 精 神 家 园 , 当 今社 会 中 具 有 非 常 现实 的 社 会 人格 培 养 的前 提 下 , 过 利 用 多 种 教 学 技 术 手 段 , 电 脑 多媒 重 在 通 如
意义 。在 中 学 生 中 开 展 历 史 人 文 教 育 , 际 上 就 是 重 塑 国 民 体 、 灯 、 实 幻 电影 片 断 等 来 创 设 一 定 的 历 史 教 学 场 景 或 情 境 , 以
心 失 落 和 民 族 意 识 的 淡 漠 等 一 系 列 的 社 会 问 题 , 有 这 些 都 识 , 教 材 作 适 当 地 取 舍 的 同时 做 到 有 的 放 矢 , 动 引 导 学 生 所 对 主
反 映 出我 们 人 文 教 育 的 缺 失 , 此 , 强 人 文 素 养 教 育 , 升 参 与 探 究 性 学 习 , 尊 重 教 学 规 律 , 重 学 生 个 性 发 展 和 重 视 因 加 提 在 尊
性 格 , 现 代 化 的 中 国培 养 合 格 公 民 。 为
增 强 学 生 的历 史 感 悟 , 发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的 积 极 性 、 动 性 , 激 主
中 国 自古 就 有 “ 乎 人 文 , 化 天 下 ” 人 文 教 育 传 统 , 观 以 的 而 以 达 到 人文 素质 教育 的 目的 。 如在 探 讨 清 末 义 和 团 运 动 和 近 历 史 是 一 门察 古 知今 , 往 思 来 的学 问 , 具 有 重 要 的 社 会 教 代 抗 日战争 的教 学 中 , 对 学 生 提 出 了 探 究 性 的 思 考 题 : 多 鉴 她 我 “
【中 图分 类 号] 3 . 1 G6 3 5 【 献标识码】 文 A 【 章 编 号J 0 1 1 8 2 1 ) 6 0 0 — 0 文 1 0 —4 2 ( O O O — 1 3 2

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价值

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价值

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价值人文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的内涵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并强调其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个体的综合素养。

学习人文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本身,更是为了增加个人的修养和内涵。

通过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科学,个体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人文教育使得个体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化,培养审美能力,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得个体能够在综合素质上更加全面,具备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方式。

其次,人文教育在社会层面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发展,更需要有高度人文素养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文教育能够培养社会的价值观念,激发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的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参与度,发扬社会公德。

人文教育还能够提高社会融合度,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缩小社会的隔阂和冲突。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人文教育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人文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具备优秀的品质和个性特点,在与他人交往中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

人文教育能够促使个体培养自己的品格和人格,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人文知识,个体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种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个体品格的塑造和提升。

一个具备人文教育素养的人,不仅在外在形象上具有吸引力,更在内在的品质和人格上具备影响力,能够去感染和启发他人。

最后,人文教育的价值还在于拓展个体的人生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个体生活中充满了功利主义和功利观念,人们追求物质上的快乐和成功,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文教育能够引导个体思考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目标,追求更高层次的成长和满足。

人文教育的素材

人文教育的素材

人文教育的素材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一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人文思维和人文价值观。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素材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素材。

一、历史素材历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

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变革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素材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等。

以历史事件为素材,可以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比如,二战期间的纳粹大屠杀,可以让学生反思人性的黑暗面和对于世界和平的珍惜。

以历史人物为素材,可以让学生从英雄、先贤等角度去认识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激发学生的崇高情感和奋斗精神。

比如,马丁·路德·金为黑人权益而奋斗的精神,可以激励学生关注平等和正义。

以历史文化为素材,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增进对于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同。

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和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二、文学素材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文学素材可以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以诗歌为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诵读和创作诗歌,学生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以小说为素材,可以让学生沉浸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之中,理解人物的成长和命运。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

以散文为素材,可以让学生阅读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增进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

文学素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艺术素材艺术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素材之一。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参与艺术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艺术素材包括音乐、绘画、舞蹈、电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冰心的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

在我国,各界有识之士近年来对此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呼吁要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那么,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前我国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涵育人文精神的要求呢?本文拟就自己比较了解的历史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人文教育的科学内涵
1、人文教育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文教育的盛衰都与社会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都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均衡发展有关。

