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模式下的企业传播技巧
广告传播的五种基本模式
施拉姆大众模式的启发意义
一。揭示出大众信息传播媒介机构的把关人
的作用。 二。揭示出受众个体的社会性存在
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传播模式
非诚勿扰》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 《非诚勿扰》表现为一个很完整传播过程,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更 是可以从传统的传播模式图中抽象得出。《非诚勿扰》现象的产生,有 它在商业上的运作因素,但是在更加深度的层次上来讲,《非诚勿扰》 热的现象深度表现的是在传播社会学上所具备的完整的传播过程。传播 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这几个传播要素都在《非诚勿扰》现象 中有所特殊表现。作为一个典型传播现象,《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活 动,符合了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揭示了传播的本质。 从传播学 上讲,《非诚勿扰》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它的发展也让我们的 媒介民主化运动更加的有目的,让大量的读者提前嗅到了西方文化的气 息,同时这次风潮的兴起也让多种多样传播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 络视频、手机新闻、电视展示……等等以后都在日趋成熟 抓住“有意受众”做好“温情传播利用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累积性,把 赛程加长累积关注利用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累积性,把赛程加长累积关 注
2.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接 收者﹑效果
五W模式图示
对五W模式的评价
优点 :1.它是大众传媒的第一个。 2.它是最具其启发性的模式 。 3.紧紧把握住大众传播过程中最基本元素, 并描述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缺点:1.缺乏反馈元素。 2.过于简单化。
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解析五W模式
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背景:德国学者马莱茨克1963年出版的大众 传播心理学中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模式。 基本模式:传播者﹑信息﹑媒介﹑接收者
马莱茨克传播模式图示
1H5W
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
5W+1H:
5W是指: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
Where(在哪儿)
Who(谁)
When(什么时候)
1H是指:How(如何)
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到系统的初步需求。
3) 引入第三、四、五个定律——who、when、where定律: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需求细化阶段,在WHAT定律的基础上,细分系统的用户
需求:分析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阶段可以或必须操作这个功能,结合
前面的what定律,理清系统的流程阶段划分,记录并分析系统功能实现的
细节,在这个阶段就可以产生系统需求的用例图(Use Case),作为下阶段设计
这个问题是问采用流程,流程能否优化?
经过全盘考虑这六个问题,计划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一张纸面上而永远得不到执行。
3.分析消费行为,确定目标市场
1)what:消费者至市场购买何物
→进而规划产品
2)why: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进而了解消费动机
3)who:消费者扮演何种角色
→了解谁是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的依据。
4) 最后,就是1H定律——how定律:
基于5W模式的微电影传播策略分析
微 电影作品虽然被首发于综合性视频 网站上 , 但并不 意 味着 独 此一 家 。社 交 媒 体得 益 于 其极 强 的互 动性 , 在传 播 和炒 作 上 的 威 力不 容小 觑 。S N S 社 交 网站 、 博客 、 微博、 微 信 等平 台上 亦有 大量 微 电影 视频 内容 的播 出或视频 链接 的转载, 而且这些微 电影信息可以通过转发、 分享等方式被 不断进行二次 、 三次传播 , 甚至产生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另 外, 专 业 的微 电 影 网 站 也 随 着 微 电影 的 流 行 而 兴 起 。 如V
中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不断向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终端转移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在手机应用中手机视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在手机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幅度统计中排名第庞大的手机视频用户群体无疑为微电影的传播储备了大量潜在用户资源
