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认识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
• 五、心身疾病的诊断 • 1、诊断要点:1)明确的躯体症状 • 2)寻找社会心理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 的时间关系 •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 • • • •
2、诊断程序: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心理学检查 4)综合分析
• 六、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 1、心身同治 • 2、心理干预目标包括:1)消除心理社会 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 3)消除生 物学症状
• • • •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1、心理动力学理论 2、心理生物学理论 3、学习理论
• • • • • •
四、心身疾病的发病和以下因素有关: 1、刺激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2、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和评价 3、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4、个体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 5、年龄、文化水平、政治修养
• 七、心身疾病的预防: •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 具体预防措施: 1)心理素的培养 • 2)对有不良行为的人及早利用心理学技术 指导其进行矫正
• 3)对于生活环境和工作中存在明显应激源 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 少不必要的刺激 • 4)对于有情绪危机的人,应及时帮助加以 疏导
心身疾病
• 一、定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 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程的演变、治疗和 预后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有病理改变的躯 体疾病。 • 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 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 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
• 心身疾病易发生在植物神经和内分泌支配 下的器官和系统 •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除感染、中毒、烧 伤和外伤以外的疾病大都和心理因素有关 • 1、内科系统的心身疾病 • 1)循环系统:如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 冠心病、心肌梗塞、原发性高血压、 • 2)消化系统: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神 经厌食、神经性呕吐、局限性肠炎等
《心身疾病概述》课件
由于身体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出现错觉,误认为身体出现了某种毛病。
心身疾病的分类
焦虑类心身疾病
身体疾病和焦虑症状交织在一起。
消化系统类心身疾病
包括《IBS症候群》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皮肤类心身疾病
比如《慢性荨麻疹》和《神经性皮炎》。
无法分类的类心身疾病
罕见的,病因极为复杂,无法归类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PPT课 件
心身疾病是一类由心理和身体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本课件将讨论心身疾病 的分类、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心身疾病
定义
由心理与身体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无法解释身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特点。
例子
比如,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没有医学检查或血液检验结果来证实其身体的症状。
心身疾病的原因
1 遗传因素
心身疾病有时会出现家族倾向。
2 生活方式
饮食、锻炼和睡眠等生活方式会影响心身 疾病的发生。
3 心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素
4 环境因素
比如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会影响机体免 疫力,加重身体症状。
比如空气、水质、工作环境等影响机体对 疾病的防御和应对。
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
调整生活方式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锻炼和睡眠有
助于缓解症状。
3
预防复发
4
积极预防复发,比如减轻压力、保持 心情愉悦等,都有助于避免再次发生。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心身疾病治疗的关键。比 如,行为疗法和谈话疗法。
执行治疗方案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也是治愈心身疾 病的重要步骤。
总结
心身疾病常常受生物、心理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身体和心理疾病发 生的极其复杂的疾病。认真对待心身疾病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是我们应该重视 的健康观念。
第七章 常见心身疾病
第七章常见心身疾病随着医学科学得发展,医学模式已由单纯得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得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由于社会、生活、学习等各种因素得变化,各种竞争日趋剧烈,无不影响着人们得心理行为,产生一定得生理反应,持久得、过重得生理反应可导致心身疾病。
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就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引起得躯体疾患,介于神经症与躯体疾病之间。
近年来,疾病谱及死亡谱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心-身相关机制导致得心身疾病逐渐取代了传染性疾病。
即使某些单纯得生物因素引起得疾病,也存在着一些心身障碍。
对心身疾病得研究已成为21世纪得重要研究方向。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心身疾病得发生就是在生物、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得作用下,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种中介作用,影响或(与)改变生理活动,引起相应得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
其中心理因素既可以就是主要病因,又可以就是重要诱因,对每一种心身疾病来说,存在个体差异。
(一)病因1、生物因素研究表明,原生理始基、器官易罹患性、遗传、自主神经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就是引起心身疾病得主要五大生物因素。
此外,还包括微生物感染、理化因素、营养失衡、性别、年龄、血型等。
原生理始基就是指机体具有发生疾病得某种病变基础,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冠心病得原生理始基;器官易罹患性则就是在有病理改变得基础上,该器官发生疾病得难易程度。
2、心理因素包括心理特征、心理应激源(psycho-stressor)、情绪反应及行为因素等。
人们在特定得社会环境中形成个体得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个体得认知、评价,激起一定得心理应激,在此基础上产生不同得情绪反应,如焦急、愤怒、忧伤、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失望等;或者表现出各种不良得行为模式、生活习惯、道德品行等,如A型行为模式(急躁好胜、事业心强、有强烈地竞争意识、易怒等)易导致冠心病;吸烟易导致肺癌等。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由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一类疾病。
