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道教的起源可追溯到约公元前2世纪。

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之一,对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道教的起源、核心理念、传承方式,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教的起源和核心理念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拥有独特而深奥的哲学思想。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其含义丰富而多样,既可指代宇宙天地的本源,也可指代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行为方式。

在道教中,修道成仙是一种追求长寿、健康和超凡能力的修行方法,强调与自然相融合以达到心灵和肉体的升华。

二、道教的传承方式道教在中国的传承主要通过文化传统、经典典籍以及道教组织等方式进行。

道教经典包括《道德经》、《南华经》等,这些经典是道教信徒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指南。

道教组织如全真教、武当山等是道教传承的主要载体,通过传授修道方法和道教教义,传承并发扬道教文化。

三、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 对文化艺术的影响: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和修道心得,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创作素材。

道教音乐和舞蹈则融入了宗教仪式的神秘与庄重,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2. 对医学养生的影响:道教注重修养身心,倡导保持身体健康和延年益寿。

在古代,许多道教的修炼方法和养生术被纳入到中医理论中,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道教注重自然疗法和草药治疗,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对伦理道德的影响:道教鼓励奉行无为而治、仁爱之道,主张关心他人,懂得谦逊与宽容。

这种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思想的补充与互补。

4. 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道教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中起到了平衡和调和的作用。

在封建时代,道教对官僚制度、善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道士也成为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既担任宗教职责,又担负着社会公共事务。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

其中,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之一,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道教起源于古代中国,其兴起和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道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那个时代,颓废衰败的周朝政权日渐式微,人们开始矢志寻求生命的意义和超越性的力量。

于是,一些思想家开始提出了一种以自然万物为中心的理论,即“道”的概念。

道家思想把“道”视为宇宙的原始力量,认为它是维系万物平衡的根本规律。

而道家的核心思想则是追求与这个宇宙力量的合一与和谐。

然而,直到战国末年和秦朝统一之后,道教才开始逐渐形成,并融合了许多异质的宗教观念与仪式。

尤其是与巫术、神仙信仰和自然崇拜等元素的结合,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新的机遇。

道教的经典《道德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成为了后来道教教义的基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宗教体系。

在东汉时期,正式的道教组织开始得到国家的支持和承认。

此时的道教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与佛教和儒家一样,道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统治阶级的宗教信仰之一。

道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它的信仰体系上,还表现在它的交流和传播方面。

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是道教的传播渠道之一。

在丝绸之路上,道教随着商人、僧侣和文人的往来而传播开来。

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佛教的兴起,也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双方的交流和融合,使得道教在中国的宗教领域中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道教的发展不仅在宗教领域中有所体现,还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唐宋时期,道教与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结合达到了巅峰。

道教的密宗修行方法也在绘画和雕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艺术作品更具神秘和超凡脱俗的特点。

然而,随着历史的推移,道教在现代中国的地位逐渐衰落。

在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道教受到了严格限制和压制。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自创的宗教,它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是我国整个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首先,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来看,许多道教学者,如晋代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李荣、司马承祯、吴筠,五代十国时的杜光庭、谭峭,宋代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白玉蟾等,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

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辨方面非常精致,是当时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道教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上互相吸收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

比如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哲学思想,都深受陈抟的影响。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道教经典也下过许多搜集整理和研读的功夫。

他曾托名"空同道士邹欣"为道经《周易参同契》作注,并对《阴符经》作过考订,尝自谓"终朝读道书"。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对道教也很感兴趣。

王阳明在结婚的那天,走到南昌铁柱宫,遇一道士在盘腿打坐,于是向前与其谈论养生之说,越谈越入迷,乃至忘了结婚大事。

第二天早上,他的家人才在道观中找到他。

另外,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

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

作为道教经典的《阴符经》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

历代有很多道士对《阴符经》作过注解,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也应有一席之地。

其次,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中国历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道教为题材或涉及道教内容的。

受到道教影响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

魏晋时期,文坛上盛行的游仙诗,即是一种以歌咏神仙漫游之情为主题的诗篇。

魏晋时期最有名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的《搜神记》,其中即记载了许多道教故事。

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影响道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出现了一些修炼者,他们尝试达到长生不老的目标。

这些修炼者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功夫和技巧,可以帮助他们达到这个目标。

这些技巧和功夫成为了后来道教的核心理念。

在道教早期,它是一种象征性的修炼方式,只有少数人从事道教。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急速发展,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宗教之一,也对中国社会、哲学、文化、手工艺和所谓的“民间奇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道教在中国还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一、古代道教文化的历史背景道教是中国融合了多种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混血儿”,它同样受到了儒家,佛家,巫术和阴阳五行等不同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仁和礼”的表征,强调个人品德和教育,追求道德、积极、高贵和重视仁爱。

但是儒家思想缺乏宗教感,被认为是一种文化或道德传统;佛家思想倡导禅宗,强调心灵和思想的训练,以达到涅槃的目标。

但是佛家思想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它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巫术历史上在中国的发展非常普及,它是一种变化而周全的信仰,通过神秘的仪式将自然界的力量与人的想法和行动联系起来。

