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初中地理_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突出重点。
难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探寻治理黄河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制作课件,备齐小组比赛的标志等。
2.学生准备:进行课前预习。
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大家喜欢旅游吗?(生)喜欢!(教师)咱班谁去过黄河口?举手示意我!(大多数孩子都举起了手)那么,你知道黄河入海口是怎样形成的?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为我们做出了哪些无私的奉献,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讲授新课:(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阅读黄河水系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等源流概况;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奉献与忧患)。
(二)读图自学,了解黄河水系特征。
【多媒体展示】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小组自学,完成下列内容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2、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3、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和地形区?【多媒体展示】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及干流流经省区学生依次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公开课课件(共27张PPT)
上游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下游
(二)引黄灌溉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 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 生活用水。
•为什么黄河是宁夏平原、河套 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 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区,降水较少, 主要依靠河流灌溉。
(三)水能资源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
中上游在高山、高原的 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 的水能资源。
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 2.黄河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区、干湿区?
甘 青海
宁
山
夏 陕 西 山东
肃 西 河南
四川
2.黄河的流长——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区、干湿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华
北
黄土高原
平 原
2.黄河的流长——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区、干湿区? 干旱区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影响水能的两个因素: 地势落差、径流量
(四)旅游资源、精神家园
三、治黄河——黄河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小组探究:
阅课本51页和53页《黄河的忧患》相关的图文资料内容,组内 讨论下述问题: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不同河段的忧患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3.针对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一、忆黄河——黄河的概况
课前自学预习:
阅课本50页《黄河流域水系图》,并结合P7《中国省级行政区 域图》、P23《中国地形分布图》、P36《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完成下述问题:
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哪个海洋? 2.黄河途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地形区、干湿区? 3.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 4.请从年径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四个方面分析 黄河的水文特征。
襄阳市六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__黄土高原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分析、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五个板块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讲述的第二个地理区域,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并为学生日后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中学生半成熟、半幼稚;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做支柱的心理结构特点,我确定了一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②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③在地形图上识别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④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探讨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②通过读图简要描述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③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中国的区域地理特别是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并在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归纳分析能力,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思维深度、发散思维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学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学案
学习目标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
自主学习1. 黄土高原因表面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
位于我国地区,它东起,西至,北连,南抵。
跨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3. 黄土高原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有:传统民居,地方民歌。
4.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5.黄土高原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土的来源地是、和我国内陆地区。
6.黄土高原深厚黄土的堆积原因是作用形成,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则是作用。
合作探究1.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分组完成课本第27页活动课堂检测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3.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在()A.塬B.梁C.峁D.川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D.高原上多沟谷、湖泊6.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政区中心的一组是( ) A.兰州、西安、太原B.太原、西安、包头C.延安、太原、兰州D.郑州、西安、兰州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C3.D4.A5.C6.A学习目标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后果。
2.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
学习难点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自主学习1.我们通常所说高原的景象是,而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则是。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原因,也有原因。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课知识点【篇一:黄土高原】考点一、世界的黄土堆积区1.范围:东起①太行山、西至②乌鞘岭、南至③秦岭、北抵④长城,跨⑤晋、⑥陕、⑦甘、⑧宁等省区。
2.景观:黄土高原、黄土梁、黄土海角。
3.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考点二、严重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1)地形:地面破碎,山谷密度高,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秃*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3)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有暴雨。
(4)黄土性质: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人为因素: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2.后果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考点三、脆弱的生态环境1.脆弱表现: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
2.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涝灾害。
考点四、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
【篇二:东北三省】1.位置东北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与朝鲜和俄罗斯两国接壤,大部分处在中温带。
2.地形和气候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
冬季大面积分布的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热量条件不足,早霜冷害影响农业收成。
3.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麦,杂粮,春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亚麻,东北甜菜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辽东半岛是国内外的苹果产地。
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是我国目前的防护林,长达800千米,被誉为“绿色长城”。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知识点+练习一、文明的摇篮1. 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俗和文化。
答案:D解析: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2.(原创)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征。
初中地理_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都是窑洞的优点。
