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法
初中寻找重心的方法
初中寻找重心的方法
寻找物体的重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平衡法:用一个支点将物体悬挂起来,然后找到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支点位置,该位置即为物体的重心所在。
2. 对称法:通过物体的对称性来确定重心位置。
如果物体存在对称面,那么重心一定位于对称面上,且对称面的中垂线通过重心。
3. 实验法:将物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在几个方向上测量物体的倾斜角度,并计算每个方向上的重心位置,最后取多个方向上重心位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重心位置。
4. 几何法: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分布来确定重心位置。
例如,对于均匀的长方体,重心位于中心位置。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简单形状(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然后计算各个简单形状的重心位置,并据此计算整个物体的重心位置。
以上是常用的寻找物体重心的方法,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使用。
对称法求电场强度
对称法求电场强度
对称法是一种用于计算电场强度的方法,适用于具有对称性的电荷分布问题。
该方法基于以下原则:在具有对称性的情况下,电场强度由电荷分布的几何形状决定,而不受具体电荷值的影响。
使用对称法求电场强度的步骤如下:
1. 确定问题的对称性:根据问题的描述,确定系统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例如球对称、柱对称或平面对称。
2. 建立坐标系:根据问题的对称性,选择一个适当的坐标系。
例如,球对称时可以选择球坐标系,柱对称时可以选择柱坐标系,平面对称时可以选择直角坐标系。
3. 利用对称性简化问题:根据对称性,利用简化假设或对称性条件,简化问题的求解。
例如,对称分布的电荷可以看作等效电荷,从而简化计算。
4. 应用库仑定律:根据库仑定律,计算等效电荷引起的电场强度。
5. 考虑多个电荷分布:如果问题中存在多个对称分布的电荷,可以将它们分别计算电场强度,然后将结果叠加。
6. 分析结果:根据所得到的电场强度分布,分析电场的性质和特点,例如方向、大小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称法求电场强度的适用条件是问题具有对称性。
如果问题没有明显的对称性,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求解电场强度,例如应用高斯定律或积分法。
积分求解的几种方法
积分求解的几种方法
积分求解的几种方法有:
求积分的四种方法是:换元法、对称法、待定系数法、分部积分法。
积分是微积分学与数学分析里的一个核心概念。
通常分为定积分和不定积分两种。
求定积分的方法有换元法、对称法、待定系数法;求不定积分的方法有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换元法是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代替原来的某些变量的变量求出结果之后,返回去求原变量的结果。
分部积分法是微积分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基本的计算积分的方法。
它是由微分的乘法法则和微积分基本定理推导而来的。
它的主要原理是将不易直接求结果的积分形式,转化为等价的易求出结果的积分形式的。
定积分对称性公式:f(x+a)=f(b-x)记住此方程式是对称性的一般形式,只要x有一个正一个负,就有对称性。
至于对称轴可用吃公式求X=a+b/2。
如f(x+3)=f(5_x)X=3+5/2=4等等。
一个函数,可以存在不定积分,而不存在定积分;也可以存在定积分,而不存在不定积分。
一个连续函数,一定存在定积分和不定积分;若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则定积分存在;若有跳跃间断点,则原函数一定不存在,即不定积分一定不存在。
对称测量法消除误差原理
对称测量法消除误差原理对称测量法消除误差原理引言:对称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具有消除误差的独特效果。
它通过将测量对象同时作用于两个相对称的测量系统中,来减少测量误差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对称测量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这一测量技术。
第一部分:对称测量法的基本原理1.1 测量误差的来源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环境、仪器、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而对称测量法主要针对系统误差进行校正。
1.2 对称测量法的工作原理对称测量法通过构建两个相对称的测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对测量对象进行测量。
当测量对象具有对称性时,两个测量系统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相同的,从而可以相互抵消,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1.3 对称测量法的关键技术对称测量法的实施需要满足几个关键技术要求,包括对称装夹、对称测量、对称配置等。
这些技术保证了两个测量系统在相对称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并最大程度地消除误差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称测量法的应用案例2.1 对称测量法在长度测量中的应用对称测量法在长度测量中应用广泛。
通过在两个测量系统中采用相对称的测量方式,对被测长度进行同时测量,可以减小环境温度、机械振动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2.2 对称测量法在电阻测量中的应用对称测量法在电阻测量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在两个电阻测量电路中采用相对称的电路结构和测量方法,可以减小电阻温度系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部分:总结和回顾3.1 对称测量法的优点对称测量法具有减小系统误差的显著优势。
通过构建相对称的测量系统,可以消除环境因素和操作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2 对称测量法的局限性对称测量法要求测量对象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否则无法实施该测量方法。