阴阳五行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认为自然现象产生于阴阳五行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阴阳和五行是两种不同的天然现象,它们描述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基础概念。

道教是从这些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信条,它强调道,这个词可以解释为“木板路”或者“规范。

”这个规范被认为是自然与人之间的道路或交互,这可以是社会规范、个人规范,也可以是自然规律或者宇宙规律。

这个道路通常被表达为Tao或者Dao这个字。

道教的核心观念是“道”,道教认为,“在道的范围内会生出自然,生命的本质也是道,而无限延伸的生命是中心,我们可以通过大自然的规律和生物自身的能力来到达无限的进化和无限的生命周而复始。

”道教文化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图解决宇宙之谜,例如“谁是宇宙的主人?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为何生命会逝去?”追寻这些答案是道教文化的核心。

道教的发展与演变

道教的发展与演变

道教的发展与演变道教是中国一种特有的宗教、哲学、文化体系。

其源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创的理论体系和多元化的修行方式。

1. 道教的源流与形成道教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此时的道教还没有完全形成。

到汉代,道教开始形成气功、丹道、神仙等多种修行方式,逐渐发展壮大。

而宗教方面的道教,始于晋代道教大师庄子,对道教进行了细致的系统化阐述。

庄子主张“道化万物”,认为人应该放弃功名、利禄等俗事,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

2. 道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修炼体系逐渐完善,逐渐出现道中分派。

其中气功和丹道成为两种重要的修行方式。

气功注重气的调和和运用,丹道则强调通过炼丹进而达到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最高目的。

唐代是道教的重要时期,当时的道教经验丰富、学派众多,代表人物有吕洞宾、张三丰等。

同时,民间信仰方面的道教也愈趋兴盛。

唐代的“山水田园之乐”、“道教神仙信仰”以及二者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当时独特的文化现象。

明代至清代,道教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清朝时期,陈著等人在“正一派”和“全真派”基础上建立了与“天师道”并列的官方道教──“道教教派”。

3. 道教的演变随着现代以来理性思维的兴起,传统的宗教信仰面临着挑战。

道教也开始发生演变,相继出现了“新道教”、“道教学”等新潮流,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其中,新道教注重遵循自然法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

而道教学从学术角度对道教进行研究和理解,将其重新弘扬起来。

4. 道教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道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的信仰体系、哲学思想、文化积淀等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内涵元素。

道教主张天人合一、自然至道,注重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态观念贯穿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道教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政治语言研究评述与思考

政治语言研究评述与思考

政治语言研究评述与思考一、本文概述《政治语言研究评述与思考》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政治语言在不同语境和背景下的运用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文章首先概述了政治语言的基本定义和特性,包括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象征意义和隐喻性。

接着,文章回顾了政治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学派和理论在政治语言分析中的贡献和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政治语言在政治沟通、政治动员、政治认同构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不同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差异。

文章对政治语言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政治语言研究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政治语言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评述和思考政治语言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本文旨在为政治语言研究的发展贡献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政治语言研究的基本理论政治语言研究的基本理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政治语言现象、分析政治语言行为以及揭示政治语言背后深层意义的重要框架。

政治语言研究的基本理论强调语言的建构性和社会性。

政治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不仅仅是表达政治观点和立场的工具,更是建构政治现实和塑造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

语言在政治领域中的使用,往往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政治语言研究需要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互动关系。

政治语言研究的基本理论关注语言与权力的关系。

政治语言不仅是权力斗争的工具,也是权力运作的媒介。

政治语言通过构建政治话语体系和政治符号系统,将权力关系嵌入到语言之中,从而实现对权力的表达和维护。

因此,政治语言研究需要深入探讨语言与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逻辑。

政治语言研究的基本理论还关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

政治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工具,对于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治语言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塑造个体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行为。

宋朝的道教文化

宋朝的道教文化

宋朝的道教文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其时间跨度长达近三百年。

在这段时间里,宋朝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其中道教文化也不可忽视。

道教在宋朝的时期,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从道教的起源、道教理论与实践、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

它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

老子的主要著作《道德经》被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对于道教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宋朝,道教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宋朝时期,道教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实践。

道教的核心理论是“道”,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真理的思想。

在这个时期,不少学者对于道教的研究和宣传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文人陆游,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道教的理论和思想。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感受等方式,将道教的思想融入到文学创作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除了理论方面的发展,道教在宋朝的实践也日益丰富多样。

道教讲究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宋朝社会中,不少士人将道教的实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注重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这些士人往往修炼瑜伽、养生保健等方法,以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完美统一。

这种实践不仅仅有助于个人的修养,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宋朝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个时期,道教思想与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扬光大。

道教的经典和文献被纷纷整理出版,出现大量的道教文化作品。

书画、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都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

同时,道教的信仰和仪式也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许多道教寺庙、道观在这个时期修建得更加宏伟壮丽,举办的庆典活动也更加盛大隆重。

