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究_刘正奎
油基钻井液增黏剂研制与应用
决油 基钻井 液 的悬 浮 问题 ,一般 是加入 大量 的亲 油胶体 ,但 这将会 导致 塑性 黏度 也 随之增 加 。 目前 ,国
外钻井 液公 司是在 油基 钻井 液 中加 入特 殊 的增黏剂 ,其 效果 是加量 少 、提高 切力 幅度 大 ,并且对 塑性 黏
度 的影 响较 小 。为此 ,笔者 室 内研 究 设计 了一 种 增 黏材 料 ,通 过 改 善 油基 钻 井 液 的 流 变性 来 提 高 其 携
1 油 基 钻 井 液 技 术难 点分 析
泌 页 HF 井是 中石 化 2 1 年 部署开 钻 的第一 口页岩 油气 水 平井 。设 计 先 钻 导 眼井 ,再 回填侧 钻 , 1 01 三开结 构 。定 向侧 钻段 应用 水基 聚合物 钻井 液 ,钻 遇 大段泥 、页岩 地层 ,发 生严重 井壁 失稳 。三 开段在
旋 转 黏度计 3转读 数 )小 ,在一定 程度 上影 响 了钻 井液 的动态 携砂 和静 态悬 屑 的能力 。更 为棘手 的 问题 是 ,表 观黏 度和悬 浮 能力 以及钻井 液 的滤失 量 等 性 能不 容 易 同时兼 顾 。降低 表 观 黏 度要 导 致 静 切 力 和
3下降 ,使 钻井 液 的悬 浮 能力恶 化 、钻 井液 滤失 量大 幅度增 加 。反 之 ,提高 切力 和 3要使 表 观黏 度 大
页 岩 中 水 平 段 设 计 钻 深 1 0 m ,为 防 止 水 敏 和 井 壁 垮 塌 ,现 场 应 用 油 基 钻 井 液 。 00
其 中 目前推广 应用 的油基 钻井 液 ,其性 能基本 满足 钻井工 程 和地质 测井对 钻井 液 的要求 。但 在使用
过程 中同 时发现钻 井液 的黏 度控制 较 为困难 ¨ ,针对 大位 移井 ,其井 眼 清洁能 力不 够 ,具体表 现在 两个 1 j 方 面 :一是 钻井液 的表 观黏 度 ( 或漏 斗黏 度 ) 、塑性 黏 度 较 高 ,这 就必 然 会 导 致机 械钻 速 大 幅 度下 降 , 从 而大 大影 响经济 效益 。二 是钻井 液 的悬 浮能 力 较差 、钻 井 液静 切 力 低 ,一 般 仅 为 2 4 a 3 ( ~ P ;小 6速
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可动凝胶驱油效果的研究
凝胶粘度/ P ・ m aB
4 4 4 5 4 . 3 3 3 2 3 . 6. 2. 0 3 7. 7. 6 4 65 6 8 2 8 . 8 3 8 8 8 . . O. 5 8 4. 2. 3 5 7 2 8 3 9 . 98 7 9 8 9 . 5. 9. 6 8 . 8. 7 2
1 5. 6 6 9 9 3 91 4 9 . 9 9 6 2 7 5 . 8 8. 2. 71 3 6 .
