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位分析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ic 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其它相关信息。
该方法基于物质溶液中存在的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电势的变化来获得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基于电池原理,即由电化学电池产生的电势差与物质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常用的电极有标准氢电极(SHE)和玻璃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被用作参照电极,其电势被定义为0 V。
通过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氢电极接触,测量产生的电势差,可以推算出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两种电池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势差。
根据Nernst 方程:Ecell = Ecell - (0.0592/n) * logQ其中,Ecell 是电池的电势,Ecell 是标准电势,n 是电子的转移数,Q 是反应物浓度比值。
2. 酸碱滴定反应:使用酸碱指示剂通过碱酸的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浓度。
当滴定终点到达时,反应液呈现颜色变化,从而停止滴定。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水质分析、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酸碱滴定: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测定酸碱物质的浓度,用来分析水质、土壤、颜料等领域。
2. 离子选择电极:通过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反应,可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常见的应用包括测定氟离子、钠离子、铅离子等。
3. pH测定:电位分析法能够通过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4. 化学动力学研究:电位分析法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反应机理等。
5. 药物分析:电位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测定药物的浓度、药物相互作用等。
电位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便易行:电位分析法的仪器设备简单,使用方便。
2. 灵敏度高:电位分析法可以在极低浓度下进行分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电位分析——精选推荐

电位分析法(液中组成原电池,通过指示电极电位变化与被测液中某种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根据分析应用的方式又可分为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或直接电位)直接电位法:系直接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剂,以电极电位的突跃间接计算待测物含量的方法。
1.子间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对于金属电极(还原态为金属,活度定为1):目前,无法测量一个单独电极的绝对电位,引入参比电极。
2.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指示电极:指示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
电位测量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保持恒定(去极化电极),否则将产生测量误差。
极化电极:的改变而改变---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与被测物质无关、电位已知且稳定,提供测量电位参考的电极(去极化电极)。
标准氢电极可用作测量标准电极电位的参比电极。
但因该种电极制作麻烦、使用过程中要使用氢气,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常用其它参比电极(如:电极)来代替。
✓零电流✓电位计✓搅拌一般电位计压降:专业电位计压降:饱和甘汞电极(定义:甘汞电极由汞、)溶液组成。
电极组成:电极反应:Hg 电极电位:。
但受温度影响较大。
(当T 从20o C~25o C 时0.2479V~0.2444V , ∆E=0.0035 V)。
当温度改变时,电极电位平衡时间较长。
ϕ定义:电极组成:电极反应:电极电位:Ag/AgCl 特点:a)可在高于b)较少与其它离子反应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1906年,1909年,F 1930年代,玻璃电极测定开的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1950年代,由于真空管的发明,很容易测量阻抗为位,因此其应用开始普及;1960年代,对Na +、Ca 2+ 1.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一种电化学传感器。
是一种指示电极,所指示的电极电位与相应离子活度关系遵循能斯特方程。
2. 分类:ISE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概念与分类:3.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构二、膜电位1.扩散电位(液接电位):高浓度溶液中的正、负离子会向低浓度溶液中扩散,使得两溶液交接界面上散电位。
《电位分析法》课件

氧传感器
pH传感器
电位分析法可用于制备氧传感器, 用于监测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 以及其他应用领域。
电位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制备pH传 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和 酸度、碱度的变化。
