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危机二、三事

合集下载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简述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简述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简述日本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发电量占日本10%左右,受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已造成数人伤亡,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除我国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都以检测到由此次事故所产生的微量放射性元素,法国法核安全局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目前事态发展虽然受到初步控制,但依旧非常严峻。

一、福岛核电站基本情况福岛核电站(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由福岛第一核电站(6台机组)、福岛第二核电站(4台机组)组成,共10台机组,均为沸水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电站。

该核电站一直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目前出现事故的主要是第一核电站的1、2、3、4号机组。

福岛第一核电站六台机组基本情况(注:“负荷因子”是指机组实际发电量占最大发电量的比率)核电站运营期间,东京电力公司故意隐瞒福岛核电站发生的多起事故,并多次对检测数据进行篡改,埋下了安全隐患,2011年受地震的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二、福岛核电站泄漏原因◆地震抵抗能力较弱日本早起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6.5级,2006年提高到7.0级,本次地震9.0级超过日本核电站的最大抗震能力。

◆超役工作、设备老化2011年2月7日机组已服役40年,达到设计寿命,并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事故发生后导致部分零部件(阀门)失灵。

◆建成时间早、技术落后,抗风险程度较弱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老式单层循环沸水堆,只有一条冷却回路。

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复液态,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

压力容器内的温度通常大约在摄氏200多度,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发生核泄漏。

这样结构一旦出现冷却系统故障,即使停堆,反应堆的温度也会快速升高,进而引起燃料熔化等事故发生。

世界三大核事故的总结汇报

世界三大核事故的总结汇报

世界三大核事故的总结汇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许多严重的核事故,其中有三个被广泛认定为是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分别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和三里岛核事故。

本文将对这三个核事故进行总结汇报,以便更好地认识核能的危险性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首先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导致剧烈的火灾和爆炸。

这次事故是由于反应堆设计的漏洞、操作员的错误以及安全标准的缺失所引起的。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到大气中,并导致了30人即时死亡,数千人被迫疏散,并增加了核污染的风险。

这次事故对周边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长期影响,甚至对全球范围的气候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是福岛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过载,进而引发了核事故。

这次事故是由于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电力故障和冷却系统失效所引起的。

这次事故导致了反应堆燃料棒的过热和燃烧,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到环境中。

目前,福岛核事故仍然对该地区的人们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日本政府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最后是三里岛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核电站三里岛的2号反应堆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由于冷却系统失效以及操作员的失误,导致反应堆燃料棒过热和熔化。

尽管事故未造成直接的人员死亡,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并污染了周边地区的土壤、水源和农产品。

这次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核能的担忧和对核电站的安全性的质疑。

这三个核事故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认为是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其次是福岛核事故,三里岛核事故则相对较轻。

这些核事故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巨大的能量和潜在的危险性。

在利用核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和运营技术的培训。

其次,核设施应该注重防范措施和事故应对准备,及时有效地采取紧急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危害。

日本福岛核事故启示:重视核电安全,核电发展趋势不改变

日本福岛核事故启示:重视核电安全,核电发展趋势不改变
石油涨 价 引起 的能 源危 机背 景下 , 电在 世 界范 核
闭 , 果没有 冷却 水带 走反 应堆 传 给蒸 汽发 生器 结
的热 量 , 成蒸 汽发生 器烧 干 。第 二个 问题 是 反 造 应堆 卸压 阀卸压 后没 有 回座 ,造 成反 应堆 失水 ,
这一 状 态持 续 了25 ' 。在 失 水 工况 下 安全 注 .d 时
射 系统 自动投 入 ,但操 纵 员 误 判 主 回路 水 量 过 多 , 分钟 以后关 闭 了这个 系统 。 2 由于堆芯 长 时间 失水 , 燃料 棒 裸 露 , 壳材 料 锆 合金 在 高 温 下 熔 包 化 , 和水 发生 锆水 反应 , 生氢 气 , 成 氢爆 的 并 产 造 潜在 风 险 , 最后 堆芯 损毁 3 。三里 岛核事 故 引起 / 4 公众 极大 惊慌 。 时间有 数 以十 万计 的居 民被 通 一 知撤 离或 驾车逃 离 。实 际上 , 这次 事故 由于安 全 壳 的屏 障作 用 , 释放 到厂 区 以外 的放射 性 物质 是
地震 ,外 电网停 电 , 、 、 号核 电机 组 自动 停堆 , 123 与 电 网解 列 。作 为备 用 电源 的应 急柴 油机 启动 ,
维持 余 热导 出系 统 , 却反 应 堆 。这 时堆 芯核 裂 冷
变 已经停 止 , 还 有 裂 变产 物 的衰 变热 . 概 相 但 大
离 。撤离人 员 医学检查 表 明 ,集 体剂 量为 1 0 60 0 人 ・ 沃。事故 造成 核 电厂 周 围6 平方公 里土地 希 万 受到直 接污染 ,2 万人受 到辐射影 响 。 30
是 核反 应 堆 产 生热 量 的堆 芯失 去 冷 却 而熔 毁 的
事故 。 一般 进 程 比较缓 慢 , 失去 冷却 到熔 毁 , 从 可 能 持续几 小 时 , 国三 里 岛核事 故 和 E本福 岛核 美 l 事故 就属 于这 一类 。另 一类 是堆 芯解 体 事故 , 由 于堆 芯裂 变数 量 和温度 形成 正反 馈 , 却 系统来 冷