由表 1 可看 出 , 随着时 间增加 , 可动 凝胶 的粘 度远 大 于纯 聚合 物 , 说 明发 生 了交 联 反 应 。综 这
多, 主要有聚合物的性质 、 聚合物浓度 、 聚合物与 交联剂用量 比、 水矿 化度、 H值、 p 温度等 。辽 】 河油 田锦州采油 厂锦 l 6块油 层温 度在5 6℃左 右, 原始地层水矿化度450m / , 0 gL 产出水矿化度 2 0 ~ 0 g L p 0 350m / ,H值 7 8 此 自然条件均有 0 ~ ,
2 1 4月 0 0年
柳荣伟 . 驱和聚合 物驱后 可动凝胶驱 油效果 后 可 动 凝 胶 驱 油 效 果 的研 究
柳荣伟
( 中石油辽河油 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 盘锦 14 m) 2o 摘 要 以聚丙烯酰胺和 自制的柠檬酸铝制备可动凝胶 , 在锦 l 的地层条件下 , 6块 确定 了其
最佳配方 : 聚丙烯酰胺浓度 为1 0 g L 柠檬酸 铝浓度为3 gL 稳定 剂浓度 为 4 g L 利用 0m / , 0 0m / , 0m / , 室 内驱替实验装置 , 研究 了水驱 和聚合物 驱后可动 凝胶 的驱 油效果 。结果 表明 , 驱和 聚合 物驱 水 后可动凝胶驱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 平均总采 收率 提高 了2 .7 。通过机理 分析指 出, 35% 可动凝胶 优先进 入低 阻力 的大孔道 , 改善 了注入水的波及效率 ; 可动凝胶 的主要作用是 驱替 , 而调剖 只是前 期或暂时的效果 。 关键词 可动凝胶 聚合 物驱 提 高采收率 驱替试验
一种高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究
摘要 : 针 对 常规 驱 油 剂在 非 均质 中 高渗 透层 流动 速 率 过 快 、 活性 置 换 驱 油 效 率 低 、 注入 成 本 偏 高 的 状 况 , 开 展 了 高
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 究, 该 研 究 取 得 两 方 面 的 突破 : 一是在 5 0 ~8 O ℃温 度 范 围 内, 高 黏 性 驱 油 剂 界 面 张 力 低 于
主剂 必须 具备 以下 几 点 : ① 有 效 降低 油 水 界 面张 力 ( 1 0 ~1 0 I 4 mN ・ m ) ; ② 岩层 吸附 减少 ; ③增溶、 抗盐 、 耐 温性 能好 。其 中低 界 面 张力 有 利 于剩 余 油
果评 价 、 配伍性 能 等实 验 , 最 终 为 中、 高 渗 透 地层 提
HF F Q—A 、 HF YQ—C、 HL YP等进 行 了优 选 , 实 验证 实 , 不 同厂 家 的驱 油 剂提 高 驱 油 效率 的幅 度是 不 同的 ( 见表 1 ) 。因此 , 主要 从 常规 活 性 驱 油 剂 使 用浓 度 、 界 面 张力 、 碱性 添加 剂 浓度 、 采 收率 增 幅 等
道, 约1 5 . 7 ~2 9 . 9 9 / 6 的剩 余 储量 集 中在有 效 厚 度
大于 5 m 的弱水 淹 、 未水 淹 区 ; 约 7 . 7 %~ 2 8 . 1 的
( 5 ) 复合 体系前 置液 的黏度 要 大 于 2 0 mP a・ S ,
使其 渗流 阻力 增加 , 改变 注入液 流方 向 , 从 而提高 驱 油 主剂波及 体 积 。
1 O ~ mN/ m, 二 是在 维持 低界 面 张 力 的 前提 下 , 根据地层 渗透性 差异 , 黏 度 可在 2 0 ~6 O mP a・ s范 围 内调 整 , 可 满 足 非 均 质 油 田 中 高渗 透 层 驱 油 。经 过 室 内岩 心 流 动 实验 证 实 , 该 高黏 性 驱 油 剂 在 含 水 达 到 9 1 以上的地 层, 采 收
高黏稠油生物降黏驱替技术实验研究
t e e d 6 5 . 0 0 % .T h e v i s c o s i t y — r e d u c i n g r a t i o c o u l d r e a c h 7 3 . 5 8 % a f t e r c o mp o u n d i n g t h e t h r e e s t r a i n s wi t h t h e p r o —
e n h a n c e o i l r e c o v e y. r Ef ic f i e n t s t r a i n s a l e o p t i mi z e d t o d e t e r mi n e o p t i ma l c o mp o u n d i n g p r o p o r t i o n f o r b i o l o g i c a l v i s -
S a n g L i n x i a n g ,Ya n g Z h a o z h o n g ,Ya n g Gu o ,Di n g Ch a o ,Z h i J i n f e i
( 1 . S o u t h w e s t P e t r o l e u m U n w e m i  ̄,C h e n g d u, S i c h u a n 6 1 0 5 0 0 ,C h i n a;
c o s i t y r e d u c t i o n b y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t r a i n a mo u n t , t r e a t me n t t i me a n d e f f e c t . R e s e a r c h d e m o n s t r a t e s t h a t Q Y 一1 ,Q Y
