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实用培养正念的办法
培养正念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分享
培养正念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分享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焦虑和烦躁成为常态。
为了改善这种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尝试各种方法来培养正念。
正念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意识状态,它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压力、提高专注力和增强内心平静。
本文将分享一些培养正念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一、呼吸法呼吸法是培养正念的基础。
我们每天都会呼吸,但很少有人真正关注自己的呼吸。
通过专注于呼吸,我们可以将注意力从杂念中抽离出来,进入当下的状态。
可以尝试以下呼吸法:1. 深呼吸法: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
在呼气的过程中,尽量放松身体,专注于呼气的感觉。
2. 三步呼吸法:吸气时数到三,停顿时数到三,呼气时数到三。
重复这个过程,专注于呼吸的感觉和数字的流动。
3. 腹式呼吸法:坐下来,将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让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让腹部收缩。
专注于腹部的运动和呼吸的感觉。
二、身体感知培养正念的另一个方法是通过身体感知来提高对当下的关注。
我们常常忽略自己的身体感受,而将注意力放在外界的事物上。
通过专注于身体的感觉,我们可以更好地与自己连接,培养正念。
1. 身体扫描法:坐下来,闭上眼睛,从头部开始,逐渐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注意观察每个部位的感觉,不要判断或评价,只是观察。
2. 慢动作运动:选择一种运动,如瑜伽或太极,以慢动作的方式进行。
专注于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和感觉,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
3. 身体放松法:躺下来,闭上眼睛,逐渐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从头部开始,一直到脚部,专注于每个部位的感觉和放松的程度。
三、感知五官除了身体感知,我们还可以通过感知五官来培养正念。
五官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专注于五官的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当下连接。
1. 视觉感知:选择一个静止的物体,专注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不要评价或思考,只是观察。
2. 听觉感知:闭上眼睛,专注地倾听周围的声音。
不要判断或分析,只是听。
正念训练方法
正念训练方法
正念训练是一种通过觉察和接纳当前的身体感受、情绪和思维的技巧。
它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和焦虑,提高集中力和决策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正念训练方法:
1. 呼吸觉察:坐直或躺下,用注意力关注呼吸的感觉。
观察气息进入和离开身体,不需要干扰它。
当注意力飘散时, gently redirect it back to the breath。
2. 身体扫描:坐直或躺下,用注意力慢慢扫描身体的各个部位。
注意到这些部位的感觉,不加判断,只是觉察它们。
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扫描,直到脚。
3. 步行冥想:在户外或室内,缓慢地行走。
专注于脚步着地时的感觉,意识到每一步的踏实和身体的稳定。
观察周围的环境,但不加评判。
4. 身体运动觉察:进行日常的身体活动时,如淋浴、洗碗、走路等,用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感受和体验每个动作的细节和感觉。
注意觉察身体的动作,而不是让思维在其他方面游移。
5. 情绪觉察:对当前的情绪和情感进行觉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注意身体上对不同情绪的感觉,不要压抑或判断它们,只是观察它们的存在。
6. 静坐观察:坐直并保持安静,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思维,而不加评论或干扰。
以旁观者的心态观察,接纳并
了解自己的思维和感觉。
正念训练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耐心,不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判或期望过高。
通过每天坚持练习,你将逐渐培养出更强的专注力和觉察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如何培养正念的习惯
如何培养正念的习惯保持正念的习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忙碌的生活所累,心灵逐渐迷失在琐碎的事务中。
而培养正念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回归内心,平衡身心,提升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正念的习惯,帮助读者实现身心的和谐。
一、了解正念的概念正念,源自佛教,是指以觉知和接纳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关注当下的经验,而不偏向于判断、评价或执着于过去或未来。
正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减少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
二、培养正念的习惯1. 呼吸觉知:每天找出一段时间,坐下来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
感受气息的进出,注意身体的变化。
当思绪开始游离时,轻轻地将注意力带回呼吸上。
通过这种简单的呼吸觉知练习,我们可以培养专注力和觉知力,逐渐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
2. 日常活动中的正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正念延伸到各个活动中。
例如,当我们洗碗、刷牙、走路或者喝茶时,可以全神贯注地体验这些活动。
观察自己的动作、感受身体的变化,以及注意周围的环境。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当下连接,减少心理上的分散和压力。
3. 正念冥想:冥想是培养正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地观察呼吸。
当思绪漫游时,不要过于自责,而是温和地将注意力带回呼吸。
逐渐地,我们可以将正念冥想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对内心和外界的觉察。
三、应用正念的益处1. 减少焦虑和压力:培养正念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专注于当下的体验。
这样可以减少焦虑和压力,让我们更加平静和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2. 提升专注力和创造力:正念训练可以增强我们的专注力和觉知力,减少分散的注意力。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激发创造力和灵感的涌现。
3. 增强情绪调节能力:通过正念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管理情绪。
这将使我们更加平衡和稳定,更有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四、坚持正念的习惯要培养正念的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实践。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1. 专注呼吸,感受气息进出
2. 观察身体感受,放松紧张的部位
3. 感恩身体的健康和能力
