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与“新工科建设”——《物理与工程》“新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在大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处于诸多自然科学学科的核心地位,物理学研究的粒子和原子构成了蛋白质、基因、器官、生物体,构成了一切天然的和人造的物质以及广袤的陆地、海洋、大气,甚至整个宇宙,因此,物理学是化学、生物、材料科学、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等学科的基础。
今天,物理学和这些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中又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粒子物理、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电子物理、生物物理等等。
这些学科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在该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章节的内容:第4章机械振动第5章机械波第6章气体动理论基础第7章热力学基础第12章光的干涉第13章光的衍射第14章光的偏振在对以上几个章节进行学习了之后,我们大致了解了有关振动、热力学、光学几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对以上几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振动,例如:任何一个具有质量和弹性的系统在其运动状态发生突变时都会发生振动。
任何一个物理量在某一量值附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都可以叫做振动。
本章主要讨论简谐振动和振动的合成,并简要介绍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现象以及非线性振动。
在第五章机械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波”。
如果在空间某处发生的振动,以有限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则这种传播着的振动称为波。
机械振动在连续介质内的传播叫做机械波;电磁振动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叫做电磁波;近代物理指出,微观粒子以至任何物体都具有波动性,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不同性质的波动虽然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空间的传播规律却具有共性。
本章一机械波为例,讨论了波动运动规律。
从第六章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篇,其中,气体动理论是统计物理最简单、最基本的内容。
本章介绍热学中的系统、平衡态、温度等概念,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阐明平衡状态下的宏观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并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最后讨论理想气体分子在平衡状态下的几个统计规律。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教育探讨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文/ 李雄 朱琳 姜碧芬
摘 要 :研究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体 系的创新 。以传输物理 思想,介 绍前 沿应 用 注重学科 交叉的原则调整调整大学物
理课程体 系,并提 出了具体的操 作方法 ,使新 的课程体 系适 应独立 学院培养应 用型 、创新型人 才的 目标。
关键词 :独立 学院 ;大学物理 ;课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 16 (0 8 6( )- 0 1 0 09 9 6 2 0 )3 c - 8 — 1 0
独立学院确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已于一般本科教育 火箭飞行原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及行星的运动。() 2对称性与守恒 有所不同 ,而 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仍沿用 旧有的教学体 定律 ,包含宇宙中广泛的对称性;物理定律的对称 陛;宇称守恒 系,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目标 已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对大学物理 与不守恒 ;对称 陛原理的重大意义。第二篇,热学。包含热力学 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 。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已 三大定律 ,熵及其意义,热机及制冷机及其在工业革命史上的贡 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是大学物理现代化教育的一个迫切任务 。常 献等 。对于其它内容估计学生很少用到,故做了相应的删减。第
一
动作。从指导思想到框架体系、教学内容、方法都进行了大幅度 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 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并以 的改革。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标出发 ,注重物理思想方法 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和科学观点的传授 , 重视继续性教育向创造性教育观念的转变。 课程体 系从原有的工科体 系以运动形态分类改变为以运动规律分 类 ,形成 了新的课程体系。教学 内容的改革则是削减 了经典 内 容 ,增添了反映物理学的新发展 ,及其在高新技术 中的应用等新 内容。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和构建。 2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操作。改革后分为五篇十五章 ,总 学时为9学时。其中前四篇为讲授内容 ,第五篇为 自 2 学内容。安 排l学时为讨论课、论文讲评 、演示实验等。篇、 0 章安排如下: 第一篇 , 对称性与守恒 定律 :包含下面 内容 。( 力学与天 1 ) 体运动 ,主要 由以下几节组成 :牛顿运动定律 ;刚体定轴转动定 律 ;振动与波动 ;天体运动与万有 引力;海王星的发现和潮汐现 象、大气运动 ;能量守恒定律和永动机的兴衰 ;动量守恒定律与
新工科解读
新工科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新工科的背景和意义二、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三、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四、新工科的发展趋势五、新工科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和挑战正文一、新工科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科技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部于 2017 年提出了“新工科”的概念,旨在推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新工科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新工科是指针对新兴产业、新兴技术和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跨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素养的工程教育。
新工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融合:新工科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具备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
