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米、用米量
认识米和用米量
(4)学生自愿测量后汇报结果,说感受:用米尺量黑板的长方便、准确、速度快。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师宽约6(米)。
(2)黑板长约3(米)。
(3)小明身高126(厘米)。
(4)课桌高70(厘米)。
(5)教室门高2(米)。
5.估一估,填一填。
生1:这把尺子太短,量黑板太麻烦。
生2: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吗?我想用尺子量。(老师纠正:应该是高级一些的单位)
2.明确单位“米”及用字母“m”表示。
三、实物体验,感受新知。
1.认识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出示米尺,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学生尺和米尺,看看米尺有什么特点。
(2)用尺量一量,看看米尺上一个小格有多长。
1.动手测量,释疑。
(1)用课前准备的长约12cm的三角尺测量黑板的长,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2.导入单位“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像黑板的长,通常用比“厘米”高级一些的单位——“米”作单位。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1)小组代表测量黑板的长度,并汇报。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2.让学生经历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3.积极愉快地进行操作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1.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联系,知道1米=100厘米。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18厘米长的刻度尺米尺
学具准备:刻度尺米尺绳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激趣生疑。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米”的概念,知道1米有多长。
2.学会使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并能用“米”作单位进行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量物体长度。
2.难点:灵活运用“米”进行长度单位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米尺、直尺、绳子、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书本、铅笔、课桌等)。
2.学生用具:米尺、直尺、绳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根长度为1米的绳子,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比划1米有多长。
2.学习“米”的概念(1)教师展示1米长的直尺,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比划1米有多长。
(2)学生尝试用1米长的直尺测量课桌、书本等物体的长度,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
3.学习用米量物体长度(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强调测量时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4.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并记录长度。
(2)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问题: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多少米?同学们能想办法测量出来吗?(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并实施测量。
(3)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用米尺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观察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思考如何将长度单位应用于实际生活。
2.课后实践:(1)与家长一起测量房间长度和宽度,计算房间面积。
(2)观察并记录身边物体长度的变化,分析原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合作,让学生初步建立了长度单位“米”的概念,学会了用米量物体长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用米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个操作将演示用米量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用米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学会运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举例: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测量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量感的建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尤其是1米的量感是一个难点。
举例:通过多种方式,如让学生走1米、比较1米与常见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米和用米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或是测量桌子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度测量的奥秘。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设计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认识米、用米量
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
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
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
(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1.出示卷尺。
数学--认识米、用米量
数学--认识米、用米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二)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三)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具和学具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1)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2)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指名两名学生量下面纸条的长度.(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量讲台桌的长(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结果).因此,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二)学习新课1.认识米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的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看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同时,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如图11).同时板书:1米=100厘米3.用卷尺量较长的距离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黑板长2()小明身高124()课桌长50()课堂教学设计说明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机会少,度量时也比较困难.教学一开始,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测量较大的物体课桌的长度,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厘米”去测量,非常不方便,使学生体会到需要较大的长度单位,从而引入新课.学习新课分三个层次,首先认识米,通过看米尺,用米尺量出物体的1米高,1米长,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卷尺,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互相量身高,1米高在自己身体的什么部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量出2米、3米、……的绳子来.第二层次,根据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研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在1米的直尺上、折尺上,和学生自己的卷尺上,找出1厘米,再数一数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并通过1厘米、1米线段的对比,学生清楚地了解“1米=100厘米”,为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提供鲜明的表象.第三层次,指导学生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由于距离比较长,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测量的办法,帮助学生掌握测量要领.最后通过选择合适单位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空间观念形成的程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米用米量米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主要粮食之一,无论是在中式烹饪中的米饭还是在西式烹饪中的米饭和米粉,米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对于米的种类、分类和米的量的认知程度可能因人而异。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米以及如何准确地用米量。
不同类型的米白米白米通常是指经过脱壳、去糠后的米粒,外观洁白无杂质。
在烹饪中,白米通常用于煮饭、烹饪米粉等。
不同品种的白米有不同的口感和香气,例如泰国香米、日本米等。
糙米糙米是指在保留了米壳的情况下,将大米的颖果表皮去除得到的。
相比白米,糙米更加有营养,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糙米在烹饪时需要更长时间,但口感也更加香糯。
糯米糯米,也叫糯性米或糯性大米,是一种主要用于制作糯米饭、糯米糍等传统食物的米种。
