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地理课件(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第2讲课时83日本印度

地理课件(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第2讲课时83日本印度

日本工业集中在“三湾一海”的原因
岛国多优良的港湾,海运便利,降低成本; 矿产资源缺乏,沿海分布有利于进口原料、燃料; 国内市场狭小,沿海分布有利于产品出口。
科技先进
思考: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在哪些地方?
筑波
科学城:筑波
北九州
硅岛:北九州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6
考向1 通过“日本自然地理特征”考查“人地协调观”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 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印度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恒河、印度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季 节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南亚3~5月形成了热季,气候干热,原因是什么?
第五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课时83
日本 印度
世界重要地区、主要国家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 和人文地理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某国家图文材料,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各自然地理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掌握世界某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及发展 措施。
√D.多海雾,能见度差
123456
明确 命题方向
由所学知识可知,北海道东部海域位于千岛 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 见度低,D正确。
123456
明确 命题方向
(2023·江苏盐城市期末)右图为“日本北海道 区域轮廓图”。读图,完成4~6题。 5.下列有关北海道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为主,沿海多渔业资源
四国岛
琉球群岛
地形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印度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主要城市。

(2)掌握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3)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点。

(4)认识印度的主要宗教、文化及社会风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印度与中国在地理、人口等方面的异同。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印度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习俗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宗教文化。

2. 教学难点:印度的地形特点、河流分布、农业发展、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印度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个国家?(2)简要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及主要城市。

(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掌握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印度的地形特点,包括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等。

(2)分析印度的河流分布,重点介绍恒河的意义。

(3)讲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特点。

(4)介绍印度的主要宗教、文化及社会风俗,引导学生了解宗教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4. 案例分析:(1)提供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解释印度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5.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印度的印象和了解。

(2)引导学生探讨印度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印度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2)强调尊重不同文化、宗教和习俗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绘制印度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了解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了解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内容1.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2.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了解印度的主要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3.了解印度的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宗教信仰。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总面积约328万平方千米,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强劲,文化历史悠久、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2.讲解(20分钟)•地理位置: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理环境。

•气候特点:介绍印度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和季节变化。

•自然景观:介绍印度的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

3.活动(30分钟)分组小组活动,让学生搜索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并做一定的介绍。

4.讲解(20分钟)•经济发展状况:介绍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指标。

•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特色产业:介绍印度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还要重点介绍印度的特色产业,如信息技术、纺织业、宝石业等。

5.讲解(20分钟)•文化传统:介绍印度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宗教信仰:介绍印度的宗教信仰,包括印度教、佛教、锡克教等。

6.总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有盲点;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3.得出教学反思,准备下次的教学。

六、教学资料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2.教学PPT;七、教学思考1.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印度》(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印度》(第1课时)课件

A( )
A.恒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 C.德干高原 D.湄公河平原
A • 4.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1中B处地势特点是 (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B • 5.如图为印度剖面图,判断A、B表示的方向是( ) A.A─东 B─西 B.A─北 B─南
C.A─南 B─北 D.A─西 B─东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2015年,我国多家手机厂商先后改变了与印度手机公司合作模式, 由整机运往印度销售改为在国内将SKD(半散装件)做好,然后运往 印度,再在印度当地完成最后的整机组装和销售。截至2016年11月, 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总计占据51%的份额,这是中 国品牌手机首次在印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原因
A.印度人工成本更低 B.印度土地价格更低 C.印度手机市场广阔 D.避免关税政策调整影响
3. 印度的地势特点是( D)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对点训练2.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D • 2. 图中所在的半岛是 ( ) A.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世界第一大半岛印度半岛
C.亚洲主要半岛中南半岛
D.亚洲主要半岛印度半岛 • 3. 图中A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印度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印度洋
印度的地理位置
0° 印度在世界的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东临孟加 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南临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70°E—90°E, 10°N—30°N之间 位于热带、亚热带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代印度》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代印度》课件
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公元前1000年 以前,沿西路进入印度北部。
古代印度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 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 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 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首陀罗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刹帝利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 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耍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 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 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 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婆罗门
统治阶级
手 刹帝利
腿 吠舍
被统治阶级
脚 首陀罗
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5.特点:在理论上皆为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 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6.影响: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印度的种姓分为四类: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余 的则属于绝对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 最受鄙视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 气候特点
温暖湿润
2.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
度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
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
佐·达罗最著名。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的内城
3.公元前15世纪后,雅利安人 入侵,建立起奴隶制小国。
雅利安人
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中其中的分 支之一,属于白色人种。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三节《印度》第二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印度人的饮食中不能缺少咖喱。咖喱是一种 辛辣的香料,不仅使生活在炎热气候中的印 度人增加胃口,还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
了解印度的两次 “绿色革命”
20世纪60年代,印度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 命”,引进并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改进灌
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这些措施使粮食产
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
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
1、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海洋水汽丰富, 夏季显著多雨
2、受地形影响,位于漏斗状谷地,地形抬升作用,形 成地形雨
3、西南季风到达乞拉朋齐之前沿途受暖湿气流 影响汇集大量水汽,降水量剧增
乞拉朋齐每年下这么多的降 水,但却并没有洪涝灾害。这 是因为乞拉朋齐是位于海拔 1300多米的半山腰上,山坡地 形,使得降水得以快速的排出,
印度服务
外包产业 涉及领域
广泛
会 计

