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袁宏道《莲花洞》原文及翻译(含赏析)(通用)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乙]言志①颜渊、季路侍②。
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
”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
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
侍:古代后辈陪从在长者旁叫做侍。
③盍:何不。
④裘:皮袄。
⑤憾:遗憾。
⑥伐:夸耀。
⑦施:显耀。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学而不思/则罔C.于我/如浮云D.盍/各言尔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盍各言尔.志尔:(2)与朋友共.共:(3)敝.之而无憾敝:(4)无施劳.劳: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言为心声”,乙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
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第2篇陋室铭[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岑参〔唐代〕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译文:韵译美人起舞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起必动未看见。
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舞女矫媚够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裙袖飘动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散译美人们旋转舞动时如莲花开放,世上长眼睛的人都应该没有见过。
高大的厅堂中,地上铺满了红地毯,舞者试着踏着节拍舞蹈了一曲。
这曲舞是动胡人中流传入中原地区的,大家见了十分惊奇而且赞叹不已。
美丽的脸庞,娇美的眉毛,舞者够材苗条而且丰腴,够穿金线绣就的图案十分华贵的罗纱衣。
回环转动裙子,挥舞起袖子,仿佛满眼都是雪花在飞舞,左右旋动的够影落像是一股卷动的旋风。
琵琶和横笛的乐音伴奏还未过一遍,花门山顶的黄云因之已合拢到了一块。
音乐中忽然奏出《出塞》《入塞》两曲,顿时够边落像响起了吹折白草、卷起胡沙的冷飕飕的风声。
舞者够形翻滚,音乐奏起的入破之音像是神仙所为一般,妙不可言。
这才知道其他曲子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以前听过的《采莲》《落梅》只不过是烦扰耳朵的噪音罢了。
世上的人学舞只是舞蹈罢了,那神态、够姿哪里能够达到如此神奇的境界呢?注释: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美人:指舞女,当是田使君家中的歌伎。
袁宏道《天目》原文和翻译译文
袁宏道《天目》原文和翻译译文《袁宏道《天目》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袁宏道《天目》原文和翻译译文袁宏道《天目》原文和翻译原文:[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行言。
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僻者多荒芜,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①。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石色苍润,石骨②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外形;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③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
数日睛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④,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因大笑而别。
(袁宏道《天目》,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荆楚古诗文赏读》)解释:①病:毛病,缺陷。
②骨:品质、风骨。
③出缠:指超脱尘世。
④子分:指缘分。
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
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
作为公安派理论核心的口号是“独抒性灵”。
译文:目山幽深秀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从位于天目山的山脚的双清庄到山顶,路程大约有二十余里。
一般来说,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回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荣明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致雅致的趣味;以至于山高的话,就缺少流水潺潺,岩石陡峭的话,就缺少茂密的树木;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袁宏道游记午憩胜果寺文言文翻译
袁宏道游记午憩胜果寺文言文翻译
原文
午憩胜果寺酌泉。
缘崖而行,憩月岩,览御营旧迹,观排牙石。
石巉穿秀润,骨色俱古,恨其不生飞来、龙井间耳。
山巅席江带湖,其观亦伟。
然西湖正不以此为胜。
石篑尝试以余不登保叔塔为笑。
余谓西湖之景,愈下愈冶,高则树薄山瘦,草髠石秃,千顷湖光,缩为杯子。
北高峰、御营山是其例也。
虽眼界稍阔,然此躯长不逾六尺,穷目不见十里,安用许大地为哉?石篑无以难。
归途风力稍劲,石篑强吞三爵,遂大醉不能行。
(选自《袁宏道游记集》)
译文
中午,在胜果寺酌泉休息。
沿着山崖前行,到月岩时,又休息了一会儿,参观御营的遗迹,又看了排牙石。
嶙峋的山岩掩映在草色之间,姿态、颜色都很古朴,很是遗憾它没有长在飞来峰和龙井之中。
山势靠着江水,映带湖泊,景色非常壮观。
然而西湖恰恰不以这样的风景闻名。
石篑曾经拿我不上保叔塔跟我开玩笑,我告诉他,西湖的景色越是低处越是艳丽,往高处看,树也黯淡了,山也单薄了,光秃秃的草地,裸露的岩石,千顷湖面只像一个杯子。
北面的高山、御营山就是这样的。
即使视野稍好一点,然而这具躯壳高不超过六尺,放眼远望,不会超过十里远,哪里用得上太大的地方呢?石篑无法回答。