2.创新能力培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实践能力提升:新工科强调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锻炼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4.国际化素养: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双语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新工科与传统工科的区别新工科与传统工科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传统工科主要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工程师,而新工科更注重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2.教育内容:传统工科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新工科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3.教学方法:传统工科多采用讲授、实验等传统教学方式,而新工科强调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践课程的比重,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第七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文蔚,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事物理教育工作已超越半个世纪,长期致力于教 材建设及高等教育研究。
周雨青,南京市人,理学博士,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大学物理(工科)精品课程实 际负责人。
解希顺,男,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东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物理教育研究会副秘书 长,《大学物理》杂志编委。
谢谢观看
出版工作
2020年10月15日,《物理学(第七版)下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6日,《物理学(第七版)上 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共十六章,上册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刚 体转动和流体运动、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恒定磁场、电磁感应电磁场八章内容,以及矢量,中国 法定计量单位和国际单位制,空气、水、地球、月球、太阳系的一些常用数据,希腊字母,常用物理学常量五个 附录;下册包括振动、波动、光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相对论、量子物理、原子核与粒子物理简介八章 内容。
物理学(第七版)
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成书过程
03 教材目录
目录
02 内容简介 04 教学资源
05 教材特色
07 作者简介
目录
06 获得荣誉
基本信息
《物理学(第七版)》是由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编,马文蔚、周雨青、解希顺改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 2020年10月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学类专业大 学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文科相关专业选用和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深入学习“非物理类理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构建全面开放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关 键 词 物 理 实 验 ; 程 基 本 要 求 ; 放 式 教 学 体 系 课 开
激 发学生 创新思维 的综 合性 、 计 性实 验 , 设 在综 合
1 引 言
性 设计性 实验 中 , 量 引入 对 近 代 物理 学 发 展 和 大 现代应用 技术 有 重 要影 响的 实 验项 目, 物 理 实 使 验的 内容发 生 了根 本 的 变化 . 们 在新 教 材 中还 我
处理 问题 的能 力 , 改编 后 的 教材 更 适应 现代 人 使 才培 养的需要 .
3 开 放 式 物 理 实 验 课 程 体 系 的 构 建
我们 以“ 学 物理 实 验课 程教 学 内容 的基 本 大 要求 ” 为指 导 , 以培 养学生 的科学 实验 素 质和 创新 能 力为 目标 , 建 了 各专 业 分 层 次 、 构 模块 化 、 点面 结合 的全面 开放 的物理实验课 程体 系.
31 物 理 实 验 的 6大 模 块 .
求 ” 我们在 原 教 材 的基 础 上 , 考 了清 华 大学 , 2 参 丁慎训等 编 写 的《 物理 实 验教 程 》 、 同济 大 学 陆
廷 济 等 编 写 的 《 理 实 验 教 程 》 写 出 2 物 |编 4 l世 纪
完 整 的课 程体 系包 括 以下 6个层 次的模块 : 1 )前 导训 练 实 验 , 计 学 时 , 向全 校 实 验 不 面 基础较 差 的学 生选 修. 5个 实验 项 目, 括 基本 测 包 量实验 、 重力加 速度测 定 、 三线 扭摆 法测 物体 的 用
实验仪 器 的选 择” 等设 计性 实验项 目. 新教 材 中实 验项 目由原教 材 的 l 9项增 加 到 6 2项 , 分 布 如 其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独立学院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在独立学院这种办学目的下如何进行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物理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提高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每一个物理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和探索,对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又在培养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素质比其他普通本科院校整体还要偏低。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较差,特别是数理基础较薄弱。
主要源于中学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主动性较差。
但是,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但过于强调个人喜好,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另外,学生中还有部分同学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
有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和中学差不多,对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还有的学生对物理一直存在着畏难情绪。
3、大学物理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物理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学时本来就少,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更少,更甚至部分学校和专业不开设大学物理课。
现在由于专业课都有逐渐增多,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物理学时一再被压缩,教学中稍有难度的内容大都因学时减少而被删减。
另外,由于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大学物理不像计算机、外语等课程那样立竿见影,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帮助有限,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大学物理没有用,从而学习的重视程度很低。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现状(1)教学内容陈旧目前的大学物理学大多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教学内容仍以经典物理为主,在教学执行上经典物理部分占整个大学物理教学课时的80%以上,部分专业教学由于学时限制,只介绍经典物理,当代物理前沿及其在高新科技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涉及得很少。
大学物理:物理学与高新技术
4、半导体微结构材料及应用
异质结——在一种半导体材料A 上生长另一种半导体 材料B (或金属),交界面就形成异质结。
同质结——同一块半导体单晶中掺入不同杂质做成 .
