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变形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 组合变形完整版汇总

材料力学  组合变形完整版汇总
材料力学
|FN|最大处 |T|最大处
|M|最大处
组合变形/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求基本变形横截面上的应力:
变形类型
拉压
内力
轴力FN
正应力
FN/A 无
切应力 无 Tρ/Ip 无
忽略不计
扭转
纯弯曲
扭矩T
弯矩M
My/Iz
横力弯曲 弯矩M+剪力Fs My/Iz
材料力学
4.将危险截面的应力叠加,并进行强度校核
C L A D
30º
1.3m
F
材料力学
1.3m
B
组合变形/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思路分析:பைடு நூலகம்
选AB为研究对象, 求A、B处的约束反力
C L A D
30º
根据受力分析判断AB杆 的变形组合类型 压缩和弯曲的组合
1.3m F
1.3m
B
分解成基本变形
做出压缩的轴力图和弯曲的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 将D截面压缩的压应力与弯曲的最大压应力叠加, 进行强度校核
组合变形/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巩固练习
练习一:图示的压力机框架为实心圆截面,直径d=100mm,最 大加工压力为F=12KN,已知材料许用应力为100Mpa,试校核 框架立柱的强度。
200
F
F
材料力学
组合变形/拉压与弯曲的组合
思路分析:
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立柱的
变形组合类型
200
F
拉伸和弯曲的组合
拉伸: 求轴力,绘制轴力图 弯曲: 求弯矩,绘制弯矩图
2FL
FL
求中点处的最大正应力:
FL FL Wz Wy 0 2FL Wz Wy
求固定端的最大正应力: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第十一章 组合变形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或砖、石偏心受压柱,往往不 允许横截面上出现拉应力。这就是要求偏心压力只能作 用在横截面形心附近的截面核心内。
要使偏心压力作用下杆件横截面上不出现拉应力, 那么中性轴就不能与横截面相交,一般情况下充其量只能 与横截面的周边相切,而在截面的凹入部分则是与周边外 接。截面核心的边界正是利用中性轴与周边相切和外接时 偏心压力作用点的位置来确定的。
解:拉扭组合:
7kNm T
50kN FN
安全
例11-8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
·B
P 若m=Pd,指出危险点的位置, 并写出相当应力 。
x
m
解:偏拉与扭转组合
z
C P P 例11-9 图示折角CAB,ABC段直径
d=60mm,L=90mm,P=6kN,[σ]=
BA
60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 x AB的强度。
例11-6 图示圆轴.已知,F=8kN,Me=3kNm,[σ]=100MPa, 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求轴的最小直径.
解:(1) 内力分析
4kNm M
3kNm T
(2)应力分析
例11-7 直径为d=0.1m的圆杆受力如图,T=7kNm,P=50kN, []=100MPa,试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此杆的强度。
至于发生弯曲与压缩组合变形的杆件,轴向压力 引起的附加弯矩与横向力产生的弯矩为同向,故只有 杆的弯曲刚度相当大(大刚度杆)且在线弹性范围内 工作时才可应用叠加原理。
A M
F FN
+ ql2/8
+
B
+
=
C 10kN
A 1.6m
1.6m
10kN
1.2m
例11-3 两根无缝钢管焊接 而成的折杆。钢管外径 D=140mm,壁厚t=10mm。求 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 B 最大压应力。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2) 内力分析:
内力图如图所示,危险截面为D截面, 其内力为:FN=-5kN,M=2.5kN.m
3) 应力分析:
FC
C
FAy FAx 30
A
L
D
L
B
F=10kN
FN
-
8.66kN
2.5kN.m
M
+
D截面旳上边沿点为危险点,为最大压应力。
矩形截面梁 宽b=40mm 高h=60mm
[]=120MPa
FC
P
R