总的来说,宋朝是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道教在这个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仅是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体现。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的一种宗教信仰,起源极为久远,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信仰。

最早在《周易》中出现道的概念,道教在汉代正式形成,成为了中国三大宗教之一,与佛教、儒教齐名。

道教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文化符号,例如道教中最有名的人物——太上老君,是道家主神,担任道法的传递者,被视为人间化身的神灵。

而《黄帝内经》、《道德经》等古籍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深刻地阐述了道教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教对中国医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医学方面,道教通过“黄帝内经”的宣传,推崇了中医,将其发扬光大,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道教的传统文化与其他学派形成了互补的关系,互相吸收、融合。

例如唐代的诗人白居易,他的文学作品中不仅融入了儒教的思想,也充满了道家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元素。

道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鼓励人们追求心灵上的平衡,提倡以“道”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强调个体内心力量的培养和发挥。

这种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改善社会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道教正在经历着现代化进程。

虽然传统的道教信仰在一些人的心中早已消逝,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当代社会中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需要,在道教信仰中寻找心灵的安慰和指引。

因此,当代道教正在经历一种复兴的趋势,同时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非中国人士,远离喧嚣的城市,前往闹中取静的山区寻求自我超越。

总之,道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方方面面。

透过它的思想、宗教信仰、文化符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更好地发现中国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核,更好地寻找到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并感受到当代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唐代的道教研究

唐代的道教研究

唐代的道教研究唐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成为了道教发展的高峰期之一。

在唐朝时期,道教的学术研究、宗教传承和文化传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从唐代道教的历史背景、道教经典和道教律令、道教宗教实践、道教文化交流等方面,全面地探讨唐代道教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唐代道教的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辉煌时期,也是道家文化的高峰时期。

在唐代,道教在宗教信仰、文化繁荣和文化交流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唐代道教的历史背景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唐代的宗教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为道教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唐代,佛教虽然在帝王、文人和寺院方面都有了很高的地位,但是城市居民和农村百姓多数还是信仰道教和民间信仰。

唐朝统治者更是大力支持道教的发展,将道教列为官方信仰之一,同时还给予道教相应的经费和物资,让道教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

其次,唐代道教思想的独特性,是道教在唐代发展的根本动力。

唐代道教在思想上,把“道”作为宇宙本源,认为万物皆有道,在达到“道”的境界之后,就能获得永生、超越生死。

这种文化背景与唐代社会风貌相得益彰,带来了一定的文化繁荣。

唐代还修建了很多著名的道教庙宇,象征着唐代对道教的重视和扶持。

再次,唐代的文化交流开阔道教中外文化的交流渠道。

在唐朝时期,随着长安这个政治、文化中心的形成,许多外国使节、文化学者和宗教学者来到中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他们对中原先民文化的传递和改良,加强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唐代文化的内涵。

二、唐代道教的经典和律令唐代是道教经典大量涌现的时期。

唐代的大量道教经典,包括《太上感应篇》、《道德经》、《无上经》、《无上正觉禅师神通灵授法要》等。

其中,《太上感应篇》被认为是唐代最为重要的道教经典之一。

它是中国道教文化中集大成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太上老君和上清道君所共同创作的,而且经文早在魏晋时期已出现,唐代则成为了很多道教徒所崇尚的经典。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看法,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检验和丰富这种理论,并激发出人们对中国古代史的新认识。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古代史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中国古代史论文篇一21世纪最初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史学史,这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是接续了20世纪末的研究走向,还是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向更早时期的轮回?它的实践给予我们怎样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如何转化为促进中国古代史进步的因素?这无疑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在有限的篇幅里评述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现状并提出发展设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挂一漏万无法避免,且因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学养局限,评说不当而获其他领域内行之讥恐亦在所难免。

下面从研究趋势和面临挑战两个方面,以断代史研究为线索,扼要回顾和评述最近13年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并对未来发展的进路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一、趋势2000年至2012年,中国古代史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在3.5万篇以上,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约在2 800部以上。

尽管不同断代的研究有不同特点,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在一致性。

(一) 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持续进步的态势2000年至2012年间公布和整理的新资料中,殷周时期主要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和大量殷周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南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湖北张家山汉简、北京大学藏汉简、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和墓志,唐宋时期主要有新获敦煌吐鲁番文书、《俄藏黑水城文献》、天一阁藏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唐宋墓志,明清时期主要有徽州文书、契约和官府档案。

其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和《天圣令》可能是近十余年来最重要的古史新资料,特别是清华简和张家山汉简,为苦于资料不足的战国秦汉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之窗。

上述新出资料涉及经学、史著、律令和法律制度、政治与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贡献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贡献

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贡献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倡“无为而治”、“反求诸己”等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道家思想赋予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顺应自然、避免过度干涉自然,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贯彻。

例如中国园林文化中,追求自然恬静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元素有机结合,通过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让人体验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感,这就是道家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