量子阱——两个同样的异质结背对背接起来且A、 B两种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相差较大。
图12是中国科 学院化学研究 所的科技人员 利用自制的扫 描隧道显微镜, 在石墨表面上 刻蚀出来的图 象。图上"中国 "字样,中国科 学院的英文缩 写字"CAS"和 中国地图以及 奥运会五环旗 图案都十分清 晰逼真。图形 的线宽实际上 只有10nm。
由于隧道电流的产生需要两个电极,因此STM 对绝缘体表面不能直接测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1986年宾尼格(Gerd Binnig,1947-)等人在STM基础 上又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利用针尖与样品 之间的原子力(引力、斥力)随距离的变化测量样 品表面微观形貌、弹性、硬度等。原子力显微镜对 各种材料均可获得飞行是围绕天体的惯性飞行。由 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发生弯 曲,而曲线运动会产生离心惯性(俗称离心力),这 个离心力的大小正好与其所受地球引力相等,但方 向相反。这两个力相互平衡而抵消,因而在航天器 上形成了失重环境。严格地说,只有在航天器的轴 线上重力为零,离开轴线,则仍然存在微小重力。 所以准确地说,航天器上为微重力环境。
现代社会对研制新一代材料提出了结构与功能 相结合的要求,即材料不仅能作为结构材料使用, 而且具有特殊功能。
⑷传统材料和先进(或新型)材料
传统材料指制造技术成熟且大批量生产与应用、 价格相对较低、已有长期使用经验和数据的材料 .
大学物理课程和中学物理课程近代物理部分的衔接研究
中有狭义相 对 论 力 学 基 础 和 量 子 物 理 基 础 . 高中
6] ( ) 物理课程标准 [ 以下简称 《 新 课 标》 中与此相关
四) 相对论 , 选修 3 二) 原子 的内容有选修 3 4( 5( - - ( ( 结构 、 三 )原子 核 、 四) 波 粒 二 象 性. 高中物理教 材与近代物理相关 的 内 容 主 要 体 现 在 选 修 3 4和 - 而大学物理教材 与 近 代 物 理 相 关 的 内 容 主 要 3 5, - 体现在第 8 章 、 第2 下 面, 1、 2 2、 2 3、 2 4和第2 5 章. 我们具体比较 《 新课标 》 和《 要求 》 以及高 中 物 理 教 材和大学物 理 教 材 的 共 同 之 处 和 差 异 , 在此基础 上分析和探讨加强中学物理课程和 大 学 物 理 课 程 中近代物理部分衔接的措施 .
[ 1, 2] ( 育出版社出版的 《 物理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
验教科书 , 以下简称高中物理教材) 和2 0 1 0年8 月第 1 版 的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出 版 的 《 大学物
[ 3, 4] 理》 教材 ( 以下简称大学物理教材) 为 例, 对中
学物理教材与大学物理教材中的近 代 物 理 部 分 内 狭 义 相 对 论、 量子物理) 之间的衔接知识点进 容( 行了探讨和分析 . 教育部 2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 0 1 1 年颁发的 《
*
) 、 基金项目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 河南大学教 学 改 革 项 目 资 助 ( 编号: 0 1 0 年教改项目 ( W J ZW- 2 0 1 0 4 3 z n - -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构建与改革作者:***来源:《科教导刊》2023年第31期摘要“新工科”的主要目的是对传统的工科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通识必修基础课,在此背景下亟须进行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项目组构建了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全新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开发了物理仿真实验教学辅助系统,搭建了多层次的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了大学物理优课程,并改革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了课程考核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了物理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工科;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构建;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3.31.037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s Curriculum Systemunder the New Engineering BackgroundLU Fen(Schoo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i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demand for talents from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der this context, it is urgent to conduct refo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new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system for all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ed the simulation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auxiliary system, set up a multi-leve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plat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and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improve the course assessment way, thus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fficienc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vel, improve th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college physic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reform“新工科”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全面推行高等工程教育以适应新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概念,主要目的是改革传统的工科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智物明理 突出创新 构建特色化的工科物理系列课程体系
理 T科 各专 业 教 学 中具 有 重 要 的基 础 性 地 位 , 并
且 存素 质教 育 和 能力 培 养方 面 具 有 独特 的作 用. 我们 以现代 教育 思想 为指 导 , 挥 物理 学 与 人 文 、 发 科 学 、 术等 方 面 的密切关 联 作 用 , 大学 物 理 教 技 在 学 中贯 彻通识 教育 原 则 , 展 教 学 内涵 , 知 识 学 拓 将 习 与素质 培 养 相 结 合 , 文 精 神 与 科 学 思 想 相 交 人 融 , 学 生在 思维 方法 、 验技 能 和科 学 计 算 上 受 使 实 到初 步 而系 统 的训 练 , 潜 移 默 化 中培 养 学 生 的 在 科学 素养 、 人文 素 质和创 新 意识 , 既为 他 们 学 习后 续专业 课 打 下一 个 深 厚 的 知识 基 础 , 为 今 后 参 又
学生 科学 与 人 文 素 质 、 养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为 特 色 培 的教学 新体 系.
