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学案

合集下载

15课 说“屏”学案 答案

15课 说“屏”学案 答案
6、说明顺序是什么?
逻辑顺序。
7、文章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文中运用了引用,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二、小组学习(有你,课堂才会更精)
1、 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诗句有什么作用?
引用《秋夕》诗句,表达作者幼时对屏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放在开篇,容易引起读者兴趣。
2、课文引用《牡丹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句子,有什么作用?
教学反思
扇子蕴藏着丰实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但已成为融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还拥有很多扇子故事、传说和趣闻轶事,例《苏东坡画扇结案》《扇子巷穷道士补扇》《玉孩子儿扇坠奇遇记》《题扇桥》《康熙题扇》《扇子报喜》,以及“扬仁风”的传说、泰戈尔赠扇题诗等都反映了扇文化内涵。数千年的扇文化积累了很多的扇诗、扇词、扇联、扇谜。扇子与舞台艺术有着密切关系,历来就有风韵婀娜的扇舞;扇子可起健身作用;以扇为名或以扇为媒的“扇戏”有《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扇子作舞台上的道具,用扇动作来表达舞台上各种道具或表现人物性格。扇子逐形成扇俗,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农村中,端午节亲友间有相互馈赠扇子的习俗。扇子还可作为定亲信物。扇子是友谊的纽带。从唐朝时,扇子就作为赠送邻国的礼品,相互遣大使进行扇文化交流,至今中央和省市领导到国外访问也以扇子作为馈赠礼品。扇子装饰已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扇子已逐渐发展为艺术欣赏品,现今扇子艺术价值大大提升,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物。
八年级语文科自主学习学案主备:张秀娥复审:李文卿上课时间2012年12月20日签字:
学习内容:15.《说“屏”》陈从周
教学设计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太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游园”一出。杜丽娘因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牡丹亭》中的句子,既说明了屏风的使用范围,也使语言生动有趣。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说明文阅读题型二 学案(含答案)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说明文阅读题型二 学案(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及训练题型二品析说明文的结构近些年来,考查说明文开头的题型频频出现在各个省份的中考试题中。

说明文的开头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有的考题除了考查这两个主要的作用外,还会在答题的思路上设置一到两个要点。

在后面的公式解读中会为同学们做详细的介绍。

常见题型1 文章某段以xx的方式开篇,有哪些好处?2.文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3.文章开头先从xx写起,有什么作用?4.本文某段有什么作用?公式呈现开头的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具体事物或事理)(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概括开头内容公式解读总体解读:说明文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所以像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那样的文章已是我们能读到的比较生动的说明文了。

多数的说明文是平实的,开门见山地交代说明的对象,然后逐一介绍事物的特征或讲明事理。

同学们在接触一篇说明文时,要留意它的开头是否有引用部分,有的话可能是故事,或是新近发生的热点新闻,抑或是诗词、谚语等。

有这样特点的文章,那出题人很可能会考查这样开头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答题时三个要点要同时回答出来。

具体解读:(1)引出说明对象(具体事物或事理)。

首先,说明文是为了介绍事物或事理,借以向人们讲授知识的,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在文章的初始就要清楚地告诉读者,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同学们要清楚地了解:作者不论安排怎样形式的开头,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答题时须把具体的说明对象筛查出来并落实到答卷上)。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作者用故事或是新闻、诗歌、谚语来开头,除了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外,当然也是希望读者们会带着兴趣将文章读下去,所以这和其他文体的开头是相通的,都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3)概括开头内容。

概括开头内容是指概括命题者指定范围的内容,如果考查的是文章开头第一段,那么就需要概括出第一段的内容;如果考查的是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那么只需要概括出画线句子的内容即可。

《说“屏”》说课稿

《说“屏”》说课稿

《说“屏”》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屏”的概念和本义;(2)了解“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含义和用法;(3)初步掌握“屏”的应用组合与变化。

2、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2)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诱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习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屏”的概念和本义;(2)了解“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含义和用法;(3)初步掌握“屏”的应用组合与变化。