优秀危机处理案例

优秀危机处理案例

优秀危机处理案例1. 2010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一系列严重事故。

面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包括撤离周边居民、封锁核电站周围区域、提供放射性污染防护设备等。

政府及时公布事故信息,向民众提供详细的应急指南,稳定了民众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对人民的伤害。

2. 2008年,中国境内发生了汶川大地震。

中国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队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援工作。

政府及时发布了地震情况,向民众提供安全知识和救援指南,鼓励民众互助、自救,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2011年,德国柏林国际机场遭遇大规模罢工。

机场管理方迅速与工会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劳资纠纷,并及时向旅客发布罢工信息,提供替代交通方案。

机场管理方还向旅客提供了充足的休息和饮食设施,确保旅客的基本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旅客的不便和抱怨。

4. 2014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顿小镇发生了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

面对这一悲剧,政府迅速组织了心理疏导团队,为受害者家属和幸存者提供心理援助。

政府还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枪支管理政策,加强了学校安全防范措施,尽力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5. 2019年,新加坡深水埗地铁站发生了一起列车故障事故。

新加坡地铁公司迅速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紧急维修,并安排替代交通工具接驳乘客。

地铁公司还迅速发布了事故情况,向乘客解释了故障原因,并向受影响的乘客提供了赔偿和道歉。

6. 2005年,美国飓风卡特里娜重创新奥尔良市。

美国政府紧急调动了救援部队,向受灾地区提供食品、水和医疗援助。

政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疏散行动,将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区。

政府及时向公众传递事故信息,稳定了民众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7. 2013年,韩国仁川机场发生了一起航空事故。

机场管理方迅速组织了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

机场管理方还向旅客提供了充足的休息和饮食设施,确保旅客的基本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旅客的不便和抱怨。

8. 2009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随之导致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避免,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福岛工业区,同在该工业区内的有福岛第二核电站。

两个核电站统称为福岛核电站。

第一核电站共有6个反应堆,第二核电站拥有4个反应堆。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第一核电站6个反应堆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情况。

核泄漏原因之一:技术缺陷、设备老化、选址不科学等因素是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不断发酵的原因。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反应炉1971年开始运转,运行时间将近40年,严重老化。

据悉,日本很多核电设备不少已是“超期服役”,使用寿命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

抗震标准老化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日本早期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里氏6.5级。

2006年日本修改了核电站抗震标准,将这一标准提高到抗震能力最大为里氏7.0级。

但目前日本国内55座核电站中,只有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达到了最新抗震标准。

据东京电力公司文件显示,对第一和第二核电站的地震测试假设,最高只有7.9级,换言之,该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远未达到抵御9级地震的标准。

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当天日本电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厂的三座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然而,几天后相继传来核电站爆炸和反应堆受损的消息。

部分专家通过媒体上描绘的各个节点的场景为记者勾勒出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大致过程:由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地震之初就已自动停止,所以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不会发生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