电影 网 、 中国微 电影 网 以及 爱微 电影 网 等 。这 些 网站 作 为 专 注于 微 电影领 域 的专业 网站 , 微 电影作 品较 为集 中 , 但由 于 兴起 较 晚 , 知名 度 不 高 , 且 作 品资 源 有 限 , 导 致受 众 数 量 较少 , 一 般 对微 电影 兴趣 非 常 大 的微 电影 爱 好 者 和专 业 影 视 学 习和从 业人 员才会 选 择 。 此外 , 作 为 微 电影 的 出品 方 , 广 告 主 即 品 牌上 发 布 品牌 订 制 的微 电影 作 品。 然而 , 作为消费者搜索信息的渠道 , 此平 台很难成为普遍 受 众 的选 择 对 象 , 一 般 只有 当企 业或 品 牌 为配 合 微 电影 发 行 放 映 在官 方 网站 或 微博 上 举 行互 动 活 动 时 , 才 能 吸 引观 众 点击 。 ( 4 ) 微 电影 的 受众 。 目前 , 微 电影受 众 以青 年 受众 群 体为主 , 他们大多具有 中、 高等学历 , 对 电脑 、 手机 、 掌上 电 脑等信息接收终端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较高 , 操作熟练 , 且一 般 将 网络作 为 主要 接 触 的 媒体 。这些 受 众 思 维活 跃 开 放 , 喜 欢 追 逐 时 尚和新 鲜 事 物 , 因而 对微 电影 这一 视 听 娱 乐产 品新样 式 的兴趣 度 和接受 度较 高 。 ( 5 ) 微 电影 的传播 效果 。微 电影 发展 的动力来 源 于广 告, 源 于 广告 使 现在 的微 电影 很 难 和广 告 划 清 界 限。 广告 主投资进行微 电影制作传播的最终 目标 , 是想借助新媒体 平 台的传播效力达到营销效果 , 利用微 电影的噱头推广 自 身的产品 、 服务或品牌 。“ 微 电影与广告一经联姻 , 即呈现 出 广告 营销 热 切 期 待 的 传 播 效 果 。 ”¨ 因此 , 除 了 微 电影 作 品点击 量和 转发 量等 数据 之外 , 广告 、 宣传 或 营销效 果 是 广告 主 更 为期 待 和 重视 的。不 过 目前看 来 , 想 要通 过 微 电 影实现广告 、 宣传或营销 目的的话 , 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 , 相 较 于传 统 影视 作 品 , 微 电影 的普 及度 还 不 高 。 微电影具 有短小精悍 的特点 , 使得受众可以利用等待 、 排 队、 乘坐交通工具等碎片化时间收看 , 这种接受方式契合当 今 时代快 节奏 的特 征 , 也 弥补 了影 视媒 体 在这方 面 的空 白。 然而目前 中国受众在工作学习之余大多还是选择观看传统 电影 、 电视作 品 , 而真 正在 碎片 化时 间及 移动 状态 下观 赏微 电影 的情 况相 对 较 少 。究 其 原 因 , 一方 面是 由于受 众 长期 以来收看传统影视媒体形成的收视习惯根深蒂固; 另一方 面, 手机 、 掌上 电脑等 移 动 终端 屏 幕 较小 、 观 看效 果 不 够 清 晰、 使用时耗电量大 、 待机时间短 、 网络信号不稳定 、 网速较 慢、 流 畅性 不佳 、 上 网流量 资费 较高 等 因素都 制 约 了微 电影 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普及。 另外, 受众对微 电影中的广告信息反应冷淡。微 电影 免 费观看 的模 式在 一定 程 度上 消解 了受 众 在影 院付 费形 式 下 观看 电影 时对 植 入 式广 告 的抵 触 情 绪 。 因此 , 微 电影 观 众对 微 电影 中植人 的产 品或 品牌持 完全 排斥 态 度 的为数 极 少 。虽 然 如此 , 受众 对 微 电 影 中植 入 的广 告 信 息也 很 少 直 接产生好感 , 大 多抱 持 无 所 谓 的态 度 , 甚 至 不 会 留 意 或 关 注 。此外 , 微 电影观 众对 微 电影 中宣 传 的商 ( 下 转第 2 0 页)
“5W+ 1H”原则
“5W+ 1H”原则引论:1.“5W/1H”是一种定律,是一种原理,也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广泛运用至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2.“5W/1H”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提高效率和使工作的有效执行。
起源: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5W+1H:5W是指: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1H是指:How(如何)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1.QC对策表QC课题中几乎100%使用了对策表,对策表是按“5W /1H”原则制定的。
在对策表中分别对应的是:What 对策Why 目标Who 负责人Where 地点When 时间How 措施对策表的表头为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将What翻译成对策,Why翻译成目标,How翻译成措施,是根据理相应情况下的意译。
在质理管理中,针对每一种正常或异常情况,我们要运用“5W /1H”这套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运作。
What,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作什么?采取什么对策?对策需要什么流程?Why ,为什么这样作?这样作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有没有不好的结果或不足?我们这样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How ,如何作?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措施恰当吗?Who ,由谁来作?负责人是谁?When,什么时间来作?多少时间完成?完成期限是什么时间?Where,完成的地点在哪里?是开放式地方还是封闭式地方?2.制定计划草案上1)What:这是第一步:制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2)Why:第二步就是——为什么制定?有什么意义?这两个步骤就是为了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工作,若不能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诘问,那么就要放弃以后的步骤。
5W+1H原则
内容:
5W+1H:
5W是指: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
Where(在哪儿)
Who(谁)
When(什么时候)
1H是指:How(如何)
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这套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运作。What,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作什么?采取什么对策?对策需要什么流程? Why ,为什么这样作?这样作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有没有不好的结果或不足?我们这样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How ,如何作?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措施恰当吗?Who ,由谁来作?负责人是谁?When,什么时间来作?多少时间完成?完成期限是什么时间? Where,完成的地点在哪里?是开放式地方还是封闭式地方?
这个问题是问采用流程,流程能否优化?
