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优秀6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想:本文选自苏教版“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板块,属于文本研习范畴,和《季氏将伐颛臾》同在一板块。

学习的意义也和《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一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二是人文教育上,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并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中,文言知识,应当落实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落实文言句式。

教学中反复朗读,继续增强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目标与要求: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的基础知识。

3、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4、人文教育上,激励学生经世济民的思想意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整体了解,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皱县东南人)人。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思想学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宋明理学影响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也是一个思想也更加活跃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见解。

孟子还认为“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品性是一个人先天固有的,君子能够一生保持本性,小人常常失去本性。

这就是他的善性论。

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关于孟子的事,有“断织教子” “孟母三迁”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关于《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1《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

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

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秀9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兵②涂()有饿piǎo()③鸡豚()狗()之畜()④数()罟()不入wū()池⑤无()失其时⑥谨庠()序之数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⑧申之以孝tì()之义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xù ④cù gǔ 洿⑤wú无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文章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1.2 教学内容介绍孟子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解读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比喻。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论述,分享自己的理解。

总结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进行全面的讲解和解读。

2.2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讲解:为学生提供权威的解读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参考资料:关于孟子及其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2 教学材料学生教材:包括课文文本和相关的阅读材料。

笔记本:用于学生做笔记和记录重要信息。

讨论卡片:用于分组讨论时学生记录自己的观点和讨论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小组反馈:听取学生代表的发言,了解小组讨论的结果。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提问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和思维碰撞。

教师点评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5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分别讲解文章的背景、结构、内容和主题。

5.2 时间安排第1课时:介绍孟子及其作品,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第2课时:解读文章中的关键概念和比喻,进行分组讨论。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通用8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通用8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通用8篇)《寡人之于国也》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1、曳(yè):拖着。

2、数(cù):密。

3、罟(gǔ):网。

4、洿(wū):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参看课文。

四、解题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

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精选3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3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篇一寡人之于国也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教学重点: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教学原则: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

(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

(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二、译文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二把法:1、把注释搬上课文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三、讲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

(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习课或晚自习,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四、作业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多媒体展示:孟子见梁惠王{三次}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通用15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篇1方案(二)总体设计思路方法孟子在文中高举“仁政”“民本”的大旗,阐述自己的“王道”思想。

在对文本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抓牢文言教学的常规重点外,还应将文学常识的把握放到重要的地位。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对有关孟子的思想精髓的理解远比把握几个文言现象重要得多。

在教学的过程中,宜将孟子的思想体系作一梳理,以使同学能够从整体上对孟子的思想作一把握,这也为以后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作一铺垫。

老师可以要求同学查找相关的资料,以求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孟子的思想作适当探讨,以进展与建构同学人文思想。

当然这一工作只能更多地依靠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备,有条件的班级可特地辟一学时,让同学作充分沟通。

课时支配:1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把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舞同学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引导同学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学问宜作适当小结;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

3.理解并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并更好地理解新时期党中心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日仍旧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日,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复习导入2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育,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学校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书明理,文以载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2.文如其人,融会贯通,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二、孟子简介采用学生知识竞赛式的方式回答积累三、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扩展积累,竞赛式谈一句话感受。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5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二、诵读1、教师范读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设计(优秀7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设计(优秀7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优秀7篇)《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重点: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教学难点:掌握“五十步笑百步”的内涵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这篇散文看似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思路分明,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整体感知,学习孟子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从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我们能够看出这是孟子和梁惠王之间一次对话,对话就有一个话题,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他们之间谈话的“话题”?明确:民之加多2、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明确: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1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2、3、4段)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5、6、7段)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民不加多”的疑惑。

(1)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民不加多”的原因。

(2—4)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使民加多”的措施。

(5—7)三、合作探究,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1、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明确: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2、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临国之政比较,为什么孟子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明确: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3、“五十步笑百步”的内涵是什么?明确: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之君无所作为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接下来,孟子把“仁政“的实施分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阶段。

关于“王道之始”,我们借助于两个问题来思考。

(1)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当采取了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明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3篇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3篇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高二语文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精选3篇(一)教案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1. 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意义和作用;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知识;3.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概念和内涵;2. 分析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难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含义;2. 分析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准备:1. 教材:教师提前准备相关教材和素材,如相关诗歌、文章、视频等;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寡人之于国家”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学习型探究(20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解释“寡人之于国家”的含义和来历;2. 学生分组讨论“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3. 学生展示并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4.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梳理,并引导学生对“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进行深入思考。

