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学研究的的现状与反思

合集下载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

道教研究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一、引言- 道教研究的重要性和现状简述- 论文主旨与论证思路二、历史虚无主义困境- “祖师”概念的隐匿与消失- 道教史的纷乱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史料完备性与传统离散性的影响三、顶礼之争的案例分析- 顶礼之争的起因和经过- 孙迦悟与丘处机的不同态度与观念- 史料分析与解读的多样性与争议四、出路:建构主义的视角与实践- 建构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用建构主义视角重新审视道教史研究- 建构主义在道教史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五、结论- 总结道教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 探讨建构主义在道教史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对于道教研究的发展与前景的展望和期望第一章引言道教作为中国的一门宗教文化,一直被视作为玄奥深邃、神秘莫测的信仰体系。

不光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国际上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因此,对于道教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道教研究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

然而,在世界学术研究的范畴中,道教研究却被认为有一定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这也是道教研究面对的一个重要之处。

本文将考虑与论述道教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及出路,并从顶礼之争的案例出发进行分析和论证。

第二章历史虚无主义困境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大陆的学术研究受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干扰和影响,其实也影响了道教研究。

这个时期大规模的战争和社会动荡破坏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和文化遗产,使得道教历史的完整性受到了挑战。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推进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和编纂刊行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另一方面,由于对道教历史的分期、起源、传播及其精神内涵等尚未真正深入的探究,往往使得学者们无从着手,从而难以取得有利的研究成果。

加上现代思想文化的背景对道教研究的影响,也给学者们增添了许多困扰。

许多后现代主义的观念使得理论上的基础丧失了,研究成果和方法也难以被接受。

所以,道教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困境,在实践层面上引发了许多难题。

调研报告:发掘道家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调研报告:发掘道家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调研报告:发掘道家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文化产业老庄道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杰出成果,它包含宇宙哲理、政治理念、军事法则、处世哲学、养生之道等,对我国乃至世界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我省道家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我市更具代表性。

一、全市主要道家道教文化资源(一)代表人物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

老子,生于宋国相县(今安徽涡阳),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

自汉朝起,老子的思想被发展为道教,老子本人也被尊为道教的始祖。

尹喜即关尹子,也作“周尹喜”,甘肃天水人,与老聃同时,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

道教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

据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是应尹喜恳请写下《道德经》后不知所终,尹喜成了《道德经》的第一传人。

尹喜不忘恩师,晚年来到老子家乡定居,死后葬于此。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安徽蒙城),战国时期文哲大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

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陈抟五代十国、宋初时著名的思想家、易学家、道学家和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XX城南陈庄人(一说河南鹿邑人)。

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

陈抟是传统神秘道教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

(二)代表遗址道德中宫道德中宫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在今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道德中宫是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静宫(太清宫)原名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道教宫观。

位于涡阳城北涡河北岸,南临武家河(古之谷水),北枕龙山,距武家河入涡处二里。

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后多次重修。

道教近三年思想总结

道教近三年思想总结

道教近三年思想总结近三年来,道教思想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近三年道教思想的总结。

首先,近三年来,道教思想在精神寻求和心灵抚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下,不少人对追求物质利益感到疲惫,开始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道教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内心静谧、超越感成为了追求的目标。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很多人通过修行、冥想等方式接触到道家智慧,追求一种健康的身心平衡。

其次,道教思想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近年来,中国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反思过度消费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在这个背景下,道教的生态观念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道教主张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这种思想给予了人们在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方面更多的理念和方法。

近三年来,许多民间组织和行动者以道教文化为基础,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和行动实践,为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作出了贡献。

另外,在道教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近三年来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和一些冷落等因素的影响,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面临一定的困境。

近三年来,为了加强对道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许多相关机构和爱好者积极投入到道教文化的研究和推广中。

通过组织庙宇文化节庆活动、开展道教经文翻译工作、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不仅拓宽了人们对道教的认识,也加强了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在道教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方面,近三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

道教作为一种传统宗教,为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与现代生活和价值观相融合的选择。

近年来,道教界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年轻人的兴趣和参与,开设道教文化体验课程、举办道教文化讲座、推广道教的健康养生方法等等。

这些举措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方式,也使得道教思想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道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传统,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哲学思想、宇宙观念、修身养性理念等方面,都渗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灵感。

本文将探究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分析道教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道教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启示。

一、道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1. 道教哲学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道教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这种思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体现。

例如在《庄子》中,庄子通过“逍遥游”的寓言,表达了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道德经》中,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等理念,也为后世文人所推崇。

这些思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取向。

2. 道教宇宙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道教对宇宙的看法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种宇宙观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想象,描绘了神话般的宇宙图景。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物的奇幻经历,也体现了道教宇宙观念中的“万物一体”、“虚空无边”的思想。

这些作品中对宇宙的描绘,反映了道教宇宙观念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 道教修身养性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道教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种理念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修身养性之路,展现了道教对人性的关怀和启示。

在《诗经》中,诗人们歌颂了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体现了道教修身养性理念的影响。

