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道路系统_图文.ppt_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商路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商路中国古代是一个庞大的帝国,通过完善的交通与商路网络,实现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物资的流通。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交通和商路展开论述,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对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陆上交通中国是一个陆地面积广阔的国家,交通网的建设是古代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古代中国陆上交通主要通过道路、运河和驿站来实现。
1. 道路:古代道路是连接各地的主要交通枢纽,分为大官道和小官道两种。
大官道主要由各个国家政府修建,覆盖了大部分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用于军事、政治和商贸方面的需要。
小官道则由地方政府修建,连接邻近的县城和乡村。
2. 运河:古代运河是连接长江、黄河及其支流的重要水道,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
运河的建设大多由朝廷主导,它不仅为物资的运输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 驿站:古代驿站是为官员和商贾提供住宿和换马等服务的场所,分布在关键的交通节点上。
驿站通常由政府负责管理,是保证交通畅通和治安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海上交通中国处于东亚诸多海洋通道的交汇位置,因此海上交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海上交通主要依靠船只和港口。
1. 船只:古代中国的船只种类繁多,包括木船、帆船、竹筏等。
这些船只在水路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运输本地产物,也用于对外贸易和海上文化交流。
2. 港口:中国古代的港口数量众多,其中以广州、杭州和泉州最为著名。
这些港口成为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大量商贾和外国使者前来交流和贸易。
三、商路发展中国古代商路的发展与经济繁荣密切相关,商贸活动不仅推动了商品流通和资本积累,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
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商路之一,将东西方连接起来,促进了贸易和文化的交流。
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西方的马、珍宝等也进入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中国城市建设史古代部分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原始居民点和 城市的形成
原始居民点
城市的产生
上古时代的城市建设 (夏商周三朝的城市建设简论)
夏代城市建设 史载夏代都城:
禹——阳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启——阳城(夏邑、钧台,河南登封告城镇 禹县) 太康——阳翟 斟寻(河南禹县 巩县与偃师县之间) 少康——原 老丘(河南济源市 陈留县) 廑——西河(河南浚县与滑县之间) 桀——洛汭(河南洛阳附近) 夏代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是频繁迁都
临潼姜寨遗址 •面积约5.5万平方米, •聚落有明显的分区,居住区是主体, •其外围有壕沟围护,推测壕沟内侧还应有篱笆或栅 栏。 •壕沟外东部及东北部为墓葬区, •西南临河河岸上是陶窑区。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原始居民点和 城市的形成
原始居民点
陕西临潼姜寨母系氏族部落聚落布局
城市的产生
■西安半坡遗址 发现的工具有200多件,其中有石的网坠,陶的纺轮,骨针,骨锥等,可见那时 在农业之外也兼营渔猎。
■河南新郑裴李岗 和中原地区中等规模的聚落代表。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是长江流域著名的遗址,距今7000~6500年。是由 数栋长屋组成的聚落, 长屋残存长23米,宽约3.2米。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 兼养家畜,狩猎,捕鱼,采集。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上古时代 夏朝的城市 商朝的城市 周朝的城市
城市建设实例殷墟(安阳小屯) •遗址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周围的十多个村庄,东西长约6公里、南 北长约4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殷墟是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 的都城遗址。据古本〈竹书纪年〉等记载,商王朝自第二十位商王盘庚始,历八代十二王至纣亡国, 前后273年均以此为都。其年代约相当于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
《城市道路系统》PPT课件
公路
A城
B城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
整理ppt
6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 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1、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以交 通功能为主(小城市主干道可兼沿线服务功能)。快速路宜 采用四块板断面(小城市可用三块板),沿线进出口应采用 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 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 控制。