4. 观察情绪,接受并释放
5. 善待自己,说一些正面的话
6. 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营养
7. 安静地坐着,听周围的声音
8. 感受身体的运动和力量
9. 观察思维,让它们自然地流过
10. 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11. 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和友善
12. 安静地行走,感受每一步的触地
13. 观察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学会调节
14. 感受太阳的温暖和光芒
15. 观察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表情
16. 感受水的流动和清凉
17. 练习察觉周围的美好事物
18. 观察身边人的善良和善举
19. 感受自己的心脏跳动和生命的脉动
20. 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1. 感受大地的稳固和包容
22. 观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
23. 感受冥想带来的平静和安宁
24. 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行动
25. 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26. 练习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平静和坚定
27. 观察烹饪的过程和成品
28. 感受动物的纯真和天性
29.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30. 观察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律动
31. 感受自我成长和变化的乐趣
32. 练习感恩和感谢生活中的一切。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观察,坐下来,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不加任何评判和干扰。
2. 身体扫描,从头到脚逐渐扫描自己的身体,观察身体的感受和状态。
3. 走路冥想,专注地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观察身体的移动和平衡。
4. 静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当下的一切。
5. 饮食冥想,慢慢地品尝食物,专注地感受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香气。
6. 情绪观察,观察自己的情绪,不加评判地感受情绪的变化和流动。
7. 心理对话,与自己进行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不加干扰地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 自我关怀,给自己一些温柔和关怀,不要对自己苛求和苛责。
9. 感恩练习,感激生活中的一切,不要忽视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10. 外界观察,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不要带有偏见和批判。
11. 自然连接,与大自然连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力量。
12. 心灵放松,放松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压力和焦虑占据内心。
13. 声音观察,倾听周围的声音,不要被嘈杂和杂音打扰。
14. 视觉冥想,观察周围的景色和物体,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分散注意力。
15. 感官训练,通过五官感受当下的一切,不要让感官过于麻木和迟钝。
16. 心理清理,清理自己的内心垃圾,不要让负面情绪和想法困扰自己。
17. 心灵净化,净化自己的心灵,不要让杂念和纷扰扰乱内心。
18. 心灵充实,充实自己的内心,不要让空虚和寂寞侵蚀自己。
19. 心灵升华,提升自己的内心境界,不要让低级趣味和欲望左右自己。
20. 心灵宁静,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让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影响自己。
21. 心灵平和,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要让情绪的波动影响自己。
22. 心灵安宁,保持内心的安宁,不要让外界的风波和风浪动摇自己。
23. 心灵安定,保持内心的安定,不要让外界的变化和挑战动摇自己。
24. 心灵安祥,保持内心的安祥,不要让外界的恶意和攻击伤害自己。
25. 心灵安适,保持内心的安适,不要让外界的诱惑和诱惑诱惑自己。
如何培养正念习惯
如何培养正念习惯保持正念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正念,又称为“正知”,是指以觉察和接纳的态度,全身心地关注和体验当前的一切。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焦虑和压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自我意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培养正念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1. 呼吸觉察法呼吸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之一,也是培养正念的重要入口。
我们可以通过呼吸觉察法来培养对呼吸的关注和体验。
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
观察气息进入和离开身体的感觉,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方式,只是观察它的自然流动。
当你的注意力被其他思绪吸引时,轻轻地将注意力重新带回到呼吸上。
通过这种练习,你可以逐渐培养出对当下的敏锐觉察和专注力。
2. 身体觉察法身体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桥梁,通过身体觉察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身体。
每天找出一段时间,静静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觉上。
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扫描身体的每个部分,观察和感受它们的存在和感觉。
不要评判或解释任何感觉,只是觉察它们的存在即可。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身体连接,提高自我意识和身体感知能力。
3. 感受当下的美好我们常常陷入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担忧中,而忽视了当下的美好。
为了培养正念习惯,我们需要学会停下来,感受当下的美好。
无论是一杯香浓的咖啡,一束鲜花,还是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都值得我们去感激和欣赏。
每天找出几个时刻,专注地体验和感受当前的一切。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当下连接,提高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 观察思绪和情绪正念并不是要我们消除思绪和情绪,而是要我们以觉察和接纳的态度去观察它们。
每天找出一段时间,坐下来,观察自己的思绪和情绪。
不要陷入其中,也不要刻意改变它们,只是观察它们的出现和消失。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培养出对内心世界的觉察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内心的波动。
5. 培养善待自己的习惯正念不仅是对外界的觉察,也是对内心的关怀和善待。
提升正念的五个关键步骤
提升正念的五个关键步骤在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各种压力常常使我们陷入疲惫和焦虑之中。
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提升正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生方式。