这些作品中对人性的探讨和塑造,反映了道教修身养性理念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二、道教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启示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教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在文学创作中,我们也应该尊重文学创作规律,顺应文学创作的内在需求。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道家对文学的影响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中的一支,崇尚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道家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文学创作中注入了新的思想,还为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首先,道家对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思想。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崇尚放松身心,这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为对心境的诉求。

道家主张“知常无欲”,这使得文艺作品更关注人性、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道家的启发下,文学创作者们开始追求真挚的内心感受,创造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诗余音袅袅、意味深长,唤起读者心中对过去不舍的情感。

其次,道家为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道家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提倡超脱尘世的态度。

在文学创作中,道家的思想启示了创作者们如何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逃离喧嚣世俗,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唐代文人韩愈在《进学解》中写到:“凡入道者,何不以书为绳墨耶?”这句话表明了文学在塑造个体自由意志、追求内心满足方面的独特作用。

这种作用有助于创作者进一步挖掘自己内心世界,从而使作品更加含蓄深沉。

此外,道家的追求自然的精神也启发了文学作品的描写风格。

道家强调阴阳之道、自然之理,这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更接近自然,更具生动感。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赤壁赋》中对江水的描写非常贴切,充分展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观念。

他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种写实风格与道家思想的相契合,使得作品更加鲜活生动,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道家对文学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道家的思想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内涵,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追求自然、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思路与描写风格。

道家理念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中华传统道家文化研习心得

中华传统道家文化研习心得

中华传统道家文化研习心得蒋门马2009年7月31日定稿在古希腊的传说中,代达罗斯和伊卡洛斯,装上了羽毛做的翅膀,飞离克里特岛。

但飞行的兴奋让年轻的伊卡洛斯忘记了原始的目的,无视潜在的危险和父亲的警告,飞得太高,结果太阳融化了封蜡,羽毛散落,最终淹死在大海里,只有智慧的代达罗斯安全抵达了目的地[①]。

有的时候,路走得太远,事情经历得太多,人们很容易忘了原初的目的。

原材料经过无数道的加工改造,其结果未必合乎要求或达到目的,因此不得不放弃而从头再来。

人类文明亦是如此。

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返回到欧洲文明的源头,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化典籍中,汲取了日新不竭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提倡学习和研读传统文化典籍,亦是希望能从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找到根本和源头,汲取不竭的源泉,获得智慧的启示。

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柢,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盖以天无道则不运,国无道则不治,人无道则不立,万物无道则不生,道岂可须臾离乎?‛(陈撄宁《中华全国道教会缘起》)《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本文系根据道家内部历代相传的真知识,结合个人研习所得,介绍中华民族传统道家文化最根本的知识,希望能于读者研习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道家文化典籍有所裨益或启发,并望读者过河弃舟,得意忘言,可也。

一、放宽心胸,虚怀若谷在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传统文化典籍作出合乎已知理论和自己理解水平的解释,或者拿着一套理论框架,带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视传统文化,合则留,不合则去,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容臵疑的。

道家文化感悟心得体会(2篇)

道家文化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在深入学习和研究道家文化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智慧,以下是我对道家文化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道家文化的核心理念道家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

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

以下是我对这几个核心理念的感悟。

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的基本原则,意味着万物皆有道,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

人类应当顺应道,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学会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治国理念的核心。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顺应民心,减少干预,让民众自由发展。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对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顺应自然顺应自然,就是顺应道。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学会放下执念,顺应事物的变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二、道家文化的智慧道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以下是我对几个方面智慧的感悟。

1. 生活智慧道家文化倡导“清静无为”,强调内心的宁静。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压力重重。

学习道家文化,让我们学会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修身智慧道家文化认为,修身养性是人生的重要任务。

通过修身,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心态。

在修身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内观”,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实现自我完善。

3. 处世智慧道家文化教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顺应他人,尊重他人。

学会宽容、谦让,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现代社会,这一智慧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代道教研究的新动向区域道教研究——兼评孔令宏、韩松涛著《江西道教史》