电位分析法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电位分析法可能会更多地与纳米技术、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结合,但也面临着仪器精度、 样品复杂度以及快速化需求等挑战。
食品安全
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帮助保障食品安全,支持消费者的信任。
优势
电位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非破坏性、快速和 低成本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分析需求。
电位分析法和标准溶液,校准电极,并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2
测量电势
将电极浸入待测溶液中,记录电极的电势变化,并根据反应进行必要的计算。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电位分析法基于电极与待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极的电势变化,我们可以推断 溶液中的物质浓度、物种的选择性等信息。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环境监测
电位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有机物污染物等,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药物分析
通过电位分析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药 物中的成分,评估其质量并指导生产过程。
3
分析结果
根据测得的电势和相关计算,得出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或其他性质的分析结果。
电位分析法实验结果的解读和 分析
实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是电位分析法的重要环节,它们需要充分考虑反应机 制、电极响应特性和实验条件,以获得可靠的结论和科学的推理。
电位分析法实验案例分享
滴定实验
通过电位分析法进行滴定实验, 可以确认酸碱滴定终点和测定溶 液中特定组分的含量。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位的概念。
电位是指电极表面的电荷状态与标准电极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电压来表示。
在电化学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是标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电位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的电位则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电极反应有关。
在电化学分析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以分为氧化和还原两种类型。
氧化反应是指电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则是指电极上的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电极反应会导致电极的电位发生变化,而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基于以上原理,电位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直接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比如PH计和离子选择电极;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位来促使特定的电极反应发生,然后测量电流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比如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准确测定。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昂贵的试剂,因此成本较低。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等。
然而,电位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如温度、PH值等,需要严格控制。
其次,一些物质可能会与电极发生非特异性的反应,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通过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

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ISFET)
16-4 离子选择性电极性能参数
一、检测限与响应斜率 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检测到被测离子的最低浓 度。如图16-10中的CD与FG两延长线交叉点A 所对应的离子活度。 依能斯特方程直线的理论斜率为:
2.303 RT 理论斜率 zF
实际测定时斜率与理论值不一定相同。
(二)氟电极
氟电极的敏感膜由LaF3单晶片制成,为提高导电性, 在其中参杂少量Eu2+,Ca2+ ,二价离子的引入,使晶 格点阵中La3+被Eu2+,Ca2+取代,形成较多空的F-点 阵,增强了晶体的导电性,导电由F-完成。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目前最成功的单晶膜电极。
RT EF k ln a F F
能斯特方 程比较
EM
RT k ln a Ag F
二、电位选择性系数
电极选择性是指:电极对被测离子 和干扰离子响应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用电极选择性系数Ki,j表 示。
RT z/m EM k ln( ai K iPot a ) ,j j zF
Ki,j表征了干扰离子对被测离子干扰的程度
玻璃电极的电位与溶液PH关系
玻璃电极的电位与溶液的PH有如下关系 RT E玻 k玻 ln aH F 2.303 RT E玻 k玻 pH 试 F
E玻 k玻 0.0592pH试
(三)阳离子玻璃电极
二、晶体电极
(一)电极结构 晶体电极的基本结构图16-5,其敏感膜 材料系难溶盐加压或拉制成的。能满足 室温下导电的难溶盐晶体只有少数几种, 氟化镧、硫化银、卤化银等。这类晶体 晶格能比较小,离子半径最小电荷最少 的离子F ,Ag+等参与导电。
电位分析课件

典型晶体膜电极的组成和性能