1 智 物 明 理 拓 展 内 涵
程群 :
必 修 课 : 学 物 理 (2 大 1 O学 时 ) 大 学 物 理 实 和
物 理 学 是 自然 科 学 的 基 础 , 学 物 理 课 程 在 大 验 ( 8学 时 ) 4 .
维普资讯
物理 与丁 程
Vo. 8 No 4 2 0 11 . 0 8
智 物 明 理 突 出创 新 构 建 特 色 化 的 工 科 物 理 系 列 课 程 体 系
施 大 宁 吴 平 杨 雁 南 刘 小 延 王 东 生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物 理 系 , 苏 南 京 2 0 ] ) 南 江 1 0 6
主 线 , 方 位 地 建 设 特 色 化 的 工 科 物 理 系 列 课 程 新 体 系. 全 关 键 词 工 科 物 理 教 学 ; 学 与 人 文 素 质 ; 新 能 力 ; 究 型 教 学 科 创 研
高职高专物理教学探析
2 高职高专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2 . 1 生 源 问题
解决物理实验教学 问题 : 首先 . 要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 的认识 ,
必须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 、 动手能力 和实践 工作 能力 . 是极其重要的教 学内容 其次 . 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添置 物理 实验室必须的相关仪器 . 为建立先进 的开放实验室打基础 例如 . 可以发动学生和教师 . 搜集 各种 废 旧仪器 : 还 可 以利用 与企业 联合办 学等途径 , 争取企业 的赞 助或投资 . 增 添企 业培养专业技 术人才所需 的, 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的基础性 、 应用性 、 技术性强的实验设备 。在实
【 摘 要】 本文主要就 高职 高专物理教 学做 了一些探析 : 首先 , 讨论 了高职 高专物理课 程教学的重要性 ; 其 次, 指 出了高职 高专物理课程教
学中现存的主要 问题 ; 最后 , 探讨 了高职 高专物理教学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 关键词 】 高职 高专 ; 物理教 学; 探析 ; 改进
对于绝 大多数 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 ,他们的物理学基础 比较差 .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 跟上教 师的节奏 .给物理教学带来 了很大 的障碍 此外 , 大多数 的高 职高专学生经历 了一个不太成功 的高考 . 他们在学 习上会显得 自信心不足 同时. 大多数 的高职高专学生会认 为 自己是 不得不选择上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继续 自己的学业 的. 这 导致学 生对学 习缺乏兴趣 . 容易 出现厌学思想 2 . 2 教 材 问题 高 职高专物理教材基本 上在本科工科 类大学物理 内容基 础上简 单 取舍 、 压缩 , 存在模式 的“ 单一化” . 内容上的“ 断 裂” . 课 程 目标上的 “ 错 位” 等问题 这些 教材 . 由于没有可 以借鉴的模 式 . 大多保持着几十 年前的课 程体 系. 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 、 严 谨性和基础性 . 缺乏适应 性. 没有体现高职高专面 向“ 岗位群” 的特 色 . 不能 内在地 调动师生双 方的积极性, 不符合现代教学论的双主原则理论。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摘要:本文总结了以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中承担的项目为契机,以项目带动教学改革;以项目培育教学成果的探索与实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旨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世纪教改工程;大学物理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示范中心我校在2002年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了以构建本科教育教学“六大体系”和建设“十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新世纪教改工程”。
“六大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个性化培养体系、教育教学环境保证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教研究体系。
“十大工程”是基础课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名牌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优质课程与系列课群建设工程、创新型设计性实验工程、教学名师工程、精品教材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系统工程、教学管理信息化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程和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工程。
近年来,为确保本科教育教学“六大体系”顺利地发挥作用,学校以建设“十大工程”为目标,加大了本科教学工作投入力度。
物理系在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中受益较大,在物理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优质课程与系列课群建设工程、物理创新型设计性实验工程、教学名师工程、大学物理精品教材建设工程等项目中,得到学校近600万元的投资,达到了国内一流的物理实验设施条件,大学物理教学平台建设在硬件、软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建设过程中突出教育教学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得到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具有研究特色的本科教育。
一、物理教学基地建设工程标志性成果: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5年荣获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学校投入550万元建设物理教学基地,我们的建设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建成一个涵盖基础物理实验、综合设计应用物理实验、研究创新型物理实验和演示物理实验的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
《大学物理》课程总结理学院物理系二OO五年五月《大学物理》课程总结《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它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学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又由于《大学物理》课是在低年级开设的课程,它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校物理系的全体教师非常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1996年《大学物理》被评为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
