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

合集下载

本科导师制实践与思考论文

本科导师制实践与思考论文

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科学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给予了补充,利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笔者近四年担任了本科生导师,现就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本科导师制;人才培养;思考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以及现状本科生导师制源于国外,英国的牛津大学在十四世纪就开始实施导师制,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牛津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成果显著,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效仿。

在我国目前还是一项新事物,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应运而生。

对于实行选课和学分制的本科院校,为本科学生指定的导师的主要职责除学业指导外,还要担负起全面育人的责任,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及生活方方面面。

从已经开展导师制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已有近百所高校正在试行导师制,虽然各高校实施类型、阶段和效果不一样,但各自的效果也正在不断的显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

我担任导师四年来,指导的学生有08、09、10和11级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学生,四个年级共近二十位同学,08级的四位同学已经毕业,就业情况良好,践行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

我认为实施导师制有必要,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益。

对于低年级学生,比如本科新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有导师的指导可以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导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及早地自我认知,规划好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导师有经验优势,为学生提供学习性指导,针对个人发展方向提供学习计划,弥补课内教学缺乏和实际锻炼的不足;同一位导师所带的各个年级的同学,有沟通交流的便利,为低年级学生积累人脉创造了条件。

对于高年级同学,导师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课题,可以让高年级的同学参与,通过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或者科技活这一过程,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导师可以根据自身经验为学生就业或考验提供指导和帮助。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摘要】本文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首先介绍了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国内本科生导师制,提出建议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展望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前景,并总结国外经验对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

通过比较国内外经验,可以为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国内外经验、发展历程、实施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发展前景、启示、建议、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大学生在学业、生活方面有专门的老师或指导员进行指导,并定期进行交流、辅导的制度。

在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外的本科生导师制发展较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

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导师制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优点上。

而国内本科生导师制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不过在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可以为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重点围绕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与启示展开探讨,分析其发展历程、实施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最终,结合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前景和国外经验给予的启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本科生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美国的大学开始倡导小班授课和个性化教育,导师制应运而生。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导师制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在欧洲,德国的大学系统也对本科生导师制有着悠久的历史。

德国大学的导师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导师不仅是指导学生学术研究的导师,更是学生的学业顾问和生活导师。

英国高校导师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英国高校导师制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的工 作 程 序 作 了 明 确 的 规 范 。 对 新 导 师 的 培 养 除 了 高级 导 师
的指 导 和 帮助 以外 , 更 注 重 导 师之 间 的 相 互 学 习 和培 训 。 事 实 上, 英 国 高校 并 不 要 求 导 师 成 为 无 所 不 能 的“ 超人 ” . 相反 学校 要 求 导 师认 识 到 自己 工 作 的 局 限性 。 当导 师不 确 信 自己 能否 解 决 学 生 的 问题 时 。学 校 鼓 励 导 师 寻 求 相 关 人 员 和 部 门 的帮 助 和 支持 。导 师鼓 励 学 生 针 对 自己 的 问题 和 要 求 到 注 册 办 公 室、 住宿处 、 考 试办公室 、 就业指导处 、 心理及 咨询服务处 、 学 习 指 导处 、 国 际事 务 办 公 室 、学 生 信 息 集 成 系 统 发 展 与 支 撑 处、 学 生财务支持办公室 、 残疾人 事务办公室 、 学 生 会 等 机 构 寻求 支持 和帮 助 。导 师 可 以将 自己处 理 不 了的 有 问 题 的 学 生 转介到这些机构 , 请求宿舍舍 监 、 高级导师或 者学习指导师 、 就业 指 导 师 、 心 理 咨 询 师 等 专业 人 士 的 帮 助 , 这 些 帮 助 和 支 持 构成 了导 师 制 的 强 大 支 撑 体 系 。 二、 英 国 导 师 制 对我 国高 校 辅 导 员 队伍 建设 的启 示
要的启示。
3 2 1 0 0 4 )
高且 有 丰 富 人 生 阅 历 的 导师 指 导 . 对 学 生 未 来 成 长 大有 裨 益 。 2 . 导师专业化水平高。 拥 有 强 大 的 支持 体 系。 英 国高 校 通 过 《 个人导师手册》 对 导 师 的选 拔 、 培训 、 具体
2 0 1 4 -  ̄ r - g 8 7 , 1  ̄ 考试 周 刊

