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命题中的新课程理念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方法

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 同时也要能够对教学内容 驾驭自如 , 要
� � �
哪些经验 � 在 这个融通 建构的学习 过程中 , 学生体验 了知 识, 领悟了学习的真谛 , 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 这样经过自 己探究体验获得的知识 , 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知识 , 才是终 身学习终身发展最有价值的知识 . 五, 赏识激励法 赏识激励 的教学方法 , 是以 挖掘 , 激 发, 调 动学生 内驱 力为主旨 , 使不同差 异学生都 能在愉悦的 学习状态 中茁壮 成长的一种教学方法 . 我认为这种方法应该贯穿于整个教 学过程当中 . 学生取得进步时 , 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 � 当回 答问题正确 时 , 最 需要给予的 是赞赏 � 当学生犯 了错误时 , 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 �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 , 最希望得到的是 鼓励 . 一句 " 太好了 , 你真棒 " 学生从老师这里得到的是赏 , 识, 是 肯定 , 是 继续前进 的动力 . 于是 他才会不怕 困难 , 不 怕失败 , 勇往直前 , 开拓自己的未来 . 这种教育方法将对每 个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着举足轻 重的意义 .
新形势下 , 基础教育要求将教师讲 , 学生听的 " 一言 堂 "
又如 � 在讲我国地势对气候 , 河流的影响时 , 提出 反问 � 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 , 又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呢 � 这些问 题的 讨论 , 分析 , 能 使课 堂处 于活 跃的 思维 之 中, 让 学生通过层 层推进 , 反思的假 设 , 将隐 藏在问题 深处 的知识发掘出来 , 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 , 掌握获得知识 和解决问题的 法. 教师要灵 活运用启发 诱导的教 学 法, 必须要充 分认
河北 承德
0 6 7 0 0 0 )

新课程理念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课程理念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新课程理念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改革中有一条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其实这条理念强调了学生的发展。

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生存技能为目的。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

一、身边的地理包括面很广泛,初次实施主要是关注生活生活地理方方面面很多:比如:正确使用指南针方向,运用地图识别方位,估算距离,了解地形;初步学会观云识天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天气状况来选择生活方式;对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具有安全意识;运用地理知识看懂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地理背景。

熟悉地域文化特色,增强人际的交往和合作等。

从以上实例可看出,学习这些地理知识对于任何一个中学生都是必要的,这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水准提高到另一层面上,进而会对以后的学习做出更好的指导。

二、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具体途径1.在课堂中,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增设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地理与服饰、饮食、民居、交通、健康、人种等方面的联系,要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密不可分。

例如,我国的各地区风格迥异的民居,里面蕴藏着很多地理知识。

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平屋顶、墙厚窗小的土房;这是因为此处光照强烈、降水稀少、温差大、风沙多,所以,屋顶常常是一字形,而且四壁墙体十分厚实,窗户也比较小。

这样,屋子就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了。

南方地区则是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竹楼木楼多等民居类型;因为南方地区高温多雨、风力弱、湿度大,屋顶尖顶形,可以减少阳光照射面积,使屋内的热量积聚在室内上部,保持了屋内凉爽,同时,人字形屋顶还有利于迅速排除雨水。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地暖等取暖设施,并设双层窗户;因为北方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

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高考方向研究命题原则2023年高考地理学科新课标卷的命题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地理学科的素养导向:高考命题以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特色,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这一原则强调对学生地理思维深度和地理素养认知程度的考察。

2. 强调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高考命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通过丰富的情境依托,如文字材料、地图、拆线图、示意图等,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特征明显: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在设问角度和方式上体现了非常强的开放性特征。

例如,试题中可能包含多项组合题,这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与难度,旨在“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4. 综合考查模式:高考地理命题持续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旨在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

5. 区域选题分布:综合题以中国扬州和亚洲孟加拉国为背景区域,这符合高考的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总之,高考地理学科的命题原则主要围绕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同时遵循区域选题分布惯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应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课堂也不例外。

传统的地理课堂主要侧重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对地理事实的记忆和理解。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例如,在学习地理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实地的观察和探究,完成一些实践性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样的课堂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传统的地理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大量的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是枯燥和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互动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样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地理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研究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这些基本理念和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6条基本理念相比较,有些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有些则有性质上或者程度上的不同。

