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7

合集下载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2.5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2.5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教 学 案说出下列各数的指数,底数以及表示意义。

① 53 ; ②(-3)4; ③(-21)3四、探索新知 计算:23=__×__×__=___; 32=__×__=___;33=__×__×__=___;104=__×__×__×__=___;观察上面各式中底数的正负和结果的正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归纳:____ ____3、计算(-2)3 = __ × __ × __ =___;(-1)7 = __ × __ × __ × __ × __ × __ × __ =___;(-3)3 = __ × __ × __ =___;(-10)5 = __ × __ × __ × __ × __ =___;(-21)3= __ × __ × __ =___;观察上面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归纳:____ ____ 4、计算 (-2)2= __ × __ =___; (-2)4= __ × __ × __ × __ =___; (-3)2 = __ × __ =___; (-10)4 = __ × __ × __ × __ =___; (-21)4 = __ × __ × __ × __ =___; 观察上面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归纳:____ ____序号:17 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乘方时间: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并掌握幂、底数、指数的概念,会读、会写。

2、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渗透将新知转化为旧知的转化思想。

3、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1》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1》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案教学目标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正确理解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3、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重点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情境1:将一张报纸对折1次变成2层;对折2次变成2×2层;对折3次变成 层;对折4次变成 层;……对折8次变成 层;情境2:1根面条拉扣1次成 根;拉扣2次成 根;拉扣3次成 根; ……拉扣6次成 根;……拉扣n 次成多少根?该怎样表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二、新知展开1、乘方的表示:2×2×2×2×2×2记作 ,读作 ;5×5×5×5记作 ,读作 ;类似地:a a a a ⋅⋅⋅⋅ 记作 ,读作 ;a n 个2、乘方的定义:(1)观察上面几个式子有什么特点?(2)定义: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 ,乘方运算的结果叫 .3、认识底数、指数、幂.4、练一练:(1)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6)×(-6)×(-6)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3232323232⨯⨯⨯⨯,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12个)2()2()2()2(-⨯⨯-⨯-⨯- 记作 ,底数是 ,指数是 . 注意:当底数是负数和分数时,底数应 .(2)把5)21(-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5、例题教学计算3436)4()4()3()3(7)2(2)1(-- 计算435)32()3()53()2()21()1(- 6、负数的幂的符号的确定.(1)计算:______21_____21_____)1(_____)1(54710==-=-)、(-=)(-、、 (2)思考:负数的幂的符号与什么有关?如何确定负数的幂的符号?小结: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 ;负数的奇次幂是 ,负数的偶次幂是 .7、计算:32223)3(3)3()3(18)2(43)1(----÷-+三、活学活用,解决难题现在来解决棋盘摆米的数学问题:第一格放2粒米,即12粒第二格放4粒米,即22粒第三格放8粒米,即32粒……第六十四格放________米,即642粒,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第六十四格要放多少粒米? 以此类推,最后一格——第六十四格里是2连乘63次,大约等于922亿亿粒.如一斤米以两万粒计算,就合461万亿斤!将全中国的耕地都拿来种稻米,要好几百年才能收这么多.如果将前面的63格里的米粒也算在内,总数还要增加近一倍!这就是指数的威力,难怪国王不知所措了.四、课堂练习1、4)3(-表示 ,34-表示 ;2、平方等于16的数是 ,立方等于8的数是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学生对于乘方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3.乘方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拓展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乘方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PPT,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讲解。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乘方实例,以便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乘方概念,如“2的3次方表示3个2相乘,即2×2×2=8”。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方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如“乘方的性质:a m×a n=a(m+n);乘方的运算法则:a m÷a n=a(m-n)”。

2.5 有理数的乘方七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2.5 有理数的乘方七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
七上数学 ZJ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发展抽象能力。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强化运算能力。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会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概念
示例
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的结果)
典例2 计算:
(1);
解: 。
(2) ;
解: 。(底数为分数时,要带括号)
注意与 区别
(3) ;
解: 。(底数为分数时,要带括号)
(5) ;
解: 。
(6) 。
解: 。
(4) ;
解: 。
求带分数的乘方时,要先将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个 相乘的积记作
底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指数 是正整数。
概念
示例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_
底数
在中, 叫作底数。
指数
在中, 叫作指数。
敲黑板(1)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 ,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2)指数是2时读作平方或二次方,指数是3时读作立方或三次方。例如,通常读作“5的平方”,也可以读作“5的二次方”; 通常读作“5的立方”,也可以读作“5的三次方”。
敲黑板(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带单位的数时,其表示的结果也应该带单位且前后应该一致。(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负数的方法和表示正数的方法一样,只需前面加一个“-”即可。(3)“万”可转化为,“亿”可转化为 。
3.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1)中的指数 加上1就得到原数的整数位数,从而确定原数。(2)把中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即可,若向右移动的位数不够,则用“0”补足。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对有理数运算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学习指数运算、对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法则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例题、练习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实质,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实例或者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计算一辆车行驶100公里需要的时间,如果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那么100公里需要多少小时?”让学生认识到有理数乘方的重要性。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浙教版.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5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新版)浙教版.doc

