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岳麓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高中历史 岳麓版必修一 导学课件高频考点26中美关系正常化

4.“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参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外交”有什么区别?
提示: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 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 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中国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 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当今地区
性国际组织(如:欧盟、非洲联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高频考点26 中美关系正常化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中美关系的缓和。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美建交有何区别?
提示: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 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1979 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
尼克松访华使中美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20多年的
对抗和关系紧张局面,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如果没有中国
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 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 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
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解析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西方
国家掀起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这些为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A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为A。 答案 A
的史实不符。
答案
D
2.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知道外交政策与总方针的关系。
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信心的能力。
渗透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历史学习方法
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
能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积极进行探索。
分析文字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历史的时空观念。
感受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自豪与自信。
感受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历史人物的伟大。
再次通过详细的数据,展示1954年-1956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引起好奇,引出下一个问题。
三、1953年底-1956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
通过学生的课前问题,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通过出示中印、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直观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确立。并通过吴努总理的话,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周边国家带来的影响。
梳理整节课的历史脉络和逻辑线索,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是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的重大意义,重点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能够知道外交政策的变化是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以国家利益为根本的,通过学习,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不易
板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的特色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形势
通过全国领土的解放形势图,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形势,知道这是1949-1953年外交政策确立的国内背景。
通过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图,说明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2.三大外交政策
通过学生画作,直观生动地讲述三大政策的内涵。
通过材料和之前的讲解,分析“一边倒”政策实施的原因。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03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拉克作战……
反映了什么现象?
第26课
美 国 为 首 的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分 化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世纪60——80年代)
大 棋 局
苏 联 为 首 的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分 裂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
②西欧经济发展, 夹缝中的西欧
联系加强
③抗衡美苏,维 护欧洲安全
时间:20世纪60——80年代
3、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条 件 目 的 标 志 宗 旨 任 务
(自主学习)
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① 摆脱美苏控制 ②维护自身独立
1961年
贝尔格莱德
非集团、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①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②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 标志着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影 响
国家或 组织
1955年
36.2% 17.5%
1965年
31.3% 18.7%
1974年
24.4% 20.1%
美响:
①经济:使欧 共体经济实力 大增 ②政治:摆脱 美国的控制, 冲击两极格局, 促使多极化趋 势出现. 材料3 1974年,出任欧共体 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 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 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 的每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 障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历史必修1
材料和历史纵横说 明了什么?
二、日本的崛起
一位美国老兵的回忆录
1、表现: 20世纪80 年代,日本 成为世界第 二经济强国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 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 这块土地时的情景,满街都是爆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炸后残留下来的残砖碎瓦,一片 满目苍夷,人们的眼神里除了绝 望就是愤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 乎都被炸毁了……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 开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 家里用的是索尼的照相机、松下 日本生产的丰田(TOYOTA)跑车 的空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第七单元第26课学业达标1.(2016·天津卷·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D)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A、B、C都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再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项。

2.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

”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D)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说明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和标准,据此可以判定应该符合D。

A、B、C三项都是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排除。

3.周恩来说:“……团结就是在共同点上把矛盾的各方统一起来。

善于团结的人,就是善于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的人。

”下列外交政策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A.求同存异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D.不结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据材料信息“在共同点上统一矛盾”逐一分析各项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符合题意,故选A项。

4.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

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

中国这一举措(D)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解析】从材料看“这一举措”是指“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它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历史: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岳麓版必修1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引语55年前,一个新生的国家诞生在世界的东方。

55年来,新生的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开诚心、布公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受那惊涛骇浪的艰险,去追忆那惊心动魄的抗争,去体验那惊世骇俗的镇定,去体会那惊天动地的成就。

引语的作用:凝神起兴点题二、基于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目标建国之初的外交方针,中苏建交的背景及意义,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发点及其内容和历史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历史背景和有关史实,中美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中日关系改善的时代背景及有关史实,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改善和发展同俄、美、日、法等世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及其意义,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的活动及贡献。

