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平塘县打代河天坑群的发育特征
天坑
成因
塌陷型
冲蚀型
塌陷成因的喀斯特天坑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类型,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如小寨天坑、大石围天坑群、 小岩湾天坑、龙缸天坑等。
塌陷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其发展由地下到地面,并经 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
塌陷型天坑的形成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有连续沉积、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层,并有较广泛的连续出露与分 布;岩层的水平至平缓产状,尤以宽平的背斜轴部最为有利;位置相对很低的排水基准面和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 在50-200m以上;温湿多雨的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含水层中存在着物质、能量输入与输出功能强大的动力系 统。
2013年12月12日凌晨0:40许,广元市朝天区平溪乡三组突然发生地陷,造成的天坑长约60米,宽40余米,坑 深越30余米。当地村民王加顺11间旧房被埋,新建楼房开裂成危房,王加福家一间旧房被拉塌,所幸无人伤亡。 垮塌还在继续扩大中。
2014年1月5日,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滨河新城一条在建的公路旁突然塌陷,随后形成一个巨大的“天坑”, 道路施工被迫停止。了解到,“天坑”位于道路边上一磷矿矿区内,距离新修的道路大约70米,新修道路有500 米的路段穿越了磷矿的“采空区”。事发后,磷矿方面立即向多个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 目前,对于“天坑”的处置以及道路下一步安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正在进一步论证中。图为直径超过一百米的 “天坑”。
冲蚀型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水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落水洞式或盲谷式天坑。目前仅发现了两例。
发育条件
其发育条件应具备:上部与下部应具备巨厚的非喀斯特化与喀斯特化岩层叠置结构并分别在上游与下游广泛 出露;岩层在整体上呈水平至平缓状;下部喀斯特化岩层中存在100-200米厚度的含水层包气带;温湿多雨的热 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有数十万年以上的地壳持续上升历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55)(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综合题专题训练 (55)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2:如图为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填序号)(2)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
(填序号)(3)长江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由此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4)下列是某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据此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非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以低缓高原为主,荒漠景观遍布,多新月形沙丘。
新月沙丘有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较陡,两坡之间的交接线为弧形沙脊,沙脊与风向垂直,沙丘体背风坡的两侧顺风向延伸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位置分布。
(1)试用实线在图中绘制该地单个新月形沙丘的平面俯视图,并用虚线在适当位置画出沙丘脊线。
(2)说明该地荒漠景观广布的自然原因。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当地俗称弄场)喀斯特地貌地区。
该地年降雨量1500~1600 mm,高温多雨的气候促进了可溶性碳酸盐岩的溶蚀,深洼地、谷地、地下河、洞穴、钟乳石等极为发育,园内有2566个洼地,其中300 m以上的深洼地114个,平均深度377.3 m,居民多生活在洼地底部。
区域自然环境受到人为破坏之后,水土流失较严重,旱涝多发。
如图示意七百弄深洼地的发育过程。
(1)分析七百弄深洼地旱涝多发的自然原因。
神秘的超级天坑
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为超级天坑,深度和宽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为大型天坑,深度和宽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的为标准天坑。
中国是世界上的天坑大国,散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
全球已发现的81个天坑中,有51个位于中国,其中超级天坑有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和巴马号龙天坑四处。
贵州平塘天坑群贵州平塘天坑群,又称平塘打岱河天坑群,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西南部的塘边镇。
