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
古代名人幽默故事
古代名人幽默故事在古代中国历史中,许多名人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智慧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幽默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欢乐,也透露出古人的智慧和幽默感。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分享一些古代名人的幽默故事。
故事一:张子房的自负张子房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
据说他有一次参观了一位名匠的工作室,这位匠人在制作一把大刀。
张子房亲眼见证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高度专注。
他为了考察匠人的水平,决定考问一句话:“你所做的这把刀,如果自己把自己插了,该怎么办?”匠人一听到这个问题,立即停下手中的活计,回答道:“这把刀只会向外切,绝不向内切。
”张子房对此大为惊讶,因为他之前以为没有人能够完美制作出这样的刀。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却很好地展示了古人的幽默才智和机智应对。
张子房的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匠人却以妙语一句搞笑地解决了难题,让人啼笑皆非。
故事二:韩信的机智应对韩信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将领。
有一次,韩信正在帐篷里休息,忽然一只鸡跑进来,啼鸣不停,打乱了他的休息。
韩信一怒之下,便将这只鸡逮住,并向主人要价三千钱来赔偿。
主人非常愤怒,认为这个价格过高。
于是,主人提议将这个问题请示给皇帝。
韩信立刻表示同意,并要求将整只鸡送到皇帝面前。
当这事儿传到皇帝那里时,皇帝非常惊讶,他觉得韩信做的不太对。
于是,皇帝宣布先把鸡杀掉,再拿去请示他。
当鸡被宰杀后,皇帝发现鸡的价格只值一千钱。
于是,皇帝派人告诉韩信,主人同意对他支付一千钱的赔偿。
韩信说:“我并没有要求主人支付一千钱的赔偿。
”韩信解释道:“我只是想证明这只鸡不过是一只一千钱的鸡。
我要的赔偿是三千钱,是为了惩罚这位主人的狡猾和贪婪。
”这个故事展示了韩信的机智和反应能力。
他利用主人的贪婪和傲慢,以幽默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主人不得不接受他的赔偿要求。
故事三:杨修的机智答案杨修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据说有一次,皇帝问他,“天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杨修不假思索地回答:“皇上的健康。
群文阅读《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
教育戏剧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自流井区荣边镇中心小学黄裕秀群文篇目:《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教学目标: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通过对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3.通过实践运用,学习古代笑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笑话中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群文材料、学习任务单、教师入戏道具教学过程一、戏剧游戏: 我说你学选取“性贪者乎?是也,是也。
”“不让人乎?是也,是也。
”“何不早说?非也,非也。
”三段古文对话,由老师带领着,模仿古人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使学生肢体放松;将群文阅读篇目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用游戏的形式悄悄渗入孩子的大脑,以推动后面的学习和理解。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教师入戏师:我带上帽子就是几百年前,天上飘的一朵云,取下帽子就是黄老师。
现在我是天上的云,我在天上飘着飘着,突然发现了几个有趣的人,后来,这几个人走进了一本古代笑话书,叫《笑林广记》中,就藏在《打半死》《固执》《燃衣》等文章中,今天云请大家来读这组古代笑话,把藏在文字里的人物给揪出来,看看他们有趣之处在哪里。
2. 自主阅读,读懂大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笑话《打半死》《固执》《燃衣》,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3 .检查阅读情况:学生结合注释,任选一则笑话说大意。
学生小组合作,用定型雕塑的形式,任选一则笑话进行表演。
老师用手机抓拍孩子们的表演镜头。
4.多媒体展出老师抓拍的画面,学生交流汇报。
三、细读选文,发现规律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打半死》《固执》《燃衣》三则笑话,借助“学习任务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古代名人笑话故事]古代名人笑话
[古代名人笑话故事]古代名人笑话现代的一些幽默笑话娱乐着我们的生活,在古代同样有他们流传的笑话。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古代名人笑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名人笑话故事一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古代名人笑话故事二范仲淹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抱负。