此外,在中国文学中,道家思想的影响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山水诗”,强调“物我两忘”的境界,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创造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歌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其次,道家思想为中国哲学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中国哲学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由迷信、巫术逐渐转向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并且产生了多元化的学派和流派。

例如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的法家思想,即以“法治”代替“德治”,推崇法制、强调权威、重视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和“命运观”等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道家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家思想提倡的是归本于道、追求无为而治的修身方法,这也让中国哲学在气息灵动、通达自然的整体观念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再次,道家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继承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例如现代表演艺术、电影、美术等,都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创作题材,发展出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形态,融入了道家思想的人文关怀、自然观念和审美观念。

当然,道家思想也影响到了中国当代人文思想的方向和内涵。

当代道家思想倡导“去物化,还道本真”,主张追求超越物质的生命价值,这在当代世界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参考意义。

因此,道家思想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很重的影响,而且在当代文化中也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思想史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其中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哲学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道教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阐述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探讨其文化特点和历史贡献。

一、道教的历史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和道家思想。

道教的正式建立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由张道陵创立的太平道被认为是道教的发端。

在东汉时期,庄子思想和黄老道家学说的影响下,道教开始渐趋成熟并形成自身的独特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发展为分门别类、理论严谨的哲学流派,并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

唐代诸子百家,各家学说趋于融会贯通,而道教更是成为皇家宗教,并代表着整个文化和艺术的高峰。

二、道教的文化特点1.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强调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而非单纯的征服和控制自然。

道教讲究“以道观之,以德待之,以和为贵”,即以合适的方法、合适的待遇和合适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和万物。

2. 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道教不追求物质上的阔气富贵,而是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道家认为内心的平静是生命的财富,对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的和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推崇谦虚谨慎的品德对于道教信徒而言,谦虚、谨慎始终是一种必须的品质。

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处事原则成为人生的指南灯,引领人们逐步实现自我的提升。

三、道教的历史贡献道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 道教对中国正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道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它的哲学观点和文化传承是民间信仰和精神的源泉之一。

道家学说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道教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道教与中国古代宗教、政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道家思想对于古代政治起着积极的作用,如理论探讨和宗教仪式、礼教规范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研究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220年到589年,历时近370年之久。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最为动荡、混乱的时期之一,但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在这个时期,道教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标志的宗教信仰。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被分割成了南北两个部分,而且每个朝代的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基本在几十年甚至几年内就会被推翻。

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历史背景。

在这个时期,道教出现了一些与早期道教不同的发展特点。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更加注重实践和修行,而不是单纯的学习文献;同时,在一些方面,道教发展成了一种由民间信仰向通俗化转化的宗教。

这些都是与社会背景有关的。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这段时期,道教逐渐从一种较为宗教色彩不强的道德伦理哲学转变成为一种宗教信仰。

同时,也在这个时期,道教的文化特色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这与这个时期的文化繁荣有很大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是道教在一些地方和区域里的大规模流行和普及;另一方面,则是道教的理论框架和文化特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道德经》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汇编和整理的,《抱朴子》、《南华经》等经典也相继问世。

与此同时,全真派、抱一派、五斗米派等各种不同的道教教派和门派,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形成。

三、道教在文化、哲学和文学方面的成就在文化、哲学和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有着许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道教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其思想、创造力和文化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

文学方面,南北朝时期,道教在诗词、小说、文言文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比如,《神仙传》、《搜神记》、《临安县丞相》等都是非常有名的道教小说作品。

道教在古代政治中的影响与地位

道教在古代政治中的影响与地位

道教在古代政治中的影响与地位古代中国政治体系中,道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传统,对政治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

本文将从道教的地位、道教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以及道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道教在古代的地位不可忽视。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信仰,深受人民的崇拜和追求。

自古以来,道教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信仰和价值观念。

在古代政治中,道教被国家认可和运用,成为统治者加强政治统治的手段之一。

尤其在唐代,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宫廷信仰和地方宗教的主导,道教文化得以充分传播和发展。

其次,道教对政治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天道、践行无为而治,这对古代政治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权力治理方面,道教教义对政治官员提出了要求,鼓励统治者以柔化强硬、消除世俗欲望、追求宽容等原则来治理国家,这为古代政治提供了一种理念上的指导。

此外,道教奉行的无为而治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对减轻社会矛盾、限制政权滥用以及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道家思想唯道是从,强调不干预自然规律,鼓励人们顺应自然,适当释放权力,使社会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

这种思想影响在古代政治中时常通过儒家和道教的结合,得到实践与推广。

同时,道教与政治的关系也是密切的。

在古代政治中,道教往往与政权互动,成为权力斗争的一种工具。

统治者在执行政策时,常常会借助道教的信仰力量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一方面,统治者会通过举办大型道教祭祀活动,以展示自己的政治威望和才德;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任用有道教背景的官员,以便更好地控制社会舆论,维护自己的权力。