对于非对称的测量对象,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校正措施来减小误差。
3.3 对称测量法的发展前景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称测量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圆的对称性作图方法有哪些
圆的对称性作图方法有哪些
圆的对称性作图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中心对称法:圆具有中心对称性,即圆心是对称中心。
通过将圆心的两侧相等部分进行对称绘制,可以得到圆的完整图形。
2. 轴对称法:圆通过旋转轴对称性得到图形。
在圆上任选两点作为轴,将轴上每个点与圆心连线的两侧相等部分进行对称绘制,即可得到圆的完整图形。
3. 线对称法:除了圆心,圆的任意一点也可以作为对称中心。
选定一点作为对称中心,将该点与圆上每个点连线的两侧相等部分进行对称绘制,即可得到完整的圆的图形。
4. 高度对称法: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也是圆的对称轴。
通过在圆上取一直径,并将直径两侧的相等部分进行对称绘制,即可得到完整的圆的图形。
5. 弧对称法:圆的弧是圆上的一段连续的弯曲线。
通过在圆上取一段弧,并将该弧两侧的相等部分进行对称绘制,即可得到完整的圆的图形。
6. 正方形对称法:正方形具有四个对称轴,其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圆心。
通过以圆心为中心,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与圆的每个点连线,对称绘制四个相等部分,即可得到完整的圆的图形。
这些对称性作图方法可以通过在纸上使用铅笔和直尺进行实际操作,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虚拟绘制。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可以准确地绘制出圆的对称图形。
对称法
x v0 t 1 2 y 2 gt
因为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距离为3s,抛出 点的高度为h代入后可解得:
g g v0 x 3s 2y 2h
例2.如图7—2所示,长为l的两块相同的均匀长方形砖块A 和B叠放在一起,A砖相对于B砖伸出l/5,B砖放在水平桌面 上,砖的端面与桌面平行. 为保持两砖不翻倒,B砖伸出 桌面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例1:沿水平方向向一堵竖直光滑的墙壁抛出一个弹性小球A, 抛 出点离水生弹性碰撞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为2s, 如图7—1所示. 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解析:因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 故与墙壁碰 撞前后入射速度与反射速度具有对称性, 碰撞后 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无墙壁阻挡时小球继续前进的 轨迹相对称,如图7—1—甲所示,所以小球的运 动可以转换为平抛运动处理, 效果上相当于小球 从A′点水平抛出所做的运动
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 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 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 应用这种对称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 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 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 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 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 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 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
对称法
陈书策
对称法是利用物质世界的对称性分析、解决物 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对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和 谐、优美和均衡。对称给人以和谐的美感,源于 对称对象的内在平衡与稳定,可以使人衍生出许 多创新的思维模式。
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对称最突出的功 能,是启迪和培养直觉思维,使问题的求 解变得流畅而简明,同时还能提高思维的 敏捷性和深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 受到思维美的愉悦。
对称方法求最值
对称方法求最值在数学问题中,求解最值是常见的一类问题。
对称方法是一种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来求解最值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详细阐述如何使用对称方法求解最值。
**对称方法求最值**对称方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质来求解最值的方法。
在几何问题中,尤其是平面几何问题,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我们可以找到最值点的位置,进而求解出最值。
### 基本原理对称方法的核心在于“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如果存在对称轴或对称中心,那么问题的最值往往出现在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上。
### 求解步骤1.**确定对称轴或对称中心**:观察题目给出的几何图形,确定是否存在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2.**分析问题**: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析什么是最值点,例如最大值点或最小值点。
3.**应用对称性**:利用对称性,确定最值点的位置。
通常,最值点会出现在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上。
4.**建立方程**: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最值点。