二、组合变形工程实例
P
q
h
水坝
H
压弯组合变形:同步发生轴向压缩与弯曲
G1 D 烟囱
h
拉弯组合变形:同步发生轴向拉伸与弯曲
弯扭组合变形:同步发生弯曲与扭转 辘轳从深井中提水
P
P
三、组合变形旳研究措施 —— 叠加原理
对于组合变形下旳构件,在线弹性范围内、小变形 条件下,可先将荷载简化为符合基本变形外力作用条件 旳外力系,分别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下旳内力、 应力或变形。然后利用叠加原理,综合考虑各基本变形 旳组合情况,以拟定构件旳危险截面、危险点旳位置及 危险点旳应力状态,并据此进行强度计算。
max
FN A
M ≤ [ ]
W
max
FN M ≤ [ ]
AW
式中FN和M是指危险截 面旳轴力和弯矩,轴力拉为 正,压为负,弯矩则用绝对 值代入。
提议:进行危险点旳应力分 析时,绘出应力分布图!
对拉压(弯)组合变形杆件进行应力分析时,一般忽视了弯曲剪应 力,所以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各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1. External force analysis and determine basic deformation 外力分析,拟定基本变形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s
强度条件为 nb
n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2) 概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计算:
组合变形的构件内危险点多为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难以用实验测定各种应力状态而建立强度条件,常常依 据部分实验结果提出假设,推测材料失效的原因,从而 建立强度理论。
5
§14.2 强度理论概论
强度理论 (theory of strength)
(1) 两种失效现象:屈服和断裂
各种材料的强度不足引起的失效现象不同,表现为屈服 和断裂两类。
(2) 衡量变形的程度:
衡量构件受力变形程度的量有应力、应变、能量等。
(3) 强度理论:
根据材料破坏现象和大量的实验资料,人们对强度的失 效提出了各种假说,称为强度理论。
不同的强度理论认为,材料按某种方式(屈服或断裂)
在二向应力状态下, 为两个非零主应力,
则在 为坐标的平面坐标系中, 当 同号时,失效准则为
当 异号时,失效准则为
28
故任意情况下失效准则在 所示。
平面中为六角形,如图
若某一平面应力状态其两个非零主应力
所在的点 M ,落在六来自形区域之内,则该应力状态不会引起屈服。
若点 M 落在六角形边界上,则该应力状态会引起材料 屈服。
本章主要内容:
(1) 介绍几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2) 讨论工程中常见的斜弯曲、拉(压)弯、偏心拉
(压)、弯扭等组合变形形式的强度计算。
2
第14章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14.1 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四种基本变形
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组合变形 (combined deformation)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MT WT
在杆的根部a处取一单元体分析
y 0, x B , x T
计算主应力
1 B B 2 2 ( ) T 2 3 2
2 0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
r 3 4
2 B 2 T
2 2 r4 B 3 T
即最大安全载荷为 790N。
r3
M 2 T2 W
(0.2Q ) 2 (0.18Q ) 2 6 80 10 0.033 32 Q 790N
例8-5 某齿轮轴,n=265r/min、NK=10kW、D1=396mm, D2=168mm, =20o , d=50mm,[]= 50MPa。校核轴的强度。
C max
N M max c A Wz
例8-1 悬臂吊车,横梁由 25 a 号工字钢制成,l=4m,电葫芦重 Q1=4kN,起重量Q2=20kN, =30º , []=100MPa,试校核强度。
(1)外力计算
取横梁AB为研究对象,受力如 图b所示。