2.5 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会进行乘方的运算;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4.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后,对于原本小学已学的四则运算也在一定程度上回顾和推广,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水到渠成。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乘方的相关概念及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灰太狼说:每天给我10元,一共给20年,我就不吃你。

喜羊羊说:如果你第一天给我1元,第二天给我2元,第三天给我4元,以此类推,一直给20天,我就答应你!你觉得灰太狼能吃了喜羊羊吗?〖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新课讲解问题1:(1)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是什么?(2)棱长为5的正方体的体积是什么?式子为:(1) 5×5=52(2) 5×5×5=53请同学们用类似的方法表示下面的式子。

5×5×5×5×5=555×5×5×5×5×5×5×5×5×5=510象这样的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方运算。

给出乘方的定义。

乘方: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存在性和引入新的表示方法——乘方的必要性!定义分析实质:是特殊的乘法运算特点:各因数相同幂的表示:an读作:a的n次方,也叫做a的n次幂,a叫做幂的底数,n叫做幂的指数。

an的意义:表示n个a相乘。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与小学所学知识联系,让学生体会乘方的表示方法的得出过程及这样表示的合理性,为定义得出作铺垫。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性质及其运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有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对于简单的数学运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性质。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及其性质。

2.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有理数的乘方规律。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方的PPT课件,包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有理数的乘方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阐述有理数乘方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利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 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2章  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

2.5 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5节舟山市定海二中教育集团史芬顾苏芬 2009年12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一年级第二章第五节作如下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

4、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实践探究式。

三、学法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再由浅入深的启发诱导,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最后再以小组评分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目的之一是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之二是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新教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新教材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5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2.5 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乘方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能力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计算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表示难点:乘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假设一张厚度为0.09mm的纸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将超过你的身高?你能算吗?[生]1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mm,2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mm,14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2……×2≈1.47m。

14个2为了表示简便,我们把2×2×2……×2记为214。

14个2[师]像上面所表示的214的形式,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二)探究新知:[师]如果对于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a×a×a×a×……×a我们也将之记为a n。

n个a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a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把a n读做a的n次方。

1、几种常见的乘方[师]怎样表示图中正方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呢?[生]5×5平方单位,5×5×5立方单位。

[师]我们可以把5×5记做52,读作5的平方,5×5=52=25;5×5×5记作53,读作5的立方,即5×5×5=53=125。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二次方也叫做平方,如52通常读做5的平方;三次方也叫做立方,如53可读做5的立方。

做一做1、(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2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2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从教材内容上来看,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在本节中,教材涉及有理数的乘方的相关概念以及运算,是对有理数乘法的进一步推广,也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科学计数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等内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技能层面来看,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对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法则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情感态度层面来看,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思想还比较稚嫩,还没有形成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沉浸在课堂中。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乘方中底、指数、幂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简单运算数学思考:1.掌握将实际问题转为数学问题的思想2.培养观察、类比、总结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培养通过不断探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1.体验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究来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2.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自主性。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有理数乘方中的相关概念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简单运算难点:区分有理数乘方与幂五、教学方法手段:主要采用启发法,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等方法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在思考问题、概括总结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以及符号法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粉笔七、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引入问题教师: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已学习过如何表示多个相同的数相加,比如5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表示为5×2;n个a相加可以表示成n×a。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会碰到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同样也会碰到多个相同的数相乘的问题。

【问题一】多媒体展示:1)边长为5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_____2)棱长为5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_____3)1个细胞每秒可以分裂成2个细胞,那你知道一个细胞经过4秒可以分裂成几个细胞吗?请学生思考,回答。

2.5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5有理数的乘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巩固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通过拓展学习,进一步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成果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的解答和问题解答中,能够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解决了实际问题。
-学生在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有理数乘方知识,完成相关的题目和项目。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有理数的乘方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听讲、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度和积极参与度,以及他们对有理数乘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和解决方案,以及他们对有理数乘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5.教师评价与反馈: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评价,对学生在有理数乘方学习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有理数乘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实施,包括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理解乘方的意义,并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乘方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基础,对于乘方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乘方的意义理解不深刻,对于负数的乘方和零的乘方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方的意义和乘方运算规则。