回去的路上,风有一点凌厉,石篑喝了三大杯酒,于是他就醉得无法走路了。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
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1、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宏道《湘湖》原文及翻译袁宏道原文:①萧山樱桃、鸷鸟、莼菜皆知名,而莼尤美。
莼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
若浸他湖便无味。
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
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而细又如鹿角菜。
其冻如冰,如白胶,附枝叶间,清液泠泠欲滴。
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而清轻远胜。
半日而味变,一日而味尽,比之荔枝,尤觉娇脆矣。
其品可以宠莲嬖藕,无得当者,惟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惜乎此物东不逾绍,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去,以故世无知者。
余往仕吴,问吴人:“张翰莼作何状?”吴人无以对。
果若尔,季鹰弃官,不为折本矣。
然莼以春暮生,入夏数日而尽,秋风鲈鱼将无非是,抑千里湖中别有一种莼耶?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匝皆山。
余游时,正值湖水为渔者所盗,湖面甚狭,行数里,即返舟。
同行陶公望、王静虚,旧向余夸湘湖者,皆大惭失望。
译文:①萧山的樱桃、鸷鸟、莼菜都远近闻名,尤以莼菜为美。
莼菜采自西湖,在湘湖浸泡一宿之后才为佳品。
湘湖能浸泡的地方也不多,方圆也就仅几十丈上下。
莼菜的根如荇菜,叶子有点像刚出水面的小荷叶,它的枝丫就像珊瑚,细细的样子又像鹿角菜。
它的嫩茎和叶背部有胶状透明物质,像冰,像白胶,附着在枝叶之间,汁液透明清凉欲滴。
它入口香脆滑柔,有点像鱼髓蟹脂,可是那种清香的味道又绝非鱼髓蟹脂可比。
出水经半天味道就变了,经一天味道全无,与荔枝相比,感觉更要娇嫩脆弱。
莼菜品性即使推崇莲藕与之媲美也不够得当,只有百花中的兰花,水果中杨梅,从异类的角度权且能与之相配。
可惜莼菜生长范围向东不过绍兴,向西不过钱塘江,不能远离这个生长区域,所以世人很少了解这种植物。
我去吴地任职,问吴人:“张翰钟情的莼菜是什么样子的?”吴人回答不上来。
果然这样的话,张季鹰为莼菜弃官归乡,不是太赔本了。
莼菜在暮春时节生长,入夏几天就不再有了。
张翰与秋风鲈鱼并提的,难道不是这种莼菜,或者千里湘湖还存有另外一种莼菜?②湘湖在萧山城外,四周有山围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_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 (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湖心亭看雪/课外古诗词诵读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莲花洞①袁宏道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②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③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尝谓吴山、南屏④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
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
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⑤搜出者甚多。
噫!安得五丁神将⑥,挽⑦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选自《四部丛书》)(注释)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
②须眉:指男子。
这里指作者自己。
③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④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
南屏:在西湖正南岸。
⑤孙内使:对明万历时司礼太监孙隆的尊称。
⑥五丁神将:传说中帮助秦王打通蜀道的五位大力士。
⑦挽:牵引。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是) B.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绝对胜出)C.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曾经) D.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怎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B.绝胜:景色最优美。
ACD均正确,故选B。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袁宏道《灵岩记》原文及译文解析
袁宏道《灵岩记》原文及译文解析灵岩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
”即其处也。
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
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
其问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境。
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
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佩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
”僧瞠目不知所谓。
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②,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
碧镱缃钩③,宛然石髬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
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
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
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④。
