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9章—弯曲变形
第9章弯5.7
等。
工程力学教程电子教案
弯
曲
24
小结:
等直梁纯弯曲正应力的计算
项目
依据
结果
变化规律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假设
变化规律
单向应力状态下的
胡克定律=E
=y/ =Ey/
中性轴位置 正应力公式
FN dA 0 通过截面形心
A
Mz ydA M
A
My
Iz
工程力学教程电子教案
弯
曲
25
线弹性, 小变形, 外力作用在纵向对称平面内; 线应变和正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
dx
FS(x)
C
M(x)+dM(x)
dM ( x) dx
FS (
x)
—— (2)
M(x)
FS(x)+dFS (x)
q(x)
d2M ( dx 2
x)
q(
x)
—— (3)
工程力学教程电子教案
弯
曲
5
2. 载荷集度、剪力图、弯矩图之间的关系
56
工程力学教程电子教案
弯
曲
6
归 纳: (1) 图 形 规 律
q
M
ydA E
y2dA
E
y2dA
A
A
A
y
22
z
A y
工程力学教程电子教案
弯
曲
23
M
E
y2dA
A
Iz y2dA
A
Iz为对z轴的惯性矩
1 M
EI z
EIz为抗弯刚度
E
Ey
公式的适用条件:
My
Iz
梁纯弯曲变形
梁纯弯曲变形引言梁纯弯曲变形是工程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中,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承受着各种外部荷载。
当外部荷载作用于梁上时,梁会发生变形。
本文将探讨梁在纯弯曲状态下的变形特性和相关的理论基础。
纯弯曲的概念纯弯曲是指梁所受的外部荷载仅产生弯矩作用,而不产生剪力作用。
在梁的纵轴上,上部受拉,下部受压,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弯曲变形。
纯弯曲情况下,梁的截面仅发生弯矩引起的形状变化,并不会发生剪切变形。
纯弯曲对于大跨度的梁和悬臂梁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纯弯曲变形的理论基础梁纯弯曲变形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梁的弯矩-曲率关系来分析纯弯曲变形。
弯矩-曲率关系描述了梁截面上的弯矩和截面曲率之间的关系。
根据弯矩-曲率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梁的曲率分布,从而得到梁的变形情况。
此外,利用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应变关系,还可以计算出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有限元方法来模拟梁的纯弯曲变形。
有限元方法将梁划分为许多小的单元,通过求解弯矩和力的平衡方程,可以得到梁单元上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通过将所有单元的位移组合起来,可以得到整个梁的变形情况。
纯弯曲变形的计算纯弯曲变形的计算依赖于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外部荷载。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梁理论的计算基于梁理论的计算方法适用于简单、均匀截面的梁。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梁的截面形状和材料性质,通过弯矩-曲率关系计算出梁的曲率分布。
进一步,可以计算出梁的位移、剪力和应力等参数。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计算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截面的梁。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将梁划分为许多小的单元,并求解每个单元上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通过将所有单元的位移组合起来,可以得到整个梁的变形情况。
梁纯弯曲变形的应用梁纯弯曲变形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土木工程和结构设计中。
通过对梁的纯弯曲变形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梁的合适截面形状和尺寸,以满足其承受的外部荷载要求。
工程力学:弯曲变形 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研究梁的变形的目的是()。
A.进行梁的正应力计算B.进行梁的刚度计算C.进行梁的稳定性计算D.进行梁的剪应力计算正确答案:B2、图示圆截面悬臂梁,若直径d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梁的最大正应力、最大挠度分别降至原来的()。
A.1/2 1/4B.1/4 1/8C.1/8 1/8D.1/8 1/16正确答案:D3、下面关于梁、挠度和转角的讨论中,正确的结论是()。
A.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为零B.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最大C.转角为零的截面挠度最大D.挠度的一阶导数等于转角正确答案:D4、已知两悬臂梁的抗弯截面刚度EI相同,长度分别为l和2l,在自由端各作用F1和F2,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F1/F2=()。
A.2B.4C.6D.8正确答案:D5、梁上弯矩为零处()。
A.梁的转角一定为零B.梁的挠度一定为零C.挠度一定为零,转角不一定为零D.梁的挠曲线的曲率一定为零正确答案:D6、已知等直梁在某段上的挠曲轴方程w(x)=–Cx4,C为常量,则在该段梁上()。
