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学案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_1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基本观点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d.北魏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语),也明确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e.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人类的环境观?
【回答】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总结】目前,新的环境观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
后果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课文讲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课本11页图1.10)
a.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b.春秋时的管仲(管子),就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c.战国时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重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选修6导学案精品《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学习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阅读思考】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也称为自然观,或。
2.功能:①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②制约着人类在的行为。
环境伦理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
3、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征服论环境观是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活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在课前组织环境小组或环保积极分子进行“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环境观念提升到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人教版地理选修6《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教学设计(精品).doc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承受着需求膨胀和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有效行动,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结果外,别无选择。
要把行动由自发转为自觉,必须依靠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因此树立现代环境观和发展观乃是最基本的任务。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请以无记名的方式在下列表格中打勾,用投票箱收集。
1.收集表格,计算每一项结果的百分数,然后分析结果。
“环保行动调查”活动,印发、收集统计问卷。
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全班进行讨论。
2.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
人们对知行差异司空见惯,往往习以为常。
调查活动能揭示这一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促使学生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中。
这是一项育人价值较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人类应该怎样实现“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协调”呢?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
选修6教案 1. 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人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____________,也称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关系论。
b5E2RGbCAP(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________,并制约着人类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p1EanqFDPw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___________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____________的愿望。
DXDiTa9E3d(2>新的环境观: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环境观,认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⑪________和⑫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RTCrpUDGiT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⑬__________短缺,环境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5PCzVD7HxA 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⑯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⑰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jLBHrnAILg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⑱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⑲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xHAQX74J0X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⑳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错误!____________。
LDAYtRyKfE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错误!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导学案:第一章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____________,也称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________,并制约着人类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___________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____________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环境观,认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⑪________和⑫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⑬__________短缺,环境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⑯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⑰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⑱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⑲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⑳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21 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22____________。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23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24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只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D.环境观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考查点2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财富B.加强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合理开发资源不危及未来人类需求方法技巧练图表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面对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高中地理人教选修6《环境保护》教学课件: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共20张PPT)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2.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费,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③④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概念: 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 系的基本认识,就是环境观(自 然观、人地关系论)
2、世界观的一部分,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 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漫画: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什么道理? 传统的环境观: 人类向自然作无休止索取的征服论造成资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 21 世纪议程》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数量大,低素质人口比重大。 (2)人均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 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小结
环 境 观 的 概 念
传统的环境观 可
持 续
我国正在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完成 1~2 题。
1.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B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
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1.3 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學案(人教版選修6)【學習目標】舉例說明人類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形成正確的環境倫理觀。
一、一種新的環境觀1.環境觀(1)概念:人類對其與賴以生存的環境相互關係的①____________,也稱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關係論。
(2)功能:決定了人類對環境的④________,並制約著人類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為。
2.兩種環境觀的對比(1)傳統環境觀:是一種⑥____________的觀點,表現為人類⑦____________的願望。
(2)新的環境觀: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環境觀,認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兒子而不是主人,人類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環境)的⑪________和⑫________才能生存和發展。
二、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1.提出背景:人類在經受了人口膨脹,⑬__________短缺,環境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破壞的困擾之後而產生。