在方圆20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着打岱河天坑、安家洞天坑、道坨天坑、夏家坨天坑、阴河天坑、八角天坑、瑶人湾天坑、中干凼天坑、螺港湾天坑、犬冒坨天坑、石膏洞天坑、打赖坨天坑等12个大小不一的天坑,其深度在300至600米之间。
其中以道坨天坑最为险峻,四周均为悬崖峭壁,地貌惊险壮观,是真正四面绝壁的天坑。
经中法洞穴探险队多次探险考察,测得贵州平塘天坑群打岱河天坑深543.2米,南北长约一千八百米,东西长约一千七百米,底部面积约八十万平方米,坑底原始森林茂密,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是目前发现的顶底面积、容积最大的超级天坑。
天坑底部有多条暗河涌出并在对面的山脚下潜伏十多千米后,在罗甸县董当乡的大小井村喷涌而出。
深度第一的小寨天坑群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荆竹乡九盘河右岸典型的深切割峰丛谷地地貌区,小寨天坑和硝坑、冲天岩、箩筐岩、伍家寨、猴子石、大青坑等六个天坑共同构成一个天坑群。
小寨天坑最大深度为662米,天坑四周均为高峻近直立的石灰岩陡壁所圈闭,在竖直方向上呈双层嵌套结构。
上部为椭圆形,深320米,下部略呈矩形,深342米。
深度位居世界第一、面积排在世界第二的小寨天坑为塌陷型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形成。
其发展由地下到地面,经历了地下河阶段→地下崩塌大厅阶段→天坑出露地表(天坑形成)等三个主要阶段。
巴马号龙天坑巴马号龙天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600米,最大深度约为510米,总容量约一亿立方米,是全球已发现规模硕大、形体最完整的岩溶超级天坑之一,在中国十大岩溶天坑中,位居第二。
天坑的形成过程高中地理
天坑的形成过程高中地理天坑是地球在表面上出现的一种独特地形,也被称为岩溶陷落坑。
它通常是由于地下溶蚀过程引起的地面坍塌而形成的。
这些坑洞通常具有较深、半圆形的洞口,但它们可以是各种形状和大小。
天坑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涉及了多种地形和地质过程。
总的来说,天坑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阶段:岩溶地形的形成岩溶是一种地质过程,指地下水经过长时间的溶蚀后,在岩石表面形成许多洞穴、地下水道和地下河流等。
这些岩溶特征广泛分布在全球,是天坑形成的前提条件。
岩溶过程的速度与岩石的可溶性、地下水的渗透、地下水的化学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关。
第二阶段:岩石的溶蚀地下的地球水经过长期渗透和侵蚀,可以溶解岩石中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
当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饱和溶液,这时溶液会开始溶解岩石,形成地下溶蚀洞穴。
这样的溶蚀过程在天坑的形成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三阶段:地下水的下降和排泄当地下水下降到一定深度时,会对溶洞内部产生压力,从而导致地下水的排泄。
当地下水流入溶洞内部产生流动时,它会更快地侵蚀溶洞内部的岩石。
如果这样的侵蚀过程长期持续,地下溶蚀洞穴的大小和规模将不断地增加,最终导致溶洞的坍塌。
第四阶段:溶洞的坍塌当地下溶洞内部的岩石无法承受压力时,它将崩塌并坍塌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天坑。
这样的坍塌过程通常不是一次性的,可能发生多次,直到形成天坑。
第五阶段:天坑的演变一旦天坑形成,它通常会继续演变,直到它被填满或化石化。
当地下水继续渗透并侵蚀地下岩石时,天坑的大小和形状可能会继续改变。
天坑也可能与周围的岩石地貌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新的岩溶特征的产生,如岩柱、石锥等,因此对于天坑的演变过程,目前也还有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总之,天坑的形成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和地质构造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对天坑的形成有了相对完整的认识,但它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地质奇观。
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地貌专项训练选择题1、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2)图中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答案:DA【提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风沙地貌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解答】(1)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
故选D。
(2)读图可知,图中新月形沙丘西北侧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为迎风坡,因此图中的风向可能是西北风。
故选A。
2、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要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千米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