高中地理课程的5条基本理念可以概括成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以上两条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它也是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

而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

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知识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解读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解读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地理课程应向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注重基础地理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实践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索,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以上是对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基本概念的解读。

我相信学生们已经熟悉了地理学习的本质。

然后就有了越来越完整的初中地理新课程信息正在等待大家去吸收和掌握。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和评价引言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地理作业作为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设计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相关问题。

一、设计初中地理作业的原则1. 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初中地理作业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作业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地理作业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应该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指导,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研究的空间。

3. 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任务设置地理作业应该设置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任务,比如绘制地理地图、撰写调查报告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动力。

4. 鼓励实践和探究地理作业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地调查的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作业要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二、评价初中地理作业的标准1.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初中地理作业,首先要考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要求,完成的内容是否准确、全面。

可以通过检查作业书写、提问学生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作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时可以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程度、信息的整合能力以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3. 表达和交流能力地理作业也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评价时可以考察学生的作业书写和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能够通过图表、文字、图片等方式清晰有效的传达信息。

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高中地理新课标也逐渐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门涵盖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学科,高中地理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标进行全面解读,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性质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地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课程理念高中地理课程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二是遵循时代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三是注重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三、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全球和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而言,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即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能力目标,即学生需要具备的地理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情感目标,即学生需要形成的地理意识、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四、课程内容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注重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球各圈层的基本特征、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

其中,自然地理部分主要涉及地球的构造、气候、水文、地貌等基本要素,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规律和变化趋势;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部分则主要介绍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交通、文化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浅谈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

0 7 4 2 0 0)
交流 的 群体 活动 ,在宽 松 民主 的教 学环 境 中促进 学 生主 体精 神和 创新 能 力 的发 展 ,凸现 学 生个性 ,适应 了健 全人 格 、多重 人格 发展 的需 要 。 2 . 2 开放 地理 教 学过程 ,凸现 有效 性 。 2 . 2 . 1 教学 时间 的开 放 。 封 闭 的教 学过程 以上下 课铃 声作 为教 学 的起 点 和终 结 ,而 开放 教 学过程 是 没有 起 点和终 点 的 。它包 括课 堂 向课前 开 放 即 向学 生 公布 教学 内容 ,学生 可先 通过 查 找资 料 、搜集 信 息、 预 习新课 。课 堂 向课后 开放 ,封 闭式 教学 是把 所有 的 问题解 决 在课 堂 ,而 开放式 教 学则 提 倡把 问题带 出教 室 ,带 向生 活 。因此 ,下课 铃声 绝不 是教 和学 的休 止符 , 而应 成为 继续 探 究 的新 起 点 。 2 . 2 . 2 教学 空间 的开 放 。地理 课实 行空 间开 放有 独特 的学 科优 势 。运动 场 、实验 室 、地 理 教室 、 电脑房 、 图书馆 、博物 馆 、科技 宫 、气象 站 、科 研 院 所 、居 民小 区 、工 厂 、农村 、广 阔 的大 自然 都可 以成 为 地理课 堂 。例 如:学习 《 农 业 区位 因素 与 农业 地域 类型 》 时 ,我们 可 以把课 堂放 在 田边 或者 让学 生 以小 组 的形式 到 学校 附近 的农 村 搞一 次社 会调 查 ,思考 影 响本 区农 业 的主要 因素有 哪些 ?本区 主要 农业 地 域类 型及 特 点是什 么 ?形 成 书 面的 材料 在课 堂 上交流 。 同 时在教 学 过程 中 ,教 师要 一切 从 实际 出发 ,一 切从 学 生 的全 面 发展 出发 ,不 断 创造 条件 和机 会 ,设 计教 学情 景和 开放 性 问题 , 不对 学生 思 维 预 设任 何 框框 ,学 生 口 J ‘ 以从 不 同的角 度 , 以不 同的方 式进 行 思考 、表 达 , 畅所 欲言 。教 师 还 要敢 于、 善于 打破 原有 的 教学 设计 ,鼓 励 、引 导学 生对 教师 、书 本质 疑 ,要 “ 百家 争鸣 ” ,勇于 对 某个 地理 问题 或 观点进 行 争辩 和 发 表不 同见解 ; 允许 学生 突发 奇想 ,提 出一些 不合 常理 、 稀奇 古怪 的 问 题 ,努力 营造 “ 敢想 、敢 说 、敢 问、敢试 ”的学 习氛 围,为 学生 思考 、探 索 、 发现 和创 新提 供最 大 空间 ,给每 一个 学 生展 示 自我 的舞 台。 2 . 3 开放 地理 教 学评价 ,凸现创 造 性 。 教 学 开放 性 评价 是 以促进 学 生主 动发 展 为 目标 ,锻炼 学 生发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分 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准确 合 理 的评价 ,能充分 调 动学 生的 内在 需求 ,提 高学 习积 极性 。 2 . 3 . 1鼓 励 为主 。在 教学 实践 中 ,以表 扬 鼓励 为主 ,并 不 意味着 放松 对 学 生 的要 求 ,而是 通过 鼓励 ,增 强 学生 的 自信 心 。 2 . 3 . 2 因材 施评 。开放 性评 价 ,要针 对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采取 不 同的评 价 方 式 。对 于课 堂 上表 现一 贯积 极专 注 , 已养成 良好 的 自主 学 习习惯 的优 秀 生,评 价 要 旨在 激励 他们 勇 于挑 战和 创新 。对 于 学 习成绩 较差 的学 生 ,评 价 应重 在 鼓励 ,哪怕 是一 个微 小 的 闪光点 , 教师 也不 能放 过 ,帮助 他们 树 立 信心 ,获得 成功 的体 验 , 以挖 掘其 更大 的潜 能 。 2 . 3 . 3把 “ 评 价权 ”交给 学生 。为 了培养 学 生主 动探索 的 主观 意识 ,要 把 “ 评 价 权 ”交给 学 生 ,组织 讨论 ,要善 于运 用评 价 的 “ 诱导 模式 ”。 比 如, “ 他 ( 她 )画 的风 向 图正确 吗 ?” “ 你认 为他 ( 她 )说 的合理 吗 ?为 什么?” “ 这 样 回答全 面 吗 ? ”等等 ,把 学 生推上 评 判 台,促 使其 在 课堂 教 学过 程 中专心 听 、认 真想 、大 胆说 。