三、直接电位法
直接电位法应用最多的是pH的电位法测定和用离子选 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
1、pH的电位法测定 测定溶液的pH采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
参比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工作电池,此电池可表示 为:
EL是液体接界电位,简称液接电位。当两种组成不同或浓 度不同的溶液相接触时,由于正负离子扩散速度的不同, 在两种溶液的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同,从而产生电位差,即 为液接电位EL。在电池中通常用盐桥连接两种电解质溶液, 使EL减至最小。但在电位测定中,严格地讲,仍不能忽略 这种电位差,不过在一定条件下EL为一常数。 上述电池的电动势应为:
1.1 标准氢电极
标准氢电极(以NHE表示)是最精确的参比电极,是参 比电极的一级标准,它的电位值规定在任何温度下都 是0 V。用标准氢电极与另一电极组成电池,测得的电 池两极的电位差值即为另一电极的电极电位。但是标 准氢电极制作麻烦。
1.2 甘汞电极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温度一定时甘汞电极的电位主要 决定于aCl-。当 aCl-一定时,其电极电位是个定值。不 同浓度的KCl溶液,使甘汞电极的电位具有不同的恒 定值,如表所列。
目前使用的滴定仪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滴定至预 定终点电位时,滴定自动停止;另一种是保持滴定剂 的加入速度恒定,在记录仪上记录其完 整的滴定曲线, 以所得曲线确定终点时滴定剂的体积。两种滴定仪原 理方框图如图所示:
ZD-2型自动电位滴定计原理图
曲线记录滴定仪原理图
自动控制终点型仪器需事先将终点信号值(如pH或mV) 输入,当滴定到达终点后10s时间内电位不发生变化,则延迟 电路就自动关闭电磁阀电源,不再有滴定剂滴入。使用这些 仪器实现了滴定操作连续自动化,而且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
第七章_电位分析

膜 外 内 0.059 log( a1 / a2 )
如果: a1= a2 ,则理论上φ膜 = 0,但实际上φ膜≠0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 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 (24hr)恒定(1~30mV);
(4)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其它 离子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当溶液中Na+浓度比H+浓度 高1015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 (5) 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时, 电位值偏 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
银—氯化银电极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
半电池符号: Ag︱AgCl︱Cl- (x mol/L)
电极电位(25℃)
/ Ag 0.059 lg aCl AgCl
0.1mol/LKCl 银—氯化银电极(常用作内参比电极),电 极电位为
( AgCl / Ag ) 0.288V (0.1mol / L, KCl )
解:
K NO / SO 2 * ( aSO 2 ) 2
3 4 4
1
a NO
3
5%
a NO 4.1*10 *1.0 / 0.05 8.2 *10 4
1 2 3
5
待测样中NO3-活度应大于8.2*10-4mol/L
22
2, 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 0.059 膜 K ‘ log a n
钙电极适宜的pH范围是5~11,可测出10-5 mol/L的Ca2+。
18
4.敏化电极
敏化电极:
气敏电极、酶电极、细 菌电极及生物电极等。例 如在环境工程分析中常用 的NH4+电极,DO电极等。
郑大仪器分析第七章电位分析法

3.玻璃电极的水化硅胶层
玻璃电极在水溶液中浸泡后,形成一个三 层结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 硅胶层。玻璃膜示意图:
10-4~10-5mm 10-1mm 10-4~10-5mm
E内
E膜
E外
水化硅胶层的厚度大约为10-4~10-5mm。
4. 玻璃电极的膜电位
将浸泡后的玻璃电极插入待测溶液,水
三.流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
带正电荷载体 带电荷载体
流动载体
中性载体
பைடு நூலகம்
带负电荷载体
流动载体可在膜中流动, 但不能离开膜,而离子 可以自由穿过膜.这种电 极由电活性物质(载体) ,溶剂(增塑剂),基体 (微孔支持体)构成。 界面双电层Donan扩散机理
流动载体可制成类似固态的“固化”膜,如PVC (Polyvunyl Chloride)膜电极.测阳离子时,载体 带负电荷,测阴离子时,载体带正电荷. 中性载体, 载体是不带电荷的中性有机分子,具有 未成对的电子,能与响应离子络合成为络阳离子而 带有电荷. 待测溶液 膜 内参比溶液 I+ 被响应离子 IS S- 载体 I+ I+ X- 伴随离子 I+ + IS 离子缔合型物质 XXS-
响应机理
只有响应离子I+能通过膜进行扩散,破坏了两相界面 附近电荷分布的均匀性,产生相间电位。
带电荷的流动载体电极,载体与响应离子生成的缔 合物越稳定,响应离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淌度越大, 选择性越好。 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活性物质在有机相和水相中 的分配系数,分配系数越大,灵敏度越高。 带电荷的流动载体电极有:
Ca电极 水硬度电极 NO3-电极 二(正辛基苯基)苯磷酸钙溶于磷酸二辛酯 二癸基磷酸钙溶于癸醇 四(十二烷基)硝酸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不对称电位: )不对称电位:
ϕ膜 =外 −ϕ = 0.059log( a1 / a2) 内
