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
生物安全试题及答案
生物安全试题及答案生物安全试题一、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个人防护装备:2、气溶胶:3、生物安全柜:4、风险评估: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以下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中,哪一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最低?()A BSL-1B BSL-2C BSL-3D BSL-42、以下哪一项是BSL-1实验室不需要配备的设施?()A 有足够的电力供应;B 有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C 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米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D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3、根据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哪一类危险程度最高?()A 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4、生物安全柜开机后,需平衡多长时间后可用使用?()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5、以下那类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艾滋病B 霍乱C 麻疹D 狂犬病6、《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不少于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 4B 3C 2D 17、寨卡病毒可通过传播?()A 埃及伊蚊B 按纹C库纹D虐纹8、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好应在暴露后小时内实施?()A 2B 4C 12D 249、高致病微生物菌毒株丢失,应在小时内向保存单位主管部门报告?()A 2B 4C 12D 2410、天花病毒分离培养必须在哪一实验室操作()A:BSL-l B:BSL-2 C:BSL-3 D:BSL-4三、判断题(对的填“是”,错的填“否”,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2、Ⅱ级生物安全柜保护对象包括受试样本、使用者和环境。
()3、生物安全柜内发生溢洒,需关机后再进行处理。
()4、职业暴露伤口处理后,只要源患者是正常人,就不用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病原微生物菌种、毒株遗失、溢洒应急预案
病原微生物菌种、毒株遗失、溢洒应急预案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1)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2)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3)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过氧乙酸、500-10000mg / L 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4)如果潜在感染性物质溢出,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由外围向中心倾倒消毒剂,一定时间(约30 分)后,清除污染物品,再用消毒剂擦拭。
所有操作戴手套。
2、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报告,在 2 小时内向感染控制科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1)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5)进行现场消毒;6)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污染预防及应急处置专业小组。
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时应立即实行急救。
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 次氯酸钠、0.2%-0. 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
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IV 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 抗病毒药。
4、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含病毒血清(浆)在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2 小时内分别向科主任、感染控制科、医务科报告,同时向深圳市卫人委、深圳市公安局报告。
微生物室菌种管理应急预案
微生物室菌(毒)种管理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提高实验室对菌种、毒株的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检验工作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损害,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编写。
1.3分类本预案主要针对以下突发事件:(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危险品泄露事件: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泄露、意外接触或可能感染、爆发感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2)菌种泄露事件:主要包括标准菌株、室间质评菌株、临床标本的菌株。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微生物室菌种、毒株泄露的应对工作。
2.组织体系2.1领导构架在医院院长的统一领导下,有医疗部指挥协调,处理菌株泄露的应急管理工作。
2.2办事构架检验科将组织由科主任、科副主任、副书记以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
3.运行机制3.1预测与预警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人员要针对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信息报告事件发生后,检验科工作人员要立即向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汇报,检验科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不能解决后,要立即报告医疗部。
4.具体应急处置方案(见下图、)5.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应急预案及相关法规、制度,加强预防、避险、减灾等常识,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有计划地对检验科各级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应变能力。
6.预案管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将及时修订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菌种泄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
1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特别重大(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疫情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广东省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区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的县(市、区)。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
4、霍乱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两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区)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 29 29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人以上。
11、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市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医院实验室微生物菌种毒株发生意外应急预案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实验室微生物菌种毒株发生意外应急预案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实验室微生物菌种毒株发生意外应急预案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一般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现场应急处理1.立即用肥皂液或流动清洁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清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污染物溅入眼睛必须用洗眼装置清洗,用洗眼药进行消毒。
5.污染物溅入口腔必须用含嗽消毒药进行消毒。
6.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浸泡4~6小时后清洗。
7.污染物的喷溅:发生小范围喷溅事故时,应立即按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面积喷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及科室负责人,到达现场查明情况,确定消毒的范围和程序。
8.溅于皮肤上必须用70~75%乙醇或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对于有芽胞的致病菌可用2%戊二醛常温下15分钟消毒)。
9.实验操作中如发生病原微生物泄漏时,本人进行应急处理,并由其它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消毒处理。