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处分。
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积极推行新政,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回到陕西防守边境,新政也就废止了。
第二年,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
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千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警句。
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戴。
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古代名人笑话故事三唐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叫李可及会说笑话。
有一回庆祝皇帝生日,和尚道士讲经完了,李可及穿着儒士衣冠,登上讲台,自称“三教论衡”。
旁边坐着一人,问:“你既然博通三教【儒教、佛教、道教】,我问你,释迦如来是什么人?”李可及说:“女人。
”旁边那个人吃一惊,说:“怎么是女人?”李可及说:“《金刚经》里说,‘敷座而坐’,要不是女人,为什么要夫坐而后儿坐呢?”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回答说:“也是女人。
“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刻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评析
“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刻画”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与评析作者:马春梅于泽元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8年第3期教学篇目《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发现古代笑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悟经典的魅力。
3. 学以致用,习得写人文章的表达策略。
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一)开门见山,了解学情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来阅读一组古代笑话,去感受古人幽默的智慧。
说到古代笑话,你以前读过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评)(二)自主阅读,读懂大意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师:在选文材料第一页上有三则古代笑话,分别是《打半死》《固执》《燃衣》。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2.检查阅读情况:结合注释说大意。
师:古代笑话语言凝练,浅显易懂,结合注释咱们就能把它读明白。
你能选一则自己喜欢的笑话给大家讲讲吗?二、细读探究,感悟经典(一)追溯渊源,感知经典师:三则笑话出自同一本书——《笑林广记》,这本书流传久远、影响深广。
它共分12部,收入笑话1000余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旷世奇珍!(二)阅读梳理,发现规律师:这三则笑话里的人物都非常鲜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下来,我们就去探究一下古代笑话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生读。
)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师:请同学们先关注“导学单”,“导学单”提示我们从人物性格、所写事件和“笑点”三方面进行梳理。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提取信息,老师建议:“人物性格”,在文中圈出关键词,再填入表格;“事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学着提炼关键词概括;“笑点”,直接在文中用横线勾画。
(1)学生快速浏览三则笑话,借助“导学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2)交流汇报,完成梳理。
交流:说说三则笑话里的人物性格。
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件?你认为每则笑话的“笑点”在哪儿?2.品读“笑点”,感受幽默。
古书上的搞笑人物_五年级作文
古书上的搞笑人物
我很喜欢古代历史小说,在我看过的历史小说里,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故事里都有一个有趣的人物。
如:
《三国演义》里有个张飞,身高八尺,豹子头,圆眼晴,使一杆丈八蛇矛,十分勇猛,曾威镇长板桥,一声大吼吓死敌将夏侯杰。
但性格粗暴。
《朱元璋演义》里有一个胡大海,臂力过人,却不肯用心学艺,所以开山大斧只有几招。
《说岳全传》里有一个牛皋,他身穿铁叶连环甲,手拿一对生铁锏。
性情
鲁莽,很粗心,经常打错人。
《水浒传》里有一个李逵,手拿一对板斧,有万夫不挡之勇。
但不爱动脑,有勇无谋,爱打架。
《说唐》里有一个程咬金,惯用一杆八卦开山斧。
但只有三斧头的本事。
因为他学一路忘一路。
不料却当上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西游记》里有一个猪八戒,长得呆头呆脑的。
使一杆九齿钉钯,虽然长得壮,却大多是肥肉,懒的很。
这些人物除了猪八戒,都是满脸钢须。
我还发现除牛外,别的人物的兵器都是下面木棍上面青铜,他们的性格也差不多。
他们中,张飞和李逵死得很惨,一个被部将谋杀身亡,一个
被逼喝毒酒身亡。
他们中牛皋死得最开心,他在生擒敌军主帅金兀术后,开怀大笑,但没想到一口气没上来,竟笑死了。
