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原因探析
浅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
浅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作者:汪凌娜甘韵怡来源:《中国市场》2008年第01期摘要:本文简述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并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周期波动情况,探析了中国周期波动形成的原因,并得到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理论;特征;启示一、经济周期主要理论凯恩斯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归结为《通论》中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降低,从而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短期中出现衰退。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模型。
其乘数-加速原理的主要思想是投资数量的增长会通过乘数作用使收入和产量的增加,而收入和产量的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
而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收入或供给增长的速度快,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增加,经济处于扩张期;反之,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减少,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期。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1.投资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投资率的剧烈波动导致经济的一冷一热,经济周期即表现为短促的扩张期和较长的衰退期。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拉动的主要动力,粗放式投资大量增加,使得中国的投资率历年增高。
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度波动引起了经济的波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4年达到70477.4亿元,而2005年增至88773.6亿元,增速达26.0%,到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同比增长25.9%。
较高的投资增长拉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但高水平的投资不可一直持续,当其下降时即会导致GDP的剧烈波动。
2.物价波动是经济波动的另一原因。
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能够反映商品的供需状况,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消费和生活,人们会选择消费或不消费,这直接会冲击我国经济市场。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分析黄涛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波动”的运行态势,并先后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
尽管不同周期的波动特征不尽相同,但动态地看,四轮周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而一致的演进规律: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逐渐增强,经济平均增速呈下降趋势,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明显提高,经济波动的不对称有所减弱,以及经济日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初始阶段,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较之前几轮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周期规律,把握新周期下经济运行的阶段性特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动态演进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持续改善,顺利实现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转型,并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社会结构明显优化,科教文卫事业获得蓬勃发展;顺利实现“三步走”伟大战略的前两步,国际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然而,不同年份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典型的高波动特征:经济大起大落,有着较大的波幅;起伏频繁,波动的频度高;“过热”易而“降温”难,扩张与收缩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
由于经济剧烈波动不仅会损害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也会危害一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经济波动给予密切的关注。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①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结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和不同周期间的动态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2021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就如何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基本特征——高增长和高波动。
1979-2021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了年均9.9%的高增速;相应地,此期间国民总收入增长了19.7倍,人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了9.6倍。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2月118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顾纯磊(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摘 要:根据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根本不同,本文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大的周期,并进一步在两大周期内划分为若干小周期,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了引起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对于应对今日的经济危机,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字: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 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2—0118—01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此,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恢复和发展,虽然其中遭受了几次重大政治事件(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更是步入了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国的经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经历起起伏伏的周期性波动。