(二)报告与登记1.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必要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2.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情况、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等。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非蓄意破坏)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意外丢失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外扩散的事件。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为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一般生物安全事件和生物恐怖事件。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其中把烈性病菌株或毒株等丢失烈性病菌株或毒株等丢失事件划归烈性病菌株或毒株等丢失为A.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答案:A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4 个等级,I 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特别严重的事件,用红色预警。
2.对高致病性的菌、毒种的运输必须经过批准,批准的机构为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以上安全保卫部门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市级以上安全保卫部门E.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正确答案:A解析:卫生部第45 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3.在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措施中,不包括不包括下列哪一项不包括A.明确对所有检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B.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C.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D.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E.检验资料长期保留检验资料长期保留正确答案:E4.卫生标准是指A.“为保护环境,对空气、水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B.“为保护工人的健康,对空气、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C.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为保护人的健康,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D.“为提高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E.“为治疗人的疾病,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正确答案:C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规定,三级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的部门是三级以上A.国家认可国家认可B.省级认可C.市级认可D.实验室认可E.不用认可正确答案:A6.有关微生物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是A.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B.细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C.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D.衣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立克次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正确答案:B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运输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批准
运输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批准服务指南一、政策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2013年修订)第二十六条“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第十一条“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三)《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第四条“运输第规定的菌(毒)种或样本(统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运输。
”(四)《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职权项目的决定》(辽政发〔2013〕21号)附件《省省政府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职权目录(348项)》“二十二、省卫生厅(15项)”中“(二)下放市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管理13项。
”中“11.市辖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批准。
”(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辽政发〔2015〕21号),市际间运输审批下放至市级。
二、申请条件运输目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和接收单位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容器或包装材料应当密封并达到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Doc9284包装说明PI602)规定的A类包装标准,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耐高压的要求,并应当印有卫生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有专人护送,护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申请单位应当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2春季内蒙医教-全员专项继教培训试题及答案-一类学分5分
2022内蒙医教-全员专项-继续教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培训自治区级一类 5.0学分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节:卫生应急发展现状1、汶川地震救灾暴露的问题不包括(B)•A、应急救援的有序性较差•B、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机动性、自我保障能力尚可•C、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需要加强•D、应急物资、经费保障要加强•E、应急心理援助工作需要加强和规范2、非典以来,我国卫生应急实现了7大转变,以下叙述有误的是(C)•A、从无序到有序,法制体系基本建立•B、从被动到主动,基础建设得到强化•C、从经验到规范,管理体制逐步完善•D、从单一到协同,机制建设全面优化•E、从国内到国际,形象影响大幅提升3、以下关于防范应对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体会叙述正确的是(E)•A、国内坚持联防联控,形成部门工作合力•B、传递中非友谊,实践大国卫生外交•C、有效锻炼了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提升了国际化水平•D、军地协同实施大规模国际卫生救援的一次有益尝试•E、以上都正确4、新时代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第二步,到(D)建立起完善的卫生应急体系,卫生应急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卫生应急国际影响力位居世界前列•A、 2020年•B、 2025年•C、 2030年•D、 2035年•E、 2040年5、国内应对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坚持(A)原则•A、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防控为主、内外结合、科学应对•B、高度重视、严防严控、预防为主、内外结合、科学应对•C、密切关注、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内外监管、科学应对•D、高度重视、密切关注、防控结合、内外监管、科学应对•E、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科学防控、内外结合、综合治理第二节:卫生应急基础知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 E)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A、边调查•B、边处理•C、边抢救•D、边核实•E、以上都是2、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反应措施不包括( E)•A、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B、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C、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D、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E、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3、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为(A)•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B、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C、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D、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E、普通公共卫生事件(V级)4、医疗机构应急反应措施不包括(B)•A、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
0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国家2013)
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截止2013年6月24日)
总体原则:
1.《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金标准,事件定级以其中规定为准;预案规定各级政府可以对事件自行定级,但如果预案中已有明确定级标准者,当参照预案的标准进行定级;
2.《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是报告的最低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于收到符合该规范要求的信息,应当及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否则属于漏报。
3.鼓励各地在突发网中报告事件,即使该事件未达到报告标准也可以报告。