我觉得程咬金和猪八戒的结果最好,他们最后一个上天成了佛,一个当上了鲁国公。
古代小说原本就好看,再加上这些爆笑人物,更有意思了。
群文阅读《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
教育戏剧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题: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自流井区荣边镇中心小学黄裕秀群文篇目:《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教学目标: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通过对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3.通过实践运用,学习古代笑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笑话中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群文材料、学习任务单、教师入戏道具教学过程一、戏剧游戏: 我说你学选取“性贪者乎?是也,是也。
”“不让人乎?是也,是也。
”“何不早说?非也,非也。
”三段古文对话,由老师带领着,模仿古人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使学生肢体放松;将群文阅读篇目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用游戏的形式悄悄渗入孩子的大脑,以推动后面的学习和理解。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教师入戏师:我带上帽子就是几百年前,天上飘的一朵云,取下帽子就是黄老师。
现在我是天上的云,我在天上飘着飘着,突然发现了几个有趣的人,后来,这几个人走进了一本古代笑话书,叫《笑林广记》中,就藏在《打半死》《固执》《燃衣》等文章中,今天云请大家来读这组古代笑话,把藏在文字里的人物给揪出来,看看他们有趣之处在哪里。
2. 自主阅读,读懂大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笑话《打半死》《固执》《燃衣》,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3 .检查阅读情况:学生结合注释,任选一则笑话说大意。
学生小组合作,用定型雕塑的形式,任选一则笑话进行表演。
老师用手机抓拍孩子们的表演镜头。
4.多媒体展出老师抓拍的画面,学生交流汇报。
三、细读选文,发现规律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打半死》《固执》《燃衣》三则笑话,借助“学习任务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古人的幽默典故,诙谐捧腹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鉴赏
古人的幽默典故,诙谐捧腹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鉴赏说起幽默来,人们常常会说外国人很幽默,特别是一些名人大师,留下了许多幽默的故事,我们十分钦佩他们的睿智和风趣。
但是我要说,我们的古人更幽默,不但幽默,而且幽默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充分的展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在开怀一笑中学到了知识,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1.庄子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然,对破坏事物自然本性的行为深恶痛绝。
庄子临终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
庄子却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宝石,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齐备吗?”弟子却担心的说:“可我怕老鹰吃了你呀!”庄子说道:“露天会让老鹰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
从老鹰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眼呢?”在庄子看来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更是一种自由和解脱,所以才能再死神面前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2.东方朔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因其幽默搞笑,被后人尊为“相声”的祖师爷。
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汉武帝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答道:“善哉”。
汉武帝暗中叫人削掉树的枝干,并在树上做了记号。
两年以后君臣又路过此树。
汉武帝故意问东方朔:“这是什么树?”东方朔又顺口说道:“瞿所”。
汉武帝沉下脸说:“同一棵树,过了两年,怎么名字就不一样了?”你竟敢欺骗我!东方朔说道:“小马叫驹,大了才叫马;小鸡叫雏,大了才叫鸡;小牛叫犊,大了才叫牛。
这棵树也是一样啊!”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汉武帝听罢乐了。
3.优孟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
有一个成语叫做“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
也指登场演戏。
优:形声。
从人,尤声。
本义: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
宋元以后,亦泛称戏曲艺人、演员。