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以英国Heriot—Watt大学为例

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以英国Heriot—Watt大学为例

大学师生关 系作为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 系, 也作 为关 涉 大学 生成 长 和高 等教育 质 量 的直接 教
育 因素 , 年来屡 遭 诟病 。大 学 师生关 系 的 隔阂 、 近
师制 的鼻祖 , 1 于 5世纪初创 办。l 纪大学考 9世
试 制 度改 革 以后 , 导师 制 开 始 成 为一 种 以学 院为 依托 , 以本科 教学 为本 旨 , 以导师 个别 教学 为 主要
DOI :CNKI 3 : 2— 1 7 G 2 1 0 2 1 5 0 0 7 4/ 4. 0 1 4 6. 5 9. 1
笔者 于 20 09年 在 英 国 Hei— t 学 访 学 期 r t t大 o Wa 间 , 过 听课 、 生访谈 、 师 座谈 、 阅资 料和参 通 学 教 查 观考 察 等方 式 , 对英 国 大学 师 生 关 系 的运 行 模 式
性 和 主动性 , 励学 生 的创 新 和发 展 , 鼓 而且 也体 现 了教 师对 学 生 的 人 文关 怀 。所 以 , 国高 等 教 育 美 学权 威 弗莱 克 斯 纳在 比较 了美 国 、 国和 德 国的 英 高 等教 育后 指 出 :牛 津 、 桥 大 学 在 本 科 生 和 导 “ 剑 师 之 间建 立 的那 种 个 人 关 系 , 管 存 在 种 种 个 人 尽 的局 限 , 是世 界 上最 有效 的教学 关 系 。 l 却 ”3
论 与指 导 。这 种方 式不 仅有 助 于调 动学 生 的积 极
稳步上升的趋势。可见 , 大学在市场经济、 规模扩 张、 价值 多 元 、 数字 生存 等新 的境 遇 中如 何重 塑 和 谐 美好 的师 生 关 系 , 一 个 不容 逃 避 的 问题 。伯 是 顿・ 克拉克 曾说 : 英 国的大学 在历史上 以亲密 “ 的师生 关 系和 高质 量 的本 科 生 教 学 闻 名 。 因此 , ”

试论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及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

试论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及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

教 育教学工作体会 , 笔 者对英 国大学的导师 制有了较 深刻 的理
解, 对我国如何做 好本科教育工作也 有了更多的思考。


英国大学的导师制
曾任牛津 大学校 长的柯林卢卡斯 谈到 他的导师 时说 :“ 他 们 所教授 给我的, 就是让我去思考, 他们从不给我答 案, 他们会 说你怎么认 为? 我则说我不知道 , 然后他们说 去读读这几 本书,
师在每个学期末要就指导工作写出一份书面报 告, 同时, 学生也
会对导师作出评价。 英国大学 的导师们很敬业也很辛苦, 除教学 外, 还要 带研 究生和博士生 , 完成课题研 究任务, 但 即便 如此 , 他 们对本科 生 的指导工作 非常重视 , 努力营造一种 家庭式 的教
学氛围及和学生亦师亦友 的关系。
导师制的内容, 分析 了 我国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 存在的问题 , 对我 国本科教育的一些 问题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 本科生导师制 ; 本科教育; 导师; 人 才培养
作者简介: 王倩 ( 1 9 7 3 一 ) , 女, 江西南昌人 , 广东石油化 工学院机 电工程 学院, 教 授。( 广东 茂名 5 2 5 0 0 0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1 6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派 遣了1 1 名教 师赴英 国知山 大学进 行学 习培训 , 笔者作 为其 中一员参加了此 次培训 。 在 知 山大学 的三周 时间内, 通 过亲身感受 和聆听知 山大学 老师们的 多个 讲座 , 对 英 国的文化 与社会 、 英 国教育体制 和高校管理 体 制 等方面有 了初步的了解。培训 期间 , K e i t h C o o k 教授作 了题为 “ B e i n g a P e r s o n a l T u t o r i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的专题 讲座, 指出 本 科 生导师制是英 国高等 教育体制 的一大 特色 , 也是英 国本 科 人 才培 养的重要模 式 。 通过课 后讨论 、 阅读材料 以及结合 实际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与启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导师制在国内大学中越来越普遍。

在该制度下,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并指导他们的职业发展。

该制度已被广泛采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以下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国内外经验和启示。

国外经验在美国,导师制在大学中非常普遍。

每个学生入学后都会被分配一名导师,导师会负责指导学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实习。

通过导师制,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积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激情,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英国,导师制同样非常普遍。

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专业,指导他们完成学术项目,以及提供职业指导和建议。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也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成就,并帮助他们在学习和职业发展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国内,导师制也日益普及。

在不同的大学中,导师制具有不同的形式和运作方式。

有些大学采用个人导师,即一名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有些大学则采用集体导师,即一组导师指导一个小组的学生。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在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方面,导师制都已成为许多大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启示导师制在国内外大学中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其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因此,国内的大学可以从国外经验中汲取启示,做出一些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实现导师制。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1.建立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机制。

学生的导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能够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因此,导师需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动态并提供帮助。

2.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大学导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职业发展的实用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为导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导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经验,但他们也需要受到培训和支持,以更好地向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5.通过评估导师的效果来不断改进制度。

大学应该定期评估导师的工作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导师制的目标。

导师制论文师生关系论文: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

导师制论文师生关系论文: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

导师制论文师生关系论文: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摘要:近年来由于扩招等原因,大学师生关系呈现出隔阂、淡漠甚至冲突、对立的现象,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效果和声誉,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英国大学导师制的特点是以学业导师制为制度平台;以考核控制为主要抓手;以自主教学为课堂引领;以规则意识为行为底线;以网络应用为支持系统。