正念,即全然专注于当下的意识,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五个关键步骤,帮助您提升正念水平,享受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1. 培养觉知能力培养觉知能力是提升正念的第一步。
觉知是指对内在和外在经验的敏感和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呼吸、身体感觉和情绪变化等方式,增强对当下的觉知。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静坐或行走时专注于身体的感受和呼吸的变化。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觉知能力,更好地感受当下的经验。
2. 接纳和释放情绪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而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纳和释放情绪。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某种情绪时,不要抗拒或压抑它,而是试着接纳它的存在。
通过观察情绪的变化和身体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释放它们。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
3. 培养对自己的关怀培养对自己的关怀是提升正念的重要一步。
我们常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过度关注他人或外在的事物。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时,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
通过每天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做一些让自己愉悦的事情,比如阅读、散步或冥想,我们可以培养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进而提升正念水平。
4. 培养感恩的心态感恩是提升正念的重要元素之一。
当我们感恩时,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经验,并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
每天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无论是健康、家人的关爱还是工作上的成就,都值得我们感恩。
通过培养感恩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当下的美好,并提升正念的水平。
5. 培养善待他人的心态善待他人是提升正念的最后一步。
当我们关心和尊重他人时,我们也会更加关心和尊重自己。
培养善待他人的心态可以通过倾听他人、给予支持和帮助他人等方式实现。
当我们善待他人时,我们会感受到内心的平和和喜悦,进而提升正念的能力。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觉察,每天花几分钟时间,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觉察气息进入和离开身体的感觉。
2. 身体扫描,闭上眼睛,逐渐扫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觉察身体的感受,放松紧张的部位。
3. 感恩练习,每天列出一些值得感恩的事物,让自己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
4. 走路冥想,在走路的时候,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脚底的感觉上,体验每一步的踏实和稳定。
5. 饮食觉察,在进餐的时候,尝试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口感,感受吃饭的过程。
6. 日常工作冥想,在做家务或者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尝试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工作上,享受当下的每一个动作。
7. 情绪觉察,当情绪波动时,停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不要逃避或者压抑,接纳并理解自己的情绪。
8. 亲密关系觉察,在和亲密关系的人交流时,用心倾听对方的话语,观察自己的情感反应,保持全神贯注。
9. 自我觉察,定期进行自我反思,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寻找改进的空间。
10. 自然觉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觉察身体和心灵在自然中的平静和放松。
11. 冥想练习,每天坚持进行冥想练习,让自己的思绪得到宁静和平衡。
12. 心灵放松,学会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技巧,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和舒缓。
13. 心理暗示,每天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乐观的心态和自信的信念。
14. 感知训练,通过感知训练,提高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觉察能力,培养细致和敏锐的感知。
15. 感官体验,在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周围的声音、气味、触感等感官体验,丰富自己的感官世界。
16. 自我调节,学会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17. 专注训练,通过专注训练,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集中力,做到心无旁骛地投入当下。
18. 善待自己,培养善待自己的习惯,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给自己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19. 善待他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用心倾听、尊重对方,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20. 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学会宽容和爱护自己。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觉知,每天花几分钟时间,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
2. 身体扫描,通过逐个部位地感受身体的感受,让自己更加关注身体的状态。
3. 步行冥想,在步行的过程中,专注地感受脚底的触地感,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4. 静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专注地感受当下的状态,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
5. 饮食冥想,在进餐的时候,专注地感受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的过程,让自己更加享受进食的过程。
6. 情绪觉知,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停下来,专注地感受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7. 声音冥想,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周围的声音,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
8. 视觉冥想,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自己的视觉感受,让自己更加关注眼前的一切。
9. 心灵冥想,在冥想的过程中,专注地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让自己更加了解内心的世界。
10. 感恩冥想,在冥想的过程中,专注地感受自己对生活的感恩之情,让自己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