4.报告的事件初次报告后应根据标准及早建议当地政府定级(或建议当地政府委托疾控中心定级),以指导响应;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可以根据事件进展再调整事件级别。
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如果不明确定级标准,先以“未分级”事件报告,然后及时建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病原微生物菌种及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病原微生物菌种及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有效遏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中心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本预案所称实验活动,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一)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二)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活动中由于采集和取用造成实验室人员感染和向实验室外泄露或扩散事件。
(三)由于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露或扩散事件。
第四条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设施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依法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组织机构及职责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微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各项工作,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微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本中心实验室检验室。
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一)研究制定本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负责预案的相应和终止;(二)协同本中心实验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建立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微生物室的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三)负责指挥本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控制危害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报告;(四)负责本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微生物室的日常预防及预警工作,提高科室成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
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泄漏+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1.医务部接到泄漏事件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组织审核对泄漏事件进行确认,并对泄漏的病原体的性质及扩散范围进行充分评估。
目的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控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露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理,确保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泄漏应急处理。
3.应急处理程序3.1部门分工3.1.1检验科及各实验室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卫生部规定的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事件立即上报安全管理小组,启动应急预案,上报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部、总值班、保卫部、承担感染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检测工作;负责对发生泄漏的现场及污染物的清洁消毒工作。
3.1.2医务部:组织实施本院医疗救治工作,并监督预防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
3.1.3医院感染管理部;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指导泄露事件的信息报告,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指导污染现场及污染物的消毒,隔离工作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感染;组织预防措施的培训;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用药。
3.1.4保卫部:对发生泄露的现场进行封锁,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3.1.5后勤部:负责协助有关科室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提供维护用品、3.2应急处理3.2.1信息报告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菌毒株或样本在运输中丢失当事人应采取控制措施,安全管理小组并在2小时内向医院报告3.2.2控制措施B在保卫部协助下,立即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可能造成的微生物扩散的场所,并封存标本防止微生物扩散。
C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留取本底血清或者相关标本。
检验科菌(毒)种及其样品安全管理制度
SOP_19-36 检验科菌(毒)种及其样品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其样品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及公共健康。
2.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毒所一、二、三类菌(毒)种及其样品的管理。
3.人员职责:3.1 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执行本保管制度。
3.2 负责人员监督本管理制度实施,并解决发生的意外事故。
4.规章制度4.1病原微生物样品的采集4.1.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4.1.2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4.1.3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4.1.4 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4.1.5采集过程中应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应作详细记录。
4.2菌(毒)种及其样品的保管4.2.1从事菌(毒)种及其样品的保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4.2.1.1掌握国家有关菌(毒)种及其样品分类、管理、和生物安全法规。
4.2.1.2 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两年以上经历,熟悉掌握本实验室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技术。
4.2.1.3熟悉菌(毒)种及其样品保藏的基本条件及技术,包括复苏、增殖、保藏和鉴定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的技术。
4.2.1.4生物安全理论与操作技术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2.1.5身体健康。
4.2.2所有保存菌(毒)种及其样品应统一进行编号,保存毒种管上要有明显标识,表明毒株名称、冻存时间、毒株代次等。
4.2.3保管菌(毒)种及其样品要有严格的记录制度,建立详细档案,记录菌(毒)种的学名、毒株名、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冻干日期、数量。
4.2.4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设专库或专柜单独储存,并指定专人负责。
对采集或送检的微生物样品在保管时,应标明待检或检毕字样,并分别放储存盒中保存。
1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教案)【导游业务 第五版】
课程名称:导游业务(第五版)
课题(项目)
14.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授课时间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周次
1 周 2 次
授课地点
D406
班级
2020旅游管理
3.启发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展示、讨论、点评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思想、观念不当的地方,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启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导游的应对措施
1.带团过程中导游的应对措施
(1)保持高度的敏感
在导游带团过程中,如出现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类似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导游首先必须有极高的敏感度,能迅速注意到相关信息并积极采取应对的举措。
(2)积极主动的配合
当导游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应在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后(一般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媒报道为准),迅速告知游客,并积极与游客沟通,做好对游客的宣传工作,提醒游客注意健康防护,请游客依法协助、配合、服从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在出入机场(车站、码头)或景区时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依法接受相关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样本采集、检测、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导游应从自身做起,自觉佩戴口罩、勤洗手,同时帮助游客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引导游客自觉佩戴口罩、遵守公共秩序、积极配合防控工作,推进文明旅游。除此之外,导游在景区讲解时应尽量使用耳机式讲解器,以免游客聚集在一起;观景时彼此保持1米的距离。在旅游车、火车上,如有足够的空间,导游应尽量安排游客分散就座,减少近距离接触。尽量带游客在人流量较少的地方活动。