知识目标的教学设计要求:全面、具体、有序(二)知识目标的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结构,板书结构)(1)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①中苏友好②中美敌对③三大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中国).出发点: 五项原则及其相互关系②实践:日内瓦会议. 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③历史意义. 解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3)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①历史背景: 解释:为什么是恢复?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历史性的握手①中美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②中日关系的改善:历史背景:田中角荣访华.(5)国际交流与合作①原则——四项原则②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②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③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序号时间外交成就历史意义1 1949年中苏建交2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4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5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6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7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8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9 1979年中美建交10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HDG3〗12 2002年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基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设计——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营造情境(教师的活动)形成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认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过程体察,方法体会,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实现问题情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两种设计:一种是立足于面(全体学生、全部教材内容)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一种是立足于点(个别学生、一部分教材内容)的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二 )立足于面的问题引导式教学设计(1)营造情境——考察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思路。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过程:
4、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三、新时期的外交: 1、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 (2)成就:①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②多边经 济领域③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参加亚 太经合组织、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中美关系的改善: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1)原因:
美国:
(2)过程:
中国:
①1971年基辛格访华
②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美关系的演变:
①建国后到60年代敌对状态②70年代到80年代由敌对 到走向正常化③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标要求】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 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 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 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 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 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 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70年代的外交: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背景和原因:
①历史原因: ②根本原因: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 提高,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③客观原因:美国霸权 地位的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 支持。 (2)恢复: 意义: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 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 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 大的作用; ③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 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第26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前期。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 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提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 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 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这些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 制度的差异,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
2
3
4
5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1971年4月26日美国乒乓球运动 员在长城的合影。中美双方从乒乓外交开始了一个新的“Game”,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小球转动了大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界形势的发展。
1
2
345ຫໍສະໝຸດ 4.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 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解析:从材料中“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 超级大国的政策”,可知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外交 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 答案:C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跟踪训练题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1967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写道:“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中生活。

”尼克松所说的中国境况得以改变始于(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邦交正常化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2.有学者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两个国家都陷入了不安全的困境中,都无法独自应对同一个庞大的敌人,于是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略安全利益需要B.中美已解决意识形态的分歧C.中国多边外交活动初见成效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3.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用一个小标题来反映。

其中适合用于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C.“一边倒”、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5.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6.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7.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8.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智慧(1)——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外交一、教材分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

本课第一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介绍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用和历史意义。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重点是恢复的原因。

第三目“历史性的握手”,介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重点是背景和意义。

第四目“国际交流与合作”,介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重新整理线索,方便学生记忆。

故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本课知识点以年代为线索划分,分成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四个部分。

本课既涵盖了国民党政府屈辱外交的终结,也标志着新中国独立和平外交的开始,因此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主要的外交活动与成就,同时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过程,因此本课的学习对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正确理解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内容在2016年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极有可能会出现。

二、学情分析高三(14)班在我校属于文科次重点班,但是基础还是普遍较为薄弱,且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热情已有所降低。

班里学生经历了高一高二两年多的时间的历史学习后,已经对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仍旧存在时空架构和历史解释方面的问题,对于答题正确率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将在导学案中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排查基础知识,并对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归纳,最后挑选了适量的优质题目以供学生训练。

在本课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插入一些当前中美、中印外交时事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图片材料,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案 岳麓版必修1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知识梳理型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史实、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四项原则和表现(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及贡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

(2)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3)通过阅读历史材料,能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外交,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新时期外交成就。

教学难点: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截止2007年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吗?深圳新闻网2008年版《中国外交》白皮书披露,截止2007年底,中国已经同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

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第26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2)

岳麓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第26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案(2)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1.背景(1)落后的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一战的爆发加剧了国内危机,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2.二月革命(1)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2)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十月革命(1)指明方向: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2)抛掉幻想:七月流血事件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起义。

(3)起义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

[知识拓展]1.布尔什维克党: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联议会的名称,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

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

3.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截然分开。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深化探究探究点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26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巩固提升 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26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巩固提升 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2017年12月某某学业水平测试)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前夕,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不结盟B.开展多边外交C.“一边倒”D.改善中日关系,即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故选C项。

2.(2016年7月某某学业水平测试)1954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进一步缓解亚洲和世界的紧X局势,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某某合作组织峰会C.万隆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A项。

3.(2017年6月某某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C.参加万隆亚非会议D.中美发表《中美某某公报》,故选C项。

4.(2016某某冬季学业水平测试)1971年10月25日晚上(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终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

这是人们在欢庆(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会议大厅”等可知,这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的情景,故选C项。

5.(2017年1月某某学业水平测试)右图(跨洋握手)记录了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

该事件表明(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美国彻底改变了遏制中国的立场C.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项。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

5.日内瓦会议(1954.4-7 )
6. 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
二、 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1.10;第26届联大)
2、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
重大进展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 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 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国际秩序是 不可设想。
——尼克松
思考讨论
是什么促使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2、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过程。请按表完成此过程。
时间
事件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
尼克松访华
1978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在机场握手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中日关系的改善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 ②中美《联合公报》震动了日本; ③主张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当选首相。 (2)过程: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3)中美、中日建交的影响: 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
交出现了新局面。
新中国外交的三个阶段
一、建国初期外交(1949--20世纪50年代期) 二、中国外交新突破(20世纪70年代) 三、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