图1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窝凼”洼地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独特地貌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2)图2中数字与下图中景观图有对应关系的是()A.①—ⅣB.②—ⅡC.③—ⅠD.④—Ⅲ(3)下列因素对“FAST”Ⅰ作干扰最大的是()A.台风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火山喷发答案:AAC【提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流水地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该洼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一般形成于石灰岩地区,从岩石成因看,该类岩石属于沉积岩。
图2中沉积物堆积之后形成甲,说明甲是沉积岩。
石灰岩经流水溶蚀(属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对应图中①。
故选A。
(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①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固结成岩,④为冷却凝固。
贵州黔南平塘县 的特点都有什么300字
贵州黔南平塘县的特点都有什么300字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达千余米,最高海拔点是大塘镇南端的垠上坡,海拔1487.7米,最低海拔点是甲茶镇甲茶村六啊河出口处,海拔402米。
县境内地貌类型和形态十分齐全,喀斯特区域面积2455.23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7.2070;全县山地面积2421.6平方公里、丘陵面积334.9平方公里、盆(坝)地面积9.6
平方公里、台地面积8.45平方公里。
全县耕地保有量72.56万亩,基本农田面积62.19万亩。
平塘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较为分明。
太阳辐射年总量多年平均为88.924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316.9小时,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8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1摄氏度,年平均霜期仅为50天左右。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天坑的相关知识。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现象成因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天坑的形成一是石灰岩层要厚。
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
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
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直至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中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分级原则在世界上发现确认的天坑约80个,其中有超过50个在中国。
中国的天坑分布在南方喀斯特地区,绝大多数位于黔南、桂西、渝东的峰丛地貌区域。
按天坑分级原则,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为超级天坑,全世界仅有三例,全在中国(重庆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深度和宽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国有9例;深度和宽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的为标准天坑。
著名天坑十大天坑2010年危地马拉天坑著名的天坑危地马拉巨坑又将天坑这一术语进一步扩展,即地面突然塌陷。
贵州省平塘塘边-罗甸董架天坑群成因探讨
LOW CARBON WORLD 2017/11低碳技术责州省平塘塘边-罗甸董架天坑群成因採讨张成忠(贵州有色地质工程勘察公司,贵州贵阳550000)【摘要】平塘塘边-罗甸董架天坑群位于处于规模宏大的小井地下河系统的临近排泄基准面的马鞍寨至小井一带集中分布,具有较大的旅游 及科研潜力。
地段内厚度巨大的可溶碳酸盐地层及复杂的地质构造为天坑群的发育提供了基础,地壳的不断间歇式提升和暗河系统不断的向 上游溯源侵蚀使小井地下河暗河的埋深逐渐加大,由此使地下水不断汇聚、较大的水力坡度、地下水动态的巨幅变化,使岩溶发育具有向深性、迭加性和多阶段性特征,新构造运动是本区天坑形成较为重要的因素,依据岩溶发育的多期性特征,总结出天坑的形成模式。
【关键词】平塘塘边;罗甸董架;天坑群;小井;地下河系统;成因探讨【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 2017 )32-0113-021引言贵州省平塘塘边-罗甸董架天坑群位于平塘县南部塘边镇的新建村、新店村、新风村和与之接壤的罗甸北部董架乡的白龙村力毛坪组境内约13km2的范围内,其间分布的大小天坑十几个,其中以大窝凼天坑(已开发为FAST)、打岱河天坑、倒坨天坑、猫底坨天坑以及落魂洞、半边洞天坑等规模较大。
独特成群的天坑群地质景观,已经成为贵州的一张名片,目前已列入贵州地质公园的重点开发区域,是一个集地质景观(地质遗迹、岩溶)、旅游、生物垂直分布多样化一体等天然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区潜力巨大。
为什么在如此小的范围内集中形成天坑群,通过对该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新构造运动等多方面的研究后认为,小井地下河系统其为流域面积流域面积610km2,主流长度为43.7km,径流量近1000L/S111,这一发育规模宏大的地下水文网对天坑群的形成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111,当然新构造运(包括地震活动)以及地质背景如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分布及处于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带和右江东西向复杂构造变 形带的过渡地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组合条件。