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幅度较1978年之后的经济波动幅度要剧烈的多,其中更是有几年经济增长率跌为了负值;而在1978年之后,经济的波动仍然有波动,但幅度却小了了很多,而且越往后,波动的幅度越小,特别地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再也没有小于零过。
就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
正是基于此,我在此以1978年为分界点,把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1949-1977和1978-2008两个大的周期,而在两个大的周期内,又分别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较小的周期,根据图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具体为:改革开放前主要划分为五个小周期,分别为1949~1957,1958~1962,1963~1968,1969~1972,1973~1977;改革开放后划分为以下几个小周期1978~1981,1982~1986,1987~1990,1991~2008。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波动分析1. 1978-1983年中央领导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严重扭曲的实际情况,想继续按照过去的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而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上。
1978年-1985年间,要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在全国形成14个大型重工业基地,做到在8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
从国外引进耗资160亿元的9套大型化工项目,以及100套综合采煤设备、宝山钢铁厂等22个项目,共耗资600亿元。
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国民经济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力量,财政力度加大造成了财政赤字。
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使得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投资主体,各级政府和企业由了独立的利益和投资自主权,但国有企业机制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利益与责任具有非对称性,盈亏与风险具有非对称性,投资最终决策者是国家,企业可以从国家决策投资中获取利益,但不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因此,企业热衷于向国家争项目正投资,而不顾资金成本,盲目向银行贷款,加大投资力度,造成社会投资过热,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2. 1984-1990年(两次经济过热)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扭转了1981- 1983年期间计划经济思想的回潮。
当时全国上下群情振奋,认为从此可以放手改革。
此外,从1985年起执行的扩大专业银行贷款自主权办法在设计时发生了一项技术性错误,导致各基层银行不但对企业的贷款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还送款上门,鼓励企业多借贷款,竞相扩大信贷规模,逐级部署,制造“基数”。
货币供应迅速增加,1984年,现金发行比上年增长%,银行信贷总额比上年增长了%,其中仅12月就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物价开始飞速上涨。
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但落实不到位。
1986年开始经济再次过热,1988年全面爆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和1989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和%,涨幅比1986年分别提高了和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探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fAnh nN r lU iesy o ra o s a oma nvri t
2 1 - 0。 2( 0 0 1 1 5): 7—1 0
改革开放 以来中 国经济周期波动探析
钟 辰 刘 飞
( 悉尼大学 经济系 , 澳大利亚 悉尼 2 0 ) 06
2 世纪 8 0 O年代 , 电、 以彩 冰箱 和洗衣机为代表 的家 用 电器 产业 、 纺织 工业 迅速 增 长 , 为带 动 中 国经 成
20 , 国际金融 危机 的影 响下 , D 08年 在 G P增长 率才 出现较大 的下滑 , 20 而 09年及 现在 大 部分 专家 预 测 的 21 00年 G P增 长率 同 20 也没有 大 幅 的 D 08年 波动 , 这说 明我 国经 济增 长 的稳定性在 增强。
一
圈 1 17 2 0 9 8— 0 9年中国实际 G P增长率及 C IP I D P 、P 变化趋势图
收 稿 日期 :0 0 0 — 2 2 1 — 3 1
( ) 二 经济 波动 的幅度趋 于平缓
分 析 中国改 革开放 以来 的三个 经济 周期 可 以
发现 , 前两个波动周期波动幅度 明显要 比最近一 个周期 的波动幅度大。前两次周期 中, 5 在 年左 右的时间内 G P增长率都出现过接近 1%的波 D 0
摘 要: 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经 济经历 了三次 完整的周期 波动 。本文对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经 济周 期波动的
特 点、 经济周期波动的原 因及其波动不 同阶段 的宏观 调控政 策进行 了剖析 , 此基础 上 , 测 了未来经济 在 预 波动趋 势并给 出相应 的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 经济周期 ; 经济波动 ; 主导产业
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探讨
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探讨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些波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
一、周期性波动中国经济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以我国GDP增速为例,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一次比较明显的波动,但在2009年后,我国经济增长率便呈现出了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
然而,在2011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率又先后下降了一些。
这种周期性的波动,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另一方面也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结构性调整引起波动中国的经济结构在变化中,一些产业蓬勃发展,另一些则步履维艰。