5.**计算最值**:将最值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 实例应用#### 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点A(1,2)到直线y=3x+1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1.确定对称轴:直线y=3x+1的斜率为3,故垂直于该直线的直线的斜率为-1/3,即垂直线为对称轴。
2.分析问题:要求点A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此最值出现在点A关于直线y=3x+1的对称点上。
3.应用对称性:点A关于直线y=3x+1的对称点B,其坐标可以通过求解点A到直线的垂线方程与直线y=3x+1的交点得到。
4.建立方程:根据点斜式,垂线方程为y-2=-(1/3)(x-1)。
5.解方程:将垂线方程代入直线方程y=3x+1,解得交点坐标。
6.计算最值:通过求解得到的对称点B的坐标,计算点A到直线y=3x+1的距离,即为所求的最小值。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求解出该问题的答案。
**注意**:实际应用中,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例说明化归三个方法
举例说明化归三个方法化归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将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更容易解决。
下面举例说明化归的三种常见方法:代换法、递推法和对称法。
一、代换法代换法是指通过引入新的变量或函数,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更易解的问题。
例1:求解方程x^3-4x^2+5x+2=0的根。
解:我们可以使用代换法将该方程转化为一个更简单的形式。
设y=x-2,则有x=y+2、将x的表达式代入原方程,得到(y+2)^3-4(y+2)^2+5(y+2)+2=0。
化简后得到y^3+2y-8=0。
这是一个更易解的方程,我们可以直接求解它得到y的解,再将y的解带回原方程中求得x的解。
例2:证明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4个整数的平方和。
解:我们可以使用代换法将该问题转化为一个更易证明的形式。
设n=4k+r,其中k为非负整数,r为0、1、2或3、我们可以证明,对于r=0,1,2,3的情况,都存在一组整数a、b、c、d使得n=a^2+b^2+c^2+d^2、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利用代换法证明r=0的情况,然后利用模4的性质证明r=1,2,3的情况。
二、递推法递推法是指通过已知的几个或一些特殊情况的解,推导出问题的一般解。
例3:求解斐波那契数列。
解:斐波那契数列是以递推方式定义的数列,其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已知第一项F(1)=1、第二项F(2)=1,我们可以使用递推法求解其余的项。
根据递推式F(n)=F(n-1)+F(n-2),可以依次计算出F(3)、F(4)、F(5)等,得到整个数列的解。
例4:求解汉诺塔问题。
解: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递推问题,要求将n个盘子从一根柱子移动到另一根柱子,且在移动过程中要满足一个规则:任意时刻都不能将较大的盘子放在较小的盘子上。
已知当n=1时,只需要进行一次移动。
根据这个特殊情况的解,我们可以通过递推的方式求解出移动n个盘子的总步数和移动路径。
三、对称法对称法是指通过寻找问题中的其中一种对称关系,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与之对称的更易解的问题。
对称法的原理
对称法的原理对称法,即镜像法,是一种数学上常用的方法,用于求解问题中的对称性。
它通过利用问题中已知的对称性质,来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对称法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对称轴、对称角和对称点。
首先,对称轴是指一个线段或一条直线,对于任意一个点,它到对称轴的距离等于与对称轴相对应的点到这条线的距离。
换句话说,对称轴将一个平面分成两个等价的部分。
利用对称轴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结论。
其次,对称角是指在对称轴两边相同位置的两个角,例如对称轴AB划分平面上的两个角,其中一个是∠AOB,那么另一个角是∠BOA,两个角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对称轴的旋转来达到两个角的重合。
当我们知道一个对称角的大小时,就能够推导出另一个对称角的大小。
最后,对称点是指在对称轴两边相同位置的两个点,例如对称轴AB上的一个点A,那么对称轴相对应的点是点B。
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点的坐标,就能够确定另一个点的坐标。
这个性质在坐标系中特别有用,可以通过求出一个点的坐标,然后利用对称点的性质来得到其他对称点的坐标。
对称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中,例如几何学、代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
下面以几何学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首先,对称法可以用来求解对称图形的性质。
对称图形是指具有对称轴的图形,例如正方形、圆形等。
通过对称性质,我们可以知道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它们的位置在哪里。
这对我们理解和描述对称图形的性质非常有帮助。
例如,对称轴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结论。
其次,对称法可以用来求解镜像图形的坐标。
镜像图形是指通过对称轴的映射得到的图形。
当我们知道一个点的坐标时,通过对称点的性质,我们可以求解出对称点的坐标。
例如,在以原点为对称轴的坐标系中,如果点A的坐标是(x,y),那么点B的坐标是(-x,-y)。
这个性质对于计算图形的对称点非常有用。
最后,对称法还可以用来证明定理和推导结论。
高中物理常用到的思想方法整理