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
”即此石也。
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
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
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⑤,仲父⑥云无害霸;蜀国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竞为俘虏。
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⑦之藏,潮无鸱夷⑧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
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
③碧镱缃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
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
⑤齐国有不嫁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
⑥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⑦湛卢:宝剑名。
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
⑧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
这里指伍子胥进谏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教学教材
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原文及翻译_袁宏道_全文译文_对照翻译前一篇:五人墓碑记后一篇:峡江寺飞泉亭记西湖游记二则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袁宏道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西湖游记二则全文翻译:初至西湖记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
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游六桥待月记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和山光笼罩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奇特的景观。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和翻译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原文和翻译作者:ljzl9872作者EMAIL:*****************《极乐寺纪游》袁宏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河。
白练干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
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纣殿,亘数十里。
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班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题记:这篇小品。
简洁清新、活泼灵秀、诗趣盎然。
长桥、流水,堤坝、绿树、寺院,一幅幅画面都洋溢着清新秀美的特色。
作者以高梁桥为起点,一路游来,桥下之水纯净柔和如白练;长堤被水所夹持,仿佛有震动摇荡的感觉,堤上绿杨繁茂幽深,令人神清气爽。
依山傍水而建的佛寺道观,绀殿朱门,华丽壮观。
极乐寺掩映在浓密古松中,古松鲜翠嫩黄,色彩斑烂。
优美的景色令作者仿佛回到了人间仙境的西湖。
《极乐寺纪游》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
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
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
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数,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光线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
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
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和翻译译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和翻译译文1、《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和翻译译文《晚游六桥待月记》原文和翻译晚游六桥①待月记【】:袁宏道【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②。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③。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④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wán)之盛⑤,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解释】①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②为春为月:意为是春天月夜。
③夕岚:傍晚山里的雾气④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
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家。
⑤罗纨之盛:罗纨,这里是指穿罗纨制作的衣服的人。
⑥夕春(chōng):夕阳(1)勒:制约、控束。
(2)石篑:即陶望龄,明代公安派作家。
(3)傅金吾:姓傅的宫廷宿卫,明代禁军中有金吾卫。
(4)张功甫:南宋将领张峻的孙子,玉照堂是其园林,有名贵梅花四寻址。
(5)歌吹为风: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
(6)粉汗为雨: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
(7)艳冶:艳丽妖冶。