2.负数的乘方和零的乘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方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运用例题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题理解乘方的运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运用练习法,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PPT,展示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准备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乘方运算的练习。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乘方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乘方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例题,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引导学生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题目,巩固乘方的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疑惑,帮助学生巩固乘方的运算规则。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浙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3)

浙教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3)

2.5 有理数的乘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过程与方法:了解乘方的实际意义,能对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对一些大数的表示让学生体会到引入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通过例题和练习感受到能利用科学记数法对一些大数进行描述。

(二)教学重点: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

(三)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材料引入:问题: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约60万km,已知赤道长度约40000km,飞船行程相当于多少个赤道长?问题:如果某市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该市约有1千3百万人口,那么该市每天节约用水多少kg?[师]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怎样使较大的数读写方便呢?我们先来探索10n的数的特征。

(生回答)101=10 (10的1次幂等于1后面带1个0)102=100 (10的2次幂等于1后面带2个0)103=1000 (10的3次幂等于1后面带3个0)104=10000 (10的4次幂等于1后面带4个0)105=100000 (10的5次幂等于1后面带5个0)……109=1000000000 (10的9次幂等于1后面带9个0)10n呢?(10的n次幂等于1后面带n个0)引导学生总结规律:10的几次幂就等于10的后面带几个0。

即10的n次幂等于1后面带n个0的(n+1)位的数。

反之,若把等式右边的整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幂指数等于0的个数。

(2)幂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1。

二、感知新知: 老师提问:怎样借用10的乘方的方法来表示较大的数呢?600 000=6×105。

20 000 000=2×10 000 000=2×107;570 000 000=5.7×100 000 000=5.7×108; 这种把一个数表示成a (1≤a <10)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方》精品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方》精品教案

教案主题: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的平方和立方的计算方法;3.能够解决与有理数的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平方和立方的计算;2.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准备:黑板、笔、课本《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作业本、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实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可以进行哪些运算?Step 2:概念解释1.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理解有理数的平方和立方的定义。

2.解释乘方的定义:乘方就是将一个数连续乘以自己的运算。

Step 3:有理数的平方计算1.通过具体例子展示有理数的平方计算方法,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2.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

Step 4:有理数的立方计算1.展示有理数的立方计算方法,并通过例子引导学生掌握。

2.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

Step 5:应用题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将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思路。

Step 6:练习和巩固1.配置学生实物模型,让学生使用模型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计算。

2.再次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Step 7:总结与评价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有理数的乘方的要点。

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Step 9:课堂小结1.核对课堂内容的完成情况;2.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3.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解释、具体计算方法的引导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通过实物模型的使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乘方课件27

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乘方课件27
=6.85×108(kg) 1年大约需要粮食 6.85×108×365=6.85×365×100000000=250025000000 ≈2.5×10 11(kg).
答: 全国一天大约需要粮食 6.85×108kg, 一年大约需要粮食 2.5×10 11kg. 注意:解题时首先要列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把运算结果
(3)写出“×10n”,其中n=m-1.
例1.(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230000;15800…0
六位数
31个 10的指数是5 10的指数是33
解:230000=2.3 105
34位数
33 15800…0=1.58 10
结论: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部分少一位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试一试:用三个2组成 一个最大的数.
2 =4194304
22
填空: 1、在
复习
n
a
底数,n叫做指数 中,a叫做____ ____,
幂 。 乘方的结果叫做____
n个a相乘 。 2、式子 a n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0 3. (-4)8 __ <0 (-4)9__
2 3
3
3
思考:说说下列各数的意义,它们一样吗?
2
2 2 2 ( ) 和 3 3 2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的意义是“2的平方再除以3”。 3
2 3
2
探究新知

1.计算: 102=( 100 ),103=( 1000 ), 104=(10000),105=( 100000 ),…… 2. 1000 000=( 106 ) 100 000 000 000=( 1011 )