11. 五官冥想,闭上眼睛,逐个感受自己的五官感受,让自己更加珍惜五官带来的感受。
12. 自我觉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波动,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13. 自我调节,在情绪波动的时候,学会通过冥想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更加平静。
14. 冥想放松,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放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更加舒缓。
15. 冥想专注,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让自己更加集中注意力。
16. 冥想舒缓,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舒缓自己的压力,让自己更加轻松。
17. 冥想平静,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平静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更加安宁。
18. 冥想愉悦,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感受愉悦的情绪,让自己更加快乐。
19. 冥想清晰,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提高自己的思维清晰度,让自己更加清晰。
20. 冥想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通过冥想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更加坚定。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观察,坐下来,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不加任何修饰地观察呼吸进出。
2. 身体扫描,躺下来,逐渐放松身体,从脚部开始,一点一点地扫描身体的感受。
3. 静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于当下的感受,不去想任何其他事情。
4. 行走冥想,在行走过程中,专注于脚底的感受,感受每一步的落地。
5. 正念饮食,在进餐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的感受。
6. 正念运动,在运动时,专注于身体的感受,感受肌肉的运动和呼吸的节奏。
7. 正念冲凉,在洗澡时,专注于水流和身体的触感,感受清洁的感受。
8. 正念清理,在打扫卫生时,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感受清理的过程。
9. 正念沐浴,在沐浴时,专注于沐浴液的泡沫和清洁的感受。
10. 正念阅读,在阅读时,专注于文字的意义和情节的发展,感受阅读的乐趣。
11. 正念写作,在写作时,专注于文字的表达和思维的流畅,感受写作的愉悦。
12. 正念绘画,在绘画时,专注于画笔和颜料的运动,感受绘画的美妙。
13. 正念聆听,在倾听音乐或者他人讲话时,专注于声音的节奏和意义,感受聆听的愉悦。
14. 正念观看,在观看电影或者风景时,专注于画面的细节和情感,感受观看的快乐。
15. 正念交流,在与他人交流时,专注于对方的表情和话语,感受交流的意义。
16. 正念工作,在工作时,专注于任务的完成和成果的收获,感受工作的成就。
17. 正念休息,在休息时,专注于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愉悦,感受休息的舒适。
18. 正念睡眠,在入睡时,专注于呼吸的节奏和身体的放松,感受睡眠的安宁。
19. 正念情绪,在情绪波动时,专注于情绪的变化和内心的体验,感受情绪的平静。
20. 正念疗愈,在面对痛苦和困难时,专注于痛苦的感受和对痛苦的接纳,感受疗愈的力量。
21. 正念感恩,在面对幸福和喜悦时,专注于幸福的感受和对幸福的感恩,感受感恩的心情。
22. 正念自爱,在面对自己时,专注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感受自爱的力量。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观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不要刻意调整呼吸,只是观察它的自然流动。
2. 身体扫描,躺下或坐下,从脚开始,逐渐扫描整个身体,专注地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
3. 静坐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冥想,让思绪自由流动,不要刻意干预。
4. 步行冥想,在户外进行步行冥想,专注地感受脚步的每一个动作和周围的环境。
5. 饮食冥想,在进餐时,专注地感受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的过程。
6. 日常活动冥想,在日常生活中,专注地感受洗碗、扫地、洗衣等日常活动的每一个动作。
7. 感恩冥想,每天找一段时间,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家人、朋友等。
8. 声音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地聆听周围的声音,不要刻意去分辨声音的来源。
9. 视觉冥想,在美丽的风景中,专注地感受周围的一切,不要刻意去评判或分析。
10. 心灵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专注地感受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11. 感知呼吸,在呼吸的过程中,专注地感受呼吸的起伏和流动。
12. 观察思绪,在冥想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思绪,不要刻意去干预或改变。
13. 观察情绪,在冥想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情绪,不要刻意去评判或抑制。
14. 观察身体感受,在冥想的过程中,观察身体的感受,不要刻意去解释或分析。
15. 观察外部环境,在冥想的过程中,观察周围的外部环境,不要刻意去评判或干预。
16. 心灵放松,在冥想的过程中,放松内心,接纳一切的存在。
17. 心灵平静,在冥想的过程中,平静内心,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18. 心灵宽容,在冥想的过程中,接纳一切的存在,不要刻意去改变或抗拒。
19. 心灵自由,在冥想的过程中,放下内心的执念,让内心自由自在地流动。
20. 心灵善良,在冥想的过程中,培养一颗善良的心,对自己和他人都保持善意。
21. 心灵感恩,在冥想的过程中,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22. 心灵平和,在冥想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要被外界的波动所影响。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觉察,通过专注于呼吸来培养正念,意识呼吸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2. 身体扫描,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逐渐放松和觉察身体的感受。
3. 步行冥想,在行走时,专注于脚步的感觉和步态的变化,以培养当下的觉知。
4. 饮食觉察,在进食时,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口感和咀嚼的过程,以增强对饮食的意识。
5. 情绪觉察,觉察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加评判地接受和理解内心的感受。
6. 思维觉察,觉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过程,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待内心的种种想法。
7. 自我觉察,觉察自己的身心状态,包括身体的感受、情绪的变化和思维的流动。
8. 自然觉察,在大自然中,觉察自然的美丽和变化,与自然和谐共处。
9. 感恩觉察,觉察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和幸福,培养感恩的心态。
10. 声音觉察,觉察周围的声音,不加干扰地接受外界的声音。
11. 视觉觉察,觉察周围的景色和物体,保持对视觉的敏感和理解。