它是身体与心理之间紧密联系的产物,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或误解。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和治疗等方面对心身疾病进行探讨,以增进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定义心身疾病,又称为躯体化障碍、功能性身体症状障碍,是指那些不能用已知疾病解释的身体症状,例如头痛、胸闷、腹痛等,这些症状造成了明显的痛苦或丧失功能。
尽管这些症状缺乏明确的身体病理学证据,但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可以通过心理和社会因素诱发或加重。
二、病因心身疾病是复杂多样的,其病因涉及生物学、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因素。
1. 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人天生就存在对压力的脆弱性,容易出现身体症状。
此外,某些生物化学和生理机制的改变也与心身疾病的发生相关。
2.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压力是诱发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工作压力、家庭冲突、人际关系问题等会导致人们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诱发或加重身体症状。
3. 环境因素:外部环境中的压力和刺激也会对心身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例如,持续的恶劣工作环境、空气污染等都可能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三、症状心身疾病的症状各异,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头痛、胸痛、肌肉紧张、疲劳、消化不良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对各类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
四、治疗心身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心身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等,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增强应对能力,从而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2.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
例如,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3. 身体疗法:有些患者对心身疾病的症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身体感知,因此采用一些身体疗法如针灸、按摩、理疗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紧张感。
心身疾病定义解析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心身疾病定义解析
心身疾病概念的解析: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llI)关于心身疾病的分类和日本池见酋次郎参考美国分类提出的日
本心身痰病分类,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提出以下分类意见。
例如:内科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自主神经失调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阿迪森病(Addisondisease)、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糖尿病;外科心身疾病:全身性肌肉痛、书写痉挛、外伤性神经症、阳痿、类风湿性关节炎;妇科心身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能性不孕症、性欲减退、更年期综合征、心因性闭经;儿科心身疾病:心因性发热、站立性调节障碍,继发性脐绞痛、异食癖,眼科心身疾病: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炎、眼肌疲劳、眼肌痉挛等。
口腔科心身疾病;复发性慢性口腔溃疡、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特发性舌痛症等耳鼻喂种身疾病:梅尼埃综合征、咽喉都异物感、耳鸣、晕车感、耳鸣、晕车。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身体和心理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它既包括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也包括对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身疾病并非单一的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系列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心身疾病的定义和特征心身疾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身体症状与心理问题相互关联,缺乏明确的器质性病因。
心身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包括心理压力、焦虑、抑郁、人格特质等。
同时,心身疾病也可以导致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痛、胃痛、肌肉紧张等。
心身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而多样。
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等途径对身体机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外,心身疾病的发生还受到个体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争执频繁或者个体具有易受压力情绪化的性格特点,都可能增加患心身疾病的风险。
总结起来,心身疾病是一类身心相互作用导致的综合性疾病,具有以下特征:身体症状与心理问题相互关联,缺乏明确的器质性病因,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致病,同时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心身疾病的成因和机制心身疾病的成因和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度焦虑、抑郁和负面情绪的积累,容易引发身体的病理反应。
这些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途径对身体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等。
生理因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某些人体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或者遗传基因的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心身疾病。
例如,某些人对某种刺激处理的机制不同,容易导致过度的生理反应,进而引发心身疾病。
环境因素也对心身疾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家庭环境的稳定性、社会支持体系、工作环境等都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心身疾病介绍
四、人格特征或行为类型与心身疾病