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乘方课件19

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2.5、有理数的乘方课件19

棋盘上的学问
你认为国王的 国库里有这么 多米吗?
第64格
第1格: 1 第2格: 2 第3格: 4 =2×2 第4格: 8 =2 ×2 ×2 第5格: 16 = 2 ×2 ×2 ×2 …… 63个2 第64格 =2×2×· · · · · · ×2
计算下列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和立方体的体积.
5 5 面积 5×5 记做 52 5的平方(5的 二次方)
完成下列运算
(1)102 = 100 (2)103 = 1000
⑸ (-10)2 = 100 ⑹ (-10)3 = -1000 ⑺ (-10)4 = 10000
规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104 = 10000
(4)105 = 100000 ⑻(-10)5 = -100000 ①0.12 = 0.01 ⑤ (-0.1)2 = 0.01
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 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 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 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 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 臣说:“陛下,就在这个棋盘上放 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 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 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 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 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 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 米!”
……
63个2
· · · · · ×2 =2 第64格 =2×2×·
63
9223372036854780000
1.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和相关概念。
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 2.乘方的有关运算。
3.体会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

2015年秋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1)课件

2015年秋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5 有理数的乘方(1)课件

2 2 2 ( ) 和 3 2 3
2
下列运算对吗?如不对,请改正.

(
2 4 (5) 3 9
2

×
(
(3) (-2) = 8 ×
)
3

×

2 23 × 3 222 2
3
(
)
8
)
6 -8
4 3
例2 计算
(1) -3
2 3
(2)3x2
3 3
(3) (3x2)
(4)8 ÷(-2)
有理数运算顺序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 算乘除,如遇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计算。
1
1 、 乘方的定义:an 2 、乘方是一种新运算,它是一种特殊的乘法, 特殊在因数相同,当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写成幂时 底数要添加括号。 3 、在进行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 的顺序。
布置作业
1、作业本 2、课后练习
2 4 2 2 2 2 ( ) 3 3 3 3 3
注意: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
1 5 2、把 ( ) 写成几个相同因数乘积的形式. 2
1 1 1 1 1 ( ) ( ) ( ) ( ) ( ) 2 2 2 2 2
7 7
指数
底数
7
-3 -3 -3
注意:
负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 个负数(连同符号),用小括号括起来.分 数的乘方,在书写的时一定要把整个分 数用小括号括起来.
1 2 1 2 例3 计算: ( ) (4) ( ) 4 8 1 16 ( 8) 解原式= 16
= 8
注意
运算顺序: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 再算乘除,如遇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1.2》教案浙教版教材分析:乘方运算是一种有理数新的运算,构成了有理数的三级运算,在以后的内容中,广泛使用乘方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方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乘方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计算表示,了解乘方运算的必要。

教学重点:乘方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乘方结果符合的确定。

教学流程:乘方概念→乘方计算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学生兴趣问题引入[师]假设一张厚度为0.09mm的纸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对折多少次后所得的厚度将超过你的身高?你能算吗?[生]1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mm,2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mm,14次对折后,厚度为0.09×2×2×2……×2≈1.47m。

14个2为了表示简便,我们把2×2×2……×2记为214。

14个2[师]如果对于几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a×a×a×a×……×a我们也将之记为a n。

n个a板书:求n个相同因数a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Power),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把a n读做a的n次方。

二、乘方的意义举例:1、几种常见的乘方[师]怎样表示图中正方形的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呢?[生]5×5平方单位,5×5×5立方单位。

[师]我们可以把5×5记做52,读作5的平方,5×5=52=25;5×5×5记作53,读作5的立方,即5×5×5=53=125。

注意:一个数可以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二次方也叫做平方,如52通常读做5的平方;三次方也叫做立方,如53可读做5的立方。

做一做1、(口答)把下列相同因数的乘积写成幂的形式,并说出底数和指数。

(1)(-6)×(-6)×(-6)(2)23 ×23 ×23 ×232、把(-12)5写成几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

10个(-2)3、把(-2)×(-2)×(-2)×…×(-2)写成幂的形式。

[师]注意:幂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底数应该添上括号,如(-5)3,(23)4 三、利用乘方定义计算1、例1 计算:(1)(-3)2; (2)1.53; (3)(-43)4; (4)(-1)11; 解:(1)(-3)2=(-3)×(-3)=9(2)1.53=1.5×1.5×1.5=3.375(3)(-43 )4=(-43 )×(-43 )×(-43 )×(-43 )=25681(4)(-1)11=-1(为什么?)。

2、小组探索:计算:(1)102,103,104,105;(2)(-10)2,(-10)3,(-10)4,(-10)5;(3)0.12,0.13,0.14,0.15;(4)(-0.1)2,(-0.1)3,(-0.1)4,(-0.1)5;[师] 观察上述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要求:四人一小组,每人计算一小题,观察结果,进行讨论探索,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各小组补充,师归纳肯定)(10的n 次方等于在1后面补n 个0,0.1的n 次方等于1前面n 个0的小数,负数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偶次方相等,奇次方互为相反数。