2、教学难点:(1)理解“屏”的不同含义和用法;(2)掌握“屏”的应用组合与变化。

三、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听说结合法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说‘屏’”(2)通过图片或视频呈现“屏”能代表什么?Step 2:阅读(1)让学生阅读一篇名为《区别文化的奥妙在“屏”中》的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A. 根据文章,理解“屏”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B. 根据文章,简述文中说到的日本“障屏”和印度“纱屏”(2)学生交流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分享答案Step 3:听说互动(1)让学生听老师读出一段文字,并观察其中与“屏”的相关结构(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针对问题进行回答,例如:A. 文字中提到的“屏幕”是一个由什么两部分组成的词语?B. 通过“屏幕”可以想到哪些其他的概念?(3)各小组进行汇报(4)以“屏幕”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构词法分析:屏(i)+幕(n),则“屏幕”的字面意思为“屏住(或遮住)的帷幕”。

Step4:运用(1)教师先呈现一些与屏有关的词语或词组,例如:屏幕、屏障、屏风、屏息、屏幕保护、石屏山等(2)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活动,掌握这些词语的基本应用。

比如构思一则有屏障的情节,描述在何种情况下,由于屏障的存在,必须克服一些困难等。

Step 5: 总结(1)针对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掌握的知识点以及相关应用,教师进行梳理及加深学生对“屏”的认知。

《说屏》学案及作业

《说屏》学案及作业

《说屏》学案教师寄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踏实地预习,准确地感知,是学好本文的第一步!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索,整体感知1.细心积累生字词帷()幕伧()俗忒()文化休憩()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无益地耗费劳力恰当,恰如其分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果真如此诚如是美丽的春光3、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4、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5.根据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三、研读赏析,揣摩品味6、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7、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和作用8、、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9、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四、拓展延伸寻找屏抛砖引玉朗读积累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1.选出加点字书写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pínɡ)纳凉(nà)B.流莹(yínɡ)惟幕(wéi)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ɡ)缓冲(huǎn)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3)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4)“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忒()倚()膝()5.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6.“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8.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15、说屏1.wéi cāng tuī qì帷幕伧俗忒:文化休憩:3.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4.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5.明确要点:a、向顾客介绍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使用人可根据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选购所需的屏风b、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c、屏的主要特点:功能与美感相结合,造型轻巧,色彩不伧俗,绘画富有诗意6.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7.理解诗意(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3)“抱膝看屏山”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8、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9.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六、当堂检测:1.BC(C.cānɡ、yí;B.萤、帷)2.(1)粗俗鄙陋(2)恰当,恰如其分(3)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4)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3.(1)作比较(2)作诠释(3)分类别(4)引用4.tuī yǐ xī5.举例子6.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7.屏的分类及雅俗之别8.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9.作者介绍了一些屏风知识,并提出了屏风要轻巧,要富有诗意,要有文化休闲作用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和情思。

202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培养创新意识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中语文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培养创新意识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节培育创新意识眼前有景道不得“诗仙”李白漫游湖北武昌,打算到出名的黄鹤楼登高赋诗。

黄鹤楼建筑在一个险峻的山头上,面临浩浩荡荡的长江,格外壮丽,加之传奇有位仙人乘黄鹤在这里停留过,更加令人神往。

李白登上此楼,历史的沧桑感,怀才不遇的惆怅,以及天际浪子的思乡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李白心中已有了一首诗,刚要提笔,突然抬头观察了墙壁上崔颢的诗歌,连忙呆住了:自己想好的诗句,无论是文字还是意境,都没有超出这首诗。

他写诗的态度是格外严峻的,没有新意宁肯不写,也不愿步人后尘。

于是他投笔叹息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正是由于坚持没有新意宁肯不写,所以李白不写则已,一写就下笔有神,感天地,泣鬼神,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章。

“有创新”属于高考作文的进展等级。

具体要求是“见解新颖,材料新颖,构思新巧,推抱负象有独到之处,有共性颜色”。

见解新颖,是就作者的主见、看法、生疏而言的。

“新颖”指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这就要对材料进行客观地、多角度地分析,与众不同而又顺理成章,合理透彻而又自圆其说。

