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合集下载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历史背景、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2. 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价值,掌握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项羽本纪》的背景介绍: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项羽和刘邦的关系。

2. 项羽的生平事迹:江东起兵、垓下之战、乌江自刎等。

3. 项羽的性格特点:英勇善战、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等。

4. 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项羽本纪》的背景、人物和事件。

2. 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项羽的评价和感受。

4. 写作法:写一篇关于项羽的人物分析essay。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项羽的兴趣。

2. 阅读:《项羽本纪》全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讲解:讲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分析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项羽的评价和感受。

5. essay:写一篇关于项羽的人物分析essay。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质量。

2. essay: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项羽人物分析的深度。

3. 知识掌握:测试学生对《项羽本纪》和史记叙事手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史记》原著:《项羽本纪》的相关文本,便于学生对照学习和参考。

2. 相关注释资料:对《项羽本纪》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 项羽相关历史资料:关于项羽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项羽。

4. 视频资料:关于楚汉争霸和项羽的视频资料,可以用来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历史背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项羽本纪》,使学生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掌握史记的叙事手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最新《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最新《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项羽本纪》1【原文】2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①,梁父即楚将项3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4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5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6又不肯竟学③。

项梁尝有栎阳逮④,乃请靳狱椽曹咎书抵栎阳狱椽司马欣⑤,以故事得7已⑥。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⑦。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8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⑨,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9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⑩,族矣(11)!”梁10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12),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3)。

11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季”,兄弟中排行最小的。

②去:放弃,丢下。

③12竟学:学到底。

“竟”,终于,完毕。

④逮:及,指有罪相连及。

⑤请:求,要。

书:信。

13抵:到达,这里是送达的意思。

⑥以故:因此。

已:止,了结。

⑦皆出项梁下:意思是14都不如项梁。

⑧繇:同“徭”。

⑨阴:暗中。

部勒:部署,组织。

宾客:“指客居吴中依15附项梁的人。

子弟:指吴中的年轻人。

⑩妄言:胡乱说。

(11)族:灭族,满门抄斩。

(12) 16扛:两手对举。

(13)虽:即使。

惮:害怕。

17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18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19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20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21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22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23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史记》的文学地位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分析《项羽本纪》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文学特色。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细读、讨论和写作,提升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文学鉴赏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项羽本纪》,领会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和忠诚精神。

2.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培养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史记》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1. 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对历史人物复杂性格和命运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预习《项羽本纪》,了解史记的基本知识。

2. 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具和辅助阅读材料。

1. 导入新课:介绍《史记》和司马迁,激发学生兴趣。

2. 文本细读: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深入理解。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人物性格、事件意义和文学手法。

4. 应用拓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教师评价:1. 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深度。

2. 学生对《史记》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认识。

五、教学资源教具:1. 多媒体投影仪。

2. 《史记》相关书籍和学术论文。

3. 历史地图和图片资料。

辅助材料:1. 史记全文或选段。

2. 项羽本纪的注解或解读文章。

3. 历史背景资料介绍。

六、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或时间线的方式梳理《项羽本纪》的主要事件。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项羽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对话,增强对历史场景的理解。

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2. 每组准备PPT,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和分析。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史记 - 十二本纪 - 项羽本纪汉·司马迁原文: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

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

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

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

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使学生了解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2. 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对史记文学价值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项羽本纪》,使学生掌握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

2. 《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

3. 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项羽的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2. 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项羽本纪》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讨论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地位和意义。

2. 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项羽本纪》,引导学生关注史记的叙事方法和人物描写技巧。

3. 内容分析:分析项羽的一生及其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

4. 艺术鉴赏:分析《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对项羽的评价及《项羽本纪》的艺术特色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重难点进行巩固。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通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评价其人格特点和历史地位。

2. 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艺术特色,探讨司马迁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上的独特之处。

3. 学习《项羽本纪》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如鸿门宴、垓下之战等,理解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意义。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 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 项羽本纪》为最。 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 本纪》 又以巨鹿之战、 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 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 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复诵观, 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清)郑板桥 (
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明确: 1、重点词: 、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 、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 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速读课文,思考: 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 面的内容? 面的内容? 明确: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 自然段)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 自然段) 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 自然段) 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四部分:霸王别姬( 自然段) 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 自然段) 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 自然 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与叹( 自然段) 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与叹(第9自然段) 自然段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 、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 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 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 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 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 的内容有何联系? 的内容有何联系?