Step 3:拓展应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首与“寡人之于国家”相关的诗歌或文章,并进行解读和分享;2. 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时代背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一个与“寡人之于国家”相关的情境或故事,展示给全班。

Step 4:归纳总结(10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和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关于“寡人之于国家”的作用和责任,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国家中的作用和责任。

Step 5: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位具有“寡人之于国家”精神的人物,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一篇关于该人物的报道或传记。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有关国家和政治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政府官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寡人之于国家的意义和现实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场馆或纪念馆,加深对“寡人之于国家”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

(2)能够分析并欣赏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观点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孟子的民本思想,认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

2. 分析并欣赏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观点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2. 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孟子论证观点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对孟子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课堂讲解: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分析孟子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观点的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孟子论证观点的方法和技巧,如从比喻、对比的角度进行论证。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熟读并理解《寡人之于国也》,掌握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词汇、句式的掌握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理解程度以及孟子民本思想的把握。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孟子关于治国理念的基本观点。

2.分析孟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理解其逻辑性。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孟子关于治国理念的基本观点。

2.教学难点:分析孟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理解其逻辑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孟子》篇章,回顾孟子的基本思想。

2.提问:同学们,孟子是哪个时期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理解文章内容。

2.提问:同学们,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孟子是如何论述治国理念的?第三环节: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背景,介绍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

2.分析孟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讲解孟子关于治国理念的基本观点,如仁政、王道等。

第四环节: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孟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效果。

2.分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补充。

第五环节:案例分析1.选取文章中的典型案例,如梁惠王对百姓的关怀、孟子对梁惠王的批评等。

2.分析案例中孟子的观点,引导学生理解其治国理念。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孟子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作业布置2.收集其他关于孟子治国理念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孟子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在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孟子治国理念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2.举办孟子治国理念的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3.组织学生参观孟子纪念馆,了解孟子生平事迹。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自主学习让学生先默读文章,然后邀请几位学生朗读,同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朗读中的停顿、语气等,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对话:“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孟子在描述梁惠王治国时使用的特别语言或修辞手法?可以分享一下你们的感受。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分析孟子关于君臣关系、仁政、教育等方面的观点。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仁政思想。

2. 文本细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解析,重点词汇、句子解释。

3. 观点分析:孟子的君臣观、仁政观、教育观。

4. 课堂讨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孟子观点的认同与否。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文本解析、观点分析。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观点。

2.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文章文本、相关图片、视频等。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3. 纸质教材:提供《寡人之于国也》的纸质教材,方便学生学习和做笔记。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安排3.1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2. 文本解析:逐段讲解文章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句子。

3. 观点分析:分析孟子的君臣观、仁政观、教育观。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2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孟子及其时代背景,阅读和解析文章第一段。

2. 第二课时:阅读和解析文章第二段,分析孟子的君臣观。

3. 第三课时:阅读和解析文章第三段,分析孟子的仁政观。

4. 第四课时:阅读和解析文章第四段,分析孟子的教育观。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口头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设计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

(2)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够进行简要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孟子的仁爱之心和民本思想。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孟子游说齐宣王的故事。

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2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3)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3.1 难句解析(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天。

”(3)曰:“夫仁政,犹水也;民,犹舟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2 文言文翻译(1)如何准确理解古代词汇和语法。

(2)如何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1)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2)引导学生思考仁政的重要性。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标注出生僻词汇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句解析和文言文翻译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阐释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观点。

(2)解析难句,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并背诵全文。

5.2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难句翻译和文言文翻译。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合作探讨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熟读背诵、课后练习和心得体会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寡人之于国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寡人之于国也》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历史意义;(3)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4)提高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中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3)学会如何将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情感;(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3)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式的掌握;3. 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2. 对文中观点的批判性思维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相关观点;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炼关键信息;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文章道理;5.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文中观点的实际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著作《孟子》,引发学生对《寡人之于国也》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炼关键信息,记录疑问;3. 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疑问,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相关观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道理;5.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验文中观点的实际运用;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文中观点的把握;3. 知识点测试:定期进行知识点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重要词汇、句式和观点的掌握情况;4. 学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包括课文背诵、文本解读、观点运用等方面。

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寡人之于国也4篇

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寡人之于国也4篇

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寡人之于国也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寡人之于国也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寡人之于国的内涵和含义。