改善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措施有:改革大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大学教师管理方式;完善大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师生沟通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导师制;英国大学;师生关系大学师生关系作为高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作为关涉大学生成长和高等教育质量的直接教育因素,近年来屡遭诟病。

大学师生关系的隔阂、淡漠甚至冲突已经成为高校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效果和声誉,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2008年初的两起沸沸扬扬的大学师生冲突事件[1-2],将公众和学界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关注和讨论推向了顶峰,据cnki学术趋势统计,2008年5月份对该类问题的关注达到最高峰值,经过7月份的回落之后到2009年,一直是稳步上升的趋势。

可见,大学在市场经济、规模扩张、价值多元、数字生存等新的境遇中如何重塑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是一个不容逃避的问题。

伯顿克拉克曾说:“英国的大学在历史上以亲密的师生关系和高质量的本科生教学闻名。

”因此,笔者于2009年在英国heriot watt大学访学期间,通过听课、学生访谈、教师座谈、查阅资料和参观考察等方式,对英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运行模式进行了重点观察和思考,以期为我国大学师生良好关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一、英国heriot watt大学导师制的特点英国大学以高质量著称,其中实行导师制是英国教育成功的经验之一。

牛津大学可以说是导师制的鼻祖,于15世纪初创办。

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以后,导师制开始成为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本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制度。

中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及启示

中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及启示
异,导 师制在 实施 中遇到一些 问题 。我们可以对 中英 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 史、模 式 、实施特 点等进行比较 ,借鉴英 国高校先进经验 ,推动我 国高校导 师制的有效 实施 。
关 键 词 :本科 生导 师制 ; 比较 ; 启 示
本科生导师制 是通过教 师对学 生学 习、 品德及 动 式教 育制 度 。它 要求导师 做到会教 书、会 育人 , 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促进学生主 动学 习及个性化发
要不 断被各 高校 所重新启用 。2 0 0 4 年1 2 月教 育部 下发 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 本科教 学工作 的 若干意见》中明确指 出: “ 有条件 的高校要积极推
当前 我国高 等教育 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 市 场化、大众化 的文化环境下实施与绅士文化相切合 的精英 式导师制 ,效果可想而知 。就像英 国分化 出
行 导师制 ,努力 为学生全 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
的服务 。”十几年来 ,国内各大 高校纷纷掀起实行
导 师制 的热 潮 J 。 二 、 中英 高校 本 科 生 导 师制 的 基本 模 式
两种 导师制形式一样 ,我国也在实践 的经验、教 训
中出现 了中国国情下 的多种导师制 。包括一些志在 培养精英 的大学 或专业实行 的一对 一的导师制 ,还
师式 导 师制 。
高校 的导 师制形式化、没有实质作用 ,实施方案相
差 无几 、毫无特色等 。鉴于此 ,笔者结合在里 丁大
学 的 亲 身经 历 以及 对 牛 津 大 学 导 师 制 的 研 究 ,对 中
英高校 实施导师制进行 比较研究 ,为促进导师制中
国化 提 出建议 。

( 二 ) 中 国高校 本 科 生导 师 制 :姗 姗 来迟 竺 可 桢 先 生任 浙 江 大 学校 长 期 间 ,在 其 曾 留学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特征与启示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特征与启示

372021年第1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特征与启示杜岩岩 傅钰涵摘 要:源于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被学者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是英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其卓越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英国本科生导师制逐步演进为两种类型,即牧师式导师制和职业式导师制。

两种类型的导师制在制度管理、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方面各具特色又殊途同归,对我国通过实施制度化的本科生导师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类型与特征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47(2021)01-0037-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计划”教育学一般课题立项“欧亚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BDA190073) 作者简介: 杜岩岩,女,辽宁抚顺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傅钰涵,女,山东临沂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

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2018年6月22日,150所高校在成都联合发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统计,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正式进入普及化 阶段[1],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上大学”转变为“上好大学”,教育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引发了广大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2]关于如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一难题,国内不少学者指 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有力保障[3],因此,探讨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演进历史和类型特征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本质,对构建和实施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 )起源于14世纪时期的英国牛津大学,不仅被学者认为是英国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被认为是其卓越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几百年间一直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近年来,英国高校的本科导师制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英国当代高校
的本科导师制度,重点介绍本科导师的角色和职责,以及他们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导师制度是一种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育成功的重要机制。

在英国高校,
本科生通常会被分配给一个导师,该导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职业和个人领域的决策。

导师们通常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具有丰富的人际交往和领导技能。

他们能够为
学生提供从学业计划到就业转型的指导,还可以提供采访技巧、职业建议、学期规划和个
人发展的帮助。

其次,本科导师通常会与学生进行个别会议,以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一对一的导师指导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学术、职业和
个人方面的考虑和困惑。

此外,本科导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会、情感和认知支持,帮助
学生审视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聚焦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最后,本科导师的责任在于确保学生成功地完成其大学学业,并准备进入职业和同辈
群体。

导师们会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挑战和机会,推荐他们参加实习计划、研究项目、竞赛
和志愿活动。