而窑洞能够成为黄土高原的传统特色民居,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窑洞的修建?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可就地取材;师:且黄土具有直立性,因此建成的窑洞坚固耐用。
师:再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探究问题2: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的环境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生:山西人喜食面食,醋有利于调味和消化;水呈碱性,食醋有利于酸碱平衡。
(对学生难以总结出的答案进行启发:师:同学们的回答主要是从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释了当地人喜食醋,那么从供应的角度来看,山西有利于生产食醋的条件有哪些?今天黄土高原上的主食有杂交高粱等,而这正是酿造醋的原料。
)政府政策支持下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馈师:以上就是本节课我们所学的全部内容,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大家完成学案上【反馈矫正】的题目,看看谁能又快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接下来,1分钟的时间,小组核对答案,解答疑难,并将仍然存疑的问题标出,我们在全班范围内解决。
(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题目进行点拨:第4题:可持续发展,应该侧重于保护性的开发,而非大力发展。
)反馈矫正,落实提高。
5min落实师:谁能分享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归纳总结。
2min结课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以及它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了解了环境的有效治理能够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配合板书)。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理念,只有环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富足,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如习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所提到的: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够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归纳总结,达成情感目标。
2min板书设计学情分析5、经过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了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黄河的流经地区、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河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黄河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掌握黄河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措施和开发利用情况。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特点、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黄河的流域特点、治理历程和开发利用情况。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黄河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的原理和效果。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治理和开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地理观察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标解读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共15条,其中位置与分布5条,联系与差异6条,环境与发展4条。
黄土高原可以承载以下6条内容。
位置与分布4条: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联系与差异1条: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环境与发展1条: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另外,本专题还可以承载中国“文化特色”部分的以下内容: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撰写小论文等活动。
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
【说明】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内容要体现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具体的学习内容要从所选区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面面俱到。
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
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
就某一具体区域而言,可以选择若干条“标准”,合理组织材料,但所选区域组合,必须涵盖本单元所有“标准”。
在学习区域时,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课标解读(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国地理“认识区域”的课程内容最大的变化是删去了以下内容:“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八章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解: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不临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有沙尘暴、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
故选:D。
【考点】北京市的地理概况2.【答案】D【解析】解: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加剧,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空气污染严重等,一将些非首都核心功能部门将迁往周边城市,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北京的自然环境问题。
3.【答案】D【解析】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在经济发达、气温较低的山区;如欧洲西部、北美洲等地,因此影响滑雪场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水平、地形、气候等因素。
综上所述,故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影响滑雪场分布的主要因素4.【答案】A【解析】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1-2月,此时气温较低。
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北京市的气候及特点5.【答案】A【解析】解:北京市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该地区重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大气污染严重,近年来北京为了改善环境,具体的措施是:①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②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③向雄安新区转移非首都职能产业,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北京的环境改善具体措施6.【答案】C【解析】解:台湾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受地形的影响,台湾东部降水比西部多,故B错误;台湾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故C正确;台湾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台湾的位置及地形分布特点7.【答案】D【解析】台湾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樟树是台湾最主要的树种,①正确;台湾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②正确;台湾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分布西密东疏,③错误;台湾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④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获奖教案
黄土高原教案【课题】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域。
2、利用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特征,知道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3、利用水土流失小实验,说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
(难点)4、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主要煤矿,并了解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地理助学、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MV,请同学边听,边看,边记录下再歌词及图画中出现的和黄土高原有关的事物。
并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在歌曲中捕捉到的与黄土高原有关的词语:背景中的:安塞腰鼓、窑洞、黄河、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歌词中的:大风从坡上刮过,东南风还是西北风,照着我的窑洞,身边这条黄河通过播视频,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有关黄土高原的信息,对黄土高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衔接过渡通过歌曲及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的壮美以及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那么黄土高原在哪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预习说出你知道的本区域的地理事物学生结合地图册中气候图、降水图等进行预习展示,完成问展示①位于区域,②第阶梯,③风区,④温度带,⑤河流过,⑥主要作物,⑦熟制,⑧民居,⑨气候类型,题。
①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阶梯,③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季风区,④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⑤黄土高原上有黄河流过,⑥黄土高原上主要作物是谷子,⑦黄土高原熟制大多一年一熟,⑧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是窑洞,⑨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季风,通过预习展示,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等情况有了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人教版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地理中的经济地理(资源和经济)。