排水系统
其它地下管线:电力、电信、煤气、给水、路灯电缆、污水、
中水
地上设施:照明灯柱、架空电线杆、消火栓、广告架、报
刊亭、电信设备、整理景pp观t 设施
18
三、公路的组成
路基 路面 桥涵 隧道 排水系统: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跌水、暗沟、 盲沟、渗井、渡槽
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支挡防护 交通服务设施:标志、标线、标牌、信号控制、监控、 护栏、隔音屏、绿化、加油站、服务区、检查站、养护管 理。
后悬 1.3 4.0 3.8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外轮廓参考尺寸(m)
车辆类型
自行车 三轮车
板车 兽力车
总长 1.93 3.40 3.70 4.20
项目 总宽 0.60 1.25 1.50 1.70
总高 2.25 2.50 2.50 2.50
(二)设计速度义:计算行车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 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 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度。
2、城市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类别
级别
设计年 限
(年)
计算行车 速度
(km/h)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展史
元•大都
规划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 手法——三套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 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 先铺地下水道再营建宫殿,保证了元大都一气呵成建 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 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 上。城西建有社稷坛,城东建太庙,商市集中城北, 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 市”“九经九轨”规划制度 元大都有中心台,是城市东南西北的中心,这在中国 城市建筑史上属首创 元大都因系择址新建,城市规划不受旧格局约束,所 以其居民区与金中都新旧坊制混合形式不同,全部为 开放式的街巷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发 展史
01 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 02 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秦汉) 03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唐) 04 开放式街市期(宋以后的城市模式) 05 总结
城市初生期
壹
殷商时代的城市
城址一般选择临近山水,大多呈 不规则长方形平面,功能分区简单 而明确,大多南北朝向。
隋唐城市 (二) 洛阳
隋唐洛阳城
隋唐二朝继承汉以来的东、西 二京的制度,以洛阳为东都。 洛阳的地理位置比长安适中, 便于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东南
地区。
— 总体规划 — 里坊 — 道路系统 — 市肆
平城京平面图
开放式街市期
肆
宋元
一、宋元时代的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
唐朝末年,由于中央政权和割据的藩镇 之间的混战,不少城市和建筑在战争中收到 破坏。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形势持续了近 80年。
文学: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曹雪芹《红楼梦》(清)
中国古代的城市道路系统
唐 长 安
明清北京往往是各条通向城门的 道路,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结合点,这 里往往形成城乡交流的集市、车马店、栈 房等。宋以后在出城干道的附近往往形成 关厢地区,有的关厢地区形成商业中心, 后又加修关城,另开了城门。
道路分级与城市性质规模
• 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 及道路的分级与城市 的性质规模有关。都 城每边开三门(北面 往往开二门),有三 条东西向及南北向的 主要干道。府州城一 般每边开二门,干道 系统成井字形,如安 阳、宣化等。一般的 县城多为每边开一个 城门,道路系统呈十 字型。
城市道路的分工
• 唐长安的道路有全市性的主要干道和一般划分坊 里的城市干道。在坊内另有道路系统,这种道路 系统的性质和宽度有明显的区别,还有一些车辆 不能通过的更窄的路称为“曲” • 宋东京的道路有主要交通干道,多为通向城门的 道路。有的不是主要干道,而是繁华的商业街。 有的主要的交通道路的某一段落也形成商业街 • 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道路也有明显的分工。通 向城门的主要干道宽度较大,这些道路的交叉口 往往成为商业繁华之处。另有一些商业较集中的 街宽度较小。有一些巷和胡同,是住宅区内部的 通道。
井字 干道 系统 (安 阳)
基本方整规则的道路(宣化) 十字干道系 统(奉贤)
• 古代城市道路大部分为方格形的,有完全方正规 划,垂直相交的类似棋盘式的道路网。也有的城 市道路基本上为方格形,也有部分道路并不规整。 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山丘地区道路系统比较自由。
基本不规则无方格状道路
顺应城市形态的基本方格道路
城市道路的宽度
• 城市道路的宽度由小到大,到唐长安时达到了顶 峰。这样大的道路除了偶尔举行的皇帝出巡,郊 祭等人数庞大的仪仗队通行需要外,平常很空旷, 完全超出了正常的交通需要,所以在后期经常发 生侵街筑屋甚至在街上种菜的情况。比长安略晚 修建的洛阳城,虽然同为宇文恺修建,但道路尺 度普遍缩减。宋开封城道路性质变为商业街,道 路宽度明显缩小,商业街两边的店铺互有吸引力。 这样的规律与城市道路按功能进行分类分级及布 局的规划理论完全相符。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体系