如果: 则理论上φ 如果 a1= a2 ,则理论上 膜 = 0,但实际上 膜≠0 ,但实际上φ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 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 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 (24hr)恒定(1~30mV); )恒定( ~ ); (4)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其它 )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 离子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当溶液中Na 浓度比H 离子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当溶液中 +浓度比 +浓度 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 高1015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 ) (5) 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时, 电位值偏 ) 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 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 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 钠差” 产生误差, (6)“碱差”或“钠差” pH>12产生误差,主要是 + ) 碱差” 产生误差 主要是Na 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 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
Fe3+ + e → Fe2+
ϕ =ϕFe
θ
3+
/ Fe2+
+0.059log
aFe3+ aFe2+
7
五,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极)
特点:对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离子选择性电极) 特点:对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离子选择性电极)。 膜电极的关键:选择性膜(敏感元件) 膜电极的关键:选择性膜(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高分子功能膜及生物膜。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高分子功能膜及生物膜。 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将膜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插到被测溶液中, 电池为: 将膜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插到被测溶液中,则电池为:
ϕ =ϕHg Cl / Hg −0.059log aCl
θ
2 2
−
由此可知,在一定温度下,电极 由此可知,在一定温度下, 电位只与Cl 离子活度有关, 电位只与 -离子活度有关,当 离子强度一定时, 离子强度一定时,只与氯离子浓 度有关。 度有关。
4
最常用的是饱和甘汞电极(SCE),因KCl在一定温度 , 最常用的是饱和甘汞电极 在一定温度 下溶解度一定, 浓度是定值, 下溶解度一定,Cl-浓度是定值,电极电位也一定
讨论: 讨论 成线性关系。 (1)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 成线性关系。式中 )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 K´是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是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2)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13
R T ϕMnn+ / M =ϕMn+ / M + ln aMn+ nF
θ
式中a 的活度, 浓度很低时即为浓度。 式中 M是Mn+的活度 浓度很低时即为浓度。
3
§7-2 参比电极
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待测液浓度变化的电极。 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待测液浓度变化的电极。 标准氢电极:基准,电位值为零(任何温度) 标准氢电极:基准,电位值为零(任何温度) 甘汞电极: 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Cl半电池符号: , 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 ∣KCl 固 电极电位:(25℃) 电极电位:(25℃) :(
11
玻璃膜电位 将浸泡后的玻璃电极放入待测溶液, 水合硅胶层表 将浸泡后的玻璃电极放入待测溶液 , 面与溶液中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 面与溶液中的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由活度大的 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平衡时: 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平衡时: H+(溶液) == H+(硅胶)
ϕ = k1 +0.059log( a2 / a2') 内
−
0.1mol/LKCl 银—氯化银电极 常用作内参比电极 ,电 氯化银电极(常用作内参比电极 氯化银电极 常用作内参比电极), 极电位为
ϕ(AgCl / Ag) = 0.288 (0.1mol / L, KCl) V
5
§7-3 指示电极
指示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或活度变化而 改变的电极( 与 有关)。指示电极有以下几类 有关)。指示电极有以下几类: 改变的电极(φ与C有关)。指示电极有以下几类: 一,金属 金属离子电极 第一类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第一类电极): 金属 金属离子电极(第一类电极 应用:测定金属离子 应用 测定金属离子 θ + ϕ =ϕAg+ / Ag +0.059lg aAg+ 例:Ag︱Ag ︱ Ag+ + e → Ag 电极电位与金属离子活度有关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第二类电极) 二,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第二类电极): 应用: 应用:测定阴离子 ϕ =ϕθ l/ Ag −0.059lg aCl− AgC 例:Ag︱AgCl︱ 例:Ag︱AgCl︱ClAgCl + e → Ag + Cl6
ϕ(SCE) = 0.2438 (25oC) V