70年代美国卫生当局的一份报告指出,一些不健康的行为, 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例如吸烟与冠心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增 高有关,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的死亡率高70%。 据英、美等国报道,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要比不吸烟者 2~3倍。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有关,也与恶性肿瘤发 病有关,急躁易怒者患肺心病及脑血管病的危险大于孤僻少言 者。 多食行为对健康也不利。由多食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 囊炎和高血压有关。 多食动物脂肪,少食谷物和蔬菜等易患肠癌等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诊断
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两个方面: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 躯体诊断的方法与原则与诊断学中相同。需要注意的是, 某些病人可能有许多躯体症状,而没有相应器官的组织损害。 这些躯体症状可能是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 “心理-植物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医生在诊断 时应想到这些可能性。 心理诊断则靠心理检查,心理检查的常用方法是会谈法、 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和行为观察等。心理诊断所涉及的 心理方面有①病人的个性特点;②病人当前的心理状态;③致 病的心理社会因素;④人际关系、早年生活经历、家庭与社会 背景等情况。 心理诊断的目的是了解该疾病的心身关系及其程度,以便 在疾病的防治中采取必要的心理学干预措施
第四节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一、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心身疾病的预防原则为主要有: 1.心境乐观、心胸宽大,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2.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 3.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 4.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学会心身放松技术。 心身疾病大多直接表现的是各种症状和体征,所以很多预 防措施只是针对这些临床症状,而忽略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因 素。因此,在心身疾病的发病中起更重要作用的是心理社会因 素,所以预防也更应该侧重于这些因素。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身疾病的概念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身疾病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关于心身疾病的发生也是越来越多,属于,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定义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道易激综合征等。
广义的心身疾病范围要广些,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
以前有人将心身关系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指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应也就恢复;②心身障碍,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但没有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指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但是一般都将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混合使用,因为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易理解,但实践中难以明确界定。
2.心身疾病的特点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②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④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⑤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历年试题再现】陈某,男性,36岁,平时身体健康。
离家外出打工时突然得知老家发生地震,家中父母妻儿生死不明。
此时,陈某突感焦虑不安,头痛,失眠,血压160/100mmHg,心率90次/分,伴多汗、尿频、四肢震颤。
1周后家乡通讯恢复,知道家中平安无事,上述症状自行恢复,血压120/74mmHg,心率72次/分。
陈某的这种情况称为( )。
A.心理反应B.生理反应C.心身反应D.心身障碍【答案】C。
心身疾病的概念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
3.综合分析: 根疾病、何种心身疾病、
由哪些心理社会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和可能
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作出恰当的估计。
七、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心理干预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消除心理学病因:
消除生物学症状 :
心、身同治原则
第三节
冠心病心身问题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矫正A型行为 运用支持疗法帮助度过急性心肌梗塞的危机期 运用行为矫正疗法(如自我管理方法)帮助戒烟、戒 酒、控制体重、增进体育锻炼 运用行为矫正疗法矫正依赖行为 应激管理干预(运用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等)
第四节
癌症心身问题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① 癌倾向人格假说: Temoshok1977 年提出“ C 型人 格特征”, C 型人格特征(压抑、屈服、克制)
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四、心身疾病诊断要点
1.确定躯体症状。这种症状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或器质性病变基础。
2.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
可能发现某些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 症状发作在时间上或逻辑上有密切联系。 3.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六、心身疾病诊断程序
医学心理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临床心身问题(心身疾病)
第一节
临床疾病的心身问题
一、临床疾病的心身作用类型
心理因素直接影响躯体功能:心理应激(“我感到有 压力”)会对其身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 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心理因素间接影响躯体功能: “我感到有压力”,所 以“我需要一支烟” ,吸烟这种行为会对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与躯体变化相伴出现:抑郁与溃疡病 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症状:癌症病人的焦虑、抑郁 躯体疾病过程结束后遗留心理问题:幻肢痛
心身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 1.采集病史 2.体格检查 3.心理行为检查 4.综合分析
(三)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 (3)消除生物学症状 2.心身同治原则
(四)心身疾病的预防 1. 心境乐观,心胸宽广以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 的不利影响 2. 健全人格,正确认知各种生活事件,进行有 效的应对 3.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4. 劳逸结合,学会心身放松技术