12. 心灵觉察,觉察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培养心灵的平和和宁静。
13. 社交觉察,觉察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14. 动作觉察,觉察自己的动作和姿态,保持对身体的敏感和理解。
15. 环境觉察,觉察周围的环境和氛围,保持对环境的敏感和理解。
16. 时间觉察,觉察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17. 嗅觉觉察,觉察周围的气味和香气,保持对嗅觉的敏感和理解。
18. 触觉觉察,觉察身体的触觉感受,保持对触觉的敏感和理解。
19. 味觉觉察,觉察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保持对味觉的敏感和理解。
20. 睡眠觉察,觉察入睡和醒来的过程,保持对睡眠的敏感和理解。
21. 梦境觉察,觉察梦境的内容和情感,保持对梦境的敏感和理解。
22. 心情觉察,觉察内心的情绪和情感,保持对情绪的敏感和理解。
23. 身体觉察,觉察身体的感受和变化,保持对身体的敏感和理解。
24. 心灵觉察,觉察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保持对内心的敏感和理解。
25. 自然觉察,觉察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与自然和谐共处。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观察,闭上双眼,专注地感受自己的呼吸,不要刻意控制呼吸,只是观察它的自然流动。
2. 身体扫描,从头部开始,逐渐扫描整个身体的感觉,注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释放紧张和压力。
3. 感知五官,用心感知自己的五官,觉察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皮肤的感觉,让自己更加专注和清醒。
4. 步行冥想,在行走的过程中,专注地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让自己的步伐更加稳健和自信。
5. 饮食冥想,在进餐时,专注地品味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感受食物带来的满足和愉悦。
6. 情绪观察,观察自己的情绪起伏,不要刻意压抑或放纵,只是用心观察和接纳。
7. 心灵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双眼,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
8. 心灵呼吸,用呼吸来平复内心的波动,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平静和清晰。
9. 自然冥想,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滋养。
10. 感恩冥想,感恩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美好的事物和困难的挑战,让自己的心灵充满感恩和力量。
11. 心灵放松,在繁忙的生活中,给自己一段放松的时间,让心灵得到休息和恢复。
12. 心灵净化,清除心灵中的杂念和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和明亮。
13. 心灵凝视,用心灵的眼睛观察世界,觉察生活中的美好和奇迹,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开阔和深邃。
14. 心灵沉淀,在宁静的环境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沉淀和静谧,感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15. 心灵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内心深处的答案和力量。
16. 心灵抚慰,用温柔和关爱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温暖和安慰。
17. 心灵升华,在挫折和困难面前,用心灵的力量来升华和超越,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强和勇敢。
18. 心灵释放,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宽慰和舒缓。
19. 心灵疗愈,用正能量来疗愈自己的心灵创伤,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愈合和重生。
20. 心灵凝聚,凝聚内心的力量和信念,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和稳固。
32个正念训练方法
32个正念训练方法1. 呼吸观察,坐下来,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不要刻意改变呼吸的节奏,只是简单地观察。
2. 身体扫描,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逐一觉察身体的感受,从头部开始,一直到脚尖。
3. 走路冥想,在行走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脚步的感觉上,而不是分散在其他事物上。
4. 饮食觉察,在进餐的时候,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口感,以及进食的过程。
5. 洗澡冥想,在洗澡的时候,专注地感受水流和肌肤的触感,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的感受上。
6. 情绪觉察,观察自己的情绪起伏,不加以抑制或者放任,只是觉察和接受。
7. 声音冥想,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不加以评判,只是简单地接受。
8. 自我观察,观察自己的思维,不加以干预,只是简单地观察。
9. 自然观察,走出户外,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界的宁静和和谐。
10. 心灵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静心冥想,观察内心的起伏。
11. 感恩冥想,每天都要找到一件小事,感恩这个世界给予自己的一切。
12. 爱心冥想,将爱心送给自己和他人,培养慈悲心和包容心。
13. 快乐观察,观察自己的快乐感受,不要追求,只是简单地观察。
14. 痛苦观察,观察自己的痛苦感受,不要逃避,只是简单地观察。
15. 人际关系观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不要批评或者赞美,只是简单地观察。
16. 时间观察,观察时间的流逝,不要追求或者抗拒,只是简单地观察。
17. 空间观察,观察周围的空间,不要扩大或者缩小,只是简单地观察。
18. 身心观察,观察身体和心灵的联系,不要分离或者依附,只是简单地观察。
19. 色彩观察,观察世界的色彩,不要解读或者理解,只是简单地观察。
20. 声音观察,观察世界的声音,不要评判或者分辨,只是简单地观察。
21. 味觉观察,观察食物的味道,不要追求或者厌恶,只是简单地观察。
22. 触觉观察,观察触摸的感觉,不要拒绝或者追求,只是简单地观察。
23. 嗅觉观察,观察气味的感受,不要喜好或者厌恶,只是简单地观察。
提升正念的十个技巧
提升正念的十个技巧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因素干扰,容易迷失自己,产生压力和焦虑。
而正念,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下面是提升正念的十个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觉知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观察气息的进出。
当我们专注于呼吸时,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舒缓压力:当我们感到压力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肌肉来缓解。
同时,学会接受和放下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以减少焦虑和烦恼。
3. 觉知身体:通过觉察身体的感觉,如触觉、温度和身体的姿势,可以帮助我们与此刻的存在连接起来,增强对当下的意识。
4. 感恩与善良:培养感恩的心态,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向他人表达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行善积德,给予他人帮助与关爱,可以提升内心的善良和正念。