A.分布载荷是x的一次函数B.分布载荷是x的二次函数C.无分布载荷作用D.有均匀分布载荷作用正确答案:D7、在等直梁弯曲变形中,挠曲线曲率最大值发生在()。
A.剪力最大处B.转角最大处C.弯矩最大处D.挠度最大处正确答案:C8、材料相同的(a)悬臂梁和(b)悬臂梁,长度也相同,在自由端各作用2P和P,截面形状分别是b(宽)×2b(高)、b×b。
关于它们的最大挠度正确的是()。
A.(a)梁最大挠度是(b)梁的1/4倍B.(a)梁最大挠度是(b)梁的1/2倍C.(a)梁最大挠度与(b)梁的相等D.(a)梁最大挠度是(b)梁的2倍正确答案:A9、已知简支梁的EI为常数,在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作用一力偶m1和m2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x=l/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m1/m2为()。
A.2B.3C.1/2D.1/3正确答案:C10、两根梁尺寸,受力和支承情况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弹性模量分别为E1和E2,且E1=7E2,则两根梁的挠度之比y1/y2为()。
工程力学第九章
下一页 返回
9.4
梁的弯曲变形与刚度
2.
挠度和转角
(1) 挠度 是指梁轴线上的一点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位移, 通常用y表示。
一般规定向上的挠度为正,向上的挠度为负。它的单位是mm。 (2) 转角 是指梁的各截面相对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用θ 表
示。
一般规定,逆时针方向的转角为正,顺时针的转角为负。它 的单位是弧度(rad)或度(º)。
远的边缘处。其计算公式为
max
(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M max y max M max Iz Wz
M max ≤[σ ] Wz
下一页 返回
max
小
结
max
* FQ S z
(3) 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与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公式为 其最大切应力在截面的中性轴上,计算公式为 梁的切应力强度条件为τ max≤[τ ]
上一页 返回
9.2
梁弯曲时正应力强度计算
梁弯曲时正应力强度计算
9.2
为了保证梁在载荷作用下能够正常工作,必须使梁具备足够 的强度。也就是说,梁的最大正应力值不得超过梁材料在单 向受力状态(轴向拉、压情况)下的许用应力值[σ ],即 M max max ≤[σ ] (9.10) Wz 式(9.10)就是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条件。需要指出的是, 式(9.10)只适用于许用拉应力[σ l]和许用压应力[σ y]相等 的材料。如果两者不相等(例如铸铁等脆性材料),为保证梁 的受拉部分和受压部分都能正常工作,应该按拉伸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My Iz
(9.4)
《工程力学》项目9平面弯曲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任务9.4 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剪力为零的平面弯曲称为纯弯
曲,如图 9-20梁上CD段;而横截面上既有弯矩也有剪力 的平面弯曲称为横力弯曲或剪力弯曲,如图 9-20梁上AC、 DB段。
图 9-20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9.4.1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1.实验现象 2.假设及推理 • 研究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可
式(9-2),即可确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为
3
FS2
YA
qa 4
M2
YAa
3 qa2 4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3-3截面:将杆件截面右侧的所有的外力给屏蔽起来,如图
9-7(d)所示,取截面的左侧为研究对象,即可确定截面上
的剪力和弯矩为
FS3
YA
P
3 qa qa 4
1 4
qa
M3
YAa
P0
3 4
9-4(b)所示。 外伸梁:梁的支撑情况同简支梁,但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
之外,如图 9-4(c)所示。
图9-4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任务9.2 梁弯曲的内力
• 9.2.1梁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
• 根据力系的平衡条件,可确定在留 下部分的截面上的内力为平行于横 截面的剪力和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的内力矩即弯矩。根据平衡方程可 得剪力与弯矩的大小,即
• 为了直观清楚地显示沿梁轴线方向的各截面剪力和 弯矩的变化情况,可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对剪力 图,正值画在轴线的上侧,负值画在轴线的下侧; 对弯矩图正值画在轴线的下侧,负值画在轴线的上 侧,即弯矩坐标正向向下。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例 9-2】图 9-8(a)所示的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试 作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工程力学 9弯曲
O
讨论: 惯性矩大于零
z