比如,传统的制造业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过剩产能以及环境问题。
而新兴产业,则正在逐渐崛起。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往往会引发经济波动。
以2015年的股市暴跌为例,中国的股市泡沫是由在短时间内发生的结构性的投资调整引起的,而非我国整体经济状况的反映。
三、外部因素的波动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
比如,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疫情等等,都可能引发经济波动。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十分重要。
四、制度变革引发波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制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因为各种利益关系,经济改革不断遇到各种问题。
比如,困扰中国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既涉及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也牵涉到利益的调整。
每一次的改革都可能引发一定的波动。
五、投资者情绪波动在金融领域,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会对整个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这种波动往往是由市场预期或者言论引起的。
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念,并对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
六、总体上稳定增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经济波动的范围和强度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深究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
深究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指经济增长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出现起伏或波动的现象。
这种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内部因素包括经济结构、政府政策和人口变动等。
中国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会存在差异,从而引发经济周期性波动。
政府政策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的调整可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
人口变动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例如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等的变化可能改变消费和生产的需求。
外部因素包括全球经济情况、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政策等。
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其经济增长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或衰退、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等都可能波及中国经济,引发周期性的波动。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表现为经济增速的高低波动。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扩张期。
在繁荣期,经济增速较快,就业和收入增加;而在衰退期,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和收入下降。
复苏期是指从衰退期到繁荣期的过渡阶段,经济开始逐渐复苏;扩张期是经济增速较快、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的时期。
为了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例如,在经济增速过快时,政府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控制信贷增长,以遏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而在经济增速过慢时,政府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还在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经济波动的影响。
例如,加大对创新和技术升级的支持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强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发的,政府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和结构性改革措施来应对这种波动。
不断推进结构性改革和提高经济韧性是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作者:郭众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31期内容摘要: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
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乘数-加速数”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敛散性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投资波动乘数-加速数模型仿真模拟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现状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是指一国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过程,而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因素同时而普遍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
但许多学者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来的收敛与发散趋势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在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提出政策建议时缺乏实际效果的模拟。
基于此,本文采用“乘数-加速数”模型以及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定量研究,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宏观经济政策建议效果进行模拟。
我国经济周期的划分及原因分析本文根据“谷-谷”法将我国1953-2009年划分为9个经济周期,而从2010年开始则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见表1)。
1953-1976年,经历了5个较为完整的周期,属于典型的古典经济周期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周期表现为经济波动幅度变小,处于扩张状态的概率较大,由原来的“大起大落”变为“短起短落”,再到1994年以后的“缓起缓落”,从2001年开始表现为“高位-平缓”型。
中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逐渐形成“高谷底、低峰值、长平台”的周期特征,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