学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地图的对照,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措施。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和地形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河流概况。
(2)理解黄河的奉献。
(3)掌握黄河的危害和治理。
2.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2)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1.黄河河源概况;2.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五、教学方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活动探讨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千古佳句,耳熟能详,那他是否符合地理规律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黄河,认识黄河!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探究兴趣。
【自主学习】学习一:黄河源流概况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山,曲折东流,最后注入B海。
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及说明: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三节“河流”的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既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也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灾难。
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治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其它河流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各河段的划分界点这些黄河的基本概况:2、能说出黄河的贡献。
3、理解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4、了解该如何治理黄河存在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黄河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讨形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2、让学生认识到母亲河的贡献及危害,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热情。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概况2、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分析黄河忧患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
2、时间安排。
因为大量的讨论发言,教学时间难以控制。
五、教学方法1、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以小组讨论、小组互助学习为主,教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学法指导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教材、地图册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黄土高原地理教案范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黄土高原地理教案范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黄土高原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黄土高原地理教案1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第6章《北方地区》解答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北方地区》解答题专项训练与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1.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材料二:黑龙江省简图(1)图中平原A的名称是,山脉B的走向是,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2)图中A平原主要耕地类型为,主要粮食作物有(列举一种),农作物一年熟.(3)黑龙江的简称是(4)图中A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由于长期开垦,该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由此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列举三个方面)、、.2.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区春旱严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地形区)的分界线.(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经济作物是.(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B.发展节水农业C.南水北调D.海水淡化.3.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A.扩大生产规模B.提高机械化水平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D.改良品种(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答:.4.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B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3)科学家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提出很多解释,其中“”得到广泛的认同.(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峁.(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其中的②处应该填(在A、B、C、D中选择).A.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低降B.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劳力需求增加D.开垦荒地,破坏植被,砍伐森林.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起E ,西至C ,北连高原,南抵D .(2)图中数字序号表示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简称是:②或,③,⑤.(3)黄土高原为我国最严重的地区,其中自然原因有:①植被;②降水;③土质;人为原因: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的区域为高原.流经该区域的河流D为河.(2)图中地形区B为平原,C为高原.(3)图中A是位于本区的(省级行政区).(4)本区的耕地类型以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和.(5)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堆积区,其成因是在作用下,将位于中亚、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6)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该区的地表特征是.(7)该区的传统民居是.(8)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从季风区看属于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属于,从阶梯位置看属于第级阶梯.7.读黄土高原略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西抵乌鞘岭,东到.(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造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3)为实现该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的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4)为适应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形成的传统民居是.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的范围主要包括、、等省区,地表形态表现为.(2)该地形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地形、气候、植被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中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为.(3)图示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是.该河下游河道的特点是,初冬初春季节会出现现象.(4)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其治理的根本措施是.(5)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9.地理探究:北京的城市发展与京津塘协同发展.读图1、2,完成下列探究.(1)简要分析北京市与河北省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北京市的优势:;河北省的优势:;(2)为什么本世纪初首都钢铁厂会从北京市区迁出?(3)从城市职能考虑,北京市今后应侧重发展哪些产业?10.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权,北京﹣张家口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材料二: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1),北京.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图2)(1)北京是全国、中心,北京位于张家口的方向,北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它是.(2)北京和张家口同属气候,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年平均气温较,主要原因是.(3)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地处平原,濒临海,位于京津冀地区的是工业基地.(4)京津冀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答出两点即可).11.关心首都,关注环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简图”材料二2014年北京雾霾天气达到175天,远远超过全国最高平均52天,近年来北京街上的行人戴上口罩用于抵御雾霾侵袭.材料三: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 32.(1)图中A 海,B 河,(2)北京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属于气候类型.(3)北京是著名古都,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4)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形区来看,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B.按温度带的划分,北京属于中温带.C.按干湿地区的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D.从城市职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5)材料二反映了北京市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问题.