它与普通的大米不同,在加热时含有较多的黏性,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形状和口感。
大米粉大米粉是将大米磨成粉末状的一种米制品。
它在烹饪中常用于制作米粉、粘米糕等食物。
大米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细度和粗糙度,以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如何用米量无论是煮饭还是烹饪米粉,用米的量都是很关键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用米量的参考:煮饭煮饭是最常见的用米方式之一。
对于煮饭来说,用米的量通常是根据人数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每人一顿饭的用米量约为1/2到3/4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量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具体用米量还需要根据个人的饭量和口感来调整。
米粉米粉是一种用米制作的主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亚洲菜肴中。
在烹饪米粉时,用米的量也是根据食客人数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每人一份米粉的用米量约为50克到100克,具体用米量还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和菜谱进行调整。
米饭团米饭团,也称为饭团、寿司等,是一种将饭菜用手搓成团状的传统食物。
对于制作米饭团,用米的量主要取决于饭团的大小和个人的口感。
一般来说,每个饭团的用米量约为100克到150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饭团的具体用途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米是中西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通用16篇)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通用16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篇1《认识米,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与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一.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宝贵财富。
在教学中,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有意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用米量及其测量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和装玻璃窗都得用小卷尺或折尺来测量,上体育课学生跳远和推铅球都得用卷尺来测量,学生或许有帮过老师拉着卷尺测量的经历。
在本课教学时引导学生举出见过的各种尺子及它的用途,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使用价值,唤醒了学生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投入学习。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重要途径。
二.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
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调动起来,并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有了自我学习的辽阔天地,学生才能主自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米的长度和单位换算。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运用。
1.2 教学内容米的长度概念:介绍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定义。
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介绍米与厘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距离等。
1.3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展示米尺和米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米的长度和重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米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房间长度等。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米的长度和单位换算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米的理解和运用。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米的长度概念和单位换算问题。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米进行长度测量和描述。
第二章:用米量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长度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2.2 教学内容米尺的使用:介绍如何使用米尺进行长度测量。
其他长度测量工具:介绍卷尺、测绳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选择。
测量实践:进行实际的长度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宽度等。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米尺和其他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长度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问题解决: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教室的面积等。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尺和其他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章:用米量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面积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米进行面积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3.2 教学内容平方米的概念:介绍平方米作为面积单位的概念和定义。
面积测量工具:介绍平方米测量板、尺子等面积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选择。
测量实践:进行实际的面积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面积、桌子的面积等。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反思1《认识米,用米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感受新知与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一.引导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堂教学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正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宝贵财富。
在教学中,本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有意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新知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我能行”而信心十足地自主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用米量及其测量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木工师傅修理课桌椅和装玻璃窗都得用小卷尺或折尺来测量,上体育课学生跳远和推铅球都得用卷尺来测量,学生或许有帮过老师拉着卷尺测量的经历。
在本课教学时引导学生举出见过的各种尺子及它的用途,让学生感受到它的使用价值,唤醒了学生的意识,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投入学习。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重要途径。
二.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要想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
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调动起来,并拓宽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有了自我学习的辽阔天地,学生才能主自地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正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再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用小尺子量黑板的长度,有意给学生设“难”,让学生在量中体会到尺子小,费时又费力,要放弃又觉得自己能行而产生心理矛盾,使认识米尺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米的动力。
认识米用米量
用以下的厘米尺,量一量物件的长度。
: 3 些
厘米多
:
11
: 4 厘 米 厘米少些
如果用直尺量黑板的长, 你会遇到什么问题?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
米尺
卷尺
1厘米
米
mi
1米
1 米 = 100 厘米,亦可写作 1 m = 100 cm。
黑 板
1米
长约2米
1米
宽 约 80 厘 米
课桌高约70厘米
1米=100厘米 2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1米30厘米=( )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说给 同桌听一听
70 厘米
1米
1 米 = 100 厘米 两张书桌共长 (70+100) 170 厘米
比大小:
98厘米( )1米 3米( )3厘米 19厘米( )91厘米 1米( )100厘米
算一算:
80厘米+7厘米=( 1米—60厘米=( 100厘米+3米=( )厘米 )厘米 )
判断:
1、课桌高2米。 ( ) 2、1米比99厘米短。 ( ) 3、篮球运动员姚明身高226厘米。( √ )
答:还剩71厘米。
一根绳子长93厘米,剪去一些后 还剩71厘米,剪去了多少厘米?
93 – 71 =22 ( 厘米)
答:剪去了22厘米。
你有几种填法?
1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厘米 2、马路边有5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相隔4米, 从第1棵到第5棵树之间共有( )米。
自己试试看!
一根绳子长91厘米,剪去18厘米 还剩多少厘米?