高中物理常用到的思想方法一、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某些问题,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会十分繁琐甚至解答不出,而采用逆向思维,即把运动过程的“末态”当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对称法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可能一眼就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对称法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三、图象法图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工具,图象问题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运用物理图象处理物理问题是识图能力和作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通常以定性作图为基础(有时也需要定量作出图线),当某些物理问题分析难度太大时,用图象法处理常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四、假设法假设法是先假定某些条件,再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设现象一致,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求解物理试题常用的假设有假设物理情景,假设物理过程,假设物理量等,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找出新的解题途径.在分析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时,常利用该法.五、整体、隔离法物理习题中,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一个孤立的过程或一个单一的题给条件.这时,可以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整体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过程)单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则称为隔离法.六、图解法图解法是依据题意作出图形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既简单明了、又形象直观,用于定性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解决物体受三个力(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平衡问题时,常应用此法.七、转换法有些物理问题,由于运动过程复杂或难以进行受力分析,造成解答困难.此种情况应根据运动的相对性或牛顿第三定律转换参考系或研究对象,即所谓的转换法.应用此法,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解答过程一目了然.八、程序法所谓程序法,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正确划分出不同的过程,对每一过程,具体分析出其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各过程的具体特点列方程解题.利用程序法解题,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速度关系,即第1个过程的末速度是第二个过程的初速度;二是位移关系,即各段位移之和等于总位移.九、极端法有些物理问题,由于物理现象涉及的因素较多,过程变化复杂,同学们往往难以洞察其变化规律并做出迅速判断.但如果把问题推到极端状态下或特殊状态下进行分析,问题会立刻变得明朗直观,这种解题方法我们称之为极限思维法,也称为极端法.运用极限思维思想解决物理问题,关键是考虑将问题推向什么极端,即应选择好变量,所选择的变量要在变化过程中存在极值或临界值,然后从极端状态出发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有些问题直接计算时可能非常繁琐,若取一个符合物理规律的特殊值代入,会快速准确而灵活地做出判断,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选择题.如果选择题各选项具有可参考性或相互排斥性,运用极端法更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这更加突出了极端法的优势.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同学们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极值法常见的极值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指明某物理量有极值而要求其极值;另一类则是通过求出某物理量的极值,进而以此作为依据解出与之相关的问题.物理极值问题的两种典型解法.(1)解法一是根据问题所给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明确题中的物理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取极值,或在出现极值时有何物理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或特征去寻找极值,这种方法更为突出了问题的物理本质,这种解法称之为解极值问题的物理方法.(2)解法二是由物理问题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建立方程,然后根据这些方程进行数学推演,在推演中利用数学中已有的有关极值求法的结论而得到所求的极值,这种方法较侧重于数学的推演,这种方法称之为解极值问题的物理—数学方法.此类极值问题可用多种方法求解:①算术—几何平均数法,即a.如果两变数之和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乘积取极大值.b.如果两变数的积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和取极小值.②利用二次函数判别式求极值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具有以下性质:Δ=b2-4ac>0——方程有两实数解;Δ=b2-4ac=0——方程有一实数解;Δ=b2-4ac<0——方程无实数解.利用上述性质,就可以求出能化为ax2+bx+c=0形式的函数的极值.十一、估算法物理估算,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推算.物理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有的物理问题,在符合精确度的前提下可以用近似的方法简捷处理;有的物理问题,由于本身条件的特殊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这些情况下,估算就成为一种科学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十二、守恒思想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都集中地反映了自然界所存在的一种本质性的规律——“恒”.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物理规律,那么什么是自然界的物理规律?