5. 知道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不要被情绪所控制。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情绪的起伏,就能更好地处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6. 专注当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上,不要被过去或未来的担忧所困扰。
只有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当下,才能真正体验和享受其中的乐趣。
7. 培养善待自己的习惯: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行放松和休息。
不要过度追求完美,接受自己的不足与缺点,给予自己宽容和理解。
8. 培养正向思维: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转变负面思维。
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正面的心态,可以改善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9. 培养正念的习惯: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不仅在冥想时,也要在平常的事务中保持觉知。
无论是洗碗、散步还是工作,都可以通过觉察当下的感受和行动来提升正念。
10. 寻找心灵的栖息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和平和的环境,可以是一个小角落、一个花园或是一个书桌。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寻找心灵的安宁。
通过以上十个技巧,我们可以逐渐提升正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平静和满足。
正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和焦虑,还能够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意识。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关注当下的经验,即以一种非判断、非评价和非反应的觉察方式观察内外在的现象。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的爆炸,我们常常陷入自动化的状态,很难全身心地专注和感受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然而,实践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减轻焦虑和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和内在的成长。
下面将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
1. 呼吸观察正念的基础是呼吸观察,通过专注地观察自己的呼吸,可以让我们回到当下,放松身心。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感受气息在鼻子进出的感觉,观察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不要评价或判断,只是纯粹地感受每一次呼吸。
当我们的思绪开始游离时, gently bring the focus back to the breath。
这个简单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和内在的觉察力。
2. 身体感知除了呼吸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身体感知的方式来实践正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注意力放在外界的事物上,而忽略了自己身体的感受。
定期检视身体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与自己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或晚上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慢慢地将注意力从头部逐渐移动到脚部,注意觉察身体的感觉,不论是轻微的紧张感还是舒适感都要接纳,不做评价。
通过身体感知,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需要,并给予它们应有的关注和调整。
3. 感激与自省实践正念不仅仅是放松身心,更是培养内在的平和与自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感激的心态,学会关注身边的小事和身边的人。
每天晚上,回顾一天的经历,找出至少三件让你感到感激的事情,并对此心生感恩之情。
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乐观的心态,增强幸福感。
另外,实践正念也需要对自己进行自省。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花上几分钟回顾一天的行为和反应,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些情况下反应过激或者缺乏耐心。
通过反省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应对挑战。
如何培养正念
如何培养正念正念,即正确认识和正觉察,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
正念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内心的烦恼和压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那么,如何培养正念呢?一、正念冥想正念冥想是培养正念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冥想中,我们可以通过呼吸、身体感受、思想和情绪等方面的集中注意力来觉察和认识自己的内心状态。
在冥想中,我们不需要抵抗或削弱内心的烦恼和压力,而是通过多次实践,逐渐培养出认识和接纳这些内心状态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内心烦恼和压力,从而减少自身的焦虑和烦躁。
二、日常生活中的觉察正念不仅仅存在于冥想中,日常生活中的觉察同样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觉察呼吸、身体感受、饮食、行走等方面的变化来认识自己的内心状态。
例如,在饮食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自己吃东西的速度、口感和胃口等方面的变化,进而了解自己的食欲状况和情绪状态。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觉察自己内心的焦虑、不安以及相应的身体反应来加深对自己内心状态的认识。
三、正念行为除了正念冥想和日常觉察外,正念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中得到体现。
例如,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需要用正念的态度来去理解、尊重和体谅对方;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需要用正念的思维来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用正念的心态来去对待自己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这些正念行为的表现,将会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反应、行为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慈悲心在培养正念的过程中,慈悲心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和接纳自己。
在对待他人时,我们需要以慈悲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状态; 在对待自己时,我们需要用慈悲的态度,去接纳并理解我们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反思自身行为。
总之,培养正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坚持。