§A.3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1.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yc y 设有面积为A的任意形状的截面。 x xc dA C为其形心,Cxcyc 为形心坐标 yc xc 系。与该形心坐标轴分别平行 C 的任意坐标系为Oxy ,形心C在 y Oxy坐标系下的坐标为(a , b) 任意微面元dA在两坐标系 x 下的坐标关系为: O b
20
③计算静矩Sz(ω)和SzC(ω)
Sz ( ) A y C (0.1 0.02 0.14 0.02 0.103 0.494m 3 )
S zc ( ) Ai y C 0.1 0.02 0.047 - 0.02 0.14 0.033 1.6 10 6 m 3
(f)
纵向线应变在横截面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图c为由相距d x的两横截面取出的梁段在梁弯曲后的情
况,两个原来平行的横截面绕中性轴相对转动了角d。梁的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 z为任意距离 y 处的纵向线应变由图c可知 为
B1B B1 B y d AB1 O1O2 dx
(c)
令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如图c),则根 1 d 据曲率的定义 有 dx y
切应力。
F
FS
M
F
M
C
C
F
A
Ⅰ.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计算公式的推导 (1) 几何方面━━ 藉以找出与横截面上正应力相对应 的纵向线应变在该横截面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表面变形情况 在竖直平面内发生纯弯曲的梁(图a):
(a)
1. 弯曲前画在梁的侧面上相邻横向线mm和nn间的纵 向直线段aa和bb(图b),在梁弯曲后成为弧线(图a),靠近梁
工程力学第9章 梁弯曲时的刚度计算
w
x
qx
F
x
9.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9.1.2 挠度和转角的关系
◆挠曲线方程 : w f x
w
挠曲线
w
x
qx
F
x
tan dw
dx
dw
dx
9.1.3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一、挠曲线的曲率公式
1M EI
1
x
M x
EI
d2w
1
x
6EI 2l
l 2
2l 2
l 2
2
11Fl3 96EI
未知约束力单独作用引起的B处挠度
wB FB
FB 2l 3
48EI
FBl 3 6EI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b),得到补充方程
11Fl3 FBl3 0 96EI 6EI
w Mex x2 l2 6EIl
(c)
Me 3x2 l2 6EIl
(d)
(4)计算最大挠度与截面的转角
作出梁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全梁弯矩为正。其最大 挠度处的转角为零。故由式(c)有
dw Me 3x2 l2 0 dx 6EIl
从而得最大挠度所在截面的坐标为
2
在集中力 F 单独作用下,大梁跨度中点C的挠度由教材表
7–1第5栏中查出为
wC
F
Fl 3 48EI
将以上结果叠加,即得在均布载荷 和q 集中力 的F 共同作用
下,大梁跨度中点C的挠度
工程力学习题库-弯曲变形
第8章 弯曲变形本章要点【概念】平面弯曲,剪力、弯矩符号规定,纯弯曲,中性轴,曲率,挠度,转角。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适用条件;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运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的前提条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切应力分布规律。
【公式】 1. 弯曲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yερ=物理关系:Ey σρ=静力关系:0N AF dA σ==⎰,0y AM z dA σ==⎰,2zz AAEI EM y dA y dA σρρ===⎰⎰中性层曲率:1MEIρ=弯曲正应力应力:,My Iσ=,max max z M W σ=弯曲变形的正应力强度条件:[]maxmax zM W σσ=≤ 2. 弯曲切应力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I S F y z z S ⋅⋅=*)(τ,A F bh F S S 2323max ==τ工字形梁弯曲切应力:dI S F y z z S ⋅⋅=*)(τ,A F dh F S S ==max τ圆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I S F y z z S ⋅⋅=*)(τ,A F S 34max =τ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ττ≤max3. 梁的弯曲变形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w M x =-梁的转角方程:1()dwM x dx C dx EIθ==-+⎰ 梁的挠度方程:12()Z M x w dx dx C x C EI ⎛⎫=-++ ⎪⎝⎭⎰⎰ 练习题一. 单选题1、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查看答案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2、 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来确定积分常数。
查看答案A 、平衡条件B 、边界条件C 、连续性条件D 、光滑性条件3、 在图1悬臂梁的AC 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工程力学弯曲变形
三、挠度与转角的关系
tan dw , arctan(dw)
dx
dx
在小变形下 tan dw w' (x)
dx
§12-2 挠曲轴近似微分方程
纯弯曲:
1M