所谓堆芯熔化,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报告

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报告
福岛核电厂采用单层循环沸水堆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的轻水堆堆型,先后开发了BWR-1至 BWR-6和第三代先进沸水堆(ABWR))
四.日本核电站核泄露情况
核泄漏并非反应堆本体泄漏:福岛核电站的泄漏危机是由于地震所引发 的海啸,数米高的巨浪打坏了核电站的应急柴油机,导致反应堆冷却失 灵。堆芯因无法及时冷却导致温度升高、压力增大,为降低堆芯压力必 须释放蒸汽,而放射性物质是随着释放的蒸汽排放出来的。
我国地震地震带地质结构稳定海啸发生基本不具备发生条件技术标准60年代90年代安全壳承压能力较弱较强安全壳消氢能动非能动全厂断电汽动泵非能动系统严重事故管理导则无论对二代还是三代核电站压水堆还是沸水堆福岛核电站严重事故均给我们很多改迚启示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及启发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一.福岛核电站简介
▪ 日本官员称,一个反应堆附近的辐射强度已达到正常水平 的1000倍,这相当于常人一年里接受的辐射量,这将对在 附近工人的健康造成一系列影响。目前,核电站附近遭受 核辐射的人数已升至190人。放射性元素影响:1986年切 尔诺贝利事故后,有数千人因为食用了被放射性碘污染的 食物而患上甲状腺癌。泄漏的铯也会导致其他类型的癌症。 日本官员称,周六已经在核电站周围探测到泄漏出的铯和 放射性碘,他们已经开始向人们分发阻止放射性碘沉积的 药片。
反应堆可能遭到损坏
目前,在电站周边环境中 已经探测到放射性元素铯137, 这表明至少有一个反应堆的核 心遭到损坏。随着1号反应堆 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包裹燃 料的锆在水中氧化,产生氢气。 这些氢气被排放到二级防护壳 中,并在那里不断聚集,最终 和氧气发生反应造成了爆炸, 摧毁了反应堆外面的二级防护 壳。为了使反应堆冷却,工程 师们开始向其中注入掺有硼的 海水,试图控制裂变反应。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概要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概要

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概要事故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其中一种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应急救援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专业技术活动。

以下是两个典型事故及其应急救援案例的概要分析。

案例一: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是2024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一起重大核事故,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的4个核反应堆失去冷却功能,导致核燃料棒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冷却,引发核燃料棒堆放燃烧、氢气爆炸等严重后果。

应急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首先,他们确保现场安全,防止进一步的放射性物质泄漏。

随后,他们救助受伤人员,疏散周围居民,并封锁核电站周边区域,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他们在技术上采取措施,如喷水冷却、抑制核燃料棒堆放燃烧等,控制事故发展。

同时,相关部门和专家组织恢复工作,评估事故后果,制定应对计划,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案例二:马航MH370失踪事件马航MH370是2024年3月8日一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客机在从吉隆坡到北京的航班上失踪的事件。

经过长时间的搜救行动,尚未找到飞机的残骸和乘客。

应急救援人员迅速开展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

首先,他们组织相关部门和国际合作搜寻飞机残骸以及乘客的踪迹。

范围涵盖了广阔的海域和陆地,利用卫星、无人机、潜水器等高科技设备进行。

同时,他们与家属保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然而,由于航线上的雷达和通信系统可能中断,使得搜救任务异常困难。

长时间的后,尚未找到飞机的踪迹,这场搜救行动成为了一次困难而复杂的应急救援任务。

结论: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反映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

然而,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中国军转民60福岛核事故介绍及经验反馈■ 吴勇摘要:核事故对人类影响深远,一度“谈核色变”。

利用核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里程碑,不能因核事故放弃和平利用核能。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福岛核电站加盖安全壳厂房,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发生后,人们认识到将核反应燃料抑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或核安全厂房内,是避免大范围核灾难至关重要的举措。

本文简单介绍、分析福岛核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验反馈,思考在兴建内陆核电时可以进行的优化工作。

关键词:氢爆;堆芯熔毁;福岛七级核事故;内陆核电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法国是世界核电站第二多的国家,核电能排到世界上第三名的是日本。

美国的核电标准是ASME;法国经ASME 授权后编制RCC-M,出口核电;日本采买进口美国核电后,极大地缓解了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以福岛核电站为代表的沸水堆,占据日本核电的半壁江山,然而平稳运行时间长了,忧患意识逐渐淡泊,正常的运维演练也不进行,在天灾到临时,人祸也显露出来了。