2022地理新课标变化解读

2022地理新课标变化解读

2022地理新课标变化解读一、修订原则坚持目标导向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

坚持创新导向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

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

二、“课程性质”变化三、“课程理念”变化四、“课程目标”变化:义务教育阶段首提地理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的培养。

五、“课程内容”变化1.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搭建基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主题式内容框架2011版:以区域地理学的领域(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平铺设计安排课程内容,学科逻辑很强,但对学生学习立场考虑不够。

2022版:从空间尺度的视角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

地理课程以认识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并将地理实践活动和地理工具的运用贯穿其中,形成将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现了学生学习立场。

2011地理课程内容结构2022地理课程内容结构2.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进一步突出地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包括制订学习目标、选取学习主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开展学习评价等环节,强调课程设计要突出整体效果。

具体学习活动有:①探索太空,逐梦航天;②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④区域发展;⑤美化校园。

六、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整体刻画。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理念(一)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表现为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

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这些品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外,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学习模式。

但是,由于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情况也不尽相同),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习模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以一定的学习模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自身特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我国古时便注重对技能的培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的确,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温故而知新,以新求新,学习成绩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四川省广安工作站李向军推荐)谈地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四川省武胜中学屈华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的状况如何,应该是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还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学生学习自主性缺失、师生之间情感性流失、能力培养创造性遗失、教学活动学科性丢失的“四失”现象。

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新理念。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显得牢不可破,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核心角色不可动摇,学生只能是被动的配角扮演者。

由此,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去考虑如何教,如何完成知识传授,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进而造成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失。

对此教师必须大胆地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前介入和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高一地理第五单元关于“工业的区位选择”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展开,但如果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提出另类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哪种方案更易理解和掌握,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比较,学生认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可以通过下述环节来进行:①了解区位概念,宏观上熟悉区位因素以及区位因素的变化;②对比具体工业城市,区分区位因素差异,以便深入理解影响因素,特别是主导影响因素;③结合案例拓展思维,应用综合方法全面分析;④典型练习精讲精练、巩固和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就使学生不会总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去机械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应该说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开始。

二、重视学习活动的探究性地理学科的概念和原理只有和相应的探究与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心智获得实质性发展与提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从而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理念已深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理念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对全体学生负责,引导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和师生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更好的实施。