EI
非纯弯曲:
1 M (x)
(x) EI
(略去剪力对梁变形的影响)
由高数知识可知,平面曲线 w w(x) 上任一点的曲率为
d2w
EI
d2w2 dx 2
bF l
x F(x a)
转角方程
EI1( x)
bF 2l
x2
C1
挠曲轴方程
EI2( x)
bF 2l
x2
F 2
(x
a)2
C2
EIw1( x)
bF 6l
x3
C1 x
D1
EIw2( x)
bF 6l
x3
F 6
( x a)3
C2x
D2
⑶ 确定积分常数
EIw1 (0)
叠加法:梁在若干载荷作用下的弯曲变形等于各载荷单独作用下 的弯曲变形之叠加。
应用前提:(1)线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 (2)内力、应力和变形与载荷成线性关系。
工 具:附录D 注 意:
(1)当载荷方向与表中载荷方向相反时,则变形要变号; (2)转角函数可由挠度函数微分一次得到。
例:图示简支梁,同时承受均布载荷q和集中载荷F作用,试用 叠加法计算截面C的挠度。设梁的弯曲刚度EI为常值。
1 EI
[ bF 2l
x2
F 2
( x a)2
Fb (b2 6l
l 2 )]
挠曲轴方程
w2( x)
1 EI
[ bF 6l
工程力学中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方案
工程力学中的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方案引言:工程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其中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问题是工程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问题的原因、计算方法以及解决方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弯曲应力的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当梁、梁柱等结构承受外力作用时,由于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力学性质不同,会导致结构发生弯曲变形。
弯曲应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导致结构弯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悬臂梁受到集中力的作用,会导致梁的一侧拉伸,另一侧压缩,从而产生弯曲应力。
2. 结构几何形状:结构的几何形状对弯曲应力有直接影响。
例如,梁的截面形状不均匀或不对称,会导致弯曲应力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结构的弯曲变形。
3. 材料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也是导致弯曲应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参数不同,会导致结构在受力时产生不同的弯曲应力。
二、弯曲应力的计算方法为了准确计算弯曲应力,工程力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计算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梁的弯曲方程和梁的截面应力分析。
1. 梁的弯曲方程:梁的弯曲方程是描述梁在弯曲过程中受力和变形的重要方程。
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可以得到梁的弯曲方程,并通过求解该方程,计算出梁在不同位置的弯曲应力。
2. 梁的截面应力分析:梁的截面应力分析是通过分析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出梁在不同位置的弯曲应力。
该方法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力学性质,采用静力学平衡和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并进一步得到梁的弯曲应力。
三、弯曲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弯曲变形问题,工程力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结构改进、材料选择和加固措施等。
1. 结构改进:对于存在弯曲变形问题的结构,可以通过改进结构的几何形状,增加结构的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弯曲变形。
例如,在梁的设计中,可以增加梁的截面尺寸或改变梁的截面形状,以增加梁的抗弯刚度。
工程力学(第二版)第9章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李卓球 朱四荣 侯作富
q 2
lx2 (
2
x3 3
)
C1
C2
q
0
(l 3
6lx2
EIw
4x3)
q 2
lx3 (
6
x4 )
12
C1x
C2
24EI
w qx (l3 2lx2 x3 ) 24EI
由对称性可知, 在两 端支座x=0和x=l 处, 转角的绝对值相 等且都是最大值
y
A
A
l/2
q wmax B
受一集中力F作用。试求梁的挠曲线方程和转角
方程, 并确定其最大挠度wmax和最大转角max 。
解:以梁左端A为原点, y
取直角坐标系, 令x轴
向右, y轴向上为正。
A
F
B x
(1) 列弯矩方程
x
l
M (x) F (l x) Fl Fx
(2) 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EIw M (x) Fl Fx
q
FB
梁的两个支反力为
A
B x
FA
FB
ql 2
x l
梁的弯矩方程及挠曲线微分方程分别为
M (x) ql x 1 qx2 q (lx x2 ) (a)
22
2
EIw M (x) q (lx x2 )
(b)
2
y
FA
q
FB
A x
B x
l
EIw M (x) q (lx x2 )
C
B
简单的荷载。 l
wC wCq wCM
14-梁的内力及梁的内力图
B FB CB段(x > a)时 M2(x) FS2(x) FB