在对经济周期初步分析之后,本文试图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创造供给也创造需求,是供需一体的经济活动。
我国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图1(数据来源同表1)表明1979-2012年期间,特别是1990年以来,当投资增长较快时,经济增长也较快;投资增长放缓,经济增长也减慢。
二者总体上保持一致,但也有差别,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于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原因探析
和世界市场双重特征的重要开放经济体。 一方
1投资与货币 、 信贷的冲击。 货币的超量供 面中国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一个
降) 曲了资源配置 , 扭 导致投 资上 升, 更多 厂;另一方面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 资金 对
经济, 主张减少经济干预, 保持央行独立性, 实 给 ( 表现为实际利率下降、 获取贷款的难度下 大量吸引外 资, 出 口总量不断上升 的世 界工 进 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技术冲击, 反周期 的流向一些资金密集型产业, 从而导致对投资 外贸易的依存度也不断提高。 过高的对外依存 政策不起作用。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引起经 品的需求增长 , 供求关系原理使得投 资品价格 度 ,使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
经济周期 是宏观经济 学中的一 个重要概 行调整之后,94 16 年又上升到 1. 8 %,这是国 3 从图1 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经济的周期波 念。 早在 1 世纪初期, 9 人们就开始使用这一术 防建设的前期高潮。接着,96 16 年发动了“ 文 动表现出了明显的 朱格拉周期’ “ ’ 特征, 具体概 语 来描述 经济运行 中“ 一起一落 、 不断交替 的 化大革命”经济又出现 了负增长, , 形成第三个 括为:1经济周期波动 的幅度逐渐缩小 , () 经济
最终中央政 性的微观 理论基础 。 新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周期 理论认为 , 、 知识 研发投 资具有外 部正 效应, 因 演变为投资过热和整体经济过热,
看作是经济体系内在缺陷的一 种表现 。 因为市 此 主张政府放 弃过多 的关注 短期经 济波 动的 府进行强力约束迫使经济 降温 。 场机制存在着诸如价格粘 性、 金融部门低效等 相机 抉择政策 ,而更多 的着 眼于长 期经济 增 就业和产 出水平运行 , 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必 策 。
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分析
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分析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波动的现象。
经济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下面将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进行分析。
1. 科技创新与经济周期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技术的引领下,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科技创新的成功应用,市场饱和度逐渐增强,创新效应递减,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引发经济周期的波动。
2. 金融政策与经济周期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央行可以调整利率、调节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波动情况。
通过加大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而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经济增长。
因此,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3. 政府政策与经济周期政府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开展公共投资来影响经济的波动。
例如,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加税和减少公共投资来控制经济增长。
4. 国际经济环境与经济周期国际经济环境对经济周期有着重要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频繁使得国内经济波动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例如,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或出现金融危机时,将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引发经济周期的波动。
综上所述,经济周期的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科技创新、金融政策、政府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着经济的波动情况。
充分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应对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2 相关系数检验 泊
白相关 系数指一 个时 间数 列与其不 同滞后期 数列的相 关 系数 ,它 可以有效 地量化数 列不 同时期数值 问的关联程
度 。自相关系数的检验过程为 : 首先 , 计算出经济增长率数列 滞后 1 2 的 自相关 系数 r 再求 出每个 自相关 系数的标 —1 期 k , 准差 s= [1r) n k 2 】 最后检验 的绝 对值 是否大于 =(- ̄/ — 一 ) ,( , 1 6 以判断经济增 长率是否能够通过统计显 著性检验 , . S, 9 计
增 长率指标 : :1 . ,T .8 z 3 2 I> .6说 明经济 93 ( 2 ,一 Leabharlann 。z 1 , 3 2 2 l 9
增长率数据缺乏随机性 , 在有规律的变动。 存
近几年经济 的持续增 长似 乎让 人们淡忘 了经济周期 ,然 而 , 20 0 7年爆发 的美 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 , 再一
收 稿 日期 :0 0 0 — 6 21—32
波动率计算公式 R ( — , = Y ) 计算 结果表 明: 由消去长 期增 长趋势方法得到的波动率 与 G P增长率 一样 ,都可 以描述 D
经济总体的波动状况 。通 过同 G P增长率波动周期 比较 , D 可 以发现 , 二者均 经历 了四个周期 , 目前 正处在第 五个周期 循 环中 , 只是波峰 与波谷 出现的年分 不一致 , 动率的波 动滞 波
指数趋势的 ,因此设其增长 曲线 为: a y b,它 的对数形式 为: = L Y L a tn 。将数据 资料 录入 E i s n = n+L b Ve 软件 ,得 到拟合方 w 程:n = . 5 1+ .9 2 3, 209 8 。转化为指数形式 : L Y 44 2 9 00 4 1t R = .9 3 7 Y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及其成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周期性波动。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特点1. 快速增长期改革开放初期的20年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以及国内资本的投入。
这种快速增长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