(8)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翻译】:《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袁宏道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
白天最美时候,是烟雾弥漫的早晨,是山岚缭绕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后来才和桃花、杏花次第开放,这还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吾友陶望龄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宋代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东西,应该要赶紧去欣赏欣赏啊!」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湖上。
文言文天池翻译袁宏道
袁公曰:“余闻天池之名,久矣。
今幸登泰山之巅,得观其胜。
天池者,盖天地之间,最为神奇者也。
其势若在天上,其形如在地中。
其水澄澈,碧波荡漾,似有神灵呵护,不可亵玩。
”时值春日,万物复苏。
袁公于清晨登山,登临绝顶,遥望天池。
只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烟雾缭绕,似有仙境。
袁公心旷神怡,不禁赞叹:“此乃人间仙境,吾辈有幸一游,实乃三生有幸。
”天池四周,群山环绕,松柏苍翠,古木参天。
袁公沿湖而行,见湖畔石壁,镌刻着“天池胜境”四字,字体遒劲有力,似出自仙人手笔。
袁公驻足观赏,心生敬仰。
行至湖心,有一小岛,岛上古树参天,绿意盎然。
袁公欲登岛一游,遂乘一叶扁舟,摇橹前进。
舟行湖中,波光粼粼,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袁公感叹:“此乃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岛上有一亭,名为“望湖亭”。
袁公登亭远眺,只见天池美景尽收眼底。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袁公遂挥毫泼墨,作《望湖亭记》以记其事。
袁公曰:“望湖亭者,位于天池之中心,四望皆山,三面环水。
登斯亭也,可一览众山小,尽收天池之美。
余登亭之际,见群山如翠,水波如镜,真乃人间仙境。
”游罢望湖亭,袁公又沿湖而行,至一石桥。
桥下流水潺潺,桥上青石铺路,古树参天。
袁公漫步桥上,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夕阳西下,袁公游兴未尽,遂于湖边设宴,与友人共赏天池美景。
酒酣耳热之际,袁公感慨万千,遂作《天池宴》以抒怀。
袁公曰:“今日余游天池,得观其胜,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夫天池之美,美在山水之间,美在天地之间。
余愿以此美景,共赏之,共乐之,共传之后世。
”袁宏道游天池,既领略了大自然之美,又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天池记》等作品,传颂千古,成为后世游览天池之人的指南。
天池之美,永留人间。
《洞仙歌·荷花》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洞仙歌·荷花》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洞仙歌·荷花》原文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独倚胡床酒初醒。
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
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二、《洞仙歌·荷花》原文翻译傍晚的清风消除了白昼的热气,小池塘里荷叶静静地挺立。
我从胡床上酒后醒来,独自在池塘边散步徘徊。
微风不断吹来荷叶的清香,水草晃动,看得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的模样。
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面。
我忧愁啊,荷花的模样已经如此这般,明晨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颜。
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惨淡、花朵低垂,犹如一个凄凉幽幻的梦境。
这情景能有谁会理解,又有何人能够同情?也应记得,那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花的一片浓红。
三、《洞仙歌·荷花》作者介绍刘光祖字德修,简州阳安人。
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
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豪放派古诗词《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翻译,《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二、《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原文翻译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
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
袁宏道《西湖》翻译
袁宏道《西湖》翻译
原文: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行走,远远看见保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
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
(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容颜,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
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
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
在归宿途中,草草领略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
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簧的帖子,到十九日石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
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