93 – 22 =71 ( 厘米)
认识米 用米量评课记录
认识米用米量评课记录一、引言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而米的质量对于我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米的质量和特点,我参加了一堂以米量评课为主题的课程,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二、米的种类和特点在课程的开始,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米的种类和特点。
米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粳米、籼米、糯米等等。
每种米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粳米颗粒饱满,黏性较强,适合做寿司和糕点;籼米颗粒较长,不黏,适合做炒饭和煮粥;而糯米则黏性更强,适合做糯米饭和糯米团子。
通过了解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米种。
三、米的外观和色泽在课程的第二部分,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种类的米的外观和色泽。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粳米的颜色较白,籼米的颜色略黄,而糯米则呈半透明的颜色。
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判断米的外观是否优质。
优质的米外观光滑,颗粒饱满,没有杂质和破碎的颗粒。
这些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优质的米。
四、米的口感和储存接下来,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米的口感和储存方法。
我们通过品尝不同种类的米,体验了粳米的黏性和糯米的嚼劲。
同时,老师还告诉我们,米的储存方法也会影响口感和质量。
米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保持其口感和品质。
五、米的加工和烹饪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米的加工和烹饪方法。
我们了解到,米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清洗、浸泡和煮熟等步骤。
而烹饪米饭时,火候的掌握和水的用量都对米饭的口感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会了如何煮出松软香糯的米饭。
六、结语通过参加这堂以米量评课为主题的课程,我对米的种类、特点、外观、口感、储存和烹饪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品尝和实际操作,我对于如何选择优质的米以及如何烹饪出美味的米饭有了更多的认识。
这些知识不仅提升了我的饮食品质,也让我更加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和利用米这一重要的食物资源。
通过这堂以米量评课为主题的课程,我对米的种类、特点、外观、口感、储存和烹饪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
认识米用米量
填上“米”或“厘米。”
长 2( )
长 8( )
高70( )
长3( )
估计
测量
数学书 (25)cm (26)cm
铅 笔 (15)cm (17)cm
你的食指 (5)cm (6)cm
先估计有多少个正方体 长,再实际测量有多少
个正方体那么长?
这样说对不对?
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 √ )
×
3.教室的长约8厘米. ( × )
到底是1米, 还是100厘米
呢?
认识长度单位: 米 meter
30厘米 30厘米 10厘米
这把1米的尺子上有100厘米.
1米
1米=100厘米
宽
黑板
约
80厘1米1米米长约2米
宽
黑板
约
80
厘
1米
1米
米
长约2米
课桌高约70厘米
返回
2米=( 200 )厘米 5米=( 500 )厘米 300厘米=( 3 )米 800厘米=( 8 )米
这样太 麻烦了。
拿这把尺子 来试试看。
认识长度单位 米 (m)
1小格代表1厘米
1 米 ( 1 meter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大格代表10厘米
这是米尺,看看 1米有多长?
• 拿一把米尺,量一下伸直的 两臂,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 量身高
• 量出2米、3米……
• 90米(>)900厘米
期待您的指导 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 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 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课件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米=100厘米
主题训练 归纳提升
1.拿一根绳子,量出1米,2米,……给你的同 桌看。
2.三位小朋友比身高,小军最高,小红最矮, 小刚的身高可能是( )厘米。
小红 90厘米
小军 1米20厘米
小刚
主题训练 归纳提升 拓展练习
3.实践活动。 四人小组为单位,先估一估自己的身高比1 米高还是低,大约多多少厘米?再互相测量, 并做好记录。
本节课通过测量黑板的长度,知道了生活中在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通过找身体 上以及身边长度为1米的物体,使我们对1米有了清 晰的认识。通过数米尺上1厘米的个数,知道了1米 =100厘米。我们还会利用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谢谢大家!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创设 专项训练
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一)认识米展示对话 合作解疑
在你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 1米。拿一把米尺比一比。
展示对话 合作解疑 (二)米和厘米
1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厘米
我们估来一看这估一是,看1,厘 米1米。里米。面 里到有底多有少多厘少米厘?米?
展示对话 合作解疑 (二)米和厘米
2022年北京版小学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精美公开课课件
2个十,是20。
9添1是10。
返N 回o
Image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表示1个十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表示1个一
写作:1 1
返N 回o
Image
Image No
例 做一做,说一说。
No Image
No Image
返N 回o
Image
借助计数器认识19: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No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写作: 1 0
1个十就在计数器 的十位上拨1个珠 子,表示1个十。
个位上1个珠子也没有,就写“0”占位。
返N 回o
Image
借助计数器认识11:
No
No
Image Image
1个十和1个一
10+1=11 1+10=11
情景导入2
米尺
课件PPT
探究新知
课件PPT
1米有10个10厘米,就是100厘米
1米=100厘米
典题精讲
课件PPT
1.填上合适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