在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中,那个保持不变的“东西”才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物质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守恒现象和守恒规律,才为我们处理物理问题提供了守恒的思想和方法.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守恒定律就是我们处理高中物理问题的主要工具,分析物理现象中能量、机械能的转移和转换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思路.在变化复杂的物理过程中,把握住不变的因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十三、等效法等效法是把陌生、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转化为简单、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从而认识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求解电场强度的四种思维方法
求解电场强度的四种思维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1.对称法:利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电荷形成的电场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使复杂电场的叠加计算问题大为简化。
例如:如图6,均匀带电的34球壳在O点产生的场强,等效为弧BC产生的场强,弧BC产生的场强方向,又等效为弧的中点M在O点产生的场强方向。
2.等效法: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复杂的电场情景变换为简单的或熟悉的电场情景。
例如:一个点电荷+q与一个无限大薄金属板形成的电场,等效为两个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一半,如图7甲、乙所示。
3.填补法:将有缺口的带电圆环补全为圆环,或将半球面补全为球面,从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4.微元法:将带电体分成许多微元电荷,每个微元电荷看成点电荷,先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求出每个微元电荷的场强,再结合对称性和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合场强。
【典例1】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B【典例2】 若在一半径为r ,单位长度带电荷量为q(q >0)的均匀带电圆环上有一个很小的缺口Δl(且Δl r),如图8所示,则圆心处的场强大小为( C )A.k Δlq rB.kqr Δl 2C.k Δlq r 2D.kq Δl 2r【典例3】 (2018·南通、泰州、扬州、淮安二模)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和接地金属板MN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9所示,点电荷与金属板相距为2d ,图中P 点到金属板和点电荷间的距离均为d 。
已知P 点的电场强度为E0,则金属板上感应电荷在P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为( C )A.E =0B.E =kQ d 2C.E =E 0-kQ d 2D.E =E 02【典例4】 (2019·江苏南通如皋质检)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
如图10所示,在半球面AB 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 ,球面半径为R ,CD 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 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 、N 两点,OM =ON =2R ,已知M 点的场强大小为E ,则N 点的场强大小为( B )A.kq 4R 2B.kq 2R 2-EC.kq 4R 2-ED.kq 2R 2+E。
高中物理:对称性模型知识点
高中物理:对称性模型知识点对称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从侧面体现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客观的猜想推理能力。
1. 简谐运动中的对称性例1. 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以内)则:A. 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B. 球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变小C. 球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最大D. 球在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是kh/m解析:因为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球从地面上由静止释放时,先做变加速运动,当离地面距离为h时合力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向上做变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最低点速度为零时距平衡位置为h,利用离平衡位置速度相同的两点位移具有对称性,最高点速度为零时距平衡位置也为h,所以球在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由于球的振幅为h,由可得,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由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系统的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所以正确选项为ACD。
2. 静电场中的对称性例2. 如图1所示,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
若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静电力恒量为k)。
解析:在电场中a点:板上电荷在a、b两点的电场以带电薄板对称,带电薄板在b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