梁 上载荷为 P =Q1+Q2 = 24kN, 斜杆的拉力S 可分解为XB和YB
f
f f
2 y
2 z
如悬臂梁自由端挠度等于P的分量 平面内挠度的几何叠加。
py , pz
在各自弯曲
pl 3 fy cos 3 EI z 3 EI z pz l 3 pl 3 fz sin 3 EI y 3 EI y
pyl 3
故自由端的总挠度:
f
f f
2 y
2 z
总挠度 f 的方向线与y轴之间的夹角 可由下式求得
如图b所示。
(2)作内力图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取=0 ,以y0、z0代
表中性轴上任一点的坐
标,则可得中性轴方程
2024/1/28
1
zF iy2
z0
yF iz2
y0
0
23
可见,在偏心拉伸(压缩)情况下,中性轴是一条不 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
求出中性轴在y、z两轴上的截距
ay
iz2 yF
,
az
iy2 zF
z
对于周边无棱角的截面,可作两条
D1(y1,z1)
2024/1/28
10
0.642 qa 2
0.444qa 2 0.321 qa 2
A
DC
0.617 a
A
DC
My 图 (N m) B
B Mz 图 (N m)
0.456 qa 2 0.383 qa 2
在xoz主轴平面内的 弯矩图(y轴为中性轴)
在xoy主轴平面内的 弯矩图 (z轴为中性轴)
0.266 qa 2
4.强度分析 根据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和杆件的材料按强度 理论进行强度计算。
2024/1/28
3
§8-2 斜弯曲
一、概念
平面弯曲:外力施加在梁的对称面(或主平面) 内时,梁将产生平面弯曲。
即梁变形后,轴线位于外力所在的平面之内。 对称弯曲:平面弯曲的一种。
斜弯曲梁变形后,轴线位于外力所在的平面之外。
2024/1/28
F A
FzF Wy
FyF Wz
危险点处仍为单轴应力状态,其强度条件为
t,max [ t ] c,max [ c ]
2024/1/28
26
补充例题 图示矩形截面钢杆,用应变片测得杆件上、下
表面的轴向正应变分别为εa=1×10-3、 εb =0.4×10-3, 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 。(1).试绘出横截面上的正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解 (1)外力分析,确定变形类型—拉弯组合;
(2)内力分析,确定危险截面—整个轴;
M=600(kN·cm) FN=15(kN)
(3)应力计算,确定危险点—a、b点;
P产生拉伸正应力: t
FN AFNd 2源自4FNd 24
M拉产弯生组弯合曲:的正应力:wmax
M Wy
M
d3
32
32M
d3
P M= a Pe
补例8.1 已知: P=2kN,L求=:1mσm,Iazx=628×104mm4,Iy=64×1040mm2740 2844
解:1.分解P力。 Py Pcos φ Pz Psin φ 2.画弯矩图,确定危险截面--固定端截面。 3.画应力分布图,确定危险点—A、 B点
σ” σ’
A
x
y
Pyl
M
z
践中,在计算中,往往忽略轴力的影响。
4.大家考虑扭转、斜弯曲与拉(压)的组合怎么处理?
例8.5 图8.14a是某滚齿机传动轴AB的示意图。轴的直径为35 mm,材料为45钢, [σ]=85 MPa。轴是由P=2.2kW的电动机通过
带轮C带动的,转速为n=966r/min。带轮的直径为D=132 mm,
Mz Py l - x Pcosφ l - x Mcosφ My Pz l - x Psinφ l - x Msinφ
式中的总弯矩为:M Pl- x
3.计算两个平面弯曲的正应力。在x截面上任取一点A(z 、y),
与弯矩Mz、My对应的正应力分别为σ’和σ”,故
- Mz y , - M yz
第八章 组合变形
基本要求: 掌握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的强度计算。
重点: 弯曲与拉伸(或压缩)的组合,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三向受拉应力状态。
1 b
断裂破坏仅与最大正应力有关。适用于脆性材料的二向或
2最大正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
由于
1 1 [ 1 ( 2 3 )] E
1 b
当最大正应变等于强度极限对应的正应变时,断裂破坏。
b
b
E
1 ( 2 3 ) b
m
x
m m
Pz