AC段(x < a)时 M1(x) FA
x
FS1(x)
Fb (0 < x < a ) FS1 ( x ) = l
Fb M 1 (x ) = x (0 ≤ x ≤ a ) l
Fa (a < x < l ) FS2 ( x ) = − FB = − l Fa (l − x ) M 2 ( x ) = FB (l − x) = l (a ≤ x ≤ l )
M M 2 ( x ) = FB (l − x ) = − (l − x ) l
(0 ≤ x < a )
(a < x ≤ l )
第九章 梁的内力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M a A C l FS图
bM l
b
B
M FS1 ( x ) = l M FS2 ( x ) = l
M M 1 (x ) = x l
FS1 = − F
M1 + F × a = 0
M 1 = − Fa
1 FS1 截面2—2 F C22 M2 FA 2 F
S2
∑F
y
=0
− FS2 + FA − F = 0
FS 2 = FA − F = 2 F
∑M
o2
=0
M2 + F ×a = 0
M 2 = − Fa
第九章 梁的内力
y F 1A2 1 2 FA a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内力
第九章 梁的内力
§9-1 弯曲变形
梁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
第九章 梁的内力
最基本最常见的弯曲问题 ——对称弯曲
工程力学中的弯曲与扭转
工程力学中的弯曲与扭转弯曲与扭转是工程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弯曲和扭转的基本原理、力的作用形式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弯曲的基本原理弯曲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产生曲率变形的现象。
在弯曲过程中,构件的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弯曲力会使构件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构件的弯曲变形。
弯曲力可以分为集中力和分布力两种形式。
集中力是指作用在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离散点上的力,而分布力是指作用在构件的一段或整个长度上的力。
在计算弯曲力和弯曲变形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
二、扭转的基本原理扭转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沿其纵轴线方向发生旋转的现象。
扭转力作用在构件的横截面上,使构件发生扭转变形。
扭转力的作用形式包括集中力和分布力两种。
集中力是指作用在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离散点上的力,而分布力是指作用在构件的一段或整个长度上的力。
在计算扭转力和扭转变形时,需要考虑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等因素。
三、弯曲与扭转的应用案例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弯曲与扭转经常同时出现,且相互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1. 梁的弯曲与扭转在建筑和桥梁工程中,梁是经常用到的结构构件。
在悬臂梁和连续梁等结构中,梁的自重和集中荷载都会对构件产生弯曲和扭转变形。
因此,在设计梁的时候,需要考虑弯曲和扭转对构件的影响,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轴的弯曲与扭转轴是一种常见的旋转运动传动元件,其内部承受扭矩和弯矩的作用。
当轴承受到扭矩时,会发生扭转变形;当轴受到弯矩时,会发生弯曲变形。
因此,在轴的设计和选材时,需要充分考虑扭转和弯曲对轴的影响,以保证轴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3. 圆柱壳的弯曲与扭转圆柱壳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例如压力容器和管道等。
在受到内外压力和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圆柱壳会发生弯曲和扭转变形。
因此,在圆柱壳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弯曲和扭转对结构的影响,确保其安全可靠。
四、总结弯曲和扭转是工程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力学-第9章
基本概念
梁的位移与约束密切相关
基本概念
三种承受弯曲的梁
AB段各横截面都受有相 同的弯矩(M=Fa)作用。
三 种 情 形 下 , AB 段 梁 的
曲率(1/)处处对应相等,
因而挠度曲线具有相同的形 状。但是,在三种情形下, 由于约束的不同,梁的位移 则不完全相同。
对于没有约束的梁,因 为其在空间的位置不确定, 故无从确定其位移。
第9章
弯曲刚度问题
返回总目录
第9章 弯曲刚度问题
基本概念 小挠度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梁的刚度设计 结论与讨 论
返回总目录
基本概念
梁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如果在弹性范围内加载, 梁的轴线在梁弯曲后变成一连续光滑曲线。这一连续光滑 曲 线 称 为 弹 性 曲 线 ( elastic curve ) , 或 挠 度 曲 线 (deflection curve),简称弹性线或挠曲线。
变形后的横截面相对于变形前位置绕中性轴转过的角 度,称为转角(slope)用表示;
基本概念
梁在弯曲变形后,横截面的位置将发生改变,种位置的 改变称为位移(displacement)。梁的位移包括三部分:
横截面形心沿水平方向的位移,称为轴向位移或水平 位移(horizontal displacement),用u表示。
3
C2