(6)材料三反映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探究“缺水”的原因是(任写一点即可),解决措施是(任写一点即可).12.2015年7月31日,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结合“北京市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中心和中心,举办冬奥会体现了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的职能.(2)张家口位于北京(方向),属于省.(3)北京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为了.A.缓解城市交通B.加快现代化建设C.传承传统文化D.提高土地利用率(4)北京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列举你所了解的北京旅游景点(至少两处).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内容土地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 5.4 17.5 26.2 3.54材料三:北京地图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1)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油田,C 海,D 省.(2)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14.读相关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5年1月12日,北京冬奥申委正式公布了2022年冬奥会《申办报告》,文件中提到,若申办成功,北京﹣张家口(崇礼县)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材料二:“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2014年初中央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1)从图中可看出,张家口位于北京的方向.(2)如果申办成功,北京将是首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北京﹣张家口冬季的气候特点是.(3)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处地形区属于平原,东临我国的内海A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其行政中心城市是.(5)华北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人口众多B.土地贫瘠C.水资源不足D.工业污染.15.读北京地形图和气温曲线,年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和中心.(2)北京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势高低.(3)北京属于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夏季.(4)北京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云集在地区.(5)悠久的古都历史为北京留下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颐和园、北京人遗址、明十三陵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水资源紧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请你为北京解决水资源紧缺状况出谋划策.(答出3方面措施即可)..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北方地区》解答题专项训练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1.(2016•宜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材料二:黑龙江省简图(1)图中平原A的名称是三江平原,山脉B的走向是西北﹣东南,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图中A平原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列举一种),农作物一年一熟.(3)黑龙江的简称是黑(4)图中A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由于长期开垦,该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由此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列举三个方面)带来环境的恶化、导致野生动物减少、威胁生态平衡.【分析】东北平原的东北部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松嫩平原.所以,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三个小平原组成.【解答】解:(1)读图可知,A是三江平原;B是小兴安岭;小兴安岭为西北﹣东南走向;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三江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耕地类型为旱地;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等;(3)黑龙江的简称是黑;(4)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洪蓄洪、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该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会带来环境的恶化,野生动物的减少,威胁生态平衡.故答案为:(1)三江平原;西北﹣东南;三;(2)旱地;小麦;一;(3)黑;(4)带来环境的恶化;导致野生动物的减少;威胁生态平衡.【点评】该题考查三江平原的相关知识.2.我国领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人口密集,城镇和工矿业众多,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本区春旱严重,春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春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之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2)在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其中一座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地形区)的分界线.(3)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4)华北平原的人们为了应对春旱,采取了很多措施.从长远看,这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B .A.大量抽取地下水B.发展节水农业C.南水北调D.海水淡化.【分析】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解答】解:(1)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华北平原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成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春旱原因主要是春季降水少,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太行山脉又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3)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花生、谷子等农作物.(4)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故答案为:(1)水资源短缺;春季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之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2)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黄土高原;(3)冬小麦;棉花、花生;(4)B.【点评】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理解记忆.3.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降水丰富.(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BC .A.扩大生产规模B.提高机械化水平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D.改良品种(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答:大量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分析】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东北平原由东北角的三江平原、北部的松嫩平原和南部的辽河平原组成.【解答】解:读图可知,(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降水丰富.(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大量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降水丰富;(2)BC;(3)大量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要认真分析.4.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 太行山,B 秦岭.(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沟壑纵横.(3)科学家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提出很多解释,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认同.(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5)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 B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其中的②处应该填 D (在A、B、C、D中选择).A.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低降B.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C.扩大荒地开垦面积,劳力需求增加D.开垦荒地,破坏植被,砍伐森林.【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解答】解:(1)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B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A太行山.(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3)黄土风成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1877年由李希霍芬提出,风成说观点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是黄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4)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5)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有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而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会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故选项B符合题意.(6)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题干中图示内容的含义是: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粮食、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劳力需求增加.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故答案为:(1)太行山;秦岭;(2)沟壑纵横;(3)风成说;(4)黄土塬;黄土梁;(5)B;(6)D.【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5.