材料新颖,是就写作的素材而言的,要力避陈旧、俗气的材料,紧密与当前的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以新颖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

这就要求多看书报,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社会和生活状况。

构思精致,是就文章结构而言的,即故事构思引人入胜,以巧取胜,不落俗套;谈论能选准角度,提炼精确而又独到的观点。

“有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上有开拓,二是形式上与众不同。

1.立意创新文以载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立意创新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觉,它来源于深刻感受生活并细心提炼,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思维、感悟,或正面确定,挖掘闪光点;或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或多向思维,纵横比较;或辩证剖析,推论因果等。

《说“屏”》教案

《说“屏”》教案

《说“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屏”的基本含义,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通过阅读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铭记“屏”字在古代的含义及相关用法。

2.掌握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言逻辑。

3.培养学生对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
2.学习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文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
2.阐述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重点理解“屏”字的使用。

3.分组讨论,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及文化内涵理解。

4.小结课堂内容,强化对“屏”字的记忆及理解。

五、课后实践:
1.让学生自学相关资料并展示,加深对“屏”字的理解。

2.组织学生课外实践,写作感悟文章,强化语言表达。

3.每周进行课外拓展,通过讨论、演讲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六、教学反思:
1.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有较大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灵活调
整教学方法。

2.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记叙文阅读题型六 学案(含答案)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 记叙文阅读题型六 学案(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策略及训练题型六分析插叙作用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对这一知识点中考考查的是插叙的作用。

常见题型1.选文xx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作者插叙xx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某些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

4 有人说x段应该删去,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公式呈现(1)结构:使情节更曲折(或更紧凑)(2)内容:可以更好地展开情节,突出主题(或刻画人物)(3)概括内容+为后文铺垫(引出下文)公式解读总体解读:此公式的几点是兼容的,并且在实际的做题过程中要逐点答出,不能遗漏。

插叙作为一种技巧,都是为中心和主题服务的。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作者不惜牺牲事件的连贯性而插人一段文字,那就证明这段文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深思熟虑,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文字。

具体解读:(1)结构:使情节更曲折(或更紧凑)。

插叙是中断叙事的线索,插人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文字。

这样的文字必然破坏了原有叙事的线索,让整个故事情节更有波澜,从这个角度讲自然就有“使情节更曲折”这个作用。

特别提示:有一些试题.本身这段插叙的内容就是为了“承上启下”“对比”“衬托”等,往往这样的文字在文段中比较明显,那么在实际的答题过程中还是要把这些“对比”“衬托”等相关的内容答上,这样势必会使情节更加紧凑。

(2)内容:可以更好地展开情节,突出主题(或刻画人物)。

在实际的中考阅读中,无论是什么技巧,作者有意识地运用,就一定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这种目的一定是和主题(或中心)相关的。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要答出“突出主题”这个“套话”外,还应该答出“主题”的具体内容。

而在一些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或是小说(小说的核心是塑造人物)中,这样的插叙文字就会有“刻画人物”的作用。

在一些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中,特别是中考常考的记叙文范畴(或小说范畴),插叙就会对情节产生影响,就有了“更好地展开情节”或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2.古诗三首——示儿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2.古诗三首——示儿学案

示儿【学习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背诵并理解课文。

2.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

4.结合学诗,培养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1.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古诗内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预习。

“示儿”是什么意思?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通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意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读好诗,就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书本上的注释自己去理解吗?观看大屏幕:“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09: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统编版)09: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小学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初中要求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考点阐释主要考查对文言词汇、句式特点的积累以及文句意思的理解。

文言词汇一般考查重点实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语句,一般考查省略句、祈使句、感叹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或者查体现主旨思想的句子。

近年来,单一的文句翻译题逐年减少,即使保留该题型,也会降低直译难度,允许适当意译或融入赏析题和内容理解题进行灵活考查。

二、常见题型1.要求直接翻译画线句,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査。

2.要求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三、解题方略我们在理解所要翻译的文句时,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比如课内同类型句式的迁移,课内相同词汇注释的联想,结合上下文对大意的理解,文中相似句式的类比等等。