注释:
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
棒: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
娥:美女的黛眉。
酣:尽兴,痛快。
东阿王: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
毕:结束。
突兀:高耸的样子。
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翻译
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翻译翻译为:雁荡山的奇特,当是如何呢?出自袁宏道的《袁中郎随笔·五泄二》。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人称“三袁”。
袁宏道为三袁之中,文学成就最为杰出。
袁宏道主张文学重性灵、贵独创,其作品清新清俊、情趣盎然,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扩展资料原文: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濆薄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
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暮归,各得一诗。
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
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翻译:五泄的水和石头都非常奇特,和五泄分别三日,梦中仍然有凌空的波涛的声音(注释:瀑布的声音),但是后悔没有李白的诗歌,苏轼的`文章,来描写五泄瀑布的高雅古朴、喷涌而出的样子,这是一个遗憾。
石壁青色、陡峭,像绿色的荷花,高一百多仞,四周像城墙,石头的颜色像用水洗干净的一样,从地面上陡然耸立着,容不下极少的土地。
凌空的瀑布从岩石的顶部悬挂下来,像奔跑的雷声、站立着的海浪(注释:意思是很大的海浪),数里之外都可以听到瀑布的声音,瀑布的水大的像粗大的玉石,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观。
由于想起《会稽赋》中所写的:“五泄和雁荡山竞相逞其奇特”,如果真的是这样,雁荡山的奇特,当是如何呢?傍晚归来,每个人各得到一首诗,我的诗先成,石篑列居第二,静虚、公望、子公又再居其次。
眼睛所看的既然是奇特的,做的诗也是变幻着、难以捉摸的,虚幻怪诞,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话。
这时已是午夜,山魈呼叫老虎嚎叫的声音,就好像在床、桌子之间(形容声音很大,就好像那种声音就在房间里一样,在房间里都听得很清楚)。
袁宏道《灵岩》(3)原文
袁宏道《灵岩》(3)原文
灵岩山侧有一个西施洞,洞中石头的样貌特别粗糙丑陋,免不了亵渎了美丽的洞名。
有人说:这座石洞,是吴王用来囚禁范蠡的地方。
山僧对我说,石洞下面的低洼处,是东西两座画船湖,是吴王与西施泛舟的地方。
采香径在灵山前面十里远的地方,望过去就像在山脚下一样,这条小路像箭一样笔直,是吴国宫中妃嫔们种香草的地方。
山下有石头能够制砚,那些颜色深紫的石头,好的大概不比歙溪出产的差。
米氏(米芾)的《砚史》上说:蠖村的石头文理较粗,发墨(的时候)不会散落。
就是这种石头。
得名砚石山,大概是因为这一点,但是,现在快要搜求采伐完了,石材也不再有质地好的了。
唉,山河久远,美女容颜还像新的。
椒花的香气已经淡去,最终让待月的香帘虚开;被赞为美女者都已离开人世,谁能成为薄雾中的双鸟呢?(这些)都已经化为灰尘白杨和青草了。
百代以后,(那些)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的美人的足迹而伤心,为虚无的彩绘的木板鞋而断肠,何况那些在长洲苑看花,拥有翠白玉床的人(想到这些),那情景会怎么样呢?齐国有不嫁的姊妹,管仲说这不损害齐国称霸;蜀国宫中没有使国家倾覆的美人,刘禅最终沦为俘虏。
亡国的罪责,难道只是在女色吗?如果府库没有湛卢那样的收藏,潮水中没有(伍子胥)鸱夷(裹尸)的仇恨,越国即使进献(吴国)一百
个西施又有什么用处呢!。
写景的文言文最后一句
写景的文言文最后一句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
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
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宏道《莲花洞》原文及翻译(含赏析)
袁宏道
原文:
莲花洞①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②,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③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④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萧疏⑤可爱。
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⑥,中空四达,愈搜愈出⑦,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
又紫阳宫石,为孙内史⑧搜出者甚多。
噫!安得五丁神将⑨,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译文:
莲花洞的前面是居然亭,亭开畅,可以远眺。
每次登上观望,湖水清澈透明,(站在湖旁)人的影子像是在镜子里,全部显现。
六桥的杨柳,一路上被风吹拂,摇曳多姿,倒好像是杨柳牵引着风,引出了水中波浪,杨柳错落有致,非常迷人。
晴朗的月夜和烟雨迷茫的时候,风景各不相同,这是净慈寺最绝妙的地方。
洞里的石头玲珑剔透,好像活的一样,比精工雕刻还要巧妙。
我已经认识到吴山、南屏山一带都是表层为土,下面是石头,石头中间有孔,可以相互贯通,且这种洞石越发掘越多。
近点的如宋氏园亭的石头,都是从这里搜索的,又如紫阳宫的石头,很多是被孙内使从这挖掘出来的。
噫!如果能使五丁大力神把钱塘江的水挑来,将山的表面尘泥洗尽,使山下面石头的奇妙奥秘全部显露出来,该是怎么样的情形呢?
常析:
这是一则清新的写景文字,笔调明快流畅,不露雕饰之痕。
作者无论写亭、写湖、写柳、写石,都只稍稍只笔,就各显特色。
他写景不作精细镂刻,力求用写
意的笔法,并且把自己的感情融汇进去;不袭用前人旧句,处处着意创新,因而对自然美常有独特的抒写。
“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一“献”一“落”,将湖光和须眉都赋予人的动作,生动新颖,作者欣喜之情与景物相生而出;“六桥杨柳,一路牵风引浪”,赋予了柳条以活泼的动态和人化的情意,不落俗套,秀丽动人。
文末的几句议论富于感情,寄托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着意追求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