《史记》与项羽本纪

《史记》与项羽本纪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英勇无比
残暴嗜杀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 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 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 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 楚,自烧杀。

结论——项羽是悲剧式的英雄

项羽是一位纯粹的军事家而非政治家, “项羽在军事上十 分有智慧的,项羽一生久经沙场,但只败过一次,基本大部 分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巨鹿之战上破釜沉舟,十分讲究策略, 每次都能敏锐地抓住敌人要害和弱点,项羽能够做到裂土封 侯分天下,这是一个军事家才能做到的。但只能说他是一个 优秀的战场指挥员而非政治谋略家,因为他在全局战略布局 上不够周到,同时不懂得用人也是项羽一个致命的缺陷。”
东城快战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 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 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 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问 题 二
史迁论赞
史德(“不虚美,不隐恶” )史学(材料丰富) 史识(善于决断)史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 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 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 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 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 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 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

项羽本纪原文及注释

项羽本纪赞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译文】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亦是双瞳孔。

项羽也是双瞳人。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

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

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

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

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

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

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注释】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

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

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

本纪:《史记》的一种体例。

按照年代先后,叙述历代帝王政迹。

项羽虽没有完成帝业,但在秦亡以后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中,项羽实际上支配当时的政局,也代表当时的政权。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包括他的英勇事迹、性格特点以及与刘邦的斗争等。

2. 知识点梳理:(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3)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4)探讨《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与历史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解读《项羽本纪》,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2)如何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与《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4. 文献资料法: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项羽本纪》;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课堂讲解:讲解《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5. 文献资料展示: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史记》的兴趣。

项羽本纪赏析

项羽本纪赏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目之一,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本纪主要记载了项羽从起兵反秦到失败自刎乌江的整个过程,展示了项羽英勇、刚毅、迈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斗争现实。

以下是《项羽本纪》的赏析:
1. 人物塑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成功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

通过描绘项羽的江东起兵、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等重大事件,展示了项羽军事才能、勇武精神和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同时,司马迁也通过细节描绘了项羽的憨直、粗疏寡谋等性格特点,使得项羽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2. 历史价值:《项羽本纪》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秦末汉初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纪中记录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江东起兵、楚汉之争等,为后世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提供了宝贵的。

3. 文学风格:《项羽本纪》采用了生动的文学手法,如描绘战争场面、人物形象等,使得本纪既有史实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

此外,司马迁在本纪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如
“破釜沉舟”、“乌江自刎”等,丰富了汉语表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思想内涵:《项羽本纪》反映了作者司马迁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通过描绘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成败得失,司马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使得本纪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项羽本纪》作为《史记》的重要篇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不仅展示了项羽英勇、刚毅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斗争现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

《史记》第7期十二本纪·项羽本纪(赏析)《项羽本纪》在《史记》中可以说是最为精彩、最炫耀人的篇章之一了,而项羽这个人物无疑也是司马迁笔下各色悲剧人物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司马迁不以个人好恶而褒贬人物,在《项羽本纪》中对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做出了公正、中肯的评价。

《项羽本纪》给人最深刻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就是项羽这个历史英雄所具有的超乎常人的巨大力量,作者显然把他当成力的化身来描写。

这一点在文章一开始便一览无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他的军事才能也在年少时便凸显出来,他学书剑皆不成,独好兵法,然而他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暴露出他志大才疏、好高骛远的性格弱点,为他最终失天下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但年少时的这些弱点还不足以使项羽这位英雄的光芒黯然。

司马迁高古评价了他在亡秦过程中所建立的历史攻击。

项羽“年二十四”即参加了反秦斗争,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功绩。

当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几乎是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唬得其叔忙掩起口:“毋妄言,族矣!”这是何等的自信!着是何等的勇气超群!这是何等的胆识与魄力!项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其中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的军事才能大放光彩。

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救巨鹿使其“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楚汉之争中,他又数度威逼汉军,困沛公于鸿门,败汉王于彭城,几射杀刘邦于广武。

一个勇冠三军、被坚执锐、所向披靡、威武刚猛、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由于他的刚愎自用、鲁莽行事,不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不能知贤善用而从大好形势陷入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最后“自刎而死”。

鸿门宴便是项羽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

在这场觥筹交错的宴会上,项羽、刘邦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与解析项羽,名籍,字羽。

相传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

《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载着项羽的事迹。

本文将引用史记中描写项羽的本纪原文,并解析其中的内容含义和历史背景。

【引言】《史记·项羽本纪》是史书中对项羽事迹的专门记载,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们可以了解到项羽在秦末战国时期所起的作用,以及他与刘邦的斗争和最终的结局。

