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GRID 的坡耕地 退耕压力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坡耕地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坡耕地不 同耕 作模 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辛 艳 , 王 碹 术 邱 野 , , 徐 璐 , 刘 宇
( 阳 农 业 大 学 水 利 学 院 , 阳 10 6 ) 沈 沈 1 1 1
摘 要 : 了确 定 辽 宁 省 坡 耕 地 在 不 同 耕 作 模 式 下 土 壤 养 分 流 失 的 特 征 , 用 6 坡 耕 地 , 取 大 豆 作 为 种 植 作 物 , 天 然 降 雨 条 件 为 采 。 选 在 下 . 用 顺 垄 、 垄 、 耕 、 耕 秸 秆 覆 盖 等 耕 作 模 式 进 行 组 合 试 验 , 测 分 析 降雨 后 氮 、 养 分 流 失 的 变 化 特 征 , 通 过 回 归 分 析 采 横 免 免 观 磷 并 方法 说 明 了降 雨 对 各 土 壤 养 分 流 失 浓 度 的 影 响 。 果 表 明 : 统 耕 作 顺 垄 + 翻 模 式 下 , 、 流失 浓度 最 高 , 结 传 平 氮 磷 总氮 为 2 . ・~, 42 L mg 总磷 为 2 1m ・~ . 3 g L ;免 耕 和免 耕 秸 秆 覆 盖 在 顺 垄 布 置 下 与 传 统 平 翻 耕 作 相 比 ,分 别 减 少 总 氮 流 失 3 %和 3 % ,减 少 总 磷 流 失 O 0 2 1%和 3 %; 顺 垄 耕 作 组 合 模 式 相 比 , 垄 耕 作 组 合 有 效 地 减 少 径 流 中 的 各 种 养 分 流 失 浓 度 , 少 总 氮 流 失 3 % , 少 总磷 流 8 0 与 横 减 5 减 失 3 .% : 态 氮 在 横 垄 + 翻模 式 下 流 失 量 最 低 , 3 m ・一, 态 氮 在 横 垄 + 耕 秸 秆 覆 盖 模 式 下 流 失 量 最 低 , 68 g L ; 54 硝 平 为 . gL 铵 O 免 为 .m ・~ 径 流 中磷 素浓 度 在 01 06 g L 水 体 富 营 养 化 现 象 严 重 : .~ .m ・- , 回归 方 程 结 果 表 明 , 然 降 雨 对 径 流 中各 养 分 的 流 失 浓 度 影 响 显 著 。 天 关键 词 : 然 降 雨 ; 耕 地 ; 作 模 式 ; 磷 ; 分 流 失 规 律 天 坡 耕 氮 养

耕地压力时空演变分析--以青海河湟谷地为例

耕地压力时空演变分析--以青海河湟谷地为例

耕地压力时空演变分析--以青海河湟谷地为例乔宝华;曲衍波;冶祥【摘要】The pressur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refers to the ratio of minimum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per capita to the actual arable land area per capita. Grain yield and grain sowing areas are ess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index.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2006 to 2012 pressure indexes of the Hehuang Valley in Qinghai Province. Then after converting them into energy in-dexes,it further studies the pressur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of the whole region. The conclusion reveals that the local pressur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 with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region,and there are variations among those counties in the research area. This research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pressur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regional land-use planning in the future.%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比值,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报模型

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报模型

M rcr Kcr
(4)
其中,M姿r 和 cr 是对应于 K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得样本 渍( x )在特征向量的投影:
gr ( x j ) ( x j ) vr
M i1
c
r
(
(
xi
)
(
x
j
))
(5)
式中,r = p, p+1 , ... , M,g( x )为对应于 渍( x )的非线性 主元分量,所有投影形成一个矢量。
性进行排序和选择,减少了模型训练时间。由于在
高维空间中成灾因子的选取是一个非线性的问题,
KPCA 方法易于处理非线性问题,特别是对于高维
空间中成灾因子的选取上有一定的优势,在降维筛
选中应用广泛。KPCA 方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 令样本集为:X = { x1 , x2 , ... , xM },其中 xk沂RN 为
作者简介:陈曙东(1995—),男,江苏省盐城市人,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 收稿日期:2020-12-25
窑36窑
微处理机
2021 年
在此以陕西省山阳县相关监测数据为研究对 象。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是一 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在地形上,呈现 出“三山夹两江”的特点。这也导致了研究区地质灾 害发生较为频繁的特点,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 的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核主成分 分析法选取预报参数,基于 Logistic 回归算法建立 了基于滑坡灾害发生概率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成 功应用于陕西省山阳县滑坡重点灾害实验区,为滑 坡灾害的预报及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CHEN Shudong
(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Xi 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 an 710600, China)

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毕业论文

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GIS和R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山东省邹城市为例摘要本文以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峄山镇、看庄镇、郭里镇、石墙镇五个乡镇为研究区域。

分别基于邹城市2007年LANDSAT7的ETM数据和2017年的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和ERDAS软件,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对邹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解译。

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以2007年和2017年五个乡镇各种地类的面积变化情况为基础,分析邹城市十年间土地利用情况变化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建筑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体和其他用地的覆盖比例减少了,耕地、林地、裸地和园地的覆盖比例增加了;(2)林地的变化幅度最大,减少了1572.00公顷,其次是草地、其他用地、裸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中,草地增加了1411.06公顷,其他用地增加了1377.33公顷,裸地减少了1337.3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增加了1241.16公顷;(3)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国家政策调控、工业发展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