z Py y
m

z
P
P
y
Py P sin Pz P cos
矩形截面梁,作用集中力P与Z轴成角,确定m—m截面的应力
m
m
Mz
z
Mz My
m
z
My
m
M
y
y
Py P sin Pz P cos M yz Iy
Mzy Iz
M y Pz x Px cos M cos M z Py x Px sin M sin
z y cos sin 0 Iy Iz
过形心的斜直线
最大、最小正应力,a、b两点。
斜弯曲时中性轴斜率与弯矩作用面的关系
z y cos sin 0 中性轴方程 Iy Iz z Iy tan tan y Iz
z


y
中性轴
当 I y I z 时, 说明载荷作用面与中性层不垂直 当 Iy Iz 时
1 3 2
对应第四强度理论
1 1 2 2 2 3 2 3 1 2 3 2


复杂应力状态危险点单元体的强度条件:
ri [ ]
ri

第10章 组合变形

第10章 组合变形

+=
t ,max
c,max
t ,max
=
Fl Wy

F A
c ,max
=
− Fl Wy

F A
5、拉(压)弯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t ,max
=
Fl Wy

F A
[ t ]
c ,max
=| − Fl Wy

F A
|
[ c ]
拉弯组合变形下的危险点处于 单向应力状态
=
2

1 2
2 + 4 2
讨论 下列三组公式的适用范围?
第一组
任何截面、任何变形、任何应力状态
第二组
σ x或σy等于零的任何截面、任何变形的平面应力状态
第三组
圆截面、弯扭组合变形
例题:直径为D的直角拐作用一集中力Fp,画 弯矩和扭矩图,提取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写 出第三、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
(1)受力分析与计算简图 (2)内力分析与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3)由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提取应力状态,确定主应力 (4)根据材料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选用合适的设计准则
1、等截面杆件的直径为D,长度为L,承受均布 载荷q、拉力P、以及外力偶M的联合作用,写 出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的表达式。
q
工程实例 (Engineering examples) 摇臂钻
D
3F
2F F
FD 2
1、外力向轴线简化,判定基本变形 弯扭组合 且为单向弯;
2、作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My 3FL
T
FD/2
3 危险面上的内力
4、危险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第10章组合变形§10-1 组合变形的概念1.组合变形的概念组合变形:构件往往会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的这类变形。

在前面各章分别讨论了杆件在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基本变形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工程实际中,杆件在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经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这种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例如图10.1(a)所示屋架檩条的变形,是由y/z两个方向的平面弯曲变形组成的斜弯曲;如图10.1(b)所示厂房柱,在偏心力F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和弯曲的组合变形;如图10.1(c)所示的卷扬机轴在力F作用下,则发生弯曲和扭转的组合变行。

2.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原理处理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1.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2.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3.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叠加原理是解决组合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叠加原理应用条件:即在材料服从胡克定律,构件产生小变形,所求力学量定荷载的一次函数的情况下,计算组合变形时可以将几种变形分别单独计算,然后再叠加,即得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

计算原理:(1)圣维南原理以静力等效力系代替构件原有的荷载,为此,要求构件为细长杆,且所求应力的截面远离外力作用点;(2)叠加原理 按各基本变形计算后进行叠加,为此,要求构件处于线弹性范围内,且变形很小,可按构件的原始形状的尺寸进行计算。

在小变形和线弹性条件下,杆件上各种力的作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即杆上同时有几种力作用时,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变形或应力),不影响另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因此组合变形下杆件内的应力,可视为几种基本变形下杆件内应力的叠加。

本章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应力计算,将以各基本变形的应力及叠加法为基础。

叠加法的主要步骤:a 、将组合变形按照各基本变形的条件,分解为几种基本变形,简称分解。

b 、利用基本变形的应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点处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第八章-组合变形

12 103 141106
94.3MPa 100MPa
故所选工字钢为合适。
材料力学
如果材料许用拉应力和许用压应力不 同,且截面部分 区域受拉,部分区域 受压,应分别计算出最大拉应力 和最 大压应力,并分别按拉伸、压缩进行 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
t,max
=+
t,max
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
②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 内力图,确定危险面。
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建立 危险点的强度条件。
一般不考虑剪切变形;含弯曲组合变形,一般以弯
曲为主,其危险截面主要依据Mmax,一般不考虑弯
曲切应力。
材料力学
四.叠加原理
构件在小变形和服从胡克定律的条件下, 力的独立性原理是成立的。即所有载荷作用 下的内力、应力、应变等是各个单独载荷作 用下的值的代数和。
材料力学
F F
350
150
y
50 z
50 150 z0 z1
显然,立柱是拉伸和弯曲的 组合变形。
1、计算截面特性(详细计算略) 面积 A 15103 m2
z0 75mm I y 5310 cm4
材料力学
2、计算内力 取立柱的某个截面进行分析
FN F
M (35 7.5) 102 F 42.5102 F
组合变形
§8.1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8.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8.3 偏心压缩和截面核心 §8.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
content
1、了解组合变形杆件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2、掌握拉(压)弯组合变形和偏心拉压杆 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3、掌握圆轴在弯扭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 条件和强度计算