2.概念: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⑯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對⑰________滿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3.可持續發展的內容:一是要⑱________,要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損害⑲____________支援當代人和後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續發展思想包括三個方面:一是⑳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證資源的○21 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謀求社會的○22____________。
5.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把可持續發展與○23____________確定為我國的兩大發展戰略,並相應制定了《○24__________________》。
基礎達標練考查點1一種新的環境觀人類在與環境的長期共存和鬥爭中逐漸認識了環境。
據此回答1~2題。
1.下列關於環境觀的認識正確的是()A.人類對生存環境的認識就是環境觀B.環境觀是科學世界觀的一部分C.環境觀只決定人類對環境的態度D.環境觀決定人類對環境的態度並制約人類活動的行為2.傳統的環境觀認為()A.人與環境之間應協調發展B.工業文明時期人類實現了征服自然的願望C.人類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思想貫穿始終考查點2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3.下列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正確的是()A.停止開採非可再生資源,為子孫積累財富B.加強各類可再生資源的開採力度C.控制人口使人口數量維持在目前的水準D.合理開發資源不危及未來人類需求方法技巧練圖表分析傳統發展觀與可持續發展觀的差異面對人口的急劇膨脹,資源短缺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人類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_5
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程学习目标:1、理解环境观的概念、主要功能及传统环境观与新环境观的区别。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
新课引入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也称为自然观,或是人地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 (1)传统环境观:人地对立的观点,表现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思考 新的环境观强调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新的环境观要求人们摆正人类与大自然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关系,要由此前的凌驾于自然之上,变成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则。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一是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3)基本思想 ⎩⎪⎨⎪⎧ 鼓励经济增长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2、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
一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
1、该图展示了什么问题?答案:本图形象地展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状。
2、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人类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捕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渔业资源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3、这两幅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没有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使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短期经济利益与长期的环境效益之间的矛盾加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3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37张PPT)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处理好关系
——经济与环境
(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 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 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 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 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必要 性
庞大的人口压力
原因 资源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
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恐惧和依赖
2、改造自然
阶段
改造自然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农业文明
生产力发展
灌溉和农耕
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 趋于恶化
环境科学萌芽
3、征服自然
阶段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 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
回顾: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利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特点
解决环境问题
的基本思想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掌握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
观。
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说明什么道理?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 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
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 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
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发展。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 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1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3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的环境观。
2.理解可持续的发展观。
(重点) 3.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难点)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
它是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功能:环境观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比较(1)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对立的观点,人类试图征服自然。
(2)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它的含义是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特别提醒] 传统环境观的核心思想是“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而新环境观的核心思想是人地协调。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3.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
1.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
( ) 2.在传统的环境观指导下,人类终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 3.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经济的可持续性。
( ) 4.可持续发展实施难度大,我们国家还没有实际行动。
( )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里的科学发展观本质是A.征服自然B.促进经济发展C.促进生态发展D.可持续发展提示:1.×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
2.×在传统环境观指导下,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迅速蔓延。
3.×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4.×我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不仅制定了行动计划,而且一批优先项目正在付诸实施。
5.D[科学发展观追求人地协调,因此其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一种新的环境观区大门。
树林里,超过200岁的云杉、红松和冷松高耸着。
别墅就掩映在树林中,或者,你也可以按照官方文件里的称呼,把它们叫作“贵宾接待中心”。
6.1.3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新人教版)(教案)
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在与传统环境观及其实践的比较中明确新环境观的基本观点,并进行“正确认识见诸行动”的教育,以促成环境观发展的新水平。
2.在新环境观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难点:环境伦理观的形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分析归纳法等教学过程:导入:在人类承受着需求膨胀和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除了采取有效行动,以求达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结果外,别无选择。
要把行动由自发转为自觉,必须依靠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因此树立现代环境观和发展观乃是最基本的任务。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的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今天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类在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能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导致的,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决定人,这是人的自然化;另一方面是人决定自然,这是自然的人化,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地球的历史就既是自然史,同时又是人类的历史。
环境伦理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到底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
在此,主要让学生注意树立下面这些观点: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与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思考题: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图“全球商业性捕鱼‘简史’”,分析思考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征服论环境观是导致当代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
活动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要把这种正确的认识见诸行动。