x
D2
其中,C1、D1、C2、D2为积分常数,由支承处的约束条件和
AB段与BC段梁交界处的连续条件确定确定。
小挠度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EI1
3 8
FP x 2
C1
EIw1
1 8
FP
x3
C1x
D1
EI
=-3
2
工程力学中的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分析方法
工程力学中的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分析方法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它在工程设计和结构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悬臂梁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工程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的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悬臂梁的基本概念。
悬臂梁是指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的梁结构。
在实际工程中,悬臂梁常见于桥梁、起重机械等场合。
悬臂梁的受力和变形分析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悬臂梁的受力分析是指确定悬臂梁各个部位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的过程。
在受力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悬臂梁的自重、外力和支座反力等因素。
一般来说,悬臂梁受力主要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
弯矩是指悬臂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力矩,剪力是指悬臂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剪切力,轴力是指悬臂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轴向力。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悬臂梁各个部位的受力大小和受力方向,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悬臂梁的弯曲变形分析是指确定悬臂梁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大小和变形形态的过程。
弯曲变形是指悬臂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横向位移。
在弯曲变形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悬臂梁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和外力大小等因素。
一般来说,悬臂梁的弯曲变形可以通过弯曲方程进行计算。
弯曲方程是描述悬臂梁弯曲变形规律的数学方程,它可以通过假设悬臂梁为一根弹性梁材料,利用力学原理推导得出。
通过弯曲变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悬臂梁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在悬臂梁的受力和弯曲变形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方法有解析法和数值法。
解析法是指通过数学分析和推导,得出悬臂梁受力和变形的解析解。
解析解可以直接给出悬臂梁各个部位的受力大小和变形情况,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数值法是指通过数值计算和近似方法,得出悬臂梁受力和变形的数值解。
数值解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得到,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解析法或数值法进行悬臂梁的受力和弯曲变形分析。
总之,悬臂梁受力和弯曲变形分析是工程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1、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观察
现象:
(1)变形后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保持垂直,即小矩形格仍为直角;
(2)梁表面的纵向直线均弯曲成弧线,而且,靠顶面的纵线缩短,靠底面的纵线拉长,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纵线长度不变。
对剪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剪应力均与剪力Q同向且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处剪应力大小相。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导出剪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z距离为y处各点的剪应力;
Q—该截面上的剪力;
b—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Iz—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Sz*—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截面积A*对中性轴的面积矩。
应力σ的正负号直接由弯矩M的正负来判断。M为正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压应力,下部为拉应力;M为负时,中性轴上部截面为拉应力,下部为压应力。