一、福岛核电站简介日本国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线上,其中太平洋板块俯冲在亚欧大陆板块下面,俯冲处形成日本海沟,亚欧大陆板块顶起成岛链。

地震频发,台风、海啸肆虐,火山伺机而动,生存条件堪忧,生活所需能源极其短缺,化石能源严重依赖进口。

为缓解能源危机,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开始发展核电,首先引进英国160MWe 气冷镁诺克斯型商用反应堆,随后压水堆(PWR)和沸水堆(BWR)竞相发展,各占约50%比例,期间也发展先进热中子原型堆(ATR)。

压水堆有主给水、堆芯冷却剂、主蒸汽三个回路,且有钢制安全壳,功率稳定、安全性能优越、造价高。

沸水堆只有一个回路,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运维方便,尤其是建造周期短,对资源匮乏亟待发展的日本国来说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沸水堆核电站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维护方便、建造周期短等优点,受到了日本政府的青睐。

尤其是通用电器公司的“Mark1”沸水反应堆,成了日本建设核电站的首选堆型。

十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

十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

十大经典风险管理案例1. 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发生在2011年,由于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完全失效,导致核燃料棒过热,最终导致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发生核泄漏,造成了严重的辐射污染。

2. 马拉松爆炸案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期间,两名恐怖分子在终点线附近引爆了两个炸弹,造成3人死亡,超过260人受伤。

这个案件揭示了安全漏洞以及恐怖分子利用大型活动进行袭击的风险。

3. 汇丰银行洗钱丑闻汇丰银行曾被指控涉嫌洗钱,违反了反洗钱法规。

这个案例揭示了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洗钱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威胁。

4. 空中客车A380引擎爆炸2010年,一架空中客车A380飞机在飞行中出现引擎爆炸,导致飞机失去控制并紧急迫降。

这个案例暴露了飞机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以及航空公司在飞机维护和安全方面的责任。

5. 干旱引发的食品危机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歉收,进而引发食品危机。

例如,2011年东非干旱导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地出现饥荒,数百万人面临严重的食品短缺和饥饿的风险。

6. 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不足。

由于次贷危机、衍生品交易和金融机构的高风险投资等问题,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陷入了破产和严重损失的境地。

7. 网络安全漏洞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攻击和数据损失。

例如,2017年的“想象力”漏洞使得全球各地数十亿台计算机和移动设备面临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8. 油轮泄漏事故油轮泄漏事故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对海洋生物和沿海社区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2002年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在阿拉斯加海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

9. 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用户健康风险、法律纠纷和声誉损失。

例如,2019年,美国食品公司塔尔吉特面粉因沙门氏菌污染而被迫召回大量产品,引发了广泛的健康警报和消费者不满。

灰犀牛事件的经典例子

灰犀牛事件的经典例子

灰犀牛事件的经典例子
灰犀牛事件是指那些明显、已知,但常常被人们忽视、被动处理而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风险事件。

以下是一些经典例子:
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此事件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多个灰犀牛事件的集合。

包括房地产泡沫、次贷危机等等,这些问题早已存在,但被忽略了很多年,并且在出现问题后处理不力,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灾难。

2. 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这一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和政府对已知的核安全风险进行了忽视和漠视所导致的。

例如,福岛核电站在设计时就存在安全漏洞,但一直未修复。

3.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虽然特朗普最终赢得了大选,但许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特朗普的成功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历时多年的极右翼政治与社会动荡的结果。

许多人忽视了这一影响,结果导致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4. 大规模肝炎疫情:在2018年至2019年间,中国多地出现疫情爆发造成广泛恐慌。

这些疫情的根源是多年前的血液供应污染事件,而政府对此的处理一度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处理,导致疫情扩散。

这些事件表明,灰犀牛事件虽然已知,但它们通常并不被充分看重。

如果不及时处理和纠正,这些灰犀牛事件可能演变成灾难性的事件。

因此,在任何领域,我
们都需要对潜在的风险保持警觉和敏感性,并及时采取行动。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的时间线如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福岛核电站
发生多个反应堆失控,导致核泄漏。

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物质泄露
到环境中。

2011年3月15日:福岛第二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继续泄漏放
射性物质。

2011年3月16日:福岛第三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事故升级
为七级(最高级别)。

2011年3月17日:日本政府宣布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撤离,恢复工作人员进入核电站进行救援工作。