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课件

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课件

讨论分工展示
题目 问题导 学1-4 展示组 1-4组 点评 非展示同 学
探究一
5组——(1)
6组——(2)、(3)
主动举 专心听展 手补充、 示和点评, 修改、 认真做笔 点评额 记 外加分
【问题导学】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三大外交 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三大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一边倒”。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乒乓外交
签署《建交联合公报》
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 取得哪些成就?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改善与大国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 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 与稳定。
中美关系缓和原因——两国共同利益要求
• 中国国力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中苏关系持续恶化 • 台湾问题悬而未决
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 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相对衰弱 •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合作探究】(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 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 因。 变化:打破长期的对抗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正常化。 原因:美国要借助中国与苏联抗衡;敌视中国的 政策破产;中苏关系恶化。 (3)在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以后,影响中美关 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台湾问题。
阅读课本P119:三大政策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 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 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帝国主 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一边倒”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 “另”: 对待国民政府的外交。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案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四项原则、中国加入WT。

\APEC、建立中国一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维护联合国权威。

(2)能力目标:①识记建国之初、七十年代、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②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③能分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因、且的、和意义。

④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本质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过程与方法(1)阅读材料,分析新中国外交与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本质区别。

(2)通过材料与历史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

(3)师生共同探究一些历史问题。

(4)教师精心分析,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外交是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体现。

(2)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

(3)我国外交战线人才济济,周恩来、乔冠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天之骄子”。

新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与旧中国外交有天渊之别。

重点与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对以上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能史论结合地进行分析,以及构建新中国外交历史的总体框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对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教学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教学案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课程标准】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梳理】一.我国五十年代外交成就1.原因:(1)政治基础: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2)综合国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3)直接原因:中国提出的独立自主外交和平外交原则2.方针、政策①方针:奉行外交方针。

②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3.成就:(1)1949年10月,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底,签订《》,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促成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请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外交原则与就中国有什么不同?※二、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①70年代,美国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的作用大为加强;③在、上取得的成就,说明国际地位的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使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表明联合国中第三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大。

2.中美正式建交(1)原因:①美国:国际地位的衰落;战略守势;遏制中国政策破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②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
③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④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谈判的艺术, 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
巩固练习
3、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 《共同纲领》的通过 B. 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出席亚非国际会议
巩固练习
4、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为“破 冰之旅”。对“破冰之旅”理解最准确 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巩固练习
3、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A. 不结盟政策 B. 一大片政策 C. 全面结盟 D. 闭关政策
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 第26届联大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成员乔冠 华(左一)、黄华(右一)开怀大笑。
中国代表坐上联合国席位
中国国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①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②中苏关系破裂 (2)过程:①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上海公报》 ②1978年《建交公报》 1979年1月正式建交 (3)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阅读材料: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 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 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 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请回答:(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 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作用:促进会议取得成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 环境是怎样的?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1950年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全面禁运;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石集 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并 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行军 事骚扰。
美苏两极对峙
美国遏止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2、维护世界和平(政治领域)
①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2001年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பைடு நூலகம்
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
2009年4月1日,胡锦 涛同奥巴马在伦敦首 次会晤
2009年11月奥巴 马对中国进行国 事访问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2、维护世界和平(政治领域)
一、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
1、基本方针:独立自主
“另起炉灶”
2、三大政策: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3、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周年同17个国家建交
与苏联的建交
新 中 国 外 交 的 第 一 步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与印度的建交——与第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3、外交成就: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10月21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闭幕后,在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合影。
2010年1月7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建成庆祝仪式在南宁举行
1989年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戈尔巴乔夫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巩固练习
1、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 交关系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 国主义在华特权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巩固练习
2、亚非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B.会议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C.亚非国家无矛盾和分歧 D.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课标要求:
1、了解建国初重大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3、了解中美、中日关系的主要史实,探讨其 国际影响;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4、列举新时期我国在联合国及地区性国际组织 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本课内容: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二、70年代的外交 三、新时期的外交
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





黄华 (1976-1982)
周恩来 陈毅 姬鹏飞 乔冠华 (1949-1958) (1958-1972) (1972-1974) (1974-1976)
新中国历任外交部长





杨洁篪 (2007- )
吴学谦 钱其琛 唐家璇 李肇星 (1982-1988)(1988-1998) (1998-2003) (2003- 2007)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经济领域)
(1)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 讲求实效、共同发展” (2)成果
①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②加入世贸组织(WTO)
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APEC) ④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4分, 随着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尔槌子的 落下,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4)参加亚非会议——“求同存异”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17日)
周恩来在万隆 会议上发言
阅读材料:
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 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 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 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请回答:(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 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 要包括哪些内容? (1)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 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 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 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1)建国第一周年同17个国家建交
(2)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周年同17个国家建交
(2)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周总理一行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3、外交成就:
(1)建国第一周年同17个国家建交
周恩来迎接来访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 尼克松
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交
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 《中日联合声明》
周恩来和日本内阁总 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毛泽东主席会见 田中角荣一行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