第二节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一、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等直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发生在最大弯矩所在横截面上距中性轴最远的各点处,即
对于工程上的细长梁,强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弯曲正应力。为了保证梁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使梁内最大正应力σmax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故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圆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最大竖向剪应力也都发生在中性轴上,沿中性轴均匀分布。
其它形状的截面上,一般地说,最大剪应力也出现在中性轴上各点。
结合书P161-162 例8-3进行详细讲解。
五、梁的剪应力强度校核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为:
在梁的强度计算时,必须同时满足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剪应力强度条件。但在一般情况下,满足了正应力强度条件后,剪应力强度都能满足,故通常只需按正应力条件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2 y M (x) =− 2 dx EI z
由上式进行积分, 由上式进行积分,就可以求出梁横截面的转角 和和挠度。 和和挠度。
12
目录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
d2y M (x) =− 2 dx EI z
d2 y EI z 2 = −M (x) dx
FAx = 0, FAy = Fb Fa , FBy = l l
A
θA
D
C
B
θB x
2)弯矩方程
FAy x1
ymax
x2
FBy
AC 段:
a
b
Fb M( x1 ) = FAy x1 = x1 ,0 ≤ x1 ≤ a l CB 段: Fb M( x2 ) = FAy x2 − F( x2 − a) = x2 − F( x2 − a), l
目录
15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4)由位移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代入求解
5)确定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
x = 0, θ A = 0 x = 0, yA = 0 1 2 1 3 C = Fl , D = − Fl 2 6
A
x
l
yB
F B
θB
x
1 1 2 2 EIθ = − F(x − l ) + Fl 2 2 1 1 2 1 3 3 EIy = − F(x − l) + Fl x − Fl 6 2 6
dy 挠度转角关系为: 挠度转角关系为: θ ≈ tanθ = dx
7-2
6
目录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1.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y = y(x)
dy ′ θ ≈ tan θ = = y(x) dx
求梁的位移, 求梁的位移,关键是得到挠 曲线方程。 曲线方程。
7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述
5
目录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1.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y
θ 转角
挠度 挠曲线
挠曲线方程: 挠曲线方程:
y = y(x)
挠度y:截面形心 在y方向的位移
y
x
x
θ 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转角θ: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 逆时针转向为正
由于小变形, 由于小变形,截面形心在x方向的位移忽略不计
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 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
dy = EI zθ = −∫ M ( x)dx + C EI z dx
再积分一次得挠度方程为: 再积分一次得挠度方程为:
EI z y = −∫∫ M ( x)dxdx + Cx + D
13 7-3
目录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积分常数C、D 由梁的位移边界条件和光滑连续 条件确定。 条件确定。 光滑连续条件 位移边界条件
i =1 i =1
23
n
i =1 n
目录
§9-4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故
y'' = (∑ yi )''
i =1 n
由于梁的边界条件不变, 由于梁的边界条件不变,因此
y = ∑ yi
i =1
n
θ = ∑θi ,
i =1
n
重要结论: 重要结论: 梁在若干个载荷共同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 梁在若干个载荷共同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等 于在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的代数和。 于在各个载荷单独作用时的挠度或转角的代数和。 这就是计算弯曲变形的叠加原理 计算弯曲变形的叠加原理。 这就是计算弯曲变形的叠加原理。
yC2 yC3
5ql 4 yC1 = − 384EI