典出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
楚国的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竟然贫穷到卖柴为生的地步。
优孟对此十分的同情,决心为此事进谏楚庄王。
【笑话】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
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翻阅几则古代文言笑话,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些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共赴一场智慧与幽默的盛宴。
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那些简短却意蕴深长的古代笑话,体验那份跨越时代的欢笑与启迪。
一、笑谈间,尽显机智记得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有位书生,自视甚高,常以才学自傲。
一日,他偶遇一老翁,老翁问他:“君读何书?”书生答:“四书五经,无所不通。
”老翁微微一笑,道:“既如此,我问你,何为‘子曰’?”书生毫不犹豫:“子曰,就是孔子说的意思。
”老翁点头,又问:“那‘子不语’呢?”书生略一思索,答道:“子不语,乃是孔子不说话之时。
”老翁听后,哈哈大笑,转身离去,留下书生一脸茫然。
原来,“子不语怪力乱神”,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场自以为是的炫耀,却成了别人的笑柄。
这笑话,不仅让人捧腹,更提醒我们,学海无涯,谦虚方能进步。
二、幽默中,蕴含哲理再讲一则关于“吝啬鬼”的笑话。
古时有一富翁,极度吝啬,家中虽富,却从不舍得花费。
一日,友人来访,见富翁家中富丽堂皇,却无半点烟火气,好奇之下,问及缘由。
富翁得意洋洋地说:“我家厨房,设于邻家,每日三餐,皆由邻家做好送来,如此可省柴米油盐之费。
”友人听后,哑然失笑,感叹道:“如此节省,岂不是连人情味也一并省去了?”这笑话,虽简短,却深刻揭示了吝啬的荒谬与悲哀。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乐趣与温情,往往比金钱更加珍贵。
三、讽刺里,显露锋芒还有一则关于“县官断案”的笑话,颇为经典。
某县有两位村民,因田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闹到县衙。
县官一听,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宣布:“此案难断,不如你们二人各退一步,将争议之地从中间划开,一分为二。
”村民一听,皆无异议。
于是,县官命人量地,却发现该地根本无法平均分割,因其中一块地中间有一棵大树,树干正好位于争议线上。
县官见状,灵机一动,判道:“此树归我,你们二人各自退去。
”村民面面相觑,哭笑不得,却也无可奈何。
笑声中的人物百态
笑声中的人物百态作者:孙俊峰来源:《速读·上旬》2021年第11期◆摘要:刘姥姥进大观园》是部编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刘姥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她这次二进荣国府,一是知恩图报,二是也想继续得到贾府的帮助。
因此,她在大观园里,在贾母面前,有意无意地闹了许多笑话。
她的到来,为大观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祥和。
宴席上,众人因她的滑稽可爱笑得各具情态,我们能通过笑声了解每个人在大观园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感悟笑声里的人物百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刘姥姥的善良与豁达。
◆关键词:笑声;人物性格;人物百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名著,相信每一个读过《红楼梦》的人,不仅记得宝黛的爱情故事,也一定会记得里面那个不惜自黑来讨贾母欢心的刘姥姥。
刘姥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老妇,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她来到大观园,闹了许多笑话,在众人的笑声里,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也能感受到刘姥姥的善良与豁达。
《刘姥姥进大观园》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同学们可能会问了,刘姥姥一介农村老妇,为什么会来到地位显赫的大观园呢?【前情回顾】小说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当年,刘姥姥女婿王狗儿的祖上贪恋王家的势利,与凤姐祖父连了宗认了亲,但并不是真正的本家。
后来渐渐断了联系。
现如今,家里越来越落魄,王狗儿一筹莫展。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刘姥姥不得已厚着脸皮来荣国府求人施舍,俗称“打秋风”。
那次,凤姐施舍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打发了刘姥姥。
刘姥姥得了凤姐的施舍,一家人度过了难关,待到秋季丰收,就带了一些自己地里种的上好的新鲜瓜果蔬菜来表达谢意,也就是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没成想刘姥姥这次来入了贾母的眼缘,并挽留她在大观园住几日。
也就是在这几日里,刘姥姥给大观园里带来了不一样的欢乐和笑声。
古风评价笑话
古风评价笑话
《古风笑话集》
一个日出蕴藉芳华的朝成,白云袅袅,清风徐徐,早茶里,一群夔龙调令,引来绮丽笑声。
这里有个古风笑话:
昔日仙门宴,凡人独享桃花神功。
未料,糊涂客从中取笑,神功改名叫“面膜”。
仙子们大怒,神僧却笑了,“面膜也能保湿,何来不可?”
还有另一个古风笑话:
一天,禅师带着九尾狐出游,走到一处古庙,面前便站着一尊佛像,禅师正要念佛,九尾狐却爆笑:“好似双耳环的行家的师父!”禅师细看了下佛像,毫不在意说:“也没有什么,谁见了佛,佛就会笑嘛!”