在新的起点上,物理系的教师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之中。
近五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利用“211工程”的资助和“世行贷款”的资助,初步形成了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文件齐全,教学全面开放,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现代化,实验室全面开放,教师队伍合理,教学、科研研究活跃的新局面。
一、《大学物理》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总学时112,总学分7,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课,每学期56学时。
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
课程性质属公共基础课。
适用理工科各专业。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以运动规律分类,建立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中注意阐明物理学的概念与联系,注重物理学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观点的传授,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注重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重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阐述物理学在科技革命、人类社会进步中所起的重大的革命性的变革作用。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经典力学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气体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静电学,稳恒磁场,电磁振荡和电磁波,振动与波动理论,波动光学(干涉、衍射、偏振),近代物理学(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玻尔氢原子理论、量子力学初步,原子结构等)等物理学的主要规律。
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自我评分依据1、教学队伍(人员组成见附件1)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多人获得师德模范、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称号和奖励。
新基本要求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
学物理 与光 电工程 学院 , 副教 授 。( 广东 广州 50 0 ) 10 6
基金 项 目: 文 系教 育部 物理基 础 课 程 教 学指导 分委 会第4 教研 课 题 ( 题 编号 : I W一 00 4 一 n 、 东工业 大学2 1教-, 学 本 批 课 w Z 2 1— 4 z ) 广 00 g t 改革重点项 目( 目 号: 00 09 的研 究成 果 。 项 编 2 1Z 1 ) 中图分类 号 : 6 2 G 4.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 7 0 7 2 1) 5 0 7 — 2 10 — 09(02 2 — 03 0
的教 学 。学 时 数 得 不 到保 证 , 仅 贯 彻 落 实 《 本 要 求 》 为 空 不 基 成 话 , 且 教学 质 量 难 以保证 , 制 了 “ 而 抑 大学 物 理 ” 人 才培 养 中重 在
要 作 用 的发 挥 。 二 、 用型本 科 “ 学物 理” 学 改革的 探索 应 大 教
每 年 有近 7 0 ) 开 物理 课 的本 科 大校 来 说 , 施 起 来 很 困难 。 0 0 ̄ 实 为 此 , 校提 出一种 适 合本 校 特点 的解 决 办 法 :“ 我 大学 物理 ” 按 专 课
业 和 学生 的物 理 基 础 分 成 两种 学 时 、 个层 次 。“ 学 物理 A 三 大 ”电
要求 》( 以下简 称 《 本 要求 》) 基 。国内许 多 院校 在 贯 彻实 施 新 《 基 本要 求 》 上做 了很 多卓 有成 效 的工作 。2 年 来广 东 工业大 学 ( _ 近 以 下简 称 “ 校 ”) 一直致 力 于新 《 本 要求 》 的 “ 学 物理 ” 我 也 基 下 大 教 学改 革 , 直 面课 程教 学现 状 、 思教 学 实 践 的基 础上 , 助 教 育 在 反 借 部 物理 基 础课 程教 学 指 导分 委 会 2 1年 批 准 立项 的教研 课 题 “ 00 地 方工 科 大 学 实 施 和 完善 大学 物 理 课 程 教 学 基 本 要求 的研 究 与 实
课程教学大纲
Δ红外探测器
*红外系统结构
*红外非线性物理导论
*混沌
*分形与分维
孤波和孤立子
*自组织理论导论
第七章新能源技术(2学时)
能源概况
*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新能源开发简介
第八章材料科学与技术(4学时)
概述
*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
*材料体系的分类
*新型材料及其应用
课程考核形式与要求:
主要有以下七大知识模块:
1、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基础包括狭义相对论运动学、动力学、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和实践检验、现代宇宙学、恒星、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等。使学生了解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宇宙世界。
2、量子力学基础包括热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氢原子光谱等现象中的量子效应和薛定谔方程及其在一维无限深势阱、一维势垒、谐振子、氢原子等方面的应用,从而使学生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通过介绍近代物理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以及近代物理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们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近代物理对高新技术的作用、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内容包括相对论、量子论、激光物理与技术、红外物理与技术、非线性物理、新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等,是大学物理经典部分的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在今后开展高新技术研究打下基础。