对文句的翻译必须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直译,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进行意义完善。

做到信、达、雅。

文句翻译中,句式现象值得注意,由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与古代不同,所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翻译句子的六个方法及示例其六个关键词是:保留、对应、更换、补充、调序、删除。

见下面的技法示例。

翻译方法保留保留——古汉语中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对应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来代替,以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更换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应注意。

还有,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补充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的现象调序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删除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简要口诀:名词要留,无义要删,省略须补,倒装要调,更多时候,用换来整。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6)语言文字运用学案(含解析).doc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6)语言文字运用学案(含解析).doc

(6)语言文字运用——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易错点分析易错题一:补写语句题——不注重上下文内容或逻辑照应1.依据所填句子的位置推导2.依据上下句内容及其逻辑发展推导3.依据上下句的形式推导4.依据标志提示语推导易错题二:病句修改题——不明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1.识记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症状常见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结合高考真题研究发现,高考题常考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其次是表意不明和滥用词语等导致的语病,其他类型考查相对较少。

2.运用“四查法”辨析病句症结涉及主语、谓语、宾语相互搭配不当等问题,这些病句可以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来判断。

通过找句子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词是否搭配。

以及它们的语序是否得当。

晰,关联词是否有残缺、搭配不当等问题。

3.准确修改病句“三注意”(1)注意保持句子原意。

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思: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二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句子原意的错误意思。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2)注意语境,选择最佳修改方法。

同一个病句可能有多种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则要看具体的语境。

既要注意分析上下文的句式特点,判定修改后的句子是否要在句式上与上下文保持一致;还要注意修改后的句子与上下文要能够很好地衔接。

(3)修改后要进行检查。

整体阅读一下,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产生等。

易错题三: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题——不会用“求异法”切入比较无论是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还是分析句子的表达手段,都可以从以下七个角度来思考:1.句式句式按语序分有常式句、变式句,按形式分有长句、短句和整句、散句,按陈述对象分有主动句、被动句,等等。

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

2.修辞手法语句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我们要特别关注句子在修辞上的特点,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不同的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答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自主预习?新发现】一、áng xiǎn chóu yānchàn tǐng kuàng啸挚奠仰慕3.芒孺裹层4.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仰慕:敬仰思慕。

任人宰割:任免别人随便欺侮。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一点也不用惭愧。

【合作探究?新课堂】第一课时一、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小引”。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

这一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二、1.①行为描写。

②语言描写,如“我不能走”。

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选用典型事例往往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这里的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巨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无私真诚才感染了所有的人。

这样就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

3.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

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

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本海默齐名,还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

旨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就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学案9 文意理解简答

学案9 文意理解简答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大王垂拱而两有之,是臣之所以为大王愿也。 (2)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 解析 采分关键点:(1)垂拱:形容不费气力。“是……也”,判断句。愿: 希望。(2)“会于洹水之上”,状语后置句,在洹水之上集会。通质:互派人 质,交换人质。刑:割,杀。 答案 (1)如今大王不费气力就可以拥有这两个好处,这是我希望大王得到的 东西。 (2)让天下的文武大臣,一齐在洹水之上集会,交换人质杀白马来缔结盟约。
(10)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约:____________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诚:果真,如果 (2)致:送达,献纳 (3)禽:同“擒”,捕捉,捉 住 (4)与:结交 (5)效:献,呈献 (6)熟:仔细,周详 (7)劫:威逼,胁迫 (8)畔:同“叛”,违背,背叛 (9)军:驻扎 (10)约:订约,约定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句中,“先背约者”是动词“有”的宾 语,动词“伐”的逻辑主语是“五国”,应在“五国”前断开,排除A、C两项。 “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句中“于函谷关”是“出兵”的后置状 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30分) 上韩丞相书 苏洵

《说屏》教案范文

《说屏》教案范文

《说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屏幕的种类和功能,认识在生活中屏幕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掌握描述和解释屏幕的用途和作用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产品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鼓励他们善于利用屏幕帮助自己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屏幕的种类和功能,引导他们应该如何正确利用屏幕。