2. 高波动期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波动的阶段。
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明显的波动,GDP增速从20%以上下降至5%左右。
这种高波动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内结构性问题的累积,如产能过剩、投资过快等。
3. 稳定增长期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政府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相对稳定,维持在6%到7%左右。
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来稳定市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4. 新常态期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
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从过去的两位数降至6%以下。
新常态期的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成因1. 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中国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比较敏感。
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争端等外部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经济周期的波动。
2. 结构性问题的累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结构性问题的累积。
比如,投资过快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劳动力市场的矛盾,资源环境约束等。
这些问题逐渐积累并爆发出来,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波动性。
3. 政府政策的调控中国政府在经济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试析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
的波 谷 年份 都 保 持 了 经 济 增 长 水 平 的绝 对 上 升 ,
期形 成 机制 的研 究 不 够充 分 。对 此 ,本文 将 在概 要 所 以均 为增 长 型 周 期 。这 是 我 国经 济 周 期 波 动最 说 明我 国改 革 开放 以来 经 济 周期 特 点 的基础 上 , 运 明显 的特 点 。 用乘 数一 加 速 数原 理 , 实证 角 度分 析投 资和产 出 从 的交 互 影 响 ,据 以说 明 我 国 经 济 周 期 波 动 的 内生 第二 ,经济 周期 波 动 的平 均位 势较 高 。平 均 位 势是 指 每轮 周期 波动 中各 年度 平 均增 长率 。在我 国
期 波 动 的状 况 。按 着 “ 峰一 峰 ”法 大 致 可 以把 这 表现 出大起大落 的特点 ; 4周期 ,经济波动较为平 第 时 期 的经济 周 期 波 动 划分 为 4个 周 期 。前 3个 稳 ,呈 现 出经 济 “ 着 陆 ” 后 “ 软 软扩 张 ” 的 新 特
一
周 期 的详 细情 况 见 表 1 ,尚在 进 行 的第 4 周期 从 点【(0 P 】
机 制 ; 明充 分发 挥 经济 自身调 节 和政 策外 部 干预 均 增 长 率 ,表 明 我 国经 济 的总 体 增 长 水 平 提 高 较 说
的重要 性 。
一
快。
、
改,波动 幅度较 大 ,但 有逐渐减缓 的趋势 。波
幅是一个周期 内波峰 与波谷的离差 ,它可 以用来衡 量 经济波动 的强度 。在上述几轮经济周期 中 ,第 2轮周 期波动幅度较小 ,而这 与该 轮周期历 时较短 有很 大关
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 一 ,从 未 出现 负 增 长 ,均 为 增 长 周 期 。经
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波动的原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h-,,-朱百毅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3期1k}1110eco肿lIlic8&盹咙呼mem瞰:searchN0.320cr7波动的原因分析(广两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2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分为5个周期,并且就每个周期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同时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最后指出,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存在着自我膨胀的特点,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控制,中国经济波动是投资和消费需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周期;消费;投资Abstract:Thepaper劂ewedme20ye一¥devel()pmentofCIline阮econ∞呵af【ertlleRef商mtion明df撕|Ildfiveeco肿商ccycl嘴Witllintho∞20yBars.FunllenIlnre,thech嘲ctefistics0feachecon丽ccyclewere鲫alyzedandt}le代a¥onwhytIloseecor帕Inicnuct嘶onswereh硼叩酬was矛venintIlispaper.The舢lusi咖are,tIIeco璐llITlption锄dtIleinvesnI把ntdPmandsinRd曲Ilationperiodwer;eself—inllated,theeoo∞mic掣明恤w鹊ac叫lye衄劬Ued蚰dt11e蚴n0II】icnuctuatio璐眦theresIlltofinteractionbetweentllecomumlPti蚰锄dⅡ屺iIIvlesⅡI伧mde咖ld8觚dt}地e(籼Illic殍uwthcon砌.鼬卵帅rds:Refonnadon;‰rniccycle;ConsuHlption;InvesⅡnent1引言财富的增长一直是经济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甚至在早期,财富被认为是经济学研究的唯一对象,显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并不知道如何精确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政治经济学家,他们更多的足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财富作用、产生和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及原因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_邓春玲
表 2.
描述我国经济周期特征的指标
资料来源:通过表 1 计算得出。
分析以上数据,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 周期有如下总体特征:
(1) 从峰位来看,只有第二个周期的峰位大 于 15%,而平均峰位为 12.145% ,属于中峰型, 这表明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既具有增长的强动 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扩张。
第四个指标:波动幅度。是指每个周期内 峰位与谷位之差。它表明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 是衡量经济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波动幅度
大于或等于 10%称 为 强 幅 型 ; 波 动 幅 度 大 于 或 等 于 5% 小 于 10% 称 为 中 幅 型 ; 波 动 幅 度 小 于 5%称为低幅型。