新升格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新升格本科高校大学物理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路[摘要]为满足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针对大学物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设想。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一、引言大学物理是理工农医科各类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为培养专业技能服务,还要让学生对整个物理学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使其能利用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观地讲,无论是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思想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当代新科技脱节,综合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拟就新升格本科地方高校的大学物理学教学现状及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谈些看法。
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我国现行的大学工科物理教学内容基本上源于20世纪50 年代的苏联,过分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基础性。
概念、定律和定理,以及解题思路和方法有许多是高中物理的重复,给人一种经典物理是高中物理内容和高等数学方法的“结合物”的感觉。
注重灌输现成的知识,教学内容过于系统,过于细致,过于成熟,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了束缚创新的框框,也养成了学生对前人成果的依赖性。
使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成了死知识,缺乏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同时也缺乏现代科学思想,观点和方法。
所有这些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创造乏力,眼界不广,限制了其后的发展和对科学的贡献。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教学体系有所变革,教学内容有所更新,但就总的框架而言,改革的幅度不大。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旧的体系日益暴露出与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一面。
2.教学目的与专业特点脱节大学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其学习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物理与工程》期刊简介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1年,《工科物理教学》创刊号,东南大学恽瑛教授署名文章《美国五所高等院校物理教学情况概貌》(摘登):教学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并有一定的研究班子。
例如在栾斯里尔工学院,瑞斯尼克与哈立德合著的《物 理学》是美国大学中较为通用的一种教材,已译成30种文字;曼纳尔斯和爱本斯坦从事实验教学与表演实验的研究,他 们二位虽无博士学位,却因教学研究成绩卓著被任命为正教授,为美国国内同行所赞许。
1980年6月,在高等工科学校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决定出版《工科物理教学》内部刊物, 经当时的高教部二司主管同意,先后经南京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主办发刊。
其中, 1985年起改刊名为《工科物理》,主管单位为国家教委高教司。
1991年委托北京地区八所高校联合办刊, 清华大学为主办单位,国家教委高教司为主管单位,获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
2000年变更刊名为《物 理与工程》。
孕育在高校物理教育研究领域的《物理与工程》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 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历任主编和编委随教指委换届而同步更新。
根据我国期 刊管理办法,《物理与工程》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
早在1980年《物理与工程》创办时,创刊人就提出期刊宗旨——借助于期刊这个平台来“提高广大物 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我国物理教育教学水平”。
胸怀未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物理与 工程》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积累、成长,她是几代物理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晶。
30多年来,期刊 始终根植于大学物理课程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展,努力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尽责尽力。
积极推动物理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向纵深发工科物理1985年改刊名为 《工科物理》1981年10月的《物理与工程》创刊号2000年10月改刊名为《物理与工程》《物理与工程》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 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库》收录期刊;全部刊载文章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众多数据库收录,并 可回溯到1981年创刊号。
浙江大学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承担的教改项目
浙江大学国家工科物理课程教学基地承担的教改项目1.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03-15:“面向21世纪工科物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已完成,吴泽华等)2.教育部新世纪教改项目“医学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的子项目“医学类专业长学制大学物理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项目编号:BIA010092-C03);(已完成,负责人阮晓声)3.教育部新世纪教改项目“医学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的子项目“农林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BIA010092-D01);(已完成,负责人潘正权)4.“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二版)”;(在研,负责人叶高翔、盛正卯)5.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在研,负责人叶高翔、盛正卯)6.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学”;(已完成,何克明等)7.