关键词:GIS;RS;土地利用变化分析;ARCGIS;邹城市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five towns in Zoucheng City,Shandong Province which including Xiangcheng、Yishan、Kanzhuang、Guoli and Shiqiang as its research areas. Basing on the ETM data of Landsat7 in 2007 and the GF-1 data in 2017,the land use types of Zoucheng City can be classified and interpreted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artificial visual interpretation with ArcGIS and Erdas.We give some comparative anaysis through the statistics of the data.On the basis of the area change of all kinds of land in five towns,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 of land use in Zoucheng are analyzed in ten years.The results show:(1)the proportion of grassland、construction land、transportation land、water land and other land were reduced,and the proportion of plowland、forest land、bare land and garden plot were increased;(2)the biggest rangeability is forest land which reduced 1572.00 ha,inaddition,the grassland increased 1411.06 ha,the other land increased 1377.33 ha,the bare land reduced 1337.33 ha,the transportation land increased 1241.16 ha;(3)the primary reasons of zoucheng’s land use chang are the national policy,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Keywords:GIS;RS;the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ArcGIS;Zoucheng Cit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1)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第二章研究区、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2.1研究区概况 (3)2.2数据来源 (3)2.3研究方法 (4)2.3.1技术路线图 (4)2.3.2影像预处理 (5)2.3.3影像分类 (9)2.3.4影像解译 (10)2.3.5地图成图 (11)2.4数据汇总 (13)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14)3.1结果 (15)3.2分析 (16)结论和建议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20世纪90 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也是资源科学、地理学、遥感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热点研究方向[1]。

多重压力胁迫下东北黑土区耕地韧性研究及其启示—— 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

多重压力胁迫下东北黑土区耕地韧性研究及其启示—— 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

第36卷 第5期2022年5月Vol.36 No.5May,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零饥饿”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之一,聚焦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一切形式的饥饿和营养不良,保证所有人——尤其是儿童及弱势群体享有充足且营养的食物。

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作为粮食生产的载体,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途径。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自1981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耕地保护的概念以来,我国构建了耕地doi: 10.11994/zgtdkx.20220411.091944多重压力胁迫下东北黑土区耕地韧性研究及其启示——以黑龙江省拜泉县为例李玉恒1,2,黄惠倩1,2,郭桐冰3,杜国明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3.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摘要:研究目的:将韧性理论引入耕地保护研究,评价黑土区耕地韧性进而揭示其短板要素,提出黑土区耕地韧性的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基于覆盖黑龙江省拜泉县16个乡镇、154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及土地遥感数据,从韧性发生学视角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村域为单元,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拜泉县耕地韧性。

研究结果:(1)拜泉县耕地韧性为0.421,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耕地韧性不足;(2)立地条件对耕地韧性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耕地韧性较高的村庄集中于远离县城且地面坡度较低的地区,靠近县城且地面坡度较大的村庄耕地韧性相对较低;(3)农田排涝设施短缺、耕地劳动力投入不足是制约拜泉县耕地韧性的关键短板因素,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耕地的机械、化肥投入以及粮食产出与收入有效支撑了拜泉县耕地韧性。

探索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水土流失模型

探索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水土流失模型

探索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水土流失模型在水土保持工程领域,水土流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水土流失模型。

本文将探索水土保持工程中常用的水土流失模型。

一、模型一:USLE模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是较早建立的水土流失模型之一,它基于土壤流失的基本原理和土壤流失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USLE模型包含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侵蚀力因子(K)、坡面长度与坡度因子(LS)、作物和植被覆盖因子(C)以及管理措施因子(P),通过计算这些因子的值,可以得出土壤流失量的估计值。

二、模型二:RUSLE模型(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是USLE模型的升级版,它在USL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多的因素,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RUSLE模型考虑了长期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侵蚀力因子(K)、坡度和坡长因子(LS)、土壤流失修正因子(C)以及管理措施修正因子(P),同时还考虑了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规律,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下的土壤流失过程。

三、模型三:SWAT模型(小流域水文模型)SWAT模型是一种综合型的小流域水文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

该模型结合了气象、土壤、植被和地形等多个要素,能够模拟流域内的地表径流过程和水土流失量。

SWAT模型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数据,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精确的预测和分析,为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模型四:MUSLE模型(修改通用土壤失蚀方程)MUSLE模型是一种基于降雨和径流关系的水土流失模型,它与RUSLE模型十分相似,但将降雨侵蚀力因子(R)替换为了径流侵蚀力因子(R)。

MUSLE模型通过分析地表径流的产生过程,考虑了不同地区的水文条件和土壤物理特性,提出了一种与降雨量相关的地表侵蚀力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水土流失量。

五、模型五:WEPP模型(水土保持评估程序)WEPP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水土保持模型,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流失研究。

我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失效原因与对策分析——基于“生产率模型”和“目标导向评估模型”