天坑内植被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
天坑内植被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
天坑内植被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形特征:天坑一般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深厚的地质和地貌背景,坑壁陡峭,坑内地势较为平缓。
2. 湿度特征:天坑内长期保持一定的湿度,水分充足,土地富含有机质,种植植物的条件相对优越。
3. 光照特征:由于天坑深处地表无光照,植被生长主要依靠激发的光合作用,因此在坑壁较阳面的位置植物数量较多,生长茂盛。
4. 温度特征:由于天坑内部处于山地区域,自然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季节变化较为显著。
综合以上几个环境特征,天坑内植被具有较高的生长适宜性,且品种较为多样化。
常见的天坑植物包括黄杨、灰树花、龙船花、金丝桃等。
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含解析)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送别角(40°30′S,174°41′E)是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
下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物理风化C.冻融风化D.海浪侵蚀2.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A.海蚀崖、海蚀柱B.海滩、滩涂C.潟湖、海积阶地D.沙坝、沙嘴位于阿联酋的利瓦沙漠拥有连绵起伏的新月形沙丘,图为该地新月形沙丘示意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该沙丘成因和形态特征表述正确的是()①该沙丘由风力沉积形成②迎风坡陡而凸③沙丘尖角指向东北④背风坡缓而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在利瓦沙漠附近的公路两侧,看到麦草呈方格状铺在沙地上,用工具轧进沙中,留出几十厘米麦草竖立在四周,形成矮草沙障,其功能为()A.美化环境,吸引外来游客B.截留水分,增加利瓦沙漠降水量C.降低风速,防止风沙掩埋公路D.引进物种,丰富当地生态系统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至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题目。
5.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6.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2023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发布“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作为国内外知名休闲度假胜地的桂林位列第二。
中学地理科普 地球之眼-神秘的天坑22
地球之眼-神秘的天坑地球以其千变万化的地理奇观以及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滋养着人类繁衍生息。
这里有高山可供攀登,有海洋可供探索。
然而就在人们把高山、大海、森林作为亲近自然的心灵归宿时,有一种地貌奇观在我们身边默默守候而不为人所知,这就是有着“地球之眼”称号的天坑。
天坑是石灰岩地区形成的、口径和深度大于百米、容积上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陡崖环绕,与地下河相通的喀斯特地貌。
天坑是由中国人命名的第三个岩溶地貌术语,是喀斯特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
天坑按规模可分为超级、大型和常规天坑。
按成因分为溶蚀性崩塌天坑和冲蚀性崩塌天坑。
溶蚀性崩塌天坑主要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改造而形成的天坑,比较典型的就是汉中的伯牛天坑。
冲蚀性崩塌天坑主要是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不断作用而形成的天坑,典型的如重庆箐口天坑。
天坑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重庆、贵州,以及陕西,四川、云南等省份。
截止目前,全国共发现天坑群30处,天坑217个,其中小寨天坑是世界最大的天坑,乐业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
除我国,克罗地亚、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墨西哥、巴西等国也有分布,但数量与我国相比相去甚远。
接下来,请跟我来到有着“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美称的汉中,一起认识一下汉中天坑群,来一探天坑地河的奥秘。
汉中天坑群是在世界北纬32-33°之间的首次发现,分布在汉江南岸的宁强、南郑、西乡、镇巴等区县,是全球在岩溶台原上发育的最大天坑群,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
从规模上来看,汉中天坑群以常规天坑为主,有两个超级天坑,为圈子崖天坑和地洞河天坑,圈子崖天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级天坑,地洞河天坑被国际探险家誉为“世界最美天坑”。
天坑不仅拥有宏伟奇特的外形,它特有的生态系统也孕育了特殊的动植物资源。
我们在天悬天坑发现的红白鼯鼠,在伯牛天坑附近发现的舟山眼睛蛇,在天星岩竖井底部发现的东方剑齿象化石,都是稀有罕见的物种。
其中舟山眼镜蛇、城口马兰、十大功劳还是我省首次发现的新分布物种。
2024版高考地理教材基础练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节常见外力作用地貌教学课件