题目中要求带电薄板产生的电场,根据中学物理知识仅能直接求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无法直接求带电薄板产生的电场;由Ea=0,可以联想到求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的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的方法,利用来间接求出带电薄板在a点的场强,然后根据题意利用对称性求出答案。
例3. 静电透镜是利用静电场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的一种装置,其中某部分静电场的分布如图2所示。
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xOy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形状相对于Ox轴、Oy轴对称,等势线的电势沿x轴正向增加,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
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
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理解和实践引言: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在空间分布上的重要参数,对于解决复杂电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探讨其在电磁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对称法的基本原理1.1 电场强度的定义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和方向,用矢量表示。
在物理学中,电场强度的计算一般基于库仑定律。
1.2 对称法的基本概念对称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电磁学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利用电场的对称性,把复杂的电磁问题转化为更易处理和计算的简单问题。
对称法在求解电场强度时可以节省大量计算量和简化计算过程。
二、对称法的应用方法2.1 理论计算对称法的应用方法之一是进行理论计算。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所给条件,确定问题的对称性。
同时将问题加以简化,使其符合所选的对称形式,进而应用对称性进行计算。
通过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可以得到问题的解析解或近似解。
2.2 数值模拟对称法还可以应用于数值模拟中。
通过建立问题的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电场强度,得到问题的数值解。
对称法在减少计算量和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电磁问题进行较为准确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三、对称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3.1 重要性对称法在解决电磁学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可以提高计算效率,简化计算过程,并且能够获得问题的解析解或近似解。
在实际应用中,对称法在研究电场分布、电场的相互作用和电场中粒子的运动轨迹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应用领域对称法广泛应用于电磁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场的分布分析、静电场的设计和分析、电磁场的辐射特性研究等。
尤其在电场分布对称性明显的问题上,对称法更加具有优势和重要性。
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对称法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对称法在解决电磁学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电场的对称性,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并且可以获得问题的解析解或近似解。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极端法、对称法、全过程法、逆向思维法和递推法课件
s= v20-2gh
2gh=2
v02 4g
2
h
v02 4g
2
当 h=4vg20=2.5 m 时,飞行距离最大,为 smax=2vg20=5 m.
对称法 方法简介: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 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 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不仅能帮助我们认 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 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 法.
(2)要使 A、B 不分离,力 F 应满足什么条件? 图 7-2-4
解:力 F 撤去后,运动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该题利用最 高点与最低点的对称性来求解,会简单得多.
(1)最高点与最低点有相同大小的回复力(总是指向平衡 位置的合力),只是方向相反.在最低点,即原来平衡的系统 在撤去力 F 的瞬间,受到的合外力应为 F,方向竖直向上; 当到达最高点时,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也应为 F,方向竖直向 下,A 受到的合外力为12F,方向向下,考虑到重力的存在, 所以 B 对 A 的弹力为 mg-F2.
极端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 恰当应用极端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 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
用极端法分析问题,关键在于是将问题推向什么极端, 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待分析的问题有 “极端”的存在,然后从极端状态出发,回过头来再去分析 待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其实质是将物理过程的变化推到极 端,使其变化关系变得明显,以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判断.通 常可采用极端值、极端过程、特殊值、函数求极值等方法.