经过全盘考虑这六个问题,计划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一张纸面上而永远得不到执行。
3.分析消费行为,确定目标市场
1)what:消费者至市场购买何物
→进而规划产品
2)why:消费者购买的理由
→进而了解消费动机
3)who:消费者扮演何种角色
→了解谁是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到系统的初步需求。
3) 引入第三、四、五个定律——who、when、where定律: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需求细化阶段,在WHAT定律的基础上,细分系统的用户
(完整版)5W传播理论
5W[专播理论美国学者H •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 nna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广告而言,拉斯维尔对定义的五项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要素构成了广告运动的全部内容。
这五个W对广告效果之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是广告运动能否成功的基础。
五W模式表明: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
因此说他的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其间的五个环节正是传播活动得以发生的精髓。
1. --------------- 传播者控制分析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
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即编辑、记者、导演、主持人、制作人等等,他们是组织化了的职业传播者,他们制作、传播信息。
传播者也可以是媒介组织,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电影公司等。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
他们被称为关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
这一概念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他于1947 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书中首先提出。
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
把关人的把关并非个体行为,它要受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组织、受众、技术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种观点集中强调了传播者在社会大众传播早期的主导地位。
在传播者制作、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控制着传播内容,而他们又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又受到所在社会的基本制度对他们的控制,他们本身也是社会控制手段之一。
5W
5个为什么表填写方法
5W工具应用介绍 第 6 步
5W 原因分析
问题 — 问题的描述 第一个W — 缺陷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二个W — 产生第一个W的原因 第 n 个W — 产生上一个W的原因 确认的原因 — 保留并填写措施序号 排除的原因 — 叉线排除问题描述 措施 N°— 确认的措施序号
关于措施效果验证与巩固
验证: 横坐标S1 — 措施计划实施的时 间及效果跟踪时间(根据情况确
定间隔日、周、月,措施期限应
与跟踪时间保持一致) 纵坐标 — 表示缺陷数量,据据 缺陷数确定趋势线的颜色:
红色线 — 表示异常
绿色线 — 表示正常 巩固: 措施经验永久固化
5个质量分析实例
END
5M : 人、机、料、法、环 Man/Machinery/Material/Method/Milieu 5W 是一种诊断技术,用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 5W 工作方法 采用5W+1H方法,从5M入手;问5次为什么?找到根 本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应用范围:企业经营、技术发明、质量 问题、工作改进
5W工具应用介绍—第 1 步
推进立项
项目名称? 项目启动日期? 牵头部门?
牵头人?
缺陷的现场照片
5个为什么表填写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W工具应用介绍—第 2步
5W1H
What — 是什么?缺陷描述
Who — 是谁?谁发现的缺陷 Where — 在哪里?那个班组、 那个岗位
When — 什么时候?缺陷产生
5W在持续改善法、 精益生产法和6σ法中得到广
泛应用
5W的漏斗原理
5w模型和传播策略
5w模型和传播策略
5W模型是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 谁(Who):传播者,即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传播活动的中心之一。
他们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
2. 说什么(Says what):传播内容,即所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受众的信息。
它包括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且这种内容是在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3.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媒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电影公司等。
4. 对谁(To whom):受众,即传播的对象。
5. 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效果领域,即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基于5W模型的传播策略如下:
1. 控制研究:研究传播者的角色和行为,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如何选择和传递信息。
2. 内容分析:研究传播内容,了解其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以便更好地设计传播策略。
3. 媒介分析:研究媒介组织和媒介渠道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利用它们进行传播。
4. 受众分析:研究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并设计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
5. 效果分析: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以便评估传播策略的有效性和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传播策略。
5W1H六何分析法
巧记5W1H的中文口诀:“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为什么?怎么做?”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5W+1H:5W是指: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1H是指:How(如何)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1.对职位说明书的分析 只有员工对工作职责清楚了,才会对工作愿意负责、敢于负责。
如果企业用5W1H法对员工的职位说明书进行阐述,会使员工的职位说明书更加准确,职责也更加清晰。
* What—工作是什么?* Why—为什么要做该项工作?* Who—工作的责任者是谁?* For whom—工作的服务和汇报对象是谁?* Where—工作的地点在哪里?* When—工作的时间期限?* How—完成工作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2.对问题的分析 在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何分析问题,会最终影响问题的处理。
运用5W1H法分析问题,会有助于问题的处理。
* What—什么问题?* Why—为什么会出问题?* Who—谁的问题?谁可以解决问题?* For whom—对谁来说是问题?* Where—在哪里发生的问题?* When—什么时候的问题?* How—怎样或什么程度的问题?类似问题最近出现了多少次?3.对行动计划或方案的分析 用5W1H法来建立一套行动计划或方案,计划或方案会非常完整,也便于实施。