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工程物理学”;(已完成,负责人诸葛向彬等)8.浙江省教改项目“物理学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已完成,负责人盛正卯)9.浙江省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原版教材的引进及使用”;(已完成,负责人盛正卯)10.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物理学科教学改革研究”;(在研,负责人叶高翔)11.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在研,负责人叶高翔)12.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在研,负责人鲍世宁、潘正权)13.浙江大学21世纪初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物理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已完成,负责人张训生)14.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甲)”;(已完成,负责人陈凤至、潘正权)15.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实验”;(已完成,负责人张训生)16.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已完成,负责人盛正卯)17.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代物理学”;(已完成,负责人叶高翔)18.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普通物理学”;(已完成,负责人鲍世宁)19.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已完成,负责人潘正权)20.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力学与热学”;(已完成,负责人方本民)21.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数理方法”;(已完成,负责人盛正卯)22.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电磁学”;(已完成,负责人金洪英)23.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光学”;(已完成,负责人赵道木)24. 浙江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普通物理实验”;(已完成,负责人张训生)25.浙江大学课程建设基金项目“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系统”;(已完成,负责人潘正权)26.浙江大学课程建设基金项目“大学物理(乙)课程建设”;(已完成,负责人陆文琴)27.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甲)考试改革”;(已完成,负责人潘正权)28.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考试改革”;(已完成,负责人方本民)29.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物理实验教学考试改革”;(已完成,负责人陈洪山)30.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立体化教材建设”;(已完成,负责人张训生)31.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虚拟实验》教材编写”;(已完成,负责人陈红雨)32.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近代物理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已完成,负责人周小风)33.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实验网站建设”;(已完成,负责人陈红雨、殷立明)34.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创新实验的建设”;(已完成,负责人陈洪山)35.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创新实验的建设”;(已完成,负责人陈洪山)36.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力学热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已完成,负责人谢钦安)37.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电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已完成,负责人斯公寿)38.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光学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已完成,负责人陈水桥)39.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甲)(双语教学课件)”;(在研,负责人潘正权)40. 浙江大学本科教改项目“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课件)”;(在研,负责人陈红雨)41.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学”;(在研,负责人叶高翔)42.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普通物理学”;(在研,负责人鲍世宁)43.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实验”;(在研,负责人何丕模)44.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数理方法”;(在研,负责人盛正卯)45.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在研,负责人潘正权)46. 浙江大学本科大类课程建设项目――“普通物理学实验”;(在研,负责人陈洪山)47. 浙江大学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学”;(在研,负责人鲍世宁)48. 浙江大学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在研,负责人潘正权)49. 浙江大学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电动力学”;(在研,负责人鲁定辉)50. 浙江大学基地课程建设项目――“普通物理学”;(在研,负责人鲍世宁)51. 浙江大学基地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实验”;(在研,负责人何丕模)52. 浙江大学基地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在研,负责人潘正权)53. 浙江大学基地课程建设项目――“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在研,负责人盛正卯)。
近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哲学上的问题