导师们还将与其他学院机构一起工作,为学生提供支持,在应对重大事件,
解决纠纷并在学生遇到挑战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导师制度是高等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术目标和职业发展。

在英国,本科导师制度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的学术与生活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析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英国的本科导师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导师制度的实施是高校教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加强了对本科导师制度的重视。

导师的选拔和培养十分严格。

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都设立了导师评选委员会,对导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都进行了严格规范,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并通过评选的教师才能成为本科导师。

这也保证了导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导师制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导师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业指导者,更是他们的生活导师,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方方面面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导师制度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并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导师的师资力量不足。

在一些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导师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导师指导。

导师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和合理。

在一些高校中,导师的考核标准过于片面,主要看重学术成果而忽视了教学和学生指导的工作,这势必会影响导师的教育质量。

导师的时间投入不够。

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一些导师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教学和生活指导,这也制约了导师制度的发挥作用。

导师的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导师虽然经过了选拔,但是缺乏相关的培训,对于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存在一定的困惑,这也影响了导师制度的质量。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在不断改进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

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探析在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本科导师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重要指导和支持者,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英国当代本科导师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该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一、本科导师制度的特点1.多元化的导师团队在英国的大学中,本科导师团队通常是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团队。

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这种多元化的导师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的指导和支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个性化的导师制度英国的本科导师制度注重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每位学生通常都会被分配给一位主导师,主导师会在学生入学初期和学业生涯中为其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其他导师进行指导,以确保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支持。

3.多样化的导师指导方式本科导师制度注重多样化的指导方式,例如个人辅导、小组讨论、实习指导等。

这样的指导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获得支持和指导,提高学习和发展的效果。

1.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本科导师制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指导,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发展路径。

2.提高学生成绩和毕业率研究表明,受到良好导师支持的学生在学业成绩和毕业率上通常要比没有得到支持的学生更好。

导师制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规划学业生涯,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科导师制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养,包括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导师通过实际指导和榜样展示,使学生在学业以外的领域也得到全面发展。

三、本科导师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发展趋势: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未来的本科导师制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服务,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英国大学本科教育新趋势

英国大学本科教育新趋势

英国大学本科教育新趋势英国大学本科教育新趋势摘要:英国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多元化和政府影响力不断削弱。

英国政府、学生、雇主和大学成为高等教育共同的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正被一种新的模式所取代,随之而来的在学生培养方面的“投资回报”及如何获得具体就业技能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伴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在培养和争取优质生源方面,大学也在不断地展示自身的卓越与独特性。

英国素以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著称,以“导师制”为特征的本科生培养模式以及其精英化的教育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独树一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界环境和高等教育内部生态的变化,尤其是在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多元化和政府影响力不断削弱的情况下,大学必须通过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吸引除政府拨款以外的经费,雇主们则希望加强与大学的合作以获得他们所期望的合格毕业生。

因此,英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在适应中不断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投资性”培养趋势日益明显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大学越来越依赖于来自大学的外部资助,如来自企业和慈善机构的捐助。

2003年的《拉姆伯特报告》曾特别强调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与企业的联系,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然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衰退迫使许多企业减少研发预算,公司在投资战略上更加趋于谨慎。

尽管如此,学术界和工商界在此期间的联系还在不断加强,纯粹的象牙塔式、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已经被大学的社会化所取代,大学本科教学更多地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产生新观点的能力以及增强对变革适应性的宽泛技能。

此外,受外部环境变化所影响,英国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变成为一种理性投资行为。

作为政府,南于面临着“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挑战,政府开始关心社会到底需要多少大学毕业生,以及大学的数量是否越多越好等问题。

面对学费的上涨,学生更多地把上大学的决定变为一种“投资决定”,大学教育的'“投资回报”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经验及启示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育始终保持卓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随着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愈演愈烈,国家、社会和高校等各层面都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本文在对“本科生导师制”问题的强烈关注下,通过对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状况进行反思,为完善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设方面提供支持和借鉴。

标签: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分析;启示牛津大学本科教学是以导师制为基础的,导师制被称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

导师制在牛津大学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在19世纪时,牛津大学将导师制作为其本科生教学的基本模式,迄今也有约两百多年的历史。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弗莱克斯纳认为,牛津大学本科生中相当多的人已达到美国和德国研究生的层次。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国本科生导师制颇有借鉴意义。

一、牛津大学导师制成功的经验在明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牛津大学导师制规范着导师制实施中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教育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特点。

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采取对学生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启发式教学为宗旨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倡平等合作自由的学术氛围。

牛津大学的授课制度是传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并行。

在与学生合作的前提下,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得出结论。

同时,师生都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讨论氛围,师生关系也更为融洽,指导效果更为显著。

“导师非常关注学生个体、师生双方的合作关系以及认真对待知识的独特态度”使得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牛津大学的导师教学模式是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指导培养。

导师关注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按照学生个人能力进行教学。

导师的教学过程是以师生双方的合作为基础的。

导师负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工作的技能,是学生批评性的指导者,对学生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