保 险

制 药
工业 设计
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 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 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 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 称为“世界办公室”。
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收入增速与世界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比较
在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中,软件外包产业 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如图7.46所示,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外包产业每年 的增速高达30%以上,最高时超过50%。
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这次“绿色革命”
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了生态环
境。
第四部分
迅速发展的 服务外包产业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 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化团 队来完成。

初中地理七年级印度教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印度教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印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印度的人口问题。

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

3.印度的粮食问题。

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

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农业发展、人口问题、工业分布等内容。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以及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印度的粮食问题和工业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印度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农业发展、人口问题和工业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点。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印度精品课件(61张PPT)

人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印度精品课件(61张PPT)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5.文 本 一 经 产 生就 成为历 史,它 所表达 的思想 感情、 所反映 的生活 ,都只 能是过 去的, 而理解 总是现 在进行 时。当 我们接 受历史 上的艺 术作品 时,我 们当然 可以设 身处地 想象古 人的生 活,体 验古人 的思想 感情, 但我们 毕竟是 现代人 ,只能 按照我 们现在 的心理 文化结 构去理 解古人 。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 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标注在教材中。
目标导学一:热带季风气候和粮食生产
南亚1月风向
东北季风从_陆__地_吹向 _海__洋_,气流_干__燥__,降水 稀少。
南亚7月风向
西南季风从_海__洋_吹向 _陆_地__,气流_湿__润__,降水 丰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印度精 品课件 (61张P 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印度精 品课件 (61张P PT)
5、下列关于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
是(C)
A. 印度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B. 印度降水量偏少,气候干旱 C. 西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是造成水 旱灾害的根本原因 D. 海陆位置决定了印度以热带气候为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印度》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印度》教学设计(第2课时)

《印度》教学设计(第2课时)〔导入新课〕复习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等,粮食需求压力大,因此印度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我们这节课重点讨论印度的粮食问题,导入新课。

板书: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新课教学〕1、课件演示:图7.42“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让学生快速抢答:刚才在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读书明确印度水稻和小麦均居世界前列,知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

2、提问思考:印度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提示从地形、气温和降水考虑)。

学生讨论归纳:印度地处低纬地区,热量条件好,降水量丰富,地形起伏平缓,耕地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3、引导学生读34页阅读材料“两次绿色革命”,思考: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并找出“绿色革命”重要措施。

4、学生发言,教师小结:通过“绿色革命”,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目前印度粮食不仅能够自给,且有一定的余粮出口。

5、课件演示:对比图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7.43“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以及“印度的地形”,思考:水稻和小麦的分布与印度的年降水量和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6、学生观察,对照分布图,分组讨论,归纳: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河沿海平原上;小麦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河德干高原西北部。

7、教师点评,得出结论: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且不同的生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8、转承印度的工业(返回主页)。

板书:五、发展中的工业9、,指导学生读书35页,思考完成填表:发展本国工业,取得较大的成绩,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

课件演示:图7.44,7.4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找出主要工业城市。

10、学生阅读P36页阅读材料“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自由谈谈看法。

南亚与印度(第2课时)

南亚与印度(第2课时)