目前公认心身疾病按器官系统分类:
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等。 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雷诺氏病等。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等。 皮肤系统: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 内分泌代谢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等。 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等。 泌尿与生殖系统:遗尿病,经前紧张综合症、月经失调等。 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等。 其它:原发性青光眼、口腔炎等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与特征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 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其他脑区Biblioteka 心理社会因素大脑(认知与评价)
下丘脑
垂体
行为变化、情 绪精神变化
激素
免疫功能
心身疾病
图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 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二、心身疾病的分类及范围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
《(医学课件)心身疾病》2023-10-27contents •心身疾病概述•心身疾病的病因•心身疾病的治疗•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疾病案例分析目录01心身疾病概述定义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分类心身疾病可分为神经性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定义与分类历史心身疾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世纪的黑死病、霍乱等,这些疾病的爆发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发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知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历史与发展心身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而异,但通常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
例如,心血管疾病可能包括胸闷、心悸、胸痛等躯体症状,同时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症状心身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躯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并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等心理方面的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
诊断症状与诊断02心身疾病的病因许多心身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遗传因素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不良可导致多种心身疾病。
生活习惯如糖尿病、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长期影响生理功能,易导致心身疾病。
慢性疾病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因素也可对心身疾病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易导致心身疾病。
情绪因素应激反应人格特质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某些人格特质如易怒、焦虑倾向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030201社会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可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可增加心身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缺乏社会支持如家庭不和、朋友关系差等,易导致心身疾病。
社会支持03心身疾病的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心身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改善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身疾病知识点总结
心身疾病知识点总结一、心身疾病的分类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等。
2.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包括紧张型头痛、癔症性癫痫、植物神经紊乱等。
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心理性呼吸困难、气喘等。
4. 泌尿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心理因素性尿频、非感染性尿路炎等。
5. 心脑血管系统心身疾病:包括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血性心肌病、心源性呼吸困难等。
二、心身疾病的病因1. 心理因素:心身疾病的病因主要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如焦虑、抑郁、创伤、压力、人格特点等。
2.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也是引起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等。
三、心身疾病的症状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排便不规律等。
2. 神经系统心身疾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抽动、肌肉疼痛等。
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的症状:包括气短、心悸、胸闷、咳嗽等。
4. 心脑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的症状:包括心悸、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
四、心身疾病的治疗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心身疾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
2. 药物治疗: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有时需要辅助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3. 生活方式干预:调整生活方式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五、心身疾病的预防1. 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压力和困难更加积极。
2.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远离不良习惯。
3. 学会应对压力:学会合理的应对压力,包括寻求帮助、学会放松和减压等方法。
总之,心身疾病是一类由心理因素引起或加重的身体症状的疾病,它们的发病机制复杂,既包括心理因素,也包括生理因素。
重视心身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对于保护个体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在预防心身疾病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生活方式,学会应对压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心身疾病,您都知道哪些?