还有一则古风笑话说:
某地的红烧肉卖的好吃又便宜,但是一直没有人来买。
一位修行高人路过,便进去问卖家:“为什么没人买?它看起来怎么样?”卖家说:“看起来就像把老鼠浸在醋里。
”修行高人笑道:“那你把它叫做‘古醋老鼠’,或许会有人买!”果然,一定买的…
以上这些古风笑话在夔龙的叮嘱之下,传唱到了五湖四海,把清新活泼气息带到每个古风圣地,天然官人,散发着真情实意。
古风中融合了混沌,激情,热烈而活跃的精神,让人把关系和宽容带入内心,内心焕发出一股暖流。
这就是古风笑话的浓浓情调,给世界以真诚而温暖的笑声。
【笑话】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
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被某个段子逗得前仰后合,仿佛生活中的烦恼都随着那一声笑而烟消云散。
但你是否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短视频,古人们又是如何寻找这份轻松与欢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走进那些流传千古的文言笑话,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幽默智慧。
一、初识文言笑话,领略古风幽默提到文言笑话,或许你的第一反应是晦涩难懂,但实则不然。
这些笑话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巧妙地编织出令人捧腹的情节。
比如,有这样一则笑话:“有痴者,见人着新衣,乃往其家,窃剪其幅。
衣主知其痴,而让之。
痴者曰:‘你初着新衣,皆被我用去了,如何不与我分些幅?’”这则笑话中的痴者,以一种近乎孩童般的逻辑,将“新衣被我用去了”(即看到别人穿新衣)理解为一种“使用权”,从而理直气壮地要求分享,这种荒诞不经的逻辑,让人在哑然失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古人幽默的巧妙与独特。
二、文言笑话背后的社会观察与人性洞察文言笑话不仅仅是简单的逗乐工具,它们往往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微妙洞察。
比如,有这样一则笑话讲述了一位吝啬鬼的故事:“有吝者,聚敛无厌,而饮食极省。
每晨起,持一饭团而出,至晚而归,饭团犹在,以火炙而食之。
一日,其妻窃以饭团易以狗粪,吝者不知也,至晚炙而食之,以为异香,乃曰:‘吾妻今日所与饭团,乃上等佳肴也。
’”这则笑话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吝啬鬼的贪婪与可笑,以及他们对物质追求的盲目与极端。
通过这样的笑话,古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三、文言笑话与现代生活的共鸣虽然时代变迁,但人性的本质与生活的乐趣却从未改变。
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些文言笑话时,会发现它们与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场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那些关于吝啬、贪婪、懒惰等人性弱点的笑话,在今天依然能找到共鸣。
而一些关于误解、巧合的笑话,更是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趣味。
先秦笑话多以宋国人为嘲笑对象
先秦笑话多以宋国人为嘲笑对象柏拉图曾说笑是一种不高尚的感情,因为笑往往以他的小小的不幸或缺欠为对象。
柏拉图这个概括显然不够全面,引起后人的批评,但笑确实带有“幸灾乐祸”色彩,这是人所共知的,柏拉图不过说出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罢了。
当然这个“不幸”或“缺欠”只能局限在“小小”的范围之内,大了则其效果正好相反。
中国古代笑话也是这样,历代笑话中都有大量的以嘲笑他人缺欠和不幸的段子。
有文化的嘲笑没文化的,城里人嘲笑乡下人,官僚嘲笑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也嘲笑官僚,一帆风顺的嘲笑倒霉蛋儿……这些大都在先秦诸子中就开始了。
先秦诸子都是哲学家、思想家,有人说哲学就是“聪明学”,诸子肯定都是聪明人,聪明人自然容不得愚人,很会以己之长笑人之短,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愚人”的喜剧形象。
这些喜剧形象或是道德上矮子;或是智力不足干出许多可笑的事儿。
在这里,叙述者总是居高临下的,带有明显的歧视。
但这种歧视带有鲜明的的地域色彩。
1,先秦诸子笔下嘲笑的对象: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有了笑话,但它还不独立,主要还是用来说明某一道理的工具。
从春秋时代开始,脱离宗法聚居地的士人(包括一些大夫和失去社稷国土的诸侯)游走各国,或寄食豪族、或游说国君,他们在闲谈、或阐明事理都不免要讲笑话,那时还没有独立的记载笑话的书籍,这些笑话一般都收入他们著作之中(所谓“子书”)。
近代相声在嘲笑愚人时都会说“那是我们街坊”“您要问我住哪儿?我跟您说,我还没找着房呐”。
相声艺人不会他嘲笑的就是某地人,免得惹当地人不高兴。
先秦诸子不是这样,他们说笑话时,常常点明“某某国人”。
当时诸国林立,诸子笑话中所嘲笑的人物往往不是本国人,而是他国人。
例如孟子邹国人,他著名的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中那位寡廉鲜耻、乞食还骄其妻妾的“齐人”就是邹国(春秋时的邾国)旁边赫赫有名齐国。
齐国的晏婴许多笑话嘲笑的竟是楚王。
宋人庄子讲过许多笑话,除了那个无耻的官僚曹商外,很少有宋人。
韩非子是讲笑话最多的先秦诸子,但嘲笑的对象没有韩国人。
【笑话】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
古代(文言)笑话:幽默的智慧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被某个段子逗得前仰后合,仿佛生活中的烦恼都随着那一声笑而烟消云散。
但你是否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短视频,古人们又是如何寻找这份轻松与欢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走进那些流传千古的文言笑话,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幽默智慧。
一、初识文言笑话,领略古风幽默提到文言笑话,或许你的第一反应是晦涩难懂,但实则不然。
