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洛阳一模】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

【2019洛阳一模】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暨河南省许昌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主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周时期对异族群体的经略方式存在差异,商人与异族建立的多是一种或稳定或不稳定的联盟关系,而周人则直接将姬姓贵族分封到这些异族聚居区。

这一变化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贵族专权C.维护统治秩序D.增进文化认同2.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强调理性思考C.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反对贵族专权3.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

这一制度的推行A.确立了土地私有铜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

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5.魏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君主的种种奇异之处,都能在华夏历史上帝王圣贤的“奇异库”中找到,这些神异行为或现象原本是华夏帝王们专属的符号。

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B.门阀世族政治强化C.君权神授理论系统化D.夷夏观念日益固化6.宋代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

洛阳市2019——2019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z 1=2+i ,z 2=3-2i ,则z 1·z 2的虚部为A .iB .-iC .1D .-1 2.已知集合A ={x |x <-2},B ={x |2x >4},则“x ∈A ”是“x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数列{n a }满足1n a +=2n a ,n ∈N ﹡,a 3=4,则数列{n a }的前5项和为 A .32 B .31 C .64 D .634.设P (x ,y )满足约束条件4,3.x y x ⎧⎨⎩+2≤+y ≤则点P 对应的区域与坐标轴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 A .32 B .52 C .72 D .1125.已知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实轴长为8,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yx B .yxC .y=±3x D .y=±2x6.将函数y =cos (2x +3π)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得到函数y =f (x )的图象,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f (x )是偶函数B .f (x )周期为2πC .f (x )图象关于x =6π对称 D .f (x )图象关于(-6π,0)对称 7.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所表示的算法功能是A .输出使1×2×4×…×n ≥2019成立的最小整数nB .输出使1×2×4×…×n ≥2019成立的最大整数nC .输出使1×2×4×…×n ≥2019成立的最大整数n +2D .输出使1×2×4×…×n ≥2019成立的最小整数n +28.函数f (x )=ln 2xx的图象大致为9.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都有f (x +52)+f (x )=0,当-54≤x ≤0时,f (x ) =2x+a ,则f (16)的值为 A .12 B .-12 C .32 D .-3210.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 ⊥AC ,AC =12,BC =5,若一个球和它的各个面都 相切,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A .60B .180C .240D .360 11.已知P (a ,b )为圆22x y +=4上任意一点,则2214a b+最小时,2a 的值为 A .45 B .2 C .43D .3 12.设f (x )=324(0),2(0).ax x x x e x ⎧⎪⎨⎪⎩+6+2≤>在区间[-2,2]上最大值为4,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12ln2,+∞)B .[0,12ln2] C .(-∞,0] D .(-∞,12ln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

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到春秋后期,县制逐渐推行于内地。

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

这表明战国时期A. 诸侯对地方的管理加强B. 商鞅变法影响深远C. 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D. 贵族阶层备受冷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后期诸侯通过设置县级区划管理地方,分封制瓦解,诸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故答案为A项。

B项,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排除;C项,秦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而不是楚国,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阶层备受冷落,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C.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D.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可知,体现的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B项。

A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造成诸侯势力膨胀属于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排除;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没有改变,排除。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

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A. 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 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C. 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D. 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疆域扩大D.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效率低下3.文学作晶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历史现象,唐诗《题字文饕山寺读书院》中说:“事同连體院,山厨共石泉。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A. 诗歌发展呈现高度繁荣的景象B. 民间书院发展上分迅速C. 存在不同思想相互融合的现象D. 儒释道并行的局面出现4.据史料记载,明代中期松江府,带,“土瘠而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衣食……每夜静,机杼之声,达于户外”。