2011年4月12日:福岛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未爆炸。

2011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福岛核事故得到冷却
控制,但还需长期处理和监测。

2013年8月修正:
- 自2012年12月起,日本政府开始解禁福岛核事故灾区的部
分地区,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核事故辐射影响区域”。

- 2013年4月,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的事件级别从七级调整
为三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同的级别。

- 2015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在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准备就绪,以在未来四十年内进行拆除和处置核电站。

- 2018年1月,位于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地下冻土墙被宣布为首
次有效阻止周边地下水流入核电站的措施。

2021年修正:
- 福岛核污染事件迄今已持续十年,核电站的拆除和处置工作
仍在进行中,并将继续监测辐射情况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

公共危机事件案例标题:公共危机事件案例引言: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发性、公共性的重大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还会对政府和相关部门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公共危机事件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从中汲取教训和经验。

一、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一起核能事故。

该事件由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9.0级地震和海啸引发,导致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失去冷却剂,从而发生核能泄漏。

这一事件造成了大规模的辐射泄漏,不仅污染了周边地区的土壤和水源,还导致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风险。

福岛核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缺陷、紧急措施不足、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对此,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的经营者)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责任。

针对这一事件,日本政府制定了应急措施,并采取了紧急撤离和辐射防护措施来保护周边居民,并进行了核安全管理和监控机制的改进。

福岛核事故的教训是,充分认识到公共危机事件在核能领域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加强应急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事件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生于2014年3月8日,该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突然与地面失去联系。

该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搜救行动,但至今仍未发现该航班的下落。

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不幸遇难,也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的原因至今仍然不明。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事件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如卫星通信中断、雷达失效、飞机转向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而马来西亚政府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事发后的应对不力,信息披露不明确、缺乏协调等问题,也引起了公众对其应对能力和诚信度的质疑。

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告诉我们,加强航空安全管理、完善协调机制、提高信息透明度,是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案例环境伦理分析
CONTENT
目录
一 事故背景 三 伦理分析
二 事故分析 四 总结思考
一、事故背景
核电是发展最成熟的 清洁能源,是唯一解 决能源危机的办法。
核电站提供了全国大约 30%的电力,大多分布 在地震带上。
福岛核电站在历史上也 曾多次发生事故。
能源问题
地震的影响
历史
一、事故背景
三、工程伦理分析
工程价值
科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以及科技能力的一种肯 定。
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处理后可达到无害化,进 一步进行排放或者是重复利用。
震后的福岛核电站,其负面价值要远大于正面:环境核污 染
三、工程伦理分析
伦理问题
日本居民
付电费,享受应有的供电需求; 知情权被破坏、健康财产乃至生 命安全受到威胁。
日本政府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获得更多声 望、政权稳固 没有调查、未能履行职责、民众 信誉度大幅降低。
01 02
03
东京电力公司
管理核电站,输送电力而盈利;
瞒报真实信息、未按时检查管 理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未正确 应对、隐瞒事故严重性。
三、工程伦理分析
工程伦理问题分析
社会安全问题
未制定与落实核安全技术规范; 未保证安全设施到位; 未保证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 未保证社会分层的公正性。
工程风险的来源
Ⅱ 自然因素: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强 度为里氏9.0级的大地震并发生大规模海啸。
二、事故分析
工程风险的来源
Ⅲ 核电站内部因素: ①核电站内没有备用的冷却循环设施; ②备用发电设备设置在地下室。 【海啸引发的海水倒灌,发电设备因进水故障】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北京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13 时46 分,日本发生9.0 级地震并引发高达10 米的强烈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控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

在后续的事故过程当中,因地震的原因,导致其失去场外交流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原因导致其内部应急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失效,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引发事故。

一、福岛核电站情况日本福岛核电站为目前世界最大核电站,由福岛一站和福岛二站组成,共10 台机组。

第一核电站有6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

地震前,1、2、3 号机正常运行,4、5、6 号机正在大修或停堆检修。

第二核电站有4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地震前均正常运行。

福岛核电厂采用单层循环沸水堆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轻水堆堆型,先后开发了BWR-1至BWR-6和第三代先进沸水堆(ABWR))下图为沸水堆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福岛MARK I(左图)为双层安全壳,内层为钢衬安全壳(梨形),设计压力4bar 左右,容积较小(数千立方米),外层非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钢安全壳由干井和湿井构成,干井中间是压力容器。