当代道教研究的新动向区域道教研究——兼评孔令宏、韩松涛著《江西道教史》

概念相结合,以此变成中国佛教自身的理论”。故而“在理论思维的层面,已经远远高于同时期玄学的水平”; 后论则可以界定为“中国化的中观学论著”,并被判断为僧肇中观学的“代表作”。这些观点,可供学界进一步 研究的参考。在对《物不迁论》具体分析后作者指出,僧肇“在醉心般若中观学之精妙思辨外。对佛教终极信
仰的追寻应尤为重视”(156页)。义理与信仰的张力,在不少六朝佛教学者身上得以体现,这正是学界需要加 以特别留意的,因为它涉及该时代思想界的一些重大课题,关系到知识界精神生活类型的选择。作者又通过慧 远思想的考察.认为罗什僧团中观般若学的“中国化”和涅桀学转向,还与同时代毗昙学、小乘禅学竟起,以 及内地固有“神不灭”思想有联系,这也另Il有意趣.反映了作者学术思考的深度。 基于以上理由,我很愿向学界推荐这部著作。
独特的文化地理地位决定其文化传播的中转站地位。 然而迄至目前,学术界对江西道教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既有的道教研究成果。除了对净明道和龙虎山天师 道有专著之外,对江西道教的其它方面只是在中国道教史的宏大叙事中略有涉及,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到目前 为止,尚无一部系统的江西道教史的专著面世。与此相关,在有关中国近代道教的研究中,对江西道教正一道 的研究很不充分,对近代张天师在上海、苏州、杭州、台湾的活动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孔令宏教授、韩松涛 副教授合作撰著这部‘江西道教史>,可谓是尝试之作。全书共分九章,外加两个附录,对自汉代三国时期直至 近代以来两千多年长时段,江西道教发展的历史源流予以总体把握.可以称得上是~部有关江西道教的贯通性 著述。书中将江西道教的历史发展区分为汉代三国时期的酝酿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起源阶段、隋唐五代时 期的发展阶段、五代至宋代的转型阶段、元明时期的大发展阶段、清代的衰落阶段、近代的复兴阶段等六大分 期。这一整体组织框架既符合江西道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尤其是在唐宋时期的转 型紧密相联。书中不少地方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创发,例如由韩松涛执笔的第一章第三节“三张与张修关系 考”,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张陵、张衡、张鲁与张修关系提出自己的新观点。针对有的学者提出的张衡 就是张修这一看法。作者认为三张和张修不是同一个人。三张与张修的关系是张衡为张陵之子,张陵在光和元 年(178)去世,第二年张衡也去世。其时张衡之子张鲁尚不足十岁,这就造成教权旁落,张陵之徒张修夺取了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LT范围从教内扩展至教外,指出凡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出世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是道教文学,是最早对于“道教文学”较为周全而严密的界说。

继古存云之后,伍伟民在《道教文学三十谈》中亦对道教文学的涵义进行了论说:道教文学,顾名思义有两种理解,一是道教内部的文学,一是反映道教的文学,这就是本书所谓的藏内、藏外文学。

藏内文学就是《道藏》内具有相当文学水平和文学色彩以及与文学史关系密切的一些作品。

……藏外文学,是指明正统《道藏》及《续道藏》、《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道教丛书所没有收录的文学作品。

[iii][!--empirenews.page--] 在伍说中,以藏内和藏外分判道教文学的内容,无疑是对于道教文学外延的更进一步的扩展。

如所周知,《道藏》所收录的内容已然溢出了道教的范围,那么依据伍氏的界定,所谓藏内文学亦同时囊括了《道藏》中所收录的前道教时期、甚至其它各家的文学作品,则伍氏关于道教文学的界说与前述古氏的界说相较更为宽泛。

在大陆的研究者中,詹石窗对道教文学的界说是最为详尽和周全的,他先后在1990年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iv]、1992年的《道教文学史》以及2001年的《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等论著中对道教文学进行界说。

纵观詹氏前后对道教文学的三次界说,其对于道教文学的最后定义为:道教文学就是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文学。

[v] 至于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詹氏则明确为:凡是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可说是道教文学的范畴。

[vi] 詹说不但对道教文学的外延有较为清晰的界定,而且以“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对于道教文学的文学特质亦有明确指陈,其定义在逻辑和条理上进一步廊清了道教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百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百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摘要:本文对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主耍是从研究者对道教的不同态度及定位来考察不同的道教观,以期获得具有代表性的见解,展示道教在文化精英中究竟居于什么位置。

并通过对中外学者不同治学方法的比较,揭示百年道教学研究的趋势及未来意义。

关键词:道教学;知识结构;同情了解;方法以近代学术观念把道教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事情,它与至今为学人推崇的学术大师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刘师培、陈垣、汤用彤、胡适、梁启超、冯友兰等密切相关。

在这些深为学人敬重的大师们中间,很明显可以发现对道教具有不同的认识,或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或某些方面肯定某些方面否定,分歧颇明显。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在知识结构与心态上。

从肯定的一方,可以举陈寅恪为代表;从否定的一方,可举梁启超为代表;游移于中间者可举冯友兰为代表。

分析这三种道教观,不仅有趣,而且启人深思。

梁启超、陈寅恪曾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同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梁启超的道教观却与陈寅恪有着天壤之别。

梁启超如是言:就中国原有的宗教讲,先秦没有宗教,后来只有道教,又很无聊。

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

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大羞耻。

他们所做的事,对于民族毫无利益;而且以左道惑众,扰乱治安,历代不绝。

讲中国宗教,若拿道教做代表,我实在很不愿意。

但道教虽然很丑,做中国宗教通史又不能不叙述。

他于中国社会既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又无多大影响,我们不过据事直书,略微讲讲就够了[1] (p. 304) o道教无聊、很丑是梁启超对道教的第一定位,其无聊是因为道教无文化上的创造性,浅薄的巫术泛滥成灾,教理上抄老庄,形式上抄佛教的皮毛。

就价值判断而言,对民族毫无利益,就个人情感而言,把道教列入中国史的研究是大羞耻。

别的不说,以梁启超对中国典籍的熟悉,断不至有道教“于中国社会既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又无多大影响”的判断。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版权所有,请勿乱转。

如需转载,请联系博主)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道教自身结构和社会地位,观点鲜明地指出限制道教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而壮大道教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来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