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构、对称的作用、 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像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 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 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
数独九宫格对称法
数独九宫格对称法
《数独九宫格对称法》
在解决数独难题时,九宫格的对称法是一种常用的技巧。
这种方法通过观察和利用数独九宫格
的对称性质,帮助玩家找到数字的位置,从而更快地解决游戏。
数独游戏是一种经典的数学逻辑游戏,游戏的规则非常简单:在一个9×9的宫格中填入数字1-9,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个3×3的小宫格内,数字都不能重复。
通过推理和填数字,玩家最
终能够填满整个宫格。
而在解决数独难题时,九宫格的对称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巧。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数独九宫
格的对称性质,根据已知数字的位置和规则,推断出其他数字的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
行中的1和9已经填满了,那么可以利用对称性质,得出该行对称位置上的数字也应该是1和9,从而缩小填数字的范围。
此外,通过观察整个数独九宫格的对称性,我们还可以更快地找到数字的位置。
比如,如果一
行或一列中的某些数字已经确定,那么可以根据对称性,快速推断出其他位置上的数字。
总的来说,九宫格的对称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够帮助玩家更快地解决数独难题,提高游戏水平。
希望玩家们可以在解决数独难题时多加利用这一方法,享受到更多乐趣。
对称测量法消除误差的原理
对称测量法消除误差的原理一、引言对称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消除误差的方法,通过对称结构和对称操作,使被测物体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互相抵消,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对称测量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对称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对称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对称结构和对称操作,使得测量误差在对称结构中互相抵消。
在测量物体中引入对称的构造和测量方式,可以消除外界环境对测量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对称结构的应用3.1 对称结构的定义对称结构是指物体的形状、布局或组织方式具有对称性的特点。
在对称结构中,物体的各个部分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如旋转对称、平移对称、轴对称等。
3.2 对称结构的优点对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对称结构可以减少非对称因素对测量的干扰,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 - 抵消局部误差:由于对称结构中各个部分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可以使得局部误差在整体测量中得到抵消; - 提高测量的重复性:对称结构可以使得测量结果在多次重复测量中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3.3 对称结构的例子对称结构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称结构例子: 1.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具有旋转对称性,可以应用于测量角度和距离; 2. 平衡天平:平衡天平具有重物和测物两端对称,可以用于测量质量和重力; 3. 对称电路:对称电路中正负电荷分布均匀,可以提高电流和电压的稳定性。
四、对称操作的应用4.1 对称操作的定义对称操作是指在测量过程中采取的对称方式,如旋转、翻转、镜像等。
通过对称操作,可以使被测物体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互相抵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2 对称操作的优点对称操作具有以下优点: - 减小系统误差:通过对称操作,可以减小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提高测量的一致性:对称操作可以使得测量结果在不同测量中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 实现自动测量:对称操作常常可以与自动化设备相结合,实现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
求电场强度的“四法”
求电场强度的“四法”方法一 “对称法”求电场强度对称法:利用带电体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或带电体产生的电场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求合场强的方法。
1.(2011·重庆卷)如图所示,电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分别位于正方体的顶点,正方体范围内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有 ( ). A .体中心、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B .体中心和各边中点 C .各面中心和各边中点 D .体中心和各面中心2.(2013全国新课标)如图,一半径为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 的轴线上有a 、 b 、d 三个点,a 和b 、b 和c 、 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 ,在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 k 23R qB. k 2910R q C. k 29R q Q +D. k 299R q Q +3.(2013·安徽卷)如图所示,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的空间,的空间为真空。
将电荷为q 的点电荷置于z 轴上z=h 处,则在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
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 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
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 轴上处的场强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24qkh B.249q k hC.2329q k hD.2409q k h4.(2013·江苏卷) 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方法二 “补偿法”求电场强度补偿法:题给条件建立的模型A 不是一个完整的标准模型,这时需要给原来的问题补充一些条件,由这些补充条件建立另一个容易求解的模型B ,并且模型A 与模型B 恰好组成一个完整的标准模型,这样求解模型A 的问题就变为求解一个完整的标准模型与模型B 的差值问题。