2.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屏幕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关于屏幕的素材。

2.教学环境:教室需要能够播放视频和展示PPT的设备。

3.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等。

4.学生书籍:《说屏》。

四、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屏幕的照片,并让学生观察认真。

然后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屏幕有哪些种类?屏幕的作用是什么?2.学习屏幕的种类和功能(1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个关于屏幕种类和功能的视频,并提醒他们做好笔记。

在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各种屏幕的功能,然后向全班汇报。

3.讨论屏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15分钟)4.展示并解释PPT(15分钟)老师展示PPT,详细介绍屏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电脑等各种屏幕的作用和功能。

并向学生解释屏幕的优缺点,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屏幕。

5.分组讨论并表达观点(20分钟)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并表达自己对屏幕的看法。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6.结束课堂(10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利用屏幕,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下节课的学习。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屏幕重要性的感想和体会。

2.让学生整理刚才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做一份小结并交给老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屏幕的了解更加深入,能够正确看待和使用屏幕。

教学设计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说屏》教案设计

《说屏》教案设计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 对《说屏》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改进
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屏风的特
点和用途。
加强互动教学
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 情况,是否有需要改进的 地方。
资源与支持需求
了解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提 供的学习资源、辅导和支 持的需求和建议。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对屏风的了解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屏 风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情况 。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方法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等互动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表达能力。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屏风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说屏》一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入浅
详细描述:在讲解课文时,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 学生理解屏风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 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02 重点二
理解现代科技对传统屏风的影响和冲击,探讨传 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03 重点三
探究屏风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审美能力。
解决方法
方法一
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 播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 屏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教案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教案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教案范文在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中,我们将学习《说屏》这篇文章。

下面是一份教案范文,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篇文章。

教学内容:《说屏》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说屏》,学生能够理解散文的特点,感受作者高度评价屏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
2.理解作者对屏风的评价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情感
2.准确把握屏风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1.散文《说屏》
2.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向学生介绍散文的特点,简要解释散文和其他文体的区别。

二、学习《说屏》
1.学生认真阅读散文《说屏》。

2.学生讨论散文中作者对屏风的评价。

3.师生共同分析散文中的象征意义,如何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三、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就作者评价屏风的情感展开讨论。

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归纳
1.老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散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2.让学生自己总结散文《说屏》的主题和作者情感。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散文《说屏》,并撰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散文《说屏》的含义,感受到作者对屏风的赞美之情。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提高语文素养。

必修上册学案:第4课篇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上册学案:第4课篇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Word版含答案

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语文素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劳动光荣:学习无私奉献、勇于创造的先进事迹,倡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1.学会阅读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辨析和把握报道的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2.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

3.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

4.写人时关注典型事例和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

[单元寄语]劳动者,沉默而高贵雨果曾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换言之,劳动者始终主宰着时代。

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时代,沉默而高贵。

阳光沿着既定的轨道滑动,那是先民们铭记于文字中的劳作日常。

天有四时,他们有条不紊地挥舞着双臂,修犁、耕种、采桑、织布、收割、酿酒……从身边起伏而过,如松涛一般现出季节痕迹的自然之声,仿佛一种应和:春天的莺啼,夏日的蝉鸣,秋季的蟋蟀振翅,入冬,雪沉沉压住声响,只有灶头的柴火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低唱,弥漫出一丝丝甜香。

劳动,让生命的脉络由此相续。

镜头一转,稳定而较为迟缓的农耕时代跃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劳动以一种新的形式在延续。

电光穿透蒸汽的薄雾,世界像堆积木似地层层涂上更加鲜亮的色彩,路更平坦,车如游蚁,留声机里有婉转清晰的声线。

文学家和哲学家们在灯光下抚摸过他们被打印成铅字的作品,那些小小的黑体字将要插上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再无阻碍,在各种国籍和肤色的人心里点燃起另一种光亮。

