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从而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形状和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可能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不易察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夹子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等。

3.实验报告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弯曲的竹签、变形的塑料尺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会发生变形?它们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并提出探究问题: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不同?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卡片、尺子等材料,观察和记录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教案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教案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形状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和探究抗弯曲能力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状的定义和特点2. 抗弯曲能力的概念3.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4. 实验探究: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 运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资源。

四、教学准备1.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纸质模型、弯曲工具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形状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形状的兴趣。

2. 形状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形状的定义,分析不同形状的特点,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各种形状。

3. 抗弯曲能力:介绍抗弯曲能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4.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联系,分析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差异。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探究不同形状的抗弯曲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形状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绘制不同形状的图形,并分析其抗弯曲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扩展活动1. 邀请工程师或建筑师来讲解形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形状选择的重要性。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教案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教案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形状的特性,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学习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如弹簧、铁丝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形状的特性,培养学生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了解不同形状的特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准备抗弯曲能力的实例,如弹簧、铁丝等。

3. 准备教学PPT,包括教学内容、实例图片等。

教案编辑专员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的特性。

2. 讲解形状的特性:讲解不同形状的特性,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解释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展示抗弯曲能力的实例,如弹簧、铁丝等,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抗弯曲能力方面的差异,并分享他们的发现。

5. 总结与反馈:总结学生们的发现,对抗弯曲能力的概念进行巩固,并给予反馈。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道题目,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抗弯曲能力方面的差异,并给出解释。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抗弯曲能力方面的差异,并记录实验结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设计一个抗弯曲能力实验,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物体抗弯曲能力最强。

2. 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并展示他们的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篇一: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增强材料抗弯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种方法的道理根源于改变材料的宽度和厚度。

现在来研究材料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改变形状就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了。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用同样的纸做成像条形钢材那样的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改变材料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更进一步的道理,教科书用资料形式给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

第二,研究瓦楞纸板的形状结构。

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比把三、五层薄纸板平粘在一起强度大多了。

研究瓦楞纸板不但可以加强对第一个活动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有新的发现或产生疑问,从而引导学生的认识向较复杂的形状结构前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形状的改变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知道抵抗弯曲的原理。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垫圈、包装箱瓦楞纸板、用作支撑的盒子。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在建筑时经常用到钢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给大家出示的是什么?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谁说说?看到这些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板书课题)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请小组内简短交流说说你们的猜测。

改变形状后抗弯曲能力会增强,(你猜测是和什么形状相比较抗弯曲能力会增强?)我们用5相同的纸和我们前面用过的空实验盒铁垫圈来做模拟实验,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物体形状和力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抗弯曲能力的概念。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木块、铁片等)、弯曲工具(如钳子、扳手等)、测试仪器(如测力计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力,有些物体容易变形,而有些物体不容易变形?引发学生对于物体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并通过示例来说明不同形状的物体抗弯曲能力不同。

让学生初步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不同的形状的物体进行弯曲,并观察和记录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教科书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探究问题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和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载重板、加载器、测量工具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形状上的差异。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这些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抗弯曲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实验装置,并向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不同的形状物体进行测试。

操练(10分钟)学生在实验中使用加载器对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加载,观察和记录物体的弯曲程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一、趣味导入教师出示一张打字用的A4纸,问:如果老师把这个垫片一个一个放在这张纸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师演示纸张承受不住垫圈的重量发生弯曲的现象。

1、纸张发生了什么现象?(板书:弯曲)2、还是用这张纸,老师要让它承受住这个勾码的重量而不弯曲,你们觉得可能吗?教师演示:把纸张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放上勾码。

3、这样公平吗?怎样才公平?【期望能引起学生对对比试验条件控制的关注:两个木块之间的跨度不变,纸张的长度不变,纸张不变,着力点不变等】教师演示改变纸张的形状之后,纸张承受住了勾码的重量,并未弯曲。