然而,道教在古代政治中的地位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尽管道教宗教信仰在民间非常盛行,但在官方的政治体系中,并未完全垄断权力。

古代政府对道教的认可程度有限,既有对其理论的吸收和运用,也有对其动员和管理的限制。

这一方面是由于道教教义与儒家思想及儒道合一的政策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官方对信仰活动的管理需要保持具体的掌控。

道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道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道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4世纪,尽管准确的起源时间并不确切,但道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有着丰富的内容。

本文将从道教的起源、发展、主要教义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道教的起源道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信仰,受到了先秦时期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影响。

其中,道家学说对道教的起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提倡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思想。

这为道教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道教的发展道教的发展可以分为道教初兴、道教发展壮大和道教的兴盛三个时期。

道教初兴时期,道家学说逐渐演化为独立的宗教体系。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被尊奉为道教的始祖。

道教发展壮大时期,道教吸收了其他宗教的元素,如民间信仰、神仙崇拜等。

随着道教门派的兴起,如全真道、正一道等,道教逐渐形成了复杂的教派体系。

道教的兴盛时期,道教开始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之一。

三、道教的主要教义道教的核心教义是“道”,道家学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力量,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道教强调个体寻道修养,追求永生不死和融入宇宙的境界。

道教的修道方法主要包括内丹修炼、外丹修炼和道教仪式等。

内丹修炼注重通过调养自身的身心气神,提升个体的修为。

外丹修炼则强调服用药物或炼制丹药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道教仪式是道教信徒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包括朝拜神明、祈福祭祀等。

四、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并对儒家学说、佛教等其他宗教信仰产生了影响。

在文学方面,道教的思想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例如道教的“仙境”和“长生”观念在诗词创作中经常出现。

在艺术方面,道教的神仙崇拜和画面的描绘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主题和灵感。

总结起来,道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并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义和修道方法。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传承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传承

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与传承道教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自其创立以来便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教的发展与传承深受历史背景、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古代中国的道教发展源于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尊崇自然规律,追求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体系对后来的道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道家思想逐渐演化成道教宗教,形成了与儒家、佛家并列的三教并立格局,成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信仰之一。

道教在古代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吸纳并融合了各种宗教元素。

它吸收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佛家的修行思想,甚至还融入了一些巫术方术。

这使得道教的传承更加广泛,使得它更能满足人们信仰和追求精神寄托的需求。

道教的发展得益于古代政治和社会的支持。

道家思想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不谋而合,因此,道教得到了一些皇帝和贵族的青睐,从而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在历史的某些时期,道教还曾成为国家官方宗教,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这一点与佛教类似,都说明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宗教信仰的宽容和包容。

道教的传承在古代中国经历了起伏和变革。

在唐朝,道教达到了巅峰,成为一个庞大的宗教体系,并形成了道教道观、道士等专门的机构和职业。

唐朝的政府还曾兴办过庙观和修道院,以支持道教的发展。

然而,在宋朝之后,道教的地位逐渐下降。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精神的改变,道教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地位,佛教逐渐取代了它的位置。

尽管道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曾有起伏,但它的传承从未间断。

道教所宣讲的非攻、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理念仍然对人们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古代道教的经典文化依然留存于世,通过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这些精神财富被发扬光大,为今人提供了思考人生、追求精神升华的借鉴。

古代中国的道教在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播和文化的延续。

它与社会政治、人文思想等方面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唐初佛道儒三教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融合.

唐初佛道儒三教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和融合.

理40版葬送。

三、佛教与儒教冲突儒教是中国的国粹,三纲五常是佛教的精髓,它强调“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主张仁政和法治。

而佛教的教义以五戒为支柱,认为人生就是为了受罪。

唐初儒教处于守势,但其法治和君臣之礼的思想在统治阶级中仍然是根深蒂固的。

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唐太宗李世民一方面大力推崇法治和德治的治国之道,广开言路,纳谏赏谏;另一方面却干出儒家教义所不容的事来:玄武门之变,他杀兄建成戮弟元吉,逼父李渊提前让出皇位,抢占兄嫂玳姬,皆冒儒教学说之大不韪,可谓是干尽儒家所难以启齿的坏事;这方面武则天过犹恐不及,她甚至为了实现登基的目标,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

这也许是儒家思想在唐初不为统治阶级所重视的原因吧!更何况李世民是明知故犯,如玄武门之变的前夕,在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劝说下,他一直把“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挂在嘴边。

玄武门之变后,他把自己喜爱的女人玳姬囚禁深宫,目的是让这些难以启齿的事不为世人知晓。

作为开造“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李世民见解高超,临机果断,不拘常规,这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但在处理爱妾玳姬问题上却儿女情长,优柔寡断。

废太子承乾尚能当机立断;但在立杨妃为后、吴王恪为太子事件上的犹豫、妥协,无不反映出当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与道教相比,佛教在唐初的影响是有限的。

佛教宣扬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应该是为崇尚道教的李世民集团所不容。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人无数,同时荒淫无度,按此推理必为佛教所不容。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按理李唐王朝政权应该禁止佛教的传播,达到掩人耳目、愚弄百姓的目的。