关键词:道教发展人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解放思想脚踏实地道文化近来,道教界颇不太平,因个别不自律的道人行为不当,在人间世掀起滔天巨浪,让本就在宗教界处于弱势地位的道教,蒙受巨大冲击。

身为道教一份子,由是而想到当前道教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适逢崆峒山心忧道教前程,来函征取此类文章,惶恐之余,郁结于心的一些拙见,似也找到宣表之窗口。

于是提笔作文,将拙见略作陈述,惟愿贻笑于大方之家之余,能有幸为观教风者得焉,成来日兴教方略之参考。

道教发展,余以为,当从“知止”开始。

“知止”者,知道目标也。

知止而后能动。

道之儒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言甚妙。

虽说讲的是如何做人,但格物致知,用在道教的发展上,何尝不适用?反思近年来道教的发展,不难发现:自改革开放,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以来,道教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虽然一直在奋进中发展,但对于自身发展目标,却缺乏清醒认识。

而目标不明,则不知所求为何,不知所求为何,则发展易限于迷乱和彷徨,而迷则易邪,彷徨则不前。

两相作用,道教近来发生的某些道士行为不当的丑闻,则属必然。

不光必然,将来还有发生的可能。

长此以往,道教的健康、和谐发展,便没了保证。

因此,当务之急,乃是清醒地认识道教发展的目标,然后对自身进行定位,定位之后,安静下来,瞄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限制的因素,思考前进的方式,最后,才能在发展上有所得、有所成。

道教文化新情况汇报

道教文化新情况汇报

道教文化新情况汇报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道教文化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情况和趋势。

本文将就道教文化的新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道教文化。

首先,道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道教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道教文化,道教的传统仪式和活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一些道教学术研究机构和道教文化传承机构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为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其次,道教在文化交流中的新表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道教文化也在国际间展现出了新的面貌。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道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来中国学习道教文化、参与道教活动,甚至在自己的国家传播和推广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也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再次,道教在现代科技中的新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道教文化也得到了新的传播和推广途径。

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道教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一些道教学术研究成果也通过网络平台得以更好地分享和传播,为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遇。

最后,道教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新作为。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一些道教寺庙和道教组织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教文化的公益价值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道教文化在当代社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情况和趋势,这些情况和趋势都为道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新情况,加强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道教文化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三十年道教仙传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近三十年道教仙传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 道教 ; 仙传 文学; 文献整理 ; 宗教研 究 ; 文 学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I 2 0 6 . 7
收 稿 日期 : 2 0 1 5—0 4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9 9 7 5 ( 2 0 1 5 ) 0 5—0 0 6 3— 0 4
近 三 十 年道 教 仙 传 文 学研 究 的 回顾 与 反 思
李蕊 芹
( 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 人 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7 1 )

要: 中国古代道教仙传文 学作 为道教 文学的重要分 支 , 近年来取 得 了比较丰硕 的研 究成果 , 主要体 现在 文献整理 考
证、 宗教 学研 究和文 学研 究三个方 面。同时, 在研 究对 象、 方法等方面还存在 着明显的不足。
2 0 1 5年 1 O月
第3 7卷第 5期
延安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Oc t , 2 01 5
Vo L 3 7 No . 5


仙 传 文学 的文 献整理 与 考证
《 神仙传校释》 、 李永晟 《 云笈七笺》 点校 、 王叔岷《 列 谭正璧《 中国小说发达史》 等多种小说史都对汉魏仙 仙传校笺》 、 齐守成等《 全真七子全书》 校点、 《 历世真 传 文 献进行 较 为细致 的梳理 和考证 。除 了专 著外 , 相
传》、 《 仙传 拾 遗 》 等, 一 些 改 编 后 的 通 俗读 物 也 为 数
不少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一些仙传尤其是唐及 以后的仙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一)摘要:本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道教文学的研究现状从文学通史通论、体裁分类、作家作品、文学专题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研究现状从论说视域和论说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以期对这一交叉性的新兴课题的研究现状做一全景式的勾勒和评述。

关键词:道教文学通史通论研究体裁分类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学专题研究如果要在中国宗教和文学的研究中做出所谓显学和隐学的分判,那么作为一种边缘性的学术范型,道教文学的研究无疑属于后者。

如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中,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研究却由于某种原因而发展缓慢和滞后;不但如此,作为宗教文学的道教文学更因某些习焉不察的偏见而被学人长期忽略。

虽然如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毋庸讳言,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道教文学的研究与其它学科相较略显单薄,然而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正有赖于对现有成果审慎的反思和吸收,本文正是基于此一意义而展开对道教文学研究现状的综述的。

一学界对于“道教文学”的界定正如一切现代意义的学术规范奠基于概念和范畴的严密界定,对于“道教文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界说显然是此后展开一切论述的基点。

由于道教文学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因而对于“道教文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众说纷纭似乎在所难免。

目前学界对于“道教文学”一词的界说大致包括古存云、伍伟民、詹石窗、林帅月、文英玲和李丰楙六种i],以下我们将分而述之:古存云第一次自觉对道教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清晰的阐发,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说: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出世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内容有赞颂神明、阐述教义、述说方术、神仙传记、戏剧小说。