我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失效原因与对策分析——基于“生产率模型”和“目标导向评估模型”
将 各 项 目标 的 预 期 取得 值 和 实 际取 得 值 进 行 对 比得 出政 策 失
首先 , 这种结合 是定性与定量 的结合 ; 其次, 通过生产率 三, 将不同领域 的两种模型相结合是对政策评估 的一种创新。
效 的 结 论 ,最 后 将 影 响 因子 进 行 文 字上 的 转述 得 出退耕 还 林 公式人 手 ,分析影 响因子能够快速得 出政策失 效 的原 因 ; 第 政策失效的原 因, 并提 出针 对 性 的 对 策 和 建议 。 关 键 词 :生 产 率模 型 影 响 因子

目标 导 向模 型 政 策 目
3 . 具体分析
3 . 1从 生产 率 模 型 角 度
3 . 1 . 1 退耕还林 的投入及各 自的影 响因素分析
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 1 研 究 背 景
3 . 1 . 1 . 1国家资金投入 ( 用 M表示 )
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国家资金投入 中 ,钱粮补贴是最为重
行反 思 , 还引起 了许多专家学者 的重视 , 纷纷对退耕还林政策 政府不顾当地 自然条件 , 仅从部门利益 出发 配置林 ( 草) 种, 导 失效 的现象进行研究 , 并积极 提出对策和建议 。
1 . 2研 究 意 义
致林草成活率( 用 k表示 ) 低, 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政策效益 。 此外 , 经济林 和生态林 的 比重 ( 用 P表示 ) 也对 产出有很
然还在继续 ; 其次 , 西北地 区农 业生产结构改 变不明显 , 经济
林草投入是退耕 还林政策成本 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 中, 由
增 长速度 尚慢 ; 此外 , 农 民得 到的政策补贴较少 , 收入 增加较 于西北各地区 自然条件差异大 ,对于种林还是种草必须坚持 少, 生活条件并没有太大提高。 这不仅使得国家政府对政策进 “ 因地 制宜 、 因需制宜 , 适地适树( 草) ” 的原则 。但是某些地方

坡耕地整治必要性与技术分析

坡耕地整治必要性与技术分析

坡耕地整治必要性与技术分析摘要:当我国农业由土地分散;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精细农业转化之时,本文分析了坡耕地整治的必要性,坡耕地整治基本型式及技术要求等内容。

关键词:坡耕地;整治;必要性;技术Abstract: China’s agricultural land dispersed; extensive operation to an intensive; the fine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he sloping land remediation necessity sloping land remediation basic typ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Keywords: sloping land; remediation; necessity; technology1. 坡耕地整治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坡耕地耕作粗放,土地产出率与劳动生产率低下,抵御干旱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水土流失严重。

开展坡耕地整治,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意义。

1.1坡耕地整治是对工业和城镇化发展占用耕地的一种补偿面向未来,由于工业发展与城市扩大,耕地面积比例不断缩减是不可能避免的,我国今后相当时期内工业和城镇化仍将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

大量耕地被占用,且多是质量较高的水平梯地。

为了保障耕地面积的总量或最低红线,需要对坡耕地进行整治,使其整治后质量接近或达到占用前耕地水平。

1.2坡耕地整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条块分割,土地侵蚀严重,经营粗放,致使农业生产收入很低。

现在重庆出台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农村人口梯度转移的政策以及土地、房屋、社保、户籍“四个流动”的配套措施,既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转非),从条件差的地区向条件好的地区转移(农转农),促进了我国国内人口的自然流动,保护了高山与偏远地区植被的修复和生态的恢复,同时要求平坝和交通方便地区坡耕地进一步提高单产,这就需要对坡耕地进行整治,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粮食安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粮食安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云光 1 4号 在 缅 甸 表 现 出高 产 特 性 ,最 适 栽 插 密 度 和 肥料 试 验 的研 究 结果 为确 立 其高 产 栽 培措 施 提供 依 据 ,最 终 为 云光 1 4号 在 缅 甸 水 稻 生 产 上 的 推广 应
I RRI, 2 00 4.
[ 3 】 彭既 明. 缅 甸的水稻 生产 与杂交稻试 种简况 [ J ] . 杂 交水 稻 ,
2 0 1 5年 第 2期
云 南 农 业 斟 技 Y u n n a n N o n g y e K e j i
基于耕 地压 力指数 的粮食安全研究 一以云南省为例
杨 惠 。王凤 兰
( 云 南 师范大 学旅 游 与地 理科 学学 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
『 4 1 杨 久, 刘 晓利 , 罗友金 , 等. 高产软米 两系杂交籼稻新 组合云
光 1 4号[ J 】 . 杂交水 稻 , 2 0 0 3 , 1 1 ( 6 ) : 7 1 — 7 2 .
[ 5 】 杨 华才 , 罗天刚. 两系杂交稻 云光 1 4号特征特性及 高产栽培
[ J ] . 2 0 0 6 , 7 ( 7 ) : 2 3 ,
展和社会稳定 的基础 【 1 ] 。耕 地作 为粮食生产 的载体 ,
是粮 食 生产 能力 的基 本 构成 要 素 ,同时 也是 当前 中国
山区只占总面积的 1 0 %左右 ,高山峡谷相间 ,是个多
山地 少 平 地 的 山 区 ,山 区面 积 占全 省 总 土 地 面 积 的 9 4 %。全 省 1 2 5个 农 业 县 ( 市 、 区) 山 区 面 积 均 占 7 0 %以上 ,耕地 面积 2 0 1 1 年为 6 . 0 7 2 1 ×1 0 h m ,仅 占