个中原因:李氏集团灭隋建唐,曾得到过佛教弟子的帮助,历史上有少林十三僧救秦王的说法。

李氏集团最初主要接纳道家思想,而且大都信奉道教笃深,如李世民就常将“生死有命”挂在嘴边,本应该将佛教加以限制或是宣布为异端,但终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

历史有传玄奘和尚私逃天竺取经,当时并非取得统治阶级的允可的说法,可见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并非是以李世民为首的上层阶级的初衷。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

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5篇)第一篇: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试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它不、以各种道团组织在民间流传,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几代道教学者的宣传和改造,道教教义逐步地符合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扶持,从民间走向官方,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工具之一。

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

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由于它的诞生是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所以道教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会产生影响。

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鲁迅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

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学艺术领域: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发生的重要影响,在西方许多作家的作品里均可以发现。

同样,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曾经对中国的文学发生过重要影响。

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6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

道教中关于玉皇大帝、东龙公、西王母、盘古真人等等传说还有道教本身所创造的神仙故事,如关于八仙的传说,以及有关泰山、华山、龙虎山、武当山等的神话故事,也盛传于民间,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的平等社会。

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影响了许多文学家,从而产生了一批类似《桃花源记》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文学作品还有,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

这种神仙思想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

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

如《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韩湘子全传》、《吕仙飞剑记》、《七真传》等。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是两个重要的宗教。

虽然两者都起源于古代印度,但它们在中国的影响和传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道教源于中国本土,被认为是一个自然的宗教,讲求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注重修行。

而佛教则是通过海路传入中国,强调在轮回中解脱出世之苦,强调依止三宝,重视出家和梵行修行。

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历史中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化、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

一、对宗教和哲学的影响道教和佛教的出现和发展都对中国宗教和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中期以前,中国的宗教和哲学都以儒家为主导,道教和佛教的兴起对儒家思想的震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后来的道家和佛家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教的主要思想是天人合一、返璞归真、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贯彻“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宇宙存在道,而人类的本能就是遵循道的规律生活。

因此,它对自然的认识和对人性的认识都很深刻,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涵有着很大的影响。

佛教以苦、集、灭、道为根本,讲求出离苦海、涅槃解脱、往生西方。

佛家学派对人性的认识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它通过苦、集、灭、道来揭示了生命的真相,并通过继承不同佛教思想,发展出了禅宗、华严宗等不同的佛教流派,对中国哲学和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道教和佛教题材和元素极为丰富,这些元素和题材通过作品的传播和流传,对中国文学和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文学方面,道教和佛教主题的作品有很多,例如王勃的长歌行、白居易的琵琶行、辛弃疾的静夜思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学中宗教元素的充分体现,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和小说中,这种元素表现得更加明显和深刻。

在艺术方面,中国的佛教艺术一直是中国艺术的重要流派,它运用着中国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北魏时期的中国石窟艺术和敦煌艺术就是极好的例证,充分体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敦煌道经断代:道教史研究的新契机

敦煌道经断代:道教史研究的新契机

敦煌道经断代:道教史研究的新契机*导读:敦煌道教文献主要是南北朝至唐前期敦煌地区道教活动的遗存,其主体部分是道教经典,也有少部分非经典的内容反映了吐蕃管辖和归义……敦煌道教文献主要是南北朝至唐前期敦煌地区道教活动的遗存,其主体部分是道教经典,也有少部分非经典的内容反映了吐蕃管辖和归义军时期敦煌道教的情况。

将以往断代不明的道经判归为某个相对明确的历史阶段,再从中梳理出道教史发展的脉络,这是研究敦煌道教文献,特别是研究敦煌道经的基本思路。

紧紧抓住敦煌道经的断代这一关键问题,或可彰显出敦煌道教文献对于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意义。

敦煌道经基本作成和流行于六朝至唐前期见于敦煌遗书的道经,除个别经书为近代混入藏经洞文献外,基本可认定它们作成和流行的时间是在六朝至唐前期。

由此可将大约90种敦煌道经,从分类混乱、排列失序的明《道藏》中区分出来。

例如,《洞渊神咒经》最初作成于东晋末刘宋初,其《道藏》本有20卷,而其敦煌本只有前10卷。

据此可知六朝至唐前期的《洞渊神咒经》原本只有10卷,到唐后期五代才逐渐扩充到20卷。

否则,把20卷都当作晋末宋初的内容来研讨六朝道教的情况,显然就犯了处理史料的大忌。

又如著名的《老子化胡经》,敦煌所存的十卷本残卷共4卷,只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个版本。