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体系中国古代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运输体系也逐渐发展完善,为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道路网中国古代的道路网建设早已形成,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公元前五世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加强了道路的修建。
著名的秦始皇陵道,连接陵墓与都城,被视为中国古代道路建设的里程碑。
中国古代的道路分为陆上道路和水上道路。
陆上道路主要有大道、官道、坡道、山路等,其中大道是修建最为广泛的,为民众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通道;而官道则是连接各地的重要干线,主要用于军事行动和政治使命。
水上道路主要有运河和河流。
运河的典型代表是京杭大运河,它将北京和杭州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二、驿站系统中国古代的交通线路经常有长途旅行者和官员需要休息和更换驿马。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古代中国建立了完善的驿站系统。
驿站通常设立在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或道路沿线,提供住宿、换马、邮件传递等服务。
驿站在运输和通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驿站之间的驿道途经重要行宫、郡县和大城市,为官员和商人提供了安全、快捷的交通通道。
驿站还常常设有驿站牌坊,以标识驿站名字和所属地区。
在驿站内,人们可以找到温暖的床铺、美味的食物和相对安全的环境,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重要的。
三、运输工具古代中国的运输工具有丰富多样的发展。
早期,人们使用人力、畜力和简单的运输设备来进行运输。
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马车和轿车成为运输工具的主流。
马车是一种由牛、马或者驴拉着行驶的四轮车,它可以载重并提供稳定的交通工具。
轿车则是一种由人力推动或由动物拉动的装有载具的交通工具。
此外,船舶也成为古代中国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
中国的河流和水道纵横交错,船只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河流交通和贸易发展。
古代中国的船只主要有竹筏、木船和帆船。
竹筏常用于内陆河流运输,木船适用于沿海和河流,帆船则为长途航行提供了更高效的选择。
中国古代道路
综合言之,西周的交通情形,仍只是在两都间的轴线为主。各地区间的频繁交通,仍有待于春秋时代方得开展。以王庭为中心的朝聘征伐,形同辐凑,而春秋诸侯间的战争会盟,成为多中心多方向的交通,情形就比较繁杂了。
春秋列国交国,由初期宋、鲁、卫、郑为中心,逐步进入宋、齐、晋、楚争霸的局面,牵涉的诸侯越来越多。尤其是晋楚之从,不管是随着霸主出征,抑是会盟,十余诸侯齐赴会所是常见的事。辎重往返,聘币运输,无不足以促进交通的发展。最后必然会有几条常走的大道出现。
宋朝、元朝、明朝(960~1644年) 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清朝(1644~1911年) 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达约15万公里的“邮差路线”。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在低洼地段,出现高路基的“叠道”,在软土地区用秫秸铺底筑路法,有如今天的土工织物,对道路建设有不少新贡献。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国道路的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国语》载有东周单子经过陈国时,看见道路失修,河川无桥梁,旅舍无人管理,预言其国必亡,后来果然应验。当时在山势险峻之处凿石成孔,插木为梁,上铺木板,旁置栏杆,称为栈道,是中国古代道路建栈道时,经过横亘在褒河南岸耸立的石壁,名为“褒屏”,曾用火石法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就是著名的石门,内有石刻《石门颂》、《石门铭》纪其事。火石法先用柴烧炙岩石,然后泼以浓醋,使之粉碎,再用工具铲除,逐渐挖成山洞。
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中国古代道路
中国古代道路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
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因看见蓬草随风吹转,而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出车辆,对交通运输作出了伟大贡献,故尊称黄帝为“轩辕氏”。
随着车辆的出现产生了车行道,人类陆上交通出现了新局面。
商朝(公元前16~前11世纪) 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
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
周朝(公元前11~前5世纪) 道路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
《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
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方面,也有所创建。
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前者称为“国中”,后者称为“鄙野”,分别由名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
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
城市道路的规划,分为“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都城中有九经九纬,成棋盘形,围城为环,出城为野。
规定有不同的宽度(其单位是轨,每轨宽八周尺,每周尺约合0.2米),经涂、纬涂宽九轨,环涂宽七轨,野涂宽五轨。