3、运算顺序 [师]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例2计算:(1)-32; (2)3×23; (3)(3×2)3; (4)8÷(-2)3;解:(1) -32=-(3×3)=-9; (2)3×23=3×8=24(3)(3×2)3=63=216; (4)8÷(-2)3=8÷(-8)=-1四、实际应用:(1)1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解:第1次剩下(12 ),第2次剩下( 12 )2,第7次剩下( 12)7=米,即不到1厘米。

(2)某种细胞每过3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

经过5时,这种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了多少个? 解:1个细胞30分钟分裂成2个,1小时后能分裂成2×2个,1.5小时后能分裂成2×2×2个,2小时后能分裂成2×2×2×2个。

5小时共要分裂10次,分裂后的细胞个数为 2×2×2×2×……×2=10=1024(个)10个2五、课内练习:六、下面我们再来看以下几组乘方计算。

例4:1)-(-3)2=-92)-(-2)3=-(-8)=83)-(-23 )3=-(-827 )=8274)-324 =-49 巩固训练:-24 (-2)4 (-43 )2 -423 -232 特别要防止-24、-423 计算中出现错误。

思考:通过乘方的几组计算,你能知道:什么数的平方比它的绝对值大?什么数的平方比它的绝对值小?什么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七、作业:作业题。

教学反思:乘方计算的符号关系要仔细讲解,要理解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对于-32,(-3)2结果的符号是不少同学容易造成混乱,要重点分析。

2.5有理数的乘方2第二课时 科学记数法教学分析:课本通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行程与城市用水量所表示的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数,并通过“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入科学记数法,并在教学中参透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节约”思想的培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2.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记数法,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生活中的对一些大数的表示让学生体会到引入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通过例题和练习感受到能利用科学记数法对一些大数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材料引入:问题: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约60万km,已知赤道长度约40000km,飞船行程相当于多少个赤道长?问题:如果某市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该市约有1千3百万人口,那么该市每天节约用水多少kg?[师]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怎样使较大的数读写方便呢?我们先来探索10n的数的特征。

(生回答)101=10 (10的1次幂等于1后面带1个0)102=100 (10的2次幂等于1后面带2个0)103=1000 (10的3次幂等于1后面带3个0)104=10000 (10的4次幂等于1后面带4个0)105=100000 (10的5次幂等于1后面带5个0)……109=1000000000 (10的9次幂等于1后面带9个0)10n呢?(10的n次幂等于1后面带n个0)引导学生总结规律:10的几次幂就等于10的后面带几个0。

即10的n次幂等于1后面带n个0的(n+1)位的数。

反之,若把等式右边的整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幂指数等于0的个数。

(2)幂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1。

二、感知新知:老师提问:怎样借用10的乘方的方法来表示较大的数呢?600 000=6×105。

20 000 000=2×10 000 000=2×107;570 000 000=5.7×100 000 000=5.7×108;这种把一个数表示成a (1≤a <10)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scientific notation )。

注意:(1)科学记数法中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 <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如600记为6×1026500000记为6.5×106696000记为6.96×105(2)10的幂指数n 比原数整数数位少1。

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数位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一个数的大小是非常方便的。

三、例题指导:例3:(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3 000; 15800…0; 31个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指和一般10进制记数法表示的结果)各是什么数?4.315×103; 1.02×106;(3)计算:(8.1×108)÷(9×105)解:(1)230 000=2.3×105; 15800…0=1.58×103331个0(2)4.315×103=4315; 1.02×106=1 020 000(3)(8.1×108)÷(9×105) =8.1×1089×105 =810 000 000900 000 =900 例4:如果平均每人每天需要粮食0.5kg ,那么全国每天大约需要粮食多少kg ?1年呢(全国人口约1.3×109人,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解0.5×1.3×109=0.65×1 000 000 000=650 000 000=6.5×108(kg )按一年为365天计算6.5×108×365=6.5×365×100 000 000=237 250 000 000≈2.4×1011(kg)答:全国一天大约需要粮食6.5×108kg ,一年大约需要粮食2.4×1011kg 。

四、课内练习:五、小组探究六、小结:1、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科学记数法。

2、强调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

七、作业:课本第51页,作业题。

课学反思:本课让学生观察回答10n的数的特征入手,使学生认识到10n就是1后面有n个0,为科学记数法打下了基础。

教学中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时,其中1≤a<10,a学生容易做错,教学中应于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