4、其他的都没有改变,只改变了纸张的形状,纸张的抗弯曲能力却显著增强,看了以后,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板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期望学生产生问题:为什么改变纸张的形状之后,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纸张由“——”形改变成其他的形状,它的抗弯曲能力都有提高吗?2、为什么改变成这样的形状,纸的抗弯曲能力就得到提高呢二、研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我们来研究第一个问题:纸张由“——”形改变成其他的形状,它的抗弯曲能力都有提高吗?【期望学生猜测:纸张由“——”形改变成其他的形状,它的抗弯曲能力都有提高】1、实物投影出示实验材料,问:同学们能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吗?引导学生想清楚下列细节:(1)把纸改变成什么形状?(可以是Δ、Ο、Π、□、W、L、Z等形。

)(2)什么不能改变?(同一张纸、纸张的长度、支撑物的跨度、垫圈的放置位置等,可以改变的是纸张横截面的形状。

)(3)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不断地放置垫圈,直至纸张完全弯曲触到桌面,放置垫圈多的为抗弯曲能力强。

)(4)还要注意什么?(放置垫圈时要轻,放置垫圈时要一个一个的放。

)2、这么多形状我们都去做,一节的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在班级内进行分工,每个小组都做三种形状,再汇总分析。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体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并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内在联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体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物体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形状,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内在联系。

3.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塑料尺、木板、钢筋等,用于让学生观察和实验。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只笔和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塑料尺、木板、钢筋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它们的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内在联系。

小学科学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小学科学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小学科学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导言: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学生发展几何学和力学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的好机会。

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形状的特征以及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同形状的特征和分类方法;2. 认识物体的抗弯曲能力;3.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展示材料:不同形状的实物模型、图片和照片;2. 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纸片、木条或塑料棍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形状,例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并询问学生形状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2. 探究不同形状的特征(20分钟)展示不同形状的实物模型、图片和照片,例如长方形的纸箱、圆形的盘子、三角形的旗帜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特征,例如边的个数、边的形状、内角的大小等。

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分类不同的形状。

3. 认识物体的抗弯曲能力(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可以保持形状而不弯曲,而有些物体则容易弯曲。

展示一些不同材料制成的木条、塑料棍等实物,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质地和形状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4. 进行简单实验(30分钟)将不同形状的纸片、木条或塑料棍放在同一条件下,例如手指的两端,在同样的压力下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抗弯曲能力,并记录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的结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抗弯曲能力上的差异。

5. 总结与讨论(15分钟)回顾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形状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某些形状的物体更加稳定,抗弯曲能力更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6. 拓展应用(15分钟)提供更多实例,例如桥梁、建筑物等,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科版科学六上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等知识,对实验探究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分析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塑料片、弯曲力计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塑料片、铁片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表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抗弯曲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每组选择不同形状的塑料片,用弯曲力计测量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形状合适的物体来承受外力,以提高其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发现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有重要影响,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发现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有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2.难点:让学生运用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规律。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不同形状的塑料片、尺子、夹子等。

2.实验材料:橡皮泥、沙子等。

3.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物体变形的情况?这种变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桌子上,用夹子将其夹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然后让学生观察橡皮泥的变形情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用一块塑料片,用夹子将其夹成不同形状。

然后观察塑料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抗弯曲能力。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发现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常见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概念介绍;2. 常见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3. 形状和材料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了解学生对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了解程度,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你了解什么是形状和抗弯曲能力吗?- 你能举例说一下常见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吗?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投影或板书展示形状和抗弯曲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常见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

- 形状:物体的外形或轮廓。

- 抗弯曲能力:物体抵抗被外力弯曲的能力。

- 具体例子:- 柱状物体:抗弯曲能力较差,容易弯曲变形。

- 钢筋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曲能力,不容易弯曲断裂。

- 矩形木板:相对稳固,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而不弯曲。

3. 实践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请选取一个常见物体,观察并讨论其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并记录在纸上。