退耕还林农户补偿模型及有关问题的理论探索

退耕还林农户补偿模型及有关问题的理论探索
产品中获得均匀的净 收益 ; T为退耕 还林 的林木成 材期 ;为银行利息 率 ; 为林 木成 材后 政府应 继续 r i 钱粮补助的期限。显然 , 模型中的 A, T r B, , 对于确 定地域 的确定林木都是 常量 , 只有 i 是一个变量 , 并
根本原 因。按照 国家 目前 的补偿标准可假设 : () 1 农户承包地每 年收 获农作 物 ( 食 、 菜 、 粮 蔬 薪材及家畜饲料等 ) 的预期净收益为 A, 表现为均匀
应该 有 所 区别 。
使 得退耕 还林 的私人边 际收益接 近其社会边 际 收 益, 充分体现“ 谁受益 , 谁付费” 的社会公平原则 , 这
才是建立退耕还林的长效激励机制的根本途径。基 于退耕还林的正外部性的补偿标准的制定可 以从 两 个方面人手 : 色 G P的增长 率 ( g 或环境 效益 绿 D E)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退耕还林农户补偿模型及有关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探索
植树 , 不许种粮 食和其 他农 作物 , 且树 木 成材 以 并
后。 要想砍伐获得收益还得报批 , 不仅使 退耕还林后 的土地用途受 到限制 , 而且土 地资产 的流动性 也受
三、 退耕还 林农户补偿模型的修 订与完善 农户对土地 的承包经 营权是作 为农 民的基本生
存权写进我国《 宪法》 的。既然是基本 生存权 , 民 农
对土地的承包经 营权就应该在法律 意义上是终身享
有 的 。因 此 , 耕 还林 工 程 的 实施 , 成退 耕 土 地 承 退 造
包经营权的残缺 , 对退耕农 户的利益补偿也应 该是 终身 的。 至少是长期的 , 而不仅仅是 5年或 8年这样
综合指数 。由此 , 退耕还林 的补偿 函数 中还应再加 上基于正外 部性 的补 偿 额 , 即绿色 G P的增 长率 D E × 或 环境效 益指 数 E I 3 , 1为 补偿 系 g ( E ×1 、 ) 3

耕地压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耕地压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4 3 期
20 07年 1 月 1 源自农 业 系 统 科 学S S EM C E C S AN C  ̄ 煳 YT S I N E D 0 Ⅱ
与 综 合 研

R E
Vo _3. No 4 I2 .
NS E S 1【| s I GR C Ⅲ Ⅳ IJ)E N A I U
∑A d
P P=

( =1 ,3 i ,2 ,… ,n )
() 1
标 准人 均耕 地 面积 的计 算公 式 :
S 蓦( C P
= — r
( =1 ,3 i ,2 ,… , / 7 , )

() 2
式 中 ,5 P为 区域耕 地压 力 ,h 2人 ;N 为 区域 总 C m/ 人 口 ;A 为第 i 种农 作 物耕 地 面积 ;A为 区域 内耕 地 总面 积 ; 为 种农 作 物 耕 地 的复 种指 数 ;Y 为 / i 种农 作物 的产 量 因子 ;P 为 i 种农 产品 的 总产量 ; A 为i 种农 作 物 的平 均生 产能力 。
分析 、评价 。结 果表 明,该 市耕地压力总的趋势逐 渐减轻 。分析 了这一指标 在耕地 压力评 价运 用中的优 点和 存在 的不足。 图3 ,表 1 ,参 1 。 9
关 键 词 :耕 地 压 力 ;标 准 人 均 耕 地 面积 ;模 型 ;安 阳 市
中图分 类号 :F 2 ,1 332 1
NO . 0 r V .2 C7
耕 地 压力 评 价 模 型 的建 立 及 应 用
李根明,孙 虎 ,耿海波,任桂镇
706 ) 102 ( 陕西师范大学 旅 游与环境 学院 ,陕西 西安

基于耕地压力模型的耕地保护研究

基于耕地压力模型的耕地保护研究

基于耕地压力模型的耕地保护研究提要:以大理州1996-2005年的经济发展和耕地变化现状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实际人均耕地面积Sa,再引入耕地压力模型,得出耕地压力指数K在1996-2005年间都小于1,徘徊在0.66左右,充分说明大理州耕地保护形势良好,耕地压力不明显,但近几年来压力指数呈增长趋势,因此也必须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防止耕地进一步流失,同时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压力模型;大理州耕地保护问题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在我国已提出多年,然而我国耕地所承受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据有关统计资料,从1996年到2005年,我国耕地数量从 1.3*108hm2减少到 1.2*108hm2.10年间共减少了0.1*108hm2,人均耕地面积也由0.11hm2降到0.09hm2。

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虽然反映了耕地资源状况持续恶化的危机态势。

大理州近几年重点发展旅游业,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必将引起新一轮的土地占用,甚至会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对大理州耕地压力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是粮食自给率、粮食消费水平、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的函数。

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用公式表示如下:Smin=β·Gr/P·q·kK=Smin/Sa式中:Smin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hm2/人);β为食物自给率(%);Gr为人均粮食需求量(Kg/人):P为粮食单产(Kg/hm2);q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k为复种指数(%);K为耕地压力指数;Sa为实际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某一特定点的K值与1的偏离程度代表人均耕地警戒值和实际值的偏离程度,偏离越大,说明耕地越安全或耕地压力越明显。