……(道教文学)见于《道藏》,也散见于藏外;有道士的作品,也有文人的创作。

ii]古氏将道教文学的范围从教内扩展至教外,指出凡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出世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是道教文学,是最早对于“道教文学”较为周全而严密的界说。

道家文化调研报告

道家文化调研报告

道家文化调研报告一、介绍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涵盖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修炼方法、道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道家文化进行调研,以探寻其核心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核心理念道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道”,即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规律。

道家认为,“道”是一个无形、无我、无欲的存在,它超越了人类的感官和理性,是无法被言语和概念所完全把握的。

在人的修炼过程中,应当与道合一,追求身心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的和谐。

同时,道家也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无为而为,以求达到最自然、最有效的状态。

这种理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发展历程道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道家的主要思想家有老子、庄子等。

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了无为而治和与自然合一的理念。

庄子在《庄子》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道家思想,提出了蝴蝶梦的观念等独特的见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文化逐渐与其他流派进行了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学问体系。

四、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道家文化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许多企业和组织开始借鉴道家的理念,推崇自然而然的管理方式,强调领导者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干预,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道家文化的修炼方法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人们开始注重身心的和谐,寻求内在宁静和平衡,在繁忙的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此外,道家的生态观念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人们重新思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倡导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五、结论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核心理念和发展历程。

其无为而治、与自然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注重身心的和谐、倡导自然和环境保护。

在当今世界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回归道家文化所宣扬的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思想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

百年道教学研究的反思*导读:以近代学术观念把道教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事情,它与至今为学人推崇的学术大师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刘师培……以近代学术观念把道教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事情,它与至今为学人推崇的学术大师如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刘师培、陈垣、汤用彤、胡适、梁启超、冯友兰等密切相关。

在这些深为学人敬重的大师们中间,很明显可以发现对道教具有不同的认识,或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或某些方面肯定某些方面否定,分歧颇明显。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在知识结构与心态上。

从肯定的一方,可以举陈寅恪为代表;从否定的一方,可举梁启超为代表;游移于中间者可举冯友兰为代表。

分析这三种道教观,不仅有趣,而且启人深思。

梁启超、陈寅恪曾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 ,同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梁启超的道教观却与陈寅恪有着天壤之别。

梁启超如是言:就中国原有的宗教讲,先秦没有宗教,后来只有道教,又很无聊。

道教是一面抄袭老子、庄子的教理,一面采佛教的形式及其皮毛,凑合起来的。

做中国史,把道教叙述上去,可以说是大羞耻。

他们所做的事,对于民族毫无利益;而且以左道惑众,扰乱治安,历代不绝。

讲中国宗教,若拿道教做代表,我实在很不愿意。

但道教虽然很丑,做中国宗教通史又不能不叙述。

他于中国社会既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又无多大影响,我们不过据事直书,略微讲讲就够了[1](p.304)。

道教无聊、很丑是梁启超对道教的第一定位,其无聊是因为道教无文化上的创造性,浅薄的巫术泛滥成灾,教理上抄老庄,形式上抄佛教的皮毛。

就价值判断而言,对民族毫无利益,就个人情感而言,把道教列入中国史的研究是大羞耻。

别的不说,以梁启超对中国典籍的熟悉,断不至有道教于中国社会既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又无多大影响的判断。

其实他在说这番高论的时候,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前面说道教以左道惑众,扰乱治安,历代不绝,而又说道教对中国社会无多大关系,于中国国民心理无多大影响。

现代中国的道家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的道家文化研究

现代中国的道家文化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那些被视为传统文化的东西。

在这些传统文化中,道教文化是其中之一。

虽然在当代中国,我们所知道的道教只是实践上的一些表象,但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道教进行研究与探究。

因此,本文将会探讨现代中国的道家文化研究。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周朝时期,即有《周易》一书,这便是“易者,道之所以行也”的来源。

道家文化强调和谐、自然和平和,而这种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道家文化也强调与社会小众的联系。

这样的理念让学者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道家文化的实践性,而不仅是道家哲学的学术性的研究。

这使得学者们能够进一步了解道家文化的内涵和实践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对道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通过对古代经典的阅读、现代实践的调查和分析,逐渐揭示出了道家文化的内涵,并试图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联系。

在这些研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一个是关于现代社会中“自然”的考量,另外一个是关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首先,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家文化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视“自然”的态度。

在道家哲学中,自然是一个核心概念。

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随自然而生的,它们从自然物质中产生,以自然的道理为根据。

因此,道家文化试图通过在现代科技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联系。

另一方面,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家文化研究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日益现实的问题。

道家文化的理论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巧妙地将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将“道”的观念融入了个人的内心深处。

因此,道家文化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回答这个现代问题的。

总之,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家文化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道家文化的研究非常丰富、复杂,但现代经验和研究方法的使用仍然非常有限。

但是,通过对道家文化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价值与道理。

同时它也让我们想到,在日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建立一种更加安全和有效的“人与自然”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道教文化调研报告

道教文化调研报告

道教文化调研报告道教文化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道教,又称为“道家”,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由老子创立。