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并根据其功能规定不同的宽度,有如现代的技术标准。
在路政管理上,朝庭设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规定“司空视涂”,按期视察,及时维护;如“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后养路、绿化和标志的萌芽。
而且“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馆,侯馆有积”;其道路服务性设施的齐备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古代的道路与交通
汉朝时期,修建了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欧洲。
秦汉时期还修建了许多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促进了内地与西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往来。
秦汉时期的道路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如石拱桥、栈道等,为后世的道路建设奠定 了基础。
唐宋元明清时期道路的完善与繁荣
06
中国古代道路与交 通的文化价值
THEME TEMPLATE
道路与交通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古代诗词中对道 路和交通工具有 所描述,如“千 里江陵一日还”、 “车如流水马如 龙”等。
文学作品中对道 路和交通的描绘, 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经济发展和文 化特色。
古代道路和交通 的发展,促进了 文化交流和民族 融合,为文学作 品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和背景。
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联系, 推动了各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 融合,有助于形成多元一体
的中华民族文化。
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 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涵。
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 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
传播。
对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交通发展加速城市规模扩大 和人口增长
道路交通成为城市规划的重 要考虑因素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古代道路的修建为商旅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 交通的改善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商品能够更加快速、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带来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 交通的发达也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加强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THEME TEMPLATE
夏商周时期道路的起源与形成
形成:商朝时期,随着城市 和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都 城为中心的道路网
历史时期交通通道变迁48页PPT
【】 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中国传统社会
4. 第四课
【】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参考书籍: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邹逸麟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谭其骧 中国地图出版社 史念海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五 尺 道
三 、为了加强北方地区的控制,秦修建了从
咸阳通往阴山间的捷径,道路沿子午岭北行, 经过上郡,经今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草原, 到九原郡,全长700公里因大体南北相直, 故称直道。
升发 达秦 时朝 期开 陆始 路进 交入 通驿 地站 位交 上通
南出秦蜀交通有褒斜道,嘉陵道、金牛道
褒斜道
嘉陵道
隋代大运河
历史时期交通通道的地位升降与经济核心区和政治 核心区的引力有关
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金牛道 四川盆地
历史时期交通通道的地位升降与经济核心区和政治核心区的引力有关
宋朝以来
四川
东京
元代修筑济通
河,将黄河泗水与 大清河联系起来, 再修会通河,将济 州河与御河相连; 同时又在通州与大 都间修凿通惠河形 成一条长达1500 余公里的杭大运河。
历史时期交通通道变迁6、露凝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中国历史地理课件第七讲中国历史上的交通与城市.ppt
城、城墙、城市 城
山西平遥古城城墙(2800年)
平遥古城墙(2800年)
城市与两条或以上河流的关系:河间(直隶),双流 (四川),三水,交河(直隶),五河(安徽)。
其它有关河流及地貌特征的:河曲(山西),曲江 (广东),江陵,峡江(江西)等等。
4、城市的朝向
多选址在河西岸、北岸及其解释
西岸:当地进入河流运输的物产来向,如岷江上起新 津下至与长江交汇的叙州府的所有府、县城都选址在 西岸,来自西藏高原的药草、皮张、金属、矿物、木 材等通常从陆路运到岷江西岸再转水运,用平底船或 木筏顺流而下。
(二)、城治的选址
1、地势 与欧洲、中东等地城治对比,中国城市最明显的特点
是位于低地,南方很少选址于山地或丘陵斜坡上,北 方的多些。1890年,福建省58个县城的城址,53个位 于400米高度以下,濒临河流、山溪等其它水体的不少 于50个。 可能的原因:选择低地筑城,与占优势的农业人口稠 密地区分布在泛滥平原、河谷、山间盆地以及山麓地 带的小块绿洲等低地有密切关系。