通过正念冥想、日常觉察、正念行为和慈悲心,我们可以逐渐深入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更好地管理和减轻自己的情感压力。
培养正念生活的实用技巧有哪些
培养正念生活的实用技巧有哪些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焦虑、疲惫和迷茫,仿佛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
而正念生活,作为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回归当下、提升内心平静和幸福感的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那么,如何培养正念生活呢?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
首先,学会专注呼吸是培养正念的基础。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挺直脊背,放松肩膀。
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息进出鼻腔的感觉,留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
当思绪飘走时,不要批评自己,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每天坚持进行几分钟的呼吸练习,能让我们的身心逐渐平静下来,增强专注力。
观察身体的感觉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行走、站立还是坐着,都可以留意身体各个部位的感受。
比如,感受双脚与地面接触的压力,感受手部触摸物体时的质感。
这种对身体感觉的觉察,能让我们更加与自己的身体连接,意识到身体的需求和状态。
另外,饮食正念也不容忽视。
在进食时,放下手机、电视等干扰,专注于食物的味道、口感和气味。
慢慢咀嚼每一口食物,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享受美食,还有助于消化和控制饮食量。
学会倾听也是培养正念的技巧之一。
在与他人交流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方的话语中,不打断、不急于回应,真正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感受。
通过专注倾听,我们能建立更深厚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更加平静和包容。
关注当下的活动同样关键。
无论是洗碗、扫地还是工作中的任务,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感受每一个动作和细节。
不再一心二用,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这样能让我们从平凡的日常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
练习冥想是深入培养正念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冥想引导音频或参加冥想课程。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安静地坐下,专注于内心的感受和思绪的流动。
冥想能帮助我们清理杂念,增强内心的觉察力和稳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运用正念来应对情绪。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不要立刻逃避或压抑,而是停下来,观察情绪在身体上的反应,感受情绪的起伏和变化。
在当下生活中培养正念意识
在当下生活中培养正念意识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培养正念意识成为了许多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正念,即正确认知和觉知,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一种修炼心灵的方法。
在这个充满压力和焦虑的社会中,培养正念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减轻压力,并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
1. 觉知当下当我们培养正念意识时,首先要做的是觉知当下。
当下是我们唯一真实存在的时刻,而我们常常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焦虑所困扰。
觉知当下意味着我们要全神贯注地活在当前的瞬间,不被过去和未来的思绪所干扰。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周围环境来培养觉知当下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真正体验和感受当下的美好,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
2. 接纳一切培养正念意识还需要我们学会接纳一切,包括自己和他人。
我们常常被自我评判和对他人的评判所困扰,这种评判使我们陷入自责、焦虑和痛苦之中。
然而,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他人的不同,我们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接纳并不意味着放任自己或他人的错误,而是意味着我们能够以一种宽容和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只有当我们接纳一切,我们才能真正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 真实体验培养正念意识还需要我们真实地体验每一刻。
我们常常被思绪和情绪所困扰,无法真正感受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感受。
然而,当我们学会真实地体验每一刻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扫描、冥想或静观自己的思绪和情绪来培养真实体验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真实地体验每一刻,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4. 善待自己培养正念意识还需要我们善待自己。
我们常常对自己要求过高,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和责任,导致身心疲惫和焦虑。
然而,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时,我们才能真正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善待自己意味着给自己一些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培养自我关爱和自我接纳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善待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培养正念的方法大愿比丘发布时间:2007-9-217:44:14如何才是培养正念最好的方法呢?就是不要有任何的主宰欲,身心方面都保持轻轻松松的心情,在只有耐 但回目录 走路培 学习专注,再由专注产生定力,专注是因,生起定力就是专注地果。
这是从单一固定所缘所修出来的成果,一般称之为止。
另一种是从走路中培养正念。
培养正念的走路修法是从走路的姿势中,观察姿势的生灭变化过程。
譬如觉知观察脚根提起、离地、移出、踏下去的过程,从走路的每一个姿势过程中,都要觉察清楚走路抬起、移动、踏下的动作过程,这种被称之为止观的修法。
初学者将走路放慢或将走路分节动作,这样比较容易做观察。
因为初学者内观智慧不足,五盖强而有力,正念常常会迷失,这因为是正念还不够稳定,因此将行走放慢或将走路的过程分节动作,这样比较容易做观察。
另一种是自然走路的内观训练修行法,这种修法是观察走路时保持按照平常一样地走路,不要刻意走慢或是将走路的姿势分节动作,只要和平常走路一样自然地走路,一心专注保持在当下正念清楚地觉察到每一个姿势的动作变化,例如对於脚的抬起、移动、踏下的姿势、动作都要清楚。
只要保持正念清楚走路的变化过程,不要做任何的推理、暗示、思考、判断。
若有暗示、推理、判断、思考生起,也要清楚当下在思考、推理、判断、暗示,其实若发现到离开正念时,当下已经又回到训练走路中加上默念:例如脚根要抬起前先默念脚根抬起,然後脚根才抬起,要移动时先默念移动脚才移动;要踏下时先默念踏下,然後才踏下,要转弯之前先默念要转弯,然後身体才转弯。
其实无论走路的每一个动作,必须都先要有想,然後才生起走路的意志推动力,因此才会走路的,无论一切行为都要有这些程度。