道教强调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追求长寿与永生。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道”的概念,即人们应该按照自然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中国,道教的影响非常广泛,它不仅影响了宗教信仰,还渗透到了哲学、文化、医学等各个方面。

二、调研内容及结果1. 宗教信仰道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信仰群体,尤其集中在南方地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会以某种形式参与道教活动,如祭祀和守岁等。

这些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

2. 建筑与艺术道教寺庙作为表达宗教信仰的场所,在中国各地随处可见。

寺庙的建筑多数都以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为蓝本,注重宇宙的和谐统一。

同时,道教寺庙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雕塑等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

3. 道教文化对生活的影响道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道教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强求、不争夺,达到自然的平衡。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承,人们追求平和、内敛的生活方式。

4. 道教文化对医学的影响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中,内丹学说是道教文化与医学相结合的重要部分。

内丹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受到三官、七窍的控制,通过修炼内丹,可以达到提升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

5. 道教文化的现代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道教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传承。

如今,许多人通过阅读、研究经典文献、参加宗教活动等方式来了解和传承道教文化。

此外,一些传统的道教习俗也在现代社会得到保留和发扬,如太极拳和养生之道等。

三、结论道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道教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导读:近20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表现出三个重点:一是道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二是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三是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近20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表现出三个重点:一是道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二是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三是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研究。

本文从这三方面考察《宗教学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就其特点进行评述。

并且采用统计方法,对《宗教学研究》和其它相关刊物进行对比研究,论述20年来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向。

上世纪80年代,在交叉学科研究开始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浪潮下,道教和文学这两门均以想象力为重要特征的学科,结合而成一门有待开拓的新学科道教文学。

自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把道教文学作为宗教卷的一个重要条目,道教文学这一新兴的学科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对于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目前学术界存狭义说和广义说。

以林帅月为代表的学者持狭义说,他在《道教文学一词的界定及范围》中指出:道教文学作品必须产生于道教成立之后必须是以道教活动为目的而产生的。

林先生将一些虽然受到道教影响,但与道教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作品排除在道教文学之外。

持广义说的学者,以詹石窗为代表。

他认为道教文学是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还包括了那些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作品道教文学研究,也要讨论那些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的作品。

詹先生不仅对道教文学的内涵做了阐释,还对其外延做了较为清楚的界定。

他认为道教文学不应局限于道教活动的范围之内,受道教影响的作品、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的作品也应该纳入道教文学的研究范畴。

广义说较之狭义说,更接近交叉学科研究的本质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我们的研究可采用宗教学的视角,亦可采用文学的视角;可以道教为本体,亦可以文学为本体。

再者,道教与文学不只是在道教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在更为广阔的文学创作的领域内,二者也相互渗透、融合。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道教文化的调查报告——武当山摘要:道教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医药、教育、武术等多方面有重大影响,而道教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教派之一而发展。

关键词:道教、武当山、历史发展、文化一、道教文化(一)道教文化的产生道教形成于中国东汉的中、后期。

它是在战国以来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并且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鬼神观念、神仙思想,掺杂了古代的阴阳五行、谶纬神学和修炼方术等,最终形成一种中国特有的宗教。

道教把道家创始人老子尊奉为教主。

(二)道教文化的发展1.两晋时期在晋之前,道教分天师道和太平道,在晋代,其社会影响不断增长,两个教派也逐渐合而为一了。

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由于北魏太武帝等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寇谦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号称新天师道。

在南方,陆修静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道教经书,并加以整理,使道藏经典初具规模。

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以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观点,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3.唐宋时期的发展南北天师道发展至唐宋时期,宗派的差异逐渐弥合。

唐朝皇帝因与老子都姓李,更加推崇老子和道教。

宋朝皇帝也崇信道教,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崇奉和提倡,进一步发展了道教理论,对道教的修持礼仪以及养生、医药等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4.元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天师道统一了各教派,称为正一道。

北方的全真道也在元朝统治者支持下势力大增。

从此正一道和全真道成为南北两大教派。

5.明清的道教明朝统治者多崇信道教,清朝雍正皇帝崇信道教。

在民间,一些秘密宗教组织往往属于道教的分支,成为反满抗清的民众团体。

6.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 9 5 7 年,在政府的支持下,道教界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中国道教协会。

它的成立,结束了道教长期以来的涣散局面,促进了道教界的团结和自身建设。

(三)道教文化的内容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道教神学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摘要:本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道教文学的研究现状从文学通史通论、体裁分类、作家作品、文学专题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研究现状从论说视域和论说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反思,以期对这一交叉性的新兴课题的研究现状做一全景式的勾勒和评述。

关键词:道教文学通史通论研究体裁分类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文学专题研究如果要在中国宗教和文学的研究中做出所谓显学和隐学的分判,那么作为一种边缘性的学术范型,道教文学的研究无疑属于后者。

如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中,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研究却由于某种原因而发展缓慢和滞后;不但如此,作为宗教文学的道教文学更因某些习焉不察的偏见而被学人长期忽略。

虽然如此,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毋庸讳言,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道教文学的研究与其它学科相较略显单薄,然而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正有赖于对现有成果审慎的反思和吸收,本文正是基于此一意义而展开对道教文学研究现状的综述的。