第11章 组合变形

第11章 组合变形
z
c ,max
(2)若 [ t ] [ c ] [ ] ,

FN M max [ c ] A Wz
25
max Max { t ,max , c ,max } [ ]
[例11-3-1] 最大吊重为 P=20kN的简易吊车,如图所 示,AB为工字A3钢梁,许用应力[σ]=100MPa,试选 T Y Ty A 择工字梁型号。 XA D
= +
Fz
z
叠加原理
x
y
Fy
z
在线弹性范围
小变形条件下
x y
8
二、内力分析
m m x L
xy平面弯曲
y z
Mz
z
x x
Fy
m y
z
m Fz m x L
xz平面弯曲
y
z
x
My
x
m y
9
二、内力分析
m A m x L m A L 危险截面:杆件根部A截面
10
z x y
FL
弯矩:Mz Fy x
xy平面弯矩图
M
A
A
A
=
B
压弯组合 B 轴向拉压
+
B 平面弯曲
32
F F1
内力分析
M
F
A
A
M A
A
B 轴向拉压
B FN(轴力)
B 平面弯曲
B
33) M(弯矩
应力分析
FN
z
M
z
y
FN ( y, z) A
y
z
y
+
z
y
M σ(y, z) y Iz

第十二章 工程力学之组合变形

第十二章 工程力学之组合变形

二、叠加原理 杆在组合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一般可利用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 实践证明,在小变形和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前提下, 杆在几个载荷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等于每个载荷 单独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的总和。 当杆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几种基本变形时,只要将载荷简化为一 系列发生基本变形的相当载荷,分别计算杆在各个基本变形下 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然后进行叠加,就得到杆在组合变形下 的应力和变形。 另外,在组合变形情况下,一般不考虑弯曲剪应力。
(2)根部截面的内力分析
作轴的扭矩图和弯矩图如图12-6(c)所示。
根部截面上的扭矩 T m 120 N m
弯矩
M Pl 3Fl 3 960 0.12 346 N m
(3)应力分析
根部截面在弯曲、扭转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分布如图12-6(d) 所示
由此可见,A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B点只有剪应力
max N M 5.9 115 120.9MPa
最大应力几乎等于许用应力,故可安全工作。
例12-2:图12-5(a)所示为一钻床,在零件上钻孔时,钻床的 立柱受到的压力为P=15kN。已知钻床的立柱由铸铁制成,许用 拉应力,[σ拉]=35MPa,e=400mm试计算立柱所需的直径d。 解: (1)内力分析,判断变形 形式 用截面法求立柱横截面上 的内力,如图12-5(b)所 示,横截面上的内力有两 个,轴力FN和弯矩M,且 有

可见, Tx和Fcx使AC产生轴向压缩,而Ty、P和Fcy产生弯曲变 形,所以AC杆实际发生的是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2)作内力图,找出危险截面 AC梁的轴力图和弯矩图如图12-4(b)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梁的中间截面上有最大弯矩,而轴力在各 个截面上是相同的,所以,梁的中间截面是危险截面。

简述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

简述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

简述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
在工程中,组合变形是指由多个形式不同的变形组合而成的变形形式,常见的组合变形有以下几种:
1. 弯曲和剪切组合变形:当物体同时受到弯曲和剪切的变形时,会出现这种组合变形形式。

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这种变形会导致物体的强度和刚度下降。

2. 拉伸和压缩组合变形:当物体同时受到拉伸和压缩的变形时,会出现这种组合变形形式。

这种变形会影响物体的强度和刚度,严重时会导致物体的破坏。

3. 扭曲和弯曲组合变形:当物体同时受到扭曲和弯曲的变形时,会出现这种组合变形形式。

这种变形会影响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严重时还会影响物体的使用功能。

4. 压缩和剪切组合变形:当物体同时受到压缩和剪切的变形时,会出现这种组合变形形式。

这种变形会影响物体的强度和刚度,严重时还会导致物体的破坏。

以上是几种工程中常见的组合变形,工程师需要对这些组合变形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保证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1 -。