当耕地压力指数K1时,实际拥有耕地面积达不到人均所需最小耕地面积要求,耕地压力非常明显,粮食的生产不能保证正常需求,会出现粮食危机,此时应立即采取最严格耕地保护措施。

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

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
of
o
r
e
s
tandg
r
a
s
s
l
and;l
o
e
s
sh
i
l
l
l
l
e
i
on;l
andu
t
i
l
i
z
a
t
i
on;
ywo
j
y
gu
yr
g
c
a
r
bons
t
o
r
a
e;I
nVEST mode
l
g
气候变化问题 引 起 了 国 际 科 学 组 织 和 各 国 政 府
高度关注
,碳排 放 不 仅 影 响 着 全 球 气 候 变 化,同 时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工程;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碳储量;I
nVEST 模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88X(
2022)
05
0329
08
中图分类号:X171.
1
文献参数:姚楠,刘广全,姚顺波,等 .
基于 I
nVEST 模 型 的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退 耕 还 林 还 草 工 程 对 生 态 系
S 空间分析法 与I
nVEST模 型 相 结 合,研 究 2000—2020 年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土地利用及碳 储 量 变 化。[结 果 ]① 研 究 区 2000—2020 年 耕 地 转 为 林、草 地 面 积 分 别 占 耕 地 转 出 量 的
20.
75% ,
86.
56% ,区域林、草地覆盖率增加了1.
(

基于不同模型综合测算分析咸阳市耕地生产潜力

基于不同模型综合测算分析咸阳市耕地生产潜力

基于不同模型综合测算分析咸阳市耕地生产潜力摘要:为挖潜耕地生产潜力,本文拟运用基于光、温、水、土、自然灾害等因子的生产潜力法测算咸阳市到2020年耕地理论生产力,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法测算耕地实际生产力,分析得到耕地生产能力可挖潜3497公斤/公顷。

关键词:耕地生产潜力线性回归模型咸阳市1 研究区概况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中部,介于东经107°39′—109°11′,北纬34°12′—35°34′,土地总面积10191.44平方公里。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分为马栏土石山地区、黄土台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台塬区和泾渭冲积平原区五个地貌单元。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河流有渭河、泾河、沣河、漆水河、清峪河、三水河、泔河和冶峪河等8条,均系渭河水系。

土壤有11个土类,24个亚类,其中黄绵土和土娄土是主要土类。

2 研究方法通过基于光、温、水、土、自然灾害等因子的生产潜力法和线性回归模型法分别测算咸阳市耕地生产力,分析咸阳市耕地实际生产力和理论生产力的差距,分析耕地生产潜力。

(1)基于光、温、水、土、自然灾害等因子的生产潜力法光、温、水、土是作用于耕地生产潜力的四个基本因子。

其中光、温、水(自然降水)等气候因子在小范围内具有一致性,在一定区域之间又具有明显差异而导致作物生产潜力不同;土壤肥力由于受地形、岩性、土地利用、耕作管理水平等影响,在较小范围内也不尽相同。

同时,自然灾害等不利现象对耕地生产力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耕地生产潜力计算法见图2-1[1]:其中B为土壤养分含量;A为所需养分。

3.1.5自然灾害的影响本市的自然灾害有冰雹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上世纪90年代末来,冰雹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增强,范围扩大,短时突发性暴雨发生次数显著增加,山洪、泥石流发生频繁,渭河、泾河多次发生严重告急,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北五县农作物受灾尤其严重。

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以武隆县为例

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以武隆县为例

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以武隆县为例成六三;时伟宇【摘要】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and objectively asses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s on land pressure,this paper chose a representative county of Wulong in the basin of the Wujiang river as a case,and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s based a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using land pressure indexe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recent 15years,the correlation was R2=0.9 342 between the areas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and transfer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Due to the cultivated crops under forest,the per capita area of the"actual"cultivated farmland was 0.204hm2/person, contrasted to the "normal"with 0.164hm2/person,with an increase of 0.04hm2/person.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total grain outputs in Wulong. The area with the ratio of grain subsidy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grain outputs increased along with areas of the sloping land conversion program/grain for green project, which ranged from 2.6% to 20.9%,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17.2%. Grain subsidy of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can obviously slow down the regions of land pressures compared to transfer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and tree -crop models,but the increase of the per capita grain would add greatly the regions of land pressures. As a whole,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s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regions of land pressure. The results had impor-tant theory value and practice direction for designing and planningthe land conversion projects.%[目的] 客观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方法] 文章以乌江流域典型县——武隆县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和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结果] 近15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面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性R2=0.9342;研究区退耕还经济林方式下存在林下种植现象,其产生的"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为0.204hm2/人,比正常人均耕地面积0.164hm2/人增加了0.04hm2/人;研究区粮食总产量受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甚微,但退耕粮食补贴占粮食总产量比例随退耕面积逐渐增大而增大,且处于2.6%~20.9%之间,平均为17.2%;退耕粮食补贴在减缓区域耕地压力状态比退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林下种植方式下明显,但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提高会极大地增加区域的耕地压力状态.[结论] 总体上,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具有正效应,对客观地总结评价以及深化退耕还林工程,有序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6页(P201-206)【关键词】渝东南生态保护区;耕地压力指数;粮食安全;平衡;退耕还林工程【作者】成六三;时伟宇【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重庆 402260;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0 引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被认为用粮食换生态的巨大工程,涉及1亿多农户,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820.46多万hm2,花费了上亿资金[1]。