第五个指标:标准差。用公式表示为:
2010 年 3 月 第 32 卷 第 3 期
当代经济管理
CONTEMPOR AR Y ECONOMY & MANAGEMENT
Ma r.2010 Vol.32 No.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及原因的
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
邓春玲 , 曲朋波
(东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在各种因
素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波动性较弱、增长性和稳定性较强的特征。外部冲击是我国经济周期出现的
初始原因,内部传导机制是我国经济周期具有内生性及持续性的原因。在分析外部冲击时,考察了对产出造成
外部冲击的外生变量以及导致外生变量变动的实际因素。在分析内部传导机制时,利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
了我国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及持续性,据此提出熨平经济周期的政策建议。
供给量 Ms、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h 和货币需求的 收入弹性 k。在没有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产出是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丁志帆【期刊名称】《统计与信息论坛》【年(卷),期】2014(029)003【摘要】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反应,也是经济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利用CF滤波法对1978-2010年间中国经济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去势处理,考察了产出的周期波动特征,并以此参照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可以将1978-2010年划分为改革探索时期和改革深化时期.就前者而言,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就后者论,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总页数】6页(P41-46)【作者】丁志帆【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0【相关文献】1.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夏凯;郑明;连宏谋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J], 李瑞娟;夏青;蒋志华3.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 [J], 陈剑波;彭郁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实证分析 [J], 郭众;宋燕萍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及原因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 [J], 邓春玲;曲朋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研究・
李天锋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5个经济周期,它们均属于增长性经济周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 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持续时间大大延长,经济增长受外生性冲击打断的可能性大大降 低。但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全球经济波动的联动性也呈现加强态势。此外,我们从4个方 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发现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大干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 但其总体波动趋势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时期来看,不仅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会引起GDP增 长的波动,后者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前者的波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互动关系存在差异。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周期波动;差异分析;原因探析 中圈分类号:F0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2011)04—0042—05
产投资增长率波峰更高、波谷更深,波动更为剧烈。
1990、1991—1999期间,当期、超前1—2期消费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显著正相关,而滞后l—2期消费增长率与CDP增长率
图1
∞
32 24 16 8
0
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波动
负相关或弱正相关。这意味着,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历史时期,
或者在1977—1990、1991—1999两个历史阶段,我国消费增
一期序号
1
1977—2008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及系数①
培植
11.7
起王卑傍
l钾7一1981
19R2一1986
牛住年静
197^
善值
S.2
善值丰情
1朔1
平均坩长阜
R0
逮动幡度
6.5
进动秉缸
Z09
2
15工
t9冉●
R.^
】9%
1990
11.S
6.4
Z49
31Biblioteka 7一t9帅1‘坤1—19钾
2000一20【18
收稿日期:2011—04—20 作者简介:李天锋(1978一),男,湖北随州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贸易与发展。
・42・
万方数据
李天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原因探析
8.0%,波动幅度为6.5%,波动系数为2.09。这一次经济周期波 动的特点是。恰逢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中位运行,平稳发展, 波峰较低,波谷较浅,波动极为缓和。 第二次经济周期波动,1982—1986年,历时5年。其中, 增长率的周期性上升时期为3年,分别为1982一1984年;增 长率的周期性回落时期为2年,分别为1985、1986年。波动 的峰位为1984年的15.2%,谷位为1986年的8.8%,平均增 长率为11.5%,波动幅度为11.4%,波动系数为2.49。这一次 经济周期波动特点是,经济高位运行,波峰较高,波谷较浅, 波动较为缓和。 第三次经济周期波动,1987—1990年。历时4年。其中, 增长率的周期性上升时期只有1987年1年;增长率的周期 性回落时间为3年,分别为1988一1990年。波动峰位为1987 年的11.6%,谷位为1990年的3.8%.平均增长率为7.7%,波 动幅度为7.8%,波动系数为3.75。本轮经济周期历时较短,波 幅较大,平均增长率也较低。整个经济波动较大,稳定性差, 增长质量也不高。
现,该周期还未完成)嘲。这5个经济周期GDP并未出现绝对
水平上的下降,而只是增长速度出现高低起伏波动,因而均属 于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 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第一次经济周期波动,1977一1981年,历时5年。其中,增 长率周期性上升时期为2年,分别为1977、1978年;增长率周 期性回落时期为3年,分别为1979一1981年。波动的峰位为 1978年的11.7%,谷位为1981年的5.2%,平均增长率为