* What—应该做什么?* Why—为什么应该做这件事?* Who—应该由谁做这件事?* Where—应该在哪里做这件事?* When—应该在什么时候做这件事?* How—应该怎样做这件事?4.QC对策表QC课题中几乎100%使用了对策表,对策表是按“5W /1H”原则制定的。
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5W要素,也称之为沟通的5W模式
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5W 要素,也称之为沟通的5W 模式。
构成管理沟通中的基本要素,反映了沟通的完整过程,也是沟通的基本范畴。
把经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的角色分为十种三类。
在人际关系方面,管理者在组织中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角色,包括以下三种:挂名首脑〔是象征性的首脑,管理者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如迎接来访者、签署文件,出席其他组织安排的会议等。
〕;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方面的角色有: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角色分:企业家、驾驭混乱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组织沟通的基本类型有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大类。
正式沟通是指在组织系统内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和原则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正式沟通优点:沟通效果有较强的约束力,易于保密,一般重要的信息通常都采用这种。
缺点:依靠这组织系统层层传递,因而沟通速度比较慢,而且刻板。
途径有: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通。
所谓上行沟通是自下而上的沟通。
所谓下行沟通是自上而下的沟通。
所谓平行沟通是组织中处于同一层次的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平行沟通具有业务协调性质。
所谓斜向沟通是同一组织中非同一层级的部门或个人之间的沟通。
正式沟通有五种网络:轮式沟通、Y式沟通、链式沟通、圆周式沟通、全通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正式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程序。
优点:沟通方便,内容广泛,方式灵活,沟通速度快,可用来传递一些不便传递的信息,这种沟通容易把思想真实的表露出来,能提供一些正式沟通难以获得的信息。
缺点:沟通过程难以控制,传递信息往往不确切,容易传播流言而混淆视听。
应予以重视,注意防止和克服其消极的一面。
小道消息的传播网络: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
管理对策:第一,建立和完善组织内的沟通机制,尽可能使组织内沟通系统开放或公开。
第二,在小道消息流传的时候,应尽可能快地消灭信息的真空状态,多而快地传递可信的消息。
第三,对于谣言,采取防卫性的驳斥并不能奏效,重要的是指出事实真相并进行适当的忠告。
《广告学》6-5:五W理论与广告传播
《广告学》6-5:五W理论与广告传播第五节五W理论与广告传播广告与传播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广告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以整个传播学体系作为自己的依据的,从本质上说广告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必须依靠各种传播手段,广告信息才能传递给一定的受众。
广告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和传播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并驾齐驱的,而作为广告效果的评定,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与信息传播学规律的吻合程度。
所以作为广告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的广告传播学便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建立广告传播学的客观基础——5W理论传播指的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建立共同的认识并共享这种信息。
传播学是随着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间电子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而形成的,它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传播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同时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技术等方面的特征。
由此看出,我们所说的广告具有的“通告”、“诱导”、“教育”的功能都属于传播学的内容之一。
而作为传播学正式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美国学者H .•拉斯维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五W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a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广告而言,拉斯维尔对定义的五项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要素构成了广告运动的全部内容。
这五个W对广告效果之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是广告运动能否成功的基础。
1.广告传播的主题“谁”就是“个人或组织机构”,这是广告传播的第一要素。
广告传播必须明确广告主,这是由于广告传播的目的和责任所决定的。
5w-1h原则
“5W+ 1H”原则引论:1.“5W/1H”是一种定律,是一种原理,也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广泛运用至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2.“5W/1H”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提高效率和使工作的有效执行。
起源: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5W+1H:5W是指: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1H是指:How(如何)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1.QC对策表QC课题中几乎100%使用了对策表,对策表是按“5W /1H”原则制定的。
在对策表中分别对应的是:What 对策Why 目标Who 负责人Where 地点When 时间How 措施对策表的表头为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将What翻译成对策,Why翻译成目标,How翻译成措施,是根据理相应情况下的意译。
在质理管理中,针对每一种正常或异常情况,我们要运用“5W /1H”这套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运作。
What,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作什么?采取什么对策?对策需要什么流程?Why ,为什么这样作?这样作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有没有不好的结果或不足?我们这样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How ,如何作?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措施恰当吗?Who ,由谁来作?负责人是谁?When,什么时间来作?多少时间完成?完成期限是什么时间?Where,完成的地点在哪里?是开放式地方还是封闭式地方?2.制定计划草案上1)What:这是第一步:制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2)Why:第二步就是——为什么制定?有什么意义?这两个步骤就是为了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工作,若不能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诘问,那么就要放弃以后的步骤。