基于WEPP模型的砖红壤区坡耕地水平梯田优化设计

基于WEPP模型的砖红壤区坡耕地水平梯田优化设计

基于WEPP模型的砖红壤区坡耕地水平梯田优化设计余长洪;李就好;陈凯;姜俊红;韦歆娜【摘要】通过WEPP模型模拟了水平梯田多种设计方案的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梯田建设后土壤流失量降低了88.5%~92.1%,说明水平梯田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分析了坡度和田坎高对于土壤流失量、土方量和可耕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与土壤流失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方量和可耕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田坎高与土方量和可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土壤流失量随田坎高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不同坡度最小土壤流失量所对应的田坎高不同,5°,10°,15°,20°,25°分别对应田坎高1.5,2.5,2.0,2.0,2.0m.WEPP模型可以作为梯田断面参数优化设计的工具.【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1)001【总页数】5页(P148-152)【关键词】WEPP模型;土地整理;水平梯田;水土保持【作者】余长洪;李就好;陈凯;姜俊红;韦歆娜【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31土地开发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1-2]。

中国在2000年启动了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土地整理工作,预计国家和地方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将投资近百亿元资金进行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基础工程[3]。

但是,目前中国的土地整理项目主要依赖数量或用近期经济效益进行决策,而对长期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不够重视[4],常规方法达不到应有效果,甚至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5-6]。

基于InVEST模型的秦岭山地土壤流失及土壤保持生态效益评价_李婷

基于InVEST模型的秦岭山地土壤流失及土壤保持生态效益评价_李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 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 用
[ 1, 2]
影响 , 使评价结果更具针对性 ; 三是在快速简便地量 将评估结 化和价值化生态系 统 服 务 功 能 的 基 础 上 , 果可视化表达 , 解决 了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功 能 评 估 用 文
务 价值共计 4 价值量在 0 1 . 8 4 亿元 。 各县区土壤保持服务价值量在 0 . 0 1 亿元至 4 . 7 5 亿元不等 , . 9 6~1 . 9 1 亿元之 。( ) 间的县区占全区的 4 其次为 1 对于秦岭山地土壤侵蚀的 防 治 及 其 生 态 效 益 4 . 1 3% , . 9 1~2 . 8 5 亿元 ( 2 5 . 2 2% ) 3 保证林地面积的绝对优势是首要条件 ; 对于大于 2 的坡耕地 , 应继续推行还林还草政策 。 的建设 , 5 ° 关键词 : I n V E S T 土壤保持模型 ; 土壤侵蚀 ; 生态效益 ; 秦岭山地 ( ) 中图分类号 : P 9 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8 2 2 7 2 0 1 4 0 9 1 2 4 2 0 9 - - - : / D O I 1 0 . 1 1 8 7 0 c l z h 2 0 1 4 0 9 0 0 9 j y y y j
等: 基于I n V E S T 模型的秦岭山地土壤流失及土壤保持生态效益评价 第 9 期 李 婷 , 蚀一般较轻 。 过量的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会造成土 壤肥力流失 、 耕地 面 积 减 少 , 并 导 致 河 流、 水库泥沙 淤积 , 加重水利设施负担 , 增加其治理费用 。 发源于 秦岭山地的汉丹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 既承担着 保 证 足 够 水 源 和 合 格 水 质 的 重 要水源区 , 要作用 , 又承担着 保 持 水 土 、 减 少 河 道 淤 积 的 作 用, 其生态环 境 的 优 劣 , 直 接 关 系 到 中 线 工 程 的 水 质。 本文采用 I n V E S T 模型从不同空间尺度开展秦岭 山地的土壤侵蚀及 土 壤 保 持 研 究 , 以期为秦岭山地 的水土流失防治 、 丹江口水库泥沙治理和水源区生 态补偿提供参考 。

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效果分析

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效果分析

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效果分析廖俊;焦菊英;严增;李建军;张世杰【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24(38)2【摘要】[目的]为了探究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模拟的效果。

[方法]基于陕北安塞区坊塌小流域内10个径流小区2016-2022年的降雨产流产沙监测资料,通过RUSLE模型中各因子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常用算法之间的变换组合,模拟144种因子组合下各退耕植被恢复坡面的土壤侵蚀量,采用纳什效率系数(NSE)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价模型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结果]利用RUSLE模型144种因子组合模拟的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量,NSE范围为-38.47~0.19,RMSE范围为1.92~12.65 t/(hm 2·a),模拟效果较差,所选各因子算法难以适应退耕植被恢复坡面上的土壤流失量的评估,还需要对RUSLE模型各因子进一步改进。

运用RUSLE模型对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模拟时,建议尽可能采用时间分辨率高的数据减小对R因子的计算误差,综合考虑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粒径与团粒结构组成和容重等土壤理化性质对K因子的影响,以及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枯落物、生物结皮等对C因子的影响,充分考虑10°以上的坡度,细化其LS因子的算法。