2、水的重要性:城市多沿着可通航水道兴起,因通航 水道能把它们与乡村社区或其它城市连接起来。水道 还在运输、防卫、给水以及灌溉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
华南和华中,山地多平地少,河曲凸岸河流沉积物形 成的小块平地,是建城的最有利产所。很多情况下, 由于河岸平地太窄,使一部分城墙不得不筑在山坡上。
防御作用:近代的火器(如大炮)传入之前,中国的 城墙几乎是坚不可摧。墙高度在5-15米之间,挖掘、 轰击(公元前四世纪)云梯。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布局演变特征
中国古代城市道路系统布局演变
引言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几乎没有人能够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何地建成的。
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前人或者动物走过的足迹来行走,结果经常被践踏的土地就成为了小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些小径逐渐演变成为了人们今天所走的道路,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记载是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
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车轮,于是以“横木为轩,直木为辕”制造了车辆。
古尊称黄帝为“轩辕氏”,继而产生了车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许多繁华的都城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而相应的道路也随着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发展,道路的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中,本文将相应的时代的道路系统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通过系列城市都城的道路系统来展现。
古代的行政单位路
在中国古代,路是一种行政区划单位。
在宋元和明清时期,路的级别和地位有所不同。
在宋代,路是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起初是为了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最初全国分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
这些路的名字,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等,与今天的省名大致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
但需要注意的是,路并没有成为州的上一级行政机构,它只是中央为便于在财赋、兵政及国家掌控的垄断经济等方面管理地方所设的机构。
到了元代,路则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府。
元代的路比宋代的路要小。
在明代,废除了路这一行政区划单位,因此路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使用。
总的来说,路这一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级别和地位,其辖区大小和名称也有所不同。
古代交通不同时期的道路
古代交通不同时期的道路在远古尧舜时,道路曾被称作“康衢”。
西周时期,人们曾把可通行三辆马车的地方称作“路”,可通行两辆马车的地方称作“道”,可通行一辆马车的地方称作“途”。
“畛[zhěn枕]”是老牛车行的路,“径”是仅能走牛、马的乡间小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车同轨”,兴路政,最宽敞的道路,称为驰道,即天子驰车之道。
唐朝时筑路五万里,称为驿道。
后来,元朝将路称作“大道”,清朝称作“大路”、“小路”等。
清朝末年,我国建成第一条可通行汽车的路,被称作“汽车路”,又称“公路”,由此一直沿用至今。
至于“马路”,则是外来语。
巷、坊、弄、胡同等,被认为是从唐朝沿用下来的旧称,系指大道以外的路。
我们这里所说的道路,通常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经常行走的那一部分。
1 先秦时期的道路路是人走出来的。
可以说自从人类诞生后,就开始了路的历史。
早在大约50万年至170万年前,在亚洲东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先后有了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等原始人群生活着。
我们的祖先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为了生存和繁衍,就在中华大地上开辟了最早的道路。
历史发展到原始社会传说中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担当部落首领的时候,各地的交通有了明显的进步。
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可以行驶牛车和马车的古老道路。
据《古史考》记载:“黄帝作车,任重致远。
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
”《尚书·舜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尧年纪大了,经过反复考验选择了舜为自己的接班人,并将帝位传让给了他。
舜登位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辟四门,达四聪”,“明通四方耳目”,二月巡泰山,五月去衡山,八月访华山,十一月到恒山。
可见舜帝对发展交通、开辟道路是非常重视的。
夏禹的事业,也是从“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入手的。
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jú局]”(《史记·夏本纪》),足迹几遍黄河、长江两大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