一学界对于“道教文学”的界定正如一切现代意义的学术规范奠基于概念和范畴的严密界定,对于“道教文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清晰界说显然是此后展开一切论述的基点。

由于道教文学的研究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因而对于“道教文学”一词内涵和外延的众说纷纭似乎在所难免。

目前学界对于“道教文学”一词的界说大致包括古存云、伍伟民、詹石窗、林帅月、文英玲和李丰??六种[i],以下我们将分而述之:古存云第一次自觉对道教文学的定义进行了清晰的阐发,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说: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出世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内容有赞颂神明、阐述教义、述说方术、神仙传记、戏剧小说。

……(道教文学)见于《道藏》,也散见于藏外;有道士的作品,也有文人的创作。

[ii]古氏将道教文学的范围从教内扩展至教外,指出凡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出世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内容的文学作品都是道教文学,是最早对于“道教文学”较为周全而严密的界说。

继古存云之后,伍伟民在《道教文学三十谈》中亦对道教文学的涵义进行了论说:道教文学,顾名思义有两种理解,一是道教内部的文学,一是反映道教的文学,这就是本书所谓的藏内、藏外文学。

藏内文学就是《道藏》内具有相当文学水平和文学色彩以及与文学史关系密切的一些作品。

……藏外文学,是指明正统《道藏》及《续道藏》、《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等道教丛书所没有收录的文学作品。

[iii]在伍说中,以藏内和藏外分判道教文学的内容,无疑是对于道教文学外延的更进一步的扩展。

如所周知,《道藏》所收录的内容已然溢出了道教的范围,那么依据伍氏的界定,所谓藏内文学亦同时囊括了《道藏》中所收录的前道教时期、甚至其它各家的文学作品,则伍氏关于道教文学的界说与前述古氏的界说相较更为宽泛。

在大陆的研究者中,詹石窗对道教文学的界说是最为详尽和周全的,他先后在1990年的《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iv]、1992年的《道教文学史》以及2001年的《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等论著中对道教文学进行界说。

纵观詹氏前后对道教文学的三次界说,其对于道教文学的最后定义为:道教文学就是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文学。

[v]至于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詹氏则明确为:凡是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可说是道教文学的范畴。

[vi]詹说不但对道教文学的外延有较为清晰的界定,而且以“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对于道教文学的文学特质亦有明确指陈,其定义在逻辑和条理上进一步廊清了道教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在对于道教文学的界定中,港台学者的成果亦理应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

台湾学者林帅月1996年发表了《道教文学一词的界定及范畴》一文[vii],在对于前人的成果加以批评和借鉴之后,她指出了确立道教文学范畴的两个前提:(1)作品必须产生于道教成立之后,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产生于前道教时期而具有浓厚道教思想的作品;(2)道教文学作品必须是以“道教活动”为目的而产生的,这是针对作品产生的“目的”来进行考量的,似乎将虽然受到道教影响、但并不以道教活动为目的文学作品排除在外。

台湾学者李丰??在1996年出版的《忧与游——六朝隋唐游仙诗论集》的导论中提出“道教文学”的另一个名称为“仙道文学”。

他指出:道教文学绝非一种诸如“道教如何影响中国文学”的外铄的所谓“影响说”,作为中国文学重要源头之一的一种宗教文学,以文学的艺术形式存录宗教体验的道教文学理应成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部分而不应仅仅只是“补充”。

李丰??进一步指出:由于“道教文学”一词所指涉的名义和内涵在学界传统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的语义背景下有边缘化之嫌,又由于道教文学是道教在吸纳和承继神仙思想的本质后对诸如神仙世界、成仙方法等文学式的铺展,因而其“另一个较贴切的名称则是‘仙道文学’。

” [viii]香港学者文英玲在其1998年的论著《陶弘景与道教文学》中也试图对道教文学进行界说。

她指出:“道教文学作品,无论是正面或负面地表现道教精神或活动,都会呈现明显的经验性、艺术性以及感情色彩,这就是道教文学的普遍特征。

”[ix]文氏关于道教文学的界定至少可以见出两点特出之处:首先,在道教文学表现道教精神或活动的内容中强调了所谓“负面的反映”,亦即将抵制并怀疑道教但仍能反映道教的文学作品纳入道教文学的范畴,这显然适当地拓宽了道教文学的外延;其次,将道教文学的文学特质明确归之为经验性、艺术性和抒情性,则进一步澄清了道教文学作为宗教文学的文学特质。

由此,在文氏的界定中,无论是道教文学的宗教性还是文学性都得到了较为明晰的廊清。

二道教文学研究的概貌虽然对于“道教文学”的界定尚未在学界得到一致的认同,然而这至少证明学界对于这一学科已不再熟视无睹地忽略。

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学界试图在各个领域对道教文学展开诸多的探究,我们将以大陆学界为主、旁涉港台学者的研究,对这些成果做一综述,以期大致勾勒道教文学研究的概貌。