这些笑话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巧妙地编织出令人捧腹的情节。
比如,有这样一则笑话:“有痴者,见人着新衣,乃往其家,窃剪其幅。
衣主知其痴,而让之。
痴者曰:‘你初着新衣,皆被我用去了,如何不与我分些幅?’”这则笑话中的痴者,以一种近乎孩童般的逻辑,将“新衣被穿”误解为“布料被用”,从而理直气壮地要求分享,让人在哑然失笑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古人幽默的巧妙与独特。
二、文言笑话背后的社会镜像文言笑话不仅仅是逗人一笑的工具,它们更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通过这些笑话,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乃至社会风气。
例如,有一则关于吝啬鬼的笑话:“一人极吝,其妻病,医者曰:‘须用好人参。
’吝者曰:‘我有邻家一犬,其色类参,杀之以代可乎?’”这则笑话不仅让人捧腹,更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中某些人对于财富的极端吝啬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下可能产生的荒谬行为。
三、文言笑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文言笑话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因为它们有趣,更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哲理。
许多笑话通过夸张、讽刺的手法,对人性、道德、智慧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比如,有这样一则笑话:“有客至,主人延之坐,而自立于门屏间。
客怪之,问其故。
主人曰:‘恐坐污席也。
’”这则笑话表面上是在嘲笑主人的过分讲究与虚伪,实则是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礼貌与尊重,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而应发自内心,真诚待人。
四、现代生活中的文言笑话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文言笑话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中国古代九大幽默文人(上)
中国古代九大幽默文人(上)1.庄子战国时期,楚国是个大国。
有一天,庄子正逍逍遥遥在濮水上钓鱼呢。
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去到庄子那里,毕恭毕敬地说:“想要用我们国家的事劳烦先生您啊!”话说得很客气,就是想要请他出山为相。
庄子手拿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
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啊!”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活着吧!”有人说庄子是个老派“无厘头”,那是没有读懂这位先哲。
2.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成语“优孟衣冠”就是出自他的拿手好戏——“模仿秀”。
楚国的相国孙叔敖去世后,他的儿子贫困到卖柴为生。
优孟对他深表同情,决心为此进谏楚庄王。
他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模仿其言谈举止,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终于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前来参加,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立即就要拜他为相。
优孟说要与妻子商量一下,就离席退去。
三天以后,优孟求见楚庄王,并转述了妻子的话:“孙叔敖一生尽忠报国,廉洁奉公,使得楚国称雄诸侯。
可他死后,儿子一贫如洗,只好靠卖柴为生。
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
”此时,楚庄王才明白了优孟的意思,立即召来孙叔敖之子,重加封赏。
在两千多年前,优孟这样的宫廷艺人就敢讽刺王侯贵族,怪不得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他们留了位置,在《滑稽列传》里“隆重推出”。
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成功表演,证明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特型演员。
3.东方朔东方朔,字曼倩,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爱好喝酒,自称是避世于朝廷的隐士。
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说是“善哉”。
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幽默故事
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幽默故事中国古代机智人物的幽默故事一、狗吃书画明末清初,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叫毕矮,常与财主作对。
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的坏话,恰巧毕矮路过,就走进去,说:“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
”周道胜忙问:“毕老兄,什么怪事呀?”毕矮说:“我邻居的一只狗,近来专门偷吃书画。
今天,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画都拿出来翻晒,不料全被这狗吃了,主人杀死这狗,剖开它肚子一看,你猜里面是些什么?哈,一肚子的坏画(话)。
”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哈哈大笑起来。
二、“瘟狗有福”有一天,孙财主准备设宴请客。
长工毕矮跟他上街买菜,买了整整一筐鱼肉。
回来路上,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
那黄狗窜过来猛一口叼走了肉。
孙财主命毕矮去追。