4.合作讨论法。通过
授课教师
教学资源
课件、微课、学习通APP、微信等。
教学内容
菌种毒株污染泄露应急预案
菌种毒株污染泄露应急预案菌种毒株泄露应急预案1.0 目的本文旨在确保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管安全,预防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2.0 范围本文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3.0 职责3.1 微生物室组长负责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管理。
3.2 科室主任为生物菌种保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3 医院科研科负责菌种保管的监管工作。
4.0 内容4.1 本实验室为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仅保管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菌种或样本,用于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禁止保存国家规定的一、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4.2 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菌种的保藏,采用双人双锁制度,确保菌种安全。
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4.3 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包括菌种收集、取用、销毁等过程均需记录。
4.4 建立保存的菌种应具备清单,备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查。
4.5 各菌种应按规定时间接种,一般接种不超过五代,同时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
如发现污染,应及时更换。
4.6 菌种保存范围及向外单位转移,应按XXX规定执行。
4.7 使用菌种工作时,如发生严重污染环境或实验室人身感染等意外事件,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并向当地卫生局报告,详细记录处理过程。
5.0 应急预案5.1 当在菌株保存、使用过程中发生泼洒、泄露时,应立即用纸巾覆盖被污染物体表面,充分吸干水份后用镊子移去纸巾。
然后,在污染处喷洒75%酒精或2%优氯净溶液,消毒30分钟以上。
5.2 当在菌株保存、使用过程中发生溅入眼睛事故时,应立即用洗眼器进行流水清洗,持续5分钟以上。
之后点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作预防用药。
如有感染症状,应立即去急诊科治疗。
5.3 当发现菌株丢失时,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经调查,若确定丢失,应由实验室负责人上报科室负责人,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进一步调查处理。
6.0 支持文件。
2020医生定考题库
一、通用性培训(单选)1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那个部门印发(C)A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B湖北省委 C湖北省政府 D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单选)2目前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挥长由谁担任( A )A.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B. 省政府主要领导C. 省应急管理厅主要负责人D. 省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单选)3传染病报告有全国统一的报告格式,是( A )A.传染病报告卡B.个案信息卡C.个案调查表D.传染病登记卡(单选)4下列传染病中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是:(C )A. 艾滋病B. H7N9流感C. 肺炭疽D. 伤寒和副伤寒(单选)5信息报告过程中,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B)A 1hB 2hC 6hD 12h(单选)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报告。
( B )A. 政府部门B.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C. 疾控中心D. 公安机关(单选)7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A)A.必须B. 自愿C. 特定情况下D. 可以拒绝(单选)8最经典的病例监测即( B )A.症状监测B.法定传染病报告C.个案监测D.事件监测(单选)9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的目的是什么?DA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B 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C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D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单选)10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在多少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A. 2小时B. 6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单选)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1/69 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制度
车社卫字[2012]18号甘州区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区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我中心特制定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的补充,内容如下:一、基本原则和职责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逐级上报,快速准确、分级分类的原则。
总的要求是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告要新,总结报告要全。
中心各科室要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由我中心公共卫生科防疫专干专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报告管理工作。
中心各科室在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是:(一)公共卫生科。
负责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网络直报和审核工作,定期汇总、分析、上报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
(二)其它科室。
负责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一)传染病疫情。
根据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食物中毒。
根据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人。
(三)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泄漏+
应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1.医务部接到泄漏事件的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组织审核对泄漏事件
进行确认,并对泄漏的病原体的性质及扩散范围进行充分评估。
目的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控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露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的处理,确保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
泄漏应急处理。
3.应急处理程序
3.1部门分工
3.1.1检验科及各实验室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卫生部规定的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事件立即上报安全管理小组,启动应急预案,上报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部、总值班、保卫部、承担感染人员及密切接触者的检测工作;负责对发生泄漏的现场及污染物的清洁消毒工作。
3.1.2医务部:组织实施本院医疗救治工作,并监督预防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
3.1.3医院感染管理部;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指导泄
露事件的信息报告,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指导污染现场及污染物的消毒,隔离工作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感染;组织预防措施的培训;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用药。
3.1.4保卫部:对发生泄露的现场进行封锁,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3.1.5后勤部:负责协助有关科室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提供维护用品、
3.2应急处理
3.2.1信息报告
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菌毒株或样本在运输中丢失当事人应采取控制措施,安全管理小组并在2小时内向医院报告
3.2.2控制措施
B在保卫部协助下,立即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可能造成的微生物扩散的场所,并封存标本防止微生物扩散。
C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并留取本底血清或者相关标本。
E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F对造成污染的环境或污染物进行消毒
G有关科室应配合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共同调查。
3.3处理结束后,由安全管理小组递交事件处理报告并持续进行报告。
高病性病原致微生物及菌毒株丢失,泄漏
应急处理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