关于心身疾病,您都知道哪些?随着人们对心理与疾病关系了解的深入,心身健康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身疾病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障碍,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整,这些引发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和救治。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本是由性格、情绪和认知等作用而导致的躯体疾病。
情绪变化与心理相关因素,都称之为称作“心理因素”,这包括心理刺激物和人格特征在心理刺激物作用下产生的心理应激或情绪反应。
症状常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慌、气紧、失眠、焦虑、坐立不安、烦躁易怒、猜疑、厌食贪食、神经性皮炎、消化系统溃疡、经前期综合征以及全身各种不适等。
二、心身疾病的影响因素1.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是指社会个人对某些事物、事件或体验的认知过程和价值判断。
在认知评价中,个人通过自己的认知资源和经验对所接触的事件进行思考评估,形成好坏、优劣评价。
认知评价引发人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喜悦、愤怒或者失望等,这些情感影响个人情绪和行为从而影响事件发展方向。
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事物的复杂性和认知思维方式。
事物本身并不能够影响人,而真正影响的是对事物的看法和自身认知评价。
通常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建立于以往的认知惯性,习惯于认为一事物发展必然与自我认知相一致。
但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而不为个人意志为转移。
因此,并不是每一件事都会按照惯性认知所发展,当与个人固有的认知要求相违背的时候时,患者会感到难以适应进而引起情绪激动。
2.性格特征。
这是偏向于内在,多数情况下与遗传和后天影响紧密相关。
具有相似性格特征的患者容易出现类似心身疾病症状。
在同样一件事情面前,性格不同的人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不同,有的人会非常紧张惶恐,有的人则非常放松自如。
在同样的精神刺激面前,缓慢压抑个性的人以内向反应为主,所受刺激无法释放时间久了容易出现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腹部症状;急躁焦虑个性的人以外向反应为主,受到刺激后情绪波动极大,容易出现心血管异常与内分泌紊乱。
心 身 疾 病
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定义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躯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常见的心身疾病大部分为内科疾病。
心身疾病•当一个病人的疾患远较预期为坏,并在规范治疗下未见好转,则医生就应考虑是否有心理因素参与,即有心身疾病存在的可能性。
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心为百病之源,亦为百病之药。
故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内因(正气虚)先天禀赋、气质、体质•外因(邪气实)七情、六欲和饮食劳逸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肝疏泄太过或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疏泄失职,气滞血瘀、痰阻湿困或气逆化火、火热伤阴、升降失司,表现为气血阴阳失调。
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初期多为肝心同病,肝脾同病,肝肺同病•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心身疾病的辨证分型•刚证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
•阴证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疏泄不及,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
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治法疏肝理气,宁心安神。
取手足厥阴经、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冲膻中内关神门百会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方义太冲为肝经原穴,取之可疏肝解郁。
心身疾病的治疗,历来强调“先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在疏肝的基础上,取心经原穴神门、配合心包经络穴内关,以宁心安神;同时内关可配气会膻中,以疏利胸中气机,宽胸理气;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于脑,百会位居巅顶,可醒脑调神。
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配穴肝气郁结加期门日月、足临泣肝火上炎加行间- 、侠溪心虚胆怯加通里胆俞气滞血瘀加合谷-、三阴交肝脾不和加公孙、章门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配穴肝肾阴虚加太溪.肝俞、肾俞痰瘀互结加丰隆、血海气血亏虚加中脘,关元、足三里咽喉疼痛加天突、扶突多汗加复溜、合谷心身疾病的基本治疗•操作神门、膻中采用平补平泻之法余穴均用泻法配穴按虚实进行补泻心身疾病的其它治疗•耳针法:选神门(三角窝4区)、皮质下(对耳屏4区)、心(耳甲15区)、肝(耳甲12区)、脾(耳甲13区)、肾(耳甲10区)以王不留行籽贴压或扻针埋藏,辅助治疗。
什么是心身疾病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要素亲密有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主要特色包括:①心理社会要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③不属于躯体形式阻碍。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当前尚缺乏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检查资料。
国内资料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 1/3 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要素亲密有关的躯体疾病。
非精神科医生极少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要素,也极少把这些他们以为是内科的疾病而当作与精神科有关,所以患者常常接受的是躯体治疗,心理社会要素方面极少获得关注。
主要生理病理过程与特色是: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要素亲密有关,如长久的心理压迫、性情烦躁或不良的生活习惯、急性或慢性的精神刺激、不良的生活环境等。