【高中物理】7.对称法
七、对称法方法简介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 应用这种对称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赛题精析例1:沿水平方向向一堵竖直光滑的墙壁抛出一个弹性小球A , 抛出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为s , 小球与 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距墙壁的水平距离 为2s ,如图7—1所示. 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解析:因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 故与墙壁碰撞前后入射速 度与反射速度具有对称性, 碰撞后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无墙壁阻挡时 小球继续前进的轨迹相对称,如图7—1—甲所示,所以小球的运动可 以转换为平抛运动处理, 效果上相当于小球从A ′点水平抛出所做 的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2021gt y t v x因为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距离为3s ,抛出点的高度为h代入后可解得:hgsy g x v 2320== 例2:如图7—2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竖直光滑墙壁A 和 B ,间距为d , 一个小球以初速度0v 从两墙正中间的O 点斜向上抛出, 与A 和B 各发生一次碰撞后正好落回抛出点O , 求小球的抛射角θ. 解析:小球的运动是斜上抛和斜下抛等三段运动组成, 若按顺 序求解则相当复杂,如果视墙为一平面镜, 将球与墙的弹性碰撞等 效为对平面镜的物、像移动,可利用物像对称的规律及斜抛规律求解. 物体跟墙A 碰撞前后的运动相当于从O ′点开始的斜上抛运动,与B 墙碰后落于O 点相当于落到O ″点,其中O 、O ′关于A 墙对称,O 、O ″对于B 墙对称,如图7—2—甲所示,于是有图7—1⎩⎨⎧==⎪⎩⎪⎨⎧-==0221sin cos 200y dx gt t v y t v x 落地时θθ代入可解得2202arcsin 2122sin v dgv dg ==θθ所以抛射角 例3:A 、B 、C 三只猎犬站立的位置构成一个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每只猎犬追捕猎物的速度均为v ,A 犬想追捕B 犬,B 犬想追捕C 犬,C 犬想追捕A 犬,为追捕到猎物,猎犬不断调整方向,速度方向始终“盯”住对方,它们同时起动,经多长时间可捕捉到猎物?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三只猎犬运动轨迹都是一条复杂 的曲线,但根据对称性,三只猎犬最后相交于三角形的中心点, 在追捕过程中,三只猎犬的位置构成三角形的形状不变,以绕 点旋转的参考系来描述,可认为三角形不转动,而是三个顶点向 中心靠近,所以只要求出顶点到中心运动的时间即可. 由题意作图7—3, 设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为s ,则由已知条 件得 a s 33=由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可知,在旋转的参考系中顶点向中心运动的速度为v v v 2330cos =='ο由此可知三角形收缩到中心的时间为 vav s t 32='=此题也可以用递推法求解,读者可自己试解.例4:如图7—4所示,两个同心圆代表一个圆形槽, 质量为m ,内外半径几乎同为R. 槽内A 、B 两处分别放 有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AB 间的距离为槽的直径. 不 计一切摩擦. 现将系统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槽静止, 两小球具有垂直于AB 方向的速度v ,试求两小球第一次 相距R 时,槽中心的速度0v .解析:在水平面参考系中建立水平方向的x 轴和y 轴. 由系统的对称性可知中心或者说槽整体将仅在x 轴方向上 运动。
对称法和“三类”图象在电场中的应用
对称法和“三类”图象在电场中的应用对称法即从对称角度研究、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利用对称法可以灵活处理电场中的新问题、新情景,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具体如下:1.常见的三类问题:(1)研究对象的对称; (2)研究过程的对称; (3)物理规律的对称。
一、电场的叠加 【例证1】(2013·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的各 圆环大小相同, 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 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二、电势及电势能的判断【例证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E 的区域内,在O 点放置一点电荷+Q 。
a 、b 、c 、d 、e 、f 为以O 为球心的球面上的点,aecf 平面与匀强电场平行,bedf 平面与匀强电场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 点的电势等于f 点的电势C.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电场力一定做功D.将点电荷+q 在球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时,从a 点移动到c 点电势能的变化量一定最大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例证3】(多选)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板右端L 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 的质点从两板中央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 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C.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和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D.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四、对称法在交变电场中的应用【例证4】电容器板长为L,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电压绝对值为U0。
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沿电容器中线射入时的初速度为v0,为使电子刚好由O2点沿中线水平射出,电压变化周期T 和板间距离d 各应满足什么条件?(用L 、U0、m 、e 、v0表示)mg q 2mg q 1414强化训练1.如图甲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形平板,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其轴线上任意一点P(坐标为x)的电场强度可以由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求出: E=2πk σ[1- ],方向沿x 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