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名称: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黄宗魁,马乐瑶,屈庆涛,夏军伟
申请号:CN202111493407.9
申请日:20211208
公开号:CN114058358A
公开日:
20220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微米和/或纳米级金属催化剂粉末加入油相中,同时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超声分散,得分散液,备用。
(2)将所述分散液与水相混合,并加入乳化剂进行高速剪切处理形成乳液,其中水为连续相,包覆有金属催化剂粉末的油相分散在所述连续相中,即得。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降粘驱油剂能够在水热催化裂解降粘技术的辅助下携带催化剂进入稠油中,使催化剂与稠油更好地接触,有效提高了降粘效率和降粘效果。
申请人: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四路与锦通路交叉路口路东200米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张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8217(2013)01-0113-03一种高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究刘正奎1,涂爱勇1,秦 娟2,王忠勤3,李小平1,王 华1(1.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2.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精细石蜡化工厂;3.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摘要:针对常规驱油剂在非均质中高渗透层流动速率过快、活性置换驱油效率低、注入成本偏高的状况,开展了高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究,该研究取得两方面的突破:一是在50~80℃温度范围内,高黏性驱油剂界面张力低于10-2 mN/m,二是在维持低界面张力的前提下,根据地层渗透性差异,黏度可在20~60 mPa·s范围内调整,可满足非均质油田中高渗透层驱油。
经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证实,该高黏性驱油剂在含水达到91%以上的地层,采收率可提高10%以上,增油效果显著。
关键词:多元复合驱油剂;配方优选;性能评价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针对常规驱油剂在非均质中高渗透层流动速率过快、活性置换驱油效率低、注入成本偏高的状况,开展了高黏性驱油剂配方的研究。
由于双河油田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微相砂体吸水能力较强,注入水运动速度快,在注水井与采油井间形成水流通道,约15.7%~29.9%的剩余储量集中在有效厚度大于5 m的弱水淹、未水淹区;约7.7%~28.1%的剩余储量集中在有效厚度大于5 m的中水淹区[1],采用井网加密、调剖、注聚合物驱油等技术,采收率已提高到45.4%,进一步提高开采率的难度加大。
对国内4项驱油剂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驱油剂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界面张力指标上,其采收率可在水驱油后期提高15%以上,但由于其黏度太低,在中、高渗透层流动速率过快,活性置换驱油效率低,满足不了非均质地层驱油的需要。
为此,从界面张力、液相黏度入手,通过高黏性驱油剂的组成筛选、驱油效果评价、配伍性能等实验,最终为中、高渗透地层提供了合适的复合驱油剂配方。
经室内岩心流动实验证实,该复合驱油剂50~80℃温度范围内,在含水达到91%以上的地层,采收率可提高10%以上,增油效果显著。
1 性能要求及材料优选1.1 性能要求从驱油原理及效果上看,高黏性复合驱油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复合体系界面张力低,有效成分含量稳定。
(2)复合体系在驱替过程中主剂本身不发生严重的色谱分离现象。
(3)复合体系受地层离子影响小,有良好的配伍性,避免出现相分离沉淀等现象。
(4)复合体系在油层岩石上的吸附滞留量较低,耐温性能好。
(5)复合体系前置液的黏度要大于20 mPa·s,使其渗流阻力增加,改变注入液流方向,从而提高驱油主剂波及体积。
(6)复合体系在天然岩心上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显著提高5%以上[2]。