下面我就以“黄土高原”为例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以及师生互动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就学生而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

学生大都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文字、图像等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我在讲黄土高原时,一开始就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我在上课过程中又展示了大量的相关图片(如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等图片),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读图能力的培养地理学习中少不了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图,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用图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而且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抽象的地理概念。

例如:在展示黄土高原范围时,我采用多次闪烁的方式使学生对黄土高原范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地理读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又如:在分析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的成因时,我就给学生“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形成图”,且图中的风向我制作成动画效果,学生很容易就看出一个规律:“离风的发源地越远,风力越小,搬运的颗粒也越小”。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共有5条,这些基本理念和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6条基本理念相比较,有些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有些则有性质上或者程度上的不同。

高中地理课程的5条基本理念可以概括成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第二条基本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以上两条理念是根据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要求衍生而来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高中地理课程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它也是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从兼顾社会、学科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出发,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互相统一和渗透整合,并力图将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框架设计、目标制订、内容选择、标准拟定、活动安排以及课堂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之中,是高中地理课程最核心的理念。

而这一核心理念的重心又落在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上。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几乎所有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技术或其他学科,都受到国际性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因此学习这些学科的学生必须具备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方面的有机综合体与反映。

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知识与技能──便于学生沟通横向学科领域,促进相邻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知识技能不仅关系到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而且关系到日后从事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效率。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表面地理环境、自然现象、人文历史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理念初中地理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目标。

它强调以下几点理念:1.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创新精神。

2.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3.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环境的构成和差异,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地图、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基本地理知识,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地球与地图: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2.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城市的发展状况;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等。

3.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世界的主要国家、城市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4.人文地理: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理念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理念摘要:新课程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就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高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能力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使我们不得不再次正视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

为适应这种新形式,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用新课程理念引导现代高中地理教学。

一、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而,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师应帮助学生增加成功与获得喜悦的机会。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当然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做积极的努力。

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与和蔼的教学态度都会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也就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当然也就容易创设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二、用新课程理念引导现代地理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途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来落实。

新课程在内容上力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需要,不再将教材视为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将其作为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的一种文本或中介,并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给教学以多样的诠释角度。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流程为:创设情境—主动探究—寻求结论—实践应用。

情境的创设应尽可能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图画情境展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实践问题。

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必要时给予学生点拨和解疑,但更多应是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1-1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1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1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

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教 师在 课 堂 上 要 营造 适 合 学生 学 习 的 学 生 作 为 教 学 的 出发 点 ? 不 是 给 学 生 留 有 鉴 于 此 , 们 认 为 在 乎 素 教 学 中 进 行 必 是 我 情境 , 以教 材 为 本 走 向 以学 生 发 展 为 主 , 下 充 分 的 思 维 空 间等 等 , 些 问 题 确 实 值 要 的 地 理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尤 为 必要 。 从 这 从 以 讲 授 为 主 走 向 以 指 导 为 主 , 课 不 再 得 我 们 深 思 。 上 地 理 课 内 、 外 活 动 应 生 动 有 趣 、 富 课 丰 是 仅 仅 传 授 知 识 , 是 师生 一 起 分 享 理 想 , 而 以 教 师 为 中 心 组 织 课 堂 教 学 、 书 本 多彩 、 有 吸 引 力 、 是 搞 好地 理 课 外 活 动 以 富 这 体 验 生 命 的 价 值 和 自我 实 现 的 过 程 。 师 为 中 心 传 授 知 识 、 课 堂 讲 授 知 识 为 主 的 成 败 的 关 键 。 教 以 选择 活 动 内容 时 , 力 求 知识 要 的 角色 从 传 统 的 知识 传 授 者 变 为 学 生学 习 教 学方 式 , 来越 不适 应 社 会 经 济 发展 , 越 知 性 、 象 性 、 味 性 三 者 很 好 结 合 起 来 。 形 趣 例 和发展的组织 者、 进者和领导者 。 促 因此 , 识 增 长 和 学 生 心 理 的 变 化 。 在 课 堂 教 学 如 : 要 在 地 理 教 学 中教 师要 与 学 生 真 正建 立 一 种 中 发 挥 教 师 的 主导 作 用 , 教 师 成 为学 生 使 () 味 类 活 动 。 猜 谜 语 、 境 旅 游 、 1趣 如 情 彼 此 敞 开 、 此接 纳 , 相 尊 重 、 相 理 解 、 探 索 知 识 路 上 的 引 路 人 和 帮 助者 , 慧 的 手 工 拼 图 、 识 竞 赛 、 事 会 等 。 彼 互 互 智 知 故 有 着 人 格 碰 撞 和 精 神 交 流 的 新 型 师 生 关 启 迪 者 。 以教 材 为 基 础 , 助学 生 借 助 教 科 帮 () 2实践 类活 动 。 等 高线 制作 、 市功 如 城