[结论]RUSLE模型无法很好地适用于黄土高原退耕植被恢复坡面土壤侵蚀的模拟。

研究结果为土壤侵蚀模型的研发及RUSLE模型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坡面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总页数】12页(P97-108)【作者】廖俊;焦菊英;严增;李建军;张世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头塘小流域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2.彭冲涧小流域降水与植被恢复对径流的影响--经验统计分析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比较3.黄土坡面不同植被冠层降雨截留模型模拟效果及适用性评价4.基于VFSMOD模型的植被缓冲带泥沙拦截效果模拟分析5.基于RUSLE模型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变化分析——以延安市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HSVM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过程影响的研究

基于DHSVM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过程影响的研究

基于DHSVM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
流过程影响的研究
杨博文;高吉惠
【期刊名称】《吉林水利》
【年(卷),期】2024()6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探究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以陕西省韭园沟流域为例,利用DHSVM模型对韭园沟流域进行水文建模。

模拟结果表明,坡度6°以上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径流深以及径流峰值的削减作用最强;从植被种类上看,森林对径流深的削减程度最强,优于灌木和草地;灌木对径流峰值的削减作用最强,优于森林和草地。

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以有效削减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径流量和径流峰值,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总页数】8页(P33-40)
【作者】杨博文;高吉惠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5
【相关文献】
1.基于WorldView-2影像估算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后的切沟发育速率
2.退耕还林还草对泾河水系东川流域径流水资源的影响
3.黄土高原小流域退
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水文效应与可持续性4.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水土保持功能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2001204220 ; 修订日期 : 2001207215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 ( CXIO G - B00 - 04)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 KZCX2 - 307 - 5)
作者简介 : 王黎明 (1963 - ) , 男 , 四川邻水人 , 博士 , 主要从事区域模拟等领域研究 。Email : wanglm @igsnrr. ac. cn 、wanglm2000 @yahoo . com
王黎明1 , 杨燕风1 , 欧阳宏斌2
(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 2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北京 100044)
摘要 :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 已于 2000 年在长江上游及黄河中 上游等地区进行大面积试点 。然而 ,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也引发一系列局域性和阶段性的复 杂问题 , 如粮食安全保障 、生态移民安置等 。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是坡耕地空间分布差 异导致的人口压力状况的空间差异 。文章设计了 4 个基于 GRID 的坡耕地退耕人口压力指数 模型 , 并以三峡库区的奉节县为例进行了模拟 。 关 键 词 : 坡耕地 ; 人口压力 ; 模拟 中图分类号 : P208 ; F3231211 文献标识码 : A
引 言
大面积陡坡地开垦是导致我国部分地区水土严重流失及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原 因
[ 1 ,2 ]
。1998 年在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 , 其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 、降雨集中 , 但长江
上游的水土流失是引发和加剧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 3 ,4 ] 。这次造成重大损失的特大洪涝灾 害促使中央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 , 特别是林业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2000 年 3 月经 中央政府批准 , 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在长江上游 、黄河上中游的 13 个省 ( 区 、市 ) 展 开 。2000 年 6 月中旬又启动了湖南 、河北 、吉林和黑龙江 4 省部分县的试点 。2001 年试 点范围比 2000 年进一步扩大 , 涉及 20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 退耕还林还草无疑是一项制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 从全局角度看是 一件利国利民的 大 事 。然 而 , 退 耕 还 林 还 草 也 引 发 一 系 列 局 域 性 和 阶 段 性 的 复 杂 问 题 [ 5~10 ] 。部分学者 [ 5 ] 已开始利用 GIS 技术解决退耕还林还草中出现的问题 。从退耕还林 还草试点中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来看 , 最复杂的往往不是林业工程上的问题而是社会经济 问题 , 如人口安置 、粮食安全等 。而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是坡耕地空间分布的差 异性 。坡耕地分布越集中 , 上述问题就越复杂 。本文设计了四个基于 GR ID 数据结构的退 耕压力指数模型 , 旨在定量表达坡耕地退耕对相邻区域的耕地产生的人口压力 , 并以三峡 库区的奉节县为例进行了模拟分析 。
第 20 卷 第4期 2001 年 9 月
地 理 研 究
GEO GRAPHICAL RESEARCH
Vol. 20 , No. 4 Sept 1 , 2001
文章编号 : 100020585 ( 2001) 0420389208
基于 GR ID 的坡耕地 退耕压力模型研究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90
地 理 研 究
20 卷
1 坡耕地退耕人口压力的形成机制
每一块坡耕地总是与一定数量的人口相关联 。坡耕地退耕必将导致退耕农户耕地数量 的变化 , 而这部分农民为了获取足够的生产资料将通过一定方式向周围地区施加一定的压 力 。然而 , 并不是每一块坡耕地退耕都要产生严重的人口压力问题 。坡耕地退耕是否产生 严重的人口压力 , 与坡耕地的空间分布状况密切相关 。在坡耕地集中 , 而且耕地数量少的 地区 , 由于退耕的坡耕地占耕地数量的比重大 , 对周围耕地产生的人口压力就大 。当人口 压力超过一定水平值后 , 将产生环境 ( 生态 ) 移民问题 。相反 , 如果坡耕地分布较分散 , 坡耕地占耕地总量的比重小 , 则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人口压力就小 , 退耕也比较容易 , 而且 不会牵涉到环境移民问题 。 一般来讲 , 坡耕地退耕后人们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解决人口压力问题的 : ( 1) 压力在本地消化 。即通过本地生产安置人口 , 将人口压力分散 。退耕农户耕作的 坡耕地退耕后 , 可以通过在相邻的一定范围内 ( 通常是行政村和村民小组) 农户间承包耕 地的调整而重新获得足够的赖以生存的耕地 。或者通过退耕坡地的非种植业开发 , 例如栽 培果树 、药材等 , 而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 。退耕农户只需生产安置 , 而不改变居住地 , 因 此这部分人口不构成环境移民 。 ( 2) 压力向外地转移 。退耕农户耕作的坡耕地退耕后 , 无法在本地通过耕地承包调整 而获得足够的耕地 , 或者无法通过退耕坡地的开发而重新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料 , 只能迁移 到其他地区 。退耕农户不仅需要生产安置 , 而且需要生活安置 , 从而形成环境移民 。需要 异地安置的人口主要分布于坡耕地分布集中 , 而人均耕地数量有限的地区 。 因此 , 建立退耕压力模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表达坡耕地退耕人口对一定范围 内的耕地产生的压力 。我们用人口压力指数来表征人口压力的水平 。
n k =1 n
213
∑( s
k
× rk × h k ) ×100 %
( 6)
pi =
k =1