我们往往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而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背道而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学案(人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1.环境观(1)概念:人类对其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①____________,也称为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关系论。
(2)功能: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④________,并制约着人类在⑤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
2.两种环境观的对比(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⑥____________的观点,表现为人类⑦____________的愿望。
(2)新的环境观:是⑧______________或⑨____________的环境观,认为⑩________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⑪________和⑫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1.提出背景: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⑬__________短缺,环境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⑯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⑰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是要⑱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损害⑲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⑳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保证资源的○21 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谋求社会的○22____________。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23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24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一种新的环境观人类在与环境的长期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C.环境观只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D.环境观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并制约人类活动的行为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B.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D.天人合一思想贯穿始终考查点2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财富B.加强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合理开发资源不危及未来人类需求方法技巧练图表分析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差异面对人口的急剧膨胀,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据此完成(1)~(2)题。
(1)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下原因正确的是()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的状态②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③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④人类已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B.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D.围湖造田方法技巧新的环境观要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如下表: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粗放式(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的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发展的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教材P10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
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
教材P11图1.10我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译文:在阳春三月里,为使山上的草木与河湖中的鱼鳖得以生长,不允许携带工具登山砍伐和下河捕鱼。
用排干湖水的办法捕鱼,怎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捕了;用烧荒的办法种田,怎能没有收成,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
知道满足才不会遭到折辱,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失败,才会长久持续。
草木茂盛成长期间,不许携带砍伐工具进入山林,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水生动物繁殖期间,不许携带捕捞工具进入河湖,也是为了不断绝其生长;由于不失时节地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四件事,才使粮食生产不断,百姓有余粮;由于能按时节对河湖池沼认真地实行禁捕,才使百姓有吃用不完的优质水产;按时节采伐、养护,山林才没有变得光秃不毛,百姓才有用不完的木材。
教材P13思考关注乡土环境问题,注意本地建设项目,是使正确观念见诸行动的主要办法,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思考1:通过实际调查进行统计。
思考2:运用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思考3:意见书可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恶果方面进行综述。
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基本认识②自然观③人地④态度⑤生产和生活中⑥人地对立⑦征服自然⑧“天人合一”⑨“人地归一”⑩人类⑪平衡⑫协调⑬资源⑭污染⑮生态⑯当代人⑰后代人⑱发展⑲自然界⑳鼓励经济增长○21可持续利用○22全面进步○23科教兴国○24中国21世纪议程基础达标练1.D[环境观是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正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环境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行为。
] 2.B[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干预日趋强烈,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3.D[人类认识到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方法技巧练(1)D(2)A[为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符合人地和谐的思想,B、C、D均为传统的发展观。
]后序: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高中功课众多,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准确把握地理知识,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文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主,对地理学习的方法以及技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借鉴。
1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技巧,通过预习我们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大概把握,了解主要内容以及知识难点,这样在课堂中就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重点关注。
预习的方法较多,通常情况下只要把握一种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下面就预习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目的预习法。
所谓目的预习法主要是指在预习前要设定一定目的,这是一种相对比较详细的预习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把握这几个要点,通过预习把握该节知识的主旨,意义、作用、目的、问题、核心、技巧、运用。
简单来讲就是该文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又该怎么样对待。
这样不仅能够达到预习的目的,还能够通过预习自行把握知识,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基本就能够牢记。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分区这一章节中,首先可以看下整章目录,中国在地理分区方面主要分为五个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因此,在预习前要先确定预习目标,本章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划分,又该怎么去区分各个区域等。
(2)问题预习法。
问题预习法主要是一种比较快速的预习方法,在高中学习中,我们的学习时间往往比较紧凑,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预习,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预习。
问题预习法就是在预习过程中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对能够明白的知识点简单概括,对不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并将其作为重点,在教师讲解中进行理解把握。
2把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地理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很多地理知识与我国实际生活密切相连,而且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以见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才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1)文理兼容,把握规律。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拥有文科内容,还拥有理科知识,其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推理和计算,如在计算时间、地理位置、太阳角度、等值线等方面,都需要严谨的逻辑和推理能力,这些都是比较偏理科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以文科的方式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把握,还要用理科的方式对计算类地理知识点进行重点演练,通过习题练习来把握这些内容的计算规律和演变方式,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要对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进行把握,了解时差的计算方式,要对各种考核时差的题型进行了解,并进行练习,对这些题型做到胸有成竹。
(2)注重图文结合,提高记忆效率。
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图形,图形也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图形的学习,这也是解决地理知识的基本要求,在地理考试中很多问题都是以图形为基础的,如果不能识别图形,那么就无法解决问题。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将图形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图形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以此提高记忆理解力。
例如,在学习洋流流向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世界地图,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这样才能够对洋流的流向以及成因进行综合把握,洋流不仅受海洋盐度、温度影响,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握综合因素,灵活运用,才能对洋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在学习温度带的时候,也要参照图形,对不同温度带的具体位置以及分布特点进行识别,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基本的温度带分布特点,也能够掌握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