1.A 海边的岩石在海水不断冲击拍打的过程中,由于岩石不同部位的硬度存在差异,使得局部岩石被掏空,形成 岩洞,A对;岩块体积较小,整个岩块受海浪侵蚀强度差异不大,B错;植物根系的生长可分解岩石,但图中植物细小, 不是形成大岩洞的主因,C错;流沙侵蚀作用虽然会扩大岩洞的面积,但并不是形成岩洞的主要作用力,D错。
教材素材变式
答案
5.【参考答案】 (1)白垩纪时期气候温暖,海平面较高,(大片陆地被淹没)缺少陆源风化物,杂质少,碳酸钙纯度 高;(2分)岩性脆弱,海蚀后退速率快,崖面新鲜光滑,地衣等植被难以生长;(2分)崖壁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多碎屑粉 末,光线多次反射、散射,增加崖壁亮度。(2分) (2)(白垩纪以来)中国东部缺乏合适的海洋沉积环境;(2分)硬质石灰岩岩性坚硬,(表面光滑显色,且多地衣覆盖)不 易被侵蚀。(2分) (3)变化趋势:白崖崖壁后退,景观破碎,面积减少。(2分)理由:碳酸钙规模有限,受海浪侵蚀作用影响,不断减少;全 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分,1点即可) 【解题思路】 第(1)问,根据材料“碳酸钙越纯,颜色越白”,反推多佛尔白崖碳酸钙纯度高。碳酸钙是海洋生物沉 积的产物,白垩纪气候温暖,海平面上升,大片陆地被淹没,该地缺少陆源风化物,碳酸钙中的杂质少,纯度高。根据 材料“疏松多孔、柔软脆弱”可以推测崖壁多碎屑粉末,碎屑粉末能使得光线多次散射、反射,从而增加崖壁亮度。 此外,碳酸岩岩性脆弱,该地西风风向与海峡走向一致,海浪侵蚀作用促使崖壁后退速度较快,崖面新鲜光滑,地衣 等植被难以生长。
答案
5.A 由材料可知,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境内,属于湿润地区,沙粒湿度大,所以沙粒起动风速大,A正确。塔克拉玛 干沙漠平坦开阔,风力更强劲,B错误。厚田沙漠没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区平坦开阔,C错误。沙粒颗粒小,沙 粒起动风速应较小,这与题干不符,D错误。
世界最大天坑群: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群(多图)
世界最大天坑群: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群(多图)【贵州旅游地质大观】打岱河天坑群中国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贵州地质学会旅游地质分会会长陈跃康打岱天坑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西部与罗甸县东部的交界处。
发育地层岩性主要为中生代三叠系和古生代二叠系的碳酸盐岩。
由于受广西山字形构造反射弧地质力学影响,黔南北地层褶皱呈放射状分布,严格控制了这一地区的地下喀斯特与地表河流的发育走向。
打岱河天坑群附近地质构造与地层时代分布图据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与贵州地质学会旅游地质分会联合调查表明,打岱河天坑群由打岱河天坑、夏家坨天坑、道坨天坑、安家洞天坑、猫底坨天坑、瑶人湾天坑、音洞天坑、打赖坨天坑、八角天坑等十二个规模宏大的天坑组成。
其中,打岱河天坑坑口南北平均宽1800米,东西平均长1700米,坑口面积约306万平方米;坑底南北平均宽900米,东西平均长1100米,坑底面积约99万平方米;坑口最高海拔1137米;坑底最低海拔548米,相对落差589米;打岱河天坑容积约12亿立方米,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大单体天坑。
打岱河天坑旅游审美风貌打岱河天坑群中规模较大的天坑还有夏家坨天坑、道坨天坑、安家洞天坑等,坑口面积均达10万平方米以上,深度都在280米以上,在龙凤山周围二十余平公里范围内,以打岱河为中心,呈阶梯状、串珠状分布,形成一组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天坑群,应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打岱河天坑群的形成,与国际知名的“大贵州滩”特殊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
著名地质学家、“大贵州滩”研究专家魏家庸先生指出:“大贵州滩”位于黔南州平塘、罗甸、惠水三县交界处。
是深数百至两千米左右的三叠纪次深海内一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东西长约70 km,南北宽10 km左右,它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研究程度最高、备受国际地学界关注的地质遗迹。
魏家庸先生认为:“大贵州滩”从发生到消亡同样经历了大约2500万年的时间,它与贵州省北部大型三叠纪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特征极其相似。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于2019 年10月18日20时在武汉开幕,10月27日闭幕。
下图为历届军运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历届世界军运会举办地( )A .多位于发达国家B .均位于中纬度C .多位于亚欧大陆D .均位于东半球2.本届军运会开幕时( )A .罗马日出东北B .闻庆的气温降至当日最低C .伦敦日影朝南D .图示范围内各地日期相同 3.本届军运会举办期间( ) A .恰遇中国寒露节气 B .北印度洋海水开始向东流 C .北京香山漫山红叶 D .澳大利亚为冬小麦播种期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面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下面为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 A .堆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B .地壳抬升、堆积、海水侵蚀 C .海水侵蚀、堆积、地壳抬升D .地壳抬升、海水侵蚀、堆积5.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秋季D .冬季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 m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要用来接收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km 半径之内没有乡镇,25 km 半径之内只有一个县城。