十三 组合变形

十三 组合变形

例:直径为20 mm的圆截面水平直角折杆,受垂直力 P=0.2 kN, 已知[σ]=170 MPa,试用第三强度理论确定 a 的许可值。 解:由内力图可知,截面 A 是危险截面。
A
B
轴的抗弯截面系数:
M图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强度条件:
2Pa
(按第三强度理论)
T图
C
Pa Pa
a 的许可值:
中性轴是一条通过截面形心的直线。
中性轴
二、位移计算 斜弯曲的概念 为了计算梁在斜弯曲时的挠度,仍应用叠加法:
中性轴
总挠度 f 与中性轴垂直。源自斜弯曲:梁弯曲后挠曲线所在平面与载荷作用面不重合。 否则称为平面弯曲。
挠曲线平面 载荷平面
特例: 当
时,梁弯曲后挠曲线所在平面与载荷作用面
重合,此时发生平面弯曲。比如:
将P分解:
产生轴向拉伸; 产生弯曲变形。
组合变形横截面上的应力:
轴力引起截面上的正应力:
弯矩引起截面上的正应力:
FN
Mz
总应力:
危险截面的应力:
FN
拉(压)弯组合变形强度条件:
Mz
◆ 偏心压缩(以矩形截面为例):
d c
例:具有切槽的正方形木杆,受力如图。求:
(1)m-m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σt 和最大压应 力σc;
(1)力作用的独立性原理 即在线弹性、小变形的前提下,任一载荷所引起的变
形对其它载荷作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二、 组合变形
3、组合变形的基本解法
(2)基本步骤: ① 将作用于构件的载荷分解,得到与原载荷静力等效的几 组载荷,使构件在每一组载荷作用下只产生一种基本变形; ② 分别计算构件在每一组基本变形载荷下的内力、应力、 变形; ③ 将各种基本变形载荷下的应力、变形叠加得总的应力、 变形; ④ 最后作强度或刚度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y
32.2 MPa t
40.2 MPa c
※立柱不满足强度要求
例3:图示矩形截面钢杆,用应变片测得上下表面的 轴向正应变分别为a=1×10-3,b=0.4×10-3,材料的 弹性模量E=210GPa.(1)试绘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布图;(2)求拉力P及偏心距。 a P P a 25 b 5
S
F
M
a
C
y
1
F
1
Mz Wz
例1 工字梁两端简支,载 荷P=60KN ,若材料 的[σ]=160MPa,试选 择工字钢型号
解:1.分解载荷
Py P s in 2 0 .5 2 K N P Pz P c o s 5 6 .3 8 K N
弯曲(xoy平面) 弯曲(xoz平面)
5 6 .3 8 kN m
C
z
E
例5:短柱的形心为矩形,尺寸为bh,试确定截 面核心 若中性轴与AB边重合: z 中性轴在坐标轴的截距:
A
b B
D a h/6 h C
i
yP
2 z
2 z
ay
h 2
, az
ya y
IZ A
i
2 z
yP
,a z
bh
3
i
2 y
zP
2
12 2 bh 12 h

11.6
A
3
FN
M max WZ
0.2 0.3
FN A
(5.83 5.83) 11.66 MPa
350 10 0.2
2 3
8.75

350 50 6 0.2 0.3
2
1.33
)
8.75MPa
)
300
200
2) ( max
例2
z1
Iy
例9
z
2
中性轴编号
中性轴在形心 主惯性轴上的 截距(m)
ay
(2) (3) (4) (5) (6) 0.45 ∞ -0.45 -0.45 ∞ 0.45
(1)
az
yP
zP

1
2 z
0.40 2

3
1.08 0.6 1.08 4 5 6
对应截面核心的边界点
i
核心边界点 的坐标(m)
ay
iy
§2 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1.分解载荷
F x F cos F : F y F sin
FN
2.计算基本变形的内力和应力
φ
A My M Fy x 2 I FN My 3.叠加 1 2 A I FN Fx 1
(2)
(3)
(4)
ay
40

40 2
-40

-40 4
az
yP
zP

1
2 z

3 18.2
i
核心边界点的 坐标(cm)
ay
iy
2
-18.2
0
-18.2
0
18.2
az
0
0
4R 1 例8 (3) z Z 8.49cm A R 628cm (2) 3 2 1 1 40 4 2 y I 2 64 6.28 10 cm ZC (1) (4) 3 I 6.28 10 8.49 628 17560cm 400 I I
yc 20 10 10 60 10 70 20 10 60 10
4
55mm
A
B
I z 72.6 10 mm
max
FN A Iz
6
e4 5mm
3
100 P=100KN Z Z
0
FN 5 10
10 2020 55 60 45
(125 37.8) 10 162.8MPa
a E a 210 10 110 210MPa 9 3 b E b 210 10 0.4 10 84MPa P P a P 18.4 KN
9
3
b
A
P A