以躯体症状(器质性)表现为主,不单存在多种症状且有相应的细胞组织形态学改变。
高血压、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各样心理和躯体的生理病理症状:如心慌、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皮肤瘙痒、麻痹、灼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是:遗传要素,生化要素,心理 - 社会要素三大要素所致心身疾病可波及多个学科、多个系统、多个脏器的功能损害,故人们一定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人生的路程中不停学习、修身养性,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踊跃预防心身疾病。
与心理生理亲密有关的常有疾病列举以下:循环系统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芥蒂、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症、血管神经症、功能性期前缩短、雷诺病、二尖瓣脱垂症、原发性心动过缓症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易激惹综合征、喷门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贪食、习惯性便秘等内分泌代谢系统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妇产科痛经、闭经、经前紧张症、月经失调症、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症、产后抑郁症、慢性盆腔痛苦、围绝经期精神阻碍等神经系统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慢性疲惫症、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抑郁阻碍等骨骼肌肉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浑身肌痛等泌尿生殖系统夜尿症、过敏性膀胱炎、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慢性前列腺炎等外科手术后神经症、器官移植后综合症、整形术后综合症、肠粘连症等儿科哮喘、遗尿症、夜惊症、口吃、少儿紧张性头痛等皮肤科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斑秃、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慢性湿疹、酒渣鼻等耳鼻喉科咽喉异感症、失音、过敏性鼻炎、耳鸣、职业性喉病、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等眼科中心性视网膜病、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浅层边沿性角膜溃疡、眼疲惫、眼部异物感等口腔科口臭、口腔黏膜溃疡、口腔炎、原发性颞额关节痉挛、牙科恐惧症、口腔扁平苔藓等其余心身医学识题麻醉的心身医学识题、癌症的心身医学问题、痛苦的心身医学识题、艾滋病的心身医学识题女性常有心身疾病及心理问题原发性痛经、经先期紧张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阻碍、功能性不孕症、围产期抑郁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其余: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痛、外阴不适感外国对心身疾病的研究和分类依据美国心理生理阻碍学会拟订的心身疾病的分类以下: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
心身疾病的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述
二、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一)、临床典型的心身疾病:
1.消化性溃疡。
2.神经性厌食。
3.原发性高血压。
4.冠心病。
5.肥胖症。
6.支气管哮喘。
7.偏头痛。
8.肿瘤。
(二)、睡眠障碍与疼痛心理
1.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以是各种疾病的伴随症状。
睡眠障碍分为4大类:入睡和维持睡
2.疼痛心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现象,疼痛的程度与损害程度不一定一致,心理-社会因素对疼痛的影响较大。
(三)、妇科和儿科心身疾病
1.妇科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妇科疾病发病、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妇科病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由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所引起的。
这些心理问题有时候还会引起强烈的心身反应,转化为心身障碍。
妇科常见的心理问题干预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向广大妇女宣讲月经、妊娠、分娩等生理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改变不良认识,从而改善不良心理刺激的影响。
(2)对不良情绪严重的病人,可通过心理支持疗法、认知心理疗法改善不良认知和不良情绪。
(3)通过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改善心身反应,促进心身健康。
2.儿科心身疾病
儿童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大脑结构和相关功能的发育正在完善之中,大脑缺乏对植物神经和情绪活动的有效调节,极易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儿科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 糖尿病 哮喘 溃疡病 失眠症 肿瘤
遗传
高血压
高血脂 吸烟 肥胖 缺少活动 A型行为
人际关系紧张 焦虑抑郁
24
A性行为与冠心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哮喘 溃疡病 失眠症 肿瘤
A型行为指具有好胜心强、雄 心勃勃、努力工作而又急躁 易怒的行为特点,概括为时 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
心身疾病示意图
按影响程度划分
7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生理学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综合认识
8
心理动力理论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9
心理动力理论
潜意识 心理冲突
神经系统 功能改变
脆弱器官 病变
10
心理冲突
•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 (psycho physiological diseases),指心理社会因