近代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哲学上的问题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
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
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
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
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中央大学创立农产与生产学科已经开始,尚无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初期(—)、发展期(—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道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促进促进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
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低,学科方向系统性弱的朝阳学科,如果没当代科技革命增添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能存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进步、健全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就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 教 0 1 7年6月1 6 日, 2 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 践 项 目 的 通 ( 。新兴产业和新经济 教高厅函 [ 知》 0 1 7] 3 3 号) 2 , 新工科要求我们培养出 的发展在呼唤 “ 新 工 科” 有很好 理 工 科 基 础 的 复 合 型 、 综 合 性 创 新 人 才。 显然 , 新工科 学 科 体 系 是 必 须 要 强 调 物 理 学 内 涵 , 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该 的 。 那么面 对 “ 新 工 科” 如何应对 呢 ? 在 新 工 科 学 科 课 程 建 设 中 , 作为重 — —大 学 物 理 及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课, 其 要基础课 程 — 课程体系该如何构建 ? 物理学在新 工 科 的 人 才 培 养中 , 它的理念 、 思路和作用又是什么 ? 目前 , 教育 部 高 等 学 校 大 学 物 理 课 程 教 学 指 导委员会正在推荐清华大学和南京大 学 分 别 牵 头 申请与这些 问 题 相 关 的 新 工 科 研 究 与 实 践 项 目 。 《 物理与工程 》 期刊作为大学物理课指委 直 接 领 导 的期 刊 , 相应地也准备开设“ 新 工 科 建 设” 栏 目。 这个栏目将 关 注 新 工 科 的 建 设 , 尤其是新工科中 与理科 , 与物理学科相关的部分 。 有人说 “ 新 工 科” 的 人 才 培 养, 不只需要理工 科知识 , 还需要学生 “ 在更广泛的专业 交 叉 和 融 合 ; 那么 这 些 “ 新” 的 知 识 是 什 么, 从哪儿获 中学习 ” 取, 怎么能学到 ? 作为栏目的开 始 , 我们首先从近 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与新工科建设 相 关 问 题 着 在目前工科的人才培养链条 手 。 这是因 为 :( 1) 中, 对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的 介 绍 非 常 之 少 。 学生不知道当前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 物 理 的 发 展 现状 , 看不懂 、 理解和应用不了 相 关 的 思 想 、 知 识、 理论和技术 , 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 未来新工科 建 设 和 发 展 中 的 视 野 , 影响了他们的 创新 , 更使他 们 失 去 了 引 领 和 创 造 那 些 强 烈 依 赖 于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新进展而 新 兴 起 的 工
王 青 ( ) 清华大学物理系 , 北京 1 0 0 0 8 4
檵檵檵檵檵殝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E D I T O R I A L F O R C O L UMN S O N EME R G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WA N G i n Q g
3
物理与工程 V o l . 2 7 N o . 6 2 0 1 7
檵檵檵檵殝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新工科建设 ”
— — —《 “ 物理与工程 》 新工科建设 ” 栏目开篇语
( ) — — —《 “ : ] 引 文格式 :王青 .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与 “ 物理与工程 》 新工科建设 ” 新工科建设 ” 栏目开篇语 [ 0 1 7, 2 7 6 3. J .物理与工程 , 2
即使在目前的理科和应用理 科专业的 能 力 。( 2) 科人才培养 中 , 近代物理和高新技术物理的最新 进展讲授也 是 非 常 不 够 的 , 主要是我们的课程内 容和教材跟 不 上 科 学 和 时 代 的 进 步 , 同时对前沿 进展的可能 技 术 应 用 的 研 究 和 推 广 投 入 不 足 , 这 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在探索理科 在 技 术 前 沿 应 用的视野和 能 力 明 显 不 足 , 无法借助物理学的最 新进展有效 地 实 现 应 用 理 科 向 工 科 的 延 伸 和 理 、 工、 医等学科的交叉 , 在孕育产生 新 兴 的 工 科 专 业 过程中无法担当起重要角色 。 所以 , 我们 希 望 将 来 的 “ 新 工 科 建 设” 栏目文 章不仅仅涉 及 前 沿 的 研 究 进 展 和 应 用 , 文章还要 , “ 要讲清楚其中的基础物理 内 容 , 要着眼于 下沉 ” 在物理学中产生这些新技术的环境 、 条件和路径 。 本期是 “ 新工科建设 ” 栏 目 的 开 篇。感 谢 葛 惟 昆先生为我 们 推 荐 选 题 和 组 织 文 章 《 第三代半导 — —从 基 础 物 理 到 产 体 Ⅲ 族氮化物的物理 与 工 程 — 。 正 如 作 者 在 文 中 所 述: “ 围绕 业发 展 的 典 范 》 在 a N 及其他相关 氮 化 物 半 导 体 的 研 究 和 开 发 , G 物理与工程 方 面 都 具 有 极 为 特 殊 的 意 义 , 是基础 ” 我们希望读 物理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结合的 典 范 。 者在阅读本 文 后 , 在 了 解 了 相 关 的 知 识、 技 术、 应 用前景和发 展 方 向 的 同 时 , 能体会到基础物理对 产业技术革命的支撑作用 ; 我们也希 望 通 过 “ 新工 科建设 ” 栏目能够让大家看到 , 基础 学 科 作 为 自 然 科学的核心和新技术的源泉在当今 几 乎 所 有 现 代 科技发展中所起到的原动力作用 。 我们热切盼望广大读者 给 “ 新 工 科 建 设” 栏目 : / / 建言献策 , 真诚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 w t t w w. h p 。 。 期待着您的声音 t k w l . c b . c n k i . n e t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