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起E 太行山,西至C 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D 秦岭.(2)图中数字序号表示黄土高原跨越的省区,简称是:②甘或陇,③宁,⑤晋.(3)黄土高原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中自然原因有:①植被覆盖较差;②降水集中;③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治黄的关键是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解答】解:(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连内蒙古高原,南至D秦岭,西抵C 乌鞘岭,东到E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2)黄土高原包括⑤山西(简称晋)全省、陕西(简称陕或秦)的中部和北部,以及②甘肃(简称甘或陇)、③宁夏(简称宁)、河南(简称豫)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又称秦晋高原.(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故答案为:(1)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秦岭;(2)甘;陇;宁;晋;(3)水土流失;覆盖较差;集中;疏松.【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6.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的区域为黄土高原.流经该区域的河流D为黄河.(2)图中地形区B为华北平原,C为内蒙古高原.(3)图中A是位于本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省级行政区).(4)本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谷子.(5)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成因是在风力作用下,将位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6)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该区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7)该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8)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暖温带,从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属于北方地区,从阶梯位置看属于第二级阶梯.【分析】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解答】解:(1)图中D黄河出了宁夏,进入内蒙古.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急转南下,流出区境,把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西面是陕北高原,东面是山西高原.(2)B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C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1 000米左右.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3)A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的重要聚居区.回族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约占宁夏人口的1/3.(4)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地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谷子、玉米、荞麦、甘薯等农作物.(5)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在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6)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022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点第五单元我国旳地理差异第1课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旳划分根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划分界线: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横断山脉;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4、秦岭-淮河所代表旳七大地理意义: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旳分界线;②、1月份0度等温线通过地;③、年降水量800毫米所在地;④、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旳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旳分界线;⑥、水田和旱田旳分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旳分界线5、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旳常用措施:综合法和比较法。
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包括地形: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黄土高原;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2、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南方地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 mm以上。
3、土壤:北方地区: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为“黄土地”;华北平原由海河和黄河流域冲积而形成。
南方地区:东南丘陵为红壤,平原地区为水稻土。
4、农业:北方地区:旱地为主,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甜菜、棉花、苹果、梨等;南方地区:水田为主,水稻、柑橘、甘蔗、茶叶、荔枝、天然橡胶、蚕丝、椰子等。
5、矿产:北方地区:煤炭、石油为主,山西煤炭、大庆油田等工业基地;南方地区:水能、有色金属为主,宜昌电力、湘中有色金属等工业基地。
6、面积:北方地区占全国20%,南方地区占全国40%。
7、人口:北方地区占全国40%,南方地区占全国55%。
8、文化:北方地区:四合院、冰雕、滑冰、陕北窑洞、面食;南方地区:划龙舟、傣族竹楼、水上人家、傣族泼水节。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A、西北地区:1、包括地形: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单元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教案 商务星球版
第2课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脆弱的生态环境。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的意识,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对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方法探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2、教学难点: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次作业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通过图示说明黄土高原地区人地关系的恶 性循环过程。
中考资源网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A)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雨相说 D.雨相说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D )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B )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D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中考资源网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中考资源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 的危害:
1、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2、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3、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 成巨大困难。 4、村庄的搬迁,影响人 们的正常生活。
中考资源网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1、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较 为脆弱的地区。
中考资源网
读一下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 气候特点: 2.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 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 3.说一下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4.讨论黄土高原旱涝灾害与生态环境之间 的关系。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这里的环境很易遭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自然原因:
地形破碎 气候干旱原因:
中考资源网
黄土高原的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塌陷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旱、涝灾害
中考资源网
这里的环境很易遭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中考资源网
1、建设措施
除图片中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态环境 建设的措施?
中考资源网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 问题:
3、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迁移、
中考资源网
注意环保、政策支持。
返回
A
B C D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上表: A.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C.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D.农作物产量下降
中考资源网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地形破碎 气候干旱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自然原因:
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人为原因:
第七章
黄土高原
第二节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中考资源网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成因 黄 土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脆弱的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中考资源网
从图中可知黄土 高原沟壑纵横水 土流失特别严重, 结合你查阅的资 料和课本提供的 材料回答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黄土的特性 气候 自然原因 植被 sjq6789@ 人类活动: 开垦、修路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