5W模式下的企业传播技巧
S2007年第3期当代传播引言1948年,传播学的开山鼻祖拉斯维尔用一句话———“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概括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①5W模式提出半个世纪之后,大众传播从内容到媒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5W模式的魅力却经久不衰,成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②5W模式把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重要环节: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what)、媒介(inwhichchannel)、受众(towhom)和效果(withwhatef-fects)。
因为每个环节都有一个W,故简称为5W模式。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模式把传播视作一个单向过程。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个“F”,即受众对传播者的反馈(feedback)。
5W模式在企业大众传播中的应用如图一所示,使用5W模式分析企业大众传播,依次得到以下五个环节:(1)传播者:既包括集团专门设立的公关部门,分支机构等组织,也可以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2)传播内容:包含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是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促销活动等一系列资讯。
抽象来说,企业要让公众了解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信念。
(3)媒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区分。
其一是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和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分。
其二是大众媒体与人际媒体之分。
具有针对性的点对点人际交流能弥补企业一点对多点大众传播的漏洞与不足。
(4)受众: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上包括所有的社会大众,狭义上主要是客户或潜在客户。
(5)效果和反馈:企业所要追求的大众传播效果,从最浅层次的知晓度,到终极层次的购买行为,不一而足。
而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又往往和反馈相关。
在明确各环节的含义基础上,下文将逐一探讨各个环节所应注重的传播技巧。
一、企业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团队价值与个人魅力并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公关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播学5W理论视角下新媒体传播特点研究
124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3期总第838期No.3,2021Total of 838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媒体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以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为主的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了原有的传统媒体。
近些年以来,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它的传播特点也引起广泛而又深刻的讨论。
1 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不仅得到极大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由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例如,内容传播形式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而产生了变化。
近些年来,手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应用速度极快,人们对于正在使用新媒体的理解也存在异同。
现阶段而言,新闻媒体行业内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答案。
直到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数字化互动性新媒体”,即数字化的媒体,利用数字通讯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从它的技术特征等方面来看,数字化媒体在传播上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例如,近几年来互联网的概念不断外延,传播渠道也从传统的公告栏、短信提示、官方网站、电视广告等方式向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方式转变,都体现出新媒体的应用愈发的广泛。
此外还有另一种定义,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定义则是突出了5W 理论中受众这一传播要素。
在传播学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就是著名的5W 传播模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具有高度互动性、受众广泛、传播渠道新颖、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的新型媒体,从拉斯韦尔著名的5W 的理论模式出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拉斯韦尔5w传播广告案例
拉斯韦尔5w传播广告案例
下面是一个拉斯韦尔品牌的5W传播广告案例:
1. Who (谁):拉斯韦尔,一家知名运动鞋品牌。
2. What (什么):推广拉斯韦尔品牌的新款运动鞋。
3. Where (在哪里):广告将在电视、电台、社交媒体和户外广告牌上进行传播。
4. When (何时):广告将在假期购物季节前几周开始播放,以吸引购物者。
5. Why (为什么):目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并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选择拉斯韦尔的运动鞋。
广告内容:
该广告以拉斯韦尔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为基础,通过展示新款运动鞋的独特设计、先进的科技和舒适性来吸引消费者。
广告将以引人注目的场景和逼真的运动画面为背景,展示运动员们以拉斯韦尔鞋为伴,挑战自己、创造辉煌的精神。
同时,广告会突出拉斯韦尔品牌的持续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努力,以及与顶级运动员的合作关系。
通过广告的传播,拉斯韦尔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 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在多个渠道上广泛传播该广告,拉斯
韦尔品牌将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并增加对品牌的认知度。
- 推动销售增长:吸引消费者对广告中展示的新款运动鞋产生
兴趣,并通过购买推动销售增长。
- 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展示拉斯韦尔品牌与高水平运动员的合
作关系,强调品牌对运动和卓越的支持,进一步塑造品牌形象。
- 吸引潜在消费者:广告的传播将使拉斯韦尔品牌能够吸引到
更多潜在的消费者,并将其转化为忠实的品牌支持者。
通过有效的5W传播广告策略,拉斯韦尔品牌希望能够实现以上目标,并进一步巩固其在运动鞋市场的竞争地位。
5w传播模式案例
5w传播模式案例
5w传播模式是传播学中常见的一种模型,指Who、What、When、Where、Why五个问题,它旨在帮助企业分析和设计营销活动,并综合运用媒介传播策略来完成营销传播的目的。
案例一:
一家新公司通过喊叫的形式进行宣传,希望将其产品介绍给更多消费者。
Who:新公司的消费者
What:喊叫的形式宣传
When:有效的时间(具体根据对象的习惯定)