ql 4 yC2 = − 48EI ql 4 yC3 = 16EI
目录
ql 3 θB1 = 24EI ql 3 θB1 = 16EI ql 3 θB3 = − 3EI
25
§9-4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应用叠加法, 3) 应用叠加法,将简单载荷 作用时的结果求和
27
yC
目录
§9-4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yC
2)再将处理后的梁分解为简单 载荷作用的情形, 载荷作用的情形,计算各自C截 面的挠度和转角。 面的挠度和转角。
ql 3 ql 4 yC1 = − , θC1 = − 8EI 6EI l ql 3 yC 2 = yB2 +θB2 × θC 2 = 2 48EI ql 4 ql 3 l = + × , 128EI 48EI 2
略去高阶小量, 略去高阶小量,得
d2 y =± 2 ρ dx 1
d 2 y M( x) 所以 ± = 2 dx EIz
9
目录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y
d y M( x) ± 2 = dx EIz
在图示坐标系中, 在图示坐标系中, 弯矩总与 d y 同; 0
M (x) > 0
yC1
3)将结果叠加
yB2
yC 2
41ql 4 yC = ∑ yCi = − 384EI i =1
2
7ql 3 θC = ∑θCi = − 48EI i =1
D
C
B
θB x
FBy
FAy x1
ymax
x2
a
b
Fb 2 F Fb 2 2 2 EIθ2 = − x2 + (x2 − a) + (l − b ) 2l 2 6l Fb 3 F Fb 2 2 3 EIy2 = − x2 + (x2 − a) + (l − b )x2 6l 6 6l
20
目录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dy dx 2 > 0 O
y M (x) < 0
2
x
M (x) < 0
dy dx 2 < 0 O
2
x
10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d y M( x) ± 2 = dx EIz
y
2
O M (x) > 0 M (x) > 0
x
dy dx 2 < 0
2
在图示坐标系中, 在图示坐标系中,
d 2 y 异号 弯矩总与 2 dx
O M (x) < 0 M (x) < 0
x
y
dy dx 2 > 0
2
11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由上可知:由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可得,弯矩的 由上可知:由弯矩的正负号规定可得, 符号与挠曲线的二阶导数符号与采用的坐标系有关, 符号与挠曲线的二阶导数符号与采用的坐标系有关, 采用与教材一致的规定, 坐标向下为正, 采用与教材一致的规定,取Y坐标向下为正,则挠曲 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 线的近似微分方程为:
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推导弯曲正应力时,得到: 推导弯曲正应力时,得到:
1 M = ρ EIz
ρ
忽略剪力对变形的影响
1 M( x) = ρ( x) EIz
8
目录
§9-2 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由数学知识可知: 由数学知识可知:
d2 y 2 1 dx =± ρ dy 2 3 [1 + ( ) ] dx
21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讨
论
积分法求变形有什么优缺点? 积分法求变形有什么优缺点?
22
目录
§9-4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设梁上有n 个载荷同时作用,任意截面上的弯矩 个载荷同时作用, 则有: 为M(x),转角为 θ ,挠度为y,则有:
d2 y EI 2 = EIy'' = M( x) dx
目录
a ≤ x2 ≤ l
17
§9-3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3)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AC 段: 0 ≤ x1 ≤ a
F
A
θA
d 2 y1 Fb EI 2 = −M (x1) = − x1 dx1 l dy1 Fb 2 EI = EIθ (x1) = − x1 + C1 dx1 2l
D
C
B
θB x
FAx = 0, FAy = F(↑), MA = Fl( ↑
A
)
x
l
yB
F B
θB
x
M( x) = −F(l − x) = F( x − l )
3)列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并积分
d2y EI 2 = −M (x) = −F(x − l) dx dy 1 积分一次 EI = EIθ = − F(x − l)2 + C dx 2 1 再积分一次 EIy = − F(x − l)3 + Cx + D 6
26
目录
§9-4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已知: 例4 已知:悬臂梁受力如图 均为已知。 示,q、l、EI均为已知。求C 截面的挠度yC和转角θC 解 1)首先,将梁上的载荷变成 首先, 有表可查的情形 为了利用梁全长承受均 布载荷的已知结果, 布载荷的已知结果,先将均 布载荷延长至梁的全长, 布载荷延长至梁的全长,为 了不改变原来载荷作用的效 果,在AB 段还需再加上集 度相同、 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均布载 荷。
若梁上只有第i个载荷单独作用,截面上弯矩 个载荷单独作用, 则有: 为 Mi (x) ,转角为 θi ,挠度为 yi ,则有:
EIy''i = Mi (x)
由弯矩的叠加原理知: 由弯矩的叠加原理知: Mi ( x) = M( x) ∑ 所以, 所以,
7-4
n
EI ∑ y''i = EI(∑ yi )'' = 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