乡村农户如此,城中居民然,这反映了当时松江地区()A. 耕织结合的家庭结构趋于解体B. 家庭生产经营发生变化C. 商业发展促使农村市镇的出现D.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这些规定()A. 使清政府舍弃天朝观念B. 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C. 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如图为1894、1920年我国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示意图,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势头强劲C.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急剧减少D. 民国的成立打击了外国资本7.自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先后把60%的党务人才、城市工人骨干派遣到各个苏区。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英语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朿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is the man staying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A.At home.B.On the Great Wall.C.At school.2.What did the woman plan to do?A. Go climbing.B.Go skating.C.Go swimming.3.What should the speakers do?A. Wash their hands.B.Turn in their reports.C.Talk to Mr Green.4.What will Mr. Smith do at 10:00 o’ clock?A. Meet a guest.B.See his doctor.C.Attend a meeting.5.When is the market conference?A. On Monday.B.On Thursday.C.On Frida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而5段对话或独白。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2卷)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2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4.(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5.(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6.(4分)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王国势力强大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 现实统治需要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 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4.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5.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6.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

”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7.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导致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题~ 第 47 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5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 约 1436 年
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
1578 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种出西土”之句,并对玉米形态作了描述
A.中国古代已从多角度研究玉米
B.三部著作的记述内容完全一致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为可信
——摘编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战争中的细微情节,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历史大变局。请从以上材料中自选
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4页)
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 年 8 月,英国《养老金法》获准成为法律。法令对养老金领取标准做出如下规定:(一) 年满 70 岁;(二)作为英国居民至少已达 20 年,并居住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三)依该法令标准计 算的年收入不高于 31 英镑 10 先令。同时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没有或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 资格:(一)1908 年 1 月 1 日以后仍领取各种形式的济贫补贴;(二)在达到养老金领取标准前,有工 作能力却未能为自己及其家人努力工作;(三)被拘禁于疯人院或同类机构的流浪贫民;(四)被控犯 罪处以监禁者,在监禁期间及释放后 10 年间无权领取(或继续领取)国家养老金。

2019-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2020 年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2 小题)1.以下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绘。

联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A.①丞相②三司使③军机大臣B.①丞相②转运使③枢密使C.①御史医生②转运使③内阁大学士D.①御史医生②通判③内阁大学士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政治制度,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依据①项中“受公卿奏事,举劾(劾:告发)按章”可知该官职拥有监察职能,为御史医生,②项中“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可知该官职掌管地方财政以供中央所用,是转运使,③项中“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可知是指内阁大学士,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C 项。

2.有学者以为,“”均匀地权、克制资本的思想并不是孙中山所开创,在必定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

以下各项能为此看法供给论据的是()①奖赏耕织②盐铁官营③方田均税④闭关锁国A.①④ B .②③C.①② D .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答案: 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经济政策,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联系所学,方田均税是指经过测量田亩,整理地籍,以实现均平税收负担,增添财政收入;盐铁官营是指汉武帝时,为增添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推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详细管理,两者都表现出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切合题意的是 B 项,①项是重农政策的表现,④项是国家的对外政策,ACD 项不切合题意。

3.以下图为中国人龚容(1538~ 1603,福建人,移居菲律宾,是当时最有名的从事印刷第一版业的华侨)在马尼拉第一版的汉文木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

它可用于研究()①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地域的影响②印刷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推进③中西之间的文化沟通④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A.②④ B .①③C.①② D .③④考点:古代中国答案: 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古代中外文化沟通,旨在考察剖析比较有关所学的能力。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六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6页,满分3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工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

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A. 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B. 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 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D. 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大意是:圣明的君主管制黎民的生产所得,一定使他们上能瞻仰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

君主实行仁政,人民就会追随他。

这种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即“君”对“民”的爱护,是“仁政”思想的反映。

故答案为A项。

BC项,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劝诫君主要实行仁政,而不是人民的利益诉求,也不是要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排除;D项,统治者实行仁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意思,排除。

2.东汉后期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被视为通例,因而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

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

所以州都大吏就带有世袭性。

由此可知A. 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B. 东汉时期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C. 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地选拔朝廷官员D. 豪强士族势力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主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思想家苟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