新的劳动,带来工业时代的喜悦欢欣以及觉醒,像碟片里音乐家的琴键,不断呼出新的渴盼,工业时代,又促进新的劳动发展。

时光继续向前轮转,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电子科技的拥趸,“劳动”可以断档隐匿了吗?并不,科技时代更需要劳动,唯有思考,唯有亲自实践,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

我们习惯了简化而便利的一切,只需手指轻轻一划,很多问题似乎就已迎刃而解。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综合检测配套课件 语文版

13.概括这两个语段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14.你如何理解文章标题“伤口”的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伤口”一语双 关,表层意思指身体的创伤;深层含义是内心的创伤,提醒 我们注意保护伤残者。 答案:表层意思是指吹口琴者展示出的“伤口”;深层含义 是要注意保护伤残者心灵的“伤口”,不要随意伤害他们的 自尊。
10.(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答题时用原文回答更 简单、准确,“此”是代词,指代“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 之”。如用自己的话答意思要准确完整。 答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 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 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2010年3月27日南海网)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富裕还是 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脆弱。近期,北方 沙尘肆虐,西南旱灾持续,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警示。对此, 请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地球,提供人类休养生息之地,给予的同时, 也在告知人类,它也需要休息、喘息;“关灯一小时”是一 次全人类对缓解地球气候变暖的意识觉醒。为了地球的明天, 我们应当共同携手,为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尽一份力; “关灯一小时”就是拯救地球一小时。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3000字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3000字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3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美文摘抄、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after reading,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读书笔记3000字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散文诗两首学案及练习题精选

散文诗两首学案及练习题精选

24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理解对母爱深情的倾诉。

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3.学习散文诗精巧的构思。

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的字注音。

笑嘻嘻..()祷.告()嗅.()到并蒂.()姊.妹()莲蓬.()遮蔽.()慈怜.()匿.笑()菡萏..()敧.斜()2.给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瓣()________ 祷()________ 妄()________辩()________ 筹()________ 忘()________辨()________3.文学常识填空(1)《金色花》选自________(国籍)作家的。

(2)《荷叶母亲》选自________的。

4.用课文原文填空(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你会认识我吗?(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3)那一朵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晨却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飘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屏”》学案
松滋市陈店中学熊世菊
一、学习目标:
1.积累“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等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屏”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3.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提高学生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提高语言感悟力。

二、知识方圆:
1.走近作者
陈从周(1918——2000),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杭州人。

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

有《徐志摩年谱》《中国建筑史图集》《中国名园》《书边人语》《说园》等,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对国画和诗文亦有研究。

尤其对造园具独到见解,他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变化万千,新意层出,园因景胜,景因园异。


2.了解“屏风”
屏风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屏风”又称为屏门或屏障,是指设在门窗间的屏风。

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当然不像现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坚固、密实。

所以为了挡风,古人便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

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

”就是说屏风有挡风、遮蔽、隔间的功用。

三、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意。

纳( )凉帷()幕忒( ) 闺( )中书斋( )
伧( )俗缘( )故休憩( ) 韶( )光销( )魂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
(2)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
3.作者具体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
A.按其所在空间分为:和。

B.屏的作用有哪些;、、。

C.按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等。

D.屏风的设置的要求:屏风的大小需;、色彩以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

设置要与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四、讨论与理解:
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2. 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

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

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

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

“锦屏人”指闺中女郎。

“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

“忒”读“tuī”“太”的意思。

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3.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①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②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五、当堂训练: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到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1.请写出屏的特点,并用文中的语言为“屏”下个定义。

2.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请概括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好处。

4.第②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5.第③段中引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6.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附:《说“屏”》学案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Nàwãi tâguīzhāi cāng yuán qìsháo xiāo
2.(1)引用(2)分类别
3. A.室内和室外
B.分隔作用、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C.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D.因地制宜;造型;整体。

当堂训练:
1.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定义: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2.喜欢“诗意”“向往”“微妙”
3.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的点缀;可以挡风;空间仍是流动的。

4.总分结构。

5.①引出“屏”的另一种分类;②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6. 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用,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