然后,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言,将观察结果和结论分享给全班。

- 举例:(1) 物体:水杯形状特点:中间较粗,两端较窄,上部开口。

抗弯曲能力:较好,不容易被外力弯曲。

(2) 物体:铁丝形状特点:细长而柔软。

抗弯曲能力:较差,容易被外力弯曲变形。

4. 拓展探究(15分钟):介绍形状和材料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讨论。

- 形状的影响:一些形状特殊的物体(如拱形结构、三角形等)具有更好的抗弯曲能力。

- 材料的影响:不同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也不同,比如钢材具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而铝材则较差。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能观察和分析常见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抗弯曲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教案标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2. 能够识别不同形状的物体,并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形状模型(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不同形状的材料(例如:纸板、木板、金属棒等)。

3. 实验台、刻度尺、天平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讨论它们的形状特点以及可能的抗弯曲能力。

2. 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些物体比其他物体更难弯曲?探究活动:1. 展示不同形状的模型,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2. 让学生观察这些形状的结构特点,并讨论它们可能的抗弯曲能力。

3. 将不同形状的材料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尝试弯曲它们,并观察它们的变形情况。

4.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形状的结构特点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有何影响?拓展活动:1. 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材料的抗弯曲能力,验证他们的观察和总结。

2.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结构,使用不同形状的材料,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抗弯曲能力?总结活动:1. 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设计成果,并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应用这些知识。

评估活动:1. 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并写出自己的观察和结论。

2. 根据学生的观察和结论,评估他们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除了形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抗弯曲能力?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足够的观察和实验?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3. 是否有足够的延伸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形状对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2、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1、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2、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2、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改变形状可以改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改变形状可以改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原因。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选择:(1)、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A、只与材料厚度有关B、只与材料宽度有关C、与材料宽度和厚度都有关(2)、材料的厚度和宽度,材料()地影响抵抗弯曲的能力。

A、同样程度B、厚度更多C、宽度更多二、激趣导入教师出示课件:钢管、铁轨、拱形建筑等,问:为什么要把这些材料做成不同的形状呢?三、探究新知(一)纸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的研究1、提问:纸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2、学生猜想。

3、讨论实验计划,小组写好实验计划表。

4、讨论实验计划。

5、提示:(1). 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不能改变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能改变纸的厚度、长度和大小。

(2). 每张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或合在一起使用。

(3). 垫片应尽量放在纸桥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放。

(4). 使纸碰到桌面的那个垫片不能记录下来。

6、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小组讨论实验结果。

8、班内展示、交流、分析实验结果。

(二)、瓦楞纸的研究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同学们平时也接触过这种纸,现在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种纸。

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弯曲能力如何?(分组感知纸的特性)2、实验二: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让学生理解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共同探讨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3.归纳法:在实验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不同形状的梁(如矩形梁、三角形梁、圆形梁等)、弯曲力测试仪、支架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梁,引发学生对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关系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具,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梁在受到弯曲力时的抗弯曲能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总结梁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结合互联网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并了解更多关于瓦楞纸板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形状与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钢材或者铝材做成“一字”形、“波浪”形、“口”形、“O”形、“L”形、“T”形、“U”形、“工”形(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提问:为什么钢材要做成这些形状?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板书)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段视频。

二、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通过观看视频,将一张纸折成波浪形,它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你还能设计出哪些不同的形状,将图形画在导学案上,并小组交流。

师:下面我们从中选5种形状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①改变纸的形状,做成不同的纸梁②将纸梁放在两个桥墩上(桥墩间距不变)③轻轻地将垫圈一个一个地放在纸梁中央④当纸梁压垮时,停止放垫圈⑤用垫圈的数量表示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最后一个不能计算),记录员记录实验数据⑥用相同的方法测试不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最后得出实验结论2.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员将实验数据写到黑板上。

(教师巡视)3.教师提问:观察这些实验数据,与没有折的纸比较,你能得到什么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得出:①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②不同形状抗弯曲能力不同。

(板书)4.解决问题:①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②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三、瓦楞纸板的研究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薄薄的一张纸改变形状后,它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了。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材料也是通过改变形状来改变抗弯曲能力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视频。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2321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23212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司徒敏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改变薄型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2、了解条形建筑材料常见的形状结构,知道它们做成这种形状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1、探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2、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对其抗弯曲能力作出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注实验过程的公平性,养成一丝不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知道改变薄型材料的形状能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关注到实验的公平性。