它包含了南北朝时期的内容,也有一些直到唐朝才出现的内容。

只有严格区分不同时代的内容,才能恰当地发掘敦煌本的学术价值。

此外还有约80种敦煌道经,是明《道藏》失收的中古时期道教佚经。

这些在中古时期曾经流行一时的道经,在后世道教传统中的存废或增删的状况与原因,也是值得探究的道教史问题。

如果将大部分敦煌道经定位在六朝至唐前期,就可联系到当时道教经典造作和传播的历史背景,甄别出哪些是六朝前期所作,哪些是南北朝末至唐前期所作;甚至可以进而区分出哪些是南朝道教所作,哪些是北朝道教所作。

例如,现在可知敦煌道经中写本数量最多的《太玄真一本际经》十卷本,是在唐初最后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刘 屹(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北京 100037) 中国中古社会佛教和道教盛行,对上至国家政治,下至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领域研究成绩巨大,成果也比较容易被中古史学者借鉴和采纳,而中古道教研究还处在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中,表面上看成果虽多,但良莠不齐,有价值的成果比较分散。

本文将就中古史研究领域中一些传统课题(如政教关系、佛道关系)和近年兴起的一些新课题(如道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新史料等方面)择要介绍一批国内外道教研究成果。

由于1990年以前的西方道教研究概况已经有索安(Anna Seidel)的《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91年初刊;吕鹏志等中译本,中华书局,2002年)介绍在先,而1998年以前的中国道教研究状况也有陈敏的《20世纪中国道教学研究》(载《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和朱越利、陈敏著《道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进行全面的介绍,所以本文的侧重点以1990年以后的英文和日文研究成果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此。

因所介绍的内容要考虑到对中古史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故凡有关纯粹的道教经典、教义、思想、人物、仪式、文献,以及道教音乐、文学的研究都只有割爱。

一、道教与中古的政治、社会11道教的“终末论”及其对中古历史的影响。

“终末论”是东西方宗教神学中共有的一个终极问题。

“终末论”是在汉代宇宙论基础上,以图谶为表现形式,受到佛教劫灾说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对中古道教影响深远的观念;它虽然借鉴了佛教教义,但却有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这方面主要的论著有: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90年;李庆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东晋时期道教的终末论》(《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4期)对“终末论”有所论述。

李刚年)、《“壬辰之运”考释》(《宗教学研究》1992年1、2期合刊)认为“壬辰之运”只是一个象征性符号,并不具体指为哪一个壬辰年。

许理和(Erich Zürcher)在“Prince M oonlight”(G T’oung Pao,68, 1982)中特别推算出南北朝时代的几个壬辰之年。

李丰 《六朝道教的终末论———末世、阳九百六与劫运说》(《道家文化研究》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六朝道教的度救观———真君、种民与度世》(《东方宗教研究》新5期,1996年)都是把“终末论”的源头追溯到汉末道教运动之中。

李丰 还有《传承与对应:六朝道经中“末世”说的提出与衍变》(《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末世与济度———道教的末世宗教性格》(《当代》57,2002年)等篇。

神 淑子《 劫度人 の形成》(上、下,1988、1992年初刊,收入该氏著《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东京:创文社,1999年),菊地章太《六世纪中国の救世主信仰———〈 香火本因经〉を手がかりに》(道教文化研究会编《道教文化への展望》,东京:平河出版社,1994年)、《甲申大水考———东晋末期の图谶的道教とその系谱》(《东方宗教》87,1996年),后一篇是讲东晋末期社会上流传一种预言,在甲申年将有大洪水,天地秩序大乱,八年后的壬辰年将由真君李弘出世,将辅佐刘裕,进入太平盛世。

实即为刘裕篡晋制造舆论。

同氏还有《〈太上 天地运度自然妙经〉成立《李弘の历史的背景———刘裕による东晋王朝篡夺をめぐって》(《社会文化史学》35,1996年)、と弥勒———天师道の改革と中国佛教にぉける救世主信仰の成立》(《道教の历史と文化》,东《道教の终末思想》(《讲座道教》4《道教と中国思想》,东京:雄山阁,2000京:雄山阁,1998年)、《六朝道教における终末思想の形成》(《樱花学园大学研究纪要》2,2000年)等系列文章。

年)、在道教“终末论”和佛教“劫灾说”的共同影响下,一方面,社会上的人们,尤其是一般民众心怀恐惧,希求自己能够脱离现世的苦海而进入新的宇宙周期之中,因而大批地、虔诚地皈依佛教和道教。

这是佛、道二教在六朝时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196—578年间,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537次大大小小的起义和叛乱。

其中,大江南北都有许多人打着李弘或弥勒的旗号造反,这也是以道教“终末论”和佛教“劫灾说”教义为理论依据的。

以往,国内学者从研究农民战争角度出发,大都说这些起义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所致,只有少数学者如陈寅恪、汤用彤、王明、唐长孺等先生,指出这些起义都是利用佛教、道教做掩护,但也还没有从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的宗教气息和宗教的教义角度来分析。