Where:当地市场或街头
Why:为了向消费者宣传新公司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知晓度。
案例二:
一家礼品公司举办一场线上送礼活动,以此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Who:礼品公司的消费者
What:线上送礼活动
When:活动具体时间
Where:礼品公司官网或微博
Why:为了向消费者提供更多优惠,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从传播学5W 理论谈两个舆论场的碰撞与融合
30研究论文一、引言“两个舆论场”一词已经提出一段时间,该词阐述了社会舆论存在的一种基本状态。
具体而言,两个舆论场主要是指传统媒体创设的舆论环境与互联网络形成的舆论环境,这两种舆论环境经常存在相互割裂的意见。
围绕近些年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热点公共事件,大众身边的媒体和互联网信息相互矛盾的现象经常出现,带给大众一种两个意见阵营相互冲突的感觉。
因此,本文对舆论场和两个舆论场进行深入剖析,尝试提出两个舆论场在碰撞中相互融合的具体路径,深刻论述两个舆论场由割裂走向统一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使两个舆论场实现良性互动。
二、由舆论场转向两个舆论场的概念解析对于很多人来说,舆论场概念并不陌生,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互联网广泛普及,为大众提供了参与社会舆论的重要渠道,促使舆论场逐渐向两个舆论场的方向转变。
自从南振中先生提出两个舆论场概念之后,近些年来,两个舆论场概念传播范围非常广泛,用“大行其道”一词来概括也不为过。
两个舆论场一词并不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舆论场概念和内涵不断发生改变,为了深入剖析由舆论场向两个舆论场概念转变的基本过程,需要从根源上进行理解,首先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明确舆论场的基本含义[1]。
从场域来看,舆论场是指舆论出现的具体环境,对舆论产生的时空范围加以界定。
舆论场必须包含传播学5W 理论中的五大因素,即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以及效果,五大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如图所示。
此五大因素对于舆论传播来说至关重要,共同存在于舆论场域之内。
在两个舆论场概念中,“舆论”一词的基本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基于拉斯韦尔5W 理论的舆论场构成要素图从舆论学理角度来看,两个舆论场的基本内涵已不再是学理层面的初始意义,在本文看来,两个舆论场概念描述了在相互割裂的场域内存在不同意见的基本状态,换句话说,也许使用“意见场”一词更能够清楚地表达出对舆论场的准确理解。
虽然两个舆论场并不是非常严谨的、符合舆论学理的基本概念,但能够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两种相互割裂的意见状态加以呈现,深刻体现出草根民意和官方舆论之间存在相互碰撞的张力状态,也从另一个角度传递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所处的尴尬角色。
广告传播的五种基本模式
五W模式图示
对五W模式的评价
优点 :1.它是大众传媒的第一个。 2.它是最具其启发性的模式 。 3.紧紧把握住大众传播过程中最基本元素, 并描述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缺点:1.缺乏反馈元素。 2.过于简单化。
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解析五W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看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简析 对于远程教育教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已有很多论述,本文拟从远程教学基 本规律出发,简析其传播模式。 远程教育传播以大众传媒为工具,其传播系统在客观上与大众传播具有相似的特征——动 态、开传播模式放的系统。因为它是远程教育的功能性系统,因此,远程教育也是一个动 态开放的系统,根据马莱茨克模式,如图1: C----------R(图1) 这是一个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的简图。C——传者,是一个组织机构,M—讯息,其对 传者产生压力与约束,R——受者是面广量大的大众。马莱茨克对媒介给传者与受者的影 响及传者与受者的背景因素都作了详细分析,在这里不作详介,仅参照他的思想对远程教 育传播系统中的传者与受者影响效果的因素作必要阐述。首先简述,影响传者的因素。它 主要是传者(包括机构、个人)的教育观与远程教育的价值观。远程教育有两种价值观, 一种是建立在传统教育观念上的质量观;一种是以终生化学习为原则的质量观。前者是以 知识掌握为标准的应试质量观,后者在扩大受教育面的前提下,以完善人生,发展能力为 标准的多元化的质量观。笔者认为,远程教育的传播者应坚持以终生化学习为原则、扩大 受教育面的价值观为指导,构建远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当然,由图可见影响传者的因素 还包括:群体的合作性、协调性、传播技术及人员素质等,这里对模式中的传者因素不作 详述。因为在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传播效果构成主要影响,所以我们着重
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研究——兼评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的功绩与局限
新的传播学理论框架研究——兼评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的功绩与局限林之达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32年提出并经过16年修正、补充而成的5W传播模式,在传播学界已是有口皆碑了。
这个5W传播模式影响之大,以至在传播学领域形成了相应的5项专门研究,即“传者研究”、“信息或传播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者研究”和“效果研究”。
拉斯韦尔的功绩在于他通过这个5W传播模式正确地指明了传播学研究战略的主攻方向,帮助我们免于把注意力集中到传播的枝节甚至鸡毛蒜皮的问题上,使传播学界的主力军在近半个世纪里,把主要精力用在考察、研究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上,取得了巨大成果,为整个传播科学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看,半个多世纪以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实在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然而,随着传播科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5W传播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它在不少传播学者的头脑中浇铸了一个僵化的思维定势:一提传播学研究些什么内容,就只在5个研究项目上打转转,难于跳出这个框框去想问题。
于是,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就被置于考察的视野之外了。
比如传播史的研究,传播战略、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方法的研究,传播法规研究,传播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特别是传播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影响、制约传播效果的大问题。
然而,在不少传播学著作中都未列专章讨论。
第二,当传播学者在研究中碰到一些不能回避而又超出这5个研究领域的问题时,就只好勉强把它纳入这5个框架中。
例如,关于大众传播的“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实际上是对世界各国社会制度控制大众传播类型的4种概括或理论表现,应放到“传播环境研究”这一专题中。
由于僵化的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著作就把这四种理论归到“传者研究”这一专题中去了。
这样,便把传者与传者所处的环境混为一谈,把制约传播的社会制度与这种制约在理论上的表现混为一谈了。
5W1H原则[技巧]