对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对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对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摘要: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

本文从地理新理念产生的背景入手,在详细分析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新理念的特点,以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把握高中地理新课程,促进地理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理念特点20世纪末以来,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愈显突出,由于地理学科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国民地理素养的培养,要求国民不仅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地理能力,能够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2001年,我国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对地理课程进行了改革,构建了新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地理课程理念。

正确认识和理解新理念是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一、新理念产生的背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公民的地理意识、培养地理能力,对地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美国率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美国人缺乏地理知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进和加强地理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地理意识。

英国继美国之后也开展了地理教育改革:1989年学校开始将地理课程引入国家课程;1991年3月正式颁布了英国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把地理列为10门必修课程之一。

英国地理课程通过学生对当地自然、人文地理情况和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考察,进而分析、探究、得出自己的观点与结论,不仅将所学地理知识加以应用,还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特点1.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

高中地理课程新理念的第一条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的成果吧!”同时在试题旁边加上一些鼓励的、提醒的亲切话语,
如“愿你读得仔细,答得认真!”“相信你自己!”“别忘了检查
哟!”等等,减缓了学生考试时的紧张情绪,使考试形式变得有趣起
来。 2.增强试容。故此,在命题时不妨注意
一下,有趣的题目会使学生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
A.传染扩散 B.迁移扩散 C.刺激扩散 D.等级扩散 (16)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地震造成16万多人伤亡,你认为造成如
此大伤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3)内 力;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4)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 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5)天然橡胶;马来西亚。 (6)锡、马来西亚; (7)印度尼西亚 (8)逆;东北风;寒冷 干燥;温和多雨; (9)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加; (10)东盟、 马来西亚。 (11)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一年可种3季; ②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④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2)城市化导致耕地和农民减 少; (13)B、C; (14)佛教;C; (15)B;(16)①灾害本 身规模巨大;②灾害发生突然;③受灾的地区大多是人口稠密或旅游者 聚集的地区;④受灾地区普遍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预警机制;⑤印度洋 地区很少出现海啸,各国防范海啸这种自然灾害的意识不强。
2.唐朝时扬州的谁曾6次东渡日本结下了中日友好的光辉篇章?
3.扬州是历史上工商贸易很繁荣的城市,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
慢,其原因是:
A.是由于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B.当地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C.是由于海上运输和铁路的发展造成的
D.中国南北贸易活动减弱、商人大量外迁
4.建设宁启铁路、润扬大桥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5)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产区,其中产量在世界处第一位
的是 ,最大的生产国是 。 (6)东南亚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产
是 ,最大的生产国是 。 (7)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主要产油国是 。 (8)这个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印度半岛 以 风为主;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雅典的气候特点
D.使中小城市扩大发展为
大城市
四、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根据新课程理念,考试所关注的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
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暴
露学生的疑问、矛盾和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
个性。所以在每次的试题中我都要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北京奥委会
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请你谈谈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合理化建议?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就要求我们
实现试卷与学生的对话,在原来试卷命题的基础上,摈弃那种陈旧的、
呆板的、专制的、沉闷的、封闭的内容,增加一些新颖的、开放的、自
由灵活的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指向学生,服务学生。 1.提高试卷的亲和力
提高试卷的亲和力,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生硬的说教,对减轻
如: 1.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的是( )
A.老挝山区农民用大象运货 B.威尼斯小商人用船兴办水上市