性上升的持续性较弱,稳定性较差。90年代出现的经济周期 波动持续时间达9年以上,周期性上升期为2年以上。周期性 回落期为7年(第4次周期),两者之比为l:3.5。上升期仍然 短于回落期,呈现短升缓落态势。这说明中国经济周期性上 升的持续性较弱,稳定性较差的局面尚未改观。值得注意的 是,90年代后出现的两次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大大延长,第4 次经济周期持续时间为前3次经济周期波动持续时间的2倍 以上,而最近一次尚未结束的经济周期仍然保持持续时间较 长态势。经济周期波动系数也大大降低,从90年代前最高 3.75,降到当今的0.77。这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 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深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不断增强而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逐渐减弱.在市场机制作用不 断增强的情况下,经济周期的内生性逐渐凸显,经济增长被不 规则外生冲击打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协同性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开始出现与世界 经济景气状况协同变化的趋势,而在前3个周期中,我国经济 周期性波动主要取决于国内因素,与世界经济走势联系不大。 如1977年我国经济增长开始出现上升态势时,西方主要国家 正在经历一次较大的经济危机;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 走势平稳时,我国经济却出现大起大落。相比之下,90年代以 来,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开始与世界经济走势的联动性加强, 较为明显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此后几年全球经济 增长放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到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跌落到第四个周期的谷值。而最近一 次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大影响, GDP增长率从危机发生前最高2007年l 1.4%,下降到2008 年9.0%p婀。 四、经济周期波动原因探析 经济周期波动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形成的,这些因素相 互交织在一起,其中,总需求的波动对经济周期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因素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周期 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 求和国外需求(即出口)同。 1.投资与经济波动 (1)投资与GDP波动状况分析 投资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手段,对经济增长具 有明显的推动或抑制作用。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投资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投资具有加速和乘数作 用,投资增加除了会直接导致GDP增加外,通过加速和乘数 作用会刺激更多的投资和消费。经济扩张最终会受到供求约 束,从而依照扩张时的传导链条会相应导致直接需求和间接 需求的萎缩,国民经济增长也就出现波动。尽管各个周期。投 资波动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 特征,即投资波动始终是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只是 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投资影响方式会发生变化翻。
①在最近的一次经济周期波动(2000年一2008)中。由于经济一直处于周期性上升阶段,所以没有给出相应量值。
・43・
万方数据
晋阳学刊201 1年第4期
・经济学研究・
从图l可以看出,1977—2008年中国GDP与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变动趋势总体一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上世纪 90年代上半期有大幅增长,1993年波峰时期高达75%左右, 这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我国经济与改革开放进 人了新的历史时期,投资大幅增加背景相一致。而到1999 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跌至波 谷,仅略强于10%。从整个样本期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率波动幅度整体上远高于GDP增长率,具体表现为固定资
标【llo
以年度GDP指标来划分经济周期波动可以采用“波峰一
波峰”法,也可以采用“波谷—波谷”法。所谓“波峰一波峰”法, 是把总量经济指标从一个峰值到另一个峰值划分一个周期;
所谓“波谷一波谷”法。是把总量经济指标从一个谷值到另一 个谷值划分一个周期。本文采用“波谷一波谷”法。这主要是
考虑到:尽管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 周期波动生成机制,但由于1977年属于波谷年份,所以把这 一次波谷纳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 采用“波谷一波谷”法,可以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 波动大致分为如下5个周期:1977—1981年为第一个周期,历 时5年;1982一1986年为第二个周期,历时5年;1987一1990 年为第三个周期,历时4年;1991一1999年为第四个周期,历 时9年;2000一2008年为第五个周期(由于波谷年份尚未出
长对CDP增长拉动明显,消费的变动也必将影响GDP增长的 变动;但GDP的增长并没有带动消费的增长。 在子样本2000__2008期间,我们发现当期GDP增长率 与超前l一2期,滞后1—2期消费增长率均显著正相关,这意
第四次经济周期波动,1991—1999年,历时9年。其中,
增长率周期性上升时期为2年,分别为1991、1992年;增长 率周期性回落时期为7年,分别为1993_1999年,波动的峰 位为1992年的14.2%,谷位为1999年的7.1%,平均增长率 为10.4%,波动幅度为7.1%,波动系数为2.38。这一次经济波 动特点是:历时长,波幅小,平均增长率高。这说明本轮经济 周期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经济扩张力强,经济增长波动较小。 第五次经济周期波动,2000-2008年。尽管本次经济周期 尚未结束,但从10多年的经济走势来看,经济整体增长率较 高,波动幅度较小,经济运行相对比较稳定f4l。 表1
11.6
t9钾 1992
3.8
7.7
7.8
,.75
●
I●上
7.1
1m
10●
7.1
王,8
5
85
n77
三、经济周期波动差异分析 这里主要将1977—1989年问的3次经济周期波动与 1990—2008年的两次经济波动进行比较。总体上看,前3次经 济周期波动与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周期波动差异主要表 现为: 1.周期波动持续时间延长,发生频率降低,波动系数降低 自1977—2008年,经济周期波动累计出现5次,周期波 动持续时间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短的只有4年,长的有9年 (含以上),差别很大。90年代以前。经济周期波动的平均持续 时间为4.7年,周期性上升期持续时间为2年,周期性回落期 平均持续时间为2.7年,两者之比为1:1.35,上升期短于回落 期,呈现短升缓落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