(一)道教文学的通史通论研究在传统的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中国宗教文学史似乎早就因为某些习焉不察的偏见而理所当然地被边缘化,正是基于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几部道教文学通史或者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难能可贵地弥补这种缺憾。

詹石窗的《道教文学史》是第一部出现的道教文学通史。

这部论著以通史的笔调论述了从汉代至北宋的各个时期道教文学的发展脉络,对于汉魏时期道教的炼丹诗、咒语诗、游仙诗、步虚词、玄歌、仙传、志怪和隋唐五代时期的道人诗、神仙传记以及北宋的道人诗词、名山志、宫观碑志等道教文学体裁和作家作品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均有论述。

其后的《南宋金元道教文学研究》一书大致延循了《道教文学史》的研究思路,对南宋至元代的道教文学做了逐一的概述。

在这一论著中,詹石窗对以王重阳和全真七子为代表的全真道的诗词、以白玉蟾为代表的南宋元代金丹派南宗的诗词、南宋金元的道教散文、元代神仙道化剧分别在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的层面上加以分析。

詹氏的这两部道教文学史虽然在时间跨度上尚未完备,然而作为道教文学研究中率先出现的文学通史,无疑是有着筚路蓝缕的开山之功的。

杨建波的《道教文学史论稿》[x]是继詹氏的两部道教文学史之后的又一部文学通史。

该书以史为线索论述了从汉代直至明代的道教文学,对游仙诗、神仙传记、道教诗词、神仙道化剧、道教黄冠散曲、道教名山宫观志等道教文学的内容均有概述,就时间跨度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以外,著者还基于道教、甚至道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对诸如《淮南子》、《长生殿》、《三言二拍》等作品中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和渗透进行了阐发,其论说视域远远溢出了道教文学的范畴。

另外,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xi]和《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与文学艺术”部分、牟钟鉴等著《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xii]的“道教与文学艺术”部分、伍伟民、蒋见元的《道教文学三十谈》以及杨光文、甘绍成等著《青词碧箫?D?D道教文学艺术谈》[xiii]分别以概述的笔调论述了道教文学的各种体裁和类型。

而《中华道教大辞典》[xiv]将道教文学分为“道教诗词”、“道教杂记、散文”、“道教传记、传奇、小说”、“道教典故”等类并分条目阐释了道教文学的各类体裁作品。

以上似可视为道教文学研究中的通论研究。

(二)道教文学的体裁分类研究随着道教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对于道教文学体裁的分类研究亦开始起步。

这类研究大致延循了传统文学研究的体裁分类,将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体裁类型分别导入了道教文学体裁的分类研究。

1、道教诗歌在道教诗歌的研究中出现了如刘文刚的《论道诗》[xv]等总论道教诗歌的论文,在该文中,作者分别论述了道教诗歌的创作背景、历史分期、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和作用,对道教诗歌的概貌做了全景式的勾勒。

张松辉的《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一书中的有关章节[xvi]概述了唐宋时期道教诗的界定、类别和艺术成就。

杨建波的《唐人道教送别诗、赠题诗的意象和审美趣味》一文[xvii]以及刘光磊的《论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一文[xviii]则分别对于唐代道教送别诗、赠题诗的意象和审美趣味以及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进行了阐发。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道教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游仙诗的论述中。

陈飞的《曹操的游仙诗》一文[xix],张士骢《关于游仙诗的渊源及其它》一文[xx]是较早的对于游仙诗的阐发。

李乃龙的《论唐代艳情游仙诗》一文[xxi]则进一步拓宽了游仙诗的内容,将涉及艳情的游仙诗纳入了探讨。

李永平的《游仙诗死亡再生母题》一文[xxii]指出了历代游仙诗中贯穿了水死再生、以及道教的蝉蜕、羽化、进入神秘仙境等死亡再生母题。

在对游仙诗的探索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李丰??的《忧与游?D?D六朝隋唐游仙诗论集》,在这部论著中,著者对于六朝隋唐间的游仙诗从逻辑上的发展线索到微观的个案都做了明晰细致的剖析。

首先,著者将“忧”和“游” 概述为游仙文学的永恒主题。

在六朝时期,著者以郭璞的游仙诗和上清派的《上云乐》、道教曲辞《步虚辞》为个案分述了文人及道教两种类型的游仙诗。

其次,论者指出游仙文学在隋唐时期趋于世俗化。

此种世俗化分别表现为《送宫人入道诗》、唐人葵花诗等为代表的以男性话语模式歌咏女冠的游仙诗、以仙、妓合流为内容的曲子词以及以游仙历程隐喻科举升降的曹唐的《大游仙诗》与《小游仙》诗的出现。

除此以外,桑宝靖于2002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仙歌考论》[xxiii] 亦是近年探究道教诗歌的力作。

该文首先以《道藏》为主、旁涉《续道藏》对道典中仙歌的分布作了文献学的详尽考证;其次,将仙歌判定为以表达道教情感信仰的女仙诗、游仙诗和宗教仪式诗歌——步虚词三种类型,并分别对之进行了背景的论述、内容的剖析和艺术特征的阐发;最后,该文还将狭义的道经仙歌的论说视域拓宽至广义的文人拟作仙歌,并对后者亦作了阐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