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摘要: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大学生专业水平,拓展创新思维,强化综合应用水平,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本科人才,导师制在本科教育教学中被引入.本文探讨了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对实施过程中一些消极情况实行思索并提出改革意见.为更好管理大学生,准确引导大学生学习,培养优秀本科人才提供了借鉴.导师制起源于十四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1其具体涵义为:学生自大学本科低年级至毕业班的在校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切实落实教书育人职责,增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2大学教育体系中,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并称三大教育模式.在导师制下,导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在生活、心理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注重引导.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思想实行差异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终培养出健康全面,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院校层面制定导师制度文件,形成学校规章制度文件,明确规定导师遴选方法、导师学生关系确立及解除方式、导师学生各自任务职责、学校对导师工作考核奖评等,确保导师制执行有所依据.近年来,为了适合社会发展对本科生培养的要求,更好地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适合素质教育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转换,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本科生,导师制被引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在实行过程中,很多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对其实施方式方法实行了探索.1导师制意义及经典模式导师制的实行,在学生层面,有利于本科生在入学期间更快的适合大学生活,深入认知专业背景,确立毕业走向,选择准确学习方式方法;在学校管理层面,有利于保障教学运行模式实施效果,实现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层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个性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培养本科生解决问题水平.4经典导师制模式如下:3(1)结构方面.导师原则上由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学人员担任,导师定期同学生面对面交流,分析学生的书面作业.(2)过程和方式方面.通常导师事先拟定题目,本科生独自摸索,将自己的思路整理成连贯的论文或书面作业,提交给导师,同导师实行交流,接受导师的批评和建议,解决问题.(3)与课堂讲授的区别.导师制执行过程是一种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导师讨论分析学生作业,不必覆盖全部教学大纲或传递事实信息,无须将自己的解释或观点强加给学生.导师制对导师与学生均是极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2导师人选的确立、职责及师生关系并非每一位老师都适合做导师,一名合格的导师,专业知识要过硬,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学习;思想上要有准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阅历丰富,这样才能告诉学生人生的经验,引导学生的人生方向.只有优秀的导师才能引导出优秀的学生.导师制下,培养出优秀毕业生的前提是培养出优秀的导师队伍.优秀的导师指导出优秀的毕业生,优秀毕业生成长为优秀的导师再去培养新的优秀毕业生,如此最终在社会大体系中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带动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上升.我校规定合格导师应具备:(1)良好师德,遵纪守法,能够严于律己,责任心强,能够关心学生成长和成才.(2)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熟悉本专业培养方式方案,专业技术水平高,懂得教育规律.(3)熟悉学校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制度,熟悉学校制度运行机制.(4)专业水平高,治学态度严谨,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5)优先选择具有研究项目的老师作为专业导师,以便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与科研水平.导师制度理应有别于辅导员制度,相对来说,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更广,导师制工作更精准细致.专业导师与辅导员相辅相成,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导师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的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这些内容同本科的专业密切相关,牵涉专业课选择、专业课学习方法、专业就业情况、专业研究领域现状等等.概括来说,导师工作内容有:(1)对在校大学生实行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操作技能等.依据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优势,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协助学生全面理解自己所学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协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分析专业问题,解决专业问题.(2)对在校大学生实行非学业方面的协助.注重学生的生活、思想、感情等,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必要时候上报院校,通过院校给予学生协助.(3)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科研水平.在条件允许下,能够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科研项目中,让学生熟悉研究工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水平,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4)对大学生实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学生就业,协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5)与学生谈心谈话,即时分流、处理存有的问题.可与辅导员工作相互协调,对学生的问题或困难,即时解决,或通过学校其他途径解决.(6)行政职能———记录档案.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必要情况,记录下来,存于档案中.导师制下,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依然是导师的主要任务,同时导师要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树立准确人生价值观,确立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更加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未知的学术问题,从而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就业等方面,学生也能从导师处获得当前就业状况,更好的安排学生将来的人生方向.