印度概况
一、自然环境 观察图册或下图识记印 度经纬度位置、回忆地形 特点、气候类型。
1.位置 大部分北纬10 °-北纬30 ° 之间;80 °E从中间穿过
印 度 2.地形 北部: 中部: 南部:
3.气候: 主要类型: 特征: 成因: 影响:
二、人文环境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印度
1. 人口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显著特点?
复习提问
1.南亚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主要国家及首都。 2.南亚的主要地形区、地形特征、河流流向及原因。
3.气候类型及分布,热带季风气候成因、特点、对农 业的影响。
4.3~5月份是该国的热季,请分析其原因?分析乞拉 朋齐成为世界多雨中心的原因?分析孟加拉国洪涝问 题严重的原因。 5.南亚和东亚季风气候比较。(从气候类型、分布、 成因、风向等角度比较)
东北部
雨水充足, 有排水良 好的低山坡。
恒河三角洲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3.印度的资源与工业分布 有何关系?
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
工业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产 地,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 本
工业 部门 分布 分布条件
钢铁 德干高原东北 铁煤锰与矿区 工业 部(加尔各答) 距离近 靠近最主要的棉
棉纺 工业
棉花 水稻
A B C D E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茶叶、黄麻
农作物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 关系
东北部, 水稻需较多的水, 半岛沿海 上述地区是平原 地区 且降水充足。 德干高原西 小麦 北部恒河上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 较强,棉花生长后期 游地区
水稻
棉花
茶叶 黄麻
需晴朗的天气。这些 德干高原 地区地面起伏平缓、 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西北部

初中地理《印度》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教案

初中地理《印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

2. 掌握印度的人口数量和增长特点。

3. 认识印度的宗教、文化和农业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1.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教学难点:1. 印度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类型的理解。

2. 印度的人口增长原因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

3. 印度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的自然风光、民间舞蹈和泰姬陵等图片,引导学生猜测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国家。

2. 教师简要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中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二、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方位。

2. 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3. 教师讲述印度的地形分布,强调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三、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世界人口数前六位国家,引导学生读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

2. 教师讲述印度的人口增长原因,如高生育率、低死亡率、医疗条件改善等。

3. 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四、印度的宗教、文化和农业发展(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的宗教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主要宗教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印度的农业发展情况,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灌溉技术的应用等。

3. 教师讲述印度的饮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特色美食。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人口增长特点和宗教、文化、农业发展情况。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绘制印度的地形分布图,并简要描述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和农业发展情况。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

七年级地理印度教案【篇一: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印度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印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地形特点。

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征,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读图分析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从材料中分析出印度人口增长快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印度的自然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我们要了解、爱护、珍惜这个人类的家园。

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

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印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②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难点:农业的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印度人的穿衣、风俗等日常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并且通过设计导学案,开展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极具印度特色歌曲,吸引学生注意,感受异域风情。

上课时,教师提问:歌曲好听吗?学生回答:好听。

教师:好听,就是听不懂歌词,那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是哪一国的歌曲?从而引出印度。

但是并不直接开始新课教学,而是从印度独特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入手,播放印度舞蹈视频,展示印度服装、恒河沐浴、湿神婆、神牛、泰姬陵,在讲解期间更是运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颜值很高来形容印度美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很快对印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把学生分成八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导学案,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印度-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和历史。

2.掌握印度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分布规律。

3.理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

4.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印度的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印度的自然环境概述•介绍印度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分布规律。

•着重介绍喜马拉雅山脉和恒河平原的地理特征。

2.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了解印度在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边境特征。

•学习印度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概述。

第二课时:印度的文化和历史1.印度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色•了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

•着重介绍印度教的发展和影响以及世界上最大的人类集会“喜马拉雅-卡姆巴瑞鲁”。

2.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莫哈玛德·甘地、泰戈尔等历史人物和文化符号等。

第三课时:印度的经济发展及问题1.印度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介绍印度的经济现状和发展阶段,如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等。

•分析印度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贫困和不平等等。

2.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了解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如科技和环保产业等。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贡献自己对印度的看法和见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3.利用案例分析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着重考察学生对印度地理、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问答和测试方式,检验学生对印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1.教材: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多媒体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2课圣雄甘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3:第2课圣雄甘地
(3)特点: 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 甘地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
1946年6月6日,圣雄甘地同后来成为印度 第一任总理的尼赫鲁在一起。
印度的独立:二战结束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 立。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印度分为 印、巴两个独立国家。
印巴分治
体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含义):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时年79岁。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 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甘地在宽容和博爱中终 结了他的人生。
游人在瞻仰甘地的陵墓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中)在新德里向圣雄甘 地纪念坛敬礼。
缅怀圣雄甘地 人们向圣雄甘地纪念坛抛洒花瓣。
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 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 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2、过:
⑴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始终对英国 政府抱有幻想,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⑵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 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总评: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 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 “国父”称号。
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其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
四、综合评价甘地:
1、功:
⑴领导南非印侨斗争,创立了非暴力理论,不仅 是印度人民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⑵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打击 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⑶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众说纷纭评甘地:
甲:甘地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绿色革命”的目的和结果。