毕矮追了一会空手回来说:“唉,真是瘟狗有福!”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你说什么?”毕矮说:“喏,我们当长工的,一年到头拼死干活,从没吃过一顿肉,这下正如你东家所说,‘命里注定’,没福气呀。
”财主点头道:“对!吃肉有吃肉的福气。
我为啥酒肉不断?这是‘命中注定’的!”毕矮笑道:“东家,那死瘟狗把肉叼去,像你一样,嗨嗨,也有吃肉的福气哩。
”财主愣了。
三、郑板桥送贼诗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
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
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
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
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
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四、郑板桥吟蟹诗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十)
古人的幽默(古典笑话之十)歪讲经义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经有疑滞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议深奥。
有个叫石动筩(tǒng)的优人最后提问,对法师说:“且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动筩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动筩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动筩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
’‘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此言,皆哄堂大笑。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天姓什么北齐高祖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
石动筩最后到场,问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博士答道:“天姓高。
”动筩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
经书上自有天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
”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
天本来姓‘也’。
先生难道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
’这岂不是天的姓?”——旧题隋·侯白《启颜录》佛生日还是日生佛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北齐高祖曾于这一天设斋会讲经,优人石动筩当时也在座。
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
石动筩便问法师:“今天是什么日子?”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的儿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动筩又接着说:“既然是日生的佛,那么佛是日的儿子!”——旧题隋·侯白《启颜录》胡须与鼻子隋朝初年有贾元逊、王威德,二人都善机辩。
他们原本不相识,只相互知道名字,却没有机会见面。
贾元逊长着一脸络腮胡子,而王威德鼻子又长又大。
有一次,一个人置酒请客,同时请了他二人,他们在酒宴上相遇,各问知姓名,这才相识。
古代九大幽默文人
古代九大幽默文人1.庄子战国时期,楚国是个大国。
有一天,庄子正逍逍遥遥在濮水上钓鱼呢。
楚王派了两个大夫去到庄子那里,毕恭毕敬地说:“想要用我们国家的事劳烦先生您啊!”话说得很客气,就是想要请他出山为相。
庄子手拿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还把它包上,藏在盒子里,放在庙堂之上。
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下骨头被人尊贵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呢?”两个大夫回答:“当然是愿意活着在泥地里爬啊!”庄子说:“那好吧,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活着吧!”有人说庄子是个老派“无厘头”,那是没有读懂这位先哲。
2.优孟优孟是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成语“优孟衣冠”就是出自他的拿手好戏——“模仿秀”。
楚国的相国孙叔敖去世后,他的儿子贫困到卖柴为生。
优孟对他深表同情,决心为此进谏楚庄王。
他打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模仿其言谈举止,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终于达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前来参加,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立即就要拜他为相。
优孟说要与妻子商量一下,就离席退去。
三天以后,优孟求见楚庄王,并转述了妻子的话:“孙叔敖一生尽忠报国,廉洁奉公,使得楚国称雄诸侯。
可他死后,儿子一贫如洗,只好靠卖柴为生。
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
”此时,楚庄王才明白了优孟的意思,立即召来孙叔敖之子,重加封赏。
在两千多年前,优孟这样的宫廷艺人就敢讽刺王侯贵族,怪不得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给他们留了位置,在《滑稽列传》里“隆重推出”。
优孟模仿孙叔敖的成功表演,证明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特型演员。
3.东方朔东方朔,字曼倩,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爱好喝酒,自称是避世于朝廷的隐士。