【正文】项羽本纪原文如下:“项羽者,临江人也。

孰谓无彊者哉!少时事秦所败,降为郡守。

年三十馀,与韩信数十人,居沛中为豪杰。

项王使韩信。

信年少壮,疑为信使,乃收豪杰,三万馀人。

信阳让都尉,以钩陈王出,下千乘冯助洙泗上。

项羽使韩信击奔安国王于广陵,灭其族。

堕堡邑。

〔项羽欲更立信为楚而立之者亡〕〔项羽赋文,立为淮阳王〕项王乃拔徐州,使项羽为徐州牧,将兵五十馀万。

发九江兵,杂而不足以取彭城。

二岁乃举,使项羽将十五万人,往击刘伯卜,取彭城,復发兵西,举荆州,东立刘交为淮南王,使韩信南击胶东王,伐下邳,取之,冬乃报。

立韩信为齐王,益邑,执三假以徇诸将。

暂省略围攻赵王歇段落,解析七国之乱及项羽方面角色【解析】项羽本纪最早的部分主要介绍了项羽在沛(今江苏沛县)的往事。

他少年时曾与韩信一起在沛中崛起,并带领着数万人起义。

成为刘邦的部下,且被任命为都尉。

他在秦末乱世中崭露头角,聚集了众多武力和势力。

文中提到项羽与韩信夺取了彭城、荆州、下邳等地,还立刘交为淮南王,韩信为齐王。

可以看出项羽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势力、扩大地盘,展示出了其统治者的野心。

而在文字间的删节部分中,提到项羽有意更立韩信为楚王,但最终韩信并未成为楚王。

这段文字反映了项羽对韩信的失望和曲折变化。

【结论】通过社记项羽本纪这一章节的解析,我们可以窥见项羽在秦末战国时期的举足轻重地位及其与刘邦的人物关系。

他在史记中的描写反映了其勇猛的军事本领和雄心勃勃的政治追求。

同时,也展示了项羽权谋过人、善于利用他人的一面。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第二部分重点词句(3):
少利:稍有胜利。 釜:锅。 甑(zèng):做饭用的一种瓦器。 冠诸侯:在诸侯军当中居第一。 壁:壁垒,营垒。 纵兵:出动军队。“纵”,放。 惴(zhuì )恐:恐惧。 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走。“膝行”,用膝 盖行走。
1、思考:划线这段叙述的句式、节奏有什么 特点?它们和这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什 么关系? 答案:这节前面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句 式简短,节奏急促,写出了势如破竹的 气势(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而且抓 住战士的心理(破釜沉舟),展示了他 卓越、非凡的指挥才能。文字虽然不多, 但项羽勇猛善战、一往无前的将帅形象 展现在我们面前。
2、思考:下文的三个“无不”、两个“莫 敢”的作用是什么? 当是时……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 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 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 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 前,莫敢仰视……
答案: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三个“无 不”、两个“莫敢”),通过各位诸侯在项 羽的威严面前佩服得五体投地,反衬了项羽 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给人想象,给人回味。
第三部分重点词句(6):
乌江自刎
1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 悬赏我的脑袋 16.吾为若德。 我给你(一点)恩惠!
小结:主要性格
霸王别姬 垓下悲歌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叱咤风云、勇猛善 战;儿女情长、重 情重义。性情中人, 豪气冲天。但在谋 略方面欠缺,看不 清战争的实质。
明确: 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 人敌 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 “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
性格与一生功业的成败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了结。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

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

项籍说:“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可以拿过来替他做!”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3、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

于是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

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

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

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

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

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4、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

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5、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

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因此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

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

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

”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

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

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

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

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6、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于是项羽就想向东渡乌江。

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

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

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

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

”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

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

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7、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项羽已死,楚地都降于汉,唯独鲁地不投降。

汉就引天下的兵力想去攻打它,鲁地为项羽守义气.愿为项羽而死,保守节气,刘邦于是持项羽头给鲁国人看,鲁国的的百姓才投降。

原来,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等到项籍死后,鲁国最后才降顺,所以汉王就用鲁国的礼数把项王埋葬在谷城。

汉王亲自为项王发丧完毕,洒泪而去。

8、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项氏宗族各旁枝,汉王都不加杀戮。

封项伯为射阳侯。

桃侯、平皋侯、玄武侯都属于项氏,汉王赐姓刘。

9、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