这不同于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生硬的教与学的关系,导师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导师多方位引导与学生主动探索的关系,于此导师制下要求导师与学生之间需有顺畅的交流与反馈.学生个体不同,当下教育资源有限,通常几十人的教学班,难以顾及每位学生.导师制下,每位导师名下学生人数较少,时间精力上能够让导师注重到每位学生,导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个体差异教学关系.专业导师与学生之间理应保持相对稳定联系,导师与学生相互选定,建立导学关系时,理应立即见面,相互了解.之后,每学期开学时应见面一次,了解学生假期情况及新学期学习计划,每学期期末结束时应见面一次,了解学生学习完成情况及假期计划.开学与期末之间,能够对学生集中见面指导,或个别学生实行单独指导,对特殊情况的学生即时指导.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状况,进而指导学生.例如定期导师学生见面交谈,通过对同寝室学生的询问,同学生辅导员的交流等等.掌握学生状况是目的,具体形式能够不用限定,避免工作僵化.科技日新月异,社会进步持续,不用拘泥形式.一些新兴的交流方式均可应用.高校持续推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5,在不影响其他工作前提下,能够随时、随地实行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有研究项目的导师,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去,既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水平,又能实时了解学生状况,便于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指导.3导师考核及奖惩为了更好的实施导师制,激励专业导师承担指导学生的职责,更好的突出专业导师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完成专业导师的工作任务,学校制定相对应的专业导师年度工作考核方法及标准,依据考核方法标准对专业导师工作业绩实行年度考核,并给予相对应奖励惩罚,而且考核结果与岗位评聘、职称晋升等挂钩.考核方式有:(1)实际业绩考核.根据导师工作职责,由导师自己填写业绩表,依据导师指导工作量、指导效果、工作记录等方面实行评定.(2)学生评价考核.导师指导的学生根据导师对自己具体的指导情况,填写评议表,根据学生评议情况对导师实行评价.(3)院系综合考核.院系结合导师自我评价及学生对导师评价,对导师工作做出总评,分档评价并上报.根据导师工作情况和考核情况,依据相关政策发放相对应的津贴,补贴导师工作过程中必要的支出,对于考核不合格导师,取消津贴,必要时取消导师任职资格.4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消极现象及改进导师制出发点是通过新型培养机制培养出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实行过程中因为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造成难以真正执行导师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导师名下学生人数过多.因为导师人员缺乏,部分学校盲目跟风,在条件不允许时强行推行导师制,使得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太多学生使得导师难以注重每位学生全部状况,失去对学生状态的掌握,就难以对学生实行差异指导,违背导师制原本的初衷.(2)导师制度不完善.导师制强调导师指导学生的职责,同时也要保障导师的权益.院校强行将任务推给导师,忽视导师的状况,就会使得导师消极怠工,无法调动导师积极性,使得导师制流于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院校与教师也是一种导师制关系,此时院校是“导师”,教师是“学生”.院校与教师的关系不佳,院校不能做个合格“导师”,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做一个好导师.(3)学生未能理解导师制,与导师缺乏互动.导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学生也应主动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导师.受到以往教学影响,学生或许认为导师制无所谓,甚至可能不知道导师制在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将自己的这个“窗口”关闭,导师无法看到“窗户”里面的状况,对学生的指导无处着手.(4)导师制变相为雇佣制.让学生参与导师项目初衷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研究,培养学生水平.个别导师在对学生的指导活动中,将学生做为劳动力雇佣,“导学”关系变为“雇佣”关系,破坏了导师制度,损害教师形象,也失去教师的职业道德,甚至可能发生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完善本科专业导师制能够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1)院校制定完善的导师制规定,确定导师职责的同时,确定导师权益.制定完善的导师选拔准则及淘汰机制,确保导师队伍的高专业水准.(2)学校政策上,提倡并鼓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担当本科生导师,导师制工作计入绩效工作量核算,确保导师工作的高效性.(3)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对应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单位交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提升导师自身专业水平,确保导师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4)增大导师制宣传,使本科生能理解并准确对待导师制,自发地同导师实行专业领域知识等交流,确保学生也作为导师制实施的主体.(5)强化导师队伍建设,调控导师学生合理比例,保证导师制工作质量.建议导师名下指导学生人数每一届不超过三名,总人数不超过八名.5结束语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大学生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的目的,优秀的导师是导师制实施的前提,导师学生良好的互动是导师制实施的途径,导师制度的确立是实施导师制的依据,导师考核奖惩制度是实施导师制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导师制的历史、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导师制执行过程中的不良情况等,并对导师制的完善提出相对应建议.为更好的适合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差异培养人才模式,建立健全导师制,实现学生学习品质系统化6,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优秀毕业生目的,本论文提供了借鉴.参考文献:〔1〕夏晓虹.从英国导师制看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8(1):46-48.〔2〕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3〕周雁翎,周志刚.学院传统与牛桥导师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6-53.〔4〕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5〕沈玉龙,李雅莉.关于高校系级教学管理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5):93-95.〔6〕彭贤智.对学习品质的结构与培养策略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26(1):75-79.本科教育专业导师制引入及改进。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启示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启示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启示牛津大学建于1167年,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当前世界上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