5W+1H原则“5W+ 1H”原则引论:1.“5W/1H”是一种定律,是一种原理,也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工具,广泛运用至企业管理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2.“5W/1H”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制定计划草案上和对工作的分析与规划中,并能使我们提高效率和使工作的有效执行。
起源:1.“5W”最早是由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的一套传播模式;2.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1H”模式。
内容:5W+1H:5W是指: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1H是指:How(如何)核心点:5W+1H就是对工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某一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即"5W"、"1H"进行书面描述,并按此描述进行操作,达到完成职务任务的目标。
案例运用:1.QC对策表QC课题中几乎100%使用了对策表,对策表是按“5W /1H”原则制定的。
在对策表中分别对应的是:What 对策Why 目标Who 负责人Where 地点When 时间How 措施对策表的表头为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将What翻译成对策,Why翻译成目标,How翻译成措施,是根据理相应情况下的意译。
在质理管理中,针对每一种正常或异常情况,我们要运用“5W /1H”这套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运作。
What,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作什么?采取什么对策?对策需要什么流程? Why ,为什么这样作?这样作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经过实际操作?有没有不好的结果或不足?我们这样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How ,如何作?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措施恰当吗?Who ,由谁来作?负责人是谁?When,什么时间来作?多少时间完成?完成期限是什么时间? Where,完成的地点在哪里?是开放式地方还是封闭式地方?2.制定计划草案上1)What:这是第一步:制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2)Why:第二步就是——为什么制定?有什么意义?这两个步骤就是为了排除那些不必要的工作,若不能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诘问,那么就要放弃以后的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2007年第3期当代传播引言1948年,传播学的开山鼻祖拉斯维尔用一句话———“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概括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①5W模式提出半个世纪之后,大众传播从内容到媒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5W模式的魅力却经久不衰,成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传播科学大海上导航的灯塔”。
②5W模式把传播过程分为五个重要环节:传播者(who)、传播内容(sayswhat)、媒介(inwhichchannel)、受众(towhom)和效果(withwhatef-fects)。
因为每个环节都有一个W,故简称为5W模式。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模式把传播视作一个单向过程。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个“F”,即受众对传播者的反馈(feedback)。
5W模式在企业大众传播中的应用如图一所示,使用5W模式分析企业大众传播,依次得到以下五个环节:(1)传播者:既包括集团专门设立的公关部门,分支机构等组织,也可以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2)传播内容:包含具体和抽象两个方面。
具体来说,是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促销活动等一系列资讯。
抽象来说,企业要让公众了解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信念。
(3)媒介: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区分。
其一是新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和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分。
其二是大众媒体与人际媒体之分。
具有针对性的点对点人际交流能弥补企业一点对多点大众传播的漏洞与不足。
(4)受众: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上包括所有的社会大众,狭义上主要是客户或潜在客户。
(5)效果和反馈:企业所要追求的大众传播效果,从最浅层次的知晓度,到终极层次的购买行为,不一而足。
而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又往往和反馈相关。
在明确各环节的含义基础上,下文将逐一探讨各个环节所应注重的传播技巧。
一、企业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团队价值与个人魅力并重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公关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关是一门艺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微的技巧。
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它逐渐发展成专门的职业,成为企业组织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全球500强总经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被危机困扰时间平均8周半,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波及时间平均8周,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
通过对比2005年两家食品企业———肯德基苏丹红事件③和光明过期奶事件④———在危机公关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外企业的差距。
作为国际著名品牌,肯德基有强大的公关团队,每天和媒体打交道,经验丰富。
而光明牛奶虽然是中国乳业的领头羊之一,却未能制定细致的公关计划,以至在面临危机时显得措手不及,力不从心。
面对危机,企业应该如何进行有效传播,化解危机。
考察两家企业的作为,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就主动出击,未雨绸缪。
肯德基的公关部门自曝家丑,从而掌握了事件的主动权,而不是等媒体曝光,被动应付。
其次,危机发生以后,企业领导者和公关人员要凭借智慧和经验给出合理解释。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个事件,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解释的态度和解释的内容同样重要。
坦白失误比矢口否认有效得多。
再次,企业公关部门要与媒体保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要善于借助媒体把握舆论。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这里的媒体,不光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有网络(网站、论坛、博客等)。
最后,危机都会周期性地出现,所以,企业要时刻准备着总结前面的经验和教训,应对下一次危机事件。
在强调公关团队的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个人传播魅力。
企业领导者“做秀”、企业员工“做事”,往往比花大价钱做广告还有效。
英国最大的私营企业维珍集团的创始人布兰森,他曾经驾着热气球飞越大广告与传播5W 模式下的企业传播技巧○周裕琼[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7)03—0081-2【内容提要】当前,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热衷于通过大众传播来促销产品、提高形象。
然而,一些企业自发开展的传播活动因缺乏系统性而急需进行理论提升。