这些叛乱中,最著名的是孙恩、卢循的叛乱。

对此曾有陈寅恪、宫川尚志等人的研究,指出叛乱与天师道密切相关。

近有黎志添对此重新分析,认为应该区分道教与民间起义和叛乱之间的关系。

从东晋道教的教义来看,根本没有暴力推翻朝廷的教义或动机。

孙恩叛乱的确是受到道教“终末论”的影响,但更直接和主要的原因是南方土著士族不满意北来士族对他们的压制,因而这场斗争中地主阶级的内部斗争色彩要大于宗教的色彩。

见黎志添(Lai Chi2tim)“Daoism and P olitical Rebellion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道教与东晋的政治性叛乱》,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Europe and China.H ong K 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9)。

“终末论”的观念不仅影响到民间此起彼伏的起义,而且几乎在中古时代每次王朝交替过程中,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理论依据,这是以往中古史学者尚未给予充分重视的问题。

2.魏晋隋唐间王朝更替中的道教影响。

在这方面,索安有两篇经典文章值得一读,一是“The Image of the Perfect Ruler in Early T aoist Messianism:Lao2tzu and Li Hung”(《早期道教救世主义中的真君形象》,History o f Religions9,1969),二是“Im perial Treasures and T aoist Sacraments2T ao2 ist R oots in the Apocrypha”(《国之重宝和道教秘物———谶纬中的道教渊源》,1983年初刊;刘屹译,载《法国汉学》4辑,中华书局,1999年)。

尤以后者最为重要。

在前一篇,她指出:成汉的李雄、刘宋的刘裕、北魏的拓跋焘和唐朝的李渊,很可能都曾根据道教的理论把自己作为救世真君的化身,以此象征天命在己。

后一篇文章中,她不仅从中国上古思想源头中寻找奠定后世道教与王朝政治关系的基础观念,而且还具体分析了道教在曹魏,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北魏、北周这六个王朝政治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她当时所依据的还是以正史文献为主,现在有条件从道教本身的材料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她之后的西方学者,又将这方面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

其一:曹魏的建立与降曹的五斗米道高层的关系。

220年曹丕篡汉的仪式结束不久,曾经是张鲁部下的李伏上贺表,大意说早在曹操被献帝封为魏公的那一年,汉中就有一块号称是孔子玉版的图谶,说应当得天下的是“魏公子桓”而不是曹操,这是早有定数的。

此奏表见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刘艾的《献帝传》。

龙显昭曾在《论曹魏道教与西晋政局》(《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1期)中提及李伏和他的表奏,但没有从道教图谶的角度详加分析。

近有H oward G ood2 man,“Celestial2Master T aoism and the F ounding of the Ts’ao2Wei Dynasty:The Li Fu Document”(《天师道与曹魏的建立:李伏奏表》,Asia Major,3rd,7.1,1994.已收入该氏著Ts’ao P’i Transcen2 dent:The Political Culture o f Dynasty2Founding in China at the End o f the Han,Washington:Scripta Serica,1998)认为这反映了张鲁在汉中降曹后,五斗米道高层人物借着曹丕篡汉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也对五斗米道在当时的发展传播有一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汉末张天师世家在曹魏时期显赫一时后,很快就在历史上变得悄无声息了。

直到唐玄宗时代,才又正式建立起张天师的家世谱系及其对全国道教的象征性领导地位。

已有T.H.Barrett,“The Emergence of the T ao2 ist Papacy in the T’ang Dynasty”(《唐代道教天师教权的出现》,Asia Major,3rd,7.1,1994)对此做了研究。

其二:巴蜀地区的成汉政权与道教的关系。

这要首推唐长孺先生《范长生与巴氐据蜀的关系》的最早发现。

现在还能找到范长生作品的佚文,见唐明邦《范长生的易学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4期)。

最近的全面研究则是祁泰履(T erry K leeman),Great Per fection2Religion and Ethnicity in A Chinese Millennial K ingdom(《大成:一个中国千年王国的宗教与种族》,University of Hawaii,1998)论证李氏家族利用种族和宗教的力量来强化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使大成政权得以维持40多年。

但有评论者提出,只有范长生和李雄的关系确实体现出道教背景,祁泰履现在把从李特到李势共8个君主都与道教扯上关系,证据不足。

另外,书中对构成李特流民队伍的巴人的族源族属等问题的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洞渊神咒经》等,都其三:道教在刘宋代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道经中有《三天内解经》、很明显地在为刘宋代晋张目。

目前对《三天内解经》较近和较权威的研究是柏夷(Stephen R. Bokenkam p),Early Daoist Scriptures(《早期道教经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一书中的译注。

此外,还有前揭菊地章太的两篇文章,即对甲申大水和对《天地运度自然妙经》的研究。

道教的材料不会提供像正史那样明确的人物和事件,但在歌颂和拥戴刘裕这一点上,晋末宋初南方一批道经显示了共同的特点,这是值得注意的。

其四:寇谦之与北魏政权的关系。

就在南方佛教和道教共同为刘裕篡晋大造舆论之时,隐居在嵩山30多年的寇谦之却转而投靠北魏。

南北道教在这一历史关头做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选择。

寇谦之与北魏的关系近来又被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给予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