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 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 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凡是疾病的发生、发展、 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 理社会因素影响者,都属 心身疾病。”
大多数起病缓慢、渐进,一般 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约l/5患 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 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 被发现。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 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 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 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 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 出血等较重症状。
23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STRESSOR
STRESS
血容量
不良习惯与行为
过食,高盐等
17
心理因素所致冠心病的机制
心理刺激
情绪的波动(焦虑, 怨恨,挫折感等) 植物神经系统
心率,心律
冠状动脉
血小板机能
血压
代谢紊乱
瘁死
心肌梗塞
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18
慢性心理紧张条件下的溃疡病发生
精神紧张压力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垂体前叶分泌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
1. 高血压 2. 冠心病 3. 糖尿病 4. 肿瘤 5. 哮踹 6. 溃疡病 7. 失眠症
16
心理因素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性格
不 良 刺 激 因 素
心 理 应 激 反 应
下 丘 恼 内 分 泌 失 调
缺乏运动
交 感 作 用 垂 体 作 用
心输出量 肾上腺髓质分泌 小动脉痉孪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血压升高
副交感神经兴奋
皮质醇
胃的防御能力下降: 胃粘液的分泌被抑制 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 修复能力下降
损害因素增强: 胃酸分泌增加 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
溃疡发生
19
急性STRESS状态下末稍器官及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变化
1. 胃. 十二指肠溃疡
2. 胸腺. 淋巴节的萎缩
3. 肾上腺肥大化( 皮质增生 )
4. 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1
报告结构图
• 认识心身疾病 • 走出亚健康 • 健康新概念 • 要想身心松 “四乐存心中”
2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 医学临床普遍存在着心理行 为因素和躯体的相互影响和 作用。患者因紧张和压力产 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可能直 接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和呼 吸加快。而躯体疾病也会造 成心理反应,如癌症患者的 恐惧情绪,甲状腺功能亢进 患者出现类躁狂,慢性疾病 患者的抑郁倾向等。
迷 走 神 经 功 能 亢 进 哮喘、消化溃疡等 交 感 神 经 功 能 亢 进 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等
11
心理生理学理论 疾病与心身
神经系统 Neural system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心 身 疾 病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社 会 心 理 因 素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12
心理生理学理论
其他脑区
心 理 社 会 因 素
大脑
下丘脑
垂体 激素 免疫功能
行为变化 或情绪、 精神变化
心身疾病
13
紧张(忧虑、烦躁、恐慌、
贪求、妒忌、憎恨) 大脑皮质
皮质类固醇
下丘脑
血压↑
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
肾上腺 大麻酚系统
胆固醇↑
性欲↓ 免疫↓
14
皮质类固醇
糖尿病↑
肾上腺素
肥胖
亚历山大(F. Alexander)提出的经典七类
疾病与心身
消化性溃疡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
神经性皮炎
15
目前影响白领健康 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20
急性STRESSOR
急性神经递质变化 ( 多为一过性 )
持续或反复出现
慢性STRESSOR
神经递质的慢性变化 受体的慢性变化 神经回路网的变化 其他中枢神经系的慢性变化
持续或反复出现
精 神 的 变 化
情 绪 的 变 化
植 物 神 经 系 的 反 应
内 分 泌 系 的 反 应
免 疫 系 的 反 应
慢性的STRESS反应
21
常见的心身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哮喘 溃疡病 失眠症 肿瘤
肥胖 遗传
吸烟
酗酒 精神紧张
过度摄盐
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 II异常增多
原发性 高血压
多因素致病。 公别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哮喘 溃疡病 失眠症 肿瘤
持续或反复出现
精 神 的 变 化
情 绪 的 变 化
植 物 神 经 系 的 反 应
内 分 泌 系 的 反 应
免 疫 系 的 反 应
精神情绪 的波动 急剧的身体变化 多为一过性 功能行与适应性
持续或反复出现
精神情绪 的波动 急剧的身体变化 多为一过性 功能行与适应性
一过性的STRESS反应
失眠症等 各类心身症
3
心身或身心问题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性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人群 普通人群
比例(%) 10%~60%
门诊、住院病人 大于35%
内分泌科 75.4%
心血管专科
呼吸科 普通内科,
60.3%
55.6% 30.8%
皮肤科
26.6%
4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5
心身疾病 疾病与心身 心身疾病 概念 心身疾病 发病机制 常见 心身疾病 躯 体 疾 病 心 身 病 心 身 症 神 经 症 精 神 病
6
心身症:只是躯体功能性改变。
心身病:发生了躯体器质性病变。
生 物 因 素
躯 体 疾 病
心 身 疾 病
( 心 身 障 碍 )
神 经 症
精 神 病
社 会 心 理 因 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