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木板4块、大小相同的纸3张、螺母10个、镊子1个、记录单1张。

教师演示材料:木板4块、平面纸一张、螺母10个、瓦楞纸,课件。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探究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挑战,挑战是与这个纸桥有关的,先看这个纸桥的承受力如何?(演示)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2、我们今天的挑战就是:不能改变桥墩,只能改变桥面,但不能把桥面对折,也不能在桥面上面压东西(演1、观察平面纸的抗弯曲能力。

2、学生讨论。

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出本课研究问题。

帮助学生理示),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让它能承受两个以上螺母的重量。

3、这样对比可以吗?怎样比才公平?还有哪些要做到相同的?怎样才能在每次的实验中保持这些条件不变?(PPT)5、在我们开始进行挑战前,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给大家(PPT):(1)用镊子轻轻把螺母放在纸上。

(2)先做“——”形,再做其他形状。

(3)一张纸不能重复折两次。

(4)做完三种形状的就先出来输入数据。

6、请大家观察数据2分钟,看看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3、展示做法。

4、思考实验的公平条件。

5、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6、实验探究、记录数据。

7、输入实验数据。

8、分析数据。

清实验的公平条件,这样学生的实验操作就会更规范,获得的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小学科学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小学科学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小学科学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了解物体形状和其抗弯曲能力的情况。

形状对于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将以小学科学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为教案,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不同形状对其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定义物体的形状。

2. 学生理解不同形状对物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3. 学生了解并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形状词汇,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4.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教学内容1.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a.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某些物体比其他物体更抗弯曲?可能和它们的形状有关吗?b. 解释物体的形状对其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c. 以实例来说明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比如,平衡在一根点上的直接物体与放在方形和三角形基座上的物体。

2. 探索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a. 给予学生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直形木棍、圆形钢筋以及三角形金属片。

b. 要求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对每种物体进行折弯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c.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3. 归纳总结a.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总结出物体形状和抗弯曲能力之间的关系。

b. 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些形状,如三角形,比其他一些形状,如圆形,更能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c. 让学生归纳出一些支持这个观点的例子,如钢桥的设计和房屋结构。

教学方法1. 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不同形状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2. 讨论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想法,并与同伴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3. 思维导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他们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提出问题和场景,引发学生思考不同形状物体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抗弯曲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认识改变形状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抵抗弯曲”,通过实验我们测试了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得到了怎样的结论吗?2.教师: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

3.生: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强;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加。

4.师:同学们真棒,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增加纸的宽度和厚度确实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但是这样会增加材料的用量,我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

5.出示各种形状材料的图片。

6.师:同学们观察图片上的材料,有什么发现?7.生1:材料都是空心的。

8.生2:材料的形状都不一样。

9.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把材料做成不同的形状呢?10.生1:有不同的用途。

11.生2:可能抗弯曲能力不一样。

12.师:对。

不同形状的材料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

那不同的材料是不是抗弯曲能力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13.板书课题: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二.不同形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1.师:我们想要知道不同形状的材料抗弯曲能力是否不同,可以怎么做呢?2.生:做实验。

3.师:那我们用哪些形状来做实验呢?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可以用哪些形状做实验。

4.全班交流讨论,师根据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图形。

5.师:同学们真棒,想到了那么多的图形。

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部都测试一遍,所以我们将图形归纳为四种基本图形:圆形,方形,“U”形和“W”形。

6.师:形状确定好了,那我们怎样来设计这个实验呢?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7.学生说,课件出示。

8.师:实验材料准备好了之后,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来做这个实验了。

我们如何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呢?9.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实验中哪些条件要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10.生:形状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责任学校责任教师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本29页、30页内容。

【教材分析】
这部分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找出抗弯曲能力较强的形状,并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瓦楞纸板的特点和瓦楞纸板为什么能抵抗弯曲。

【教学目标】
1、认识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能力和习惯。

3、体会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实验,认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观察瓦楞纸板,研究它的结构做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写着“正”“反”两字的圆片。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