C.阿富汗人以船代步
D.欧洲西部各国居民多乘汽车
旅游
2.扬州市修建南绕城和北绕城高速公路,目的是( )
A.节约交通线路建设费用
B.分流通过扬州市中心的
客货流
C.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
如下尝试。 一、注重联系时势热点 关注时势热点是地理教学必须注意的,也是地理新课程所倡导的。 无论是高考还是会考以及学校的考试,都可以将时势热点与试题结合起 来。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 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 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死亡人数超过16万,造成有史以来最为 惨重的海啸大劫难。于是我在2005年元月进行的高三复习考试中,我出 了一系列有关海啸的试题(被2005年1月4日的《扬州晚报》全文刊
一起,既让学生关心时势,又考查学生历史、地理、古诗文等知识,特
别是提高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扬州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就是将
高中地理下册中所讲京九铁路的区位因素进行迁移并做适当变化,还让
学生关心环境问题和学会正确评价地理事物,体现了“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注重人文关怀
2004年4月18日,古城扬州实现了百年梦想──宁启铁路扬州段正式 通车,开通了扬州-北京、扬州-上海、扬州-武汉、扬州-西安、扬
州-广州的5条客运线。 2005年4月30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古城 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实现了两座古城的“手拉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历史上扬州的两次辉煌分别是哪两个时期?
出)。 [背景资料]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 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 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40 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 亡人数已达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在 。 (11)遭受灾害的南亚和东南亚各国都是较大的稻米生产国,其生
产稻米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12)2001年以来上述地区的稻米产量有所下降,引起这一情况的
社会经济原因是什么? (13)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即派出救援队前往救援,他们到达灾
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 A.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
5.从扬州到广州要经过哪些铁路线?
6.武汉位于

交汇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是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
(作者)的
(诗名)。
7.4月18日19:50,扬州站开出了第一列驶向北京的列车,请问这
时纽约(西五区)的时间是

时。
8.从扬州到北京依次要经过江苏省、
省、
省、
省、
市和北京市。在
与陇海线(铁路)相
交。
9.从扬州到上海,铁路经过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技术是保障。 5.宁启线、京沪线、陇海线和京广线。 6.汉江、长
江;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7.4月18日6:50分。
8.安徽、山东、河北、天津;徐州。 9.长江三角洲。 10.(1)影
响公路运输;(2)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污染;(3)外来人口增
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增大等。
围绕这一生活热点实际,并将历史、地理、政治等有关知识糅合在
城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实现了两座古城的“手拉手”。 围绕这两件扬州历史的盛事,我在《高中地理下册》综合试卷中就 出了这样的题目: 背景资料:宁启铁路西起南京市,途径扬州、泰州至海安,与新长
铁路相通,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公里。一期工程为南京 至海安段,全长约210千米,项目总投资32.9亿元。
B.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 C.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 D.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
(14)上题中所描述宗教为 教,起源地是( )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南亚 D.中亚 (15)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 )
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宽松的考试氛围十分重要,从而使考试成为学生
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在试卷的开始写上这
样的话:“亲爱的同学,转眼间半个学期过去了。高中地理是否让你耳
目一新,你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吗,高中的学习你适应了吗?鼓起你的勇
气,拿起你的笔,放飞你的思维,将你的收获展示出来,检验一下这一
德国鲁尔区重新崛起对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减缓全球
变暖,如何进行国际合作……这些题目不在于学生写出什么答案,而在
于他们怎样思考答案。因此在命题时就考虑不妨给学生多一点感悟的空
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是非常有帮助
的。
12月27日上午7时16分 D.12月27日上午9时16分。 (3)从成因上说,海啸是由于 (内、外力)作用产生的;
具体说来本次印度洋地震是由 和 的撞击引起的。 (4)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各国(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从气 候类型来看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 部沿海(图中字母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失……
根据以上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海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它 与 、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四大灾
害。 (2)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16分(雅加
达〈东七区〉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 A.12月26日上午7时16分 B.12月26日上午9时16分 C.
地理命题中的新课程理念
罗定 刘伟华
新的课程体系需要新的教学观念指引,而新的教学观念将最终由新 的评价观念来体现。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考试评价对教学活动起 着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因此,是否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命题观 念,在当前也就成为亟待探讨的话题,因为它将会影响着地理教学的发 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水平。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 念,反映生动活泼的日常课堂教学,推进课程改革,近年来笔者进行了

10.扬州铁路和润扬大桥的开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
少写出2点)
[答案] :1.一次在唐代,一次在清代。 2.鉴真。 3.C。
4.(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交通网络,填补扬州及苏中铁路的空白,圆
扬州人民的百年梦想;(2)促进铁路沿线经济的发展;(3)为江苏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