笔者曾于2013年8月到牛津大学访学。

在一年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中,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师制是牛津大学在教学上与学院制密切配套的一种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

学院是牛津大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和自治的学术、学生和教员构成单位。

牛津大学现有约40个学院和永久私人学堂,与国内高校的学院构成不同的是,牛津大学的学院并不是按学科来划分的,而是将不同学科的学生融于一个学院之中。

学生在牛津大学一个学院注册后,学院就会为他指定一位导师。

在牛津大学,绝大多数教师都同时归属于自己的系以及某一个学院,学生也同时归属于系和学院。

在系里,一般只会有大课,有时也会有小课,大课一般采取授课教师做讲座的方式,具体形式根据课程和老师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区别,小课则较为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而在学院上课,一般有小课和指导课程两种形式,教师均来自本学院,上课的学生也都是本学院的。

导师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其促进了学生与教师间积极的思想和学术交流,牛津大学的一对一的研讨式教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辩论能力。

同时,导师制使师生间建立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师生间的互动中,导师通过文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国内高校而言,由于导师制的高昂成本,暂时还很难进行大范围推广,不过其中的一些精神,还是值得借鉴的。

一是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许多高校都在郊区建立了新校区,采取了“一校两区”甚至“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

借鉴牛津大学的导师制,通过制度性的安排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将有助于密切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

导师制的一个成功之处是其促进了学生自觉进行独立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3期No.3,2009浙江社会科学ZHEJIANGSoCIALSCIENCES2009年3月Mar.,2009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口应跃兴刘爱生内容提要导师制从根源上契合了绅士文化的精神和实质,是绅士文化孕育下的独特产物。

公司文化迥异于绅士文化,本质上导师制与公司文化是不相兼容的,导师制必然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尽管在公司文化下,导师制的生存发展遇到困境,但由于它的灵魂体现了大学的根本使命和人类的发展需求,它仍将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对我国当前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带来的启示是:首先,理解导师制的生存与发展的特定文化脉络;其次,重新定义导师制的性质与角色;最后,领会导师制的精髓与实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

关键词绅士文化公司文化导师制嬗变启示作者应跃兴,浙江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金华321004)刘爱生,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

(金华321004)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并深受文化意蕴和价值内涵的影响。

斯普朗格(Spranger,E.)曾指出:“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

”④英国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从其诞生到发展,充分认证了斯普朗格这句话。

还需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缓慢发生嬗变,这也意味着内蕴于特定文化中的导师制②也必然要作出某些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下文将详细地探讨英国本科生导师制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它自身命运及内涵的变更,并将讨论这种嬗变对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带来的启示。

一、绅士文化中的导师制(一)导师制是绅士文化孕育下的产物导师(tutor)原义为监护人或保护者。

中世纪以后多用于指教师或教育者。

1400年,魏克汉姆(Wykeham)首先将导师制引入牛津大学,后为剑桥大学采用。

主要特点是,师生主要以学院(c01.1ege)为单位,每一名本科生(undergraduate)由一名或数名导师指导。

④导师制首先在英国诞生既具偶然性更具必然性。

从偶然性方面讲,牛津大学诞生之初,学生入学年龄偏小(凡符合条件者,14岁即可入学),且纪律不好,难以管束,经常和居民发生流血冲突。

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发展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导师作为“监护人和保护者”,被要求与学生同住学院,导师制因此诞生。

从必然性方面讲,英国的绅士文化传统是其诞生与发展的土壤。

绅士文化是英国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概括,它以贵族精神为基础,通过层层模仿这一机制而深入到全社会之中。

在其影响下,英国人热衷于“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向往平心静气的经济生活,重视人的内在涵养和文明举止,重视文学、艺术、哲学、诗歌等对人的陶冶价87万方数据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值,重视理性和理智”。

@反映到大学教育里面,即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中叶以来,牛津和剑桥等传统大学一直以古典人文主义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学生的理性培养、性格养成为宗旨,以和谐的绅士培养为目标。

另外,在绅士文化影响下,贵族阶级为了保卫他们的统治地位,在事实上垄断了高等教育,而且不允许有与贵族见解不同的人进入牛津和剑桥大学,开设的课程是绝对的“贵族课程”@。

在这种情形下,英国大学在实行寄宿制和学院制的基础上,施行导师制就不足为怪。

因为导师制所要求的“老少学者居息一堂,朝夕切磋”㈣、“头脑与头脑,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⑦,是贵族式训练所必需的,从根源上契合了绅士文化的精神和实质。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导师制是绅士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反映。

(二)绅士文化中导师制的特征既然导师制是绅士文化孕育下的产物,必然会表现出与绅士文化相对应的特征。

从英国大学导师制的发展历程(二战之前)来看,其主要特征有:第一,导师与学生接触频繁,师生关系亲密。

导师制可以说是中世纪行会“师徒制”的延续。

为了追求贵族式的高雅与宁静,导师和学生住在远离城郊的学院寮里面;导师重视个别指导、言传身教,每周至少要和学生会面一次。

在频繁的接触下,师生关系亲密自不在话下。

加拿大的斯蒂芬・利考克教授这样描述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

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家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

”⑨这种亲密的师生关系既是绅士文化的内在要求,又对学生绅士风度的养成起着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导师制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

实际上,导师制的这种特征与英国大的外部环境紧密相联。

在英国社会,浸染绅士文化的贵族阶层十分崇尚人“生而自由”这一观念。

受此观念支配,英国人反对冈循守旧,维护思想自由,倡导批判思维,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

他们“对任何未被经验证明的事物,都习惯88于用一种冷淡的、漠然的态度对待,决不像有些民族那样轻易地热烈拥抱一种新理论或扑向一种新事物”。

⑨与此相对应的是英国人对理性主义的执著追求。

从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再到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柏克尔,他们一步一步战胜宗教的信仰,最终在整个社会中高高竖起“理性”这面旗帜。

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性的追求,是英吉利民族最伟大之处。

自然而然,这种思想会有力地渗透到英国大学教育中:一方面,大学特别强调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生自由等理念;另一方面,导师非常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理性意识。