下图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该地独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作用B .风力作用C .风化作用D .冰川作用 7.“大窝凼”洼地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是(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火成岩读欧洲7月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hPa)。
据此回答下列各各题。
8.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1018 1014 B.1014 1016 C.1016 1016 D.1016 10149.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气压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区内岛屿众多D.大规模污染物排放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
贵州平塘天坑群简介
贵州平塘天坑群简介
门票:
90元/人
贵州平塘天坑群简介:
在距大窝凼10多公里的塘边镇龙凤山,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2个大大小小的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
天坑群以其规模数量大,天坑地貌发育完整,凹陷深邃,被地质专家称为自然“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天坑群范围约20平方公里,其中南北走向长度约1800米,东西走向长度约1700米,平塘天坑群风景区(5张)底部面积约80万平方米,最高海拔为1137米,最低海拔540多米,其深度有300米到540多米。
天坑四周悬崖绝壁,原始森林茂密,底部草木丰盛,珍稀动植物繁多,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和旅游价值。
在世界地质自然景不雅中,具有稀少、奇特、险峻、壮丽、秀美的特点,因其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记载了海洋向陆地变化的全过程,是初峰林、峰丛、石林、地下河之外的又一特色岩溶景不雅。
天坑群以其规模数量大,天坑地貌发育完整,凹陷深邃,被地质专家称为自然“天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好客,与民族文化。
真是人间的天堂!。
高中地理小练习:为什么“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为什么“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
(附参考答案)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
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 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
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
材料二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
(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
(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
(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
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参考答案:
(1)地质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
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
(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
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
(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
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
浅议平塘县甲青“壶穴”群的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
浅议平塘县甲青“壶穴”群的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
羊永夫
【期刊名称】《贵州地质》
【年(卷),期】2017(34)3
【摘要】甲青于河河床中遍布有无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完整度不一的壶穴.曾有学者提出该河床地貌类型系喀斯特河谷“冰臼”,而非“壶穴”,是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的.本文从河床基岩岩性、地质构造、水流特征及溶蚀作用等因素,分析了平塘县甲青壶穴群的形成条件,提出了3种形成壶穴的流水运动模式:瀑布模式、阶状跌水模式和急流漩涡模式,并对壶穴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甲青壶穴群是现代河流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的产物,与第四纪冰川无关.