君者,国之隆也。

父者,家之隆也。

隆一而治,二而乱。

”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 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2.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

这说明当时A.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 B.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C.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 D.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3.《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

”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这种变化表明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工商业者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力增强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4.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

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5.1700年,当清政府商讨出兵新疆平叛时,康熙帝认为‘今欲用兵,兵非不敷,但虑路远,运饷艰难”,并列举汉代赵充国屯田平羌故事,遂“敕所司留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到春秋后期,县制逐渐推行于内地。

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

这表明战国时期A. 诸侯对地方的管理加强B. 商鞅变法影响深远C. 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D. 贵族阶层备受冷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后期诸侯通过设置县级区划管理地方,分封制瓦解,诸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故答案为A项。

B项,商鞅变法发生于战国时期,排除;C项,秦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而不是楚国,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阶层备受冷落,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

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C.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D.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可知,体现的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有利于西汉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B项。

A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造成诸侯势力膨胀属于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排除;D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王朝的传统政策,没有改变,排除。

3.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

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这表明当时A. 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 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 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D. 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可知,体现的是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发展面临困境。

故答案为D项。

A项,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三教合一,排除;C项,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4.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

其中,西汉初期和明初尤为严重。

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A. 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B. “家天下”的观念根深固C. 封建统治残暴的体现D. 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

其中,两汉初期和明初尤为严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诛杀功臣主要是为了防止功臣威胁皇权,本质是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

故答案为A项。

B项,“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封建统治残暴属于皇权专制的表现,排除;D项,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5.五四运动之前,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进行观察,极少表态。

五四运动之后,他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

这表明孙中山A. 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B. 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C. 深刻反省辛亥革命的不足D. 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待中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而材料中“五四运动之后,他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表明孙中山是比较理性的。

故答案为B项。

A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不可能接受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辛亥革命的不足主要是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方文化的看法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排除。

6.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

与此同时,农民运动也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波澜壮阔,成为全国农运中心。

这主要得益于A. 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指导C.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D. 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的时间“1926年”可以看出应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当时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北伐军胜利进军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项,1926年底,中共工作重心没有发生转移,其发生转移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之后形成的,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的结论,排除。

7.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

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去了英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高等院校做研究生。

由此可知当时A. 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B.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C.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D. 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成果【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和“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留学”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渴求专业人才,故选A;材料没有反映我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排除D。

8.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

希腊城邦的这些特点A. 削弱了公民的个人独立性B. 有利于公民集体意识的形成C. 为雅典营造了和平的环境D. 促进各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可以看出古希腊城邦的集体色彩;从材料中“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可以看出,古希腊城邦的主权独立性。

故答案为B项。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古希腊城邦的集体性并没有削弱公民的个人独立性,排除;C项,雅典的和平环境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古希腊各城邦并非全都实行民主政治,排除。

9.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

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

这种现象A.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B. 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C. 强化了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D. 有利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观点”可知,印刷术的进步方便了欧洲人阅读。

人们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摆脱了对他人的盲从,这反映出当时技术进步有推动人文主义发展的作用。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中“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说明大量欧洲人有了独立的判断,没有反映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加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自然科学的产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0.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但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数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B. 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C. 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D. 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但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洲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规定所有6岁至12岁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A项。

B项,材料反映的是教育范围的扩大,与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当时社会矛盾的缓和的结论,排除;D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

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苏联在分配土地,供应机器和拖拉机、种子,减轻威税,发放贷款等方面;给予集体农庄以优待。

从1929年起,还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这些措施A. 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规模B. 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C. 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保障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应该是从1927年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年建立了拖拉机站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集体农庄规模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材料的措施主要是促进集体农庄的发展,未体现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积极作用,排除。

12.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

这表明美国A. 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出现动摇B.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分权制衡原则发生巨大变化D. 国家政策受到冷战格局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重视与苏联对抗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这体现了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