但对一位初学者来说,是无法照见这种五阴相依程序的过程,因此就无法发现先要有想,然後意志力的推动才会有行为,对一位初学者来说要走路之前默念可帮助初学者保持在正念中,但重点就是先默念後动作,否则就变成空默念了。
心中先默念然後才行动的目的,最主要就是提醒自己要保持在当下的正念中。
也就是说初学者正念不足,因此透过默念的方便法,时时提醒自己这个当下是在做什么?而不是为了默念而默念,是为了使正念保持在於当下而默念。
在行走的内观训练中除了行走以外,无论是要转弯、要停、伸手、弯腰种种的身体动作,都要保持觉知姿势变化的过程,并且要觉察的清清楚楚。
觉知伸手姿势的过程变化动作,觉知转弯姿势的过程变化动作,也就是在身体每一个动作过程细节最好都要清楚,而且必须要如实地按照举动姿势的先後顺序、次第加以观察。
起初训练培养内观正念时,一定无法按照举动的先後顺序、次第观察清楚,正念也无法保持很训练行走的过程姿势变化是主要的观照目标,其次要观照的目标就是意志、感受、妄想、酸痛、六尘境等。
行禅的好处就是所缘目标粗糙,变化明显,因此容易培养正念,增强内观智慧。
从经行中培养正念,可获得分辨出每一步伐的移动过程是身(色法)的现象,而观照的是心,称之为「心法」。
可从经行中培养感觉到行走中是身、心配合,也清楚地体会到身、心是两个不同的作用。
身、心是相依的,只有一前一後的发生,两者之间互动微妙又密切,身(色法)是我们所注意的目标,心(心法)是观察的精神,从行禅培养正念中,就可获得身心分别的智慧。
进一步就可经验到,每一个行走只有身心(五阴)的互依互缘所产生出来的作用而已,没有一个我在内,在每一个动作中都是刹那生刹那灭,体会到无常,并进一步地经验到身、心及六尘境生起贪染的祸患。
透过内观的智慧清楚知道身心是无常,随顺观身心生灭变化,面对六尘境而心不随境转。
也因为体验到无常因此不贪染身心,因此就会得到心解脱。
二、站立的内观住(站立)的内观训练方法,站立时观照「站」的姿势,或是脚底与地面接触感受。
这种站立观照对容易昏沉的人来说,是有很好的对治效果作用,但长时间的站立是不被鼓励的。
站立时双脚要稍微的分开站立,身体才会平衡。
站立时除了感受脚底与地面的接触,也可以培养出入息念,或六、双目微张,似闭似开的三分眼,如果这样不自然初学者全闭也可以,时间成熟自然就会三分眼,不要勉强要使用三分眼否则就会不自然,或无法放松影响自然。
若三分眼的目光随意大约在坐前七、八尺处左右,依各人身体高低而所调整距离目的就是使头部不要太低也不要抬太高为主。
七、舌头轻舐上颚,犹如还未生长牙齿的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七支坐法。
那么坐禅只是一种放松的技巧吗?若是一般的坐禅有可能目标只是一种为了放松为目的而已,因为一般坐禅的方法都强调一心专注,全神贯注让心念专注於一样东西上,或是专心的观想。
无论全神贯注的观想或是心专注於一个东西上,只要认真彻底地做,如此都有可能达到一种深定安祥的放松,这种并不是一般意识状态所能经验到的境界。
这种深定安祥放松的宁静会导致生起喜、乐,这就是一般坐禅者的目标。
当你精勤努力达到那个目标之後,若没有将坐禅的观念转变,有可能你的一生中,就一直的都只有在出定和入定的重覆经验中度过。
如果修内观禅就不是这样了,训练内观禅的目标就是培养正念。
专注只是协助正念方便工具,却不是目标。
坐禅就是在静态中训练内观培养正念,专注就是培养正念的工具。
从培养正念中可获得内观的智慧,这才是内观坐禅的目标。
其实坐禅并不是一般深禅修。
反而完在的色彩。
如果将坐禅神化了,那就脱离真正坐禅的意义。
正确坐禅之目的主要是启发内观的智慧,具足这种正确地观念者,就不会视坐禅为神秘或深奥难解了。
正确地坐禅方法是培养正念的修行,对一切当下所发生的都了了分明,不管他是什么都如实地接受不要回避,但也不要追寻。
内观禅是一种简单又能启发内观智慧的修行方法,内观智慧能直接体验到生命中的一切现象,但没有任何的偏爱或排斥,也不会有任何的自我成份在内,什么出现就以什么做为所缘的观察对象,不会排斥任何认为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会爱染自己认为是喜欢的,因为正念没有自我的成份在内。
如果不正确地坐禅修法,会使坐禅者远离不了贪、镇、掉悔、昏沈、疑,反而我见、我慢越来会越重,甚至将生命带进一种逃避的生活中,无法让你从生命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如果坐禅方法正确,就会让坐禅者深入生命及生命的所有层面内,让你从过去的无明错误观念中转变过来,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如实面对生命的真实,遇到问题不逃避只有如实面对冷静的处理。
当你彻底了解生命真相,以及前因後果的关系,智慧现前後,你自然就会产生对於一切万物生起慈悲心。
慈悲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更不是没有智慧的行为自认为是慈悲。
所谓慈悲,就是自动地约束自己不要有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思想、语言或行动。
具足内观智慧者他的思想、语言或行为,生灭。
若是外界的声音很大,已经影响到你注意呼吸,那时就将你的注意力从呼吸上转移到听。
的来源扩散性很快,不容易觉察,因此反而会扰乱正念,只要保持清醒的感觉声音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只有清醒的注意听、听。
当听声音时,不要去分别声音好不好听的概念,也不要因为「听」而引起任何推理、判断的概念,只是单纯地注意听的过程、听的本身。
若是生起联想,要将注意移转到「联想、联想」,联想消失了就回到注意声音,声音消失了就回来觉察呼吸。
假如声音很大又持久,那就觉察声音及它的变化。
假如声音微弱或影响不到学习出入息念或其它的所缘,那就要回到出入息念或当下的所缘中学习。
在坐禅中难免都会有念头出现,当念头生起不要排斥或讨厌它,只要发现就将注意力注意於「正在想」为所缘,让念头自然生灭。
在念头生起时,要清楚地知道心里正在想什么?但不要介入思想的内容,也不要随著念头引发一连串的联想,更不要去分析念头的内容以及念头为什么会产生,是从哪里生起的,不要去追根究柢,当念头生起时,单纯地提醒自己「正在想、正在想」。
也就是觉达到内观很明觉的人是无法知道,因此就会误以为是没有忆念影像自己会跑影像出来。
世间上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因有缘才会有果,绝对不可能是无因无缘而自己会成果的道理。
例如要走路或正在走路时,要转弯等等,都必须要有想和推动的意志,但是一般没有内观智慧生起的人,是无法发现的,并非没有想和行走的意志自己会走;自己会自动转弯或停止等等。
其实走有走的因缘,说话有说话的因缘,无论是站立、转弯、抬头种种都有它的因缘。
在每个因缘中都要具备有五阴相依相缘,不是没有因缘就自动会看到影像。
影像是出自於过去潜留在意识中的印象,遇到适当地助缘就浮现出来。
适当地助缘就是忆念,忆念就是回忆过去。
另一种虽然也是忆念,但这种忆念是从粗糙的忆念中获得似相。
例如现在的以前有见过阿弥陀佛的画像或雕像都可以,将相型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有足够念力之人,想要取相、似相就会出现。
这种取相、似相的出现是粗糙的忆念作意。
也就是说透过心的运作忆念相境,似相就会出现在眼前,要到达这种随心念取似相的人,他心的念力要很强。
若以身体的觉受做所缘的修法,若是身体某部份有觉受反应特别强,例如:脚、手酸麻、刺痛、冷、热、推动等等。
有明显感觉出现就如实地觉知感受,觉知感受的任何变化过程,例如觉知感受是转强或转弱?是消失或缩小或扩大?感受对心境的影响变化是如何呢?都要一一地觉知感受变生起,如是因为苦而迫使变换坐的姿势,而不是为了舒适而改变姿势。
要改变姿势,必须保持清楚以便防止烦恼介入,所以要变换姿势的时候,必须保持清醒的觉察力,才可觉察到改变姿势过程中是否有落入邪见。
修行目的就是要息灭贪、镇、疑,因此在每一个动作中都必须防止有贪、镇、疑介入,才是正确地修行方法。
例如坐久的时候,会感到有痛的出现,产生不喜欢这个姿势就是「镇心」的生起,希望能保持那种舒服的坐姿因而起「贪念」,贪念生起就想变换一个舒服的姿势就是疑,因为是没有一个姿势是能保持永远舒适的,因为是无常生灭法,没有一个我或我能主宰使姿势永远舒适。
改变姿势是因为苦逼迫的时候,才改变姿势,而不是为了舒适而改变姿势。
如果是为了自我的舒适而改变姿势,那就落入邪见中了。
一位中道的修行者,他不会为了享受舒适而改变姿势;他也不会勉强忍受痛苦,他是为了治苦应该改变姿势时,他也保持在正见清醒中改变姿势。
一位正见的修行者,无论他遇到任何的舒适或痛苦,都不会生起镇心或贪染,若有镇心生起或贪爱就马上被发现到,又回到正见的生活中。
如果过著贪、镇生活的人,就是一位疑者的行为。
我们不要表面上在修行,那内心中还不断地活在贪、镇、疑的生活中,这种修行永远都无法获得内观智慧的。
没有内观智慧就无法如实内观五阴,体验去看、想、佛告比丘:「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
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於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五八经中的这一段就是在说明味、患、离。
白话解译就是:佛陀的弟子问佛陀说:味、患、离是什么呢?佛陀回答说:对五阴贪爱,这就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