近代西方社会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发展,使教育中的商业主义与职业主义泛滥。

在教育功利性的驱使下,人们只重视教育的经济价值,而没有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在实现了物质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反而感到精神的迷茫与心灵的空虚。

年轻的一代仅仅关注物质生活和物质享乐,对其他方面则日趋冷漠。

物质生活提高了,却出现了道德水准的下降、个人主义的不断膨胀、社会责任感的大为减退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鉴于此,美国、日本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理应引以为戒,然而,从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前列地区的实际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水平提高,道德水平下降的事实。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误。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种失误理解为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失误。

从实际来看,我国的各类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其中中学搞的是“应试教育”,一切为了升学,为了考试,历史、艺术、伦理、哲学等人文科学在中学的课程里不是被排斥在外,就是形同虚设。

由此而引起的人文精神底蕴的流失已成为所有关心人文学科教育人士内心深处的一大忧虑。

2、人文教育的内涵
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所谓“文化”绝不单纯就“知识”而言,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与人文教育相联系的是人文科学和人文素质。

一般认为人文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及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与哲学修养”等。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并不是否定科学教育的价值,人文教育应该是与科学教育并重的丰富的人类文化内蕴的博采。

首先,从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
进步依靠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

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与科学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人们在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态度投身社会。

崇尚科学已成为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精神力量,或者说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种崇尚科学的人类文明意识的普遍提升,自然决定了人文科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崇尚科学的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关系看,科学知识积累的多少,是内化为人的科学精神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科学知识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学科客观规律的总结,它属于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是人们在接受了科学知识的教育,在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正确分析、选择、判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毫无疑问应当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应是充分重视人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终身教育。

二、历史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通过上面对人文教育科学内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别并不体现在学科的划分。

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如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甚至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等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同样,人文学科也可以具有科学性,历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

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

从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历史教育来看,显然更加侧重于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

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人文精神的涵养。

同时,由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之成为各级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历史考试和对教师的历史教学进行评估的惟一标准和主要内容。

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人性良知、人格尊严、伦理道德和公民义务等等人文要义被无情地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剔除出去,从而使得历史教育越来越难以负担人文教育的重任。

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改革历史教学内容。

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规律”本身归属科学性的范畴。

其实,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绝对价值的精神、人物和事件也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

比如为募集癌症研究资金而发起的“希望的马拉松”长跑活动及其创始人,比如捐献车祸遇难亲属的器官救治他人等,这些都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体现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同类的爱心,对于疾病和厄运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应该让一代又一代人都记住并且发扬光大的。

第二,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
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

比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作为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一种方式,它的历史作用无疑应当肯定,但是对于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英国农民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残酷、极其痛苦的被剥夺过程,马克思形容为“羊吃人”。

而法国大革命中将土地分给广大农民,在当时来讲这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的解决土地问题方式,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它对以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历史的”评价与“道德的”评价结果常常是不一致的,真正科学的态度应该两者同时并举,而不要仓猝草率地予以“定性”。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

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连“认知”都被视为一个“建构”的过程,那么情感和观念的形成就更要依靠学习主体,也即学生自己去“体验”和“生成”了。

换一个角度讲,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文立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而提倡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乐从”。

况且在当前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只靠教师一张嘴根本敌不过那许许多多张嘴,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第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质。

这里所说的教育者包括三种人,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历史学家和教科书编写者、教师。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学生来讲,教育者往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

如果教育者本身的人文素质不高,可想而知,上述三点就没有可能实行,人文教育的目标也就没有可能实现。

日本某些缺乏人文精神的历史学者和教科书编写者篡改历史,拒绝在教科书中如实反映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事实,致使日本年轻一代对于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缺乏了解。

而《异端的权利》、《昨日的世界》不仅作为历史读物脍炙人口,而且作为人文主义的经典之作而进入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茨威格本身就是人文主义者,所以他才能在纷繁的历史现象中爬梳出最有人文价值的教育素材。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在中国古代,这些民间说唱艺人在用口述方式将历史一代代记叙下来的同时,也以其朴素的是非功过评判为普通百姓树立起了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完成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

古今中外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教育者本身具备深湛的人文修养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