( s k × r k × h′ k)
上式中 r k 为第 i 单元的 “耕地 — 人口” 关联系数 ,其意义是与该单元耕地相关联的人口 数。 214 模型四 : 退耕坡地作为经济林开发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退耕坡地作为经济林开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退耕农户退耕后导致的生产资料损 失 ,比如进行果树 、 药材等开发 。特别是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 ,发展经济林甚至比种粮食
pi = ui × 100 % vi
( 1)
式 ( 1) 中 u i 为坡耕地分布指数 , 其意义是单位土地面积内坡耕地所占百分比 ; v i 为 耕地分布指数 , 其意义是单位土地面积内耕地所占百分比 。 坡耕地分布指数 u i 和耕地分布指数 v i 分别由式 ( 2) 和式 ( 3) 计算 。
n k =1 n
212
∑( s
k
× qk × h k ) ×100 %
( 5)
pi =
k =1

( s k × qk × h′ k)
式 ( 5) 中的 “s k × qk ” 的含义是把耕地面积折算为具有可比性的标准化面积 。 模型三 : 人口分布空间差异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人口空间的分布是有差异性的 。一般来讲 , 海拔低地势平坦且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人 口分布较密集 ,而高海拔地势崎岖的偏远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 。因此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一个反映人口分布差异的系数 ,即 “耕地 — 人口” 关联系数 ,公式 ( 5) 被修正为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92
地 理 研 究
20 卷
公式 ( 1) 可简化为 :
n k =1 n
∑( s
k
× hk) ×100 %
( 4)
pi =
k =1
图1 坡耕地与耕地比值关系分析示意图
Fig11 Sketch map of ratio relationship between slope farmland and farmland
根据上述分析 , 我们建立了以下模型 : 令 p i 表示第 i 土地单元所承受的人口压力 , 则 p i 由下式计算 :
ui 、 v i 数值的计算应用 GR ID 的焦点函数 (focalsum) 。 考虑到行政单元的不规则性 ,
采用圆形邻域更接近实际 。 图 1 b 代表单元 i 和 j 两个单元的圆形邻域 。 实线为 i 土地单元的 邻域 , 虚线为第 j 单元的邻域 。 邻域范围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 一是退耕后耕地调整范围大小 ; 二是农民从事耕作的 合理出行距离 。耕地承包的调整通常以行政村为基础进行 。因此 , 以行政村面积的大小为 邻域大小进行模拟是合适的 。如果在行政村内的耕地数量无法满足退耕农户的要求 , 就必 须考虑在乡镇级行政单元或县级行政单元之间调整土地 , 由于农民获取的耕地已超过适宜 的耕作出行距离 , 因此必须改变居住地 , 即产生环境移民 。根据统计资料 , 退耕还林还草 试点的重 点 区 域 之 一 的 三 峡 库 区 , 村 级 单 元 的 平 均 面 积 为 417km2 , 其 平 均 半 径 为 1122km 。由于各县 、市 ( 区) 地形条件不一样 , 各地行政村的几何半径也有所差别 。一 般情况下 , 以山地为主的区域行政村的面积及半径比较大 , 以丘陵平坝为主的地区的行政 村面积及半径较小 。 模型二 : 耕地质量差异对基本模型的修正 基本模型是建立在耕地质量均等的假设上 , 即同面积的耕地可以相互置换 。但事实上 由于耕地的土壤状况 、 分布高度 、 坡度大小 、 水热条件等的差异性导致的不同单元耕地生产 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尤其是退耕区域多分布于山区 , 其耕地质量的差异就更大 。模型 二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一项表征土地质量差异的参数 qk 。公式 ( 4) 修正为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期
王黎明 等 : 基于 GRID 的坡耕地退耕压力模型研究
391
个 25 度以下的耕地单元都要额外承受相当于自身面积 36 %的压力 。换言之 , 如果每一个 单元耕地退耕前承载的人口数为 100 人 , 则退耕后未退耕耕地平均每一个单元要承载 136 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