2. 掌握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把握作者意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寡人之于国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学习相关的文言文课文。

3. 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4. 掌握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基本技巧,如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等。

5. 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如仿写、扩写、评论等。

6. 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寡人之于国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学习文言文课文:选择经典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寡人之于国的思想内涵。

3. 分析课文:帮助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4. 文言文阅读和理解:教授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基本技巧,如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段落理解等。

5. 文言文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写作练习,如仿写、扩写、评论等,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写作成果,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和评估:1. 提供相关的文言文课文和辅导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寡人之于国的概念和思想。

2. 设计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练习题,进行课堂互动和讨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通过学生的文言文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给予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建议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每周安排1-2节课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

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寡人之于国也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琵琶行》的背景和作者李白的生平;2. 掌握《琵琶行》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意义;3. 学习鉴赏《琵琶行》中的诗歌艺术和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文言特殊句式。

2.领会孟子“设喻说理”的妙处。

3.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语言点。

2.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教学难点:
领会孟子“设喻说理”的妙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前320年,52岁的孟子不远千里来拜见梁惠王,他们会交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

二、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后人所加,意为:我对于治理国家。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文中代指战国时期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又因魏国都城在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

本课我们围绕以下目标来学习。

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学习目标。

三、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文言特殊句式。

2.领会孟子“设喻说理”的妙处。

3.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

提到孟子,大家对孟子及《孟子》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

四、孟子及《孟子》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

名轲,字子舆。

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全书共7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是科举必考内容。

这篇文章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

下面让我们走进历史现场,与古人对话,与文学结缘。

五、检查预习
1、两生对话范读,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学生自由提问,质疑答疑。

3、当堂检测,快速抢答。

这是一篇对话体的论辩文,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对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的理解?
六、整体感知
本文的写作思路是: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2、3、4):孟子用比喻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5、6、7):提出王道,解决问题。

七、解读文本
(一)品读第1段,一生范读。

1、梁惠王的疑惑是什么呢?
明确:民不加多。

2、梁惠王为什么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一方面,战国时没有移民限制,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地迁徙,哪国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去做那国的国民。

另一方面,由于列国战争等因素,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匮乏和劳动力不足。

这样,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也就成了其是否稳定繁荣的标志。

因此,增加人口、争夺人力就成了当时诸侯的当务之急。

各诸侯国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域、问鼎天下的目的,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梁惠王也不例外。

下面让我们大声齐读文章2-4段,看看孟子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二)品读第2、3、4段,学生齐读。

1、面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孟子有没有直接回答?
明确:没有,“请以战喻”,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这里是设喻论证。

孟子用战败一方弃甲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

2、孟子“五十步笑百步”有什么言外之意?其妙处何在?
明确:逃了五十步和一百步,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比喻之后诘问对方,这样梁惠王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在不知不觉中承认自己和邻国国君,本质上是一样的。

最终提出“好战”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面对梁惠王提出的问题,看似答非所问,其实用心良苦。

在梁惠王在不知不觉中承认自己的行为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无异后,孟子再适时引导,提出要从根本上使民加多,就必须施行“王道”。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尽心下》
行王道即施仁政。

(三)品读第5—7段,女生读(5)男生读(6)齐读(7)。

1、王道包括哪两个基本阶段?
明确: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2. 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措施?
明确:不违农时(农)
不入洿池(渔)
以时入山林(林)
树之以桑(纺)
蓄鸡豚狗彘(牧)
勿夺农时(农)
谨庠序,申孝悌(教育)
可以升华为:(1)环保立国(2)生产富国(3)尊老稳国
(4)教育兴国(5)立德固国
总之,是养民、富民、教民、利民的民本的仁政思想。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1)对比:狗彘食人食(诸侯贵族)而不知检、涂有饿殍(下层百姓)而不知发。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平,民不聊生。

(2)比喻:途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国君不仅无为而且推卸责任。

孟子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了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暴政。

提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和他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仁政思想是一致的。

八、课堂小结
孟子的仁政措施是美好的,但却没有人接受,可是孟子颠沛流离,坚守理想,为了天下苍生,孟子选择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道路。

作为儒家思想千年“亚圣”的孟子,其言辞更多体现了“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闪烁着圣哲思想的光辉与博大的仁爱。

最后,请全体同学以满怀激情的朗诵结束本课的学习。

九、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本课同步。

十、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君比喻
王道排比
民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