P W
W

b
1.786mm
P=100KN
例4 求(1) 截面的max, 绘制正应力分布图 (2) 缺口移至中央保持max不变,宽为多少
h
i
ay
12 h h 6 2
ay
i
2 z
yP
yP
i
2 z
h
2
az
i
2 y
ay i
2 y
12 h h 6 2 2 b 12 b b 6 2
zP
z
zP
az
A b b B c d h/6 h a b/6
D
y
C
矩形截面核心为菱形
只要压力P作用于pq直线的任意点上,C点 的应力总等于零,即中性轴总通过C点。
p z 或者说, 压力P沿直线pq移动时, yP 中性轴绕C点旋转。 s 中性轴 r
A zP
y
q
截面核心:对每一个横截面,都有一个封闭区域 当压力作用于这一封闭区域内时,截 面上只有压应力。 B A d y
e c
a b D
组 合 变 形
北京交通大学 梁小燕
§1
组 合 变 形
组合变形:构件的变形为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叠加法:内力、应力、变形与外载荷成线性关系, 则在小变形条件下,组合变形构件的力学响应可以 分成几个基本变形单独受力下相应力学响应的叠加。 本章内容:1、拉压与弯曲的组合计算; 2、弯扭组合计算; 3、斜弯曲; ※ 组合变形中,忽略弯曲引起的剪应力
100 10
3 6
(100 x) 10 10
162.8 10
6
x 38.6mm
关于中性轴的概念
中 性 轴
中 性 轴 的 位 置
横 截 面 上 正 应 力 双向弯曲 偏心压缩 为 零 的 点 连 成 的 横截面是否一定存在中性轴 直 中性轴是否一定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线
截面核心
C
思考:仍为压分别求图示构件的最大正应力并比较 350KN 350KN 解: (1) 为偏心压缩 偏心距: e 50mm 200 危险点处最大正应力: 200
300
(1)
200
(1) max (
(
(1)
200
(2)
(2)
350 10
2
-0.10 0 0 0.20
0.10 0.10 0
0 -0.10
az
-0.07 -0.13 -0.07
例10:槽形截面的截面核心为abcd,若垂直截面的偏 心压力作用于A点,试指出此时中性轴的位置. yP zP y0 2 z0 1 2 iz iy C B (yP, zP)力作用点的坐标.
4
100 20 12
(40.5 10) 100 20 398.9cm
2.分析立柱的内力和应力
FN 12 KN
M 200 40.5 10 P
3
2.886kN m
3.校核强度
t max
c max
FN A FN
A


M z2 I M z1
例6:直径为d 的圆形截面的截面核心 z
ay i
2 z
yP
,a z
i
2 y
zP
d y
i
d
2
d
IZ
4 2
2 z
64 d 2 d 16 A 4
yP
i
2 z
ay
16 d 直径为d 的圆形截面的截 面核心为d/8的圆形核心 d 8 2
例7
800
(2)
2 C
2 4 4 z
2
4
2
4
2
y
i
2 y

y
28cm
2
iz
2
z
100cm
A
A
中性轴编号 中性轴在形心主惯 性轴上的截距(cm) 对应截面核心的边界点
(1)
ay

-8.49 1
2 z
(2) -20
(3)
(4)

11.51 3 0 -2.43
20
az
yP
zP

2 5

4 -5
4.强度校核
t max
c max
FN A FN
A


My I My
I




例题1
α
解:1.分解载荷
P sin 2 . 4 KN P P cos 1 . 8 KN
2.分析立柱的内力和应力
F N 2 . 4 KN
压缩 弯曲 危险截面为P力作用点
A
当力作用点(yP, zP)为已知时, a 上式为中性轴的直线方程 b d 若(y0,z0)已知时,即为力的作用点 c 沿直线移动的方程, D作用力在直线上移动时, E 中性轴将绕某点转动 力作用在d点,中性轴为BE,力作用在c点 中性轴为BC,交于B点,力作用点在dc上 移动,中性轴将绕B点转动.
y P y0
1 ——中性轴位置方程 2 2 最大压应力 iz iy 中 z y B D 性 令:y0 0、z0 0 A 1 y ay z 轴 2 2 az iy iz D2 ay az yP zP 最大拉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