此二者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为导师制的发展提供庇护和动力。

第三,导师制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

为了真正贯彻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大学各学院为导师教学投入大量的资源。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住房,供学生在那里过集体生活,而且传统的做法还会为导师准备一套房间以便于学生和导师直接交流。

另外,整个寄宿制学院还雇有仆役,装置了壁炉和“梦幻般的塔尖”。

这正如克拉克・伯顿所言:“导师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因而是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由于这种形式的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

∞不过,由于导师制是绅士文化独特的产物,迎合了贵族阶层的嗜好,反映了贵族阶级的利益,自有大量源源不断的捐赠作为后盾。

(三)绅士文化中导师制的一次生存危机导师制虽然是贵族精神的一种写照,是绅士文化的内在必然,但这不足以保障导师制一劳永逸的生存发展。

在18世纪英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和大学自身的固步自封与松散管理,导师制遭遇到第一次危机,陷入一种非常尴尬境地。

其一,导师的集体堕落。

“当时的院士们是一些正派的、易于相处的人,他们消极地享受着创建人的馈赠;他们一天天过着刻板的生活:教堂和食堂,咖啡店和公共活动室,最后力乏意懒,长长地睡一大觉。

他们已经告别读书、思考、写作的苦差使而不感到内疚;学问和智慧的嫩枝枯萎倒地,未为出资人或社会结出任何果实。

”@其二,学生的抵触情绪。

由于导师们的死气沉沉,学生普遍万方数据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不满,甚至趁机放纵自己。

牛津大学的塞缪尔・约翰逊宁愿去基督教堂学院的草地去滑雪,也不愿去见导师(连续四次)。

关于他的导师,他写道:“他是个好人,但颇迟钝,从他那里我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其实我很少去他那里”。

@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朋也曾写道:“他们(导师——作者注)的谈话停滞在学院事务、托利党政治、个人琐事和隐私丑闻的圈子里。

他们沉闷乏味的耽酒使年轻人的痛快暴饮得到了借13……”。

o总之,这段时期的导师制有名无实,沦为一种形式。

从中可见,导师制作为一种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自身具有局限性,它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特定的土壤——绅士文化,而且受制于适宜的气候——外部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

导师制一旦失去庇护,它的生存发展就会有危机。

后来,随着英国社会重新恢复了它的生气和活力,大学重新加强了管理和适当调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导师制又重焕生机,大放光彩。

毕竟,导师制的生存发展一直都没有离开它的土壤——绅士文化,气候的恶劣只是暂时的。

如果进一步审视之,还可发现导师制的生存环境与当时大学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1)大学的教育理念——精英主义,培养的是当时所谓的“上等人”;(2)大学的功能——教学;(3)大学教授的内容——以古典学科和人文教育为核心;(4)大学入学的不公平——贵族在事实上垄断了高等教育,平民绝少有机会进入。

无疑,大学的这些特点也是绅士文化直接影响的产物。

(四)导师制:皇冠上的宝石导师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最大的特色,几乎被人神化,处于一种被膜拜的地位。

近几个世纪以来,导师制被誉为皇冠上的宝石。

无论是大学校长还是英国皇家委员会,抑或是专家学者,对导师制是尊崇备至的。

例如,前牛津大学校长Cur-zon在1909年宣称:“如果牛津有任何产品,由于特别原因而值得骄傲——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生命和性格中打上烙印并激起其它国家直言不讳的羡慕——那就是几乎在无意识中神奇生长发展起来的个人导师制。

99够Rose和Ziman在1964年也明确指出:“在讲英语的世界国家中,牛津和剑桥是最为著名的大学。

尤其,他们是最为著名的教学型大学。

在激起学生思想火花、传授知识、教授智慧方面,他们被认为拥有某种特别的、独树一帜的方法。

”@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的是,导师制的魅力和神化,是在绅士文化的浸染下完成的。

也正是这一点,为导师制的递嬗演变的埋下伏笔:当遇到文化变迁时,导师制该何去何从?二、公司文化中的导师制(一)公司文化中的英国大学“公司文化”(corporateculture)借用了美国丹佛大学埃里克・古尔德(EricGould)《公司文化中的大学》一书的书名。

他认为,受公司文化的影响,大学变得像公司,重视效率和成本;实用主义理念正缓慢而坚定地渗入大学;知识不仅被商品化,而且“明显地倾向于具有交易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知识。

它支持竞争,支持创业思维,但却没有为高质量教育铺设坦途”。

∞美国学者H.A.吉鲁认为,高等教育沦为公司文化的附庸违反了教育支持和发展包含民主在内的公共空间的重要社会规则,是对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威胁。

随之而来的是,教师被认为是大学知识生产车间的一个雇员,专业化生产岗位上的一名从业人员;许多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再相信高等教育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而是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好地立足。

此书虽着眼于美国高等教育,但在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却是不争的事实,英国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来,英国大学人数成倍增长,国家资助明显减少,大学管理越来越官僚化,教师更强调科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