1.2 材料选择(1)在常规活性驱油剂优选方面:良好驱油剂的主剂必须具备以下几点:①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10-2~10-4 mN·m-1);②岩层吸附减少;③增溶、抗盐、耐温性能好。
其中低界面张力有利于剩余油的启动,有利于残余油的运移。
对样品UPC,HFFQ-A、HFYQ-C、HLYP等进行了优选,实验证实,不同厂家的驱油剂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是不同的(见表1)。
因此,主要从常规活性驱油剂使用浓度、界面张力、碱性添加剂浓度、采收率增幅等方面考虑,确定HFYQ-C驱油剂为新型复合驱油剂的组分。
(2)增黏剂优选方面:根据地层岩石的渗透率差收稿日期:2012-05-10作者简介:刘正奎,采油工程师,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重庆石油学校地质专业,现从事油田化学与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2013年1月 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 第27卷 第1期表1 驱油剂优选结果名称使用质量分数/‰碱性A质量分数/‰界面张力/(mN·m-1)采收率增幅/%UPC 0.25 1.5 0.0342 12.1HFFQ-A 0.80 1.5 0.0305 15.7HLYP 0.40 2.5 0.0637 15.1HFYQ-C 0.15 2.00.0026 17.4异,为防止昂贵的驱油剂从高渗透渗流通道无效流失,应提高体系黏度,增强流动阻力,改变驱替液在油层中的液流方向,从而提高驱油主剂波及体积,改善油水流度比,提高采收率。
良好增黏剂的主剂必须具备以下特点:①增黏剂用量要小,价格便宜,能以任意比溶解到水里,根据需要,可形成8~90 mPa·s的不同黏度溶液;②增黏剂与HFYQ-C混合,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不分层,保持HFYQ-C的良好驱油性能。
③增黏剂与地层岩石矿物、地层水离子,原油等配伍性好。
④增黏剂与碱性A剂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以下从钻井液、压裂液、堵调液等添加剂中优选增黏剂(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①钻井液类增黏剂增黏效果好,但界面张力偏高,可以用碱性A剂调整,作为下步研究对象。
②压裂液类瓜胶与驱油剂不成胶,并产生大量气泡,推断发生了化学反映,可能改变了驱油剂性能。
③堵调液类增黏剂H1630增黏效果好,且H1630与HFYQ-C复合后,黏度变化不大,界面张力最低。
经过对钻井液用增黏剂、酸化压裂增黏剂、堵水调剖增黏剂等的多次实验,H163与HFYQ-C驱油剂配伍性,增黏效果明显,黏度可在20~60 mPa·s范围内调整,界面张力低于10-2 mN/m,能够满足高黏性复合驱油剂的性能要求[2-7]。
2 岩心流动实验及分析经过对驱油剂及增黏剂的优选、复合试验、评价后,发现H1630与HFYQ-C复合后,黏度指标及界面张力指标都很优,为此还需要验证复合后的驱油效果与复合前HFYQ-C的驱油效果相当或提升即可。
表2 增黏剂优选结果类别名称复合使用质量分数/‰驱油剂质量分数/‰黏度/(mPa·s)界面张力/10-2(mN·m-1)钻井液类P前后441.5302 24.32压裂液类G前后551.569不成胶堵调液HN1630HN1630前后221.54739 2.5 实验材料:岩心采用双河油田地层岩心。
原油采用双河油田油井原油。
实验设备:动态污染仪用于对岩心进行原油污染饱和;物模装置用于模拟地层温度,分别用水和驱油剂对岩心进行驱替,收集、计量原油,计算采收率。
实验步骤:①测试岩心长度,称量,然后用蒸馏水驱替饱和,测试基础渗透率,计算孔隙体积;②岩心再次烘干后,用动态污染仪,在80℃、2 MPa条件下,渗滤3小时以上,取出岩心,称量,计算污染原油的净质量;③以2 mL/min的排量驱替纯净水200mL,并收集称量水驱替的原油质量;改用驱油液以2 mL/min的排量驱替200 mL,收集并称驱油液驱替的原油质量,最高驱替压力;④计算水驱油采收率和驱油液采收率。
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HFYQ-C在水驱油结束后,可提高采收率18左右。
HFYQ-C与HN1630复合后,在高渗透性岩石中,可提高采收率20%左右;在低渗透性岩石中,可提高采收率12%左右。
3 结论(1)高黏性复合驱油剂属于多元复合驱油剂,组分配伍性好,80℃温度下不分层,无沉淀产生,黏度可在20~60 mPa·s范围内调整,界面张力低于10-2 mN/m。
(2)高黏性复合驱油剂在高渗透性岩石中,可提高采收率20%左右;在低渗透性岩石中,可提高12%左右,室内驱油效果明显,预计在矿场实验中将显著提高采收率。
(3)高黏性复合驱油剂无粒径优选,黏度大于20 mPa·s,使其渗流阻力增加,改变注入液流方向,从而提高了驱油剂波及体积和活性置换效果;根据非均质渗透率差异及启动压力的差别,调整增黏剂浓度,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可满足均质与非均质、低、中、高渗透率地层驱油的不同需要。