本文以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为框架,逐一分析企业大众传播的各个环节,运用相关的传播理论,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企业大众传播的具体技巧。
【关键词】企业;大众传播;5W模式;公关C2007年第3期当代传播西洋;和20个几乎全裸的模特在伦敦街头为维珍手机做促销;开坦克驶入纽约时代广场为维珍唱片做宣传。
布兰森所代表的“叛逆、创新、自由”精神已经成为维珍集团的品牌象征。
在英国有96%的人知道维珍集团,95%的人知道布兰森是它的创始人。
虽然中国人讲究含蓄谦和,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老总们加入了“做秀”的行列。
比如万科地产老总王石和搜狐CEO张朝阳积极参与登山运动,他们所展现的意志和风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二、企业大众传播的内容———资讯价值与企业文化并重无庸讳言,企业花成本进行大众传播,追求的是宣传价值。
但是,媒体在决定是否要报道某企业的时候,强调的是新闻价值。
而大众在接受新闻的时候,看重的是信息价值。
可见,企业、媒体和大众对传播内容有不同层面的需求。
在宣传价值、新闻价值和信息价值三者之间寻找交集,是企业大众传播获得成功的诀窍。
遗憾的是,不少企业在发布新闻的时候往往“以我为主”,片面强调成绩或单项输出信息,忽视了媒体和受众的需求。
作为“把关人”,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遵循既有的标准,即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这五点理应被企业传播者奉为圭臬。
新鲜性与时间有关,重要性与事件有关,都是客观存在,很难通过主观努力得到改变。
但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则可通过与名人联手、适应本土文化、设计充满人情味的活动等方式得到提高。
除了要投“记者”所好,企业还应投“读者”所好。
如果要在行业媒体上发布新闻,企业应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最新行业动态和资讯,提高以专业人士为主的读者的兴趣。
如果在大众媒体上发布新闻,企业应尽可能地使传播内容对受众日常生活或工作有帮助。
除了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企业传播的内容还应蕴藏自身的文化、追求、理念和价值。
要通过精辟简洁的文字、充满创意的图像、影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企业的认识系统。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
麦当劳近年来推出的广告语“I’mlovie’it”,充分迎合了年轻一代的潮流,使之再次焕发青春。
而Google的标志以简洁、灵活、创新而闻名,代表了这个IT企业的特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对各国的文化传统兼收并蓄,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比如,2006年春节,Google中国的标志就加上了鞭炮和小狗。
这些不经意的细节,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亲和力,提高了人们对其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而adidas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广告,围绕“impossibleisnothing”这一理念,充分展开想像,已经跳出了运动产品的圈囿,代表了全人类的追求。
三、企业大众传播的媒介———新旧媒体并重、大众与人际媒体并重谈到大众媒介,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报纸、广播、电视。
但今天,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最直接最有效的传播媒介。
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企业网站、博客、论坛等等。
调查显示,76%的车主在购车前浏览汽车企业的网站,67%的人会到第三方网站查看相关评论。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过主流媒体进行传播,投入大、成效小,得不偿失。
而互联网的进入门槛明显要低很多,前期投入建设好主体框架之后,日常只需少量的维护费用。
好的企业网站要符合以下四项最基本的要求:信息丰富、更新迅速、检索便捷、互动充分。
通过灵活的导航和检索服务,企业网站可以方便客户和潜在客户寻找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论坛等互动社区来给客户“家”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四、企业大众传播的受众———针对意见领袖,辐射社会大众研究表明,信息往往是经过两级甚至多级的过程才从传播者到达受众,在其中承上启下的就是意见领袖。
因此,企业大众传播,首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影响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意见领袖通过人际传播辐射给大众。
在企业中,意见领袖群体主要由企业的忠实客户或社会精英组成,他们掌握丰富的信息并具有自主分析能力,他们的言行总能创造或引导潮流。
在进行营销传播的时候,如果抓住了意见领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福特公司在2000年新推出了一款面向18—30岁嘻哈族的微型轿车Focus。
它在美国五个重点市场纽约、迈阿密、洛杉矶、芝加哥和旧金山挑选出了120位意见领袖。
这些人中有电台的DJ、自由艺术家、记者和广告创意人员等等。
福特公司按照他们喜欢的颜色、配置等为每个人度身定制了一辆个性化Focus,供他们无偿使用6个月。
这些意见领袖影响力很快辐射到普通消费者,使Focus轿车销售火爆。
有的时候,意见领袖是可以凭空创造的。
比如,为了促销T68i拍照手机,索爱美国公司聘请了120名演员在美国的各大都市最热闹的地区扮演成夫妻或情侣,他们邀请可能成为目标客户的路人为他们拍照,并借机向他们宣传T68i的新功能。
五、企业大众传播的效果与反馈———分层测量,逐一实现所有的传播,都要归结成效果,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而效果又和反馈密切相关。
企业根据客户的反馈,对传播的效果进行客观测量,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下一轮传播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测量效果,最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
如图二所示的金字塔,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最容易达到的是认知层面,比如通过广告、新闻、网站、促销等方式,使人们知晓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其次是态度层面,即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包括员工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使人们对企业有了满意度,或者对企业有了意见和建议;然后是情感层面,所谓日久生情,客户对企业产生了忠诚度和认同感,社会大众接受、喜爱、尊重企业的社会形象;最后是行动层面,大众传播直接导致客户的购买行为,这也广告与传播S2007年第3期当代传播广告与传播可以说是企业大众传播的终极追求。
以上四个层面,从下往上,效果的持续时间由短变长、程度由浅变深,实现效果的难度也不断增强。
不少企业在进行大众传播的时候,只重视头尾两类效果,以为认知可以直接导致行动,却忽视了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针对不同的客户,要寻求不同层面的传播效果。
对于普通大众,传播效果只要达到认知层面即可;对于潜在客户和新客户,传播效果应该至少达到态度层面,并争取达到情感层面;对于老客户,传播效果则应该达到情感层面,最好能激发他们在行为上支持或宣传企业。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传播系、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邮编:518060参考文献:①Lasswell.H.D.(1948):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communicationinsociety.In:L.Bryson(ed):Thecommunicationofideas(pp.37-52).NewYordHarper.②林之达:《传播学新的理论框架研究》,《新闻大学》199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