知道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资料分析、归纳印度的气候、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印度的气候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印度的两次“绿色革命”。

【教学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资料了解、视频体会、活动归纳、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印度不但人口众多,而且水旱灾害频繁。

那么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解决粮食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学习(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类型读图,说一说印度所在的温度带。

(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读图,说一说印度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气候特点读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读南亚1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每年10月~次年5月风向→东北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特点→气流干燥,降水稀少雨季:读南亚7月风向图及教材33页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6~9月风向→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特点→气流湿润,降水丰沛3.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风力强盛,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降水多→水灾风力太弱,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少→旱灾4.粮食生产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阅读教材34页的材料——两次“绿色革命”,回答问题。

第一次“绿色革命”时间:20世纪60年代结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力减弱。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7.3 印度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学:7.3 印度 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
邻国位置:北临中国、尼泊尔、不丹;东临缅甸和孟加拉国;西北部巴基斯坦;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分三部分):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2、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3、主要河流:恒河,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被印度人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
班加罗尔:印度软件工业中心,新型电子中心。
4、工业特点——发展中的工业
独立后在原有纺织工业和采矿业的基础上,发展起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如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3月21日
二、水旱灾害频繁
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雨季(6—9月)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西南风),旱季(10月—次年5月)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东北风)。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绿色革命:由于人口增长太快,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60年代后,实行了绿色革命,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人口增长的特点及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资源和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1、读课本图7.34找出:、找出印度主要的陆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3、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4、印度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归纳)

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初中地理《印度》教学设计第二节印度一、文明古国二、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业发展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关于“印度”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示例2【教学重点】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及其中心城市【教学难点】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发展的自然条件【教学用具】印度农作物分布图;矿产资源的分布与主要工业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教学过程】(引入)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印度具有发展经济的有力条件,但由于长期遭受英国殖民统治,资源被大量掠夺,经济落后。

只有在印度独立后,不仅农业得到了发展,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印度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工业化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板书)三、发展中的民族工业(提问)一个国家的工业建设对哪种自然条件要求较高?(矿产资源)(展示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提问)印度有哪些矿产?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印度都有哪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学生回答)教师注意总结: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经济发展畸形,只有采矿业、纺织业比较发达。

独立后,印度重视培养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了民族工业。

其中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核能、电子、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目前,印度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

(提问)印度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展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归纳(农矿产品与工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用表格表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工业部门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钢铁工业德干高原东北部煤、铁、锰丰富,矿区邻近棉纺工业孟买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麻纺工业加尔各答地处黄麻产地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三个城市,确认这三个城市在图中的准确位置,展示印度城市的景观图片,简要介绍这三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
2.了解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3、用实例说明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印度居民饮食习惯的影响
4、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学习重点
1.印度的粮食问题
2.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A、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由于频繁、等原因,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

在年代,印度实行了“”,改进了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现在,不但能够自给,而且还有部分出口。

2、和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3、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

北方人以小麦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的薄面饼。

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其主要原因是北方多,南方多。

对照图7.41和图7.42、7.34,说出印度、小麦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地形分布的关系
4、水稻分布在印度半岛部和沿海(填地形),降水的地区;小麦分布在高原西北部和恒河游、降水的地区。

B、发展中的工业:
1、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主要发展纺织业和采矿业,现在,印度不仅公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是世界上几个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软件大国,也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技术的国家之一。

观察并分析7.43“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找出主要城市工业城市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并回答如下问题
2、印度工业中心的分布接近产地,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3、1999年,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二)互动探究
1、印度的水稻、小麦的分布与降水、地形的关系
2、印度工业中心和原料产地的关系
(三)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B.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C.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D.印度目前已是发达国家
2.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玉米
B.小麦、玉米
C.水稻、小麦
D.棉花、茶叶
3.印度最大的港口和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
A.加尔各答
B.马德拉斯
C.孟买
D.新德里
4.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
B.从20世纪到现在,印度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
C. 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D.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5.结合印度年降水量图和城市分布图,下列地点降水量最大的是( )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乞拉朋齐
D.加尔各答
6.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6月为旱季,7—12月为雨季
B.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C.目前印度已能出口一定的粮食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7.有关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黄麻产量最多的国家
B.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多的国家
C.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D.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8.加尔各答是( )
A.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C.印度最大的城市
D.印度最大海港
二、探究题: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