湿井为环形结构,里面装了4000吨的水,起过滤放射性物质和抑制安全壳内压力作用。

福岛一站的MARKII(右图)安全壳在MARK I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内层钢安全壳改为圆锥形,干井直接位于湿井上方,湿井改为圆柱形结构,两者之间通过导管相连。

B.应急冷却系统下图分别为BWR3和BWR4的应急冷却系统示意图。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反应堆堆芯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在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开始关注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反应堆安全设计可以保证安全,不必要在在法规上进一步的对严重事故再加以要求,主要靠业主自主开展提升安全和降低风险方面的工作。

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让业主采用PSA手段进行风险研究,并研制事故规程(AM),针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福岛核事故

日本福岛核事故

日本福岛核事故故已进入第6天,此次核泄漏危机在过去的5天里逐步升级,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欧洲能源专员冈瑟·厄廷格将这次由地震、海啸引发的核灾难形容为发生的事情进行梳理时,我们发现日本当局在此次事故中应对失当、表现乏力,其中教训值得各国政府和核电行业吸取。

在分析这次核事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简单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核泄漏防护原理。

日本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的所有10座核反应堆在1971-1988年间建成运行,均属沸水型反应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BWR)。

其工作原理是核燃料棒在反应堆堆芯发生可控的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传递给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水,这些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直接推动蒸汽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个回路里的水,在反应堆运转后是沸腾的,蒸汽通过涡轮发电机后需要进入一个冷凝器,冷凝器引入海水进行冷却,蒸汽冷却后重新变成液态水流回反应堆压力容器。

为什么停堆后冷却那么重要在这次地震发生后,日本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的反应堆都已自动“停堆”,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核泄漏?这是因为在核电术语里“停堆”,只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向反应堆芯插入控制棒,停止链式反应,但是核燃料棒里的反射性元素自衰变仍然产生大量热量。

这样就必须保持冷却水循环,以保证核燃料棒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出现包裹金属熔解破损,导致严重核泄漏。

沸水型反应堆运行过程示意图,图中蓝色部分即为冷却水循环,最左边的部分即为进行链式反应的炉心。

(点击可看大图)众所周知,核燃料在发生链式反应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如碘131、铯137。

为了避免这些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站设置了多层防护。

第一层防护:核燃料棒外壳福岛核电站有三层防护,第一层就是核燃料棒的外壳——锆合金,这层锆合金包裹可以避免核燃料棒里的放射性物质与冷却水接触,可以承受1200度的高温。

很多根核燃料棒、控制棒(用途是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程度)及相关机构就组成了反应堆堆芯装置。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危机与挑战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危机与挑战

四代核电站特点介绍(第四代)
2.安全可靠性 ①最佳安全和可靠性。 ②反应堆活性区损坏可能性很低。 ③免除对场外应急响应的要求。 3.经济性 ①与其它能源相比有清晰的寿期比投资优势。 ②与其它的能源相比有很小的财务风险。 4.防扩散和实体保卫 ①在防止武器用材料的偷盗或转移方面,加强对恐 怖分子的实体保卫方面的优势。
安全标准:24.3贝克/立方 米
放射性核素扩散的途径
放射性核素在水中的扩散主要有两条途径,一个是海水, 一个是日本的地下水。 放射性物质进入太平洋之后,影响较强的是洋流走向, 目前洋流方向向东。海水稀释作用很强,基本没有影响。 如果附近发生降雨放射性则会进入地下水,另一种情况 是反应堆封堆之后,余热很有可能将地底熔穿,进入地 下水,会严重影响日本国土居民的饮水和物种。 目前水扩散对日本的影响尚难以评估,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忽 略不计。
世界核电站分布情况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
我国核电从上世纪80年 代起步。 建成了浙江秦山、广东 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三 大核电基地,核电运行 机组11台。 截至2007年底,我国核 电装机容量达到910万千 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 的1.27%。2007年核电发 电量629亿千瓦时,占全 国发电量1.92%。
三、核事故介绍
三哩岛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 州三哩岛(TMI)压水堆 核电站发生了堆芯熔毁 的严重事故 。
运行人员的错误操作和 机械故障是主要的原因 。
三哩岛事故
第76任宾州州长迪克· 松 伯(Dick Thornburgh) 出于安全考虑于3月30日 疏散了核电站5英里范围 内的学龄前儿童和孕妇, 并下令对事故堆芯进行 检查。检查中才发现堆 芯严重损坏,约20吨二 氧化铀堆积在反应炉压 力槽底部,大量放射性 物质堆积在核反应堆安 全壳内,少部分放射性 物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