银—氯化银电极 氯化银电极 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半电池符号: Ag︱AgCl︱Cl- (x mol/L) 半电池符号: ︱ ︱ 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25℃)
ϕ =ϕθ l/ Ag −0.059lg aCl AgC
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
§ 7-1 概述
1,什么是电化学分析 ? 定义:应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定义 :应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依据物质 的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之为 电化学分析或电分析化学。 电化学分析或电分析化学。 2.分类:根据所测电池的电物理量性质不同分为 分类: (1)电导分析法 (2)电解分析法 (3)电位分析法 (4)库仑分析法 (5)极谱分析法 (6)伏安分析法
1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利用电极电位与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中某 种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而实现定量测量的电化学分析法。 种组分浓度的对应关系而实现定量测量的电化学分析法。 3.特点: 特点: 准确度高, (1)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2)灵敏度高,10-4~10-8mol/L 灵敏度高, mol/L(极谱,伏安) 10-10 ~10-12 mol/L(极谱,伏安) 选择性好(排除干扰) (3)选择性好(排除干扰) 应用广泛(常量、微量和痕量分析) (4)应用广泛(常量、微量和痕量分析) 仪器设备简单, (5)仪器设备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电位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4,电位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自动在线监测 (1)自动在线监测—DO,重金属离子等 自动在线监测 ,重金属离子等. (2)pH、 等标准分析方法 (2) 、F等标准分析方法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ai未知 ∣ 内充溶液 ai一定 ∣ 内参比电极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未知)∣ 内充溶液( 一定)∣ 敏感膜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且内充溶液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 中离子的活度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为: 中离子的活度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为:
′ E=E ± RT lna(未 ) 知 i nF
12
由于玻璃膜内、 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 本相同, 本相同,则: k1=k2 , a’1 = a’2
ϕ膜 =ϕ外 −ϕ = 0.059log( a1 / a2) 内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 +活度 ( a2)是固定的,则: )是固定的 是固定的,
ϕ膜 = K'+0.059log( a1) = K'−0.059pH试液
9
工作原理 水泡前→干玻璃层 水泡前 干玻璃层 水泡后 →水化硅胶层 水化硅胶层 →Na+与H+进行 交换 →形成双电层 形成双电层 →产生电位差 产生电位差 →扩散达动态 扩散达动态 平衡 →达稳定相界 达稳定相界 电位(膜电位 膜电位) 电位 膜电位)
10
玻璃膜电位的形成 玻璃电极在水溶液中浸泡,形成一个三层结构, 玻璃电极在水溶液中浸泡,形成一个三层结构,即中间 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 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14
(7)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它阳离子响应的 )改变玻璃膜的组成, 玻璃膜电极; 玻璃膜电极; (8) 优点:是不受溶液中氧化剂、还原剂、颜色及 ) 优点:是不受溶液中氧化剂、还原剂、 沉淀的影响,不易中毒; 沉淀的影响,不易中毒; (9)缺点:是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度变化。 )缺点:是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度变化。
15
2,晶体膜电极 ,
结构:(氟电极) 结构 (氟电极) 敏感膜: 氟化镧单晶): 敏感膜:(氟化镧单晶): 掺有EuF2 的LaF3单晶切片; 单晶切片; 掺有 内参比电极: 电极(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管内) 电极 管内) 内参比溶液: 内参比溶液: 0.1 mol/L NaCl + 0.1 mol/L NaF 混合溶液. 混合溶液. F-用来控制膜内表面的电位,Cl-用 用来控制膜内表面的电位, 以固定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以固定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原理: 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F 原理: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 邻近的空穴 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 空穴而 邻近的空穴而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 形状和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 形状和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一 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 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