(下转第117页)·411·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2013年 第1期图1 全区开发指标预测在数值模拟计算过程中,利用参数估算可视化界面求解聚合物黏浓参数AP1=25,AP2=100,AP3=40,流变性参数θ=1.572,渗透率下降系数参数brk=20,吸附参数a=1.5,b=223。
同时用以往的手工计算求解方法进行对比,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但后者的计算时间远大于前者。
从图1可知,准确的聚合物参数估算得到了很好的拟合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区开发指标预测。
因此,参数估算的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聚合物驱的工作效率,并且准确的参数估算可以取得很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3 结论(1)通过适当的数学变换,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参数估算数学模型,确定了求解方法,并利用VB编写了可视化界面,实现了参数估算的自动化。
(2)研制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参数估算模块计算精度高,与手工计算相比,可大大提高数值模拟的工作效率,方便用户操作,易于初学者掌握。
(3)通过在实际区块历史拟合中的应用,表明该计算模型和方法具有参数估算的准确性,同时缩短了历史拟合所用时间,为开发指标预测奠定了较好地基础。
参考文献[1] 姜言里,纪平,韩培慧,等.聚合物驱油最佳技术条件优选[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2] 刘洋,刘春泽.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提高驱油效率机理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31(2):92-94.[3] 张彦辉,曾学梅,王颖标,等.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J].断块油气田,2011,18(2):232-234.[4] 程杰成.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16(3):31-36.[5] 何更生.油层物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6] 刘彬彬,高春艳,安剑.VB技术方案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 肖伟,石成方,王凤兰,等.聚合物驱油计算理论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8] 吴赞校,石志成,侯晓梅,等.应用阻力系数优化聚合物驱参数[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1):92-94.编辑:李金华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 (上接第114页)表3 高黏性复合驱油剂岩心流动实验结果岩心编号渗透率/10-3μm2孔隙体积/PV岩心含油量/g水驱油量/g水驱采收率/%驱油剂配方类型驱油剂驱油量/g提高采收率/%35 32.24 4.51 2.191 1.226 55.95 HFYQ-C 0.410 18.7020 71.46 7.02 3.238 0.493 15.22 HN1630复合0.657 20.2927 7.71 2.46 1.483 0.340 22.93 HN1630复合0.180 12.14参考文献[1] 范振中,万家瑰.MFR高温调剖剂室内实验评价[J].试采技术,2001,22(4):51-53.[2] 穆建邦,陈辉,何长,等.高温调剖剂DKJ一Ⅱ的研究和现场应用[J].油田化学,2000,17(2):132-134.[3] 龙华,王浩,赵燕.GH一高温调剖剂的研制与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2,9(5):88-90.[4] 苗和平,王香增,刘淑芳,等.酚醛树脂堵剂FD一96的研制与应用[J].油田化学,1999,16(1):21-23.[5] 韩杰,张丽庆,周永强,等.高温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效率实验[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12(6):797-800.[6] 张立娟,岳湘安,郭分乔.驱油剂在孔喉中的微观流动和宏观渗流特性[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5(3):57-59.[7] 郝明耀.唐善法.驱油剂在双河油砂上的静态吸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10):95-97编辑:李金华 ·711· 路克微.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参数估算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