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典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质量事故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它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信誉危机。

在质量事故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

本文将结合典型的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其中的原因以及我们在防范质量事故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案例回顾本文将以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事故发生后,日本福岛核电厂的三个核反应堆在地震和海啸后发生了熔化并释放了大量核物质,导致广泛的辐射泄漏,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居民生命造成了巨大威胁。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计不合理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中,设计上的不合理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核电厂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和海啸等威胁。

然而,在福岛核电厂的设计过程中,对地震和海啸的风险评估不够准确,导致建造的厂房抵抗不住海啸引发的洪水,进而损坏了反应堆的冷却系统。

2. 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福岛核电厂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事故发生前,核电厂的管理者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进,以防止核反应堆发生熔化。

此外,对于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也存在疏漏,以至于当海啸来袭时,核电厂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质量事故分析心得1. 重视设计合理性从福岛核电厂事故中可以看出,设计合理性对于防范质量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产品或设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威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问题。

2. 加强安全管理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预防质量事故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立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 建立应急预案质量事故的发生常常是突然的,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并进行演练和模拟演习,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岛危机二、三事
上海市核学会 申森 许道礼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
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
导致福岛核电厂失去全部电源,核反
应堆失去冷却,高温导致氢气爆炸,
进而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20
公里内居民撤离的巨大危机,事故至
今已有一个多月,还没有显现彻底解
决的曙光,似乎每天都有新情况,步
步走得都惊心。

那么这场危机究竟怎
么会发生的?它将走向何方?危机
何时才是尽头?
都是“余热”惹得祸
大家知道,核电厂发电利用的是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量。

在反应堆中核燃料铀受到中子轰击后会裂变成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6个中子用于下一次的核裂变,还会释放热量。

事实上每次裂变生成的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并不都是相同的,因此在反应堆中核燃料铀裂变后会产生上百种元素,而且这些裂变产物绝大多数是很不稳定的同位素,它们会不断通过辐射和释放能量(热),最终趋向稳定,这个过程叫做衰变。

这个衰变过程从反应堆开始运行就伴随着了的,在反应堆满功率运行时它的发热率约占总功率的10%多。

反应堆停堆后,核裂变反应生成的热量没有了,但衰变热不会停
止,虽然新的衰变不会产生了,但已有
的衰变仍要持续下去。

一般来说,裂变
终止后10秒,衰变能量(余热)为反
应堆满功率的7%左右,10分钟后降至
3%左右,1天后降至1%以内,之后,
衰变能量以很低的速度继续下降,但会
长期持续,因为有的同位素其半衰期达数千年甚至上万年。

福岛核电厂危机的本质就是衰变热的冷却问题。

当地震来临时核电厂进行了自动停堆,核裂变反应就停止了,由于外电网被地震破坏,电厂就自动启动了柴油发电机来带动反应堆余热冷却系统,此时电厂处于正常的停堆后余热带出冷却状态。

然而之后巨大的海啸,将电厂所有的柴油发电机都淹了,这样堆芯和乏燃料池中的燃料棒就失去了持续的冷却。

以福岛1号机组为例,它的电功率是46万千瓦,是6个机组中最小的,其反应堆热功率至少也要达到140万千瓦,如以1%计,衰变中的核燃料就像一个14000千瓦的大火炉,不停燃烧升温。

如果不冷却,堆芯会在被加温至数千摄氏度后融化,继而融毁压力容器。

期间在1000多度时还会由于燃料棒包壳材料锆与水进行反应生成大量氢气,这些氢气积聚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爆炸。

而在乏燃料池中,乏燃料的衰变也在不断进行,因此也需要冷却,否则也会因为高温损坏,释放出放射性物质。

温度进一步上升也可能
导致氢气产生,从而发生氢气爆炸事故。

从福岛核电厂1至3号机组都发生过氢气爆炸、大量放射性释放来看,它们的反应堆至少已经历过1200多度以上的高温,燃料棒损坏情况是很严重的。

“封堆”不是办法
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核泄漏
问题进入了漫长的后续处理阶
段。

