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诊断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诊断和治疗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徐凯峰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细支气管炎症性疾病,
常伴有慢性鼻窦炎。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活动后呼吸困难和气流阻塞。在胸部CT
上常可发现特征性的弥漫性小结节影。小剂量红霉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一. 概述
DPB 的认识历史并不长,日本学者对此作了大量工作。1969 年,日本学者首次提出DPB
作为一个区别于其他细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独特疾病。1980 ~1982 年间,日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对DPB
的普查工作,这项研究对认识DPB 产生深远影响。从此, DPB 的概念、病理特征、
诊断标准、放射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DPB
的病例报道虽然主要见于日本人,但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也有
报道,在西方人群中罕见,仅有少量病例被报道。
我国在七十年代首次报道过类似病例。1995 年后DPB
引起我国学者重视并逐渐有病例报道。1995-2003年间,国内报道的DPB 病例数为40例。在我国,DPB
可能不如日本那么多,但应不属罕见病。随着认识的提高,更多的DPB 病例将被识别并得到恰当的治疗。
日本于1980~1982 年及1988 年对DPB 进行了两次流行病学调查,并有以下发现:(1)
该病遍及日本各地,无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 男女性别无差异。(3) 发病年龄从10~80 岁均有分布,以40~50
岁为发病高峰。(4) 推算发病率为11.1/10 万。(5) 与吸入性气体和吸烟无密切关系。(6) 84.8%
有或既往有慢性鼻窦炎,20.0% 有慢性鼻窦炎家族史。(7) 发病的最初诊断常为其他疾病如: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和肺气种等占90.0%,而诊断DPB 的仅占10.0%。
DPB
的病因尚不清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与吸烟无明确关系。由于本病主要见于日本人和其他亚洲人,推测某种遗传因素参与了发病机制。HLA-B54,一个特别的HLA II 类抗原,在DPB 患者中呈现很强的相关性,DPB 的相对危险性为3~13。HLA-B54
只出现于日本人, 中国人,朝鲜人,和少量犹太人,与DPB
的分布也很吻合。在韩国和中国的研究中,HLA-A11与DPB有显著相关性,HLA-B54与DPB相关性可能不如
日本人那么强。另外,中国的研究提示,HLA-A2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二、临床表现
通常在40岁左右起病,男女比例相当或男性稍多。隐匿起病,初期有慢性咳嗽和脓痰,后期则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并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通常合并有慢性鼻窦炎史。胸部听诊可闻及吸气相和呼气相干湿罗音。病情进展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DPB 的临床特征不明显, 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疾病。在下面一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DPB的诊断方法。
三、诊断方法
[病史和体格检查]
DPB
的三大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和呼吸困难。因经常合并呼吸道感染而痰量较多。本院资料显示很多患者在查体时可发现肺部有爆裂音,并可伴有杵状指。国内报道的
40例中,男性患者31例,平均诊断年龄44.2 ±14.7
岁,约1/3患者的诊断年龄低于35岁。92.5%的患者合并慢性鼻窦炎史。
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了解有无鼻窦炎史,对可疑病例要安排鼻窦相检查。DPB
的临床并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性,但对有咳嗽、咯痰症状的患者,鼻窦炎病史的确定可能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了线索。
[实验室检查]
最具特征性的检查包括冷凝集试验和HLA-B54 。冷凝集试验常阳性(66.7%),但在香港一组7 例中无一阳性。
本院资料大部分也为阴性。虽然在国内文献中HLA-B54的阳性率达41.7%。在实际印象中,我国HLA-B54
的阳性率也要比日本低。由于这些情况,冷凝集试验和
HLA-B54的诊断价值在我国人群中不如日本人群高。但如果出现阳性,有较高的提示诊断的意义。
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增快和 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等。
有些患者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和CD8+
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痰液检查方面,在早期常发现流感嗜血杆菌,在晚期,绿脓杆菌是常见的病原菌。其他病原菌也可被发现。
[影象学检查]
典型DPB 的胸片表现表现为弥漫的颗粒样结节影,并且有肺的过度充气。病情进展时可有结节影增大和支气管扩张。胸部CT,
特别是高分辨胸部CT (HRCT),可清楚显示:(1) 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央型小结节影和线状阴影,(2)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3) 支气管壁增厚。由于在胸片上对颗粒状小结节的发现率低,CT
或HRCT
上特征性的改变往往是提示DPB 诊断的最初线索。HRCT 还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和随访患者。
[肺功能检查]
病变进展时肺功能有明显改变。FEV1
下降,肺活量也有下降,残气量增加。并且有明显的小气道功能障碍。肺顺应性和弥散功能大多正常,但也有不少患者的弥散功能下降。低氧血症常见,国内资料显示平均动脉血氧分压为
62.8±13.2 mmHg 。随着病情进展,可合并高碳酸血症。
[病理检查]
通常采用经胸腔镜肺活检或小开胸肺活检方式获取肺组织。DPB 的病理学有其自己的特征(表 1 )。
大体标本上常有气道广泛的扩张,还能看到许多黄色或灰色小结节。
组织学上显示呼吸性细支气管、相邻肺泡管和肺泡聚集了许多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DPB 患者有细支气管上皮层的局灶性剥脱。
在气道腔内,可以见到粘液和中性粒细胞聚集。有些患者出现细支气管周围的纤维化改变或纤维化病变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