【总页数】5页(P199-203)
【作者】羊永夫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测设计院,贵州贵阳5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31.5
【相关文献】
1.丰顺龙鲸河壶穴地貌特征初步调查 [J], 欧先交;陈春艳;曾兰华;尚志海;林培松
2.饶平青岚河壶穴地貌及其特征 [J], 曾兰华;李智钊;欧先交
3.华北山地多成因壶穴初步研究——对华北山地“冰臼”等“冰川地貌”的讨论
[J], 吴忱;徐全洪;赵艳霞;刘芳圆;陈利江;崔俊辉;秦彦杰
4.磐安夹溪十八涡壶穴群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卢炳生;张环
5.丰顺龙鲸河壶穴地貌特征初步调查 [J], 欧先交;陈春艳;曾兰华;尚志海;林培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od : D d i i kn , oma o ’ a c r t s ee p et rcs , ol s gt e ai j gL — yw rs aa eTa eg fr t nc r t i i ,dvl m n oes cl pi p ,dxa i D h n i h a e sc o p a n y on I
De eo m e tCha a t rsiso d i a e g Cl se n Pi t n u y o v lp n r c e itc fDa ahe Tink n u tr i ng a g Co nt f
Gu z u Pr v nc i ho o i e
LI Je’ L o U i 。 IP W U a g me Gu n - i。 '
( ntue SuhC i as, u huN r a U i rt, u hu500 , hn ; t e e brtyIcb i I i t s t o h aK r G io om l nv sy G i o 0 1 C i S t Kyl oa r nuao t n t z ei z 5 a a a o t n B sf r as M uti Eo g ni n et G i o r i e G i n ,G i o 00 , i ; Rs r e r ae o r ona cl yE vo m n u huPo n , u ag u hu5 01 C n e ac Cn e K t n o r z v c y z ha e h t o a t e u e E vom n adD vom n o u h uPoi e G i n , u hu50 0 , i ) fK r s r s ni n et n e l e t fG i o r n , u ag C i o 501 C n sR o c r ep z vc y z h a
Absr c Ben p c a a d c p dfe e t fo t e o d n r o i e,Tin n t a t: i g a s e il ln s a e i r n r m h r i a y d ln f a ke g, p o o e rt b Ch n s r p s d f s y i iee s hoa u Xu we c lrZh e n,i cu e olpsn n r so y e .Ac o dng t h n lsso t o main c a a trs n l d sc la i g a d e o in t p s c r i o t e a ay i fisf r to h r c e i—
5 0 0 ; .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 中心 , 阳 5 0 0 ) 50 1 3 贵 5 0 1 摘 要 : 天坑是 区别 于普通漏斗 的一种特殊地貌 , 最早 由我 国学者 朱学稳提 出的, 为塌陷型天坑 和冲蚀型天坑 。根 据对 分
打代河天坑形成特征的分析及其发育过程的探 讨 , 结果显 示, 打代 河天坑符合 塌陷型 天坑的所有 特征 , 一个发 育完好并处 是
deg o nd rv r r ru ie .
生在 地下深 处 , 大量 的物 质为 强 大 的地 下水 动 力 系
1 前 言
我 国一 系列 重 要 喀斯 特 天坑 的科学 发 现 , 从 是 18 9 4年 开始 的 。之后 朱 学 稳 学 者 对 广 西 大 石 围天
统主( 要是 地 下 河 道 ) 输 出 , 进 式 崩 塌 , 用 间 所 渐 作
贵 州 科 学 3 ( )2 -3 ,0 2 0 3 :7 12 1
G i o ce c uz u S i e h n
贵 州 省 平 塘 县 பைடு நூலகம் 代 河 天 坑 群 的发 育 特 征
刘 杰 李 , 坡 吴 光梅 '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 喀斯特研究院 , 阳 50 0 ; . 1 贵 5 0 1 2 贵州省 喀斯 特山地生态环 境国家重 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阳 贵
t sa d t e d s u s n o s d v l p n r c s n t i p p r o cu in c n b r w h tDa ah in e g i n i s i fi e eo me tp o e si h s a e ,a c n l so a e d a n t a d i eT a k n c h c o t
于成 熟 阶 段 的 特 级 天 坑 。 关 键 词 : 打 代 河天 坑 , 形成 特 征 , 育过 程 , 陷 型 , 小 井 地 下 河 发 塌 大 中图分 类号 P333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6 (02 0- 245 136 3 21)33 7) 3 5 1 0
断 而不止 , 至 整个地 下空 间 出露 于地表 而形成 。 直
塌 陷型天坑 的 特征 为 : 割 天坑 分 布 处 的各 种 切 地貌 形态 ; 坑 出露 地 表 后 的形 状 ; 口周 边 地 形 天 坑
c mpe ey c i c d swi e c a a trsiso olp i g tp s a d i l— e e o e n xr a g n n i o ltl on i e t t h r c eit fc la sn y e n s a weld v lp d a d e ta lr e o e i t h h 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