有不少人建议,为了不让放
射性物质释放出来,应像当年的
切尔诺贝利一样进行“封堆”。

所谓封堆,是为了防止核辐射的
继续扩散,用可以吸收阻挡核辐
射的材料,将核电厂完全封死。

一般是用直升机从空中浇筑水
泥的方式,为废弃的核电厂造一
个四四方方、密封的“石棺”,
连底部也要铺设一层石板,防止
核辐射物质向土壤渗透,封堆后
还需要不断维护“石棺”的完好。

显而易见,封堆的人力物力投入都非常巨大。

对于日本福岛核电厂来说,就算最后采取封堆策略,现在还远未到实施的时候。

因为目前核电厂乏燃料池和堆芯中的燃料冷却方法都是不得已的方法,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出现反复,这样仓促封堆的话,如果反应堆或乏燃料池中的燃料冷却得不到保障,内部热量不断聚集,反而可能造成进一步的燃料熔化甚至产生爆炸(是常规爆炸而不是核爆炸)。

因此福岛核电厂当务之急是给乏燃料池和堆芯中的燃料找到一种稳定的、可靠的长期冷却手段,使这些燃料处于安全的充足的冷却状态,同时还必须对厂区内和周围环境中各类放射性物质进行清理,使它们置于可控状态,不再发生对环境的失控排放。

这也给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抢险作业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考虑逐步将损坏的燃料取出,再采取封堆或者其他彻底的处理办法。

“30公里”还是“80公里”
如果某一天,核泄漏事故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就是尽量远离释放源,撤离到安全区域。

这次福岛核电厂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划定30公里的安全线,而美国有的专家提出应撤退80公里。

那哪个更合理呢?通常情况下,这个距离是由政府和核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放射性释放的强
度和可能持续的时间以及气象条件
等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得到的。

这次
日本政府提出三十公里安全线就是
说明三十公里外是安全的。

从理论上
来说,当然是越远越安全,但除了考
虑事故的危害程度,确保人们安全
外,还必须考虑当时当地的国情。


辐射防护领域有一个ALARA原则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所谓“合理可行尽量低”。

日本的现状是地震灾害、交通瘫痪、房屋倒塌,如果让民众向几百公里以外撤离,将对救灾造成更大的困难,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当初日本政府提出三十公里安全线是合理的,而美国专家提出的撤退80公里想法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目前由于福岛核电厂事故还没有结束,持续的放射性释放,使这一地区的放射性物质得以累积,一旦福岛核电厂再次发生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目前划定的三十公里安全线有可能要外推到四十或五十公里。

另外在安全线外,人们不需要太在意,更不要抢购碘盐等来防辐射,因为人体碘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内,本来就不可能过量,过量了同样会得甲状腺疾病,如用碘盐预防,吃上几公斤碘盐也无济于事,千万不要轻信传言。

万一大气放射性元素超标,只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衣物就行。

若遇上雨天,空气中弥散的极少量放射性物质有可能会随雨水降落,那么出行就尽量打伞。

即使放射性物质落到皮肤上也没有关系,洗个澡就行,尽量不要吃到嘴里,若真的吃进去,也不是太要紧的,因为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有极其少量的放射性物质随雨水降落,我们通过食物也已经吃了一些放射性物质。

因此对于辐射防护,一句话,能避免就尽量避免,遇上了这么微量的放射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怎样的状态才是“安全状态”
那么何时才是福岛危机解除之时?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为各个反应堆建立了稳定有效的冷却系统(包括乏燃料池的冷却),燃料不再可能出现过热现象;二是各类放射性物质置于可控状态,不再可能发生对环境的失控排放。

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可以宣布福岛危机基本解除。

之后,福岛电厂应该会被拆除,将带有放射性的燃料、设备拆除、运走,并得到有效处理。

这样的处置步骤,跟普通核电站退役后的处置没有原则区别,这些技术都是非常成熟的。

只是对于福岛核电厂来说,它的放射性去污处理工作量要大很多,需要持续的时间也长得多。

待处理完成后,现场的辐射值可回到正常水平,原址可以建成公园绿地,向普通人开放,这在国内国外已有类似的成功先例,但对于福岛核电厂这一天何时到来,目前判断还为时尚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