有一次,东方朔跟随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见到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树,东方朔顺口说是“善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戏剧融入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
自流井区荣边镇中心小学黄裕秀群文篇目:
《打半死》《固执》《燃衣》《悭吝》
教学目标:
1.读懂笑话内容,感受古人的幽默,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笑话的兴趣。
2.通过对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3.通过实践运用,学习古代笑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笑话中人物性格和事件的分析,发现性格与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表演笑话中精彩片段,发现笑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性格、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感悟经典的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群文材料、学习任务单、教师入戏道具
教学过程
一、戏剧游戏: 我说你学
选取“性贪者乎?是也,是也。
”“不让人乎?是也,是也。
”“何不早说?非也,非也。
”三段古文对话,由老师带领着,模仿古人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
使学生肢体放松;将群文阅读篇目中难以理解的内容,用游戏的形式悄悄渗入孩子的大脑,以推动后面的学习和理解。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教师入戏
师:我带上帽子就是几百年前,天上飘的一朵云,取下帽子就是黄老师。
现在我是天上的云,我在天上飘着飘着,突然发现了几个有趣的人,后来,这几个人走进了一本古代笑话书,叫《笑林广记》中,就藏在《打半死》《固执》《燃
衣》等文章中,今天云请大家来读这组古代笑话,把藏在文字里的人物给揪出来,看看他们有趣之处在哪里。
2. 自主阅读,读懂大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笑话《打半死》《固执》《燃衣》,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3 .检查阅读情况:学生结合注释,任选一则笑话说大意。
学生小组合作,用定型雕塑的形式,任选一则笑话进行表演。
老师用手机抓拍孩子们的表演镜头。
4.多媒体展出老师抓拍的画面,学生交流汇报。
三、细读选文,发现规律
1.再读选文,梳理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打半死》《固执》《燃衣》三则笑话,借助“学习任务单”梳理笑话里的“人物性格”“事件”“笑点”。
(提示学生:“人物性格”在文中圈点,填写关键词;“事件”用关键词进行概括;“笑点”直接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来。
)
(2)交流汇报,完成梳理。
交流1:说说三则笑话里的人物性格?(生汇报)
教师总结:《打半死》——性贪;
《固执》——性刚;
《燃衣》——性急、性缓。
交流2: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作者选取了什么事件?(生汇报)
教师总结:
《打半死》——拿命换钱;
《固执》——对立
《燃衣》——燃衣。
交流3:你认为每则笑话的“笑点”在哪儿?
教师总结:
《打半死》——笑点在最后,既贪财又贪命;
《固执》——笑点是走了一半路,又返回家,然后雇车又走;
《燃衣》——笑点是性缓者,缓得出奇,令人又生气又好笑。
2.品读“笑点”,演绎笑点片段,感受幽默,发现笑点与人物性格的紧密联系。
3.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要求,小组探究。
顺着导学单探究一下:古人在点明人物性格的时候,所选的事件以及笑点的位置上有着怎样的相同点?
(2)小组汇报,总结规律。
小组汇报、补充。
师引导总结:开篇点明主题,事件幽默典型,笑点大都在结尾,出人意料。
4.统整思维,感悟经典
回顾板书,引导学生关注性格、事件、笑点之间的联系。
小结:《笑林广记》里的笑话大多如此:先是开篇点明人物性格;再选典型幽默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最后以出人意料的语言制造笑点,凸显人物性格。
这样层层刻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
四、迁移阅读,尝试运用
1.学生为《悭吝》续写笑点,刻画人物“最悭吝”的形象
原文
悭吝
一人性最悭吝[ qiān lìn],忽感痨瘵[ láo zhài]之疾。
医生诊视云:“脉气虚弱,宜用人参培补。
”病者惊视曰:“力量绵薄,惟有委命听天可也。
”医生曰:“参既不用,须以熟地代之,其价颇贱。
”病者摇首曰:“费亦太过,愿死而已。
”医知其吝啬,乃诈言曰:“别有一方,用干狗屎调黑糖一二文服之,亦可以补元神。
”病者跃然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续写
2、学生交流分享,紧扣“最悭吝”组织评价
教师相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说最喜欢谁的续写及喜欢的原因。
3、出示笑话原文,品味结尾“出人意料、画龙点睛”之妙
四、拓展延伸,提升表达
1、总结群文,提升表达
今天咱们一边读着古代笑话,一边从人物性格、事件、笑点三个方面去发现了古人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拓展阅读,走向课外
课后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进行阅读拓展,你可以读这本经典的《笑林广记》,《笑林广记》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
全书分12部,共收笑话1000余则,堪称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旷世奇珍。
五、板书设计
古代笑话中的人物形象
性格事件笑点
开篇点明典型幽默结尾出人意料
学习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